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學習教育 > 

浙江景點導遊詞

浙江景點導遊詞

浙江,東臨東海,南接福建,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因江流曲折,稱之江,又稱浙江,省以江名,簡稱"浙"。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浙江省著名景點導遊詞,歡迎大家學習哦。

浙江景點導遊詞1

東錢湖不僅有好山好水,還有美食,衆多美味佳餚和風味名吃名聲響天,尤其是“湖鮮四寶,是招待貴賓不可缺少的美味——“青魚划水”、“錢湖吻別”、“浪裏白條”、“錢湖河蝦”,其中“錢湖吻別”就是錢湖螺螄,很形象的說出了螺螄的吃法,東錢湖農家菜也不錯,被評爲寧波首批鄉村旅遊點的雙虹閣農莊除了配備垂釣、燒烤、、住宿等外,它的農家菜更是令人讚不絕口,其中招牌菜甲魚就有18種燒法,連不愛吃甲魚的人也不知不覺的喜歡上。

與陶公島隔湖相望的是東錢湖的核心景區小普陀。兩景之間由長達數裏的陶公堤相連。此東錢湖的“錢堤煙波”與彼杭州西湖的“蘇堤春曉”在似與非似之間。神奇的是堤的北頭是陶公山,其狀如金龜。而堤的南面是小普陀,像本翻開的經書,是觀音菩薩修煉之處。傳說東海金龜在此作威作福,百姓苦不堪言。觀音聽到民間疾苦,下凡告誡海龜須改惡從善。海龜說:“你是天上菩薩,我是海中神仙,井水不犯河水。”

觀音用佛經對其感化,每天在二靈山打坐誦經。久而久之,海龜就地幻山成石了,就是現在的陶公山。小普陀也形若一本翻開的經書,造就今天東錢湖南北對峙的“靈龜聽經”現象。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遊覽的就是小普陀景區。這裏是東錢湖中心,是東錢湖旅遊度假區主要景區之一。你們看:陶公堤像道臥波長虹,把東錢湖分成了北湖和南湖,一面平靜,一面起伏;

二山相連,爲山靈水靈之地。眼前湖水如汁,清澈見底,似乎一眼能看穿埋藏了多少年的海底祕密;遠處白鳥點點,遊船片片。此情此景,被原國務院副總理吳學謙稱之爲“華夏沿海第一湖”。

是的,爲保護一方好水,讓“華夏沿海第一湖”名副其實,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逐步進行了湖區清淤、排污截流,湖周進行了房屋拆遷、墳墓遷移、窯廠拆除,恢復了“山山飛翠一湖清”的生態風貌;同時,在主幹道上一次性埋下排污、電力、煤氣、通訊、監控等10餘根管道,按照“最好的地方讓更多人享受”的開發理念,建成了總建築面積達80萬平方米的錢湖人家、清泉山莊、隱學山莊、高錢生態村等康居小區……

各位遊客,小普陀又稱霞嶼,南宋時已建霞嶼禪寺和觀音洞等勝蹟,而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其中補陀洞天是鑿成於南宋中葉的一個佛教石窟。洞內精雕的石刻觀音坐像和佛,顯示了古代巧匠的高超手藝。東錢湖自有記載的1260年的歷史中,人文薈萃、人傑地靈,孕育出“六大文化”,即“水文化”、“商文化”、“佛文化”、“茶文化”、“石刻文化”和“名人文化”。在小普陀景區就佔其一半,可見其文化底蘊深厚,尤其小普陀以其近千年講述佛教與孝道的佛文化,和有“千僧過堂”之說的千年古剎福泉山大慈禪寺,以及南宋時期右丞相史彌遠提出的“五山十剎,”將佛國作爲國家事業進行管理,均爲發展中國的佛教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遊客在此還能欣賞體驗清風香桂、二靈驚影、霞嶼鎖嵐等古人留下來的好景點。

各位遊客,汽車沿着環湖公路蜿蜒向南而行,芊芊青草,絲絲垂柳,眼前豁然開朗。只見左邊一片望不到邊際的泱泱湖水,而右邊山坡上出現橫七豎八卻錯落有致的農家村舍,灰牆黛瓦,藤蘿滿牆,山風水霧之中,活像一副中國水畫。到了跟前,原來這是由東錢湖度假區管委會投資興建的沙山度假酒店,是保存改造了原有的農家村舍,和新建的悠然居、東天苑、粼波居等組合而成。現有客房103間,外部全部算是“農”裝到家了,而內部全是現代化休閒“設備”。此“外土內精”的新概念,不僅符合當今反樸歸正、崇尚自然的時代潮流,同時也正吻合著名旅遊專家魏小安最近提出的度假酒店新理論,即“簡約,但不簡單”。建議各位遊客在此逍遙瀟灑幾日,若成不了神仙想必也會忘掉世上的塵事繁瑣了……

各位遊客,東錢湖是投資旅遊業的最佳場所,隨着東錢湖地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客商來此投資開發,這些年來,像中海地產、雅戈爾集團、華潤房產、寧波城投公司、薩摩亞瑞達集團有限公司、美國凱瑞國際酒店集團、南山集團、南苑集團、向陽集團等都有房產、景區、休閒、酒店等不同領域的項目落戶東錢湖。

母親啊,正在開發建設以及計劃建設的有總投資28億元的陶公一二靈景區,總投資2.5億元的大型水上餐飲酒店——東錢湖漁人碼頭,總投資6億元的東方花博園等等,另外總投資1億美元按白金五星標準要求建設的柏悅大酒店和投資2億多元的二靈山溫泉酒店將於20_年底建成並營業。其中著名的啓新高爾夫球場是最令人注目的旅遊項目之一。

“揮杆啓新山水,笑看綠色世界”。寧波首家擁有18洞的高爾夫球場,就掩映於東錢湖南岸的一抹綠色中,於沙山村度假酒店隔湖相望。既崇尚山丘湖泊與球道的自然之美,又設計匠心獨運、難易兼備,極富挑戰性。

各位遊客,說起“啓新”落戶東錢湖,這裏還有個不得不講的故事。有個老闆叫王銘。一次,王老闆到寧波參加招商活動。在飛機上不甚將眼鏡丟失在地。這可不是一般的眼睛啊!一箇中年男子撿了起來,客氣的說:“先生,這是您的眼鏡。

”奇怪的是幾日後的一次宴會上,忽然擡頭髮現坐在上座的竟是撿眼鏡的那位中年男子。原來此人就是久仰的寧波市長張蔚文。席間,張市長說起寧波缺一個高爾夫球場。王老闆二話沒說,第一天拍板,第二天選址,第三天簽約,一個億的投資3天就定下來了,創造了寧波投資史上的一個奇蹟。之後,故事不脛而走,還被人取了個新鮮題目,叫“眼鏡和高爾夫”,一時成了當地茶餘飯後的美談,所以說這幅眼鏡可不是一般的眼鏡。

各位遊客,在東錢湖的東南岸上除了一座將投資12500美元建設的中國森林博覽城外,還有著名的南宋石刻公園和“一山觀湖海、萬翠擁福泉”的福泉山景區。沿路高樹林立,白鳥爭鳴,風光無限,峯巒秀麗,汽車明顯在往上走,地勢逐漸在擡升。

南宋石刻公園坐落在黃梅山麓,佔地100餘畝,總投資3000多萬元。是在全國重點文保單位東錢湖石刻羣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大家知道,中國的石刻作品基本集中在佛教石窟和皇家陵廟,但南宋例外,偏安一隅的南宋帝王沒有留下能代表這一時代風格的陵園石刻。但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內卻建成了我國南宋時期規模最大、數量最多、雕刻最精的墓道石刻,這是爲什麼?是以內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孕育了“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七十二進士”的南宋史氏望族,出了史浩、史彌遠、史嵩之等權傾朝野的名人,還有明朝宰相餘有丁、兵部尚書金忠等等名人。

一進公園,大家看到的依序呈現眼前的是南宋、明代和清朝風格的三座石碑坊,壇地四周陳列這大量栩栩如生的石刻精雕件。南宋石刻以造型準確,體形多樣,表情生動而著稱。園中的武將、文臣、蹲虎、立馬、跪羊分別代表了忠、勇、節、義、孝,相當鮮明地再現了當時的歷史人文景觀。只有蕩大家參觀完公園後,想必會理解這裏爲何受到“北有秦陵兵馬俑,南有錢湖石刻羣”的高度評價。

各位遊客,參觀萬時刻公園後,我們驅車前往“一山觀湖海,萬翠擁福泉”的福泉山景區,也有人稱其爲世外茶園。福泉山景區位於東錢湖的東南山地,規劃面積16000畝,是一個融茶文化、福文化、佛教文化於自然山林之中,集名茶、名樹、名泉爲一體的生態旅遊度假勝地。景區內山嶺起伏,山谷縱橫,地形多樣,山峯多在海拔二三百米,最高峯望海峯556米,彼西湖的北高峯還高出200米。尤其從福門進入,經望湖亭、福泉峯、鳳凰湖,登上福泉山頂,眼前是一望無際的綠色:綠的水、綠的樹、綠的雲、還有綠的空氣、綠的茶園……

東錢湖生產茶葉,歷史悠久,以“東海龍舌”和“福泉白茶”最具代表,福泉山就是這兩種名茶的生產基地,擁有3600畝茶園。當年乾隆皇下江南喝了“東海龍舌”後龍心大悅,從此廣爲盛傳,成爲民間饋贈交際的上等禮品,並遠銷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各國。而由呀也精心釀製的“福泉茶酒”也成爲人們強身健體的滋補酒。

各位遊客,繞着環湖路,滿臉都是鬱鬱蔥蔥,山坡、道路、湖水斗掩映在一片綠的海洋中,整個環境裝滿了新鮮的空氣,是那樣的讓人心曠神怡、心情舒暢。車子在這樣整潔平順的路上開着,很快到達了寧波雅戈爾動物園。雅戈爾動物園佔地1900畝,總投資2億多,於20_年5月1日正式開園,20_年被評選爲AAAA級旅遊區。

那是一座動物的天堂,花園式的動物園,擁有200多種10000多隻動物在這力生活憩息。園內山脈連綿,水系縱橫,首創了國內第一條園內水上游覽線,既可綠洲漫步,又可坐船遊覽。

各位遊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主任朱至珍近幾年的發展和建設時說過一句關鍵話,叫“跳出錢湖看旅遊,放眼未來看錢湖”。東錢湖的旅遊日新月異,東錢湖的建設翻天覆地,像最近整合推出的山水相依之旅、健康風味之旅、梵鍾古韻之旅三條旅遊線路一經推出,便受到市場青睞。

由國際度假聯盟、亞太旅遊聯合會、中國旅遊電視協會聯合主辦的20_中國熱點旅遊度假勝地推介中,東錢湖榮獲“20_中國熱點旅遊度假勝地”稱號。我想到20_年基本確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雛形,爭取成爲國家級5A級旅遊區,到20_年基本建成集生態旅遊、歷史文化、商務會議、觀光休閒、度假居住於一體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華東地區重要的國際會議中心、長三角著名休閒度假勝地的目標應該會如期實現,到時候大家再到東錢湖來遊玩來休閒來度假,又會有不同的感受了。

各位遊客,記得當我們見到東錢湖之前,曾讓您猜想美麗的東錢湖會是怎麼樣子的呢?她真像西湖“水光瀲灩晴方好,淡妝濃抹總相宜”嗎?當時你可以不說,可以暫時保密,可現在即將完成東錢湖之旅,即將向“你好,東錢湖…”說聲拜拜之際,您一定會有很多感覺要抒很多感想要發,此時此刻,我們還是用元朝著名詩人袁士元《詠東錢湖》詩一起來讚美東錢湖吧:“盡說西湖足勝遊,誰信東錢更清幽。一百五十客舟過,七十二溪清水流。白鳥影邊霞嶼寺。

浙江景點導遊詞2

各位團友,大家好。現在我們棄船登岸,來到了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前面我們介紹過,水光瀲灩的西湖上有三座綠島,她們都有動聽的名,分別叫湖心亭、阮公墩和三潭印月。這三潭印月又名小瀛洲,就是海上仙山的意思。小瀛洲是湖中三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它的面積約爲7萬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積爲60%。南北兩部分由九曲橋相聯結,東西兩側則以土堤來連貫,從空中俯瞰,恰似一個綠色的“田”,呈現大湖圍小湖、島中套小島的景色。它憑藉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運用中國園林的借景手法和多變奇巧的佈景藝術,成爲西湖中風景最優美的地方之一。

各位團友,這美麗的三潭印月島並非自然形成,而是多少年來,人們用古典造林手法建設起來的一個園林藝術精品。最早,這裏是人工堆疊而成的水上陸地,吳越時這裏被闢建爲水心保寧寺。明朝萬曆三十五年(16_年),當時的錢塘縣令聶心湯,別出心裁地想在西湖建造一個放生地,就利用水心保寧寺的遺址,用西湖的淤泥築起了這個湖中之島,又在島外修了條環形堤埂,使它形成了“島中有島,湖中有湖”的格局,作爲放生之所。清朝雍正五年(1720_年),當時的浙江總督李衛在此苦心經營,大興土木,建亭臺樓閣,植奇花異草,使小瀛洲成爲一處多姿多彩的江南水上園林。當時的西湖十八景之一“魚沼秋蓉”就在此地。民國時期,由於政府腐敗無能,對小瀛洲長期不加整治,亭閣頹廢,堤岸沉陷,花木荒蕪,一派蕭條,小瀛洲幾乎成爲一個荒島。新中國成立以後,政府撥款對三潭印月進行了七次大規模的改造,使它重現昔日風采,在空間變化、組景層次、建設佈局和花木配置方面都顯得匠心獨運、巧奪天工。今天的三潭印月由大量景物構成幾個景區,而每個景區都自成一體,又互爲襯托,有機結合。可以說小瀛洲是西湖中的一個“大盆景”。好,下面就讓我們開始遊覽,細細欣賞這大盆景吧!

請大家先看上面這塊匾額:“小瀛洲”。它是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所書寫。而這座歇山式敞軒是小瀛洲上的主要園林建築。它原是清朝時期大官僚彭玉麟退省處,稱爲“彭公祠”,辛亥革命後被改作“浙江先賢祠”,奉祀明末清初四位有強烈民族意識的浙江籍學者黃宗羲、齊周華、呂留良、杭世駿。現在的建築是1959年改建的。

穿過先賢祠,來到了九曲橋。這三潭印月島上的九曲橋,有九轉三十個彎,爲全島的中軸曲線。當我們在迂迴多變的九曲橋上行走時,就會發現島上湖中的美妙景緻彷彿成了立體的畫,流動的詩,使你有步移景換,小中見大的感覺,體會到這裏美景層次豐實,遊程突然延長,千變萬化,出奇制勝。大家請看這塊大石頭,這是一塊有名的太湖石。有人稱其爲“九獅石”,上面似有九隻獅子,仔細辨認一下,就會發現這九隻獅子有的形似,有的神似。

各位團友,請看這別具一格的三角亭,它造型別致,名爲開網亭,取自佛教開網放生之意,同時也點出了早先此地是放生地的原意。再看左邊,這個四角亭被稱爲“亭亭亭”,取明代聶大年詩“三塔亭亭引碧流,,之句。這開網亭和亭亭亭一高一矮,一東一西,相互呼應,互爲襯托,選址精心,營造奇巧,十分講究與自然的結合,是三潭印月島上不可缺少的一組景觀。

各位團友,現在我們來到了三潭印月的中心綠洲,這裏的景觀主要由粉牆、漏窗、竹徑組成。請看這一截橫列於兩段曲橋之間的矮牆,中間有個圓洞門,上書“竹徑通幽”四個,落款是康有爲。這粉牆內外景緻各異,牆外翠竹千竿曲徑通幽,牆內遊者濟濟,儼然兩處天地。牆上構圖精美的漏窗,起到了內外互相滲透的作用。透過圓洞門兩邊的漏窗可見牆外竹影婆娑,清幽恬靜,一條小徑消失在竹林遠處,使人感到“庭園深深深幾許”。而回頭一覽這三潭印月島中之湖,亭臺倒影,盡在水中,奇花異草,映碧疊翠。假山曲橋,一靜一動,虛虛實實,相映成趣,又是一幅生動的水景畫。

浙江景點導遊詞3

柯巖風景區,位於紹興城西12公里處,總面積爲6.87平方公里,是鑑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她北依“日出萬丈綢”的中國輕紡城,南瀕“如在鏡中游”的盈盈鑑湖,是一個以石文化爲主要景觀特色,融自然、園林、宗教及娛樂休閒項目於一體的旅遊勝地。

柯巖風景區是紹興久負盛名的傳統旅遊勝地,被歷代譽爲絕勝之地。三國時期,這裏曾是一處採石場,歷代匠人不斷採石,鬼斧神工般地造就了姿態各異的石宕、石洞、石潭、石壁等石景,宋代已成覽勝之地,陸游曾留有《柯山道上》詩作。明代祁彪佳、潘守城等文人雅士在這裏建有別業亭園,其中寓園曾爲中國造園史上的經典之作。到了清代,又形成東山春望、爐柱晴煙、七巖觀魚、清潭看竹、石室烹泉、南洋秋泛、五橋步月、棋坪殘雪等八景。

千百年來,隨着自然的雕琢與宗教的介入,加上文人名流的點染,特別是現代別具匠心的開發,柯巖景觀更引人入勝。目前已形成柯巖、鑑湖、魯鎮等三大景區,是近年來紹興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風景旅遊區。其建設成就被省內外專家稱爲“柯巖現象”,並被省主管部門授予“浙江省風景名勝區優秀建設景點”和“浙江省遊客喜愛的美景樂園”。20_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爲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先後通過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雙認證,成爲我省首傢俱備ISO質量環境管理雙認證的單位。

浙江景點導遊詞4

各位遊客們,歡迎諸位來浙江莫干山參觀遊覽,莫干山,爲天目山之餘脈,位於浙江省北部湖州市德清縣境內,美麗富饒的滬、寧、杭金三角的中心,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因春秋末年,吳王闔閭派干將、莫邪在此鑄成舉世無雙的雌雄雙劍而得名,是中國著名的度假休閒旅遊及避暑勝地。莫干山山巒連綿起伏,風景秀麗多姿,景區面積達43平方公里,它雖不及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卻以綠蔭如海的修竹、清澈不竭的山泉、星羅棋佈的別墅、四季各異的迷人風光稱秀於江南,享有“江南第一山”之美譽。

莫干山雖以“清涼世界”而著稱於世,但實際其四季風景各有特色。春季和風陣陣,雲霧變 幻,其 時春筍破土而出漫山瓊花飛舞,銀妝素裹,更是一番動人景象。蕩氣迴腸的劍池飛瀑,史料翔實的白雲山館,雄氣逼人的怪石角,野味濃郁的塔山公園,以及天池寺蹤跡、莫幹湖、旭光臺、名家碑林、滴翠潭等百餘處,引人入勝,令人流連忘返。既爲莫干山贏得了巨大的名人效應,更爲莫干山留下了難以計數的詩文、石刻、事蹟以及二百多幢式樣各異、形狀美觀的名人別墅。更妙的是,無限美景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將使您盡情享受無窮樂趣,帶您回到真正的美麗的大自然。

景點特色一千多年的開發史,使莫干山形成了豐富的人文景觀。衆多的歷史名人,既爲莫干山贏得了巨大的名人效應,更爲莫干山留下了難以計數的詩文、石刻、事蹟以及二百多幢式樣各異、形狀美觀的名人別墅。

莫干山素以竹、雲、泉“三勝”和清、靜、綠、涼“四優”而馳名中外。

“竹”,是莫干山“三勝”之冠,以其品種之多、品位之高、覆蓋面積之大列於全國之首、世界之最。走近莫干山,只見修竹滿山、綠蔭環徑,風吹影舞、芳馨清逸,宛如置身綠幕之中。景區及外圍區有連片竹林127 平方公里,有詩云“竹徑數十里,供我半月看。”莫干山所獨有的“黃金嵌碧玉”、“碧玉嵌黃金”兩類珍貴竹種則以其獨特的花紋傾倒無數遊客。

“雲”也極具特色,因時而異、變幻萬千,動若浮波、靜若堆絮,站在雲海上餐霧飲露、枕雲席絮,令人有“遺世而獨立”之感。

“泉”也是一勝,飛瀑流泉多達百餘道,可謂峯峯有水、步步皆泉。

“綠”是“四優”之一,樹綠、竹綠、草綠、山綠,如綠色的海洋,滿目皆翠。全山綠化覆 蓋率高達92%。

“清”也是一大優點。若漫步於竹林或憩息於林蔭,或眺望於亭臺,或夜坐於別墅,處處清新悅人、神舒膚爽。

“涼”是避暑的主要條件,因莫干山地處一定高度,綠化覆蓋率高,且多流泉及儲水量大的修竹,因此夏季氣溫較低, 七、八兩月平均溫度僅 24。1度,早晚尤爲涼爽,最宜避暑。

“靜”,谷幽境絕,宛如世外桃源。走出久被噪音圍困的圈子,莫干山能給你一個靜謐的天地。

歷史淵源爲紀念春秋時期夫妻鑄劍匠師莫邪和干將,以他倆的姓來命名此山,故稱“莫干山” 。山上翠竹滿坡, 氣候涼爽宜人, 素有“清涼世界” 之稱,清代開始已成爲我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莫干山景觀有劍池、蘆花蕩、龍潭、塔山、天池、天橋諸勝景,現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山上築有別墅小莊及招待所,適宜觀光避暑療養休假。莫幹黃芽茶則是山中特產名茶。

莫干山山名

來自干將、莫邪二人鑄劍於此的古代傳說。早在春秋末期,羣雄爭霸,吳王欲爭盟主,得知吳越邊疆有干將、莫邪夫婦,是鑄劍神手,限令三月之內,鑄成蓋世寶劍來獻。

干將、莫邪採山間之銅精,鑄劍于山中。時冶爐不沸,妻子莫邪剪指甲、斷頭髮,發黃士拌揉,作爲人狀,投之爐中。爐騰紅焰煅錘成雌雄寶劍。雌號莫邪,雄稱干將,合則爲一,分則爲二,蘸山泉,磨山石,劍鋒利倍常。時莫邪有孕,夫妻倆知吳王姦凶,莫邪留雄劍于山中,干將往獻雌劍。吳王問此劍有何奇妙,干將說“妙在剛能斬金削玉,柔可拂鐘無聲。論鋒利,吹毛斷髮,說誅戮,血不見痕。”試之果然。吳王爲使天下無此第二劍,殺干將。

十六年後,莫邪、干將之子莫幹成人,莫邪詳告家史,莫幹問寶劍何在。莫邪道“日日空中懸,夜夜澗邊眠。竹青是我鞘,黃金遮霜妍。”莫幹機敏,在竹林中黃槿(金)樹洞孔內得到干將雄劍。於是別母親,持劍赴吳國京城,欲刺殺吳王。途遇干將好友之光老人。老人說:吳王禁衛如林,謀刺難成。若能借得莫幹二寶,老人定能謀取吳王之頭。莫幹問中哪二寶?老人說“干將之劍,莫幹之頭。”莫幹即以劍自割其頭,莫幹一手獻劍,一手獻頭。之光老人至吳宮階下,言獻“稀世之寶”。吳王召見,之光以油鼎煮莫幹頭,頭歌唱,之光邀吳王近看。吳王至,之光拔劍斬吳王之首,兩頭相搏於油鼎中。王頭姦凶,之光亦自殺其頭,兩頭共鬥王頭,得勝。時二劍化作兩巨蟒騰空而飛。

一日,莫邪備果品山花,至鑄劍處祭奠丈夫英靈,祈求兒子平安。這時,地方官氣勢洶洶地趕來,說要拿莫邪問罪。莫邪憤慨地說“我夫干將鑄劍獻劍有功,反遭昏王殺害:我兒莫幹爲父報仇,爲民除暴——罪在哪裏?“正當官兵要捉拿她的時候,忽然潭裏白浪涌騰,一條巨蟒探頭出水,一張嘴,飛出一口寶劍,銀光一閃,地方官便身首異處。然後,寶劍又飛回巨蟒口中,那巨蟒連連出水點頭,似在向莫邪傳言。莫邪得知陰陽劍已飛回劍池,說聲“莫邪願永遠與寶劍同在!”便縱身跳進深潭。後人爲紀念莫邪、干將,將其鑄劍、磨劍處叫劍池,將劍池所在之山名爲莫干山。

這個神話傳說,說明莫干山歷史悠久。莫干山隸於武康,而武康“昔在夏爲防風,在周爲吳越,在七國爲春申封屬之菰城。”漢朝吳王濞,就在這裏的銅官山鍊銅鑄錢。至今銅山寺、 銅官廟、銅官橋等名稱還留在山南鄉村裏。塔山發現的殘磚證明,後晉天福二年(937年) 塔山建塔;翌年又在銅山建寺。可見其民富物阜之一斑。地靈人傑,莫干山歷史上出現過的 名人,不勝枚舉。

浙江景點導遊詞5

各位遊客,大家好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裏,小邵歡迎各位朋友來到我們美麗的紹興,今天我們要遊玩的景點是蘭亭,

知道蘭亭很多人都是因爲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大家說對不對?其實在1600多年前,蘭亭就是序多文人墨客所云遊,談詩論畫的地方了,後來由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使蘭亭更加聞名於世,甚至聞名於海外,那當然了,遊蘭亭,得首先知道蘭亭的主人——王羲之。

今天來到蘭亭.講到王羲之,在這兒,把請允許簡單爲大家介紹一下王羲之.王羲之,他出生(303—361)年,字逸少,原籍山東琅玡人,後居於山陰(今浙江紹興,出生於書香門第,七歲時拜書法家衛夫人爲師,一直到十二歲,起先他練的是正楷,就是用正體的筆劃把文字寫出來,在她年紀較大時,他開始創立自己的風格,後人將他的書法稱之爲“如天上的浮雲受驚的神龍”被尊稱爲“書聖“,王羲之48歲任會稽內史,在公元353年,邀請當時41位有名的書法家舉行了一種活動,稱之爲—修契,衆人喝酒賦詩,匯詩成集,王羲之是即興揮毫,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這也是他書法藝術的頂峯,一直流傳到今天,此序被譽爲中國書法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後因生病辭官,享年58歲,現葬於嵊州金庭。

各位遊客大家前面看到就是我們景區的門樓了,大家把手中的票準備好,我們即將進入景區,大家看到我們比起以往變化蠻大的,

目前,蘭亭的總面積是30000多平方米,距離紹興12公里,不過再過一年可能就是現代蘭亭了,先蘭亭在投資擴建到後來的4—5倍,資金爲8600萬元。

蘭亭中有三寶,第一是鵝池碑,當年王羲之在任會稽內史時,曾在這寫鵝池兩字,不過不巧剛寫了一個鵝字,由於聖旨到了,沒法子皇命大於天嗎,擱筆接旨,當時他的兒子王獻之看父親出去了,就提筆寫了一個池字,因此此碑上的兩字各有千秋,鵝字瘦長,池字肥大,由於是出自兩人之手的緣故,現今稱此碑爲父子碑,或二王碑。第二寶是蘭亭碑,據說秦始皇到這裏來種過蘭花,漢代呢又在這裏設過驛站,所以稱爲蘭亭,此碑有明顯的破痕,因爲_的時候紅衛兵的破壞,現在的蘭亭碑蘭字缺尾亭字缺頭。

很多人看到這路都有一個疑問,就是現在科技這麼好,爲什麼沒有修不完整,原因有二:讓後人明白_的破壞性,記住這一歷史教訓,另一個是他的兩個字是康熙皇帝所寫,但是現在咱們可以仔細看這兩字,已有明顯的痕跡上來了,這是因爲有許多遊人聽到這兩個字是康熙寫的,就要去摸一下,單從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講,這是不可以的,由於這個原因碑有被稱爲“君民碑”。

在此碑斜對面就是農曆三月初三,王羲之及41位詩人舉行了曲水流觴的地方了。“曲水流觴”之俗它是我國古代把除病根的一種儀式,遠在秦漢、甚至更早就有了到了漢代,才確定是個節。每逢這一天平民百姓,帝王后妃都要舉行這種活動後來漸漸變成了現在的臨水宴飲。那麼當時王羲之舉行的“曲水流觴”就是派生出來的一種習俗,當時42位詩人在活動之後坐在水渠旁邊,在上游放置酒杯,任期隨流而下,杯停在誰的前面那誰就得座詩,故稱之,當時衆多詩人當衆,11人作詩兩首,15人作詩一首,其餘都被罰酒,王羲之當年就是在似醉非醉的情況下寫的,據傳,過了此活動以後,王羲之也曾想寫出比這序更好的作品但一直無法超越。在流觴亭裏面有一幅扇形圖,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活動情景,1981年,三月初三,浙滬兩省的27位書法家雲集蘭亭,建議建立“蘭亭書會”82年經浙江文聯批准正式成立一因此現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舉辦蘭亭書法節,中外書法家都要來此,飲酒詠詩。情況更勝當年。

第三寶就是蘭亭的鎮園之寶——御碑亭,此碑正反面都有書文,正面是康熙皇帝寫的《蘭亭序後面是1751年,有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寫的一首即事詩,正面《蘭亭序》28行,324字,其中最爲精華的是20個之字,各有不同,每個字的筆畫字型都沒有相似之處,此碑完整無缺,在這裏原來住着幾個醫師,是他們的功勞,此碑有兩個皇帝的書文砸了豈不可惜,他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塗成白牆。

在上面寫下了_的語錄“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一面寫了“_的送瘟神”詞。因此得以保留完整。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看到在碑的一邊就是王右軍祠,此祠以王羲之的官銜命名的,在裏面分別有廊宋元明清的各個朝代的臨摹本,其中最像的是馮承素所臨摹的神龍本,那麼王羲之的真跡現在在哪兒呢?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中,當年李世民非常喜歡書法,就命令人去盜取,去世的時候下了詔書說死後要一同埋葬,所以我們現在在這看到的是臨摹本.

在蘭亭每年還會舉行一年一度的蘭亭書法節,同時在景區附近還專門開設了書法藝術學校,假如您對書法趕興趣的話你也可以去那邊參觀參觀,當然也可以去學習學習,各位團友,時間過得好快,很快我們的蘭亭書法之行即將結束,但願各位在這兒旅遊同時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己文化修養,同時小陽希望各位可以再次來我們紹興玩,祝大家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