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臘月十五砍柴嗎

臘月十五砍柴嗎

臘月十五可以砍柴。寒冬臘月用柴量大,殺豬薰肉、打豆腐、做甜酒、取暖都要燒柴。臘月,是歲末十二月的別稱。關於臘,早在《周易》與《周禮》等著作中就有肉甫和臘味的記載。臘的本義是乾肉。歲末十二月有多種稱呼,其中最爲熟知的當屬臘月這一別稱。這個月的天氣最適合風乾製作臘味,所以有臘月之稱。歲末十二月由於處在新舊交接時段,是祭祀比較多的月份。早在先秦時期我國一些地方便有在這新舊交接的月份舉行歲終之祭。因歲末十二月有臘月、臘冬等別稱,所以這個月舉行的祭祀稱爲臘祭。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荊門有哪些習俗

荊門人都知道,在春節期間有很多有趣的活動。每當進入臘月,不論城鎮,還是鄉下農戶就開始忙於過年的物資準備,不少家庭就要向在外地工作的親人傳遞信息,告訴他們回家過年,吃團圓飯,同時也向親朋好友相互贈送賀年片,相互送祝福,相互勉勵。其中,最普遍盛行的就是鄉村農戶和集鎮居民殺年豬、醃臘肉、曬香腸、醃臘雞、打餈耙、打年糕、磨湯圓、做米酒、磨豆餅(用大米爲主料,配製綠豆、黃豆、小麥)攤成大餅切成條狀晾乾。

備臘八水,就是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農戶家庭把大小水缸盛滿水,加蓋封存起來,等到第二年的春天和夏天使用。據說,這種臘八水,一是可以治百病;二是夏天解涼;三老人喝了治百病,小孩喝了身體健康。

臘八節喝臘八粥。臘八,也就是農曆臘月初八,這天人們都在這天熬食臘八粥。關於臘八粥的配料早有記載:臘八粥用大米、黃米、薏米、綠豆、小米、紅豆、花生、紅棗等和水煮熟,有條件的可放點核桃仁、杏仁等及白糖、紅塘、葡萄乾以作點染。每年臘月初七,剝果滌器,終夜製作至天亮則粥熟矣。

荊門人在過年時也會製作各種各色的年糕。而在原製作的基礎上,荊門人又按照荊門各地的風俗和口味製作的有糯米粉、糯米漿,用石磨加工,幹後加白糖製作,粉細粘嫩、香甜可口、色澤白亮,水煮不散、油煎不硬、久存不黴,還可以用糯米粉加豬油、香油配以玫瑰、桂花、薄荷、蓮子等製作年糕。茶食點心,有“酥皮”、方形、片糕、油氽、糖貨等多種花樣。當然,隨着時代的變化,經濟的發展,如今,荊門人民也和全國各地一樣,什麼食品好、美都可以製作出來,除了原有的一些老傳統食品,還增加了一些新的節日食品,比如:三十晚上吃餃子,這是北方的風俗,如今南北相通,口味相通,也邁入了神州新春美食。北方有的荊門也能找的到,荊門有的各地也會製作了。現在在荊門百姓中流傳一句口頭禪“好吃不如餃子”。

“掃塵”,也是一項有意義的活動。俗話說:掃塵除舊迎新。在民間有這種說法,過大年三十,從臘月二十三開始就開始整理房前屋後及屋內衛生。掃塵,又叫掃年。原本是古代勞動人民驅除疫鬼以求吉祥的宗教儀式,但掃塵除污穢又減少疾病,有利於人們身心健康。對此,宋人吳自牧在“夢樑錄”卷六“除夜”條下說的很清楚,“十二月冬,不論大小人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以祈新歲之安”。

敬竈神,在荊門這個古老的地方,尤其是廣大城鄉農戶、居民敬竈神由來已久,這雖然有點帶迷信色彩的活動,但人們都是自然而然拜祭。臘月二十三是竈王爺上天的好日子,這天一大早各家各戶就把供在竈門旁的“司令菩薩”請下來,有的是用木頭刻的,也有用石磚雕成的佛畫像,把佛像請在桌上敬好酒、好菜等,上香燃蠟,祈禱下拜,嘴念阿彌陀佛,爲一年來竈王爺保存全家煙火平安所做的好事,表白一番,然後祈禱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完畢,連撒三杯酒倒在地上,表示敬竈王爺,最後燒紙錢,上第二道香火,再請竈王爺順利。

新春佳節貼春聯、掛年畫,是我國曆史悠久的民間習俗和傳統文化。古稱桃符、門對、門聯,這在我國古書上早有記載。門神二字,最早見於“禮紀,麥驅大記:鄭玄注,釋茶、禮門神也”。但只是抽象概念,還沒有具體的名字。後人有認爲是成慶“古勇士”或荊軻。

守歲,也叫守財。荊門城鄉居民有這個習俗,大年三十晚上不睡,特別是上了年歲的人更是如此,三十忙到晚上,主人在堂中生一盆火全家人圍火而坐,有玩牌的,有喝茶的,有講一年來全家人辛勤勞動的成果和經驗交流的,互相問好祝福的,這天晚上不能往地上倒水,也不能掃地,有說:三十晚上掃地就是“掃除吉祥,掃除金銀,要守住財寶”。

最有特色的民俗—民歌

荊門民歌,分佈面廣,種類繁多,曲體結構大體分爲單段體、多段體和聯曲體。調式特徵主要是徵調式。從內容上分,有近現代民歌、傳統民歌;從形式上分,主要有號子、山歌、田歌、小調、燈調、風俗歌等。

近現代民歌,產生於第一、二次國內戰爭,到抗日、解放戰爭、社會主義和建設的各個時期,都有大量的民歌產生。其中絕大部分民歌在不同歷史時期,都不同程度地唱出了時代風貌和人民羣衆的心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社會文明進步作用。

傳統民歌,大都是反映勞動人民反抗舊社會、諷刺和嘲笑統治階級的,也有訴說勞動人民苦難和揭露世道不平的。在封建社會裏,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婦女的地位最低下,所以在民歌中也產生了一些涉及婚姻、愛情及家庭的內容。

自從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後,民間歌曲的創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具有了鮮明的階級性,明確的人民性,表現了無產階級領導下的人民羣衆高度的情操和樂觀主義精神。全國解放後,隨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興起,荊門民歌又有了新發展,出現了不少新編的民歌,起到了宣傳教育和豐富人民羣衆文化生活的積極作用。

一、民歌分佈

荊門民歌大致按山歌、田歌、號子和小調分佈於山區、丘陵、平原三個區域。

城北山區主要流行山歌,其它歌種也有一些。與山區接壤的丘陵地區是水稻的主要產區,除了一定的新編民歌和小調外,田歌較多,它的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曲調優美動聽。平原地區勞動號子較多,小調也較豐富。燈調在三個區域內均有。風俗歌曲目前僅見於漳河、慄溪兩鎮。

二、民歌歌種

(一)山歌:

山歌流行於荊門山區和部分丘陵地區。主要是農民上山砍柴及兒童們上山放牛時獨唱和展開對歌,一呼一應。平腔多,高腔少,均爲徵、羽兩個調式,歌詞內容與形式不拘。成年都唱情歌,如《我愛姐的好勞動》、《太陽一出往上升》等。牧童則多唱調侃、戲謔人的歌;他們一羣對一羣,一山對一山,由遠而近,歌多爲榮,歌少爲恥。

(二)田歌:

1.栽秧歌:栽秧歌是田歌中的一種,主要唱於栽秧季節(農曆月間)。它是水田歌聲。如:城南的“花鬧葉”是栽秧歌中的主要唱腔之一。歌曲優美動聽,調式爲徵、羽兩個調式,歌詞取於流傳的小調歌詞,分甲乙隊或男女隊一問一答或一唱一解。有時也見景生情,隨意編造,主要是消除栽秧人的疲勞,提高栽秧速度。

2.栽秧鑼鼓:據有關資料記載,栽秧鑼鼓產生於明代前,詩人唐志諄曾作詩云:“石城煙靄淨朝暾,雞犬人家桑柘繁;天上星槎來夏口,雲中江樹接荊門,郢中白雪不可和,蘆家莫愁猶有村;趁閒正喜看殊俗,打鼓插秧楊柳根”。它唱於栽秧季節,由兩位歌師一人持鑼,一人持鼓。唱腔停歇用鑼鼓填充過門。栽秧的人剛下田時,歌師在田埂上打唱,等栽秧人到田中間後,歌師便隨着人羣進入田中,面對栽秧人打唱,調式爲徵調式,歌詞大部分選自古書、古戲。主要是消除栽秧人的疲勞和雜念,讓栽秧人集中精力,提高栽秧的工效。

3.扯草鑼鼓:一般是三人(一鼓二鑼)組成一個班子,專門爲在秧田裏扯草人打唱的。扯草鑼鼓的鑼鼓經很多,較流行的有“起鼓”、“雙龍抱柱”、“將軍打獵”、“觀音坐蓮”、“水蛇子吐”、“九個當九個冬”、“大翻身”、“小翻身”(以上均在上午唱),“雲內發霞”、“喜鵲鬧林”(以上均在下午唱)以及“倒鼓”、“步步緊”、“吟詩鼓”等,以上這些鼓點大都是扯草人下田以前鼓師先在田埂上打的;等扯草人下田排好隊形後,開始扯草時,鼓師就跟着下田,在扯草人面前邊唱邊退。

扯草鑼鼓唱的內容,上午多半唱長的歷史故事(鼓師稱它“正本”),下午多半唱“花號子”等短小風趣的小段子,逗人快樂,爲之鼓勁。

4.扯草歌:扯草歌主要唱於扯秧草的季節(農曆5—6月)。城南團林、五里一帶的秧歌(揚歌)很有代表性。曲調高昂,大部分是徵調式,有的歌襯詞很多。唱時分甲乙隊一領一合,由兩個或一個嗩吶伴奏。清晨、上午、下午都有不同的歌詞。清晨剛上工就唱幾句客氣話,如“客們上工早”“恭喜老闆莊稼好”之類的歌詞;上午唱正歌,下午則催老闆放工。扯草中也唱一些其它田歌,如:“猜地名”、“數”等,主要讓人們調劑精神,提高扯草工效。

5.薅草鑼鼓:薅草鑼鼓主要是指薅旱草而言,由兩個歌手一人持鑼,一人持鼓演唱,每段唱四句,每句結束時用鑼鼓填過門。歌詞主.要唱古人、古書。

(三)號

1.硪號子:硪號子主要是打硪夯土時唱的,,由一人領唱,大家合唱,叫號的目的主要爲了使勁均勻,起落一致。硪號子在荊門有十餘種,主要有“陝號子”、“慢號子”、“一字硪”、“雙號子”、“二四硪”等。它的節奏性強,歌詞廣泛。有唱古書、古戲的,也有見景生情,隨意編唱的。

2.搬運號子:主要唱於城鎮的搬運工人,有唱詞的不多,主要唱襯詞,音樂節奏感強。號子的種類很多,擡重件時有“重件號子”,抖包時有“抖包號子”等。

3.船工號子:船工號子是解放前航運工人的歌聲。由拉縴工人叫喚,一領一合,步伐統一,使勁一致。流行在江漢平原一帶的,有拉縴、搖櫓、橫江等十餘種。

4.榨油號子:是榨油坊工人的歌聲,解放前榨油大多數是用人工撞榨,動作有輕重之分,輕則是拉撞杆(唱歌詞),重則送出撞杆(唱襯詞“哎”),一般情況是兩人進行工作,甲爲正手,乙爲副手。由甲領唱,乙幫腔撞一次,動作一致,用力越猛,出油率越高。

5.耕田號子:流行於城北慄溪、鹽池及子陵一帶,主要是農民耕田調犁、趕耖、打斫滾轉拐時有節奏的呼喊。耕田喊號子能使耕牛聽使喚,人不疲勞。

(四)燈

荊門的燈歌主要是每年春節期間表演高蹺、綵船時唱的。高蹺爲三人,一男二女;綵船也是三人,一駕船女子,一撐船老漢,一老太婆手持破芭蕉扇趕船。無論高蹺、船都有鑼、鼓、鑔、金鑼、馬鑼伴奏。由一人領唱大家幫腔,有時也是大家一起唱。歌詞有上下句爲一段,也有四句一段和多句子,唱腔比較歡快熱烈,節日氣氛比較濃厚。

(五)風俗歌

“喪鼓”,山區人民稱爲“座夜”,一般是老人去世後,由主人請來四、六名或八名歌師在靈堂,圍坐成圓形,兩人同擊一鼓,邊敲邊唱。開始唱緩慢而悲哀的第一曲;約半夜轉唱第二曲加上鑼和鑔,天亮時進入第三曲(歌師稱轉陽)鑼鑔鼓一併齊奏,速度較快,歌詞來源於古書或唱亡人生前的事蹟。可由一人唱,兩人唱,循環不斷進行,主要是陪同亡人過夜。

社會民俗

一.婚嫁習俗:狀元席

在湖北省荊門,所說的“狀元”,不是指科舉時代在京城考取的“狀元”,也不是現在高考錄取學生尊稱的“狀元”,是指在封建社會男青年結婚這天吃的一頓“午飯”,“陪新郎”或稱“小登科”、“陪狀元”,所以叫“狀元席”,又叫陪“十弟兄”。男的結婚這天,在農村有的地方稱“過期”。“過期”以前長輩都稱他“娃子”,別人也這麼稱呼:“過期”後就成“大人”了,即使是年幼無知,也要裝作一個大人的樣子。

結婚這天,非常熱鬧,也很講究.屋裏屋外打掃得千乾淨淨。有錢的家庭要將房屋裝飾一新,無錢的家庭也要把新房佈置一番,請屠戶殺豬,請廚師做酒席,請喇叭迎客,請茶水師傅燒茶,門上貼大紅雙喜宇和婚聯,顯出一振喜氣洋洋的氣氛。

席前,新郎要剃光頭刮鬍須,戴上輾有紅頂珠的瓜皮帽子,穿上新縫製的長袍長衫,腳穿新鞋襪,向祖宗行“八大禮”。下午兩點左右在堂屋正中間,擺上一張八仙桌,四條板凳,禮儐先生把新郎請柬在桌旁正中坐着,裝新的(幫新郎料理穿戴事務)兩人分坐左右,接着將親兄弟、叔伯兄弟、表兄弟等請來陪席,一般以未婚爲好。上首、下首各坐三人,兩旁各坐二人,恰好十人,叫陪“十弟兄”。喝酒很有講究,問新郎是喝“一年”(即十二杯),還是喝一個月(即三十杯)?這天新郎爲大,親朋好友都來敬酒;當菜端到四、八、十碗時,喇叭師傅要來吹大號,以示祝賀。第三次來時新郎要拿出“封子”,就是給喜錢;廚師也忙着送來“腰花湯”,新郎也要給“賞餞”。喝酒時,還要“出令”,就是“吟詩作對”,不會說的人就要用喝酒懲罰。

這天,族長或老師要給新郎取上號名,俗稱“大號”。把號名寫在一個精緻的木匣上,兩旁對聯一副,到了晚上“升號”,掛匱由能說會道的人抱匱,沿梯而上,升號人唱讚歌如:“上一步,榮華富貴,上二步,金玉滿堂,上三步,三元及第,上四步,四海名揚……”將號匾掛在堂屋牆上,然後順梯贊唱而下,折騰一天,半夜方告結束。

二.生子習俗:

1.洗九(祝米)

生小孩以後,孃家要“送祝米”。 “送祝米”一般在第九天進行,通稱“洗九”。日子確定後,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就要花一筆錢去“送祝米”。凡生頭胎,耍“擡盒”,這盒用木材做成,三格一盞,盒漆得紅亮,中間一根槓供兩人擡。盒底層裝槽米兩鬥,中層油條200根,上層裝大小衣料、項鍊、長命鎖、雞蛋、紅糖等,盒頂用繩子拴兩隻母雞,外面用紅紙貼封,寫上喜慶祝詞。啓程由外公牽頭,一行前往。富裕人家非常講究,要擡“亮盒”。亮盒用玻璃鑲成,內物透明,可供路人觀看,以示榮華。所送除食物外,衣料是絞羅綢緞,還請嗩吶送行,外公外婆得坐“椅兜子”。中下等家庭則用一擔籮筐挑東西去送“祝米”,禮物數量少,質量差一些,籮筐上面放鬆、柏枝各一根,表示雖“清貧”,卻“親近”,要親朋不要見笑。貧窮家庭只是用小籃子提點力所能及的東西,客套話是“不怕空手漢,只怕不來人”、“人到情到”。

“洗九”規矩較講究。外公、外婆等一行到來.鳴放鞭炮,用大號迎親,外公、舅父等男客請到客房,外婆、舅母等女客請到堂屋,上煙敬茶之後,禮儐先生派人發些油條給滿堂客人,以示主人“大方”。吃飯時坐位非常講究,長輩坐上席,晚輩坐下席。上席有大小之分,親的坐大首,疏的坐小首,佳餚滿桌,酌酒敬酒連續不斷。第二天早餐,因都是“己親”,酒糟內加三個雞蛋,以示重謝,飯菜則較隨便。

月子裏的產婦,很多禁忌,孕婦和來“好事”的婦女不能進內屋,說是怕“蹋”。小孩“滿月”後,小倆口則帶小孩和禮物去孃家走親,也叫“出窩”,以示對“送祝米”的回謝。

2.抓週習俗

湖北省荊門,小孩出生一年叫週歲,週歲這天請客叫“抓週”。有的叫過“百歲”,意思是希望小孩長命百歲,也有的地方叫“長尾巴”、“吃麪”,稱呼不一,內容一樣。

“抓週”是一種比較墒便的請客和聚會,規格不太高,禮節也不十分講究。“抓週”這天,主人屋內屋外收拾得乾乾淨淨,不必細說,請一兩個婦女燒火,煙茶由家族或家裏人敬奉客人,注重的是對小孩子梳洗穿戴,特別講究,新衣新帽新鞋襪,即便是舊衣服也要洗乾淨。客人主要是外婆、舅母、姨母,也有家族和親鄰,送禮多的是外婆,其次是舅母、姨母等。禮物大多是小孩穿戴和玩具之類.也有送紙幣、送銀元的。吃過中飯以後,選一間比較寬敞的房子,中間並列兩張方桌,上面鋪上布或席子,將客人送來的東西各選一兩件放在桌上一端,抱來小孩放在桌上另一端,讓小孩向前爬,用手抓最喜歡的東西,這就是最有趣的一幕,也是真正“抓週”的時刻。親朋好友聚攏在一起,在沒有任何指點和暗示的情況下,看孩子拿什麼東西,用這樣的方法預測其一生的發展和志趣。

哈尼族的聚居地區、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

哈尼族

梯田文化的傑出創造者——哈尼族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區,主要從事農業,梯田稻作文化尤爲發達。墨江的紫膠,產量居全國之冠。西雙版納僾尼人居住的南糯山,是飲譽中外的普洱茶主產地之一。逶迤連綿的哀牢山,有茫茫的原始森林和許多受國家保護的珍禽異獸。紅河自治州箇舊市,是聞名我國的“錫都”。

在起伏連亙的哀牢羣山中,一座座幾十級、上百級的梯田,從山腳順着坡勢蜿蜒向上伸展,層層疊疊,直通茫茫雲海,蔚爲壯觀。

千百年來,面對高山峽谷的生存空間,哈尼人民創造、總結出一套墾種梯田的豐富經驗。他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土質修堤築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條件,把終年不斷的山泉溪澗,通過水筧溝渠引進梯田。到了初春,形狀各異的大小梯田盛滿清泉,在明媚的陽光下,山風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間,層層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塊塊綠色壁毯;夏末秋初,稻穀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黃。這簡直就是一幅變化奇巧、簡樸秀美的水墨畫。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俗話:梯田是小夥子的臉。小夥子美不美,主要看他造田做得怎麼樣,若是他築埂、鏟堤、犁耙田樣樣來得,就會得到大家的稱讚,並贏得姑娘的愛慕。姑娘美不美,關鍵要看她在梯田裏做的活計好不好。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之源,因此,他們對水特別珍惜。爲了不誤農時,自古以來就有“刻木定水”的民約:根據一股山泉所能灌溉的面積,人們友好協商,擬定每塊田應得的水量,按水流流經田地的先後順序,在水溝與田塊的入水口處設一橫木,並在橫木上將那塊田應得的水量刻定位置,讓水自行流進田裏。

哈尼族家家戶戶還習慣在梯田裏養魚。陽春三月栽過稻秧後,人們投入魚苗,任其自然生長。深秋時節,在收割稻穀的同時,一籮籮鮮魚便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哈尼族的服飾,因支系不同而各地有異,一般喜歡用藏青色的哈尼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以黑布或白布裹頭。婦女多穿右襟無領上衣,下身或穿長褲或穿長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處綴繡五彩花邊,系繡花圍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銀飾。

紅河縣部分地區葉車婦女的服飾獨具特色。婦女頭戴白布縫製的尖頂軟帽,後面一截燕尾邊沿繡有精美的花紋;上着靛青色對襟短袖寬口土布衣,無領無扣,用10餘釐米寬的五彩腰帶圍腰;下穿緊身超短褲,視短褲緊勒至現出臀部原形爲美,短褲以下全部裸露。直至不久前,不管夏日寒冬,她們都憑此打扮下田耕作、上山砍柴。被稱作“拉八”的短褲,深爲少女喜愛。她們自裁自縫,穿時褲口緊貼大腿一層層向臀部上卷並向內別,最後短褲縐褶成了七道的倒“八”字形。

這種古樸奇特的裝束來源於它的歷史傳說。相傳很早以前,葉車人由昆明附近南遷時,被強族圍困,爲求生存,他們將男子用鍋灰抹黑麪部,女子則改穿短衣褲,分多路出擊,突圍終於成功,最後遷入今滇南各地定居。爲了紀念這次突圍,葉車婦女便將那時的穿着沿襲下來了。

蘑菇房

蘑菇房經久耐用,冬暖夏涼,在我國民居文化中獨樹一幟。它與巍峨的山峯,迷人的雲海,多姿的梯田,構成了一幅奇妙的哈尼山鄉壯景。

舞蹈迎親與“捶新郎”

據說,“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驗新郎對愛情的忠誠。

吃新谷與長龍宴

每年的農曆臘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節.清早,老人梳洗後穿上新衣服準備歡度自己的節日.成年人在家殺雞宰鴨,備辦美餐,小夥子將一棵小松樹載在過節的坪場旁,姑娘們挑來清水給它澆下定根水,象徵青年們祝願老人像青松一樣健康長壽,永葆青春.

節日

哈尼族節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飯節、端午節和中秋節。

臘月有哪些習俗?

一,祭竈

臘月的小年是我國傳統節日,也被稱爲謝竈、祭竈節、竈王節、祭竈。小年不同地區時間各有所異,相同的是都被視爲過年的開端,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

二,吃餃子

一到臘月北方就開始各種吃餃子了。冬至要吃,小年也要吃,而大年三十,初一初五初七也都要吃餃子。大概也是因爲餃子可以放許多菜,製作起來省事,而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熱乎乎的餃子,其樂融融的樣子更有年味兒一些吧。

三,吃糖瓜

小年愛吃竈糖,於是人們爲了小年和竈王爺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國人過小年吃竈糖的民俗。

四,貼窗花

過了臘月二十三,便離春節很近了,挨家挨戶就開始裝飾自己的家裏忙起來。窗花一般農村的都是自己剪,手巧的老年人帶着孫子孫女一起剪漂亮的窗花貼上,而在城市大多數都是去買窗花。

五,貼春聯

有的地區是大年三十才貼春聯,但是很多地方小年就開始了,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農村一般都會請村裏寫字比較好的人來書寫春聯,也有自己家寫春聯的,用最普通的紅紙黑毛筆,簡樸但卻並不缺少年味。

六,備年貨

小年離大年不過就是剩個不到十天,人們早就提前買好年貨了。現在網購方便,而春節前物流基本不收穫了,必然會提前很久買好。但是很多東西比如菜、飲料等等還是要小年開始備貨。

上山砍柴

      生活在農村,上山砍柴就是老一輩人忙碌的事情之一了。

      一般來說,上山砍柴還得有時間和天氣的。時間是在秋收以後還未下雪之前,還有一個時間是正月裏出了十五以後的後面幾天時間。因爲到了二月就是春耕的好時候了,那時候的人們基本上不會去山上,而是去地裏忙活了。天氣嘛,只要是不下雨,晴天和陰天是最好不過了。

      到山上砍柴喜歡結伴而行,這是媽媽的習慣。只要沒有一起同行的阿姨,我若是回家了,她都要叫上我去和她作伴。我當然不會每次都那麼爽快的答應,有時候我不肯的時候,到最後打動我的原因總是因爲她說的一句話:她一個人去怕。

      可是,活在大山裏的人有什麼好害怕的呢?還會害怕大山嗎?其實不然,對於我來說大山是隱祕而偉大的存在,大山深處和我們居住的地方是不同的。

    走進深山,幾條大家都走過的主路是看得見的,其他的路都靠自己找,那裏有想要砍的柴,那裏就是路。植物也是經歷長年累月而生長起來的,大白天裏若是聽到聲音,山林裏動物們倒是都躲起來了。鳥叫聲是時有時無的,感覺像是在傳遞消息似的,我想,它定是不喜歡有人來的吧!不過要真是聽到有野豬出沒的聲音時,那真是有點兒瘮人!

      每次想到這些,我當然是會妥協陪媽媽一起去,去了也不會就乾坐着,哪怕就幫忙運運柴也好,到回來的之後再背一根不大不小的,也是不錯的。然而,媽媽當然是背一把回來了。

      那扛在肩上重量是我至今也無法體會的,想起來的時候只有許多心酸和無奈。他們這輩人生活的時代是從艱苦和磨難中過來的,所以對於金錢和物質也總有一種格外的珍惜和節約。

     

關於過年習俗

放鞭炮、包餃子、守夜(一般都是12點以後才睡覺)、拜年、給壓歲錢、貼對聯

[祭竈] [掃塵] [吃竈糖]

我國的春節一般是從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揭開序幕的,有所謂“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也就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在二十五日舉行祭竈儀式。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爲“迎春日”。

[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千燈節]

送竈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爲“趕亂歲”。亂歲是民衆爲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

[洗 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爲“洗福祿”。

[小除夕] [過趕年]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

[放爆竹][祭祖][給壓歲錢]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着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爲中心。

[拜年][開門炮仗]

[佔歲][貼畫雞][聚財]

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爲“三元”;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中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曾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更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祭財神][財神的傳說]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財神,這天無論是商貿店鋪,還是普通家庭,都要舉行祭財神活動。各家把除夕夜接來的財神祭祀一番。實際上是把買來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這天中午要吃餛飩,俗稱“元寶湯”。祭祀的供品用魚和羊肉。

[燒門神紙][穀子生日][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慶節。宋代宮廷節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傳有天書下降人間,真宗下詔書,定正月初三日爲天慶節,等休假五日。後來稱小年朝,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與歲朝相同。

[祭財神][路頭神][送窮][開市]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一說破五前諸多禁忌過此日皆可破。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北方叫“煮餑餑”。婦女們也不再忌門,開始互相走訪拜年道賀。新嫁娘在這日歸寧。一說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否則本年內遇事破敗。

[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傳說女蝸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後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這日還有不行刑的風俗。

[穀日][順星]

民間以正月初八爲衆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爲順星,也稱“祭星”、“接星”。又傳說初八是穀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穀豐收,天陰則年歉。

[石頭生日][賀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舊時民間在正月舉行的祀鼠活動,亦稱“老鼠嫁女”“老鼠娶親”。具體日期因地而異,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區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元宵節][送孩兒燈][迎紫姑]

[走百病][偷菜節][巴烏節]

元宵節也叫元夕、元夜,又稱上元節,因爲這是新年第一個月圓夜。因歷代這一節日有觀燈習俗,故又稱燈節。元宵節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

[東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華先民於立春日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在周代,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回來之後,要賞賜羣臣,佈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爲後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家鄉過年的習俗

福建各地的過年習俗

福州除夕,馬蹄祭祖,吃太平面

亨崇說,早在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竈君之前,福州人便開始爲新年而忙碌。按福州人傳統,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以後便不殺生,所以正月要食用的肉類就得在這之前準備。家中婦女把殺好的雞和豬吊在天花板上,等晾乾後燉熟,放在甕內用酒及多種配料醃製。

侯亨崇說,這樣一甕食品,不僅是團圓飯桌上的佳餚,往往還可以一直吃到正月底。

到了除夕,吃團圓飯前,福州人都要先祭祖,在衆多祭品中侯亨崇對馬蹄和年糕的印象最深刻。馬蹄長在田地裏,生命力很強,以馬蹄祭祖,有希望祖先保佑有關人家後繼有人的含義。

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場常見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猶如一個托盤,口味也不一樣,所以每年福州會館都會替會員訂製年糕,好讓鄉親能品嚐到別具福州風味的年糕。

祭祖時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後盛在盤裏擺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視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團圓飯桌上的一道飯後甜品,即使不吃,飯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紅糟雞、福州魚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團圓飯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還有一個頗有趣的年俗。吃過團圓飯後,父母都要用衛生紙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無忌,若小孩說錯了什麼話,希望神明不會怪罪於他。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門拜年之前,必須先祭天,竹篾飯是必備的祭品。飯是盛在一個竹篾編的容器中,當中要插一朵紙紅花,周圍則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據傳統這天福州人還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紅糟雞湯泡的面線,面裏還要加兩個雞蛋,現在也有人以鵪鶉蛋取代。顧名思義,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侯亨崇記得,福州人的元宵節也很熱鬧。遊神是一大節慶,響徹雲霄的鼓樂聲,簇擁的羣衆,此起彼落的爆竹聲,把喜慶的氣氛推向最。

侯亨崇於1959年20歲那年回到新加坡。這幾十年來,因爲各種因素,福州人過年的傳統習俗已無法完整保留下來。

侯亨崇說,比如很多福州家庭都加入了非福州籍成員,爲了適應不同籍貫成員的飲食習慣和喜好,這些家庭不得不加入一些非福州食品,使得團圓飯桌上的食品再也不是單純的福州食品了。

他說:“這是時代改變的結果,年長的福州人不應固執己見,在以和爲貴的原則下,我們應順應時代作出適當的調整。”

“做大歲”和“白額春聯”福建莆田特有的過新年風俗

莆田市轄的莆田和仙遊兩縣,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都同屬於興化這一軍、路、府,因此習慣上只稱興化。興化人家俗例,從農曆新年正月初一早開始,親友登門互相拜望,叫做“拜年”,說些吉利話兒,這種習俗全中國都一樣。但在興化,至今還沿襲“做大歲”、貼“白額春聯”的習俗……

“做大歲”

明嘉靖41年11月間,倭寇進犯興化,殺戮掠奪,至次年正月底始退,城中屍骸遍地,慘不忍睹。

農曆二月初二日,出外避難的人陸續回來,悲喜交集,既爲倖存者慶幸,又爲死者悲傷。此時親友之間急先互相探望,然後擦乾眼淚,重過春節,補做大歲,慶賀光復。

因家家都沒過大年節,便決定在初四夜補過。以後爲了紀念那段慘痛的歷史,民間相約以除夕爲小年夜,正月初四爲“大年夜”,亦稱“做大歲”(仙遊則是在初五“做大歲”)。並以正月初二爲“探亡日”,這一天互不登門,以示對死難親人的哀悼。

後來因感到春節期間互不登門,終究不便,就變通爲初一日如已到親友家拜年過,初二日就不必忌諱了。

“白額春聯”

全國各地春聯均爲一色滿紅,唯獨興化春聯有一段兩寸長的白色聯頭,紅白相間,格外醒目。

相傳清兵入關後,實行高壓,濫殺無辜,不少人家因辦喪事貼了白聯。時值春節,清廷又強令家家戶戶貼紅聯,以飾“國泰民安”。有人在貼紅聯時,有意讓門上的白聯露出一小截,以示心有餘哀。各家起而效之,遂成“白額春聯”習俗,流傳至今。

“敬天公、賀正”泉州過新年風俗

正月初一,常稱爲“過年”、“過新年”,可見“年”既是時間單位,也是節日名稱,是年與年之間的大節。年是我國民間古老而又最爲隆重的節日,堯舜時稱“載”,夏代稱“歲”,商代稱“祀”,周代起稱“年”,沿用至今(其間只有唐玄宗、唐肅宗二帝時一度稱“載”)。過年的時間自漢武帝時確定正月爲歲首,即以正月初一爲新年,又稱“元日”;又因此日始於旦,也稱“元旦”。辛亥後改行公曆,以1月1日爲元旦,於是原稱爲“元旦”的農曆正月初一即改稱爲“春節”,但仍習稱爲“年”。

過年

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泉州稱爲“過年”,要待過了十五,“年”纔算過去了。民謠雲:

“初一場,初二場,初三無姿娘(姿娘意爲婦女,此日婦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地(竈君從天上彙報回來);初五舀肥(掏糞便,農事開始);初六隔機(整理織布機,隔開經線與緯線,婦女們開始織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等七樣做‘七寶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指天氣寒冷宜在家飲酒);十一請女婿;十二倒去覓(婦女再回孃家探望一下);十三吃糜配芥菜(糜即稀飯,連日吃膩了酒肉,改改口味);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丸;十六‘地媽’生;十七‘那怎生’(節日就這樣過去了)。”

敬天公

子正之時(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人們即在家中廳堂設案,擺上三牲、果合、清茶、金楮等供品,燃三炷清香,點燭,恭拜“天公”,敬祀祖先。這種祭祀一直持續到初四。

開正

除夕之夜守歲至深夜12點鐘響,迎來了新年黎明,在子正之時“敬天公”的同時,家家戶戶燃放爆竹,開門迎春納祥,俗稱“開正”。

賀正

清晨,無論男女老少,紛紛起牀盥洗,穿上早已準備好的新衣服。早餐閤家吃麪線加雞蛋,吃蛋去殼,意在除黴氣,迎吉祥,面線則象徵福壽綿長。早餐後即出門走訪鄰居親友,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道“恭喜”,俗稱“賀正”,亦拜年之意,一直到元宵。有客上門,要奉上糖果、蜜餞,或喝甜茶、咖啡,讓客人“甜一下”,以示有個甜蜜的開端。

團拜

清乾隆《泉州府志.風俗志》引宋代郡志所載雲:“元正賀禮,鄉老相約聚拜,省往復之煩。郡守、縣令率僚屬會焉。舊於貢闈,後於承天寺,至淳祐間(1241一1252年)乃即泮宮。鄰里則各於側近庵宇,會集齒長,歲推一人,具酒果爲禮。今此禮廢。”解放後又恢復。

壓歲錢

未成年晚輩給上輩拜年,上輩給一“紅包”作爲壓歲錢。

禁忌

正月初一,新年伊始,凡事以納吉迎祥爲準則,禁忌很多:

忌飲茶水,忌吃稀飯,如此即可避免以後外出“半途遇雨”。

早餐吃乾飯,以整葉煮的菜爲佐,俗稱“長命菜”。

忌打罵孩子,忌和別人吵架,忌說不吉利的話,不得討錢債。

忌操刀切物,以示戒殺。所有食物如須刀切者,除夕即已準備周全。

忌用掃帚掃地,意謂新年迎祥納福,惟恐一掃而空。

忌穿舊衣裳,要穿新衣,曰“去舊迎新”;忌赤足,行走時足被刺傷即爲不吉。

忌打壞器皿、碗碟之類,否則一年福氣均被破壞;如不慎打破,則將碎片投入井中以之。

除夕夜、初一夜、初五夜、元宵夜均不熄燈,寓祥光永駐。

“種花送花賀新春”漳州過年風俗

歲幕新春前,漳州人有互贈水仙花賀新春的習俗。其寓意是向親朋好友送去新春的祝福,祝新春吉祥如意,萬事如水仙花盛開。

說起這一習俗,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明朝景泰年間(1450—1456),龍海九湖蔡阪村有個在河南汲縣齬俚淖迦蘇毆飠蕁D且荒輳毆飠莞胬戲迪紓偶胰四瞎椋舜賜ズ時,在碧水連天的湖上,忽然見到前面出現一片仙景:殿宇巍峨,亭閣錯落,雲霞繚繞,仙樂陣陣。兩位身着白色、金和素白淡霓裳羽衣的仙女走出金碧輝煌的宮殿,翩翩向他們飛來。張光惠一家人見此美景,不由同時揉起眼睛,懷凝自己是否花了眼。待定睛細看時,仙境已煙消雲散,前面湖上漂浮着兩莖鮮花。張光惠急忙讓船家趕上,從水中撈起這兩莖美麗的鮮花。放在船上,芬芳樸鼻。細看,如亭亭玉玄的仙女,美麗、端莊、可愛!

張光惠一家回到故鄉——漳州南郊圓山腳下的琵琶阪村(今蔡阪村),在閤家團聚“圍爐”守歲的除夕夜時,這兩球莖又抽出新的花箭開出鮮豔的花朵。

來年,張光惠把這兩個球莖種植在自家花園裏,於是萌生出小球莖,越種越多。以後每年新春佳節前,張家就把這些花球分贈親朋好友,並附上一首贈花詩曰:“漳郡圓山穴鱉峯,花含仙露水流香。玉盤金盞仙祝酒,送給君家福壽堂”。人們問:“這叫什麼花?”張家人答“這叫‘水上花’”。因爲年長月久,代代相傳,“水上花”便叫成了“水仙花”。

以後,張家的親朋和鄰家也學張家種花送花賀新春,這樣形成習俗流傳下來。

閩南一帶鄉村過年習俗顯得與城市不盡相同。鄉村農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廳堂中案桌擺有隔年飯、長年菜、發糕,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門外,點燃待其煙繞火旺,男人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這叫“過火羣”,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羣”後,就要用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同時要把跳火羣未熄的餘灰收集一些添於炭爐中,叫“添旺”,象徵更加興旺。家長率子女圍坐爐旁,叫“圍爐守歲”,最好通宵達旦守着,據說這是爲父母添壽。此時,長輩給晚輩分壓歲錢,叫“分圓”。隨着社會進步,生活節奏加快,閩南鄉村一些繁瑣的習俗已逐漸被廢止了,但農家企盼好年景的風俗仍保留下來。特別是“圍爐”在臘月寒冬,全家人圍在暖烘烘的小爐旁痛飲暢談,述舊歲展望未來,那是多麼溫馨,多麼幸福。

廈門春節習俗

廈門的民俗很多,隨着時代的進步,近年變化極大。爲了入鄉隨俗,特介紹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開門,梵香燃爆,曰“開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糞土不傾戶外。

正月初三,爲喪家清新愁(即燒新牀)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過之友家,是日應勿往訪,訪即爲不敬。有諺語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飽”,意思是初三日無客登門,晚起無妨。那麼這個習俗是怎麼來的呢?相傳,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佔領廈門外島浯嶼。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於過年而疏於守備,大股倭寇乘機攻城,軍民奮起抵抗敵人,激戰二日三夜,倭寇才敗退,但城內軍民傷亡極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親友,弔喪亡靈,哭聲震天,無暇到別家登門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廈門居民把此日作爲忌日,久而久之,成爲慣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紙帛與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誕辰,香案敬神。惟喪家要停祭兩年。

正月初十,地誕。是日不砍柴、不掘土。並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關聖帝君誕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誕辰,鬧花燈。

除夕吃年夜飯,叫“吃廿九瞑”,大都愛吃火鍋(暖鍋),“圍爐”閤家歡。火鍋有“一品鍋”(整鍋一格)、“鴛鴦鍋”(兩格)、“四色鍋”(四格)。從“一品鍋”而形成名菜“一品富貴”,湯是豬肉或雞鴨湯,主菜是金元寶(雞蛋)、銀元寶(鴿蛋)、整隻蹄膀叫“一團和氣”,黑刺蔘與墨魚用海帶綁在一起叫“烏金墨玉”,雞鴨翅膀叫“鵬程萬里”,冬筍叫“節節高升”,粉絲叫“福壽綿長”,魚丸、肉丸和髮菜叫“團圓發財”,雞頭雞尾、魚頭魚尾叫“有始有終”,加上火腿腳爪叫“平步青雲”,末了吃長生果,意思是“長生不老”,吃柑橘,象徵吉利。由於火鍋熱氣騰騰,食品翻滾不停,不斷續湯,添加好料,就叫“越吃越有,越燒越旺”。廈門人特別重視海鮮,如鰱魚“年年有餘”)、蠔仔、紅蝦、珠蚶、旺螺、海帶和髮菜豆腐(“發財多福”)等,近年來又有啤酒火鍋、豆腐火鍋、丸子火鍋、什錦火鍋等應市。

年糕

吃了年糕,萬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興!又有敬祝長輩延年高壽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從“粘粘糕”同音演化而來。廈門人把年糕叫做“米果”,品種多樣,有甜有鹹,甜的有白糖米果、烏(紅)糖米果,並加冬瓜、紅棗、花生等;鹹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頭(蘿蔔)米果、番薯(地瓜)米果、芋頭米果,並加豬肉、蝦米、蠔幹、香菇、油蔥等;此外,還有涼米果、發米果、碗糕米果……

薄餅

清代有詩人寫詩詠薄餅:“春到人間一卷之”,描寫薄餅皮是“薄本裁圓月,柔還卷細筒”,描寫薄餅餡是“紛藏絲縷縷,饞嚼味融融”。薄餅還是廈門人的一大發明。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將其女兒嫁給了金門蔡厝人蔡復一(那時,金門屬於同安縣管轄)。後來,蔡復一官至總督雲貴湖廣軍務兼貴州巡撫,公務繁忙,日理萬機,經常廢寢忘食。蔡夫人看在眼裏,疼在心上,害怕長此以往,有損夫婿健康。於是,她就將一些魚、肉、蝦、菜、筍、豆等用微火燉熟,用麪皮包卷,置於夫婿案頭,讓他邊吃邊辦公,一舉兩得。這種菜便被稱爲“婆餅”,廈門話“婆”“薄”同音,便又稱爲“薄餅”。它從官府傳到民間,“夫人薄餅”又變成“美人薄餅”。

圓仔

吃圓仔,又稱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湯圓、湯糰。據說,吃元宵始於春秋末期,宋代才稱圓子,取“團團圓圓”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說這種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湯浴之”,並作16字贊一首:“團團秫粉,點點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廈門圓仔將各地風味兼收幷蓄,有甜有鹹,有的白心,有的包餡,什錦、豆沙、棗泥、筍肉、豬油都有。

客家人“年湯”祭祖的過新年風俗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客家人過年是從農曆臘月二十四開始,到正月十五,也就是說,過年是從傳統的過“小年”開始。小年過後,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炒粉皮、結米糖、炸豆腐,以及購買雞鴨魚肉、香燭爆竹之類。此外還少不了抽出時間來打掃庭院、擦拭門窗等。到了除夕這一天,家家早早地貼上對聯、年畫,然後準備年夜飯。年夜飯最講究的一道菜就是“年湯”,主要有大肉、蘿蔔、肉丸和菇類。吃年夜飯前要先做兩件事:一是給長輩端上熱氣騰騰的“年湯”;二是焚香祭祀祖宗、放爆竹。爾後,一家人才團團圓圓吃年夜飯,這一餐一定要吃點飯,表示吃到了“年飯”,長了一歲。飯後,年長者會爲小孩包上吉利的“壓歲錢”,除夕纔算過完。正月初一凌晨,男人們早早地便起來洗漱乾淨,然後點香燭、放爆竹,給長輩拜年。之後,裝上一盤粉皮、米糖、花生,這是一定要吃的,表示新的一年有“吃路”。這一天有很多講究,不撈飯、不掃地、不打水,更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早餐也要吃齋,並以芹菜、豆腐爲主,意爲勤勞致富發財。

正月初二,客家人最重要的是殺一隻閹雞,把雞血淋在“紙錢”上,謂之“血錢”。早飯後,一家人便穿戴整齊,和家族人一起帶上香燭爆竹、茶酒齋飯,上墳祭祀祖宗。祭祀完畢後,家族人便開始一家一家拜年,一邊說着祝福的話,一邊喝着滾燙的酒。這一天,新媳婦還要和丈夫一起趕回孃家。正月初三,客家人便開始走親戚。

正月初五,各地的圩場開始了新年的第一個圩日,俗叫“開圩”。這一天,人們忙着趕場,各種玩具、小吃特別多,還有舞獅的、舞龍燈的,格外熱鬧。

正月初七一早,家家戶戶便用炸果、炸豆腐、臘味等湊成七種佐料煮稀飯,俗稱“七寶羹”,客家人認爲吃了“七寶羹”,一年無病無災。直至正月十五過了元宵,傳統的過年纔算結束。

如今,過年增添了許多內容,封建陋習明顯減少,人們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和體育比賽,傳統的節日有了新的色彩。

閩西:大年三十吃“腕子筒”、“長命菜”

閩西客家人從年二十五“入年假”過小年始至除夕,是過年的準備階段。

大年三十這一天,客家人的主要事情是“上紅”(貼春聯和紅紙)表示紅紅火火。之後,貼門神、祭祀祖先、準備年飯、守歲等。而年飯中“腕子筒”與“長命菜”是閩西客家人少不了的菜。“腕子筒”就是紅燒豬蹄,這紅燒豬蹄很有特色,不僅肉爛,更是香濃可口,這裏面的配料有的是當地的植物根莖,因此形成的香味獨特;“長命菜”其實就是整隻的雞或整塊的豬肉放進鍋中烹煮,再將整個大蘿蔔和整棵的芥菜加進去,這裏面的含意很深刻。

在餐桌上,客家人如何進食也還有一番講究。雞頭由長者吃,翅膀給出門的男人吃,讀書的孩子吃雞臂(腿)。酒灑倒在桌上視爲發財,碗被摔碎看作會添丁,掉落了筷子當作有食緣……守歲,也稱點歲火。客家人要用特製的三盞油燈分別點在廳、門、竈上,直到天亮。如一夜通明,這將意味來年吉祥平安,萬事亨通。

贛南:諸多禁忌

贛南客家人過年有諸多禁忌。正月初一不向屋外倒垃圾、潑水,忌進菜園摘菜,這天忌開口罵人,要說吉利話。除夕、春節及大的節日和喜慶日,忌碗筷掉地。正月初一至十五,忌向他人借款或催貸。新年“出行”,忌有女人在場。正月初五是“五穀神”生日,這天家家不能煮生米,只在前晚煮好夾生飯,第二天早晨蒸熟,黎明時,家家燒香迎接“五穀神”上穀倉,祈保“五穀豐登”。

贛南客家人講究“吉利”,每月初一、十五要說吉利話,“無”要說成“有”。寧都大沽、小布等鄉村“帽子”要說“有子”,因爲“帽”與“毛”諧音。新喪家人忌諱到別人家賀年。大年初三稱爲“窮鬼日”,一般不外出,不宴請。這天要做的事是把初一以來清掃的垃圾送至村邊,點燃三炷香後燒燬,俗稱“送窮鬼出門”。

農村俗語:“好漢不掙臘月錢”,到底怎麼回事?

首先我們來唱一首兒歌: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通過這首兒歌我們就可以看出來,整個臘月可能沒有閒着的時候。

而“好漢不掙臘月錢”的一層含義就是:到了臘月就該準備回家過年了,不要繼續在外邊掙錢啦。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當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一家團圓的時刻,所以要早早的回家準備過年。

在臘月裏的許多準備過年的活動當中都需要男人的參與,比如打掃房間,置辦年貨,殺年豬等等。比如在我們的老家,每年臘月裏都會殺年豬,但是這項活動如果沒有男人的參與,是完成不了的。而且是今天給我家殺,明天給你家,所以會在整個臘月裏都會很忙碌,當然這種忙碌當中都帶着一份幸福。

還比如,那時候我們鄉下都很窮,根本就沒有什麼煤炭,男人們平時在外打工,只有到了臘月回到家才能上山砍柴。要在這臘月裏經常上山,給家裏備下下一年的柴火,也爲自己下一年的出外打工做鋪墊。

經常出外打工,臘月裏就想着早點回家和家人團聚,陪陪老人和孩子,盡一點孝心,所以臘月裏的人們就打算早點回家,準備過一個幸福團圓年。

然而現在很多時候,工作上的問題,路途上的問題,使得很多人不能及時趕回家裏和家人一起過年,但是那份期待團員的心情是一樣的。

春節的傳說

1.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放鞭炮

熬年守歲,其實就是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一整夜來迎接新的一年。想必大家都是在一親人一起開着春晚搓麻將、打牌中度過這一晚的,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民間流傳着這樣的一個小故事:

相傳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叫“年”年的怪獸會在每年的天黑以後出來吃人,雞鳴破曉後便返回山林中,百姓們便把“年”肆虐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

爲了平安度過這一年,百姓們每到這一天晚上,都會提前做好晚飯,關好門窗,躲在屋裏全家老小一起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還要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後來大家又發現“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因此,每年熬年守歲,其實就是在一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一整夜來迎接新的一年。想必大家都是在一親人一起開着春晚搓麻將、打牌中度過這一晚的,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民間流傳着這樣的一個小故事:

相傳在太古時期,有一種叫“年”年的怪獸會在每年的天黑以後出來吃人,雞鳴破曉後便返回山林中,百姓們便把“年”肆虐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

爲了平安度過這一年,百姓們每到這一天晚上,都會提前做好晚飯,關好門窗,躲在屋裏全家老小一起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還要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後來大家又發現“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因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2.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聰明小夥兒,常年被混亂的節令所困擾,就有了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時,無意間受到樹影的移動啓發設計出了可以測定一天時間的晷儀,後來,又在山崖上的滴泉啓發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又發現四季輪迴的規律。

作爲一個有抱負的青年,萬年決定爲國分憂,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但是的國君祖乙,爲他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希望萬年創建曆法,爲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一次,祖乙在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

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

一歲月有十二圓。

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爲歲首,就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後來,國君爲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爲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3.春節傳說之三:“壓歲錢”的來歷

傳說古時候有一種身黑手白的小妖叫“祟”,每逢大年三十的夜裏都出來害小孩。他只要用那雙慘白的手在熟睡的小孩額頭摸三下,小孩子就會發高燒,講囈語;等到幾天後高燒退去,原本聰明伶俐的孩子就變得神志不清,呆頭呆腦了!

人們害怕“祟”來傷害自己的孩子,就在這一天通宵燈火團坐不睡,“守祟”保護孩子。後來有一戶姓管的人家老來得子,爲了保護這來之不易的孩子,他們在這一晚就着孩子玩耍,用紅紙包八枚銅錢,小孩拆了又包,一直到睡下。但這夫妻倆可不敢睡,守在孩子身邊。半夜狂風驟起,“祟”又來張狂而來,當它得意地準備用手去摸孩子的額頭時,枕邊突然裂出一道亮光,“祟”嚇得魂飛魄散,倉惶而逃。後來這對夫婦把“紅紙包銅錢”的事告訴大夥兒,家家戶戶也就年年按照這樣的方法防“祟”,小孩子們再沒被傷害過。

據說這八枚銅錢是八仙變的,暗中保佑孩子平安。紅包“壓祟”的習俗也延傳至今,因“歲”與“祟”諧音,“壓祟”發展到現在也就自然叫做“壓歲”了。

4.春節傳說之四: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有個鬼界,當中有座棵覆蓋三千里桃樹的山,樹上有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時,夜晚出去的鬼就必趕回。負責看守鬼界大門的兩個神人叫神荼、鬱壘,如果鬼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他們就會立即將它捉去喂虎,所有的鬼都怕他們。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

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

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

擴展資料:

1.春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是傳統上的農曆新年。春節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爲新年、大年、天臘、新歲,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

2.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九日。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農曆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纔算結束。

3.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拜祭神靈、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爲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春節是個歡樂祥和的節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 。

4.人們在春節這期間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裏和親人團聚,在這節日裏親朋好友之間走訪拜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5.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6.“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春節

哈尼族的風俗

哈尼族的民風民俗 哈尼族風俗習慣六月年 哈尼族的民族節叫“庫扎扎”,時間爲夏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

傳說,在遠古的時候,哈尼人不知道一年要分幾個月,後來,太陽和月亮傳授給哈尼人分月的辦法,在人間栽了一棵年月樹,一枝樹幹算一個,哈尼人分得了第六枝,從此,就在六月過“庫扎扎”。又說,過去有七個仙女到哈尼寨,做了一個磨夥,她們輪流玩耍,把站在權上的小鳥也逗笑了。鳥兒歡樂地唱起歌來,歌聲感動了天神,天神把福降給了人間……人們懷念七仙女,每年過“庫扎扎”時都要打鞦韆。喜喝新谷酒 在每年的秋收前夕,居住在哀牢山一帶的哈尼族,都要舉行一次“喝新谷酒”的儀式,哈尼語稱“長奴抽扎”或“車收資八都”,預祝五穀豐登,人畜平安。

喝新谷酒,選定在一個吉祥的日子裏。這天,各家割回一把即將成熟的穀穗,倒掛在堂屋右方後山牆上,採下百來顆穀粒,放進酒瓶裏泡新谷酒。然備辦美味可口的飯菜全家共飲,有的還請鄰居長輩男子來喝新谷酒。席間,客人舉杯唱起祝酒歌:

象黃牛尋找春天發出的青草,

我們爽快地喝着噴香的米酒。

紅紅的竹筷粘着黃鱔,

花花的杯子盛滿美酒。

豐收的糧食堆積成山,

白生生的大米吃不完……

全家老少跟着端起酒杯,喝上幾口新米酒,即使是嬰兒也要在小嘴上抹上一點。據說,這樣可使全家老少無病無害,幸福安寧。包頭巾 雲南藤條江南岸的哈尼山寨裏,人人都有自己做的包頭巾。女的方方的一塊,團溜溜包在頭上;男的寬約六寸,長掛掛一條,寬綽綽纏在頭上。小姑娘還不懂事時,戴一頂靈巧的兩角小帽。長大了,脫下小帽,包上一塊包頭巾,用一截絲線箍着,表示這“然咪”(姑娘)成熟了。這時,村上的一些人看上了,就會來提親。小兒子一落地,就戴個拼縫的小團帽。(因它形狀團團的,哈尼人叫它“包嘟”)。人長大了,團帽又縫大一點,一直戴到結婚。結婚時,舅母要從自家的織布機上剪下一塊兩丈多長的布,然後染得紫藍紫藍的,送給新婚的外甥。祝願他們男耕女織,勤勞動,來日美好的生活象包頭巾一樣長。

樸素簡易的包頭巾,是哈尼人敦厚朴實,勤勞勇敢的象徵。姑娘的小帽 哈尼族支系的碧約人,每個姑娘都戴用黑色土布縫製的小帽。小帽有六個角,四周鑲着小銀泡,帽頂正中又鑲一顆大銀泡,大銀泡下縫有一束紅線。

碧約姑娘未成年戴一頂小帽,是表示對家中老人的尊敬;成年以後要戴兩頂小帽(一頂是爲情人準備的)。按碧約人的習俗,姑娘一旦被小夥子看中,小夥子爲了表示對姑娘的愛慕之情,就把姑娘的小帽搶去一頂。如果姑娘也愛上這個小夥子,就順從地讓他搶去;反之,姑娘就把小帽要回來。

姑娘的小帽一直戴到婚後,懷了孕不再戴了,這時改成打包頭。尖頂白頭巾 滇南紅河一帶的葉車(哈尼族支系)婦女,不論在紡織、做飯,或勞動、串親、趕場、 *** ,總愛戴一頂潔白的尖頂白頭巾。它不但能防塵、遮日和護髮,而且還是一種美的裝飾。

尖頂白頭巾是用寬約一尺、長二尺的家織白布縫製的,呈尖角狀,酷似剛出土的白竹筍。頭巾後尾部寬布長,被風一吹,飄飄蕩蕩,別有風致。帽的側後處,有股白線帶,有的還用紅綠絲線在後尾邊沿,繡上別緻、鮮豔的圖案。

據說,古代的葉車人,原住在一個美麗的湖濱草原上,後來人口增加了,就南遷到水草豐美的“葉車朗灰”(昆明滇池西山一帶)。不久,因和一強大部族發生衝突,只得四處流浪。若干年後,遷到“阿迷州”(現開遠一帶)居住。但那個強大的部族又追蹤而來,善良樸實的葉車人忍無可忍,應戰。經過七十七天的浴血奮戰,葉車人失敗了,他們紛紛逃進紅河一帶的深山裏。婦女們用自己紡織的白布縫成尖頂白帽罩在頭上,並用頭巾後襬住臉,使敵人無法辨認。後來,發現其他族的婦女戴尖頂白......>>

哈尼族有哪些風俗習慣? 哈尼族:“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曆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好收”,是元江縣那S一帶哈尼族三大節日之一,雖不及“扎勒特”和“苦扎扎”那麼隆重,但它特別重要,當地哈尼族認爲,不過此節,新的一年尚未真正來到,十月歲首也只是個序幕。“好收色”是“染黃飯”的意思,當地漢族稱之爲“黃飯節”或“二月年”。當地哈尼族以此節祭獻倉摩米天神的使者布穀鳥和“筆苦”鳥,因此節日是在聽到布穀鳥和“筆苦”鳥的第一次呼叫之後,選擇一個亥豬日舉行,節日一天結束;“L扎扎”節,每年夏曆五月的“L扎扎”,是滇南哀牢山一帶哈尼族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歷時3―5天,其慶典活動極爲隆重;“耶苦扎”,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從每年農曆六月的第一個屬牛日(哈尼人的吉日)開始,節期3―5天,過節期間,人們都停止上山生產勞動,在家裏吃喝玩樂,或外出走親串友。節日期間,還舉行賽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動。

哈尼族性風俗習慣是什麼?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勢建立村寨。紅河、元陽、綠春等地住的是土牆草頂樓房,以石墊基,以木爲柱,土基砌牆,屋頂鋪茅草,少數用瓦。樓房有上、中、下三層,下層關牲畜,中層住人和存放糧食,上層堆放瓜菜等雜物。墨江一帶多是土基樓房,平面屋頂,間間相連。西雙版納住的是竹木結構的樓房,旁設涼臺,別具一格。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織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用黑布或白布裹頭。西雙版納地區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鑲兩行大銀片做裝飾,以黑布裹頭。婦女多穿右襟無領上衣,下穿長褲,衣服的託肩、大襟、袖口和褲腳鑲上彩色花邊。西雙版納及瀾滄一帶的婦女,下穿短裙,裹護腿;胸前掛成串的銀飾,頭戴鑲有小銀泡的圓帽。墨江、元江一帶的婦女,有的穿長筒裙或皺摺長裙,有的穿稍過膝蓋的長褲,系繡花腰帶和圍腰。婦女在服裝和裝飾上區別是否已經結婚,有的以單、雙辮區分,有的以垂辮和盤辮區分,有的以圍腰和腰帶的花 *** 分等等。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這在西雙版納比較嚴格。一般認爲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習俗,如果婚後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則被允許。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戀愛,但結婚要徵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區實行包辦婚姻。墨江碧約人有“踩路”訂婚的習慣,就是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後,由雙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如果在路上沒有遇到兔子等野獸,就算訂婚了。

哈尼族仍然保留着古羌戎父子連名制的傳統,即父親名字後頭的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爲兒子名字的起頭字,世世代代連續下來。喪葬主要實行火葬。

哈尼族的人有什麼風俗習慣嗎? 哈尼族多居住在半山腰,依山勢建立村寨。紅河、元陽、綠春等地住的是土牆草頂樓房,以石墊基,以木爲柱,土基砌牆,屋頂鋪茅草,少數用瓦。樓房有上、中、下三層,下層關牲畜,中層住人和存放糧食,上層堆放瓜菜等雜物。墨江一帶多是土基樓房,平面屋頂,間間相連。西雙版納住的是竹木結構的樓房,旁設涼臺,別具一格。

哈尼族一般用自己染織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子多穿對襟上衣和長褲,用黑布或白布裹頭。西雙版納地區穿右襟上衣,沿大襟鑲兩行大銀片做裝飾,以黑布裹頭。婦女多穿右襟無領上衣,下穿長褲,衣服的託肩、大襟、袖口和褲腳鑲上彩色花邊。西雙版納及瀾滄一帶的婦女,下穿短裙,裹護腿;胸前掛成串的銀飾,頭戴鑲有小銀泡的圓帽。墨江、元江一帶的婦女,有的穿長筒裙或皺摺長裙,有的穿稍過膝蓋的長褲,系繡花腰帶和圍腰。婦女在服裝和裝飾上區別是否已經結婚,有的以單、雙辮區分,有的以垂辮和盤辮區分,有的以圍腰和腰帶的花 *** 分等等。

哈尼族的家庭形式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家庭,這在西雙版納比較嚴格。一般認爲多妻不符合哈尼人的習俗,如果婚後多年不育男孩而娶妾則被允許。青年男女在婚前可以自由戀愛,但結婚要徵得父母同意,也有一些地區實行包辦婚姻。墨江碧約人有“踩路”訂婚的習慣,就是男女雙方情投意合後,由雙方老人同走一段路,如果在路上沒有遇到兔子等野獸,就算訂婚了。

哈尼族仍然保留着古羌戎父子連名制的傳統,即父親名字後頭的一個字或兩個字作爲兒子名字的起頭字,世世代代連續下來。喪葬主要實行火葬。

哈尼族的習俗 六月年(苦扎扎):是哈尼族一個傳統的農業生產的節日,節日期間殺牛(黃牛)祭祀,祭天神、土地神和祖先神。牛肉平均分配,集體安排生活。五月、六月村裏容易發生疾病,田間容易遭受蟲害,因而清掃水井,夜晚點燃松明火把,照亮屋內,驅趕,火把插到田間路旁,送走瘟神。苦扎扎節日期間開展各種文體活動。 耶苦扎:是西雙版納一帶哈尼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從每年農曆六月的第一個屬牛日(哈尼人的吉日)開始,節期3―5天,過節期間,人們都停止上山生產勞動,在家裏吃喝玩樂,或外出走親串友。節日期間,還舉行賽馬、打陀螺、跳竹筒舞等活動。 好收色:漢族稱之爲“黃飯節”或“二月年”,哈尼族以此節祭獻倉摩米天神的使者布穀鳥和“筆苦”鳥,因此節日是在聽到布穀鳥和“筆苦”鳥的第一次呼叫之後,選擇一個亥豬日舉行,節日一天結束。 扎勒特:是哈尼族最大的節日,因在農曆十月間進行,故又稱“譯臘和實”,即十月年,前後歷時六天。新年當天,每個寨子要共殺一口豬。豬無論大小,肉按戶平均分配。 十月年:哈尼族以農曆十月爲歲首,過十月年,就是過新年。節期五、六天,多至半月。有條件的人家要殺豬、舂糯米粑粑。親友互相拜訪,有說親的就趁這個節日請媒說親,嫁出去的姑娘回孃家探望。 嘎湯帕節:是雲南西雙版納哈尼族的主要節日,“嘎湯帕”是哈尼語,意爲萬物復甦或萬象更新。過節的時間在每年的1月2日至4日,節日期間有展示哈尼族風情的文娛節目如長竹杆舞及盪鞦韆、射弩等比賽。 新米節: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卡多人的“新米節”。這天,卡多人要把收穫的新谷舂成新米做成飯“嘗新”,這被認爲可以增強體質,同時,也表示慶祝“五穀”、“六豆”豐收。 母親節:每逢農曆二月第一個屬牛日,是雲南哈尼族支系卡多人的“母親節”。傳說很久以前,有一位卡多母親含辛茹苦,將兒子養大。兒子長大後反而打罵母親,致使母親羞憤投河自殺。後來這個年輕人爲了表達自己的悔恨之情,使把母親去世這天定爲紀念母親的“母親節”,一直沿襲至今,成爲一種傳統性的節日。 老人節:爲每年的農曆臘月十五 ,在老人節這一天,哈尼族青年男女身着傳統服飾,用獨特的舞蹈和豐盛的酒宴爲村寨中的老人慶祝節日。 古代哈尼族有名無姓,採用父子連名制,即父名的尾字爲兒名首字。如父名是松山,子名爲山達,孫名爲達飄,以此類推,形成一代一代的家族連名譜系,認宗族、親戚,就靠背誦家譜,女兒也行父子連名,但不能列入譜系,若某代出現非正常死亡、雙胞胎和生理缺陷的人,不連父名,須逃過一代,重新取名列代。 吉維支系是以孩子出生的那天的屬相取名,如生在牛日,取名牛xx,生在雞日,取名雞xx;吉坐支系一般是與“莫批”連名,如大兒子死了,下面的兒子名“批修”;孩子生在路途間,就以路連名,如嘎(路)南;妻子懷孕期間,丈夫在外非正常死亡,嬰兒生下來就用“羅”連名。 現代哈尼族各支都有自己的姓氏,哈尼語稱爲“阿古”,但是這種姓氏不普遍使用,也不與名字連用。只是在需要證明自己宗族歸屬時才使用。姓氏的種類很多,如“當參阿古”、“魚鳥阿古”、“當且阿古”,這些姓氏的名稱一般是各支宗族祖先的名字。 哈尼族名字有乳名、小名和大號之分,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名字。大號只在背誦家譜、給小孩命名或比較隆重祭禮儀式上才使用,用得最普遍的是小名。如今哈尼族也取漢族名字。現在約定俗成的習慣是“當參阿古”用“楊”姓.“參先阿古”用“李”姓等等。但取啥尼族名字時,仍保持傳統的“父子連名”習俗。 住在紅河邊上的哈尼族支系葉車人的男女豐年往往以配對就宴的方式選擇戀人,一般在配對就宴前,男方在徵得女方應諾後,由小夥子......>>

哈尼族是個怎樣的民族?這個民族又有哪些風俗習慣? 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佈在滇南地區,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見於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夷(蠻)”功“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餘種,如“哈尼”、“v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葉車”、“阿木”等等。

哈尼族過春節有什麼風俗習慣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哈尼族有“卡多”、“尼”、“碧的”等自稱,他稱20多種,解放後統稱爲哈尼族。哈尼族的歷史悠久,早期與彝族、拉祜族等同源於古代的羌人。隋唐時代,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又同被稱爲“烏蠻”。

哈尼族每年要過兩次年。一是十月節,二是六月節。哈尼族曆法以十月爲歲首,即“大年”。過年這天,人們走親訪友,求親訂婚。“六月年節”期間殺牲祭祖,開展盪鞦韆、摔跤、唱山歌等文體活動。除夕婦女忙着做餈粑,小夥子上山砍竹子,搭鞦韆架。不論男女老少,春節裏都喜歡盪鞦韆。

哈尼族的戀愛,婚育風俗有哪些? 哈尼族男子和女子一般長到十五六歲就開始改變衣飾,表示已經長大,接着進入戀愛和結婚的階段。哈尼族青年男女,婚前的社交活動是自由的,村寨中還設有專供青年男女進行娛樂和交往活動的場所。叫做公房。

姑娘和小夥子可以公房裏盡情地娛樂遊戲和談情說愛。他們時而在公房裏嬉戲,時而在山林間出沒,時而在草地上跳舞,時而互相對歌,時而在一起促膝私語,時而又出雙入對......一旦情投意合,兩廂情願,就可以在公房訂下終身。

青年男女一旦結婚成家,就不能再去公房,也不能再參加類似的交往活動,如果離了婚,就又享有同未婚青年一樣的權利,可以在公房或其他場合繼續進行男女社交活動。

有些地方的哈尼族未婚男女青年還成立了自己的社交活動,協調愛情糾紛,並協調不同村寨間男女青年的愛情關係。

哈尼族十分重視男女婚戀的喜慶活動。往往以配對就宴的方式選擇戀人,一般在配對就宴前,男方在徵得女方應諾後,由小夥子湊錢,請烹調師傅主廚,殺公雞、煮肥肉、炒菜、打酒、泡糯米進行準備。夜裏10點鐘左右開宴,參加者約10-30人,圍觀者熙熙攘攘。

屆時燈火通明,桌上擺滿各式菜餚。先將煮熟的大公雞頭朝上擺上餐桌,並把兩個雞和一隻訂螃蟹懸掛在雞身上,由夥子頭和姑娘頭從首席坐起,其餘男女依次配對入坐,隨後舉杯祝酒對歌,盡興方散。

這時小夥子們用芭蕉葉包上糯米飯和菜送給姑娘們在回家的路上吃。如男女雙方情意合,可相約下次會面時間。當地人稱這種求愛方式爲阿巴多,常爲農閒時舉行。

“搶婚”

過去哈尼人一直沿襲着古代遺留下來的搶婚的習俗。搶婚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男方親屬相中姑娘之後,不經媒約提親,也不讓男女雙方認識交往,便組織一幫小夥子把姑娘偷搶回來,由男方家長或親戚主持,讓他們結爲伉儷。

另一種情況的搶婚,是在自由戀愛的基礎上進行的,雙方相互愛慕,他們將自己的心願告訴了家長。男方已備禮品請媒人多次到女方家登門求婚,但女方家長百般阻撓,不願成全女兒的婚事。兒女們爲反對長輩對婚煙自由的束縛,便合謀策劃出搶婚的喜劇。

搶婚那天,男方邀約幾個知心朋友,埋伏在事先選定的地點。女方按預約或藉故背水,或藉故上山砍柴,或下地勞動,以擺脫父母的控制,來到指定的地點讓自己心愛的人搶去。 民俗節慶網

當姑娘出現在指定的地點時,小夥子們一擁而上,拉住她往男方家跑去。被搶的姑娘雖然滿心歡喜,但這時要徉裝掙扎,拼命大哭大叫,讓寨裏的人知道她被搶了。女方父母聽到呼救聲,雖然心中已明白是怎麼回事,仍手持棍棒佯裝追趕。

姑娘被搶走之後,被送到男方的親友家藏上一二天。之後,男方父母再次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把姑娘已被搶到男方家的事公開告訴女方父母。女方父母見木已成舟,只好同意婚事。

婚俗

生活在墨江一帶的哈尼族,新郎在表兄弟和同齡夥伴的陪同下前去迎親。到了新娘家後,要拜見岳父岳母,並經岳父岳母同意才能娶走新娘。新娘離家的時候痛哭不止,這就是哭婚的習俗。

新娘在出嫁前三天新要哭婚,表明她對父母和家人的感情越深。新娘在弟妹和親友的陪同下,一路哭到新郎村寨門口才止信送親的隊伍則挑着揹着嫁妝,一直送到男方家。嫁妝通常有箱櫃、衣服、被褥、農具等,還有糯米飯、染成紅、黃、白三色的幾大摞糯米粑粑。嫁妝中還必須有舅舅送給新娘的一件蓑衣,一隻巴籮,弟弟送給新娘的......>>

彝族,哈尼族有哪些節日風俗? 哈尼族盛大的傳統節日有苦扎扎節(即農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節)、十月年,還有喝新谷酒的習俗。屆時,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熱鬧異常。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把宴席擺到街心,飯桌相連成長龍,進行長街宴,同喝街心酒,共慶新春佳節,表現了哈尼族人相親相愛、團結互助的精神

哈民族的節日是什麼?

你問的是不是哈尼族?

哈尼族節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飯節、端午節和中秋節。

十月年爲大年,按哈尼族的歷法,十月是歲首。節期六天左右,具體日期各寨可先可後。這時正是大春上場,廄中豬肥的時節,有條件的人家都殺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黃糯米飯獻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裝,親友們互相走訪;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這個節日裏請媒人去說親,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帶着酒、肉和粑粑回孃家獻祖過年;村裏的老年人輪流着到接到訂婚禮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禮品。墨江的部分哈尼族,年節裏經常整個家族聚會餐(自帶食品),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風俗,即前一年出嫁的新娘們,要集於村外山野裏互相訴說自己的新婚生活,而嚴禁男子偷聽。

六月年也是個歡樂的節日,紅河地區稱“苦扎扎”,日期一般在六月二十四日前後,節期三至六天。節日裏,以村寨爲單位殺牛祭“秋房”,牛肉各戶分回祭祖,青年們聚集在一起“盪鞦韆”、摔角、狩獵、唱山歌,盡情歡樂。

內地紅河南岸的哈尼族,也過正月年、端午和中秋等節日。正月年過三至五天,有條件的人家殺豬祭祖,初一吃湯圓,親友之間互相宴請。端午和中秋節大體同漢俗。

姑娘節

雲南省元陽縣碧播山一帶的哈尼族,每年農曆二月初四要歡度別開生面的姑娘節。

這天,雞還未叫,男人們就要首先挑回一擔水,天麻麻亮時,再砍回一捆柴,接着,就生火燒水,把洗臉水恭恭敬敬地端給慢騰騰起牀的婦女。然後,男人們煮飯、洗菜、剁豬食、洗碗筷、帶小孩,婦女們則悠閒地坐在一旁,或做點針線活,或指揮男人做這做那。未出嫁的姑娘們,則連針線活也不做。

午飯後,男人們急忙趕到寨中的公共娛樂場所去,按習俗,先到的爲勤勞者,後到的爲懶惰者。小夥子們向情人借來女式新衣新褲,打扮成姑娘的樣子,在歡快的絃樂聲中翩翩起舞,直到太陽偏西纔回家做飯,繼續服侍婦女到深夜。

姑娘節相傳起源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四面環山、山拉泉潺潺、林木葳蕤的碧播寨,有個生得比金竹還標緻的姑娘,名叫悠瑪。悠瑪與英俊彪悍的青年獵人戛期相愛。但是,那時哈尼姑娘的婚姻要由土司頭人和父母作主。悠瑪的父母把她許配給了白土司的獨眼兒子。悠瑪爲此痛苦極了,她決心以死來表達對愛情的追求。二月初四這天,悠瑪獨自去薅勾勒山上砍柴,遇到了同村和鄰村的三個姑娘。悠瑪向她們訴說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引得三個姑娘痛哭不止。原來,她們也是婚姻上的不幸者。四個姑娘忘了砍柴,也忘了回家,在山頂上互訴苦衷,愈訴愈愁,愈訴愈悲,就一起跳崖自盡了。

悲劇發生後,哈尼人覺得再也不能干涉姑娘和小夥子們的婚姻了,特別是對姑娘,更應該給她們選擇意中人的權利。爲了告誡後人,哈尼人就把每年的二月初四定爲“姑娘節”,以表示尊重婦女和尊重婚姻自由。

哈尼族敬老節

每年的農曆臘月十五,是哈尼族的敬老節.清早,老人梳洗後穿上新衣服準備歡度自己的節日.成年人在家殺雞宰鴨,備辦美餐,小夥子將一棵小松樹載在過節的坪場旁,姑娘們挑來清水給它澆下定根水,象徵青年們祝願老人像青松一樣健康長壽,永葆青春.

“裏瑪主”節

居住在紅河邊上的哈尼族崇奉布穀鳥,把布穀鳥尊稱爲“合波阿瑪”(布穀鳥媽媽)。每到山茶盛開的陽春三月,不論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聽到布穀鳥的鳴啼,人人都會報以一聲“我聽見了”的回答,表示對春天的歡呼。據說,這一聲回答,可使勤勞善良的哈尼族農家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終年和平康泰。

據傳說,布穀鳥是受天神阿波摩米的派遣,從遙遠天邊的石巖洞裏飛出來,向人間傳達春天的消息的。當它飛過一個名叫“巷阿窩尼崩崩麻”的大海時,飛不動了,眼看快要掉進大海里去了。突然,從海里翹起一條龍尾來,隨後龍尾變成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讓布穀鳥在上面歇腳。布穀鳥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把春天的信息傳達給了人間。

按照前輩人沿襲下來的規矩,等多數人都聽到布穀鳥的叫聲後,就相約在一個屬羊的日子,備辦美味佳餚,用一種大樹的花汁浸泡糯米,蒸出噴香金黃的糯米飯,煮好紅鴨蛋,向布穀鳥虔誠地敬獻。這天,村村寨寨的小夥子和姑娘們滿面春風,身着節日盛裝,會聚在一個適中草坪上,歡度一年一度的“裏瑪主”節(春天的盛會),藉以選擇對象,談情說愛。節後,各家選定一個好日子,在雀鳥未出巢、四山一片寂靜的五更時分,家長悄悄地把三叢秧苗插在自家田裏,意即、“開秧門”。據說,“開秧門”時聽不到雀鳥的聲音,今年莊稼就能免災除害,獲得好收成。

“捉螞蚱節”

捉螞蚱節”,哈尼語叫“阿包念”,在“六月年”(每年陰曆六月二十四日)後的一第個屬雞或屬猴日舉行。哈尼族居住在山區,種植一季水稻。過了“六月年”,水稻就開始抽穗,爲確保水稻豐收,哈尼族人民就採取過“捉螞蚱節”的方式來驅除和避免蟲災。

標籤:十五 臘月 砍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