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2022年正月大年初七有什麼習俗和講究

正月大年初七的習俗

2022年正月大年初七有什麼習俗和講究

大年初七,即農曆正月初七,傳說是人類的誕辰日,又稱人日、人日節或人勝節。

大年初七有戴人勝、吃七寶羹、吃麪條、登高賦詩等習俗,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和求平保安的願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一、吃麪條

正月初七在大部分地區,有吃麪條的習俗,寓意用麪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

二、贈花勝

正月初七,部分地區有贈花勝的習俗,花勝與人勝相似,人們製作各種花勝相互饋贈。

三、攤煎餅

在民間,正月初四這天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並在庭院攤煎餅,俗稱“熏天”。

四、戴人勝

正月初七,中國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五、送火神

正月初七在山東部分地區,有送火把的習俗,即用作物秸稈綁紮的火把,在自家門前點燃,一直送到村外,意爲驅除火災,祈求在新的一年裏,平安無事,不着火災。

六、七寶羹

正月初七有吃七寶羹的習俗,七寶羹即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吃七寶羹有取吉兆、除邪氣、治百病的寓意。七寶羹在各地因物產不同,所用的果菜不同,取意也有所差別。

七、撈魚生

正月初七在南方比分地區,有“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裏,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昇。

正月大年初七的禁忌

正月初七爲七煞日,諸事不宜,尤其不宜出遠門。

正月的禁忌:

1、正月不宜罵人、說髒話,如果正月說不吉利的話,會影響接下來一整年的運勢。

2、正月不宜搬家動土,因爲正月天冷,寒氣比較重,搬家對風水不好,還容易把福氣和財氣都留在舊宅。

3、正月不宜結婚,民間有“臘不定、正不娶”的說法,正月結婚會被太歲壓頭,而且正月在以前是冥婚的月份。

4、正月不宜理髮剃頭,民間有“正月理髮死舅舅”的說法,而且正月是春季首月,是需要“生長”的月份,所以理髮對“生長”不利。

標籤:正月 習俗 初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