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貼春聯和哪個皇帝有關

貼春聯和哪個皇帝有關

貼春聯和哪個皇帝有關:答案是朱元璋。

貼春聯和哪個皇帝有關:答案是朱元璋。

春聯是我國民間傳統民俗之一,是由明太祖朱元璋提出的。據史書記載,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子書寫。他在金陵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穿便裝出巡,挨家挨戶觀賞取樂。

貼春聯和朱元璋有關。春聯一詞的出現,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便想推廣春聯。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也正是因爲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貼春聯和朱元璋有關。春聯一詞的出現,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后,喜歡排場熱鬧晚創加則展回,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來自桃符,便想推廣春聯。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辦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也正是因爲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春聯是過年時所貼的紅來自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阿資藝黑採美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凱度省景資紅八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春聯、福字、窗花等)的時候,意味着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春聯在當時已成爲一種文學藝術形式。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批、春條、鬥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於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感晚壞在貴行趙斷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同時,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節,是中華民族百節之首。在中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來自多,在民間尤其是農村中孫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貼春聯和貼門神。

春聯在民間的盛行與哪位皇帝有關?

春聯在民間的盛行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

春聯俗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雅稱“楹聯”。古代的漢族民俗文化。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用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應掛在門旁於桃木上,再簡化爲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爲春聯,表達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中文名

貼春聯

外文名

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地 區

中國

節 日

春節

別 稱

對聯、對子

作 用

辟邪

簡介

新春開始,第一件事便是貼門神、對聯。 每當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部分地區可能更早),家家戶戶紛紛上街購買春聯,有雅興者自己也鋪紙潑墨揮春,將宅子裏裏外外的門戶裝點一新。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清人陳尚古的《簪雲樓雜說》中記載,有一年朱元璋準備過年時,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但廟宇用黃紙,守制(服孝未滿)用白、綠、黃三色,第一年用白紙,第二年綠紙,第三年黃紙,第四年喪服滿才恢復用紅紙。因滿族尚白,清宮貼春聯用白紙,藍邊包於外,紅條鑲於內。

春聯發展

春節貼春聯的漢族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

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他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原來主人是個閹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爲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爲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歷史起源

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

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微行時出現。”

春聯典故

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爲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遺澤。第二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着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鬱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同時,隨着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

“春聯”一詞的出現,則是在明代初年。當年明太祖朱元璋當上皇帝之後,喜歡排場熱鬧,也喜歡大戶人家每到除夕貼的桃符,就想推廣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頒佈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挨家挨戶察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是生氣,就詢問什麼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和劁豬營生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書寫。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爲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後就繼續巡視。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完畢返回宮廷時,又路過這裏,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聽了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

祈福民俗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漢族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衆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春聯由神荼、鬱壘的名字而向文字發展,而年畫依然沿着繪畫方向發展。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

《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而盛行開來,全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我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掛千,就是用吉祥語鐫於紅紙之上,長尺有咫,粘之門前,與桃符相輝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爲佛前所掛。掛千民戶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較少。其黃紙長三寸,紅紙長寸餘,是“小掛千”,爲市肆所用。最早的掛千當是以制錢(銅錢)串掛的,與壓歲錢一樣,有壓勝的作用。

古代神話

春節,是漢族“百節之首”。在中國歷史文明中,慶祝春節的習俗很多,至今在漢族民間尤其是農村中保存最廣的習俗當是帖春聯和貼門神。貼春聯,是漢族民間慶祝春節的第一件事情。每當春節將近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大門兩邊貼上嶄新的春聯,紅底黑字,穩重而鮮豔。表達了家家戶戶對新的美好願望,諸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之類。一些春聯還注意反映不同行業、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觀”。因此,認真研究春節時人們張貼的春聯,無疑是觀察漢族民間風情的一個有意義的途徑。 貼春聯的習俗究竟起於何時,至今無準確的材料可資查證。不過,大約可能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可以在史籍中證實的。此外,根據《王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須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茶、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茶、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茶、鬱壘。於是漢族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良好心願。

爲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許多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何都會望而生畏。在漢族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所以,中國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唐朝以前,有無門神尚不得確知,如果有,大概就該是神茶、鬱壘。這兩位神人貌相十分怪異兇狠一一古人認爲,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雖然相貌猙獰,但是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不僅是他們的責任,而且是他們的天性。許多人都知道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形相。唐朝以後,除了神荼、鬱壘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漢族民間廣爲流傳。

春聯起源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每逢春節,中國漢族民間家家要貼春聯。 春聯的起源還要從桃符說起。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神荼、鬱櫑二神,主管萬鬼。如遇作祟的鬼,他們就把它捆起來喂老虎。後來,漢族民間在春節的時候,爲驅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畫上這兩個神像,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賀長春”一聯,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到了宋代,春節貼對聯已經成爲一種風俗了。王安石詩中就寫過:“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

春聯與唐朝那位皇帝有關

春聯在民間的盛行與唐朝的皇帝並無多大關係。在文獻記載中,唐朝與對聯有關的皇帝,就是唐太宗爲山西太原晉祠貞觀寶翰的對聯墨跡: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除了這幅對聯之外,再無其他的皇帝與對聯相關。

而真正使對聯發揚光大的皇帝,當數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據史載,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在一年除夕之前,傳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除夕夜,並親自微服出巡,以體實情。一次他發現一家未貼春聯,問後方知是一閹豬者,不知該怎麼將自己的經營內容寫進聯句。朱元璋聽後,尋思片刻,爲閹豬者題聯曰:

雙手劈開生死路;

一刀割斷是非根。

由此可見,朱元璋這位馬上皇帝,在弘揚和發展楹聯事業上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一時期,出現了許多楹聯大家,如解縉、唐寅、徐渭、楊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解縉。

由於皇帝的重視,更加上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爲一時的社會風尚在民間盛行。

春聯在人間盛行與哪位皇帝有關?

與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

春節貼春聯的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據史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子書寫。

朱元璋大力提倡貼對聯。他在金陵(南京)定都以後,命令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穿便裝出巡,挨家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爲一時的社會風尚。

春節貼對聯的來歷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在門上,辭舊迎新,增添了喜慶氣氛,寄予着人們對新年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字的時候,意味着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那麼你知道春節貼對聯的來歷是什麼嗎?


貼對聯的來歷:

據說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山海經裏,記載着一個詭異的世界,在那個世界的中間有一座雄偉的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在這棵桃樹的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天早晨金雞就會長鳴,呼喚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回到鬼域。鬼域的大門就坐落在桃樹的東北方向,門邊還站着兩個神人,這兩個神人的名字,叫做神荼和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和鬱壘就會立刻發現並捉住他們,用芒葦做的繩子將它捆起來,然後將他送去餵養老虎,所以天下的鬼都十分敬畏神荼和鬱壘。從周朝開始,中國民間的人們就用桃木刻畫神荼和鬱壘的模樣,將桃木懸掛在自家的門口,用來辟邪防害,去除厲鬼。

再到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正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到了後來,就被叫做桃符。這樣的習俗延續了1000多年。到了五代時期,桃符上出現的聯語代替了祥符大神的名字。在那時,出現了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後來,是由後蜀之主孟昶親自所做,他將“新年納於慶、嘉節號長春”刻在了桃木板上,就這樣,桃符由本來是驅魔除鬼的字牌,變成了作者用來表達情感的文體,這便是春聯的開端了。

到了宋代,人們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在新年之際,懸掛春聯便更加普遍了,王安石就曾經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反映了當時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戶戶貼春聯的盛況。隨着門神的出現,人們逐漸地把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轉移給了門神,而用象徵着喜慶吉祥的紅紙來寫對聯。因此,春聯就演化成了人們用來表達對來年福運降臨和五穀豐登的美好心願,這些春聯一來是有桃木鎮邪的意思,二來又表達了自己美好的心願,三則可以裝飾門戶變得美觀。因此,春聯的出現和桃符密切相關,所以古時候的人們又將春聯稱爲桃符。

從明朝開始,在民間開始流行對對子的習俗,對聯的名字便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出現的,當年的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後,非常喜歡熱鬧的排場。所以便在民間推廣貼桃符,他頒佈御旨,在每年的除夕前,城裏家家戶戶都要用紅紙寫成的春聯貼在門框上,來迎接新春。

在那個時候呀,還發生過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年,朱元璋挨家挨戶的去查看春聯,每當見到寫的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在巡視時,見到有一家沒有貼春聯,朱元璋很生氣,就詢問原因。侍從回答說,這是一家從事殺豬的師傅,過年特別忙,還沒有來得及請人寫呢!朱元璋就命人拿來筆墨紙硯,爲這家書寫了一副春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寫完以後,就繼續巡視了,過了一段時間,朱元璋巡視的時候又路過這裏。見到這個屠戶家還沒有貼上他寫的春聯,就問是怎麼回事。這一家主人很恭敬的回答道,這副春聯是皇上親自書寫的,我們是高懸在中堂,還要每天焚香供奉呢。朱元璋聽了之後,非常高興,就命令侍從賞給這家三十兩銀子。

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是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的方法,頒佈御旨才得以家家戶戶推廣開來的,後來文人就把寫春聯當成了書寫文雅的樂事。因此,貼春聯變成了一種熱門的社會風氣,一直流傳到了今天。直到現在,我國差不多每一家每一戶都還保留着貼春聯的習俗。


貼春聯的講究:

1、貼春聯的時間

按照各地習俗的不同,貼春聯的時間也稍有差異。俗話說:“二十八,貼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謠裏有“二十九,貼倒酉(意即貼春聯)”一說。在民間還有一種神話的傳說:春聯即爲天上的神仙,當春聯撕破後,就會升上天庭,去向玉皇大帝報告家家戶戶的情況,希望天神能給民間的家庭帶來好運等。貼春聯最好是除夕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把舊春聯撕破,表示破除不好的運,有除舊佈新的意思。

2、分清上下聯

在張貼春聯時,往往有的人把上下聯貼錯位置。要區分上下聯,關鍵在最後一個字。根據格律規定,上聯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仄聲字(普通話三聲、四聲)結尾,下聯則是平聲字(普通話一聲、二聲)結尾。

貼對聯時應將上聯貼在右邊,下聯貼在左邊,左與右則以面對大門來分。之所以這樣張貼,是因爲直行書寫都是從右到左,所以唸對聯也是從右向左念。 

3、福字不可隨意貼

貼春聯的同時,有的人家還喜歡貼“福”字,但貼“福”字不是都要倒着貼。

大門上的福字必須正貼。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

箱櫃上的福字要倒貼。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會一直來到家裏、屋裏和櫃子裏。

特殊情況。如一年中家中有意外發生,希望轉運的朋友可以將福字倒貼。


以上就是我瞭解的春節貼對聯的來歷了,春聯真正的出現是在明朝朱元璋時期,當時,朱元璋要求家家戶戶貼春聯,於是大街小巷處處貼滿了春聯。如今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大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你得貼春聯的習俗是從什麼朝代演變過來的嗎

春聯最早是由避邪的桃符演變而來的。早從周代開始,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後來桃符又漸漸簡化,以方形紅紙畫個桃形,再寫上神荼、鬱壘的名字代替。到唐朝以後,又在紅紙上寫些吉祥話,再修飾對仗,慢慢就形成今天的春聯。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

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爲桃符。在宋代時,春聯還是稱爲桃符,桃符真正稱爲春聯,是在明代。經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倡導,貼春聯成爲過年必不可少的民俗。入清以後,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

張仲說,隨着時間的推移,春聯成爲一個廣泛的概念,出現了很多附屬的品類。根據使用的場所,又分爲框對、橫批、春條、鬥斤等幾種。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的,就是我們常見的春聯;橫批貼於門楣的橫木上,就是春聯的橫批;春條是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的單條文字,如在庭院裏貼的“擡頭見喜”之類的文字;鬥斤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單扇門或影壁上,春節時大家喜歡倒貼的“福”字,就屬於這種鬥斤。

民俗專家說,隨着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春聯也漸漸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着貼春聯的風俗。

貼春聯的由來100字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裏,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

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

貼春聯的來歷是什麼?

春節貼春聯的中國民俗起於宋代並在明代開始盛行。

史載,明太祖朱元璋酷愛對聯,不僅自己揮毫書寫,還常常鼓勵臣下書寫。有一年除夕,他傳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見交相輝映的春聯感到十分高興。當他行至一戶人家,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何故。

原來主人是個閹豬的,正愁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揮筆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對春聯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爲他的大力提倡,推動了春聯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論述。春聯在當時已成爲一種文學藝術形式。

過春節的時候家家要貼春聯,求教春聯的來歷。。。。。

由桃符演變成春聯,據說是在五代時候,五代十國中的後蜀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的除夕。令學士辛寅遜在桃符版上寫兩句吉語獻歲,他不中意辛學士的作品,以其詞不工,就自己提筆寫下:

新年納餘慶 嘉節號長春

這便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此後,文人學士把題春聯視爲雅事,題春聯風氣便逐漸流傳開來。到了宋代,春節貼春聯已成爲一種士族習俗。

王安石《元日》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可說明這一點,在宋人筆記中,也記載了文人喜歡書寫春聯的風氣。

如張邦基《墨莊漫錄》述蘇東坡在黃州,於近歲除時,訪王文甫,見其方治桃符,遂戲書一聯於其上雲:“門大要容千騎入,堂深不覺百男歡。“元代初年,著名書畫家趙鬆雪一次過揚州迎月樓,主人求趙鬆雪爲其春聯,趙鬆雪題曰:“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

春聯的內容與酒樓非發,主喜,以紫金壺奉酬。像趙鬆雪寫的這種春聯已被當作交際的禮品來看待了。

據說春聯真正普及於民間,用紅紙書,而成爲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後的事。在陳雲瞻的《簪雲樓雜記》上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有一年的除夕前日,匆然心血來潮,命令公卿士庶,門上一定要貼出春聯,表示一番新氣象。

第二天,他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各家的春聯,以爲娛樂。在巡遊了一段路後,他忽然發現有一家沒貼春聯,便遺侍從去查問究竟。

原來那家主人是閹豬的,既不識字,也不會寫,年前事忙,尚未請人代筆。太祖聽後,叫人取來文房四寶,欣然揮毫道:“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信手拈來,語氣不凡。侍從捧着對聯,交給了閹豬人家。後來閹豬主人獲悉是皇上御筆親制的對聯,便裝裱起來,掛在中堂,視爲家寶,每日燒香敬奉。據說,春聯兩字的正式命名,就始於明太祖朱元璋。

從那時起,春聯在廣大農村鄉鎮廣泛流行,並在後芤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聯有“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門迎春夏秋冬福,戶納東西南北財”等等,家家戶戶年前貼春聯,把春節點綴得春意盎然,喜氣洋洋。

春節貼春聯的由來是什麼?

春聯,起源於周代春聯,又叫“春貼”、“桃符”。春聯的最早雛形是“桃符”,即用桃木刻畫“神荼、鬱磊”兩神神像,用來驅穢辟邪,到了後來,桃符不斷規範化,演變成爲用於掛在大門兩旁長六寸、寬三寸的長方形桃木板。

“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長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畫神像狻猊白澤之屬,下書左鬱壘右神荼。或寫春詞,或書祝禱之語,歲旦則更之。”如果說畫神像主要意在祛鬼和辟邪,那麼寫春詞主要意在祈福和吉祥。幾經演變,這就形成了後來的門神、年畫與春帖、春聯兩大脈絡。

有關春聯的歷史傳說故事

1、紀曉嵐是清朝的大學士,有一次,他春節回家探親,鄉里有一家三兄弟請他寫春聯,他寫了一副“驚天動地門戶,數一數二人家”,橫批是“先斬後奏”的春聯。

這一來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個欺君之罪。

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紀曉嵐回京查問,紀曉嵐回道:“春聯是我寫的沒錯!這家老大是賣炮仗的,不是‘驚天動地門戶’嗎?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數一數二人家嗎?老三是賣燒雞的不是‘先斬後奏’嗎?”一番話說得乾隆也笑了。

2、郭沫若小時候在私塾讀書。

有一次和同學偷吃了廟裏的桃子。和尚找先生來告狀,先生問是誰幹的,沒人敢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就免予懲罰。

先生出的上聯是:“昨日偷桃鑽狗洞,不知是誰?”郭沫若想了一下,對道:“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先生一聽,很高興,驚歎其才華,於是,全部學生都免予處罰了。

春聯的來歷

春聯的來歷

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據說五代時的後蜀國國君孟昶是個喜歡標新立異的國君,在公元964年歲尾的除夕,他突發奇想,讓他手下的一個叫辛寅遜的學士,在桃木板上寫了兩句話,作爲桃符掛在他的住室的門框上。這兩句話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上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遺澤。

下一句的大意是:佳節預示着春意常在。由此開始,桃符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變化,這不僅表現在開始用駢體聯語來替代“神荼”、“鬱壘”,而且還擴展了桃符的內涵,不只是避邪驅災,還增加了祈福、祝願的內容。這就成了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春聯,起源於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春聯長方形桃木板)。

《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 孟昶令學士 辛寅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不過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也有說是 辛寅遜或 孟昶的兒子孟喆所撰。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 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

古時,在除夕當天或前一天要“設桃梗、鬱壘、葦茭”於門上,《風俗通》雲:“黃帝上古之時,有神荼與鬱壘兄弟二人,性能執鬼。桃梗,梗者更也,歲終更始,受介祉也。虎者陽物,百獸之長,能擊鷙,性食鬼魅者也。”在門上畫虎或神荼、鬱壘兄弟像,便是貼門神的最初樣式。門神改繪爲初唐名將秦瓊、尉遲恭二人。

桃木具有神性,在門上懸“桃梗”驅鬼。“桃梗”後來換成了“桃符”,“桃符”又稱“桃板”,唐代時,在其上寫神荼、鬱壘二神的名字,五代時,有人在桃板上寫吉祥字句,便成了春聯的前身。自宋代開始,將春聯寫在紙上,貼春聯的時間也改在了大年除夕,此亦相沿成俗。貼春聯已演化爲一種祈福納祥的民俗文化活動。

擴展資料:

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爲紙張,叫“春貼紙”和“春聯”。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

對聯的兩邊都要互相對應。春聯以前爲桃符,是華人們過春節的重要標誌。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着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餘亞飛《迎新歲》稱:“喜氣臨門紅色妍,家家戶戶貼春聯;舊年辭別迎新歲,時序車輪總向前。” 王安石《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傳統春聯是用毛筆書寫,但現在通常是在外用機器製作。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春節普天同慶,故除了各家門口要貼春聯外,豬舍,雞鴨舍等處也要貼對聯。

參考資料:趣談春節習俗的由來--理論--人民網

標籤:皇帝 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