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藏族人飲食習慣是什麼

藏族農區的主食糌粑是用炒熟的青裸或豌豆磨製成麪粉,用茶水拌食。藏族人民喜歡酥油茶和奶茶。酥油茶是將酥油與熱茶倒入特製的木筒搗拌而成。 藏族牧區的主食爲牛羊肉。進餐時,使用隨身攜帶的木碗和帶鞘短柄尖刀。每餐量少,一般日食五、六餐。

藏族人是以青稞爲原料製作的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等食品,具體飲食習慣如下圖:

藏族人飲食習慣是什麼

材料/工具

青稞

方法

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後磨製而成的炒麪,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後,用手捏成小團就可以吃了,食用糌粑時一般用酥油茶和糌粑面攪拌後即可,有條件時可再加白糖和奶渣,這樣可以增添美味,增加食慾感;如果沒有酥油茶,可用豬化油或熟清油代替,再加開水和白糖攪拌即可食用;無論採用哪種方法,攪拌後的糌粑面均含有大量脂肪,不宜食入太多,應少食多餐,這樣纔有利於消化吸收。

我所看見的是:牛羊肉是主食;就着”糌粑“喝奶茶;吃”曲拉(奶酪)。 茶水裏面加牛奶,叫做奶茶。 茶水裏面加奶油,叫做酥油茶。 糌粑,就是炒熟了的青稞麥子磨成的粉。吃的時候用茶水和成團兒,手拿着吃。糌粑不是飯,是吃喝茶的點心。 藏族人是

藏族人飲食習慣是什麼 第2張

酥油茶是先將適量酥油放入特製的桶中,佐以食鹽,再注入熬煮的濃茶汁,用木柄反覆搗拌,使酥油與茶汁溶爲一體,呈乳狀即成;茶味的濃淡、酥油的多少及鹹淡,因人而異;一般體力勞動者,尤其是男性,喜茶味濃重,酥油多得喝起來拉粘兒的酥油茶,而老人、兒童、女性,則飲味道清、淡、香的,酥油茶不宜喝冷的,否則傷腸胃。

傳統來說,藏族人的主食是糌粑,也就是炒過的青稞面和了酥油和茶水而捏成的食物 而風乾肉和茶也是他們的主食 糌粑作爲主食是受客觀條件所,在青藏高原,長得比較好的就是青稞,要充飢光吃肉當然是可以,可是沒有那麼多肉吃,所以還是要靠類

藏族人飲食習慣是什麼 第3張

青稞酒是用當地出產的青稞釀製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歡,具有清香醇厚、綿甜爽淨,飲後頭不痛、口不渴的獨特風格。青稞酒色微黃,酸中帶甜,有“藏式啤酒”之稱,是藏事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也是歡度節日和招待客人的上品,按照藏族習俗,客人來了,豪爽熱情的主人要端起青稞酒壺,邊斟三碗敬獻客人。前兩碗酒,客人按自己的酒量,可喝完,也可剩一點,但不能一點也不喝。第三碗斟滿後則要一飲而盡,以示尊重評價。藏族同胞勸酒時,經常要唱酒歌,歌詞豐富多彩,曲調優美動人。

藏族(藏文:བོད་པ་)是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國境內主要分佈在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此外印度、不丹、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等地區也有

藏族人飲食習慣是什麼 第4張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人的飲食

1、糌粑

酥油糌粑是*地區牧民傳統主食之一。藏族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366303733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是炒麪的藏語譯音。糌粑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潤,營養豐富,發熱量大,充飢禦寒,因而受到*地區人們的喜歡。

2、酥油

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它是一種粗製的奶油,含脂肪約80%一90%,還有不少維生素A。酥油的食用方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加熱,便成了噴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酥油也可放人糌粑調和着吃,逢年過節炸果子,也要用到酥油,還可以做酥油拌飯。逢年過節、結婚嫁娶時藏族人民更離不開酥油,特別是用酥油製成的各種點心,既好看,又香脆。酥油的用途很多,在藏區大小寺廟內長年不熄的燈也是用酥油作爲燃料的。

3、青稞酒

青稞酒藏語叫做“羌”,是用*本地出產的一種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時必不可少。

4、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與藏族同胞依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是緊密相關的。草原上的手抓羊肉,色、香、味、形都代表了*草原牧人的粗獷、豪放、熱情、虔誠和好客的性格。

5、曲拉

漢語叫“奶酪”或“乳酪”。當把打好的酥油從酥油桶撈出之後,利用提取酥油後剩下的奶水來製取曲拉。曲拉含有很高的蛋白質和澱粉,營養豐富,是牧民主食之一。

藏族人在吃糌粑時在酥油糌粑碗中放人適量的曲拉和糖一塊食用,味美可口。曲拉還與其他原料配合,調製成可口的藏點。由於幹曲拉比較硬,藏族老年人經常將曲拉泡到酥油奶茶中食用。

藏族和傣族的飲食習慣和傳統禮儀

藏族飲食:

藏族有着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爲*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藏餐是中國餐飲系列中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品種豐富。藏餐分爲主食、菜餚、湯三大類。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  。

糌粑是藏族的一種重要食品,製作很簡單,將青稞炒熟後磨成面便成了糌粑。食用方式多樣,最常見的是用手在小碗中把茶汁、酥油與糌粑、奶渣拌勻並捏成小團而食  。

風乾肉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種食品。初冬時節,將牛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通風處,任其冷凍並逐漸自然風乾,到來年二三月份食用時,不僅肉質鬆脆,口味也獨特  。

藏式宴席上食品的烹製及擺席方式很多。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據客人社會地位的高低來決定用膳形式,還有素宴、葷宴之別  。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馬、驢、騾,尤忌吃狗肉。魚、蝦、蛇、鱔等水產海鮮類食品,除部分城鎮居民外,農牧區羣衆一般不習慣食用  。

隨着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餚烹製技術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斷地改進和豐富  。

藏族禮儀:

藏族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於地面。見到平e68a84e8a2ade79fa5e9819331333361323030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在有些地區,合掌與鞠躬同時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這種致禮方式多用於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以白色爲主,亦有淺藍色或淡*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釐米。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藏族人朝覲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謁長者,都要磕頭。磕長頭,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動的寺廟中進行。兩手合掌高舉過頭,自頂、自額、至胸拱揖三次,然後匍伏在地,伸直雙手劃地爲號,如此反覆進行。磕短頭,也在寺廟中進行。合掌連拱三次,然後拱腰到佛像腳下,用頭輕輕一頂,表示誠心懺悔。拜謁長者,要磕短頭,表示尊敬祝福。

藏語中“旁”是“污濁”,而“色”意即“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氣的一種活動。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親朋好友便要帶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給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門祝賀。客人一到,首先向母親和嬰兒獻哈達,然後給母親敬酒,倒茶,最後端詳嬰孩,誇獎孩子的福運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點糌耙,放在嬰兒的額頭,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傣族飲食:

傣族大多日食兩餐,以大米和糯米爲主食。通常是現舂現吃,民間認爲:粳米和糯米只有現吃現舂,纔不失其原有的色澤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習慣用手抓飯吃。

傣族佐餐菜餚及小吃均以酸味爲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歡吃幹酸菜(把青菜曬乾,再用水煮,然後曬乾儲藏)。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餚,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於消化。

外出勞動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葉或飯合盛些許米飯,隨帶鹽巴、辣子、酸肉、燒雞、特製醬、青苔鬆佐食。

傣族每年要集體祭祀“社曼”(“披曼”)兩次,栽秧前一次、爲祈求豐收,秋收後一次、爲謝恩,要殺牛或豬一頭,各家男人備貢品送到“社曼”(“披曼”)前,由“陶曼”主持祭祀,唸完祭詞後,大家共食。

傣族禮儀:

傣族自古以來是一個講究禮儀的民族。與傣族羣衆生活在一起,會發現傣族民風純樸、尊老愛幼、和睦相處,不論男女老少都以多行善事爲社會公德。人際交往,十分講究禮節禮貌。

傣族的禮儀教育由家庭教育、佛寺教育和法律法規三個部分組成。三者相互結合,相得益彰。

傣族孩子從懂事時開始,就受到父母的禮儀教育。教育孩子從小做好事,不做壞事,對人要有禮貌,要尊重老人,幫助有困難的人。孩子們不光接受長輩的教誨,而且從父母身上耳濡目染,受到良好影響,從小開始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爲規範。

傣族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男孩子八、九歲開始都要離家到寺廟當幾年和尚。寺廟內要求小和尚嚴格遵守“五戒”、“十戒”,以此作爲信徒一切言行的準則。“五戒”的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姦淫婦女、不喝酒、不抽菸。當小和尚時期,八、九歲至十幾歲,是一個人禮儀行爲養成的重要階段,佛教的教義教規對他一生的道德禮儀的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傣族由於主張行善而不作惡,人際關係是友善的和睦的。在傣族內部,撫幼敬老,夫妻和睦,與鄰里友愛互助,誰家有困難,全村來幫助,一家蓋新房,全寨來幫忙。

藏族的風俗習慣

一、婚姻風俗。

藏族傳統婚姻形式多樣。一夫一妻制最爲常見,佔婚姻總數的60%-80%,在農區和民族雜居區可達95%以上。其中最普遍的是男子將女子娶進家中。有女無男的家庭亦可給女兒招贅。

除一夫一妻制外,藏族傳統上還存在着一妻多夫制 和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家庭,一般是長兄結婚,之後弟弟加入家庭,生下的子女稱長兄爲父親,其餘爲叔叔。

兩兄弟共妻最爲常見,此外還有多兄弟共妻和朋友共妻的情況。一妻多夫制避免了兄弟分家,使財產和勞動力都不會被分割,還降低了稅役壓力,也爲社會所普遍認可。

一夫多妻制與之類似,多是姐妹共夫,姐姐先贅婿,然後妹妹加入家庭。這兩種婚姻形式在藏族中佔一定比例,但在安多比較少見。

二、葬俗風俗。

*臺上聚集的禿鷲

藏族有多種不同的喪葬習俗,其中最普遍的是*,此外還有 土葬、水葬、火葬、塔葬等。

*是藏族獨特而普遍的葬俗,人死後停屍數日,送往*臺,由*師肢解屍體,分離骨肉,拌以糌粑,再發出信號,呼喚禿鷲來食,以食盡爲佳,說明生前無罪孽。

土葬一般不用棺材,將屍體用布包好後置入挖出的坑穴中,再將土填平,一般不修墳包。

水葬即將屍體拋入湍急的水流中,有整體葬和肢解葬兩種。

火葬即將屍體焚燒。塔葬是最高級的葬式,用於大活佛、大喇嘛,將屍體火化或脫水保留肉身後,葬入靈塔,以求永存。此外一些地方還有樓葬、樹葬等較罕見的葬式。

不同地區對不同葬俗有各自的看法。

如衛藏地區多認爲土葬最爲卑賤,用於因麻風、天花等傳染病而死的人,或強盜、殺人犯等,而康區等地的一些地方則有土葬的傳統。

又如衛藏多認爲水葬是乞丐、赤貧者等所用,但康區的一些地區則以水葬爲傳統葬俗。

又如火葬在衛藏地區一般只在高僧、貴族中進行,在一些地方則普遍運用。

三、節日風俗。

藏族有豐富的節日文化。有學者依據藏族節日活動的主要內容,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431343762將其分爲7類:宗教節日、農事節日、牧事節日、紀念性節日、文體遊樂節日、慶賀性節日和歲時節日。

藏曆新年屬於歲時節日,是藏族十分隆重的節日。各地藏曆新年的時間並不一致。

大多數地區在藏曆正月初一過年;後藏一些地區在十二月初一過年,稱爲“農事新年”;普蘭縣在十二月初一過年;工布地區(今林芝縣、米林縣)*初一過年。

各地藏族慶祝藏曆年的方式不盡相同,總而言之,都是通過各種慶祝活動和儀式來迎接新的一年,驅散邪魔,祈求好運、安康、豐收。新年的慶祝常持續半個月之久。

望果節是農區的農事節日,日期不定,多在農作物成熟之際、大雁南飛前舉行。“望果”( འོང་སྐོར་)在藏語中是“巡視田地”“轉地頭”的意思。

其共同形式就是繞着田地轉圈,不同地方還會增加唸咒、擡“豐收塔”等內容,並舉行歌舞、遊戲等活動。

薩嘎達瓦節屬於宗教節日,每年藏曆四月十五舉行。它是藏傳佛教的傳統節日,意在紀念釋迦牟尼的誕辰、成道、涅盤。節日的主要活動是轉經。

達瑪節是牧區的牧事節日,流行於江孜一帶,每年藏曆五月舉行。達瑪節的主要活動是賽馬和騎射比賽,另有歌舞、市集等。

雪頓節最初是宗教性的節日,是藏民向僧侶供奉酸奶的日子,故稱“雪頓”( ཞོ་སྟོན་),即“酸奶宴會”之意。

雪頓節後來發展爲藝術節日,主要活動是在藏曆七月一日時,在拉薩的羅布林卡上演藏戲和歌舞表演,全民盛裝,觀看演出。

四 、服飾風俗

藏族傳統服飾的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藏族一般內穿襯衣、襯褲、圍裙,外套袍子。袍子很長,男袍等身,女袍長過身體。

袍子很長,男袍等身,女袍長過身體。穿袍子的時候,先將袍子提起(男袍下襬提到膝蓋,女袍下襬提到腳面),然後束上腰帶。

因此上半身非常寬鬆,衣襟很大,可以當成口袋來裝東西。藏區天氣情況複雜,氣溫變化快,而藏袍可以適應不同情況:熱的時候脫掉上半身一邊袖子,甚至兩邊袖子;但下半身總是穿着,方便隨時席地而坐;夜裏冷的時候則用肥大的袍子當被子來蓋。

藏民愛戴帽子,喜穿牛皮靴,還常佩戴各種頭飾和首飾。質地上以皮革和氆氌爲主。不同地域、不同社會階層都有各自的服飾風格。

五、飲食風俗。

藏族的食物主要是肉類、奶製品和糧食,蔬菜吃得很少。肉類食物最主要來自犛牛,其次是羊和豬,既吃肉也吃內臟。乳製品除新鮮牛奶外,還有酥油和酸奶等。

酥油類似黃油,是將鮮牛奶稍稍發酵反覆攪拌得到的半凝結狀油脂,多用來打酥油茶。

最常吃的主食是糌粑,是藏族的特色食物,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後磨製而成,一般拌上酥油茶、捏成團食用。最主要的飲料是酥油茶和青稞酒。

藏人忌食馬肉、狗肉、鷲鷹肉蛋和魚蝦。不過少數地方亦有吃魚的傳統,年輕人中吃魚的比例也在逐漸上升。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藏族

藏族的風俗習慣

1、姓名:

藏族習慣上有名無姓。名字一般有男女性別之分,通常是兩字或四字,多取自佛教經典,因而重名的人較多,分別在名字上加上大、小或本人的特徵,也有在名字前面加上出生地、居住地或本人職業以示區別。貴族、活佛在名字前面有房名、官名或尊稱,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1333431346464房名是世襲莊園的稱號,沒有血緣的意義。  

2、服飾:

藏族男女多蓄辮,喜戴首飾。男子頭髮編成獨辮盤在頂上,也有的剪短如蓋。女子成年後開始蓄辮,有的梳成雙辮,有的梳成許多小辮披在背上,並在辮梢或特製的發架上掛上飾物。男女都喜戴呢帽或細皮帽。

藏族的衣着上身穿綢、布長袖短褂,外着寬肥的長袍,右襟繫帶。一些農區婦女穿無袖長袍,長袍多用羊毛織成的氆氌製成。牧民男女多不穿短褂,只穿無布面的羊皮長袍,在領口、袖口和衣襟上,縫上細長皮或色布鑲邊。

3、飲食:

農區的主食糌粑是用炒熟的青裸或豌豆磨製成麪粉,用茶水拌食。藏族人民喜歡酥油茶和奶茶。酥油茶是將酥油與熱茶倒入特製的木筒搗拌而成。牧區的主食爲牛羊肉。

進餐時,使用隨身攜帶的木碗和帶鞘短柄尖刀。每餐量少,一般日食五、六餐。喜飲青稞酒。以牛奶製成的酸奶、奶渣等,也是日常的食品。有些地區,也食用米飯和麪條。牧區婦女喜用酥油塗面護膚。僧人不忌葷,可以吃肉。  

4、建築:

農區多壘石建屋,牧區則用帳篷。房屋平頂多窗,造型簡潔,敦實質樸,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多建築於向陽高處,座北向南。一般以石塊或夯土築牆,形如碉房,樓房上層住人,室內多設有佛龕,下層多作庫房或畜圈,有院落。層內鋪木板或坐墊。

擴展資料

藏族的發展現狀:

藏族在保持本民族服飾、飲食、住房的傳統風格和方式的同時,在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各方面也吸收了一些體現現代文明、健康生活的新習俗。如藏餐,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前提下,新的原料不斷增加;烹調技術不斷成熟,出現了藏餐、中餐、西餐多種餐飲文化相互融合、優勢互補的新格局。

藏族的畜牧業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和改選,已經開始實現了單純由靠天放牧向建設興牧轉變、由單純依靠經驗向依靠科技轉變、由單純粗放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由帶有濃厚的自然經濟特點的畜牧業向市場經濟畜牧業轉變及牧民的生產和生活由遊走向定居、半定居轉變。

旅遊業是青藏高原改革開放以來涌現出來的新型產業,也是產業結構由傳統農牧業爲主向多元化、現代化方向轉變的最顯著特徵。經過20多年的發展,*旅遊業無論是旅遊基礎設施、旅遊交通狀況,還是旅遊業人員的素質,都有了顯著的發展和提高。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藏族

蒙古族的飲食習慣

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爲肉食,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1333431353966奶食,糧食三種。

奶食中又分爲食品和飲料。食口有黃酥油、白酥油、奶皮子、奶酪等,飲料有奶茶、酸奶和奶酒。

以遊牧爲主的蒙古族人,只有到晚上放牧歸來,才能吃一餐晚飯,因而他們平日的飲食習慣,則習慣於"三茶一飯"。早上、中午只吃茶(飲用用碎磚茶如牛奶燒煮的"奶茶")、乳和乳製品,稱爲"早茶"和"午茶"。

同時也吃些炒米、奶餅、手扒肉一類的點心。晚餐以牛羊肉爲主食,爲幫助消化,至臨睡前需再喝一次奶茶。至於中、老年男子,喝茶的次數就更多。

肉食以羊肉、牛肉爲主。羊肉的吃法有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等。多爲用手拿着吃,或用蒙古刀剔着吃。

擴展資料:

蒙古族主要聚居於內蒙古自治區和新疆、青海、甘肅、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區的蒙古族自治州、縣;其餘散居於寧夏、河北、四川、雲南、北京等省、市、區。

蒙古族使用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分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一布里亞特3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13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的,經過本民族語言學家多次改革,已經規範化的蒙古文。

元世祖忽必烈曾命*僧人八思巴另創蒙古新字,俗稱“八思巴文(字)”,一度推行,後漸停使用,但用其記錄的許多文獻,仍有其研究價值。17世紀中,喇嘛僧人咱雅班第達爲準確表達衛拉特方言的語音,稍改變通用的蒙古文字,製成一種叫作“託忒”的蒙古文,在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中通用。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流域的一個部落,以“蒙兀室韋”之名初見於《舊唐書》。公元840年回鶻汗國崩潰後,這個部落大部分人向西遷移,這逐漸河流和留在蒙古高原的突厥語族居民相融合。

語言受突厥語的影響向蒙古文字發展,經濟生活也受突厥語族的影響,從遊牧過渡到以遊牧爲主。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逐水草而居-蒙古人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