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IT科技 > 

單反相機iso感光度、快門、光圈設置技巧是什麼

IT科技4.89K

單反相機是一種比較專業的器材,那麼如何對他進行調節呢?

方法

ISO感光度:一般來說,ISO感光度越大,相機對光線越敏感,快門所需時間就越短,但是圖像會出現較多的噪點,影響成像質量,所以一般只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適當的調大ISO感光度。

單反相機iso感光度、快門、光圈設置技巧是什麼

快門:指的是快門保持開啓狀態的時間,開啓的時間越長,相機的總進光量越多,但是如果物體在運動會形成拖影,有時可利用拖影製造出絢麗的效果。物體的運動速度越快,需要的快門時間就越短,物體運動速度越慢,快門時間就越長,例如拍星象是,常常將快門時間設置爲幾分鐘甚至一兩個小時。

單反相機iso感光度、快門、光圈設置技巧是什麼 第2張

光圈:光圈的作用是控制相機攝像頭上孔徑的大小,一般來說光圈越大進光量就越大,光圈f值=鏡頭的焦距/光圈口徑,但是景深會變淺,使用大光圈可以達到虛化背景的效果,如果使用小光圈可以更好的拍攝遠處的物體。

單反相機iso感光度、快門、光圈設置技巧是什麼 第3張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如何設置相機的光圈,快門和感光度

1、首先要明白,光圈,快門和感光度,這三者都是影響照片曝光是否正常的影響要素(參數)。在全手動模式下,爲了得到一張曝光正常的的照片,這三個參數都需正確設置,且相互制約。我們先來看看,當某兩個參數固定不變時,第三個參數的變化,對曝光量的影響:

(1)光圈:用數值表示,如f=5.6。相機上光圈值有1.8,4,5.6,...,20等。不同的相機分配的級別數量可能不一樣。但都有這樣的規律:數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數值越大,表示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所以每開大(數值越小)一級光圈,得到的照片就越亮。

(2)快門:這個很好理解,是控制這張照片曝光的時間的。相機快門速度通常有B門、1秒、1/2秒、1/4秒、...、1/125、...、1/2000秒。B門是按下快門按鈕不放,任意控制曝光時間,至到鬆開快門按鈕。其它的都好理解。我們容易明白,曝光時間越長,照片越亮。過去,傳統照片時代,一般技術不高的人手持相機拍攝時,多用1/125秒的速度(下文會解釋原因),現在,全民照相時代,大多數人,都能在更寬的速度範圍內照相。

(3)感光度:要想知道什麼是感光度。先得了解一下,傳統照相時代感光度的概念。傳統照相時代的感光度的改變,不像現在由數碼相機設定,而是取決於所用的膠片的感光度,相機只能更改光圈和快門。當時,膠片分爲不同的感光速度(用不同的ISO值加以標識),如:50度、100度、200度、400、800、1600、3200等。在那個年代,人們最常用的是100度的。

傳統膠片ISO數值的含義:數值越大,表示膠片對光越敏感,曝光速度越快,在同樣曝光量(即:快門和光圈固定)的情況下,ISO值越大,膠片曝光越充分。所以在在快門和光圈固定時,ISO太大,會導致膠片曝光過度。

人們把ISO數值較大的膠捲,稱爲高速膠捲。(有兩層含義:一是膠片對光的感應速度快,二是人們用這樣的膠捲拍攝時,可以用較高的快門速度來拍攝。下文會說明原因)。

明白傳統膠片的感光度後,再來說數碼相機的感光度,它也能像傳統時代更換膠片感光度那樣,控制數碼照相的感光度。我個人認爲數碼相機的感光度的概念是從膠片的感光度移植過來的。數碼相機是純電子產品,通過電子運算控制,能讓攝影者在數碼相機上找到傳統相機的感覺。對傳統照片一無所知的新手們,常常對感光度這一概念一頭霧水。

所以,在數碼相機上,當快門和光圈固定時,ISO越大,照片越亮。

2、明白了這三個參數各自的意義後,我們就不難理解在照相時,這三參數是緊密聯繫着的,仍然從爲了得到合適的曝光量這個角度,說說他們的關係:

(1)當感光度固定時,光圈越大,快門速度就要越小

(2)當光圈固定時,感光度越大,快門速度就要越小(快)

(3)當快門速度固定時,光圈越大,感光度就要越小。

3、到這兒,好像還沒有回答你提出的問題,但瞭解上述內容,是解決問題的基礎。

4、如果純粹是爲了得到合適的曝光量,想必大家都知道怎麼辦了。但實事上,想得到一張滿意的照片,還必須知道以下內容:

(1)快門速度:如果沒有三角架,手持相機拍攝,較低(慢)的快門速度,容易造成因晃動而導致的照片模糊。傳統照相時代,一般手持相機時快門速度應在1/60秒以上(更快),極有水平的人,可以用1/15秒甚至1秒。

另:即使你有功夫保持相機的絕對穩定,但被拍攝的對象卻在快速運動,你用較低的快門速度拍攝到的照片肯定不是清晰的。這時就要提高快門速度。

還有,當使用閃光燈時,用較高的快門速度可能不行,需控制在某一個數值以下(即較慢的速度)。不同的數碼相機這個數值可能不一樣。這個速度叫閃光同步速度。

所以,快門速度用多大合適,要考慮以上這些因素。

(2)光圈:光圈的大小除了影響曝光量,還影響景深。景深,可以這樣理解:照片中近處和遠處,比較清晰的範圍。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當然,影響景深的因素還有鏡頭的焦距。當焦距較大時,光圈對景深的影響會越加明顯。如果想拍攝到背景虛化的照片,最好把光圈開到最大。

(3)感光度:感光度對曝光量的影響,會導致(或者說有助於)拍攝者更改快門速度。例如,當想用較高的速度拍攝時,可把感光度設置爲高。

但感光度對照片質量是有影響的:較高的感光度,會使照片上增加較多的噪點,本來很平柔的平面上會出現顆粒。較低的感光度,照片會更柔和細膩些。所以當拍攝人物時,要想使人物的臉和皮膚好看,最好用低ISO值。一般來說,400以下都是很好的,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用100的感光度。

5、傳統膠片時代,照相當時,是看不到拍攝效果的,攝影師都是憑經驗拍攝,好一點的相機有自動測光,但攝影師們通常寧可相信自己的經驗也不依賴自動測光裝置。那時,關於曝光量有這樣的經驗:

當時ISO=100,晴天(上午9;00——下午17:00)室外陰影處,光圈f=5.6,快門1/125秒,就可得到正確曝光。

......

晚上,室內,明亮的日光燈下,ISO=100,光圈f=5.6,快門1秒,就可得到正確曝光。

......

有朋友說了,1秒的快門速度太長了,一旦拿不穩,不就模糊了?爲何不用ISO較大的膠捲呢?我要對你說,當時市場上盡是ISO=100度的膠捲,在三線四線城市你是買不到高速膠捲的。

6、現在,數碼相機可隨時查看拍攝效果,這也爲大家及時調整拍攝參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但有很多人因爲沒有使用手動功能,所以對光圈、快門和感光度是沒有概念的。這些人也因此無意間練就了一項硬功夫:手拿相機在很低的快門速度下拍攝。爲什麼這樣說呢?全自動模式下,相機會自動設置這三個參數,當光線闇弱時,相機除了把ISO設置得很高,還會把快門速度設置在1/8秒或更慢。這些人剛開始由於手拿不穩相機而拍到模糊的照片,時間久了,穩定相機的功夫就提高了。

7、明白了述內容後,你會發現,要想用單反相機拍攝到高質量的圖片,純手動功是很有用的,買一個三角架也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設置相機的光圈,快門和感光度

一般稍微高檔點的相機都分爲光圈優先、快門優先、手動模式、程序模式、傻瓜模式等等。

佳能對應着Av、Tv、M、P、Auto,尼康對應着A、S、M、P、Auto,索尼與尼康類似。

在光圈優先模式下,手動調節光圈大小,相機根據你選的光圈,自動匹配快門;

在快門優先模式下,手動調節快門速度,相機根據你選的快門速度,自動匹配光圈大小;

手動模式下,光圈和快門都由你自行決定,ISO可以由你指定,也可以由相機自動匹配;

傻瓜模式,即Auto模式下,全部由相機決定,如果場景略暗,一般會自動彈開內閃。

單反相機等高檔一點的,可以把模式轉盤擰到某一檔位,然後轉動撥輪調節;

小卡片一般要進入菜單調節。

光圈、快門和感光度三個參數是照相機成像的最關鍵因素,三者之間相互依存,互相影響;

可以把進入CMOS的通光量比作一段時間內通過水龍頭的液體重量,

光圈是水龍頭的水管直徑,決定着成像的景深,即目標區域的清晰深度;

快門速度是水龍頭擰開的時間長短,高速快門可以捕捉高速移動的物體瞬間,慢快門可以呈現車流、拖影等效果;

感光度是通過液體的密度,ISO越高,對影像的感受能力越強,但噪點會比較多,ISO越低,弱光下感光能力越弱,但畫質較好。

純手打,話說,我是不是太閒了。。。。。。。

攝影小白:單反IOS感光度一般設置多少才合適

一般感光度的設置應該根據天氣或光線的條件進行設定。

1、晴天ISO設置爲:100—300。

2、陰雨天ISO設置爲:200—400。

3、夜景或很暗的環境ISO設置爲:100+閃光燈或人工布光,這時使用三腳架或藉助固定的物體固定相機可將ISO值降到更低。

4、晚會/演唱會/舞會等場景,容易造成光線不足,可以用ISO800或低值加閃光燈。

根據環境選擇儘可能低的ISO感光度進行拍攝,如果不是很暗的環境一般最好不要超過800;在夜景拍攝或需要長時間曝光而需要調高ISO值的環境下拍攝,噪點必然增多,這種情況一般打開單反的降噪功能因此減低噪點,或通過後期處理來降低畫面的噪點。

擴展資料:

單反使用技巧

1、拍風光。拍攝風光需要注意天氣時候,選擇傍晚拍攝城市風光最好,戶外風景則選擇晴天,相機設置AV檔優先,光圈儘量保持在F5.6-F8左右,焦點對天空無限遠,這樣可以獲得高畫質的風景圖片。

2、人物拍攝。人物拍攝基本都是使用較大的光圈(f5.6以內)、50mm以上的焦距,拍攝距離視全身、半身、大頭照而定,使背景虛化,使用Av檔!在光線好的環境下iso100,在光線不好的環境下iso400以內。運動中的人使用追拍,體現運動感。

3、光圈。此值越大,所產生的光圈越小,那麼光圈越大,說明光線能更多的到達cmos上,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門,光圈大一倍,快門也會快一倍。同時,大光圈,會得到淺景深,也就是說背景虛化越厲害。另外,光圈的定義是建立在人眼是1.0的基礎上計算的。

4、快門的應用:當我們拍攝動態事物的時候,儘量選擇快速快門,可以防止物體模糊。如果需要拍攝出連續性的動作,則需要用到慢快門。安全快門,就是指在手持的情況下,爲了保證畫面的清晰度的一個最低快門速度。這裏教大家一個安全快門速度的計算方法。

5、單反攝影技巧之梅花拍攝:色彩搭配。梅花的色彩根據品種的不同,呈現出紅、粉、黃、白等多種顏色,選對梅花與背景色彩的搭配,尋找色彩上的和諧。比如粉嫩的花朵與粗糙的枝幹相映、黑底白梅、白底高調紅梅等。

單反攝影技巧之梅花拍攝:良好的虛實對比關係。可以造就出適當的視覺空間,突出意境,尤顯重要。我們應該在相機光圈優先模式或手動曝光模式支持下,儘可能地選擇適當的光圈,控制景深。從而,使自己鏡前的梅花,變得虛實有度,意境不俗。

6、嘗試射擊手動模式。對於照相機來說,與成像效果有關的參數通常包括:三項光照、曝光和白平衡。在這種模式下,上述三個參數由攝像機本身控制,不能自動模式改變。但是,在室內或夜間某些複雜的光線條件下,自動圖案並不能幫助我們拍攝令人滿意的照片

如何設置相機的光圈,快門和感光度

這三個參數在拍照時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照片的最終效果!光圈是一個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的光量的裝置,它通常是在鏡頭內。光圈大小我們是用f值來表示,數值越大光圈孔徑越小,數值越小光圈孔徑越大。光圈f值愈小,在同一單位時間內的進光量便愈多(因爲光圈孔徑大),而且上一級的進光量剛是下一級的一倍,例如光圈從f8調整到f5.6,進光量便多一倍,我們也說光圈開大了一級。光圈好比是水龍頭。如果把它開大,就能有大量的光線進入;如果把它關小,就只會進入較少的光線。從圖左上至右下分別是光圈處於關閉、f11、f8及f4不同狀態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們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數碼相機CCD感光器上的光線也就越強的道理。我們在買鏡頭時,光圈的大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且直接影響價格的高低,擁有大孔徑光圈的鏡頭在價格上比那些小孔徑光圈的鏡頭貴很多,大光圈在光線暗的環境中能更好的得到表現,在不改變快門速度的前題下能夠獲得更多的光線,從而照片得到正常曝光。現在專業型的變焦鏡頭光圈一般都能開到F2.8,定焦鏡頭比如CANON50MM能開到1.4!大光圈除了能獲得更多的光線外,還能獲得淺景深的效果(所謂景深,就是當焦距對準某一點時,其前後都仍可清晰的範圍),光圈越大景深越淺,說得比較俗就是拍攝的主題清晰,而背景是模糊的,這樣突出主題,在拍人像時常用到,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也就是前後景都比較清晰,適合拍風景照。控制景深除了跟光圈的大小有關,還跟鏡頭焦距和拍攝距離有關,今天主要講講光圈、快門、ISO的不同組合,拍出不同效果的照片。快門是控制曝光時間長短的一種機械或電子裝置,是鏡頭前阻擋光線進來的裝置,一般而言快門的時間範圍越大越好。控制進光時間,這是快門的基本作用。它與光圈配合,解決曝光量的需要。爲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們也可以把快門說成是讓相機保持當前設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時間。對於快門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應的數字來進行設定,比如1/30秒、1/60秒等。它們分別表示讓當前設定的光圈孔徑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時間。如何設定快門的時間要看被攝主體和光線來定,如果是拍攝運動中的物體比如一場球賽,飛翔的鳥兒,快門一般就要設在1/300秒以上,這樣纔不至於拍出來的照片是糊的!在拍靜止物體時一般快門速度不要低於1/30秒,因爲據統計手持相機拍攝,手的穩定性大至也就保持在1/30秒這個時間範圍內,超過這個時間範圍,手就會抖動,使拍出來的照片糊成一團,如果是鐵手那就另當別論!如果是晚上拍夜景,最好帶好三角架,因爲根據我以往的經驗,手持相機拍夜景,拍出的照片讓我欲哭無淚!拍夜景用小光圈拍比較好,因爲小光圈能把燈光拍出星光效果,非常好看,但使用了小光圈,這就迫使相機的快門要設置得慢一些,這樣纔能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曝光!我曾看過一位大師的作品,曝光時間有五分鐘之長!不同的快門速度和光圈大小的組合是可以得到同樣的曝光量的,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解釋吧,有這樣兩組曝光組合,A.快門速度是1/30秒,光圈F值爲5.6。B.快門速度爲1/60秒,光圈F值爲4。雖然這兩組的光圈和快門值都不相當,但得到的曝光量是一樣的,但並不能證明所拍出照片的效果就一模一樣!最後就是感光度了,所謂感光度,就是指對光線的感應能力,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那個ISO值,ISO值一般有ISO100、200、400或更高。感光度的來源應該是傳統膠片的感光效應。傳統膠片由於製造工藝的不同,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就不同,當然就形成了感光能力的高低。一般來說,低ISO的,也就是低感光度的情況下,畫面更清晰,更細膩,細節表現的更有深度。而高ISO則可以在暗光環境下應付自如,不過高ISO會便照片上的燥點增加!所以在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使用低ISO。使用數碼相機拍照一般都是調節這三個參數,我拍照時最先考慮的是光圈大小,然後是快門速度,ISO是最後考慮的因素,在光圈固定的情況下,ISO值的設定一般都是根據快門速度來定的。

與傳統的相機一樣,數碼相機的光圈範圍與快門速度在拍攝時相當重要,但對於目前普通的商用及家用級的數碼相機,因爲相機的全自動化,使得人們只關心如何選擇拍攝景物,而不太注意相機自動控制的光圈及快門速度。但如果您在購買數碼相機時,最好能夠對比一下各種數碼相機的光圈範圍及快門速度,因爲光圈和快門將配合控制您的數碼相機的光線攝入量的總體範圍值,也就是說它將影響到您的相機是否能夠在各種光線情況下獲得很好的效果。同時快門速度也將直接影響到您在拍攝動態圖象時的效果,而光圈範圍將影響到您拍攝圖象的景深。

拍攝照片的過程,是相機開啓快門後,讓眼前的影像透過鏡頭後投影到數碼相機的CCD感光器上,感光器在通過數模轉化器,將圖象的信息在相機的存儲卡上記錄下來,這個過程與傳統的相機的曝光過程一樣。然而想要獲得層次豐富的影像,就要控制投射在CCD感光器的光量值,照片上的細節都可以得到正確的描述,從顏色最深到最淡的區域,都有豐富的層次表現,明暗之間有漸變過渡,不是截然的黑白分明,另外作品的反差和鮮銳度也都有最佳的表現。過多的光線,導致曝光過渡,影像明顯偏亮;反過來說,若CCD吸收的光線太少,則會曝光不足,整張照片會偏暗,細節的地方會流失,照片效果會相當不好,所以在拍攝時,要得到合適的曝光量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數碼相機與傳統相機一樣,用來控制曝光量的就是「光圈」與「快門」,「光圈」是光線通過鏡頭的口徑,口徑越大,自然在單位時間內,所能投射的光線越多,快門就是光線通過鏡頭的時間,時間越短,曝光量越小。

數碼相機與傳統相機一樣,光圈就安放在鏡頭的幾片透鏡中,由幾片金屬薄片組合而成,利用金屬薄片的移動而調節光圈的大小。使用過傳統的反光相機的人都知道,在鏡頭上,我們可以找到光圈值f,通常所見的光圈刻度爲:1.4、2、2.8、4、5.6、8、11、16、22……,光圈級數f越大,表示鏡頭的口徑越小,f值是將鏡頭的焦距距離與光圈的口徑(孔的大小)所除而得的數字,因此數值越大,口徑也就愈小。而每一級的光圈級數之間的單位進光量都是相差兩倍,但目前有的數碼相機,並未按以上級數設置光圈,而是按f2.8,f.5.6,f11,這時,其上下級的進光量,就不僅僅差兩倍。

前面說過,光圈是光線通過鏡頭時的口徑大小,然而這只是籠統的說法,光圈的大小還要考慮到本身鏡頭鏡頭的焦距長短。長焦距的鏡頭(望遠鏡頭),其長度較長,從光線的進入達到CCD的距離長,因此投射到CCD上的光線比較弱,因此長焦距的鏡頭的光圈往往略小一點,若是要作較大的光圈的鏡頭,就必須把口徑拉大,才能把單位進光量提高,但是因爲製作大口徑的鏡頭的級數有不少的困難,製作工藝也較高,因而這一類的鏡頭通常較貴。因爲光圈級數f是靠口徑的大小和焦距長短的比值計算而得,因此只要光圈級數一樣,不管35毫米或是200毫米,其進光量都是一樣的。

快門速度值通常標爲:1、2、4、8、15、30、60、125、250、500……,這些所代表的實際意義是1秒的倒數,所以15是指1/15秒,250是指1/250秒,這比光圈要令人好理解多了,也是和光圈一樣,每一格的快門速度間所相差的光量值也是2倍,例如,快門1/500秒的光量值爲1/250秒的一半,是1/125秒的1/4而已。

因爲光圈與快門都可以用來控制曝光量,只要決定了光圈值f,就可由快門速度來修正曝光量,相反地,你也可以先決定使用的快門速度後,然後借調整光圈來獲得曝光量,所幸的是在光量的調正上,都是以2倍的概念進行控制,使我們更容易調整適當的曝光量,例如說:若測出的正確曝光量爲f/11,快門1/30秒時,想要把快門提高到1/60秒時,那麼光圈也就要開大到f/8,因爲快門從1/30秒到1/60秒時,曝光時間減少一半,那麼光圈就要大一級,以加倍單位時間得進光量,如此光圈與快門的一增一減,曝光量也就剛好達到平衡。

可是因爲光圈與快門各有其獨到特別的地方,因此每種搭配產生的效果都不一樣,必須依據拍攝物體的需要個人想要表現的方式,選擇最適合的組合,才能發揮光圈與快門的實際意義。

以快門速度來分,可分爲高速快門與慢速快門。通常高速的快門能將移動中的物體給與「固定」,固定後的物體的動作細節和質感鮮明地加以描繪,使得物體更富有立體感。通常快門速度在1/30秒到1秒,甚至1秒以上的B快門都是屬於慢速快門的範圍,慢速快門常用的方法:第一種是將相機固定後,再由較慢的快門速度,使移動中的物體產生模糊圖象,而讓背景(靜物)的清晰可以更加襯托主題的動感。第二種就是讓相機隨着物體運動的方向平移或是轉移,如此,和第一種方法剛好相反,背景會變得相當模糊,而主題會有點模糊卻帶有清晰,同樣也是能把主體和背景分離出來。第三種,就是一不作二不休,乾脆整張照片都模糊不清,藉着迅速搖晃相機器而得來的。這三種方法,各有其特色在,如何適時的運用看就各人喜好的所在。

我們常用慢速快門來拍攝夜晚得城市,因爲流動的車輛,留下了紅色和白色的車燈軌跡,而由數十條的光線匯成長長的光龍,十分絢麗,將繁華的不夜城描繪出來。或是用來拍攝流水,拍出的感覺相當的柔和和細膩。

在選用用慢速快門時,要特別注意一點,因爲每一級得慢速快門,相差得曝光時間很大,不像高速快門的1/250秒和1/500,拍出來的效果難以比較,在用慢速快門拍攝流動的景象時,若快門過快,則會不小心凍結景象;若快門太慢,則會整體看起來過於朦朧,失去了想要表現的效果,因此嘗試每一格的慢速快門都拍拍看,就能得到理想的作品,也能看出其差異所在。

比起快門,光圈就稍微複雜一點,光圈除了用來調節曝光量外,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控制畫面「景深」的大小,所謂的「景深」就是在調焦使影像清晰,在焦點的前後有一段距離內的區域,能夠清晰顯現,而這一段範圍我們稱之爲景深,景深越長,那麼能清晰呈現的範圍越大;反之,景深愈小,則前景或背景會變得模糊,模糊是因爲聚焦鬆散所形成的一種朦朧現象。從光學理論來看,在鏡頭的焦距下,能夠清楚呈像的只有在一物距上的平面,在此面外的景物都會模糊。

影象景深有三種因素:(1)景深與焦距的長短成反比,換言之,就是鏡頭焦距越長,則景深越短。(2)景深與景物拍攝的距離成正比,相機若是離景物越近,則景深越短。(3)景深與光圈級數的大小成正比。若是鏡頭的焦距和物體的被拍攝距離距都維持不便,光圈越大,則景深越短,就是說光圈由f/16→f/11→f/8→f/5.6→f/4……時,則景深越來越短,景深外的景物其也更加模糊不清,而正確對焦到的主體,生動而清晰,而吸引人們的注意,前後的雜亂景物,而美化朦朧,這種朦朧美和因相機震動而導致的模糊不一樣,富有優雅而柔和的光彩,就像被渲染的彩墨,使得色調更加淺薄,能營造出相當程度的氣氛,和景深內的主題產生分離的透視感,具有襯托出主體的特色,因此常用在人像攝影上,模特兒的背景模糊,而使人門的焦點放在漂亮的模特兒上,同時也因爲大光圈的運用,可以有更多的光量,藉以提高快門速度,防止相機的震動,使影像更加銳利而明晰,還有若是處在昏暗的光源下,沒有三腳架的幫助下,想捕捉當時的環境和氣氛,或是無法用更慢的快門時,都是大光圈運用的地方,破壞了畫面的氣氛,因此大光圈的鏡頭向來是影友愛用的裝備之一。

若把光圈越小,由f/5.6→f/8→f/11→f/16→f/22……時,則景深的範圍就越大,對於景物的描繪就更加的真實,極富有真實性,畫質比大光圈更加清晰明銳,且因爲景深的範圍廣,焦點涵蓋的面積更大,因此有泛焦點的效果,就是前背景的事物都一一表現出來,且在對焦困難的環境下,例如高速移動的物體或是昏暗的光源下,那麼泛焦點可以避免因爲對焦的失誤,而造成主題的失焦模糊,此外,小光圈能使鏡頭的接像不良,或透光不勻的像差等減低,獲得高畫質的作品,還有小光圈可以拉低快門速度,可由慢速快門製造流動感。

對於專業級的數碼相機,一般您可手動控制相機的光圈和快門速度,但對於於商用及家用的數碼相機,由於相機自動控制光圈和快門速度,因而您不需要自己控制,對於非專業用戶這點是非常好的。但是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用戶在選擇數碼相機時,爲適合更廣闊的使用環境,數碼相機的光圈範圍和快門速度的範圍越大越好,另外光圈最好能夠按正常的級數連續設置,而不是跳躍性設立,另外也得注意數碼相機在開啓和關閉閃光燈時,其快門速度一般是不一樣的。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單反相機的光圈、感光度、WB、ISO解釋一下這幾個

什麼亂七八糟的?ISO就是感光度!光圈是控制進光量的,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大,它不是單獨使用的,而是與快門一起配合來控制曝光量的,快門越高進光量越少。WB是控制白平衡的,若它沒有調好照片就會偏色,你若不知道如何調整,可以設置爲自動白平衡,相機可以根據當時的色溫來自動調節,有點偏差也不怕,還可以在後期用軟件進一步調整。ISO越高,對光線就越敏感,相當於增加了進光量,那麼就可以提高快門速度來維持一定的曝光值,它的意義就在於在光線暗環境中仍然可以使用較高的快門速度,但有得必有失,ISO越高噪點越多,畫質越差,所以也不是越高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