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茶文化詩詞一百字

茶文化詩詞一百字

茶香詩詞,品味大千 world

三分水,七分火,一壺茶,萬般味。

香低翠微黃,泡至青螺葉滾燙。

一泡清香一泡浸,品一杯,心靜如茶。

一片茶香撩人心,一杯清茶細品嚐。

品到真味何絲毫,一切盡化爲本來。

與茶爲友,生活圓滿;伴詩爲伴,心胸開闊。

茶香詩詞,品味大千 world

三分水,七分火,一壺茶,萬般味。

香低翠微黃,泡至青螺葉滾燙。

一泡清香一泡浸,品一杯,心靜如茶。

一片茶香撩人心,一杯清茶細品嚐。

品到真味何絲毫,一切盡化爲本來。

與茶爲友,生活圓滿;伴詩爲伴,心胸開闊。

茶香詩詞,品味大千 world

三分水,七分火,一壺茶,萬般味。

香低翠微黃,泡至青螺葉滾燙。

一泡清香一泡浸,品一杯,心靜如茶。

一片茶香撩人心,一杯清茶細品嚐。

品到真味何絲毫,一切盡化爲本來。

與茶爲友,生活圓滿;伴詩爲伴,心胸開闊。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形容茶葉的詩句品茶的詩句

1. 關於茶的詩句品茶的詩句

關於茶的詩句品茶的詩句 1.關於品茶的詩句

百度直接搜尋題目即可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 錢起《與趙莒茶宴》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 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 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 —— 張繼《山家》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 陸游《幽居初夏》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2.關於 品茶的詩句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 —— 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杜耒《寒夜》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 錢起《與趙莒茶宴》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你解決問題,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繼續追問我。

3.推薦一句有關“喝茶”的詩句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着倒一鼎清涼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 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譯文: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登上超然臺遠遠眺望,護城河只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城內則是繽紛競放的春花更遠處,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節過後,酒醒反而因思鄉而嘆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採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3、《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裏沸騰着,屋子裏暖烘烘的。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着,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4、《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

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

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採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裏烹煮。白瓷碗裏漂着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後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於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甕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5、《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羣賢。便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爲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

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着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羣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4.關於茶的古詩20首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着倒一鼎清涼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採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裏烹煮。白瓷碗裏漂着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後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於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甕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3、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譯文:幾隻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淨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淨,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鬆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4、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羣賢。爲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爲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

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着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羣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間自採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唐代: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餘馥延幽遐。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譯文: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裏,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着純潔的光華。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採回了這珍奇的細嫩茶芽。晨霧緊貼着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採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餘香瀰漫到遠處的人家。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淨化,並以自然的本真蕩去內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薰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歎,恐怕更珍貴於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5.關於“品茶”的古詩有哪些

關於“品茶”的古詩有:

1. 《湖州貢焙新茶》 唐 張文規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

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

2. 《試院煎茶》北宋 蘇軾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長苦飢,分無玉碗捧蛾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3. 《水滸傳第四回》

玉藥金芽真絕品,僧家制造甚工夫。

免毫盞內香雲白,蟹眼湯中細浪鋪。

戰退睡魔離枕蓆,增添清氣入肌膚。

仙茶自合桃源種,不許移根傍帝都

4. 《汲江煎茶》北宋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5.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唐代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琲瓃,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6.關於茶的詩句

關於"茶"的詩句是非常多的,提供一部分供你參考:1、前月浮樑買茶去(唐·白居易·《琵琶行》)2、日高人渴漫思茶(宋·蘇軾·《浣溪沙》)3、早茶採盡晚茶出(宋·陸游·《示兒》)4、林間攜客更烹茶(宋·辛棄疾·《鷓鴣天》)5、三杯濁酒一甌茶(宋·無名氏·《鷓鴣天》)6、待羔兒、酒罷又烹茶(宋·辛棄疾·《滿江紅》)7、餘甘解助茶清(宋·無名氏·《臨江仙》)8、鬢絲幾縷茶煙裏(宋·陸游·《漁家傲》)9、鬢絲幾縷茶煙裏(宋·陸游·《漁家傲》)10、酒闌更喜團茶苦(宋·李清照·《鷓鴣天》)11、酒闌更喜團茶苦(宋·李清照·《鷓鴣天》)12、茶甘飯軟(宋·陸游·《沁園春》)13、已改煎茶火(宋·蘇軾·《南歌子》)14、喜觀書不用、菊茶明眼(宋·無名氏·《沁園春》)15、奇茶堪獻仙家(元·無名氏·《沁園春》)16、舉觴無復問煎茶(宋·韓淲·《浣溪沙》)17、嫌茶愛酒(宋·沈瀛·《減字木蘭花》)18、粗茶淡酒(宋·沈瀛·《減字木蘭花》)19、茶甌酒碗試濡脣(宋·韓淲·《浣溪沙》)20、春筍慣分茶(宋·史浩·《臨江仙》)21、一縷茶煙透碧紗(清·納蘭性德·《採桑子》)22、篝火爲試江南茶(宋·陸游·《梅花》)23、茶鼎薰爐宜小住(宋·辛棄疾·《減字木蘭花》)24、活火分茶(宋·李清照·《滿庭芳》)25、省事嚼茶芽(宋·陸游·《即事》)26、墮巢篝火喚煎茶(宋·陸游·《秋思》)27、晴窗細乳戲分茶(宋·陸游·《臨安春雨初霽》)28、好事新分安樂茶(宋·陸游·《雜興》)29、清甘誇說與茶便(宋·程大昌·《浣溪沙》)30、喚客烹茶閒話了(宋·吳潛·《滿江紅》)31、更擬索茶煎(宋·趙彥端·《臨江仙》)32、風雨揚茶煙(宋·呂渭老·《水調歌頭》)33、晴甌茶泛雪花香(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34、雲門胡餅趙州茶(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35、採蕨蕈煎茶(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36、茶抽雀舌郎忙摘(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37、觸翻茶瓢(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38、飯後更煎茶一盞(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39、籠暖焙茶煙(唐·白居易·《即事》)40、摘茶人自忙(宋·黃庭堅·《阮郎歸》)41、筆牀茶竈(宋·陸游·《蘇武慢》)42、薄茶佳客隨情(宋·宋太宗·《緣識》)43、旋烹茶感南認(宋·宋太宗·《緣識》)44、蕭寺尋茶(宋·朱敦儒·《朝中措》)45、溪姑負籠賣秋茶(宋·陸游·《秋興》)46、烹茶上酒樓(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47、釅茶三五碗(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48、曾到未到俱吃茶(宋·釋慧遠·《偈頌一百零二首》)49、茶醒睡眼(宋·釋正覺·《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50、茶湔舌頰甘(宋·釋正覺·《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51、到不到趙州吃茶(宋·釋正覺·《禪人並化主寫真求贊》)52、茶甌金縷鷓鴣斑(宋·管鑑·《浣溪沙》)53、清風橫點白雲茶(宋·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54、寒凝茶煙(宋·周邦彥·《訴衷情》)55、茶勝薄(宋·李曾伯·《滿江紅》)56、茶甌不少輟(宋·曹勳·《山居雜詩九十首》)57、且餉田畯茶(宋·曹勳·《山居雜詩九十首》)58、僧來不厭茶(宋·曹勳·《山居雜詩九十首》)59、僧老識茶味(宋·曹勳·《山居雜詩九十首》)60、茶味足(宋·曹勳·《山居雜詩九十首》)61、茶添勝致(宋·楊無咎·《朝中措》)62、茶鹽賀喜(宋·曹勳·《水龍吟》)63、山寺饋茶知穀雨(宋·陸游·《春日》)64、見僧舍、茶煙飄溼(宋·葛長庚·《賀新郎》)65、茶鹽坑冶倉場務(元·梵琦·《漁家傲》)66、撮角茶牀金釘校(宋·王珪·《宮詞》)67、內庫新函進御茶(宋·王珪·《宮詞》)68、兩腋清風茶一杯(宋·陳人傑·《沁園春》)69、茶小摘春明(宋·方岳·《西江月》)70、茶甌禪榻兩相宜(宋·張道洽·《梅花》)71、茶甌罷、清風頓生雙腋(宋·無名氏·《聲聲慢》)72、嫩湯茶乳白(宋·陸游·《寓嘆》)73、一杯茶罷成行計(宋·呂渭老·《漁家傲》)74、倒不如淡飯粗茶茅屋下(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75、把一個花花世界喝了甜茶(清·賈鳧西·《木皮散人鼓詞》)76、巖前恨欠煎茶地(宋·陸游·《夏日》)77、臘茶盂子太清些(宋·劉克莊·《浪淘沙》)78、鄰翁能共一甌茶(宋·陸游·《野興》)79、閒院自煎茶(宋·陸游·《烏夜啼》)80、只有茶甌味最便(宋·李之儀·《南鄉子》)81、茶罷竹間攜手(宋·姚述堯2·《好事近》)82、茶鼎掩山扃(宋·周密·《浣溪沙》)83、今日薰香瀹盞茶(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84、飛來峯下吃茶去(宋·釋心月·《偈頌一百五十首》)85、今歲絲綸茶藥(宋·程大昌·《好事近》)86、天子須嘗陽羨茶(唐·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87、愛眠新著毀茶文(宋·陸游·《幽居》)88、村女賣秋茶(宋·陸游·《幽居》)89、閒中一盞建溪茶(宋·張掄·《訴衷情》)90、故繞茶醾架底行(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

7.關於品茶的詩句

1、山泉煎茶有懷唐代: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譯文坐着倒一鼎清涼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

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2、一七令·茶唐代:元稹茶。

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譯文此茶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茶深受“詩客”和“僧家”的愛慕,茶與詩,總是相得益彰的。

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葉碾碎,再用紅紗製成的茶羅把茶篩分,烹茶先要在銚中煎成“黃蕊色”,爾後盛載碗中浮餑沫。飲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飲。

不論古人或者今人,飲茶都會談到精神飽滿,特別是酒後飲茶有助醒酒。3、品令·茶詞宋代:黃庭堅鳳舞團團餅。

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

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

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譯文幾隻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

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淨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淨,清亮晶瑩。

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鬆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

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

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4、臨安春雨初霽宋代:陸游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譯文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着品名茶。

呵,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髒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5、寒夜宋代:杜耒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裏沸騰着,屋子裏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着,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8.推薦幾首關於“品茶”的詩詞

1.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鳳爪。窮臘不寒春氣早,雙井茅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紅碧紗,十斛茶養一兩芽。長安富貴五侯家,一啜尤須三日誇

2. 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旗短。銀釵女兒相應歌,筐中採得誰最多?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太守。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山家不解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3. 一樹老梅三兩枝,四花五瓣開卻遲。六壺七盞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詩。

4. 四十笑稱翁,飲茶沐晚風。翻書匆過眼,滋味入心中。

1.歐陽修(1007—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屬江西)人。北宋家、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飲茶。”歐陽修仕宦四十年,上下往返,竄斥流離。晚年他作詩自述,欲借詠茶感嘆仕路之崎嶇,卻也透露了他仍不失早年革新之志。當然,這裏更直接的是述說了他一生飲茶的癖好,至老亦未有衰減。歐陽修愛茶,爲我們留下了許多茶事詩文,除了多首詠茶詩作外,還爲蔡襄《茶錄》寫了後序;在那開了宋代筆記文創作先聲的兩卷《歸田錄》裏,也有數則談到茶事的;並有專門論說煎茶用水的《大明水記》,都殊爲難得。他特別推崇修水的雙井茶,有《雙井茶》詩,詳盡述及了雙井茶的品質特點和茶與人品的關係。

2.高啓(1336一1374),明代詩人,字季迪,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元末隱居吳漱青丘,自號青丘子。其詩緣情隨事,因物賦形.橫縱百出,開合變化,不拘一體。 這首詩淺顯通俗,詠採茶女勞動情景及茶民生活:先描述採茶姑娘們一邊唱歌,一邊進行採茶比賽的歡樂情景。然後講製成的茶葉要分級,最好的獻給官府,一般的賣給商人。採茶人自己卻捨不得嘗新。這些山村人家不使得種糧食,只有以茶爲生計。詩中寄寓了作者對茶農深深的同情。

關於茶的詩句品茶的詩句

關於讚美茶的詩句整理如下:

1、藍堆山續開皇詔,仙掌茶抽穀雨旗。——袁宏道《示度門》

2、桃花欲放條風后,茶蕊新供穀雨前。——李虛己《和汝南秀才遊淨土見寄》

3、花已清明近,茶將穀雨前。——黃彥平《田家春日二首·遲日芳衆草》

4、六朝風物秦淮水,三月春情穀雨茶。——吳山《秦淮舟集同劉李諸夫人分韻》

5、俗祀勾龍招近局,僧逢穀雨寄新茶。——董紀《草堂偶書》

6、似帶高秋清冽意,誰誇穀雨剪新芽。——範景文《同汪未央王太初嘗秋茶》

7、春事闌珊酒病瘳,山家穀雨早茶收。——方太古《穀雨》

8、敬亭山下故人家,穀雨晴時正摘茶。——郭奎《寄陳教授敏·其一》

9、茶到山中分穀雨,酒從地上品丹泉。——胡奎《送人回餘杭》

10、金齏細斫秋風鱠,玉髓新烹穀雨茶。——胡悌《贈章伯高(二首)·共是多情惜歲華》

11、物色冬青樹,時新穀雨茶。——田登《巴風》

12、穀雨年年僧送茶,近來無復及貧家。——王人鑑《謝人送茶》

13、從此端明茶譜上,又添新品綠雲香。——王稚登《題唐伯虎烹茶圖爲喻正之太守三首·靈源洞口採旗》

14、茶全烹穀雨,春半及花朝。——雪浪法師《鬆寥閣與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連春分紀事》

15、茶時偏麥熟,饁日又蠶眠。——宋湘《家園雜憶四十韻》

16、蠶熟新絲後,茶香煮酒前。——楊基《立夏前一日有賦》

17、若餘姚之瀑布兮,尤茶經之所誇。——孫因《越問·越茶》

18、崖高瀑布灑晴雪,淨筅石鼎烹春茶。——朱希晦《簡子文林訓導》

19、和風釅日又清明,茶事驚呼探火新。——程公許《清明日侍親輿遊海雲寺四首·和風釅日又清明》

20、一十二峯黃慄糉,東大洋海茱萸茶。——釋了惠《偈頌七十一首·重陽佳節到來》

21、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22、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23、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曬穀天晴。——張繼《山家》

24、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陸游《幽居初夏》

25、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26、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27、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辛棄疾《定風波·暮春漫興》

28、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9、當年曾勝賞,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李清照《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

30、茶餅嚼時香透齒,水沈燒處碧凝煙。——李濤《春晝迴文》

31、淹留膳茗粥,共我飯蕨薇。——儲光羲《吃茗粥作》

32、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33、兒大詩書女絲麻,公但讀書煮春茶。——黃庭堅《送王郎》

34、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鵲橋仙·說盟說誓》

35、曬藥竹齋暖,搗茶鬆院深。——皇甫冉《尋戴處士》

36、午醉醒來,紅日欲平西。一碗新茶乳麪肥。——王之道《南鄉子·寄和潘教授元賓喜晴》

37、井放轆轤閒浸酒,籠開鸚鵡報煎茶。——張蠙《夏日題老將林亭》

38、風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樓,焚了茶肆,柳營花市,更呼甚燕子鶯兒!——張可久《小梁州·篷窗風急雨絲絲》

39、茶鼎熟,酒卮揚,醉來詩興狂。——張大烈《阮郎歸·立夏》

40、呵筆難臨帖,敲牀且煮茶。——大須《暮雪》

41、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辛棄疾《滿江紅·和廓之雪》

42、正蹇驢吟影,茶煙竈冷,酒亭門閉。——吳文英《無悶·催雪》

43、一汲清泠水,高風味有餘。——裴迪《西塔寺陸羽茶泉》

44、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

45、春共山中採,香宜竹裏煎。

46、長安客舍熱如煮,無個茗糜難御暑。——王維《贈吳官》

47、暖爐留煮藥,鄰院爲煎茶。——魚玄機《訪趙鍊師不遇》

48、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劉禹錫《嘗茶》

49、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

50、已改煎茶火,猶調入粥餳。——蘇軾《南歌子·晚春》

51、寂寞清明日,蕭條司馬家。留餳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白居易《清明日送韋侍御貶虔州》

52、紅香繚繞柳圍花,翠柏殷勤酒當茶,遊春三月清明假。——張可久《雙調·水仙子·訪梅孤山蒼》

53、天柱香芽露香發,爛研瑟瑟穿荻篾。——秦韜玉《採茶歌》

54、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55、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56、更茶山、已過清明,風雨暴千巖、啼鳥怨。——張先《傾杯·橫塘水靜》

57、窗外爐煙自動,開瓶試、一品香泉。輕濤起,香生玉乳,雪濺紫甌圓。——米芾《滿庭芳·詠茶》

58、筤篣曉攜去,驀個山桑塢。開時送紫茗,負處沾清露。——皮日休《茶中雜詠·茶籝》

59、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巖洞。寒恐結紅鉛,暖疑銷紫汞。 ——皮日休《茶中雜詠·茶筍》

60、生於顧渚山,老在漫石塢。語氣爲茶荈,衣香是煙霧。 ——皮日休《茶中雜詠·茶人》

61、山雪滌茶鐺,溪泉濯祖毳。——釋文兆《贈天柱山昕禪老》

62、磚爐煎茱茶,瓦豆飣茈菔。——方回《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63、勸策扶危杖,邀持當酒茶。——柳宗元《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贈二君子》

64、亥茶闐小市,漁父隔深蘆。——元稹《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

65、好鳥聲長睡眼開,好茶擎乳坐莓苔。——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66、閒擔茶器緣青障,靜衲禪袍坐綠崖。——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67、石壚金鼎紅蕖嫩,香閣茶棚綠巘齊。——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

68、酒幟風外頫,茶露中擷。——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

69、園丁種冬菜,鄰女賣秋茶。——陸游《秋晚村舍雜詠·村巷翳桑麻》

70、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71、一碗復一碗,盡啜袪憂煩。良恐失正味,緘默久不言。——釋文珦《煎茶》

72、慮溷仙草性,崖間取靈泉。石鼎乃所宜,灌濯手自煎。——釋文珦《煎茶》

73、及得清明到家否,新芽茶綠牡丹紅。——方回《二月十一日曉發龍山風順》

74、穠春冶葉朱門裏,弄東風紅妝初試。——陳維崧《詠滇茶·穠春冶葉朱門裏》

75、茭糉葉包蒸米飯,野山茶點石菖蒲。——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紫芝峯下》

76、蒻包粳米糉,茶點石草蒲。——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小供天中節》

77、小婢燈前泣秋雨,竹房不見夜呼茶。——林景熙《哭德和伯氏六首·空遺破硯孤心苦》

78、山寺饋茶知穀雨,人家插柳記清明。——陸游《春日·春來日日困春酲》

79、清明漿美村村賣,穀雨茶香院院誇。——陸游《閒遊·過盡僧家到店家》

80、客行馬上多春日,特叩柴門覓一茶。——謝枋得《覓茶》81、凡炙茶,慎勿於風燼間炙,熛焰如鑽,使涼炎不均。——陸羽《茶經》

82、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陸羽《茶經》

83、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陸羽《茶經》

84、其名一曰茶,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陸羽《茶經》

85、茶爲累也,亦猶人蔘。——陸羽《茶經》

86、凡採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間。——陸羽《茶經》

87、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澹。——陸羽《茶經》

88、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陸羽《茶經》

89、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陸羽《茶經》

90、穀雨收寒,茶煙颺曉,又是牡丹時候。——陳允平《過秦樓·穀雨收寒》

91、薤葉照人呈夏簟,松花滿碗試新茶。——劉禹錫《送蘄州李郎中赴任》

92、何處人間似仙境,春山攜妓採茶時。——劉禹錫《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

93、五日思歸沐,三春羨衆邀。茶爐依綠筍,棋局就紅桃。 ——劉禹錫《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並浙東元相公酬和斐然繼聲》

94、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晝偶作》

95、春風媚世葩華過,夏日薦茶冰蜜嘗。——蘇籀《園人餉果》

96、今日偶來僧卻在,共煎茶吃話廬山。——方岳《暑不雜興·只鋤蔬甲亦妨閒》

97、自參茶壑風煙美,略識廬山面目真。——方岳《性老致廬山茶》

98、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陸羽《茶經》

99、茶之筍者,竽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陸羽《茶經》

100、蕩昏寐,飲之以茶。——陸羽《茶經》

101、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陸羽《茶經》

102、未知東郭清明酒,何似西窗穀雨茶。——黃庭堅《見二十弟倡和花字漫興五首·落絮遊絲三月候》

103、穀雨深春近,茶煙永日香。——方回《治圃雜書二十首·芍藥抽紅銳》

104、是日已嘗穀雨茶,是歲木星守南鬥。——方回《記遊自次前韻》

105、穀雨已過又梅雨,故山猶未致新茶。——方回《索雲叔新茶》

106、前效穀雨放茶旗,昨日重三轉酒池。——項安世《伯父生朝》

107、穀雨收茶早,梅天曬藥忙。——高啓《姑蘇雜詠·臨頓裏(十首)·載酒攜山榼》

108、風情缸面清明酒,節物山頭穀雨茶。——程嘉燧《過孫履正東林莊居(同方民表丈)》

109、蒸茶復刈麥,俱及穀雨前。——蔡羽《思田園·園田二三月》

110、老怯麥秋猶擁褐,病逢穀雨喜分茶。——文徵明《暮春·南風十日卷塵沙》

111、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樑買茶去。——白居易《琵琶行》

112、咱兩個離愁雖似茶煙溼,歸心更比江流急。——馬致遠《雜劇·江州司馬青衫淚》

113、十一年來春夢冷,南遊且吃玉川茶。——龔自珍《已亥雜詩·93》

114、閉戶茶香浮雪屋,推窗山影落冰壺。——陳著《偶成·生計何曾問有無》

115、山齋朝雨竹光勻,茶竈催添石火新。——範梈《山齋》

116、長因午睡思茶竈,卻爲朝吟款竹扃。——範梈《秋日集詠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編修諸公十首·其七》

117、茶也無多,醋也無多。——周德清《蟾宮曲·別友》

118、客去齋餘,人來茶罷。——周德清《朝天子·廬山》

119、蝦鬚簾控紫銅鉤,鳳髓茶閒碧玉甌,龍涎香冷泥金獸。——劉庭信《水仙子·蝦鬚簾控紫銅鉤》

120、藕蕩橋邊埋釣筒,苧蘿西去五湖東。筆牀茶竈太從容。——納蘭容若《浣溪沙·藕蕩橋邊埋釣筒》

121、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容若《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122、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徐寅《尚書惠蠟麪茶》

123、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劉禹錫《酬樂天閒臥見寄》

124、茶有九難:一曰造,二曰別,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飲。——陸羽《茶經》

125、啜苦咽甘,茶也。——陸羽《茶經》

126、苦澀菖蒲茶,膠粘青蒻糉。——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苦澀菖蒲茶》

127、分茶攧竹,打馬藏鬮;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閒愁到我心頭?——關漢卿《一枝花·不伏老》

128、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張可久《人月圓·山中書事》

129、攜瓶自汲江心水,要試煎茶第一功。——楊萬里《過揚子江二首》

130、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楊萬里《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

131、暗損韶華,一縷茶煙透碧紗。——納蘭容若《採桑子·冷香縈遍紅橋夢》

132、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裏。——陸游《漁家傲·寄仲高》

133、嘲辭鬥詭辯,活火烹新茶。——李清照《曉夢》

134、雲暖採茶來嶺北,月明沽酒過溪南。——杜牧《秋晚懷茅山石涵村舍》

135、攜茶臘月遊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杜牧《遊池州林泉寺金碧洞》

136、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軾《望江南·春未老》

137、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杜耒《寒夜》

138、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39、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蘇軾《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

140、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錢起《與趙莒茶宴》

141、讀書不及經,飲酒不勝茶。——高適《同羣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

142、中秋月了又黃花,卯後新醅午後茶。——范成大《寄題西湖並送淨慈顯老三絕·中秋月了又黃花》

143、山國山茶太繁品,春盤春菜先此筵。——楊慎《立春滇郭西看山茶》

144、呼童遠取溪心水,待客來煎柳眼茶。——路半千《賞春》

145、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白居易《琴茶》

146、掃鬆預造清明酒,入峽先租穀雨茶。——戴復古《清明前夢得花字》

147、茶煙靜拂聽琴鶴,穀雨輕籠鋤麥人。——王禹偁《和陳州田舍人留別·淮陽冰綻柳條新》

148、穀雨筍茶俱俊美,條風杞菊競甘腴。——劉過《春日即事·久客無人問所須》

149、詩寫梅蓊月,茶煎穀雨春。——黃庚《對客》

150、穀雨春江暮,茶煙曉寺晴。——陳允平《酬同志》

151、莫有同盟者,多煎穀雨茶。——葉茵《道院·園林慳十畝》

152、茶苗封穀雨,書葉寄蘋風。——王諶《簡章伯和》

153、清明不到旅人家,乞火鄰船自試茶。——張耒《清明日舟中書事二首·清明不到旅人家》

154、客到家常飯,僧來穀雨茶,閒時節自煉丹砂。——楊朝英《雙調·水仙子·自足》

155、撥棹茶川去,初逢穀雨晴。——廖融《書伍彬屋壁》

156、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七律·和柳亞子先生》

157、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陸游《沁園春·孤鶴歸飛》

158、匡牀自拂眠清晝,一縷煙茶颺鬢絲。——唐寅《落花詩》

159、雞飛過籬犬吠竇,知有行商來買茶。——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160、林下幽人差省事,筆牀茶竈便登舟。——葉紹翁《貴遊》

161、山茶試芳嫩,野果薦甘冷。——陸游《讀蘇叔黨汝州北山雜詩次其韻·寓形百年中》

162、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蘇軾《荔枝嘆》

163、種杏當暑熱,烹茶含露新。——權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

164、早麥熟隨芹菜餉,晚茶香和樹芽蒸。——方一夔《溪上》

165、潑茶香、寒生鬆間,對鳳山娟妙。——屈大均《垂楊·暮春客鳳城假寓黃氏池亭有作》

166、何曾錯,有茶中上竈,酒裏仙姑。——葛長庚《沁園春·渭水秋深》

167、此生渾覓句,隨處有烹茶。——吳則禮《和劉坰並簡楊虞卿》

168、寒禁蕨芽拳尚小,雨緘茶觜舌無香。——葉茵《春寒》

169、花瓶長綠草,茶碗泛香醅。——趙友直《山中即景四首·穀風吹我戶》

170、遊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白居易《何處堪避暑》

171、臨湖門外是儂家,郎若閒時來吃茶。——張雨《湖州竹枝詞》

172、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風聲盼盼茶茶。——張可久《越調·寨兒今·春晚次韻紅》

173、一瓶雪水煎茶熟,清氣真能壓武夫。——仇遠《冬日小齋即事》

174、煉藥傳丹鼎,嘗茶試石bP、沼連枯葦暗,窗對脫梧明。——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

175、有客來,汲清泉,自煮茶芽。——盧摯《雙調·蟾宮曲·碧波中范蠡》

176、天竺丹成,山茶茜染,照映參差。——盧摯《雙調·蟾宮曲·碧波中范蠡》

177、月淡娑婆樹,風香富貴花,俏人家,小小仙鬟過茶。——張可久《梧葉兒·春日郊行長》

178、何妨真率存古道,杯茶盞酒會亦奇。——陳著《前人載酒光風霽月□醉中》

179、山茶及巖桂,葉葉瑩如洗。——方回《留吳田霜崖吳居士宅予仲女許其孫姻》

180、不聞雞犬聲,茶煙起庖廚。——劉克莊《訪李公晦山居》

181、南山茶事動,竈起巖根傍。水煮石發氣,薪然杉脂香。 ——皮日休《茶中雜詠·茶竈》

182、茶名龍鳳團,香字鴛鴦餅。——納蘭容若《生查子·散帙坐凝塵》

183、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鵲橋仙·說盟說誓》

184、烹茶,新試水,人間清楚,物外遨遊。——趙長卿《滿庭芳·晚色沈沈》

185、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白居易《立秋夕有懷夢得》

186、青雲名士時相訪,茶煮西峯瀑布冰。——貫休《題蘭江言上人院二首》

187、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鄭遨《茶詩》

188、自立冬,將殘臘,雪片似江梅,血點般山茶。——馬致遠《雙調·新水令·題西湖四時》

189、吾生嗜苦茗,春山瓷攀緣。采采不盈掬,浥露殊芳鮮。——釋文珦《煎茶》

190、擇火亦云至,不令有微煙。初沸碧雲聚,再沸支浪翻。——釋文珦《煎茶》

191、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192、苦乏尊中物,清茶瀹新磁。——王禕《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193、桃熟多紅璺,茶香有碧筋。——貫休《劉相公見訪》

194、煙香封藥竈,泉冷洗茶甌。——白居易《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

195、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王建《宮詞一百首》

196、伊餘本是胡爲者,採蕈鋤茶在窮野。——貫休《別杜將軍》

197、謝安不笑貧家風,相過當更具茶果。——曾豐《邀肇慶府卓司法》

198、向晚期看洛神賦,十三行畔坐分茶。——胡奎《答謝友人·其二》

199、笑陶家,雪烹茶,就鵝毛瑞雪初成臘,見蝶翅寒梅正有花,怕羊羔美酒新添價,拖得人冷齋裏閒話。——馬致遠《撥不斷·九重天》

200、鯫生曾作茶嶺詩,已學希夷不願仕。——開慶太學《美文文山劾董宋臣》

關於蒙頂山茶的詩句

1. 關於蒙頂山茶詩句

關於蒙頂山茶詩句 1.一首蘇東坡描寫蒙頂山的詩詞

蘇軾的詩歌中,與蒙頂山茶有關的代表作品有《試院煎茶》和《寄蔡子華》兩首。

《試院煎茶》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茸出磨細珠落,眩轉繞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君不見,昔時李生好客手自煎,貴從活火發新泉。

又不見,今時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我今貧病長苦飢,分無玉碗捧蛾眉。

且學公家作茗飲,磚爐石銚行相隨。

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

《寄蔡子華》

故人送我東來時,手栽荔子待我歸。

荔子已丹吾發白,猶作江南未歸客。

江南春盡水如天,腸斷西湖春水船。

想見青衣江畔路,白魚紫筍不論錢。

霜髯三老如霜檜,舊交零落今誰在。

莫従唐舉問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

2.如何理解“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句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這是詠茶詩文中最爲著名的一對茶聯。 據說從前的茶館多拿這對茶聯掛在門口作招牌。

時至今日,在成都、重慶、永川等地的茶館,都還見得到這樣一副茶聯: 雖無揚子江心水 卻有蒙山頂上茶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可以說是蒙山的“鎮山之寶”,在蒙山多處可見題刻,它是蒙山茶悠久歷史與崇高地位的象徵。然而,這聯名句爲何只見一聯,來自何處,作何理解,長期以來卻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此聯最早出自元代李德載的一首小曲《蒙山頂上春光早》: 蒙山頂上春光早, 揚子江心水味高。 陶家學士更, 應笑倒, 銷金帳,飲羊羔。

李德載把飲茶作爲一種雅緻高尚的作爲而大加讚賞,對不諳茶事的粗鄙行爲非常輕蔑。全文都充滿了對品茗飲茶的推崇之情。

因此,“蒙山頂山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都是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所託之物“蒙頂山上茶”和“揚子江心水”是他心中聖潔、高雅,代表最好品質、最高境界的茶中極品。

好茶需好水,正如紅花與綠葉。所謂“茶者,水之神;水者,茶之體,非真水莫顯其神,非精茶何窺其體”。

茶質更需藉助水質,水質優劣直接影響到茶質優劣,這是個普通的道理。古人飲茶,不象今天這樣沖泡,而是煎煮而飲,所謂“烹茶”,用水也就非常講究。

陸羽《茶經》中對於用水的問題已有論述。其後約100年,一位叫張又新的茶人撰《煎茶水記》,專論天下宜茶之水,把“揚子江心”的中泠泉評爲“天下第一泉”。

中泠泉位於江蘇鎮江金山,由南零、中零、北零三眼組成,而以中零涌水最多,三眼泉水總稱爲中泠泉,匯聚於揚子江中的金山寺旁,白蛇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出自這裏。此地有一個著名的渡口名叫揚子驛,這一段的長江被稱爲揚子江。

據說金山寺早先屹立揚子江心,四面環水。依《中泠泉記》記載,取水時須依時辰乘船至江心,用專門的器具伸到石窟中取水,“若尋千尺,始得真泉;若淺深先後,少不如法,即非中泠真味”。

後來由於揚子江泥沙淤積,河道不斷北移,至清末,金山開始與南岸陸地相接,金山的中泠泉就不再是“江心水”了。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揚子江心水”是指位於揚子江心的“中泠泉”,是一種宜茶的好水,與“蒙山頂山茶”共同構成茶中極品。

明代陳絳《辨物小志》:“諺雲,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由此可見,這聯名句已從李德記載的小曲中脫胎出來,形成了膾炙人口的諺語,又被人們用爲茶聯,得以廣泛流傳。

據記載,鄭板橋也曾爲他人寫過這對名聯。由於茶聯是一種獨特的文學樣式,最易爲人接受,“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內涵豐富,意境悠遠,所以成爲茶聯中的“首品”。

在流傳的過程中,“江心水”有時也被用作“江中水”;“蒙山頂上茶”有的被傳成了“蒙頂山上茶”,包括一些著作也如此引用,由於有特定的含義,字面的變化並未影響它的本義。 在蒙山,關於此聯名句的來歷,還流傳一個蘇東坡以江邊水應付老師王安石的故事。

說是蘇東坡欲過揚子江,王安石便囑他取江心水來煮茶。而蘇東坡因醉心山水,上岸時方纔想起,便以江邊水應付老師,結果被王安石識破。

唐代詩人白居易也有吟詠蒙山茶的著名詩句:“琴裏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此聯出自白居易晚年時期的《琴茶》詩,非常典型地表現了他詩酒琴茶相娛的心態以及對蒙山茶、淥水曲的摯愛之情。

兀兀寄形羣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閒。

琴裏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相與還。

這首詩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一生何求,心境融融,恬淡閒適的情調。“淥水”據說是當時非常有名的曲子,既有層次又非常流行。

至於“茶中故舊是蒙山”中的“茶中故舊”,一些人將其解爲“茶之故鄉”。其實,“故舊”一詞當是“老朋友、老交情”的意思。

後面一聯“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相與還”,說的是無論窮愁潦倒失意還是運氣亨通一帆風順,無論窩居休閒還是仕途曠達,都是“淥水曲”與“蒙山茶”這兩位老朋友,長伴不離,一輩子都非常嗜好當時已經入貢皇室的蒙山茶。 劉禹錫、孟郊、蘇軾、陸游、梅堯臣、文彥博、文同等唐宋時期著名的文人都有吟詠蒙頂茶的佳作,明清時期的文人也留下了大量描寫蒙頂茶的作品。

3.蒙頂山茶的發展史

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蒙頂茶簡介 蒙頂茶產於四川蒙山。蒙山跨名山、雅安兩縣,山勢巍峨,峯巒挺秀,絕壑飛瀑,重雲積霧,景色與峨眉山、青城山齊名。

古人說這裏“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流,衆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羅、井泉、甘露等五頂,亦稱五峯。

相傳2000多年前,僧人甘露普慧禪師吳理真,“攜靈茗之種,植於五峯之中”。蒙山五頂,中頂上清峯最高。

吳理真在上清峯栽了七株茶樹。這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雲罩覆,久凝不散”,久飲此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壽,故有“仙茶”之譽。

蒙頂山茶的歷史及演變過程 《尚書》所謂“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盡出於此。”蒙頂種植茶樹早在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年)縣人吳理真親手將七株“靈茗之種,植於五峯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

這是我國人工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享有“仙茶”之譽的蒙頂茶,以它獨特的品質,精湛的制藝,娟秀的外形,悠久的歷史,燦爛的茶文化而蜚聲中外,載譽史冊。

《雲南記》說:“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聯延數十里,在縣西南。古詩云:“蒙山之巔多秀嶺,不生惡草生淑茗”。

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現在,吳理真種茶遺址——皇茶園、汲水澆茶的古蒙泉、結廬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採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衆多旅遊者前往參觀,駐足憑弔。

世界茶文化發源地蒙頂山茶,隨着南北絲綢之路走向五洲四海。 “名山之茶美於蒙,蒙頂又美之”。

蒙頂茶之所以爲世獨珍,不僅因爲它具有優良的品質,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且制藝特別精良。“蒙山有茶,受全陽氣,其茶芳香,爲天下稱道。”

遠在東漢,已有“雷鳴茶”、“吉祥蕊”、“聖揚花”等茶問世。“蒙頂茶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雲冪覆,久凝不散。”

唐代是蒙頂茶發展的黃金時期,天寶元年(742年)入貢皇室,從此名播神州。當時進貢長安的散茶類有雷鳴、霧鍾、雀舌、鳥嘴、白毫等,緊壓茶類有龍團、鳳餅。

憲宗時,蒙頂茶已成爲進貢最多的一種,《元和郡縣誌》載:“蒙山在縣西十里,今每歲貢茶,爲蜀之最”。蒙頂茶因入貢京華而譽滿天下後,達官貴人不惜重金爭相購買,身價百倍,昂貴異常。

“蜀茶得名蒙頂,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因此,當時名山農民種茶的積極性受到極大刺激。

“以是蒙山先後之人競栽茶,以規厚利,不數十年間,遂斯安草市,歲出千、萬斤。”可謂盛況空前。

唐代,中日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日本從公元630-894年間,派出大批遣唐使來中國學習、經濟、語言文字、佛教文化、生產技術、建築藝術等,前後共13次,每次多達數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學生、留僧以及隨員。文宗開成五年(840年)留學僧慈覺大師圓仁學習期滿,從長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饋贈的禮物中,即有“蒙頂茶二斤,團茶一串。”

此時,蒙頂茶不僅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而且已作爲國家級禮茶,飄洋過海傳到國外。 如果說唐代開創了蒙頂茶發展的黃金時期,那麼,宋代則是蒙頂茶和名山邊茶發展的極盛時期。

蒙頂茶的質量有很大提高,製茶技藝進一步完善,創制出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貢品。那時,四川茶葉產量居全國第一,名山茶葉產量又居四川之首。

從宋神宗元豐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葉產量常在一百萬公斤左右。 名山茶葉成爲西南、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所特別喜愛、適合他們飲用的“邊茶”,特詔“專以雅州名山茶易馬,不得他用。”

並“立爲永法”。名山茶葉成爲歷代王朝與藏族、回鶻等族進行茶馬貿易的專用商品,成爲漢族人民同藏族、回鶻等族人民增強、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蒙頂茶自唐以來,一千多年中歲歲進貢,年年送京,直至除舊革新。解放後,蒙頂名茶得到應有的恢復和發展,蒙山茶場運用現代製茶技藝,按照古傳貢茶的特點,恢復石花、黃芽、甘露、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名茶生產。

上世紀80年代,又創制春露、春眉等名茶。蒙頂名茶多次被評爲 國家、省優、部優產品,前3種名茶已作爲國家級禮茶。

近10年來,蒙頂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產量增長,質量提高,不僅爲國內人民所喜愛,而且躋身於國際市場,深受美國、日本、泰國、瑞士、斯里蘭卡等國人民青睞。香港《文匯報》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爲題,報道蒙頂茶“不愧爲實至名歸之茶中極品”。

茶中故舊“蒙頂茶” 蒙頂茶,產於地橫跨四川省名山、雅安兩縣的蒙山,歷史悠久,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爲茶中故舊,名茶先驅。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兩句飄揚蒙頂茶的詩句,寓意頗深,傳說揚子江心水,味甘鮮美,用這種水泡蒙山中頂的仙茶,是人間最美的佳飲,常人不可得。

因此,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蒙頂茶”愛慕之至,讚語不絕。 茶聖陸羽在評價名茶時曾說:“蒙頂第一,顧諸第二”(顧諸茶產於浙江長興,是唐代名茶中的珍品) 古有“仙茶”之稱的蒙頂茶其由來,有不少神話傳說,傳說古時有一位老和尚得重病,吃了很多藥,都沒有把病治好。

有一天,一位老翁跑。

4.蒙頂山茶的發展史

《尚書》所謂“蔡蒙旅平者,蒙山也,在雅州,凡蜀茶盡出於此。”

蒙頂種植茶樹早在西漢甘露年間(公元前53年)縣人吳理真親手將七株“靈茗之種,植於五峯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這是我國人工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

享有“仙茶”之譽的蒙頂茶,以它獨特的品質,精湛的制藝,娟秀的外形,悠久的歷史,燦爛的茶文化而蜚聲中外,載譽史冊。《雲南記》說:“名山具出茶,有山曰蒙山,聯延數十里,在縣西南。

古詩云:“蒙山之巔多秀嶺,不生惡草生淑茗”。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現在,吳理真種茶遺址——皇茶園、汲水澆茶的古蒙泉、結廬休息的甘露石室、河神之女採茶仙姑的雕像,正吸引着衆多旅遊者前往參觀,駐足憑弔。 世界茶文化發源地蒙頂山茶,隨着南北絲綢之路走向五洲四海。

“名山之茶美於蒙,蒙頂又美之”。蒙頂茶之所以爲世獨珍,不僅因爲它具有優良的品質,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且制藝特別精良。

“蒙山有茶,受全陽氣,其茶芳香,爲天下稱道。”遠在東漢,已有“雷鳴茶”、“吉祥蕊”、“聖揚花”等茶問世。

“蒙頂茶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雲冪覆,久凝不散。”唐代是蒙頂茶發展的黃金時期,天寶元年(742年)入貢皇室,從此名播神州。

當時進貢長安的散茶類有雷鳴、霧鍾、雀舌、鳥嘴、白毫等,緊壓茶類有龍團、鳳餅。憲宗時,蒙頂茶已成爲進貢最多的一種,《元和郡縣誌》載:“蒙山在縣西十里,今每歲貢茶,爲蜀之最”。

蒙頂茶因入貢京華而譽滿天下後,達官貴人不惜重金爭相購買,身價百倍,昂貴異常。“蜀茶得名蒙頂,元和以前,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茶”。

因此,當時名山農民種茶的積極性受到極大刺激。“以是蒙山先後之人競栽茶,以規厚利,不數十年間,遂斯安草市,歲出千、萬斤。”

可謂盛況空前。唐代,中日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日本從公元630-894年間,派出大批遣唐使來中國學習、經濟、語言文字、佛教文化、生產技術、建築藝術等,前後共13次,每次多達數百人,包括大使、副使、留學生、留僧以及隨員。

文宗開成五年(840年)留學僧慈覺大師圓仁學習期滿,從長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饋贈的禮物中,即有“蒙頂茶二斤,團茶一串。”此時,蒙頂茶不僅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而且已作爲國家級禮茶,飄洋過海傳到國外。

如果說唐代開創了蒙頂茶發展的黃金時期,那麼,宋代則是蒙頂茶和名山邊茶發展的極盛時期。蒙頂茶的質量有很大提高,製茶技藝進一步完善,創制出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貢品。

那時,四川茶葉產量居全國第一,名山茶葉產量又居四川之首。從宋神宗元豐初年起,近百年中,名山茶葉產量常在一百萬公斤左右。

名山茶葉成爲西南、西北地區少數民族所特別喜愛、適合他們飲用的“邊茶”,特詔“專以雅州名山茶易馬,不得他用。”並“立爲永法”。

名山茶葉成爲歷代王朝與藏族、回鶻等族進行茶馬貿易的專用商品,成爲漢族人民同藏族、回鶻等族人民增強、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蒙頂茶自唐以來,一千多年中歲歲進貢,年年送京,直至除舊革新。

解放後,蒙頂名茶得到應有的恢復和發展,蒙山茶場運用現代製茶技藝,按照古傳貢茶的特點,恢復石花、黃芽、甘露、萬春銀葉、玉葉長春等名茶生產。上世紀80年代,又創制春露、春眉等名茶。

蒙頂名茶多次被評爲 國家、省優、部優產品,前3種名茶已作爲國家級禮茶。近10年來,蒙頂名茶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產量增長,質量提高,不僅爲國內人民所喜愛,而且躋身於國際市場,深受美國、日本、泰國、瑞士、斯里蘭卡等國人民青睞。

香港《文匯報》曾以“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爲題,報道蒙頂茶“不愧爲實至名歸之茶中極品”。 茶中故舊“蒙頂茶” 蒙頂茶,產於地橫跨四川省名山、雅安兩縣的蒙山,歷史悠久,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爲茶中故舊,名茶先驅。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兩句飄揚蒙頂茶的詩句,寓意頗深,傳說揚子江心水,味甘鮮美,用這種水泡蒙山中頂的仙茶,是人間最美的佳飲,常人不可得。因此,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蒙頂茶”愛慕之至,讚語不絕。

茶聖陸羽在評價名茶時曾說:“蒙頂第一,顧諸第二”(顧諸茶產於浙江長興,是唐代名茶中的珍品) 古有“仙茶”之稱的蒙頂茶其由來,有不少神話傳說,傳說古時有一位老和尚得重病,吃了很多藥,都沒有把病治好。有一天,一位老翁跑來告訴和尚,說春分前後春雷初發時,採得蒙山中頂茶,和本地水煎服,能治宿疾。

這位老和尚聽了老翁的話,便在蒙山上清峯築起石屋,請了一些人長住在這裏,遵照老翁所傳授的方法,採了蒙頂茶。煎服後,老和尚病果然好了,體格精健,相貌看上去好像三十多歲的人。

於是,蒙頂茶可以返老還童的神話遂之傳開。 蒙山,古時屬於祀祭的名山之一,相傳大禹治水成功時,曾在此致祭。

佛教傳人中國,蒙山逐漸成佛教勝地。山頂上的五大峯——上清、菱角、毗羅、靈泉、甘露、其命名都與佛教有關。

蒙山的貢茶圓,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嚴密,各守其職。 蒙頂茶,是蒙山所產各種花色名茶的統稱。

有雷鳴、霧鍾、雀舌、鷹嘴、芽白等品名,以。

5.關於茶文化的詩句

1、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譯: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

3、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黃庭堅《品令·茶詞》

譯:幾隻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黃庭堅《滿庭芳·茶》

譯: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着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6、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7、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魏學洢《核舟記》

譯: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

8、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譯:酒後更喜歡品嚐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餘香。

9、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譯: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10、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杜耒《寒夜》

譯: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裏沸騰着,屋子裏暖烘烘的。

6.蒙頂山茶是不是十大名茶

不是十大名茶,卻是歷史名茶。

蒙頂茶,產於地橫跨四川省名山、雅安兩縣的蒙山,歷史悠久,是中國最古老的名茶,被尊爲茶中故舊,名茶先驅。

“揚子江中水,蒙山頂上茶”這兩句飄揚蒙頂茶的詩句,寓意頗深,傳說揚子江心水,味甘鮮美,用這種水泡蒙山中頂的仙茶,是人間最美的佳飲,常人不可得。因此,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對“蒙頂茶”愛慕之至,讚語不絕。

茶聖陸羽在評價名茶時曾說:“蒙頂第一,顧諸第二”(顧諸茶產於浙江長興,是唐代名茶中的珍品)

古有“仙茶”之稱的蒙頂茶其由來,有不少神話傳說,傳說古時有一位老和尚得重病,吃了很多藥,都沒有把病治好。有一天,一位老翁跑來告訴和尚,說春分前後春雷初發時,採得蒙山中頂茶,和本地水煎服,能治宿疾。這位老和尚聽了老翁的話,便在蒙山上清峯築起石屋,請了一些人長住在這裏,遵照老翁所傳授的方法,採了蒙頂茶。煎服後,老和尚病果然好了,體格精健,相貌看上去好像三十多歲的人。於是,蒙頂茶可以返老還童的神話遂之傳開。

蒙山,古時屬於祀祭的名山之一,相傳大禹治水成功時,曾在此致祭。佛教傳人中國,蒙山逐漸成佛教勝地。山頂上的五大峯——上清、菱角、毗羅、靈泉、甘露、其命名都與佛教有關。蒙山的貢茶圓,全由山上寺僧掌管,分工嚴密,各守其職。

蒙頂茶,是蒙山所產各種花色名茶的統稱。有雷鳴、霧鍾、雀舌、鷹嘴、芽白等品名,以後又有鳳餅、龍團等緊壓茶。初年,以生產黃芽爲主,故稱蒙頂黃芽,爲當時的蒙頂茶的代表。如今,以生產甘露爲多。

蒙頂茶屬綠茶類,在製做上不發酵,以下就簡單介紹一下幾種蒙頂茶的製法:

蒙頂甘露——採摘標準爲一芽一葉初展,新鮮芽葉適當攤放,以高溫殺青,經三炒、三揉、三烘和整形工序。外形美觀,條索緊卷我毫,淺綠油潤,香氣高爽,味醇甘鮮,湯黃微碧,清澈明亮。

蒙頂石花一一嫩芽經殺青後,即在鍋中整形,後經攤涼再入鍋復炒,低溫烘乾。銀芽扁直整齊,湯色黃碧,香氣純鮮,味甘雋永。

蒙頂黃芽——製法與石花大同小異,唯殺青後要揉捻。色澤黃亮,芽呈金,香純清,味濃鮮,湯色清黃明亮。

萬青銀葉和玉葉長青---是遲採的稍大芽葉製成,製法與甘露相同,唯茸毫減少,品質較甘露稍次。

一個人喝茶的心情詩句 [有關喝茶的詩句]

篇一:《一百句有關茶文化詩詞》

一百句有關茶文化詩詞

1、品茗談天地,賞花語人生。

2、一天無空座,四時有香茶。

3、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4、寧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無茶。

5、竹爐湯沸邀清客,茗婉風生遣睡魔。

6、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帶玉溪雲。

7、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語三句暖人心。

8、山徑摘花春釀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9、碧螺壺中香撲面,綠茶盞內味如春。

10、龍井泉多奇味,武夷茶發異香。

11、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龍團。

12、七度盧仝碗,三篇陸羽經。

13、淺杯茶,滿杯酒。

14、莫幹清涼世界,竹蔭十里茶香。

15、客來能解相如渴,火候閒評坡老詩。

16、爲公忙爲私忙忙中偷閒喝碗茶去,

做人苦做事苦苦中作樂拿付牌來。

17、識得此中滋味,覓來無上清涼。

18、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19、淡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

20、忙什麼喝我這雀舌茶百文一碗,走哪裏聽他擺龍門陣再飲三盅。

21、來不請去不辭無束無拘方便地,煙自抽茶自酌說長說短自由天。

22、空襲無常盅客茶資先付,官方有令國防祕密休談。

23、來路可數歇一刻知味,前途無量品一杯何妨。

24、喜報捷音一壺春暖, 暢談國事兩腋生風。

25、看水滸想喝大碗酒, 讀紅樓舉杯思品茶。

26、爲品清香頻入座,歡同知心細談心。

27、瓦罐煎茶燒樹葉,石泉流水洗椰瓢。

28、水流清影通茶竈,風遞幽香入酒筵。

29、柳井有泉好作飲, 君山無處不宜茶。

30、壺在心中天在壺,心在壺中地在心。

31、喝口清茶方解渴,吃些糕點又充飢。

32、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3、茶敬客來茶當酒,雲山雲去雲作車。

24、酒醇飯香茶濃,花鮮月明人壽。

35、酒醉英雄漢,茶引博士文。

36、羹香懷帝德,茶色慮民災。

37、贊龍井賞茉莉一品觀音也得有點苦丁,

談琴棋論書畫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

38、最宜茶夢同圓海上壺天容小隱,

休礙酒家借問座中春色亦長留。

39、樓上一層看塔院朝暾湖天夜月,

客來兩地話武林山水瀘瀆鶯花。

40、近水樓臺先得月,芳香茶葉最清心。

41、山好好水好好開門一笑無煩惱。

來匆匆去匆匆飲茶几杯各西東。

42、清音盈客座,和氣透茶杯。

43、芳香清意府,碧綠淨心源。

44、春滿壺中留客醉,茶香座上待君來。

45、爲名忙,爲利忙,忙裏偷閒,且喝幾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再倒一碗酒來。

46、香茶一杯解乏力;古語三句振雄心。

47、只緣清香成清趣;全因濃釅有濃情。

48、翠葉煙騰冰碗碧;綠茅光照玉甌青。

49、松濤烹雪醒詩夢;竹院浮香蕩文思。

50、九曲夷山採雀舌;一溪活水煮毛尖。

51、北汲百泉池中水;南採龍井山上茶。

52、瓦壺水沸邀清客;茗碗香騰遣睡魔。

53、石鼎煎香俗腸盡洗;松濤烹雪詩夢初靈。

54、贊龍井賞茉莉一品觀音也得有點苦丁

琴棋論書畫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

55、竹爐湯沸邀清客, 茗婉風生遣睡魔。

56、玉碗光含仙掌露, 金芽香帶玉溪雲。

57、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語三句暖人心。

58、山徑摘花春釀酒,竹窗留月夜品茶。

59、碧螺壺中香撲面,綠茶盞內味如春。

60、一天無空座,四時有香茶。

61、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龍團。

62、七度盧仝碗,三篇陸羽經。

63、龍井泉多奇味,武夷茶發異香。

64、香飄屋內外, 味醇一杯中。

65、客來能解相如渴,火候閒評坡老詩。

66、瓦壺水沸邀清客,茗碗香騰遣睡魔。

67、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

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

68、十載許句留,與西湖有緣,乃嘗此水;

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69、蒙頂山上茶,揚子江心水。

70、擺開八仙桌,招徠十六方。

71、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72、美酒千杯難成知己,清茶一盞也能醉人。

73、滿園春色關不住,茶濃花香醉紅塵。

74、處世以中庸爲道,爲人將道德銘心。

75、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76、 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無須花。

77、最宜茶夢同圓,海上壺天容小隱;

休得酒家借問,座中春色亦常留。

78、爲人忙,爲己忙,忙裏偷閒,吃杯茶去;

謀食苦,謀衣苦,苦中取樂,拿壺酒來。

79、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紙。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鬆根煮菜根。

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成化窯。

雷文古泉個,日鑄新茶三兩甌。

山光四面因潮雨,江水回頭爲晚潮。

80、四海鹹來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只緣清香成清趣,全因濃釅有濃情。

81、爲愛清香請入座,欣同知己細談心。

82、蘭芽雀舌今之貴,鳳餅龍團古所珍。

83、菜在街頭攤賣,茶在壺中吐香。

84、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

85、龍井雲霧毛尖瓜片碧螺春,

銀針毛峯猴魁甘露紫筍茶。

86、疑成雲霧頂,茗出晨露香。

87、塵慮一時淨,清風兩腋生。

88、四海鹹來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有關喝茶的詩句。

89、春共山中採,香宜竹裏煎。

90、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紅閒評坡老詩。

91、採向雨前,烹宜竹裏;經翻陸羽,歌記盧仝。

92、茗外風清賞月影,壺邊夜靜聽松濤。

93、詩寫梅花月,茶煎穀雨春。

94、秀萃明湖遊目客來過溪處,

腴含古井怡情正及採茶時。

95、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鬱金香。

96、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97、四大皆空,坐片時何分爾我;

兩頭是路,吃一盅各分東西。

98、來不請,去不辭,無束無拘方便地;

煙自抽,茶自酌,說長說短自由天。

99、扁乎?不扁,不扁亦扁!

圓耶?是圓,是圓非圓!

100、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田田詩客句,閒傾荷露試烹茶。

作者:秋心醉塵

篇二:《關於茶的詩詞經典收藏(轉)》

1、茶 詩

中國的詩歌藝術寶庫,其豐富多彩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茶詩,是中國詩歌的一個分支,雖然在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典籍中茶詩所佔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藝術成就上卻美不勝收,不少篇什至今膾炙人口。

據統計,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就有七首詩寫到了茶,孔夫子曾說過學詩可以多識草木之名,茶在《詩經》裏,就是作爲衆多植物中的一種出現的。真正就茶詠茶,而不是順帶言及茶者的茶詩,始見於魏晉南北朝,全盛於唐,此後宋朝達到第二個輝煌巔峯,元明清以至於今,都代有佳作,茶詩總量不可勝數。

在茶詩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陸羽的《六羨歌》:“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此詩甚美,不過,它也是最多被誤解誤讀的,當代不少人在書中文中寫到它,都認爲是在誇西江水好。然而,用中學生分析課文的路數來解讀,會發現此詩的主題其實並不是讚美西江水,而是最後落在了竟陵城上。而這樣一來,它就好象與茶或用來泡茶的水沒什麼關係了,只不過是茶聖的詩而已。有學者考證說此詩是陸羽悼念他故鄉師傅之作,我覺得這一解釋還合理一些。不過,中國

古詩素來講“詩無達詁”,沒有必要太較真。茶在唐宋即已普及,茶文化的繁榮是在詩文巨匠們的直接參與支援下才出現的。從李白到蘇軾,很多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大詩人,都留下了茶詩作品。

茶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與宗教特別是佛家有不解之緣,因此茶詩中往往有禪味。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就是極好的例子:“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

助茶香?”

閒情逸趣最宜入詩白居易的《兩碗茶》寫得好:“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讀此詩,我們發現唐朝的日常生活習慣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官於南今幾時,嚐盡溪茶與山茗”的蘇東坡寫了大量茶詩,在他的詞作中也多有詠茶佳句,如“且將新火試新茶”。高產的詩人陸游茶詩也不少,他的“晴窗細乳戲分茶”是廣被稱引的名句。

中男茶詩是傳統文化寶藏,編選古代茶詩選,也就

成爲近些年不少出版社的選題。據我在坊間所見,這類讀本,銷路都很好,因爲茶詩本身是閒來消遣的極好文字,頗堪品味。套用黃庭堅的《茶詞》名句,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自打白話詩出現後,似乎茶與詩的血脈關係一下子就斷絕了。也許是我孤陋,但是確實沒讀到過能稱得上是詩的白話茶詩,倒是相當多的現代當代詩人留下了用舊體詩寫茶的佳句,比如周作人的“請到寒舍喝苦茶”,的“飲茶粵海未能忘”等等。當代人的茶詩,可作經典來讀的是趙樸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斯人斯作,的確是茶禪一味的最好註解。

2、茶詩妙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 (魏時敏)

臥雲歌德,對雨著“茶經”。 (詹同)

小橋小店沽灑,初火新煙煮茶。 (楊基)

蠶熟新絲後,茶香煮灑前。 (楊基)

花溝安釣艇,蕉地著茶甌。

春風修禊憶江南,灑榼茶爐共一擔。

寒燈新茗月同煎。淺甌吹雪試新茶。

草堂幽事許誰分,石鼎茶煙隔戶聞。

平生於物之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加起炊茶竈,聲聞汲井甌。

幽人採摘日當午,黃鳥流歌聲正長。

竹竈煙輕香不變,石泉水活味逾新。

冷然一啜煩襟滌,欲御天風弄紫霞。(德祥) (唐寅) (文徵明) (浦瑾) (孫一元) (吳兆) (佚名) (藍仁) (潘允哲)

濟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門洗俗塵。 (周杏村)

閒是閒非休要管,渴飲清泉悶煮茶。 (選自《金瓶梅》)

風流茶說合,灑是色媒人。 (選自《金瓶梅》)

春風解惱詩人鼻,非葉非花自是香。 (楊萬里)

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蘇軾)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僕,自看雪湯生璣珠。 (蘇軾)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 (蘇軾)

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 (文同)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大碗茶。 (蘇軾)

篇三:《關於茶的詩詞經典收藏》

1、茶 詩

中國的詩歌藝術寶庫,其豐富多彩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茶詩,是中國詩歌的一個分支,雖然在浩如煙海的中國詩歌典籍中茶詩所佔比例非常小,但是在藝術成就上卻美不勝收,不少篇什至今膾炙人口。

據統計,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就有七首詩寫到了茶,孔夫子曾說過學詩可以多識草木之名,茶在《詩經》裏,就是作爲衆多植物中的一種出現的。真正就茶詠茶,而不是順帶言及茶者的茶詩,始見於魏晉南北朝,全盛於唐,此後宋朝達到第二個輝煌巔峯,元明清以至於今,都代有佳作,茶詩總量不可勝數。

在茶詩中最著名的可能是陸羽的《六羨歌》:“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此詩甚美,不過,它也是最多被誤解誤讀的,當代不少人在書中文中寫到它,都認爲是在誇西江水好。然而,用中學生分析課文的路數來解讀,會發現此詩的主題其實並不是讚美西江水,而是最後落在了竟陵城上。而這樣一來,它就好象與茶或用來泡茶的水沒什麼關係了,只不過是茶聖的詩而已。有學者考證說此詩是陸羽悼念他故鄉師傅之作,我覺得這一解釋還合理一些。不過,中國古詩素來講“詩無達詁”,沒有必要太較真。茶在唐宋即已普及,茶文化的繁榮是在詩文巨匠們的直接參與支援下才出現的。從李白到蘇軾,很多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大詩人,都留下了茶詩作品。

茶在中國歷史上一直與宗教特別是佛家有不解之緣,因此茶詩中往往有禪味。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就是極好的例子:“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閒情逸趣最宜入詩白居易的《兩碗茶》寫得好:“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讀此詩,我們發現唐朝的日常生活習慣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官於南今幾時,嚐盡溪茶與山茗”的蘇東坡寫了大量茶詩,在他的詞作中也多有詠茶佳句,如“且將新火試新茶”。高產的詩人陸游茶詩也不少,他的“晴窗細乳戲分茶”是廣被稱引的名句。

中男茶詩是傳統文化寶藏,編選古代茶詩選,也就成爲近些年不少出版社的選題。據我在坊間所見,這類讀本,銷路都很好,因爲茶詩本身是閒來消遣的極好文字,頗堪品味。套用黃庭堅的《茶詞》名句,是“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有關喝茶的詩句。

自打白話詩出現後,似乎茶與詩的血脈關係一下子就斷絕了。也許是我孤陋,但是確實沒讀到過能稱得上是詩的白話茶詩,倒是相當多的現代當代詩人留下了用舊體詩寫茶的佳句,比如周作人的“請到寒舍喝苦茶”,的“飲茶粵海未能忘”等等。當代人的茶詩,可作經典來讀的是趙樸初的“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斯人斯作,的確是茶禪一味的最好註解。

2、茶詩妙句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 (魏時敏) 臥雲歌德,對雨著“茶經”。 (詹同)

小橋小店沽灑,初火新煙煮茶。 (楊基)

蠶熟新絲後,茶香煮灑前。 (楊基)

花溝安釣艇,蕉地著茶甌。

春風修禊憶江南,灑榼茶爐共一擔。

寒燈新茗月同煎,淺甌吹雪試新茶。

草堂幽事許誰分,石鼎茶煙隔戶聞。

平生於物之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加起炊茶竈,聲聞汲井甌。

幽人採摘日當午,黃鳥流歌聲正長。

竹竈煙輕香不變,石泉水活味逾新。

冷然一啜煩襟滌,欲御天風弄紫霞。

濟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門洗俗塵。

閒是閒非休要管,渴飲清泉悶煮茶。

風流茶說合,灑是色媒人。

春風解惱詩人鼻,非葉非花自是香。

潞公煎茶學西蜀,定州花瓷琢紅玉。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磨成不敢付僮僕,自看雪湯生璣珠。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

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 (德祥) (唐寅) (文徵明) (浦瑾) (孫一元) (吳兆) (佚名) (藍仁) (潘允哲) (周杏村) (選自《金瓶梅》) (選自《金瓶梅》) (楊萬里) (蘇軾) (杜耒) (蘇軾) (蘇軾) (文同)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大碗茶。 (蘇軾) 青燈耿窗戶,設茗聽雪落。 (陸游)

茶映盞毫新乳上,琴橫薦石細泉鳴。 (陸游)

寒澗挹泉供試墨,墮巢篝火吹煎茶。 (陸游)

更作茶甌清絕夢,小窗橫幅畫江南。 (陸游)有關喝茶的詩句。

長安酒價減千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范仲淹)

銀瓶瀉油浮蟻酒,紫碗鋪粟盤龍茶。 (蘇軾)

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臺卓酒旗。 (林逋)

茶鼓適敲靈鷲院,夕陽欲壓赭圻城。 (陳選)

寒泉自換菖蒲水,活火閒煎橄欖茶。 (陸游)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梅堯臣)

樣疊魚鱗碎,香分雀舌鮮。 (佚名)

綠甲蟬膏泛,紅丁蟹眼遮。 (佚名)

舌本芳頻漱,頭綱味最佳。 (佚名)

瀹泉嘗玉茗,潑乳試金甌。 (佚名)

茶甘酒美汲雙井,魚肥稻香派百泉。 (黃庭堅)

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佚名)

兼然幽興處,院裏滿茶煙。 (佚名)

吟詩不厭搗香茗,乘興偏宜聽雅彈。 (佚名)

茶香高山雲霧質,水甜幽泉霜當魂。 (佚名)

心隨流水去,身與風雲閒。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動九天風。 (黃鎮成) 欲試點茶三味手,上山親汲雲間泉。 (韓奕)

入社陶公寧止灑,品泉陸子解煎茶。 (韓奕)

玉杵和雲春素月,金刀帶雨剪黃芽。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眼前處處詩題。 (張可久)

詩牀竹雨涼,茶鼎松風細。 (張可久)有關喝茶的詩句。

乘興詩人棹,新烹學士茶。 (張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風聲盼盼茶茶。 (張可久)

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 (鄭板橋鎮江焦山吸江樓)

花箋茗碗香千載,雲影波光一樓。 (何紹基)

一甌解卻山中醉,便覺身輕欲上天。 (崔道融) 味爲甘露勝醍醐,服之頓覺沉痾蘇。 (葛長庚)

掃來竹葉烹茶葉,劈碎鬆根煮菜根。 (鄭板橋四川青城山天師洞聯)

國不可一日無君,君不可一日無茶。 (乾隆與大臣聯)

竹露鬆鳳蕉雨,茶煙琴韻書聲。 (張鰲)

坐,請坐,請上坐,茶,敬茶,敬香茶。(鄭板橋)

烹調味盡東南美,最是工夫茶與湯。 (冼玉清)

試院煎茶並飲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萬重波。(王師儉)

潤畦舒茶甲,曖樹拆花***。 (黃遵憲) 、

揀茶爲款同心友,築室因藏善本書。 (張延濟)

白菜青鹽糝子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鄭板橋)

墨蘭數枝宣德紙,苦茗一杯窯。 (鄭板橋)

楚尾吳頭,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鄭板橋) 山光撲面因朝雨,江水回頭爲晚潮。 (鄭板橋) 雷文古泉個日鑄新茶三兩甌。 (鄭板橋)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尚書惠蠟麪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雪煎茶》

〖元〗謝宗可

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

月圓影落銀河水,雲腳香融玉樹春。

陸井有泉應近俗,陶家無酒未爲貧。

詩脾奪盡豐年瑞,分付蓬萊頂上人。

《詠茶》

篇四:《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1、散誕向陽眠。將閒敵地仙。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2、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

3、春共山中採,香宜竹裏煎。

4、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

5、香分花上露,水吸石中泉。

6、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

7、秀萃明湖遊目客來過溪處,腴含古井怡情正及採茶時。關於茶的優美詩句。

8、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

9、小鼎煎茶麪曲池。白鬚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着南塘移樹時。

10、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11、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牀。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

12、千秋同俯仰,唯青山不老,如見故人。

13、茶敬客來茶當酒,雲山雲去雲作車。

14、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

15、田田詩客句,閒傾荷露試烹茶。

16、亂飄僧舍茶煙溼。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

17、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18、煙自抽,茶自酌,19、儂家真個去。公定隨儂否。着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20、陸羽搖頭去,盧仝拍手來。

21、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閒軒。

22、瓦銚煮春雪,淡香生古瓷。()晴窗分乳後,寒夜客來時。

23、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24、客至心常熱,人走茶不涼。

25、四大皆空,坐片時何分爾我。

26、山僧後檐茶數從,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爲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

27、十載許句留,與西湖有緣,乃嘗此水。

28、泉香好解相如渴,火紅閒評坡老詩。

29、兩頭是路,吃一盅各分東西。

30、來不請,去不辭,無束無拘方便地。

31、陽羨春茶瑤草碧,蘭陵美酒鬱金香。

32、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

33、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

34、半榻夢剛回,活火初煎新澗水。

篇五:《關於養生的詩句》

1、多飲酒則氣升,多飲茶則氣降。

2、宋蒲虔貫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

3、飽食即臥,乃生百病。

4、主人勸我洗足眠,倒牀不復聞鐘鼓。關於養生的詩句。

5、五穀爲養,五蓄爲助,五菜爲充,五果爲益。

6、谷肉果菜,食養盡心,無使過之,傷其正之。

7、青菜蘿蔔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

8、節飲自然脾健,少餐必定神安。

9、調理脾胃爲醫中之王道,節飲食乃卻病之良方。

10、養生之道,11、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關於養生的詩句。

12、食慾少而數,不欲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飢,飢中飽。

13、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

14、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縱口,當念病從口入,惕然自省。

15、服餌不備五味四氣而偏食之,久則臟腑偏傾,而生其病矣。

16、萬事莫如爲善樂,百花爭比讀書香。

17、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

18、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

19、莫吃空心茶,少食中夜飯。

20、安谷則生,絕谷則亡,()飲食自倍,腸胃耐傷。

21、凡食熱勝冷,少勝多,熟勝生,淡勝鹹。

22、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

23、食畢,飲清茶一杯,起行百步,以手摩臍。

關於茶的五字詩句

1.五言詩句描寫茶的

琴 茶白居易兀兀寄形羣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閒。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返。謝李六郎中寄蜀新茶白居易故情周幣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

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蒙山白雲岩茶黎陽王聞道蒙山風味佳,洞天深處飽煙霞。 冰綃剪碎先春葉,石髓香粘絕品花。

蟹眼不須煎活水,酪奴何敢問新芽。 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

蜀 茗 詩施肩吾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煙輕處攪來勻。山僧問我將何比,欲道瓊漿卻畏嗔。

周況先輩子朝賢乞茶詩盂 郊道意忽乏味,心緒病無驚。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

錦水有鮮色,蜀山繞方?。 雲根才剪綠,印縫已霏紅。

曾向貴人得,最好詩叟同。幸爲乞寄來;救此病劣躬。

西山蘭若試茶歌劉禹錫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爲客振衣起,如傍芳叢摘鷹咀。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驟雨鬆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澈骨煩襟開。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辨煎,相君有錄那知味。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自煎俄頃餘。

木蘭醉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爲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磚井銅爐損標格。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步風塵。

欲知花乳清冷味,須是眠雲歧石人。茶元 稹茶。

香葉,嫩芽。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詠 茶》宋·蘇軾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貢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茶》[宋] 林逋石碾輕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間絕品人難識閒對茶經憶古人。

2.關於茶的詩句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羣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閒。 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餘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嶽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鬆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雲寺茶詩 【唐】呂岩 玉蕊一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几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鬆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峽中嘗茶 【唐】鄭谷 蔟蔟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裏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觜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客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夏日閒居 【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閒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 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

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 題山居 【唐】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閒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郊居即事 【唐】賈島 住此園林久,其如未是家。

葉書傳野意,檐溜煮胡茶。 雨後逢行鷺,更深聽遠蛙。

自然還往裏,多是愛煙霞。 即目 【唐】李商隱 小鼎煎茶麪曲池,白鬚道士竹間棋。

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 即事 【唐】白居易 見月連宵坐,聞風盡日眠。

室香羅藥氣,籠暖焙茶煙。 鶴啄新晴地,雞棲薄暮天。

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 訪友人不遇 【唐】李鹹用 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

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 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

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 酬黎居士淅川作 【唐】王維 儂家真個去,公定隨儂否。

著處是蓮花,無心變楊柳。 鬆龕藏藥裹,石脣安茶臼。

氣味當共知,那能不攜手。 酬樂天閒臥見寄 【唐】劉禹錫 散誕向陽眠,將閒敵地仙。

詩情茶助爽,藥力酒能宣。 風碎竹間日,露明池底天。

同年未同隱,緣欠買山錢。 自述 【唐】元稹 延英引對碧衣郎,江硯宣毫各別牀。

天子下簾親考試,宮人手裏過茶湯。 雪中偶題 【唐】鄭谷 亂飄僧舍茶煙溼,密灑歌樓酒力微。

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唐朝茶詩 1.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並序 李白 嘗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宗英乃嬋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說明:這首詩寫名茶“仙人掌茶”,也是“名茶入詩”最早的詩篇。作者用雄奇豪放的詩句,把“仙人掌茶”的出處,品質、功效等作了詳細的描述。

因此這首詩成爲重要的茶葉資料和詠茶名篇。 2.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 皇甫冉 採茶非採芽,遠遠上層崖。

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

借問玉孫草,何時泛宛花。 3.重過何氏五首(選一) 杜甫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

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翡翠鳴衣桁,靖蜓立釣絲。

自逢今日興,來往亦無期。 說明:這首詩是寫一個春日的傍晚,作者在何氏家的平臺上飲茶。

興致來時,便倚着石闌在桐葉上題起詩來。旁邊還有翡翠鳥,晴蜓與之作伴。

此情此景,簡直可以繪成一幅雅緻的“飲茶題詩圖”。 4.會稽東小山 陸羽 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斷綠林西。

昔人已逐東流去,空見年年江草齊。 說明:陸羽曾到過紹興監製過茶葉,他當然會到以“剡溪茗”出名的嵊。

3.關於茶的詩句

武夷茶歌 范仲淹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故人寄茶 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餘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貢餘祕色茶盞

徐寅

捩碧融青瑞色新,

陶成先得貢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

輕施薄冰盛綠雲。

古鏡破苔當席上,

嫩荷涵露別江濱。

中山竹葉香初發,

多病那堪中十分。

尚書惠蠟麪茶

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

採摘新芽獻地仙。

飛鵲印成香蠟片,

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

冰碗輕涵翠縷煙。

分贈恩深知最異,

晚鐺宜煮北山泉。

汲江煎茶

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煮,自臨釣石取深清[1]: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2],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3],坐聽荒城長短更。

洛陽尉劉晏與府掾諸公茶集天宮寺岸道上人房

王昌齡

良友呼我宿,月明懸天宮。

道安風塵外,灑掃青林中。

削去府縣理,豁然神機空。

自從三湘還,始得今夕同。

舊居太行北,遠宦滄溟東。

各有四方事,白雲處處通。

蕭員外寄新蜀茶

白居易

蜀茶寄到但驚新,渭水煎來始覺珍。

滿甌似浮堪持玩,況是春深酒渴人。

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

白居易

故情周匝向交親,新茗分張及病身。

紅紙一封書後信,綠芽十片火前春。

湯添勺水煎魚眼,末下刀圭攪麴塵。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

吟元郎中白鬚詩兼飲雪水茶因題壁上

白居易

吟詠霜毛句,閒嘗雪水茶。

城中展眉處,只是有元家。

山泉煎茶有懷

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a href=" target="_blank">

4.關於“飲茶”的詩句有哪些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佚名)

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 (魏時敏)

臥雲歌德,對雨著“茶經”。 (詹同)

小橋小店沽灑,初火新煙煮茶。 (楊基)

蠶熟新絲後,茶香煮灑前。 (楊基)

1、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解釋

第一句講得是一個人很孤寂,獨自一人坐在山上的小房子裏等待月亮升起,自己的知心朋書友來了,也沒有什麼好招待的,只有一杯清茶奉上。可以表現一個人品行高尚、寂寞、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二句講的是,書上得到的書本知識始終還是抽象的,只有親自去實踐一番才能夠真正的體會,比如說看一百遍字帖不如親自臨摹一回。

2、待到春風二三月,石爐敲火試新茶。

解釋

新茶,即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採製而成的茶葉。春茶由於茶樹營養物質豐富,故而葉肉肥厚,滋味鮮爽,香氣強烈,外形條索,緊結重實。

3、小橋小店沽灑,初火新煙煮茶。

原句是即景(四首)其一 長眉短眉柳葉,深色淺色桃花。小橋小店沽酒,新火新煙煮茶。拋開背景來說,就是一個人看到的柳葉桃花,到酒和煮茶的事

4、蠶熟新絲後,茶香煮灑前。

喜迎收穫的甜蜜,享受生活的安逸。

5.古代關於茶的字有哪些

網上找的一些關於“茶”字的出處:

【荼】:詩經國風、邶有《穀風》一篇,其中有句:“誰謂荼苦,其甘如薺。”“荼”就是現在的茶。

【檟】:“檟”是茶的另一借用字。

【茗】:南宋鮑令輝《香茗賦》頌:“茶爲芒茗”。

【水厄】:洛陽《伽藍記》載:“魏彭城王勰見劉鎬慕王肅,專習茗飲,謂鎬曰:‘卿好蒼頭水厄,不好王侯八珍,如海上有逐臭之夫,裏內有效顰之婦,以卿言之,即是也。’”可知在南北朝時,“水厄”二字已成爲“茶”的有代用語。

【豐富】:《辭源》:“豐富系本名,葉大,味苦澀,似茗而非,南越茶難致,煎此代飲。”在這裏,豐富或爲茶的別稱,或是茶的代用飲料,不一而是。

【苦萊】:許慎《說文》:“茶,苦萊也。”

【甘侯】:唐·孫樵《與焦刑部書》:“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齊閣。此徒皆請雷而沂,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龍之品,慎勿賤用之。”

6.推薦一句有關“喝茶”的詩句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着倒一鼎清涼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 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譯文: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登上超然臺遠遠眺望,護城河只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城內則是繽紛競放的春花更遠處,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節過後,酒醒反而因思鄉而嘆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採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3、《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裏沸騰着,屋子裏暖烘烘的。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着,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4、《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

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

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採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裏烹煮。白瓷碗裏漂着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後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於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甕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5、《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羣賢。便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爲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

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着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羣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7.關於茶文化的詩句

1、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譯: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

3、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黃庭堅《品令·茶詞》

譯:幾隻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黃庭堅《滿庭芳·茶》

譯: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着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6、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7、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魏學洢《核舟記》

譯: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

8、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譯:酒後更喜歡品嚐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餘香。

9、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譯: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10、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杜耒《寒夜》

譯: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裏沸騰着,屋子裏暖烘烘的。

宋代與茶有關的詩句

1. 宋代關於茶盞的詩句(佛印有寫過有關茶盞的詩詞嗎,佛印在很多方面才高於蘇東坡,爲何沒)

宋代關於茶盞的詩句(佛印有寫過有關茶盞的詩詞嗎,佛印在很多方面才高於蘇東坡,爲何沒) 1.佛印有寫過有關茶盞的詩詞嗎,佛印在很多方面才高於蘇東坡,爲何沒

宋朝和尚佛印寫了一首《酒色財氣》詩

酒色財氣四道牆,人人都在裏邊藏,

若是誰能跳過去,不是神仙也壽長。

南宋時出現題爲宋蘇軾撰的《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所記皆爲蘇軾與佛印禪師往復之語。

狗啃和尚骨

有一天,蘇軾和佛印一起泛舟湖上,一邊看風景一邊喝酒吃肉,十分快哉。兩人說笑間,蘇軾突然看到岸邊有一條狗在啃骨頭,於是靈機一動,給佛印出了個上聯“狗啃河上骨”,這個上聯一語雙關,其實是“狗啃和尚骨”,佛印聽了卻不答話,尋思了片刻,將手中的扇子扔進了河裏,這扇子是蘇軾送給他的,上面還有坡仙提的詩,蘇軾愣了片刻後哈哈大笑,原來,佛印已經用行動做出了回答“水流東坡詩(屍)”。

東坡吃草

又一日,蘇軾去金山寺找佛印遊玩,到了之後卻發現佛印不在,開門的是個小沙彌,蘇軾平日裏跟佛印鬥嘴總是吃虧,這次看他不在,就存心想要逗一下這個小沙彌,於是開口問道:“禿驢何在?“沒想到這小沙彌跟師傅一樣,十分機靈,他左顧右盼,正好看見有一頭驢在不遠處吃草,於是指了指那頭驢對蘇軾說到:”東坡吃草。“蘇軾啞然失笑,果然是有其師必有其徒啊。

2.宋代詩人對瓷塑的詩句

宋代詩人對瓷塑的詩句如下: 1、湯泛冰瓷一坐春——黃庭堅 《鷓鴣天·湯泛冰瓷一坐春》 2、冰瓷瑩玉——黃庭堅 《滿庭芳·北苑龍團》 3、花瓷羯鼓催行酒——謝逸 《虞美人·角聲吹散梅梢雪》 4、乳霧泛冰瓷——謝逸 《武陵春·畫燭籠紗紅影亂》 5、水沈催注玉花瓷——周紫芝 《減字木蘭花·門外青驄月下嘶》 6、溫溫玉色照瓷甌——李綱 《望江南/憶江南》 7、頻瓷膠佑——張元幹 《水調歌頭·最樂賢王子》 8、花瓷清響——楊無咎 《一叢花·娟娟□月可庭方》 9、香雲旋涌花瓷——楊無咎 《朝中措·杯盤狼藉燭參差》 10、瀋水煮花瓷——仲並 《八聲甘州·正西山》 11、冰瓷對捧——王千秋 《醉蓬萊·正歌塵驚夜》 12、花瓷雪乳珍奇——曹冠 《朝中措·春芽北苑小方圭》 13、冰瓷金縷勝琉璃——無名氏 《西江月·燈火樓臺欲下》 14、定州花瓷琢紅玉——蘇軾 《試院煎茶》 15、規摹定州瓷——蘇軾 《獨酌試藥玉酒盞有懷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 16、臥聽山童轉瓷——陸游 《初冬雜題》 17、草茂鋤氯ゼ瓷——陸游 《久雨》 18、坊坊曲曲聞瓷——陸游 《明河篇》 19、瓷崍僂匿——陸游 《南沮水道中》 20、四鄰瓷?——黃庭堅 《次韻章禹直開元寺觀畫壁兼簡李德素》 21、月團新碾瀹花瓷——秦觀 《秋日三首》 22、那知玉作瓷——胡寅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23、罄瓷照壞——劉克莊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24、四十九年瓷忉怛——釋宗杲 《偈頌一百六十首》 25、磷磷水瓷——王禹偁 《春遊南靜川》 26、雅使仙翁瓷意眠——邢仙老 《詩贈晚學李君》 27、興來呼酒乏瓷卮——楊公遠 《次程南仲韻五首》 28、連林瓷斤斧——趙蕃 《書事》 29、應笑開元瓷驕樂——真德秀 《端午貼子詞·皇帝閣六首》 30、幸哉擁杭瓷?——仲並 《上樞密生辰》 31、瓷甌並瓦注——劉子寰 《霜天曉角·滿前兒女》 32、無窮蛭峽瓷蚋——晁說之 《七月五日立秋》 33、柪椿瓷峽——陳造 《送李監嶽二首》 34、穩賬?蘋瓷險——陳造 《再用韻寄丁知縣三首》 35、人寰瓷超越——範祖禹 《資州路月山亭》 36、狼虎瓷吞噬——方回 《登屋東山作》 37、錯硬瓷挑——方回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陽黃惟月聯句》 38、縹瓷酹新漢——胡珵 《滄浪亭》 39、雪泛定州瓷——胡寅 《用前韻示賈閣老》 40、撞還槔瓷郊偶——黃庚 《和靖墓》 41、瀹茗初試瓊甌瓷——家鉉翁 《謝劉仲寬惠茶》 42、巨飈瓷喧——劉黻 《風水》 43、花瓷泛蜜小劑供——劉子翬 《橙子四首》 44、柪瓷杴灝——樓鑰 《分韻送孫從之司業使湖南得千字》 45、魚暇瓷掀舞——蒲壽宬 《六和塔僧房》 46、春山瓷攀緣——釋文珦 《煎茶》 47、縱橫瓷鞭箠——司馬光 《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 48、啜清須要玉爲瓷————祁 《貴溪周懿文寄遺建茶偶成長句代謝》 49、井華曉汲注瓷甌——蘇堅 《重過石井》 50、規摹定州瓷——蘇軾 《獨酌試藥玉滑盞,有懷諸君子。

明日望夜,月》 51、綠蓑平日瓷遨遊——孫銳 《泊平望吊玄真子》 52、碧瓷波紋生——孫元卿 《與錢孝先遊洞霄》 53、瓷復瓷兮閒利名——陶羽 《古歌贈巖主喜公》 54、器野執素瓷——汪莘 《野趣亭》 55、旋瀉玉瓷浮白花——吳潛 《謝惠計院分餉新茶》 56、更能議論瓷傾倒——曾鞏 《寄孫之翰》 57、裝宓蹦昀瓷瞎——張舜民 《宿盧巖寺》 58、耀州燒瓷樸不巧——趙蕃 《鑑山主以天聖宣賜行道者五百金裝羅漢青瓷香》 59、筐瓷欠鄒漉——鄭清之 《謝鄭廣文和韻》 60、綺啦桓瓷薪舊——仲並 《題李德邵櫱庵》 61、瓦盆瓷缶息老身——周弼 《豐年行》。

3.寫出宋代著名茶詩句

《詠茶十二韻》(唐·齊已·五言排律) 百草讓爲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佔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閒思異果平。

鬆黃幹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寶塔詩《一字至七字詩·茶》(唐·元稹) -------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麴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命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至醉後豈堪誇。

《對茶》(唐·孫淑) 小閣烹香茗, 疏簾下玉溝;燈光翻出鼎, 釵影倒沉甌; 婢捧消春困, 親嘗散暮愁;吟詩因坐久, 月轉晚妝樓。 《夏日閒居》(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 閒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 茶過卯時煎。 草長睛來地, 蟲飛晚後天。

此時幽夢遠, 不覺到山邊。 和韋開州盛山茶嶺 (唐·張籍) 紫芽連白蕊,初向嶺頭生。

自看家人摘,尋常觸露行。 《尚書惠蠟麪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峽中嘗茶》 (唐·鄭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裏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蜀叟休誇鳥嘴香。 合座半甌輕泛綠,開緘數片淺含黃。

鹿門病家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芽爨金鼎。

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己,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喜園中茶生 (唐·韋應物) 潔性不可污,爲飲滌塵煩; 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 喜隨衆草長,得與幽人言。

茗坡 (唐·陸希聲) 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湖州貢焙新茶 (唐·張文規)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

《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劉言史) 粉細越筍芽,野煎寒溪濱。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

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

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殷勤。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時,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

此遊愜醒趣,可以話高人。 《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盧綸) 三獻蓬萊始一嘗,日調金鼎閱芳香。

貯之玉合才半餅,寄與阿連題數行。 《與趙莒茶宴》(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溜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羣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後春多醉,不讀書茶來老更閒。 琴裏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唐·白居易) 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

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 《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隱几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餘聲,山童隔竹敲茶臼。

《題禪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

《西陵道士茶歌》(唐·溫庭筠)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山月當人鬆影直。

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

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 茶詩 (五代後晉·鄭邀)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 唐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百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百萬億蒼生命,墮在巔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寒食》 宋·杜小山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4.宋代詩人對瓷塑的詩句

宋代詩人對瓷塑的詩句如下: 1、湯泛冰瓷一坐春——黃庭堅 《鷓鴣天·湯泛冰瓷一坐春》 2、冰瓷瑩玉——黃庭堅 《滿庭芳·北苑龍團》 3、花瓷羯鼓催行酒——謝逸 《虞美人·角聲吹散梅梢雪》 4、乳霧泛冰瓷——謝逸 《武陵春·畫燭籠紗紅影亂》 5、水沈催注玉花瓷——周紫芝 《減字木蘭花·門外青驄月下嘶》 6、溫溫玉色照瓷甌——李綱 《望江南/憶江南》 7、頻瓷膠佑——張元幹 《水調歌頭·最樂賢王子》 8、花瓷清響——楊無咎 《一叢花·娟娟□月可庭方》 9、香雲旋涌花瓷——楊無咎 《朝中措·杯盤狼藉燭參差》 10、瀋水煮花瓷——仲並 《八聲甘州·正西山》 11、冰瓷對捧——王千秋 《醉蓬萊·正歌塵驚夜》 12、花瓷雪乳珍奇——曹冠 《朝中措·春芽北苑小方圭》 13、冰瓷金縷勝琉璃——無名氏 《西江月·燈火樓臺欲下》 14、定州花瓷琢紅玉——蘇軾 《試院煎茶》 15、規摹定州瓷——蘇軾 《獨酌試藥玉酒盞有懷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 16、臥聽山童轉瓷——陸游 《初冬雜題》 17、草茂鋤氯ゼ瓷——陸游 《久雨》 18、坊坊曲曲聞瓷——陸游 《明河篇》 19、瓷崍僂匿——陸游 《南沮水道中》 20、四鄰瓷?——黃庭堅 《次韻章禹直開元寺觀畫壁兼簡李德素》 21、月團新碾瀹花瓷——秦觀 《秋日三首》 22、那知玉作瓷——胡寅 《古今豪逸自放之士鮮不嗜酒》 23、罄瓷照壞——劉克莊 《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 24、四十九年瓷忉怛——釋宗杲 《偈頌一百六十首》 25、磷磷水瓷——王禹偁 《春遊南靜川》 26、雅使仙翁瓷意眠——邢仙老 《詩贈晚學李君》 27、興來呼酒乏瓷卮——楊公遠 《次程南仲韻五首》 28、連林瓷斤斧——趙蕃 《書事》 29、應笑開元瓷驕樂——真德秀 《端午貼子詞·皇帝閣六首》 30、幸哉擁杭瓷?——仲並 《上樞密生辰》 31、瓷甌並瓦注——劉子寰 《霜天曉角·滿前兒女》 32、無窮蛭峽瓷蚋——晁說之 《七月五日立秋》 33、柪椿瓷峽——陳造 《送李監嶽二首》 34、穩賬?蘋瓷險——陳造 《再用韻寄丁知縣三首》 35、人寰瓷超越——範祖禹 《資州路月山亭》 36、狼虎瓷吞噬——方回 《登屋東山作》 37、錯硬瓷挑——方回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陽黃惟月聯句》 38、縹瓷酹新漢——胡珵 《滄浪亭》 39、雪泛定州瓷——胡寅 《用前韻示賈閣老》 40、撞還槔瓷郊偶——黃庚 《和靖墓》 41、瀹茗初試瓊甌瓷——家鉉翁 《謝劉仲寬惠茶》 42、巨飈瓷喧——劉黻 《風水》 43、花瓷泛蜜小劑供——劉子翬 《橙子四首》 44、柪瓷杴灝——樓鑰 《分韻送孫從之司業使湖南得千字》 45、魚暇瓷掀舞——蒲壽宬 《六和塔僧房》 46、春山瓷攀緣——釋文珦 《煎茶》 47、縱橫瓷鞭箠——司馬光 《送李汝臣同年謫官導江主簿》 48、啜清須要玉爲瓷————祁 《貴溪周懿文寄遺建茶偶成長句代謝》 49、井華曉汲注瓷甌——蘇堅 《重過石井》 50、規摹定州瓷——蘇軾 《獨酌試藥玉滑盞,有懷諸君子。

明日望夜,月》 51、綠蓑平日瓷遨遊——孫銳 《泊平望吊玄真子》 52、碧瓷波紋生——孫元卿 《與錢孝先遊洞霄》 53、瓷復瓷兮閒利名——陶羽 《古歌贈巖主喜公》 54、器野執素瓷——汪莘 《野趣亭》 55、旋瀉玉瓷浮白花——吳潛 《謝惠計院分餉新茶》 56、更能議論瓷傾倒——曾鞏 《寄孫之翰》 57、裝宓蹦昀瓷瞎——張舜民 《宿盧巖寺》 58、耀州燒瓷樸不巧——趙蕃 《鑑山主以天聖宣賜行道者五百金裝羅漢青瓷香》 59、筐瓷欠鄒漉——鄭清之 《謝鄭廣文和韻》 60、綺啦桓瓷薪舊——仲並 《題李德邵櫱庵》 61、瓦盆瓷缶息老身——周弼 《豐年行》。

5.關於茶文化的詩句

1、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懷》

譯: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

3、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淨,只輪慢碾,玉塵光瑩。——黃庭堅《品令·茶詞》

譯:幾隻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

4、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黃庭堅《滿庭芳·茶》

譯: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着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5、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6、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譯: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7、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魏學洢《核舟記》

譯: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

8、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譯:酒後更喜歡品嚐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餘香。

9、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譯: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10、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杜耒《寒夜》

譯: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裏沸騰着,屋子裏暖烘烘的。

6.形容“青瓷”的詩句有哪些

1. 《虞美人》

宋代:謝逸

角聲吹散梅梢雪。疏影黃昏月。落英點點拂闌干。風送清香滿院、作輕寒。

花瓷羯鼓催行酒。紅袖摻摻手。曲聲未徹寶杯空。飲罷香薰翠被、錦屏中。

2. 《朝中措(茶)》

宋代:曹冠

春芽北苑小方珪,碾畔玉塵飛。金_春蔥擊拂,花瓷雪乳珍奇。

主人情重,留連佳客,不醉無歸。邀住清風兩腋,重斟上馬金卮。

3. 《望江南(茶)》

宋代:吳文英

松風遠,鶯燕靜幽坊。妝褪宮梅人倦繡,夢迴春草日初長。瓷碗試新湯。

笙歌斷,情與絮悠揚。石乳飛時離鳳怨,玉纖分處露花香。人去月侵廊。

4. 《朝中措》

宋代:楊無咎

杯盤狼藉燭參差。欲去未容辭。春雪看飛金碾,香雲旋涌花瓷。

雍容四座,矜誇一品,重聽新詞。歸路清風生腋,不妨輕捻吟髭。

5. 《攤破浣溪沙(湯詞)》

宋代:周紫芝

門外青驄月下嘶。映階籠燭畫簾垂。一曲陽關聲欲盡,不多時。

鳳餅未殘雲腳乳,水沈催注玉花瓷。忍看捧甌春筍露,翠鬟低。

7.推薦一句有關“喝茶”的詩句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着倒一鼎清涼的水,看着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 手端着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望江南·超然臺作》

宋代: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譯文: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登上超然臺遠遠眺望,護城河只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城內則是繽紛競放的春花更遠處,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節過後,酒醒反而因思鄉而嘆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採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3、《寒夜》

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纔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裏沸騰着,屋子裏暖烘烘的。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着,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4、《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

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

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

狂歌一曲驚人耳。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採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裏烹煮。白瓷碗裏漂着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後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於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甕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瞭解。

5、《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羣賢。便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爲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

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繡着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

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羣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8.什麼是茶盞,茶盞的形狀及歷史淵源

茶盞是飲茶的用具。

茶盞的基本器型爲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比飯碗小,比酒杯大。 茶盞的形狀 茶盞的形狀大致有兩種:一種茶盞是口沿較直;另一種茶盞則是撇口,像喇叭,有的茶盞還以描金裝飾,書壽山福海的字樣。

除建窯外,宋代的官窯、哥窯、定窯,鈞窯、龍泉窯、吉州窯都普遍燒製茶盞。明清以後的茶盞又配以盞蓋,形成了一盞、一蓋、一碟的三合一茶盞,現在又稱蓋碗。

茶盞的歷史淵源 蘇東坡的名句從來佳茗似佳人,典型地代表了唐宋及以後的文人墨客,將品茶作爲精神享受的明顯傾向。 茶盞在唐以前就已有記載,《博雅》說:盞杯子宋代時開始有茶杯之名。

陸游就曾寫過: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的詩句。 唐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富盛名。

並且茶盞開始配有盞託。宋代時鬥茶之風大盛,極爲崇尚茶具的精美。

今存於國內的宋代茶盞的品種有:兔毫盞,油滴盞,曜變盞,鷓鴣斑。

9.關於吟茶的詩句

雙井茶送子瞻

(北宋)黃庭堅

人間風日不到處,天上玉堂森寶書。

想見東坡舊居士,揮毫百斛瀉明珠。

我家江南摘雲腴,落磑霏霏雪不如。

爲公喚起黃州夢,獨載扁舟向五湖。

詞句註釋

⑴子瞻:蘇軾,字子瞻,宋代大文學家,黃庭堅的好友。

⑵風日:風景陽光。日:黃庭堅文集、山谷集作“公”。

⑶玉堂:古代官署名,宋代以後稱翰林院爲玉堂。森寶書:森然羅列着許多珍貴的書籍。森:衆多茂盛的樣子。這裏指翰林院珍貴的書籍有很多。

⑷東坡舊居士:指蘇軾。“東坡”原是黃州的一個地名。蘇軾於元豐二年(1079年)被貶到黃州後,曾在城郊的東坡築室居住,因自號“東坡居士”。

⑸斛(hú):古代的重器,十鬥爲一斛。瀉明珠:說蘇軾賦詩作文似明珠傾瀉而出。

⑹雲腴(yú):即指茶葉。高山雲霧生長的茶葉肥美鮮嫩,稱雲腴。腴是肥美的意思,

⑺磑(wèi):亦作“碨”,小石磨,研製茶葉的碾具。落磑:把茶葉放在石磨裏磨碎。霏霏:這裏指茶的粉末紛飛。雪不如:說茶的粉末極爲潔白,雪也比不上它。

⑻黃州:北宋元豐年間被貶之地。

⑼“獨載”句:用范蠡事。相傳春秋時期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掉吳國之後,不願接受封賞,棄去官職,“遂乘輕舟以浮於五湖”(《國語·越語》)。五湖:太湖的別名。[2] [3]

白話譯文

人間風吹不到日照不到之處,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羅列着寶書。

我想見你這位東坡的舊居士,在揮筆爲文好似飛瀉百斛明珠。

這是從我江南老家摘下的雲腴茶,用石磨研磨細細雪花也比它不如。

喚起你在黃州的舊夢,獨駕小舟像范蠡那樣泛遊五湖。

關於茶道的美文

一杯茶怎樣入杯,所求殊異。茶人曰:一杯爲品,兩杯爲解渴,三杯便是粗飲了。 平生好茶,常想蘇東坡的“從來佳茗似佳人”,常想有茶相伴,人生足矣。文人好茶,琴棋書畫詩酒茶,乃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彼此密不可分。“茗愛佳花飲,詩看 卷素裁”。“煮茗對清花,弄琴好知音”。柴米油鹽醬醋茶,系百姓生活開門七件事,茶乃生活必需品。白居易詩云:“食罷一覺醒,起來兩盅茶”。

茶乃一種人生,不同的人品茶能品出不同的意。百姓喝茶是一種需要,和尚飲是一種禪,道 士品茶是一種道,而對文人來說則是一種文化。在文人眼中,茶是神聖的揚清蕩濁之物,能給人帶來精神上愉悅。西湖龍井、黃山毛峯、廬山雲霧、洞庭碧螺春,峯奇、山秀、湖麗、茶香 ,優雅動聽的茶名,使人未飲先醉。溫壺、燙杯、洗茶、泡茶、翻杯、敬茶、聞香、品茶,此爲茶趣。品茶時先觀茶形,乘熱聞香,再嘗其味,細細品飲。

品茶有講究,一杯茶須分三口喝,第一口試茶溫,第二口品茶香,第三口才是飲茶。呷茶入口,茶湯在口中迴旋,頓覺口鼻生香。毛峯的鮮醇爽口,碧螺春的清和甜潤,雲霧的香馨濃厚,龍井的馥郁味甘,盡中不言中。 品茶需要好心鏡。靜夜獨坐靜思,從清苦的茶汁,可品嚐出茶外的許多人生意味,心靈復歸 寧靜。

品茶需要好環境,以簡單清幽爲上。茶可獨酌,也宜共飲。古人講究以茶會友,佳茗、良辰 、美景、知音。“寒夜客來茶當酒”,品茶間主客雙方曲盡情意。友誼即像釅茶,越品越濃。喝一杯好茶,聽一首名曲,讀一本好書,在平淡中享受生活之樂,懷一份虛融淡泊的心境, 此爲品茶之樂。教您泡杯好綠茶泡茶主要要掌握好茶葉的用量和水的溫度,才能使茶的味道更好。茶葉的用量,有“細茶粗吃,粗茶細吃”之說。一般來說,細嫩之茶含茶汁較少,沖泡時要多放一點;粗茶含茶汁多,要少放些。以250毫升一杯水爲計,一般茶葉可放3~5克,而烏龍茶等精細茶應放8克左右。沖泡茶葉的水溫,要看水的質量和茶葉的等級。如果水質較好,燒開即可泡茶,過沸會損失水中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使茶湯失去香味;若水質不佳,就要多煮一會兒,使雜質沉澱。俗話說:“老茶宜沏,嫩茶宜泡。”所謂沏,就是用剛燒開的水;所謂泡,就是用熱水瓶中的水。從科學的角度來講,用溼度很高的水沏茶,會破壞茶葉中的維生素C,但水溼過低又不易使茶葉香味溢出。爲兩全其美,品飲進階、細嫩的綠茶,水溫最好是80~90℃。特別嫩的茶,泡茶時水溫還可以再低一些。其他中低檔茶,可用100℃的滾水沖泡。至於紅茶、花茶,則宜用剛煮沸的水沖泡,並加以杯蓋,以免釋放香味。

茶和水的比例,一般是3~4克幹茶,加200~250毫升的開水,泡3~4分鐘後慢慢品飲爲好。高檔茶一次沖泡過多,會影響茶清幽、淡遠的真味;低檔的用量過多,苦味較重,難以入口。總之,泡茶頗有學問。只有細心揣摸,反覆實踐,才能享受到茶的芬芳和甘醇,才能把人的精神帶入夢幻境地。

一杯的香純瀰漫在周圍的空氣中,好象有煙霧繚繞的感覺.輕輕翻開書桌邊上落塵覆蓋的<時文選粹>隨只而來的是久違的如行雲流水般的文字,簡單而耐人尋味.

呷一口茶水,含在嘴裏,竟是暢快的感覺.舉起茶杯觀察,那上下翻滾的茶葉不正是命運沉浮的寫照?這片落下,那片起來.人生得意一時,卻不能時時順心.這驚人的相似,讓我不的不進一步思考.茶葉的世界觀有是增樣的?帶着這些疑問再一次飲了一口.啊!我發現這並不是完全的甘香!也許着正是經過大起大落的茶葉的淡定情緒!這是經過日曬水煮後它的真正本色!也是一種不奢名利,不計得失的處世情懷!

罪人的茶香,薰得我一口的爽快.發亮的文字對我則有另一番作用.

美文裏文字自然是美的.有時餓了,甚至可以用來充飢.效果也還是明顯的!也不是說人類從此告別了五穀,也不可以只單純的去真想吃掉密密麻麻的墨水做的文字!着是一種精神食糧,它可以帶給人純天然的”綠色食品”.也只有我們真正吸收了這營養,纔會覺得身強體健,活力充沛.我累的時候回找我欣賞的作家的作品來細細咀嚼,竟可以解除我的勞累.我喜歡這淡淡的墨香,喜歡字裏行間裏發生的故事.這不正象人生的漫漫旅途,做過了,希望留下的腳印裏散着縷縷清香.

體味文字,品味茶道.

我心已靜處在落葉散盡的樹林,就讓茶香和書香給我沐浴!

心是清澈的,乾淨的一切叫我不必在僞裝.我坦露着胸膛,真實的做我自己.陽光回在湛藍的天空起舞,指引我人生的方向;大地會在厚重的衣服裏口授於我命運的邏輯!而茶和書將回帶給我無羣盡的糧草,讓我在漫長的旅途上不再勞累和孤獨.

一杯茶過半,一頁書已完.

我的思緒在曼延,永不止步!

聽過茶,看過茶,也喝過茶.

聽茶,聽茶的傳說,聽神祕和淵遠,聽的是茶的文化。看茶,看的是茶的禮節和禮貌,是對茶和茶文化的耳濡目染。而喝茶,是用茶來交友待客,用茶來消渴,用茶養心養性,茶從文化符號過渡到了實際生活中,茶就是實實在在的顏色和氣味,茶就是平常自然而又濃淡相宜的生活和心情

喜愛獨自靜坐慢慢地喝茶,喜愛在茶館的寂靜中細斟慢酌,喜愛一個人新茶淺嘗,喜愛獨自陳茶濃酌。有一杯茶,就有一分靜,在一個人的靜靜中品濃品淡喝茶,再因茶而品生活,品世道人生。

喝茶是份享受,在心情煩燥時,在身心疲乏之時泡一杯茶,慢慢地看着茶葉在水中舒展身體和枝葉,開出美麗的花,看着的花瓣染透整杯整杯的水。

翠或朦朧陳紅中,忘記了

身在北國的無邊風雪中,彷彿身臨江南有雨的茶園,彷彿是在與茶花隨風起舞,彷彿聽到了茶花安靜的訴說。一茶在手,在茶香中聽風聽雨,看書看畫寫字。或濃或淡一杯茶,或長或短一段靜。

中國的茶文化淵深博大,從詩經裏的茶歌茶謠到陸羽的茶經、溫庭筠的採茶錄,甚至還有宋帝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從茶花茶葉,到茶具茶藝,從茶經茶道到茶論茶歌,紛繁駁雜,可見茶文化在中國之深之遠之悠久。

中國的茶種類很多,主要的還是紅茶、綠茶、花茶。綠茶有毫茶、毛峯,有炒青的毛尖、烘青的龍井等。紅茶是由綠茶發酵後製成的,名品有四川沱茶、廣東鐵觀音,有滇紅、祁門紅茶和普洱茶等。花茶則主要是茉莉花茶和菊花茶。

好茶有香、有形、有色,而再有典故就是名茶。

茶之五味濃淡澀苦香中,香爲主,清香,淡香,濃香各有風味

紅綠花茶各有風味,綠茶清香潤喉,提神醒腦,芳冽沁人。據說最好的還是當年新茶,蘇東坡有詞: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綠茶中的碧螺春是清淡美人,清香襲人。而烏龍穩重沉着,有厚勁,醇香回味如老酒。黃山毛峯,沖泡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恩施玉露,香氣清鮮;白毫銀針,清香甜爽。龍井隱逸高遠,虎跑龍井只有耳聞,尚無目睹口享之福。

紅茶通常比綠茶更濃,味也比綠茶要苦要重。其濃茶色如墨褐,其味綿長渾厚,另有一種樸絀糙澀。而磚茶據說要用鐵鍋煮,喝起來溫吞厚道,就與如多年老朋友相對。

花茶是帶有花香的,或是茉莉花淡香,或是菊花的清香,其味清爽淡雅,如小家碧玉,還可消暑解毒清心。

好茶有好形,幹茶葉的形狀和在水中形狀都要好。碧螺春白毫顯露,捲曲成螺,色澤銀綠,翠碧誘人;黃山的毛峯,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恩施玉露,芽葉細嫩勻齊,色澤鮮綠;白毫銀針則如細長銀針,銀針挺立,上下交錯。而雨前茶更有一旗一,三上三下,似煙輕嵐。用透明的玻璃杯盛茶,可以觀茶葉上上下下,沖泡後杯中白雲翻滾,以白花瓷碗盛茶,可見茶葉浮泛曼舞。

茶色另是一品:好茶方有好色澤。綠茶的顏色清得散淡,有的黃亮清澈,有的銀綠翠碧,有的色綠如玉。紅茶就穩就重,釅得妖豔醇厚。功夫茶喝的是功夫,喝的是茶具,喝的是心情,是功夫而不是茶了。

第一次喝紅茶是在一個旅途上的小客店,長途奔波後小憩,一罐驅寒消乏的濃濃熱紅茶,雖是匆匆忙忙中,但那茶的顏色彷彿是年過三十的女人,豔得沉着深厚。而花茶花色,如花一樣通透,如花一樣輕盈,如花蕊一樣美麗。有茉莉花清香,有菊花濃醇,如春風拂面,如秋風掃葉。

飲酒可以成仙,品茶可以成道。古詩詞中茶詠是一大題,陸游有“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有“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裏”;老杜有“柴荊具茶茗,逕路通林丘”;杜小山有“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朱敦儒有“飄然攜去,旗亭問酒,蕭寺尋茶”;李清照有“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有“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有“當年,曾勝賞,生香薰袖,活火分茶”。辛棄疾有“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在中國的茶之外,日本的茶藝館,把茶文化提升到了頂點,器具精美,細樂雅具,又有美女獻茶獻藝,是純是純而又純的茶文化表演。英國家庭裏下午茶中的紅茶和黃油麪包,是社會地位身份的象徵,喝的是淑女風範和紳士風度

還有另類的野茶,有現代生活快節奏中匆忙的袋茶,有不知是精華還是糟粕的茶末。

喝茶有人是消暑解渴,有人是因爲茶的香,有人是爲了打發時間,也有人爲了喝茶而喝茶。有的茶是喝的,有些茶是用來品的,同樣的茶不同的人喝就是不同的茶。

周作人說喝茶當在江村,在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塵夢。紅樓人物妙玉則說:一杯爲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蘇東坡的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又是一種喝法。而以雪水煎茶,會臨無聲落雪,擁嫋嫋飛花,任心醉神融,更是極至之雅。還有久久嚮往中的龍井問茶,在景色怡人,羣山覆翠的清幽處聽典聽故,再一杯一品,不知今日還有否。

杯水如名淡,雅興自然濃。濃濃淡淡的茶常讓人想往老守竹籬茅舍,袖手塵瀾浮泛,任歲月湮逝,嚮往三山五嶽散淡人物,三杯兩盞香茗。

茶的品法,可用粗瓷花碗,可用透明玻璃杯,還可用南泥小碗,再有一把小小的紫砂壺,那種美感,是一種樸素到骨子裏的驚豔。

酒長飲可以當歌,茶淺嘗亦能小醉。數葉獅峯龍井,三兩盞陳年普洱茶,一壺江南草長鶯飛季節上市的新茶,浸透了塞外風雨中的濃濃淡淡,沉浮飄蕩都讓人釅醉。

一杯一茶,一茶一花,美麗的花裏一定都有着一個美麗的魂靈。茶中淡淡的苦澀,有南北風雨的浮塵,有四季風霜的味道,有風雨過後平平靜靜的淡。

花瓣在水中輕輕飄動,我讀得懂她的痛楚、寂寞和熱烈,看得懂她的默默花開花落,看得懂她的從容而淡然的美麗。她也懂我靜夜裏的不眠,她也懂我的沉默,也懂我的濃淡相宜。喝下一杯濃茶,就讓我想起嶺南連綿的雨季,讓無限的春光從心底流過。

時間如流水過去,只有茶濃淡依舊,隨便推開窗,窗外是和風溫煦的靜靜秋日,藍天白雲下樹葉沙沙作響,身邊茶香嫋嫋。人生的從容舒怡就如這閒適的熱茶,珍重纔是幸福。人生的閒暇,纔是喝茶,品茶的時候。浮雲人生,炎涼世態,最宜於在人過中年的匆忙之後品嚐。三餐的五穀,人生的五味,都在茶中化作濃淡,濃有濃香,淡有淡香。

濃茶淡水,細斟慢酌,品的是茶,品的也是生活,也是人生。濃澀人生,清淡日子,流水歲月,就在茶中。

品茶、品心情、品人生,任何一種東西都有它的可貴之處,只是有的人沒有去慢慢品味而已,有人說成熟的女人喝咖啡,成熟的男人喝茶。最近峨眉山的竹葉青喝完了,我更換了但大紅袍,大紅袍也需要去慢慢細心的品,品出它與竹葉青不同的意蘊。茶香飄蕩在山谷之間,惹得雲也清清淡淡的,這種感覺實在太美了。淡而不澀,清香而不撲鼻,緩緩漂來 ...

咖啡和茶總能將人帶進兩種完全不同的境界,在那一片不透明的咖啡色中及那層淡淡的煙氣裏,想象成一個最寂寞的人。於是,咖啡的這份苦,便是苦在心的最底層。茶則象徵一種意蘊。喝茶需要一份耐心和極大的剋制力,才能慢慢地去品味它。

不是任何人都能品到茶的意蘊的,即使是上等的好茶放在一個不懂得品味的人的面前,他也感覺不到茶的幽香。茶越喝越淡,就象很多感情一樣,會隨時間而月來越淡。茶越喝越淡,但是,我們用來泡茶水的紫砂壺裏的茶香,卻會越來越濃......所以當一切都淡去以後,留在我們心底的印記是越來越深.....很多東西是摸不去的記憶。茶如人生,隨和時光的推移,我們也漸漸的老去。正如我們眼角的皺紋,鬢霜飛。

懂得記憶是智者,善於忘記是大智者,“事去而心止”則是人生的大智慧,世間萬物任何事情都是相關聯的,有陰必有陽。

我感覺淡茶的味道更耐人尋味,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一成不變的,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世間萬事萬物都是相輔相成的,這是矛盾,也是哲理,因此,人生中即使有一時的曾經一度讓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和磨難,這種痛苦與磨難也不會是毫無價值,至少它可以使我們吃一塹長一智,讓意志更堅定,思想和人格更成熟。常常感觸於那份透明的淺綠或暗黃,及那片片似卷似舒的葉子。

要喝就要喝淡茶,那味道也一定是極淡的,像是從遙遠的地方,一陣來自山上泉邊的清風,吹到了身邊。有時,也仿若有人在背後的不遠處燃起了一束來自遙遠國度的冷香,裏面夾雜着幾許宗教的安和與靜美,於是,心靈便是一片從未有過的澄澈,也似乎化作了唐宋詩篇,任人品味,意蘊無窮。此時,品味一杯香茗,就如同品味甘美的人生。

清茶一杯賽美酒,飛舞的茶香也飄逸。走過喧囂浮塵,驀然發現,平淡,纔是最真最美!!

品茶人生

平生煙酒不沾,惟一的嗜好便是飲茶。只要有空閒,便喜愛用玻璃杯沏一杯清茶。然後坐在一旁,靜神觀看杯中那沉浮的茶葉,放鬆一下勞累的身心。

用玻璃杯沏茶別有一番韻味。透過昌瑩透明的杯體,可以享受更多的茶趣。尤其下班之後,獨處一室,沏上一杯清茶,靜靜地觀望着眼前杯中的變化,你會發現其樂無窮。觀那蒸騰的氤氳,如同清明時節迷濛飄緲的雨霧,透過這如煙如霧裊裊上升的水汽,人不知不覺會陷入一種無際的遐思,一種入禪的意境,眼前彷彿會出現一幅濃淡相宜的潑墨山水畫,“閒夢江南梅熟時,夜船吹笛雨瀟瀟,入語驛邊橋”。

那杯中的茶葉更是變幻莫測,朵朵嫩芽,緩緩舒展。或恰如雀舌,或旗(嫩葉)(芽尖)交錯,搖曳沉浮,百態千姿,栩栩如生。細心觀察,那片片綠芽上竟會看出茸茸細毫,猶如勃勃生機的春天。舉杯品茗,香郁味醇,舌尖銷覺茶韻清苦,細細品嚐,回味之中略有甘甜。

茶喝得久了,看得久了,便慢慢地感受到許多,人生如茶,品茶如品人生。

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樣細小、纖弱,那樣地無足輕重,但卻又是那樣地微妙。當它放進杯中,一旦與水融合,便釋放出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全部精華,完成了自己的全部價值。

雖說沒有茶葉便不會有可口的香茶,但此時此刻,人們所欣賞、所關注、所品味的已經不再是那片片茶葉了,而是這杯中之水了。

這一切又何嘗不像人的一生?在滄海人世之中,每個人都宛如一片茶葉,每個人都要從生到死,貢獻出自己的畢生,走完自己人生的歷程。

在這個過程中,社會不會去刻意地留心每一個人,就像在飲茶時很少有人會在意杯中的每一片茶葉一樣。茶葉不會因溶入清水不爲人在意而無奈,照樣只留清香在人間;我們每個人也不必因融合於集體不被人所關注而沮喪,因爲我們已經成就了他人,幫助了社會,貢獻了自己,陶冶了人生。茶樹年年有新芽,生命之樹常青。

進而言之,茶葉的價值就在於溶入水中成爲茶水。多好的茶葉,無論是西子湖畔的龍井,還是太湖洞庭山上的碧螺春,不管是武夷山絕壁的“大紅袍”,還是福建安溪城中的鐵觀音,如果不溶於水,不爲人所品、所嘗、所飲,對於茶而言又有何用?作爲一個人,他的學識再高,能力再強,不奉獻於社會,又何足道哉?生命短暫猶若一片茶葉,不必去追求那所謂的永恆,追求生前的功名顯赫,富貴利祿,如果爲此窮盡一生,豈不是本末倒置?

古人云:“以有涯追無溽,殆矣。”我以爲,品茶之中所有體味到的感受,最爲貼切的就是一杯清茶中的那種淡淡的滋味。淺嘗最爲甘美,也最爲持久。凡事過度反而乏味,正所謂:過猶不及,如果窮困及逸樂,因一切甘甜已經遍嘗,便會有茫然無措的感覺,就會像漿酒霍肉之徒,就算眼前堆滿山珍海味,也不會有任何胃口。世間利祿來來往往,紅塵滾滾炎涼榮辱,惟有淡泊,才能寧靜,才能對人生做最深入、最細緻、最獨到、最有價值的品味。這一切又與品茶何其相似。茶,惟有苦澀,才能醒腦提神。

唐代的劉貞德曾經總結說,茶有十德: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養志。由此可知,茶在中國已經不單純是一種飲料,它代表着一種文化,一種價值取向,表達了對情感、對生命的態度,有着更深層次的精神境界。一個人若在茶中有品位,自然對生活、對情感、對生命會熱愛。而對生命熱愛者,必然對人格有操守。

正如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所言:懂茶之人必定是“精行儉德人”。

香澀濃淡茶滋味

《西遊記》裏,齊天大聖與五莊觀的大仙慪氣,令人蔘果樹萎地,求觀音大士施展法力,使人蔘果樹起死重生,衆人皆是歡喜,頗類似茶的經歷。青青茶葉,素手採摘,妙手炒作,烘燻成品;每片茶葉,獨善其身,同萬萬千千的茶胞們擁擠於載體,和而不流,一如君子;雖不象未摘前披綠帶翠,依枝鱗簇,卻因燥困,玉成堅貞,從而渡過悠悠的歲月,旦經衝沏,枯茶便沉溺在滾滾的熱水中,於壺盞裏婉轉舒展,若鹹魚翻生,讓人喜愛。

採茶,製茶,沏茶,針對茶本身可謂無心插柳,待時成蔭,茶能令人樂道,卻也要手工調校,這茶本色,終究靠煅囤,纔可褪去初生的青澀,再由熱水沖泡,贏得最後的口碑,好比人的際遇,各有不同,歷經喜怒哀樂,酸甜苦辣,方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緣起“素以絢兮”的繪事;想那金玉甘橘,無客問津,過了時令,難免敗絮,其懷才不遇,嗚呼哀哉,與誰悲慟?香草灰燼荒原,美人終老鏡鑑,一生的芳華,淪作萬古的塵埃,上天列之爲芻狗,何嘗不哀其傷?向陽的春花亦受乍寒的月照,爭豔之際,人頭攢動,凋零之際,寂寥獨愴,其一盛一衰,表出世態炎涼,難怪東蘺採菊士不喜登徒子之德。紅塵間的香澀本有其熙熙攘攘或孤芳自賞的味道,生命的成長在於節氣,而興興旺旺,卻又需面面俱到的緣分。刻意的真諦在於磨礪得自然,流衆隨俗,貴在真切,能長長久久,也算是柳下惠觀花了。

青青的茶葉,附世不爲弄雅,入俗不爲繁華,由枯竭而滋潤,由釅濃而清淡,默默地接受火熱的考驗,水燙的洗禮,只爲還了原本模樣,然後痛痛快快地散發出苦盡甘來的氣息。

四面青山一灣水,品茗縮影着古老的情調。倒茶之際,恍然同高山流水對應,人是巍峨的山,壺嘴是探頭的崖,盞是盛水的潭,茶水是傾瀉心曲的間歇飛瀑,那提壺舉盞,靜動和諧,對視裏,心絃共鳴,即使沒有乾果助興,單就言語,也是不錯的茶點;一人獨飲也成趣,自斟自酌,堪比獨撐乾坤,隻身拔山擎海,無拘無束地消遣着自由天地,老莊若生於斯時,也要無爲而爲了;而運轉茶具,捏拿正好,有條有理,不溫不火,事香茗若理萬機,男人遠離庖廚恐怕暗蘊於此,不參政也是素王,獨女人不喜男人這般,天下事本葷素相間,男人若故作清高而得其樂,應予改正,系戴圍裙,真漢子上得廳堂也下得廚房。

茶的香澀,世人共識,都市與鄉野,高明同凡夫,皆品一樣的滋味。飲茶若能心無旁騖,只憑噓呵咂咽,便可化解人間的紛紜或冷漠,手上的溫馨熨貼着不盡的情懷,融在暖暖的茶水裏,漫漫和駸駸的時光都藏於胸腹,惟感覺未起的點就是未達的終,短暫的存在就是剎那的永恆,這山山水水從來都是天長地久的安居樂業。茶異於酒,同是醉,茶是信任,酒是胡話。相逢相慶宜飲茶,即使分離,也哀而不傷,因爲明淨,怨而不亢,因爲厚道;茶別於水而不忘本,潤肺腑,滌鬱結,人情味十足,茶濃茶淡,心意盎然,簡直是一紙前人序言今人續文的佳作,天不荒地不老,全無爛柯之虞。那茶,洋溢着滄桑對青春年少的追憶,無聲無息的往事,歷歷在目,夢一般的可及不可觸,在縹緲的香澀中縈繞,在莫名的心緒裏飄逸,久遣不散……

以茶文化爲題寫一篇1200左右的論文

最早的“茶道”兩字因茶的意境而來.意境承 載茶之精神效用 “茶道”兩字,在愛茶人心中是值得敬仰的一片 天地。它先出自詩僧和茶僧美稱的皎然之詩作《飲 茶歌誚崔石使君》。詩的開頭是茶事的描寫,接着的 “一飲滌昏寐,情思爽然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 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悶。”是茶事心 境的渲染,是茶事感受而來的非凡意境,“茶道”兩字 在最後一句“孰知茶道全爾真,惟有丹丘得如此”中 推出。通讀該詩篇,感受最深的是茶事的意境:先從 一飲之前的茶事情景鋪開,爾後逐漸深入,直至妙不 可言,纔有“道”與”茶道”,意境高遠,也真可謂“道可 道,非常道”。皎然的另一首詩怍(《飲茶歌送鄭容》) “丹五羽人輕玉石,採茶飲之生羽翼……霜天半夜芳 草折,爛漫緗花啜又生。賞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 蕩憂慄。 日上香爐情未畢,醉踏虎云溪,高歌送君 出。”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並把茶的蘊意與友情連在 一起,詩的意境也讓人聯想到皎然與茶聖陸羽的關 系(可有相關的茶詩爲證)。陸羽與皎然是忘年交,皎 然所提茶道,自然受陸羽的影響。陸羽也正是在湖 州與皎然結識,進一步積累學識,並終成博學之士, 並完成《茶經》的最後定稿(顏真卿也受影響,並著有 “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源”的詩句)。 蘊含深厚民族思想和精華的茶文化,由歷史沉 積而來,也與茶的意境相伴隨,給人以潛移默化的積 極作用和影響。具體地說,是人們在經過茶事、茶文 化思想內涵的感受和體驗後,受那由茶所帶來的美 妙意境等影響而對人產生作用。深入茶事之奇妙境 界、體驗茶的精神(如“精行儉德”般的內涵).並把它 與人的精神追求相結合,這是茶之道的精髓。我們把 這種影響,以虛幻的方式來表示,可稱之爲與茶相關 的意境,是茶道的基礎或重要內容;皎然所提茶道的 影響,也與其中的意境深遠分不開。 二、茶以載道------茶道與中華傳統文化 我國今古名茶的品種,總數不下二三百種之多,其質量之精美絕倫,花色品種之豐富多姿,堪稱世界之最。據現代科學證實,茶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和十多種維生素等各種成分多達350多種(一說400種以上),富有營養,能調節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藥理作用。歷代學者根據約500種古代文獻資料的記載和研究成果,將茶的功效歸納爲“二十四功效”,包括:少睡,安神,明目,清頭目,止渴生津,清熱,消暑,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膩,下氣(消脹,止呃),利水(通小便),通便,治痢,去痰,怯風解表,堅齒,治心痛,療瘡治瘻,療飢,益氣力,延年益壽,其他(燒煙闢蚊蠅等)。茶可謂具有“厚德載物”之秉性。道寓於器,道在器中,茶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涵,使茶與道得到融合、昇華,與“文以載道”同,“茶以載道”得以成立,茶道成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因此我國曆代社會名流、文人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爲榮,特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古人把飲茶的好處歸納爲”十德”:即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中國人不輕易言道,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昇華爲“道”的只有茶道。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在唐朝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秦漢時期的《神農食經》已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唐《茶經·一之源》:“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是以修道、行道爲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即透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關於世界人生本體根據的、道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爲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茶道”以茶爲媒,透過沏茶、賞茶、飲茶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進友誼、學習禮法、品味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茶道所追求的是超越性與和諧性的有機統一。人的生存是現實的,也是超越的。處於現實中的人力求超越現實,克服現實的缺陷,擺脫現實的束縛,讓身心得到解放和自由,讓情感得到宣泄和昇華。茶道首先追求在虛靜玄觀之中,透過直覺體悟達到對人生、對功利的精神上的超越。 中國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諸家精華而成。“一生爲墨客,幾世作茶仙”的陸羽接受儒、道、佛諸家影響,並能夠融合諸家思想於茶理之中。把諸家精華與唐代文化的特色結合起來,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礎,首創中國茶道精神。在陸羽的筆下.飲茶決不象烹肉、熬粥一樣,爲食而食,爲生而食,而是把物性與人性融合在一起。”飲茶不只是-個物質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覺體悟的過程,強調在茶事之中精行儉德,進行自我修養,陶冶情操,養成茶人品格。茶聖陸羽,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全力倡導和推行的茗飲方式,可令飲者能細心領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飲中與清談、賞花、玩月、撫琴、吟詩、聯句相結合,旨在創造出一種清逸脫俗、高尚幽雅的品茗意境。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爲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在茶道中,靜與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還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歸地把“靜”作爲茶道修習的必經之道。因爲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可內斂含藏,靜可洞察明澈,體道入微。可以說:“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教更主靜。中國茶道正是透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舒靜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你的心靈便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虛靜中昇華淨化,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涵玄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經》。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雲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對茶道直覺體驗的細節作了詳盡的描寫,其中包含着莊子道家混同物我,順乎自然,超越人生,大徹大悟的精神。“七碗茶”流傳千古,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 “和”是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也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和而陰陽相調,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茶道的“和”其實就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中國儒佛道三家思想雜糅的具體體現。中國茶道就是透過茶事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和諧安樂之道。陸羽在《茶經》中指出,凡茶有九難“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因而茶事活動是綜合、協調“茶、水、器、火、境”各項要素的複雜過程;再者,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 儒家思想是中國茶道思想的主體,是提攜諸家思想的綱領。儒家的思想要求我們不偏不倚地看待世界,這正是茶的本性,儒家把“中庸”和“仁禮”思想引入中國茶道,主張在飲茶中溝通思想,創造和諧氣氛,增進彼此的友情。飲茶可以更多地審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待自己,認識別人。各自內省的結果,是加強理解,促進和諧,增強友誼。在儒家眼裏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事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泡茶時,表現爲“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現爲“奉茶爲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爲”飲罷佳茗方知深,讚歎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境與心境方面表現爲“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作爲佛教中國化、簡易化、世俗化的禪宗也創造了飲茶文化的精神意境。所謂“茶禪一味”也就是說茶道精神與禪學相通。從哲學觀點看,禪宗強調自身領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所謂“明心見性”,主張所謂有即無,無即有,重視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教人心胸豁達些,而茶能使人心靜,不亂,不煩,有樂趣,但又有節制,佛教提倡坐禪,飲茶可以提神醒腦,驅除睡魔,有利於清心修行,與禪宗變通佛教清規相適應。所以,僧人們不只飲茶止睡,而且透過飲茶意境的創造,把禪的哲學精神同茶結合起來。茶文化實際上構成了中國佛教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僧侶們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饋人,以茶宴代酒宴;於是,逐漸形成了一整套莊嚴肅穆的茶禮,尤其是佛教節日,或重要的法會都舉行較大型的茶宴。唐時有的寺院還可以爲仕宦各界迎親送友設定佛門禮儀的茶宴。宋代在敕建的寺院,遇到朝廷賜欽袈、錫仗、法器時都舉行隆重慶典,往往用盛大的茶禮以示慶賀。日本茶道即是以禪宗義理爲靈魂,倡導“和、清、靜、寂”的茶道精神。 唐代著名詩僧皎然在他的“三飲詩”裏將禪學、詩學、儒家思想三位一體表現得淋漓盡致。“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既爲除昏沉睡意,更爲得天地空靈之清爽。“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撒輕塵”,自己心神清靜便是通佛之心了,飲茶爲“清我神”,與坐禪的意念是相通的,達到“迷即佛衆生.悟即衆心佛”的境界。“三飲便得道,何需苦心破煩惱”,實現了“靜心”、“自悟”的禪宗主旨。皎然把這一精神貫徹到中國茶道中.道家、佛家在茶中溶進了“清靜”思想,希望透過飲茶把自已與山水、大自然、宇宙融爲一體,在飲茶中求得美好的韻律、精神開釋,這與禪的思想是一致的。所以說,飲茶可以得道,茶中有道,佛與茶便連結起來,佛理與茶理便有共同之處。儒家在仕途的坎坷中以茶培養自己超脫的品質,道家在茶中尋求一種空靈虛無的意境。三家在求“靜”、求豁達、明朗、理智方面在茶中尋找到一致。 三 茶道之現代意義 茶是色、香、味、形四美俱全之物,正可與人們追求真善美、追求超越的精神相契合;茶道的“和、靜、清、儉”精神,恰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及人的全面發展要求相適應。因此,現代社會弘揚茶道有着積極、深遠的意義。 三千年道統在中國歷史上曾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到了近現代在西方理性主義的衝擊下,亦曾被徹底否決。但當今隨着社會的發展,矛盾衝突的日益加劇,天地人道和諧共處的問題已成爲擺在人類面前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 人類社會正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期,機遇與危機都是前所未見的,人類生存狀態處於尖銳的矛盾之中:—方面,新科技使人類擁有徵服自然的巨大能力,積累了超過以往世紀總和的物質財富,展現出十分誘人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人的異化程度有增無減,現代文明創造的物質力量已達到可於瞬間毀滅人類的水平,這是“外在危機”;同時.現代文明形成的種種異己力量也在摧毀人的心靈,導致人的異化,“使人背離了他的真正目的”,“阻礙人的成長”,這是“內在危機”。於是,追求經濟增長、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三者協調共進的“可持續發展”,日漸成爲世人的共識。人類的使命並不只是謀求在物質上掌握世界,從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意義上說,物質增長不是進步的目的,而只是未來進步的一個前提條件,透過這一手段的運用,使人類能夠在精神上掌握自身,達到精神與物質的和諧統一。 茶道所蘊涵的超越、和諧、儉省等精神是值得我們大力弘揚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的核心就是“和諧”,就是謀求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維持新的平衡,協調發展,即指從那種根深蒂固的動物性的、重佔有的、片面的生存觀念提升到注重生存意義與生命質量,強調人、社會、自然全面協調發展因而具有自我反思、約束及調節機制與效應的屬人的生存觀念,求得各方面的和諧發展,步調一致,做到當前發展與未來發展相結合,當代人利益與後代人利益相結合,發展經濟與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相結合,使我們的子孫後代能持續發展和安居樂業。 有的理性主義者認爲,茶道以直覺體悟爲認知手段,不合於邏輯推理,是非理性的東西,因而應當擯棄。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當今世界的重大理論課題之一,就是在人與社會發展中如何合理地協調理性與非理性的關係。關於中西傳統文化表現的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的問題,也是一個爭論很多誤解亦很多的問題。特別是,我國學術界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表現出祟尚理性主義同時貶低甚至否定非理性主義的理論傾斜。彷彿只有理性主義纔是真、善、美的創造者,而非理性主義則只能產生假、醜、惡。這種理論是站不住腳的。無論對於個體人的思維,還是作爲人類的思維,其具體過程,儘管有以理性或以非理性爲主導的傾向,但在思維的全過程和思維的本性上,兩者都是缺一不可的。事實上,對於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理性與非理性都是不可缺少的。把中國近現代的落後,簡單地歸之於非理性主義,是荒唐的。我們知道,西方的理性主義傳統,並沒有使西方的中世紀發出光彩,而中國的非理性主義傳統,卻使中國在中世紀創造出當時舉世無雙的燦爛文化。就是說,從學理上看,理性與非理性並沒有哪個高哪個低的價值區分。對於人和社會的發展,理性與非理性都是不可缺少的,並且是不可互相替代的。在西方,從近代到現代由於理性主義被強調得過了頭,出現理性異化,如科學主義與技術主義使科學技術反過來統治人,壓抑人的全面發展,從而又有意志主義、存在主義等非理性主義思潮的興起,至今方興末艾。這也有力地證明理性與非理性是不可替代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和“厚德載物”同爲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相輔相成。人既需激烈、昂奮、粗獷、豪放的陽剛之秉賦,也需平和、寂靜、清悠、素儉、精進的陰柔之素質,陰陽共濟,剛韌並存,乃有助健全人格之養成。酒性爲陽,飲酒助豪情,茶性爲陰,品茶添清雅。一俠一隱,一個熱烈,一個冷靜,故茶對人性的完善,有獨特價值。 人們在功利生活中,難免產生浮躁、庸惰、焦慮、內心衝突等消極心理,心靈復歸清靜、恬淡和振作,是人所企求的心理需要。目前,我國正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躍遷,又值經濟轉軌,人們對競爭的激烈、生活節奏的緊張和人際疏離已有深刻體驗,故人性復歸的衝動尤顯迫切。茶的儉淡、精清、恬靜、沖和的特質,與此種心理需要正相契合,故“茶道”內容,應反映現實社會處境下人們的心靈渴求,引導人們追求品茶精神境界,使品茶生活成爲人生旅途的“綠色棲所”:茶香飄處,收斂奢欲,洗心滌煩,振作向上,消除情乏,自我整合,人倫和諧,其樂融融

下面還有一篇

我國今古名茶的品種,總數不下二三百種之多,其質量之精美絕倫,花色品種之豐富多

姿,堪稱世界之最。據現代科學證實,茶葉中含有蛋白質、脂肪、茶多酚、咖啡鹼、

脂多糖和十多種維生素等各種成分多達350多種(一說400種以上),富有營養,能調節

生理功能,具有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和藥理作用。歷代學者根據約500種古代文獻資料的

記載和研究成果,將茶的功效歸納爲“二十四功效”,包括:少睡,安神,明目,清

頭目,止渴生津,清熱,消暑,解毒,消食,醒酒,去肥膩,下氣(消脹,止呃),利

水(通小便),通便,治痢,去痰,怯風解表,堅齒,治心痛,療瘡治瘻,療飢,益氣

力,延年益壽,其他(燒煙闢蚊蠅等)。茶可謂具有“厚德載物”之秉性。道寓於器,道

在器中,茶本身所具有的豐富內涵,使茶與道得到融合、昇華,與“文以載道”同,“

茶以載道”得以成立,茶道成爲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茶飲具有清新、雅逸的天然特性,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身心,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

”思想,因此我國曆代社會名流、文人客、商賈官吏、佛道人士都以崇茶爲榮,特

別喜好在品茗中,吟詩議事、調琴歌唱、弈棋作畫,以追求高雅的享受。古人把飲茶

的好處歸納爲”十德”:即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

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養身體,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中國人不輕易言道,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昇華爲“道”的只有茶道。茶道最

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在唐朝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

秦漢時期的《神農食經》已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唐《茶經·一之源》

:“茶之爲用,味至寒,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

是核心。茶道是以修道、行道爲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

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

涵,即透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關於世界人生本體

根據的、道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爲規範寓

於飲茶的活動之中。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茶道”以茶爲媒,透過沏

茶、賞茶、飲茶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增進友誼、學習禮法、品味人生、參禪悟道

,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完善,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茶道所追求的是超越性與和諧性的有機統一。人的生存是現實的,也是超越的。處於現

實中的人力求超越現實,克服現實的缺陷,擺脫現實的束縛,讓身心得到解放和自由

,讓情感得到宣泄和昇華。茶道首先追求在虛靜玄觀之中,透過直覺體悟達到對人生

、對功利的精神上的超越。

中國茶道思想是融合儒、道、佛諸家精華而成。“一生爲墨客,幾世作茶仙”的陸羽

接受儒、道、佛諸家影響,並能夠融合諸家思想於茶理之中。把諸家精華與唐代文化

的特色結合起來,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礎,首創中國茶道精神。在陸羽的筆下.飲茶

決不象烹肉、熬粥一樣,爲食而食,爲生而食,而是把物性與人性融合在一起。”飲茶

不只是-個物質過程.更重要的是一個精神享受、精神陶冶、直覺體悟的過程,強調在

茶事之中精行儉德,進行自我修養,陶冶情操,養成茶人品格。茶聖陸羽,在一千二百

多年前全力倡導和推行的茗飲方式,可令飲者能細心領略茶之天然特性;在茗飲中與

清談、賞花、玩月、撫琴、吟詩、聯句相結合,旨在創造出一種清逸脫俗、高尚幽雅

的品茗意境。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爲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

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

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入於儒,出於道,逃於佛”,儒與道、佛合摻互補,是古代士人精神上的生態平衡學。

儒家思想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支配其社會觀念和倫理觀念。而道、佛兩家所宣傳

的、以自我精神解脫爲核心的適意人生哲學,以及像閒雲野鶴一般自然恬淡、無拘無束

的生活情趣和清靜虛明、無思無慮的心理境界,對士人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滲透力。

他們以老莊和禪宗哲學思想爲基礎,以求得精神上的超越和解脫,透過品茗、琴棋書畫

等修身養性方法加深涵養,以剋制、忍讓求得內心世界的平衡,保持感情與心理的和諧

穩定。內在心性上的澄澈虛靜。清心寡慾,就會表現爲外在風度上的雍容大度,寬厚謙

和,與人無爭,怡然自樂,汰盡浮燥,歸復天然。茶適應了中國士人“淡泊以明志,寧靜

而致遠”的性格和追求。茶使人產生一種神清氣爽、心平氣和的心境。當某些人經過

仕途的坎坷、人生的磨難以後,他會從茶的清醇淡泊中品味人生,返樸歸真。

在茶道中,靜與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還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歸

地把“靜”作爲茶道修習的必經之道。因爲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可內

斂含藏,靜可洞察明澈,體道入微。可以說:“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

。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教更主靜。中國茶道正是透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

一個空靈舒靜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

你的心靈便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虛靜中昇華淨化,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

然融涵玄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寫道:“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文字五千卷”,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

經》。三碗茶,唯存道德,此與皎然“三飲便得道”義同。四碗茶,是非恩怨煙消雲

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羽化登仙。“七碗茶”對茶道直覺體驗的細節作

了詳盡的描寫,其中包含着莊子道家混同物我,順乎自然,超越人生,大徹大悟的精神。

“七碗茶”流傳千古,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

“和”是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中國茶道的哲學思想核心,也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

學理念。和而陰陽相調,和而五行共生,和是中庸之道,和乃”天人合一”。

我好不容易纔打完這麼多的字,希望對你有幫助。多給我點分哦。o(∩_∩)o 哈哈

介紹一下中國的茶文化?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和利用茶的國家,茶葉伴隨着古老的中華民族走過了漫長的歲月。開啟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書卷,幾乎從每一頁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茶文化的發展歷程大體經歷了“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盛於宋,普及於明清”的過程。

【基本茶類】

綠茶(不發酵);

白茶、黃茶(輕微發酵);

烏龍茶(青茶,輕中度發酵);

紅茶(完全發酵);

黑茶(完全發酵,後發酵).

【加工茶類】

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茶飲料。

一、茶樹的學名:

茶是一種多年生、木本、常綠植物,在植物學分類上屬雙子葉植物綱、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屬,與庭園種植的茶花同屬不同種。

二、茶樹的種類:

茶樹有灌木、小喬木和喬木之分。栽培茶樹多爲灌木類,主要枝條都由根頸處分出,無明顯的主幹,樹高1~3米。喬木茶樹,有明顯的主幹,分枝部位高,樹勢高大,達數米至十多米,我國雲南等地原始森林中的野生大茶樹都屬此類。小喬木茶樹介於兩者之間,分枝部位較高,有明顯主幹,樹勢較高,在我國福建、廣東較多。

三、茶的化學成分:

茶多酚、咖啡鹼和茶氨酸通常作爲鑑定真假茶的成分指標。

西自自治區的察隅,東至臺灣省東海岸,

南起海南省榆林和三亞,北到山東省榮成。

一、江北茶區茶樹以灌木類型中小葉種爲主,幾乎都生產綠茶。

二、江南茶區是中國最主要茶區,佔總產量的2/3,品種以灌木類型中小葉種爲主,也有小喬木。

三、西南地區包括雲貴川重慶和東南部,是中國最古老的茶區。

四、華南茶區積溫最高,最適宜茶樹生長。

一、抗氧化、抗衰老(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及各種維生素)

二、抗癌

三、增強免疫功能

四、調節血脂、血糖、血壓及預防心血管疾病

五、抗輻射,癌症患者因採用放射治療而引起的輕度放射病症,如食慾不振、噁心、腹瀉等,遵醫囑飲茶後,有90%的患者放射病症狀明顯減輕。

六、抑制有害微生物,EGCG對流感病毒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七、抗齲齒

八、美容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栽培、利用茶葉的國家。據歷史資料考證,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

茶樓古文化插畫-中式風格茶樓有很多特點,都有什麼呢?

茶文化古風圖片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一起來品味茶文化吧!下面是我爲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古風圖片,希望對您有用。

茶文化古風圖片欣賞

茶文化古風圖片1茶文化古風圖片2茶文化古風圖片3茶文化古風圖片4茶文化古風圖片5茶文化的功能

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茶德、傳播茶道、文化藝術、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茶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澱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茶內在具備的美好品性。

茶文化具有的傳統主要有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謙虛禮貌、勤奮節儉和相敬互讓等。吳覺農先生和湖南劉先和,爲茶葉事業鞠躬盡瘁,既是愛國主義者,又是當代茶人傑出代表。

陸羽《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也醉人”就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儉的真實反映。以茶字當頭排列茶文化的社會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爲中國四大發明(火藥、造紙、指南針和印刷術)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

唐代陸羽《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書。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今天所處的市場經濟,競爭激烈,優勝劣汰,講利益、講效益。但人情較爲冷漠,人際關係趨於淡漠。透過茶樓、茶藝館品茗或茶藝,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朋友相聚在舊式茶館裏,隨意說笑,回憶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古代就有“寒夜客來茶當酒”之說,以茶代酒體現傳統美德,符合今天倡導的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爲的規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時期茶文化孕育出來的新的社會功能。上海少兒茶藝透過自己動手,學習茶科學,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敬茶中,展現出對長輩的尊敬,對父母的孝敬,對同學的敬意。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願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衆文化,民衆廣爲參與。茶文化覆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

茶文化的介紹

全世界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居民都喜愛品茗。有的地方把飲茶品茗作爲一種藝術享受來推廣。各國的飲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的居民酷愛喝濃茶,茶葉又苦又澀,他們卻覺得津津有味。該國紅茶暢銷世界各地,在首都科倫坡有經銷茶葉的大商行,設有試茶部,由專家憑舌試味,再核等級和價格。

英國:英國各階層人士都喜愛飲料。茶,幾乎可稱爲英國的民族飲料。他們喜愛現煮的濃茶,並放一二塊糖,加少許冷牛奶。

泰國:泰國人喜愛在茶水裏加冰,一下子就冷卻了,甚至冰凍了,這就是冰茶。在泰國,當地茶客不飲熱茶,要飲熱茶的通常是外來的客人。

蒙古:蒙古人喜愛吃磚茶。他們把磚茶放在木臼中搗成粉末,加水放在鍋中煮開,然後加上一些,還加牛奶和羊奶,加上適當的鹽。

新西蘭:新西蘭人把喝茶作爲人生最大的享受之一。許多機關、學校、廠礦等還特別訂出飲茶時間。各鄉鎮茶葉店和茶館比比皆是。

馬裏:馬里人喜愛飯後喝茶。他們把茶葉和水放入茶壺裏,然後燉在泥爐上煮開。茶煮沸後加上糖,每人斟一杯。他們的煮茶方法不同一般:每天起牀,就以錫罐燒水,投入茶葉;任其煎煮,直到同時煮的醃肉燒熟,再同時吃肉喝茶。

加拿大:加拿大人泡茶方法較特別,先將陶壺燙熱,放一茶匙茶葉,然後以沸水注於其上,浸七、八分鐘,再將茶葉傾入另一熱壺供飲。通常加入乳酪與糖。

俄羅斯:俄羅斯人泡茶,每杯常加檸檬一片,也有用果漿代檸檬的。在冬季則有時加入甜酒,預防感冒。

埃及:埃及的甜茶。埃及人待客,常端上一杯熱茶,裏面放許多白糖,只喝二三杯這種甜茶,嘴裏就會感到粘糊糊的,連飯也不想吃了。

北非:北非的薄荷茶。北非人喝茶,喜歡在綠茶花裏幾片新鮮薄荷葉和一些冰糖,飲時清涼可口。有客來訪,客人得將主人向他敬的三杯茶喝完,纔算有禮貌。

南美:南美的馬黛茶。南美許多國家,人們用當地的馬黛樹的葉子製成茶,既提神又助化。他們是用吸管從茶杯中慢慢着品味着。

中式風格茶樓有很多特點,都有什麼呢?

經營茶樓,首先店主必需懂茶,甜點、乾果類點綴品必需配備。茶樓環境必需悠雅整潔,裝修風格古色古香,配備古箏類傳統音樂。煮茶類用水相當挑剔,再好的茶用水不當也會影響茶的口感及品質。既然選擇了開一家茶樓,那麼就免不了確定其主體文化。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新型茶樓,相對於傳統茶樓的喝茶、下棋、聽書、賞曲,新型茶樓則展現出其多元化的一面。例如經營一家花藝茶樓,可以讓消費者們一邊品茶或者自主沏茶。

自己開茶樓則首先特色(主題)要鮮明要的極致的鮮明無論是裝修風格茶品風格服務風格特色主題要鮮明,這個要下功夫調研收集資料等等這些是基礎下來就是引流如何吸引召集不斷的客戶抓住互聯網的各個工具應用好做足“內容營銷”優質品牌加盟、員工素質形象、廣告宣傳、店面地理位置優越、裝修要有品味、實實在在的把產品做好,把服務質量提上去就是核心。

要看小茶樓的主要盈利點。如果是以提供喝茶場所爲盈利點的,必須要收人頭費多少錢一位,要喝中高端茶的,另收。如果是以茶葉銷售爲盈利點的,那人頭費看實際情況可收可不收。現在這個時代和以前的時代是不一樣了,小茶樓的經營模式也可以有多元化經營,例如裝修如果在休閒及商務洽談或者接待檔次,那麼你可以選擇大通貨模式經營,簡單的就是說客人可以在我這買茶葉寄存然後免費泡茶。

小茶樓的模式已經是比較傳統的經營模式了。想要賺大錢是比較難,用心經營解決溫飽,作爲人文生活的聚集地還是不錯的。能爲顧客解決喝茶的問題,就是茶樓經營的價值。

茶館需要小而精嗎

需要的。

經營小型茶館的話確實是需要小而精,小是指投資相對較小,店面小,精是指商品種類選擇精品的售賣。

經營小型茶館的小技巧如下:

1、主題文化。既然選擇了開一家茶樓,那麼就免不了確定其主體文化。市面上出現了許多新型茶樓,相對於傳統茶樓的喝茶、下棋、聽書、賞曲,新型茶樓則展現出其多元化的一面。例如經營一家花藝茶樓,可以讓消費者們一邊品茶或者自主沏茶,然後學習自由插畫;或者選擇網絡茶樓主題文化,將茶文化與互聯網相結合,茶樓中自帶有免費無線網以及電腦設備,可以讓消費者們喝着茶上着網,放鬆身心;也可以考慮書刊茶樓主題文化,實時更新店中書籍,讓消費者們可以喝着茶,在休閒的環境中看書或者閒談。營造出一種濃厚的主題文化氛圍,適時地舉行與主題文化相關的活動,不僅可以讓相同趣味的消費者們同聚一堂增加消費者黏性,還能不斷吸引新的消費者增加收益。

2、服務管理。茶樓,總體來說是爲消費者們提供服務的地方,因此,服務可以說是茶樓的無形產品,也是核心產品,是茶樓經營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根據不同消費者之間的差異化需求,提供人性化、定製化的貼心服務。

3、產品種類。選擇經營一家茶樓,若店中產品僅僅只是喝茶的話,則難免顯得店中產品單一,無法滿足消費者們的需求。因此,在開一家茶樓的時候,不妨在茶樓中增加一些零食糕點,讓消費者們在喝茶休閒的時候,也有零嘴等小吃滿足消費者們的口腹之慾。當然,這一店多營的銷售模式除了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更是擴寬了店家的收益渠道,無疑是爲店家增加了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