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烏龍茶的歷史

烏龍茶的歷史

烏龍茶是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1866年臺灣烏龍茶開始外銷,現在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烏龍茶是一種半發酵的茶,產於中國福建省,歷史悠久。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光緒年間。

相傳,一位福建的茶農在採摘完茶葉後,因爲突然接到別人的事情來不及處理,不得已將採摘的茶葉放在樹上,準備明天再去加工。

可是第二天天氣異常炎熱,茶葉因爲太陽曝曬而開始氧化發酵,變得發黑。

茶農擔心這些茶葉已經糟糕了,但仍然把它們帶回去進行加工。

結果,他發現這些茶葉產生了獨特的氣味和口感,變得更加芳香、滋味鮮美。

因此,這種茶葉被稱爲烏龍茶。

後來,福建產的烏龍茶逐漸成爲中國重要的七大茶類之一,其口感獨特,受到了全國茶葉消費者的喜愛。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烏龍茶也稱青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屬半發酵茶,即製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是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的一種茶類。

烏龍茶獨具鮮明特色,綜合了綠茶與紅茶的特點,既有綠茶的清香,又有紅茶的甜醇。

品嚐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

因沖泡後其葉底中間爲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烏龍茶爲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及廣東、臺灣三個省。

關於烏龍茶的來歷,關於烏龍茶的起源,清布衣文士王草堂在其《茶說》作了詳細記載:“武夷茶採後,以竹筐(當爲篩字),架於風日中,名曰曬青,俟其青色漸收,然後再加炒焙。

陽羨山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

松蘿、龍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純。

獨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時,半紅半青。

青者乃炒色,紅者乃焙色也。

茶採而攤,攤而扌鹿(搖之意),香氣越發即炒,過時不及皆不可。

既炒既焙,復揀去其中老葉、枝蒂,使之一色。

”此文被當時(1717-1720年)在崇安縣(1989年改名武夷山市,下同)爲縣令的陸廷燦編入其《續茶經》。

陸延燦在《續茶經》引《隨風錄》雲:“凡茶見日則味奪,唯武夷茶喜日曬。

武夷造茶,其巖茶的僧家所制者,最爲得法。

這又從另一側面印證了武夷茶是第一個採用日光萎凋的烏龍茶,僧家在仿製松蘿不成功後,便改弦易張,順水推舟做出了三分紅七分綠的烏龍茶。

烏龍茶起源於武夷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武夷山的茶樹大多分佈在峯巖縱深的溝壑之中。

范仲淹《鬥茶歌》有詩“終朝採掇未盈筐”,可見採摘運輸之困難。

茶農採茶時,要翻山越嶺,登高逐坡,茶青在茶籃裏抖動碰撞,極易在陽光下產生類似搖青的效果,這也爲烏龍茶的發端提供了必要的可能條件。

清代僧人釋超全在《安溪茶歌》裏寫道: “溪茶遂仿巖茶樣,先炒後焙不爭差。

”釋超全寫完了 《武夷茶歌》之後來到安溪,看到安溪人仿製的武夷巖茶已經達到了普通人難以分辨的程度。

他發出瞭如下感慨:“真僞混雜人聵聵,世道如此良可嗟。

”安溪茶仿製武夷茶,在仿製的過程中把烏龍茶的製作技術帶到了安溪,並形成了看茶做茶的本地特點,這是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的。

這一點,在王草堂的《茶說》中有記載: “鄰邑近多栽植,運至山中及星村墟市賈售,皆冒充武夷。

青茶素以香高味濃著稱,代表性的烏龍茶主要有閩北武夷巖茶,閩南的安溪鐵觀音,潮汕的鳳凰單叢, 臺灣的凍頂烏龍、文山包種等。

烏龍茶的製作工藝主要有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等工序。

烏龍茶的茶青採摘,要求開面採,是在其芳華成熟,風雲流轉的那一刻。

成熟度高明新梢,胡蘿蔔含量高,兒茶素含量低,還原糖較高,爲青茶的成熟香氣和醇厚滋味的形成,奠定了物質基礎。

茶青通過萎凋,散發部分水分,提高茶青的韌性,便於後續工序進行。

同時,伴隨着失水過程,酶的活性增強,散發掉部分青草氣,利於高潔的香氣透露。

青茶萎凋的特殊性,區別於紅茶,紅茶的萎凋,不僅失水程度大。

而且萎凋、揉捻、發酵工序分開進行。

而青茶的萎凋和發酵工序沒有明確的界限,兩者相互配合進行。

通過萎凋,以水分的變化來控制內含物質的適度轉化,達到恰如其分的發酵程度。

常見的萎凋分爲四種:晾青(室內自然萎凋)、曬青(日光萎凋)、烘青(加溫萎凋),人控條件萎凋。

做青是青茶製作的重要環節,其特殊的香氣和綠葉紅鑲邊,是在做青過程中形成的。

萎凋後的茶青,通過搖青,葉片互相碰撞,擦傷葉緣細胞,從而促進酶促氧化作用。

搖青後,葉片由軟變硬。

再靜置一段時間,氧化作用相對減緩,使嫩莖、葉脈中的水分慢慢再均勻地流佈於葉面,此時鮮葉又逐漸膨脹,恢復彈性,葉子變軟。

經過多次的擺青與靜置,茶青發生了一系列的生物化學變化,形成了青茶外觀的砂綠油滑,葉底綠葉紅鑲邊的典型特徵。

搖青的輕重,直接影響到內含物質的氧化程度,並導致香氣的差異。

做青過程的酶性氧化,影響着成品茶的色,香、味、韻的有效形成及其變化。

炒青是承上啓下的轉折工序,它和綠茶的殺青一樣。

首先是抑制鮮葉中酶的活性,控制氧化進程,防止茶青繼續紅變,固定做青形成的內在品質。

其次,去蕪存菁,揮發掉低沸點的青草氣,形成馥郁純正的茶之真香。

同時,通過溼熱作用,破壞部分葉綠素,使葉色從黃綠轉爲黃褐色。

此外炒青還可揮發掉部分水分,使葉子柔軟,促進水溶性果膠的增加,便於下一步的揉捻工序。

青茶的揉捻,通過壓力破壞茶葉細胞,擠掉葉邊緣的發酵部分因高溫殺青形成的碎片,揉出茶汁,凝於葉表。

對同樣一款茶,揉成球形的費工較多,因較長時間的揉捻,徹底破壞了茶葉細胞,會使香氣變得內斂;如果做成條索狀,香氣可能會張揚些,但滋味會略顯不足。

這就是揉捻外形對茶葉品質的細微改變。

乾燥能夠抑制青茶的酶性氧化,降低含水率,並通過非酶性的熱化作用,消除苦澀因子,形成青茶醇厚回甘的滋味、紅黃通透的湯色,以及特有的品種香氣。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刪除。

其他比較有用的內容推薦1:

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茶烏龍茶起源於來自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爲著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製和煮飲的著作就有十多種。

北苑踐紹龍調眼銀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在唐末已產茶。

《閩通志》載,唐末建安張廷暉僱工在鳳凰山開闢山地種茶,初爲研膏茶,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已產製龍鳳茶,宋真宗(998年)以後改造小團茶,來自成爲名揚天下的龍團鳳餅。

當時任過福建轉運吏,監督製造貢茶的蔡襄,特別稱頌北苑茶,他在1051年寫的《茶錄》中談到“茶味主於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續諸焙所司單產者味佳。

”北苑茶重要成品屬於龍團鳳餅,其採製工藝如皇甫冉送陸羽的採茶詩裏所說:“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還威,盈筐白日斜。

”要採得一筐的鮮葉,要經過一天的時間,葉子在筐子裏搖盪積壓片紅另降樂,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這種經過積壓的原料無意中就發生了部分紅變,芽葉經酶促氧化的部分變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實質已屬於半發酵了,也就是所謂烏龍茶的範疇。

因此,說北苑茶是烏龍茶的前身主三魚孫杆是有一定科學根據。

武免鄉企革憲亂附演夷山茶則在北苑茶之後,於元朝、明朝、清朝獲得貢茶地位,獲得發展。

現所說的烏龍茶則是安溪人仿照武夷山茶的製法,改進工藝製作出來的一種茶。

烏龍茶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福建《安溪縣誌》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後傳入閩北和臺灣。

”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

1866年臺灣烏龍茶開始外銷。

而問現在全國烏龍茶最大產地當屬福建安溪,安溪也與1995被國家農業部和中國農學會等單位命名爲“中國烏龍茶(名茶)之鄉”。

烏龍茶因爲什麼而得名?

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

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茶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爲著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製和煮飲的著作就有十多種。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在唐末已產茶。

擴展資料:

主要品種

1、東方美人

是臺灣獨有的名茶,又名膨風茶,又因其茶芽白毫顯著,又名爲白毫烏龍茶。東方美人茶葉外觀頗顯美感,葉身呈白綠黃紅褐五色相間,鮮豔可愛,茶湯水色呈較深的琥珀色,嚐起來濃厚甘醇,並帶有熟果香和蜂蜜芬芳。

2、羅漢沉香

產於四川蒙頂山。羅漢沉香兼有紅茶和白茶的優點,獨特的“果香樟韻”,滋味鮮醇高爽,果香清甜,樟香幽長濃郁,香氣高雅持久。

3、烏龍紅茶

烏龍紅茶是當代的製茶產物,以小種烏龍茶製作成紅茶,有蜜香烏龍紅茶、蜜香金萱紅茶於是誕生。

有別於舞鶴茶區以臺茶製作的紅玉紅茶,烘培出香氣中有蜂蜜香味的蜜香烏龍(金萱)紅茶,喝起來甘中帶甜,又不失烏龍茶重喉韻的回甘滋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烏龍茶

烏龍茶出現在哪個時期

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

烏龍茶爲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些傳奇的色彩,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巖村裏有一個退隱將軍,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捨, 終於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於宰殺、品嚐野味,已將製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採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並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並經心琢磨與反覆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於製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著名茶鄉了。

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茶

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

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爲著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製和煮飲的著作就有十多種。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在唐末已產茶。據《閩通志》載,唐末建安張廷暉僱工在鳳凰山開闢山地種茶,初爲研膏茶,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已產製龍鳳茶,宋真宗(998年)以後改造小團茶,成爲名揚天下的龍團鳳餅。當時任過福建轉運吏,監督製造貢茶的蔡襄,特別稱頌北苑茶,他在1051年寫的《茶錄》中談到“茶味主於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續諸焙所產者味佳。”北苑茶重要成品屬於龍團鳳餅,其採製工藝如皇甫冉送陸羽的採茶詩裏所說:“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要採得一筐的鮮葉,要經過一天的時間,葉子在筐子裏搖盪積壓,到晚上才能開始蒸制,這種經過積壓的原料無意中就發生了部分紅變,芽葉經酶促氧化的部分變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實質已屬於半發酵了,也就是所謂烏龍茶的範疇。因此,說北苑茶是烏龍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學根據。

烏龍茶的介紹

  烏龍茶是我國著名的茶葉,烏龍茶在我國有什麼地位呢?烏龍茶有什麼歷史和其它的傳說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爲大家精心推薦的烏龍茶的介紹,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烏龍茶的故事傳說

  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些傳奇的色彩,據《福建之茶》、《福建茶葉民間傳說》載清朝雍正年間,在福建省安溪坑鄉南巖村裏有一個退隱將軍,也是打獵能手,姓蘇名龍,因他長得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捨,終於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是掌燈時分,烏龍和全家人忙於宰殺、品嚐野味,已將製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翌日清晨全家人才忙着炒制昨天採回的“茶青”。沒有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鮮葉,已鑲上了紅邊了,並散發出陣陣清香,當茶葉制好時,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並經心琢磨與反覆試驗,經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於製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安溪也遂之成了烏龍茶的着名茶鄉了。、

  烏龍茶的名字來源

  烏龍茶的名字來源有很多傳說。

  大致有四種來源可能:一爲產地說;二爲茶樹品種而來;三爲製茶之人名稱而來;四以茶葉形態色澤而來。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茶園主人去看快曬好的茶葉,發現那裏有一條烏龍。他嚇壞了,過了幾天纔敢回來看。茶葉在這幾天太陽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綠茶,但是濃香可口。主人從此叫它“烏龍茶”。

  也有說最先發明烏龍茶製法之人名字叫蘇龍(因人長得黑,人稱烏龍),所以茶因人而得名。

  其實烏龍茶名字應該還是來源於茶葉的形態,茶葉在曬、炒、焙加工之後,色澤烏黑,條索似魚(比作龍)。在水中泡開,葉片似卷似曲,色澤烏青,有如烏龍入水。故而得名。不論由地名而來還是由茶樹品種名而稱的烏龍茶,只要製法相同的,均通稱爲烏龍茶,包括烏龍品種及其他着名品種,如鐵觀音、大紅袍等。

  烏龍茶之地位

  烏龍茶三個字在茶業史上絕非一個陌生的名詞,相反的,它曾給與茶葉的愛好者,以深刻的印象,曾於茶葉史上發出萬丈光芒。在整個世界茶葉市場中,它有自在唯我獨尊高貴的地位。雖說烏龍茶由於產量無多,不能像紅茶綠茶大宗的輸出,亦沒有廣闊的消費市場,未曾普遍運銷到世界的每一角落,但是卻由於品質的獨特與優美,故而凡屬烏龍茶輸銷所至之處,人得而嘗之後,無不受人賞識與歡迎,給予許多美麗讚譽之詞。

  國人譽之爲荈史珍品、天下奇茗。西方嘗斯茶者,譽之爲東方美人或喻之爲香檳。此茶之名貴崇高地位由此可以想見。

  總之烏龍茶在茶業界有如此獨特的地位,實因此茶之製造方法特殊而完美有以致之。此茶屬半醱酵茶,其品質特性,介於紅茶與綠茶之間,具有紅綠茶之優點,而無紅綠茶之缺點。在效用方面尤發揮茶葉的功能,欣賞價值最高藥效作用最大。在市場方面,又形成消費烏龍茶地區獨佔的局面,沒有同種茶葉可與之競爭

茶文化詳解:烏龍茶屬於什麼茶,有何作用

烏龍茶(oolong tea),亦稱青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品種較多。烏龍茶是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品嚐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爲“美容茶”、“健美茶”。烏龍茶爲中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烏龍茶除了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主要生產地區是福建省安溪縣等地。

  烏龍茶的前身——北苑茶烏龍茶起源於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烏龍茶的形成與發展,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貢茶,也是宋代以後最爲着名的茶葉,歷史上介紹北苑茶產製和煮飲的着作就有十多種。北苑是福建建甌鳳凰山周圍的地區,在唐末已產茶。

  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

  保健功能

  1、消除危害美容與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烏龍茶能改善皮膚過敏;

  3、飲用烏龍茶能瘦身;

  4、抗腫瘤、預防老化功效。

  改善聽力

  烏龍茶具有養顏、排毒、利便、抗化活性,消除細胞中的活性氧分子等功效。中老年人經常喝烏龍茶有助於保持聽力。

  對男性聽力的保護作用明顯大於女性。雖然喝烏龍茶對聽力有保健作用,但也不能飲之過量。一天喝茶的量以1~2杯爲宜。

  減肥功效

  烏龍茶具有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因爲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係。烏龍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烏龍茶同紅茶及綠茶相比,除了能夠刺激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類食物被吸收以外,還能夠加速身體的產熱量增加,促進脂肪燃燒,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

  藥療價值

  烏龍茶作爲中國特種名茶,除了與一般茶葉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勞、生津利尿、解熱防暑、殺菌消炎、祛寒解酒、解毒防病、消食去膩、減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還突出表現在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

  防癌症

  1998年6月15日,由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毒理和化學研究室副研究員韓馳和她的助手徐勇,進行茶葉在動物體內的抑癌試驗。他們分別給大白鼠喂安溪鐵觀音等五種茶,同時給予喂人工合成的純度大於99。8%的致癌物甲基卡基亞硝膠。三個月後,大白鼠食道癌發生率爲42-67%,患癌鼠平均瘤數爲2。2-3個。而未飲茶的大白鼠食道癌發病率爲90%,患癌鼠平均瘤數爲5。2個,五種茶葉抑癌效果爲安溪鐵觀音最佳。與此同時,他們還進行另一種試驗,即用亞納和甲基卡膠做致癌前體物,結果發現,飲茶組的大白鼠無一發生食道癌,未飲茶組發生率爲100%。這一結果證明,茶葉可全部阻斷亞硝膠的體內內源性的形成。

  降血脂

  烏龍茶有防止和減輕血中脂質在主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飲用烏龍茶還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紅細胞集聚,改善血液高凝狀態,增加血液流動性,改善微循環。體外血栓形成試驗,也表明烏龍茶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抗衰老

  烏龍茶和維生素E一樣有抗衰老功效。在每日內服足量維生素C情況下,飲用烏龍茶可以使血中維生素C含量持較高水平,尿中維生素C排出量減少,而維生素C具有抗衰老作用。因此,飲用烏龍茶可以從多方面增強人體抗衰老能力。

  飲用三忌

  品飲烏龍茶不僅對人體健康有益,還可增添無窮樂趣。但有三忌:

  一是空腹不飲,否則感到飢腸轆轆,頭暈欲吐,人們稱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飲,否則難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飲,冷後性寒,對胃不利。

  這三忌對初飲烏龍茶的人尤爲重要,因爲烏龍茶所含茶多酚及咖啡鹼較其他茶多。

我想知道烏龍茶的歷史故事??

烏龍茶,也稱青茶、半發酵茶,以本茶的創始人而得名,烏龍茶的產生,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相傳在清朝雍正年間,福建省安溪縣西坪鄉南巖村裏有一個茶農,也是打獵能手,名字叫做蘇龍,因爲他長的黝黑健壯,鄉親們都叫他“烏龍”。一年春天,烏龍腰掛茶簍,身背獵上山採茶,採到中午,一頭山獐突然從身邊溜過,烏龍舉射擊,但負傷的山獐拼命逃向山林之中,烏龍也隨後緊追不捨,終於捕獲了獵物。當把山獐背到家時已經是晚上了,烏龍和全家人忙着宰殺、品嚐野味,將製茶的事全然忘記了。當第二天清晨全家人才想起此事,沒想到放置了一夜的新鮮葉子,已鑲上了紅邊了,並且散發出陣陣清香。製成的茶葉,滋味格外清香濃厚,全無往日的苦澀之味。於是,經過反覆的試驗與細心的琢磨,

通過萎雕、搖青、半發酵、烘焙等工序,終於製出了品質優異的茶類新品??烏龍茶。它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品質介於二者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味,又有綠茶的清芬香,沖泡此種茶葉,會發現葉底的邊緣因發酵呈紅褐色,而當中部分仍保持天然嫩綠本色,形成奇特的“綠葉底紅鑲邊”,還有一種誘人的蘭花香氣。烏龍茶的特點是回味悠長,耐沖泡,具有解脂肪,助消化之功效,被譽爲健美減肥的佳品。

安溪茶的烏龍茶歷史

烏龍茶是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制於1725年(清雍正年間)前後。據福建《安溪縣誌》記載:“安溪人於清雍正三年首先發明烏龍茶做法,以後傳入閩北和臺灣。”另據史料考證,1862年福州即設有經營烏龍茶的茶棧,1866年臺灣烏龍茶開始外銷。 飲茶有許多益處,這是衆所周知的。但飲茶爲什麼會有許多好處呢?這對一般人來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隨着科學的發展,到了19世紀初,茶業的成分才逐漸明確起來。

經過現代科學的分離和鑑定,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

中國醫學研究者聲明 烏龍茶具有瘦身的功效。烏龍茶之所以流行,完全是因爲它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這種說法也確實有科學的根據。因爲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證實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係,而且實驗結果也證實,烏龍茶的確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減肥茶。實驗證明,每天喝一公升烏龍茶,有抑制膽固醇上升的效果。雖然飲用量應該依各人身體的狀況決定,但是當食物太油膩時,最好也能夠搭配烏龍茶,不但有飽腹感,還可以去除油膩。 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純,茶湯九泡爲限,每三泡爲一階段。第一階段聞其香氣是否高,第二階段嘗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階段看其顏色是不有變化。所以有口訣曰:

一二三香氣高。

四五六甘漸增。

七品茶純。 備具:茶壺的要求與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爲先,另外準備聞香杯。

溫壺、溫杯:溫壺時與潮州無異,置茶仍以手抓,唯溫杯時裏外皆燙。

烘茶:與潮州式相比,時間較短,因高級茶一般保存都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沖水:沖水後大約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這時間將溫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聞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舊,第三泡倒滿。

聞香:將品茗杯及聞香杯一齊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聞香杯在右)

抖壺:每泡之間,以布包壺,用力搖三次。(抖壺是使內外溫度,開水衝入後不搖是爲使其浸出物增多。這與潮州式在搖壺意義恰恰相反,因爲所用的茶品質不同。

注:安溪產茶自古聞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鐵觀音,武夷茶之類的輕火茶。

烏龍茶因何而得名?

烏龍茶得名的歷史源遠流長,起初並沒有“烏龍”這個名稱。據傳說,清朝嘉慶年間,福建泉州一帶有位茶農因一場意外的故事而讓人們知道了這種茶。當時這位茶農在採茶時,因爲突然有事而離開了幾個小時。回來後他發現茶葉經過太陽的曬乾後變成了深綠色。經過加工烘焙後,這些茶葉成爲了一種新型的、呈紅棕色的特殊品種。人們對其質地、香氣以及口感感到非常驚豔,開始商量如何稱呼這種新型茶。由於當地的傳統文化裏認爲龍是祥瑞之物,在讚美時常會使用“烏龍”來表示非常好或者非常美麗等意思,所以最終把這種顏色紅棕、品質極佳的變異茶命名爲“烏龍茶”。

凍頂烏龍歷史

1.凍頂烏龍茶的來歷

主產於臺灣省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山。凍頂山是鳳凰山的支脈,海拔700m。傳說山上種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農必須繃緊腳尖(凍腳尖)才能到山頂,故稱此山爲“凍頂山”。凍頂山,山高林密土質好,栽種的青心烏龍茶等良種茶樹生長茂盛,爲品質優異的凍頂烏龍茶奠定了物質基礎。對一般消費者而言,產自臺灣南投縣鹿谷鄉一千六百多公頃販茶園,都是“凍頂烏龍”茶,甚至來自鄰近茶園的發酵茶亦可冠上“凍頂烏龍”之名。但行家認爲,真正的“凍頂烏龍”產自位於鹿谷的鄉彭雅村海拔六百米的山頂上那片四十多公頃的茶園。

森森購物網引進臺灣著名茶品牌iTea 經典 臺灣凍頂烏龍茶,遠近馳名,是臺灣茶的經典象徵,茶湯金黃亮麗丶帶油光,特殊果香丶遵循古法制作而成 中發酵 中焙火 三分火七分青 保留茶菁山脈孕育風味,入口滋味醇厚,令人口舌生津,落喉甘潤。

2.凍頂烏龍茶的名稱由來是什麼

你這個問題有點籠統,很廣泛啊!

一、如果從中國六大茶類(紅茶、綠茶、白茶、黃茶、黑茶、烏龍茶)來劃分的話,凍頂烏龍茶屬於烏龍茶類。烏龍茶包括的也很廣泛,比如臺灣的高山茶、凍頂烏龍茶、福建的鐵觀音、武夷山的大紅袍等等都屬於烏龍茶;

二、從發酵度來說,凍頂烏龍茶屬於輕發酵、有焙火的烏龍茶;

三、從製作工藝來說,凍頂烏龍茶的製作流程分爲:採摘、日光萎凋、室內萎凋、炒菁、揉捻、包布揉茶、烘焙乾燥。所以很多臺灣茶,包括凍頂烏龍茶的外形是球狀或半球狀的顆粒形。非常的緊實。

四、從歷史淵源來說,凍頂烏龍茶是於清朝年間從福建武夷山移植去臺灣的,具體的話,你可以百度一下,有很清楚的介紹,這裏我就不多說了。所以在口感上,跟大紅袍有類似。

五、凍頂烏龍茶名字的來源,很簡單,因爲它生長在臺灣的凍頂山上,所以叫凍頂烏龍茶了!之所以那座山叫凍頂,是因爲凍頂山迷霧多雨,山路崎嶇難行,上山的人都要繃緊腳趾,臺灣俗稱“凍腳尖”,才能上得去,這即是凍頂山名之由來,茶亦因山而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你,如還有不明,歡迎大家一起探討啊!

3.凍頂烏龍茶簡介.

簡介

凍頂烏龍茶,產地爲臺灣鹿谷鄉鳳凰村 永隆村彰雅村(凍頂巷),茶區海拔600-1000公尺,被譽爲“茶中聖品”。凍頂烏龍茶湯清爽怡人,湯色蜜綠帶金黃,茶香清新典雅,香氣清雅 ,喉韻回甘濃郁且持久,香氣獨特據說是帝王級泡澡茶浴的佳品。臺灣鹿谷附近凍頂山,山多霧,路陡滑,上山採茶都要將腳尖“凍”起來,避免滑下去,山頂叫凍頂、山腳叫凍腳。所以凍頂茶產量有限,尤爲珍貴。

特點

1.茶葉成半球狀,色澤墨綠,邊緣隱隱金。

2.沖泡後,茶湯金黃,偏琥珀色,帶熟果香或濃花香,味醇厚甘潤,喉韻回甘十足,帶明顯焙火韻味。

3.茶葉展開,外觀有青蛙皮般灰白點,葉間捲曲成蝦球狀,葉片中間淡綠色,葉底邊緣鑲紅邊,稱爲綠葉紅鑲邊或青蒂、綠腹、紅鑲邊。

4.沖泡後湯色橙黃,有像桂花香一樣的香氣,滋味醇厚,回甘強。

凍頂烏龍茶成品外形呈半球型彎曲狀,色澤墨綠,有天然的清香氣。沖泡時茶葉自然衝頂壺蓋,湯色呈柳橙黃,味醇厚甘潤,發散桂花清香,後韻回甘味強,飲後杯底不留殘渣。其茶品質,以春茶最好,香高味濃,色豔;秋茶次之;夏茶品質較差。

凍頂烏龍茶的特點爲:外形捲曲呈半球形,色澤墨綠油潤,沖泡後湯色黃綠明亮,香氣高,有花香略帶焦糖香,滋味甘醇濃厚,耐沖泡。凍頂烏龍茶品質優異,歷來深受消費者的青睞,暢銷臺灣、港澳、東南亞等地。

4.臺灣凍頂烏龍茶的簡介是什麼

據《臺灣通史》稱:臺灣產茶,其來已久,舊志稱水沙連社茶,色如鬆羅,能避瘴祛暑。

至今五城之茶,尚售市上,而以凍頂爲佳,惟所出無多。臺灣的種茶、製茶技術是隨着人口向臺灣的遷移帶上寶島的,據野史相傳,是清道光年間的舉人林鳳池從福建帶回武夷烏龍植於凍頂山,臺灣的茶業才得以發展,也有了自己的名茶??凍頂烏龍。

凍頂烏龍茶,產於臺灣省南投縣鳳凰山支脈凍頂山一帶。凍頂山是鳳凰山的支脈,居於海拔700米的高崗上,傳說山上種茶,因雨多山高路滑,上山的茶農必須蹦緊腳尖(凍腳尖)才能上山頂,故稱此山爲“凍頂”。

凍頂山上栽種了青心烏龍茶等茶樹良種,山高林密土質好,茶樹生長茂盛。每年採摘於4~5月和11~12月間,標準爲一芽二葉,色澤蒼綠,湯色呈金黃帶綠,具有花香甘甜滋味。

5.戲說

戲說到這裏,似乎還沒有入正題,什麼是凍頂烏龍呢?鹿谷鄉農會凍頂烏龍比賽茶,有一個特點,就是所有的參賽茶品,都必須是烘焙的,而且烘焙程度深。

此項賽事,在今天,可以說比的就是烘焙技術。就這點來講,凍頂烏龍是什麼,凍頂烏龍就是炭香烏龍的代名詞(現在基本都用電焙,用炭者寥寥無幾,炭香只是茶農延用的稱謂)。

鹿谷農會的賽事,早就不是鹿谷鄉茶農的賽事,已然是整個茶界的賽事,高山茶區的茶農,也是踊躍報名參加。所以,凍頂烏龍,早就不限於“凍頂”這個地方了,它可能是阿里山的茶青,甚至是梨山的茶青。

6.凍頂烏龍茶的名稱由來是什麼

山高林密土質好,主產於臺灣省南投縣鹿谷鄉的凍頂山。

凍頂產茶歷史悠久,上山的茶農必須蹦緊腳尖(凍腳尖)才能上山頂,惟所出無多;另一類是半球形包種茶,以“凍頂烏龍茶”爲代表。素有“北文山,居於海拔700米的高崗上,傳說山上種茶,稱之爲“包種”,當地茶店售茶均用兩張方形毛邊紙盛放凍頂烏龍茶是臺灣所產烏龍茶的一種,據《臺灣通史》稱:臺灣產茶,茶樹生長茂盛。

凍頂烏龍茶是臺灣包種茶的一種,所謂“包種茶”,其名源於福建安溪,南投鹿谷鄉村民林鳳池,往福建考試讀書,還鄉時帶回武夷烏龍茶苗36株種於凍頂山等地,逐漸發展成當今的凍頂茶園,包成長方形四方包,包外蓋有茶行的嘜頭,然後按包出售,故稱此山爲“凍頂”,色如鬆羅,能避瘴祛暑。至今五城之茶。

凍頂山是鳳凰山的支脈,其來已久,舊志稱水沙連(今南投縣埔里、日月潭、水裏,尚售市上,而以凍頂爲佳。又據傳說,清咸豐五年(1855年),以“文山包種茶”爲代表,因雨多山高路滑。

臺灣包種茶屬輕度或中度發酵茶,亦稱“清香烏龍茶”。包種茶按外形不同可分爲兩類,一類是條形包種茶。

凍頂山上栽種了青心烏龍茶等茶樹良種,內外相襯,放入茶葉4兩、南凍頂”之美譽、竹山等地)社茶。

烏龍茶因爲什麼而得名?

烏龍茶因爲什麼而得名?

烏龍茶的名字來源有很多傳說。

大致有四種來源可能:一爲產地說;二爲茶樹品種而來;三爲製茶之人名稱而來;四以茶葉形態色澤而來。

有一個故事說,一個茶園主人去看快曬好的茶葉,發現那裏有一條烏龍。他嚇壞了,過了幾天纔敢回來看。茶葉在這幾天太陽之下氧化,不再是以前的綠茶,但是濃香可口。主人從此叫它烏龍茶。

也有說最先發明烏龍茶製法之人名字叫蘇龍(因人長得黑,人稱烏龍),所以茶因人而得名。

其實烏龍茶名字應該還是來源於茶葉的形態,茶葉在曬、炒、焙加工之後,色澤烏黑,條索似魚(比作龍)。在水中泡開,葉片似卷似曲,色澤烏青,有如烏龍入水。故而得名。不論由地名而來還是由茶樹品種名而稱的烏龍茶,只要製法相同的,均通稱爲烏龍茶,包括烏龍品種及其他著名品種,如鐵觀音、大紅袍等。

烏龍茶的創制年代,據全國高等農業院校統編教材《製茶學》載:“青茶(即烏龍茶)起源:福建安溪勞動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創制發明了青茶,首先傳入閩北後傳入臺灣省。”鐵觀音因品質優異,香味獨特,各地相互仿製,先後傳遍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烏龍茶區。目前我國烏龍茶有閩南、閩北、廣東、臺灣等四大產區,以福建產製歷史最長,產量最多,品質最好,尤以安溪鐵觀音和武夷巖茶聞名於海內外。

喝烏龍茶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烏龍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場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壓、抗氧化、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如果是胃寒的人,茶水不適合多喝,適可而止。

什麼人不可以喝烏龍茶

茶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對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健康不佳的人要慎之飲茶。主要可歸結爲31條,如下: 1.發燒忌喝茶。 茶葉中咖啡鹼不但能使人體體溫升高,而且還會降低藥效。 2.肝臟病人忌飲茶。 茶葉中的咖啡鹼等物質絕大部分經肝臟代謝,若肝臟有病,飲茶過多超過肝臟代謝能力,就會有損於肝臟組織。 3.神經衰弱慎飲茶。 茶葉中的咖啡鹼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神經衰弱飲濃茶,尤其是下午和晚上,就會引起失眠,加重病情,可以在白天的上午及午後各飲一次茶,在上午不妨飲花茶,午後飲綠茶,晚上不飲茶。這樣,患者會白天精神振奮,夜間靜氣舒心,可以早點入睡。 4.孕婦忌飲茶,尤其是不宜喝濃茶。 茶葉中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鹼等,對胎兒在母腹中的成長有許多不利因素,爲使胎兒的智力得到正常發展,避免咖啡鹼對胎兒的過分 *** ,孕婦應少飲或不飲茶。 5.婦女哺乳期不宜飲濃茶。 哺乳期飲濃茶,過多的咖啡鹼會進入乳汁,小孩吸乳後會間接的產生興奮,易引起少眠和多啼哭。 6.潰瘍病患者慎飲茶。 茶是一種胃酸分泌 *** 劑,飲茶可引起胃酸分泌量加大,增加對潰瘍面的 *** ,常飲濃茶會促使病情惡化。但對輕微患者,可以在服藥2小時後飲些淡茶,加糖紅茶、加奶紅茶有助於消炎和胃粘膜的保護,對潰瘍也有一定的作用。飲茶也可以阻斷體內的亞硝基化合物的合成,防止癌前突變。 7.營養不良忌飲茶。 茶葉有分解脂肪的功能,營養不良的人,再飲茶分解脂肪,會使營養更加不良。 8.醉酒慎飲茶。 茶葉有興奮神經中樞的作用,醉酒後喝濃茶會加重心臟負擔。飲茶還會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從腎臟排出,對腎臟有較大的 *** 性而危害健康。因此,對心腎生病或功能較差的人來說,不要飲茶,尤其不能飲大量的濃茶;對身體健康的人來說,可以飲少量的濃茶,待清醒後,可採用進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飲醋等方法,以加快人體的新陳代謝速度,使酒醉緩解。 9.慎用茶水服藥。 藥物的種類繁多,性質各異,能否用茶水服藥,不能一概而論。茶葉中的鞣質、茶鹼,可以和某些藥物發生化學變化,因而,在服用催眠,鎮靜等藥物和服用含鐵補血藥、酶製劑藥,含蛋白質等藥物時,因茶多酚易與鐵劑發生作用而產生沉澱,不宜用茶水送藥,以防影響藥效。有些中草藥如麻黃、鉤藤、黃連等也不宜與茶水混飲,一般認爲,服藥2小時內不宜飲茶。而服用某些維生素類的藥物時,茶水對藥效毫無影響,因爲茶葉中的茶多酚可以促進維生素C在人體內的積累和吸收,同時,茶葉本身含有多種維生素,茶葉本身也有興奮、利尿、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對人體可增進藥效,恢復健康也是有利的。另外,在民間常認爲服用蔘茸之類的補藥時,也不宜喝茶,也有一定的道理。 10.貧血患者忌飲茶。 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鐵結合成不溶性的終合物,使體內得不到足夠鐵的來源,故貧血患者不宜飲茶。 11.尿結石患者忌飲茶。 尿路結石通常是草酸鈣結石,由於茶含有草酸,會隨尿液排泄的鈣質而形成結石,若尿結石患者再大量飲茶,會加重病情。 12.忌空腹飲茶。 空腹飲茶會沖淡胃酸,還會抑制胃液分泌,妨礙消化,甚至會引起心悸、頭痛、胃部不適、眼花、心煩等"茶醉"現象,並影響對蛋白質的吸收,還會引起胃粘膜炎。若發生"茶醉",可以口含糖果或喝一些糖水可以緩解。 13.忌飯前後大量飲茶。 飯前後20分鐘左右不宜飲茶,若飲茶,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消化,而且因爲茶中含有草酸,草酸會與食物中的鐵質和蛋白質發生反應,影響人體對鐵和蛋白質的吸收。 14.忌睡前飲茶。 睡前2小時內最好不要飲茶,飲茶會使精神興奮,......

什麼是烏龍茶啊?

青茶,又名烏龍茶,是經過部分發酵,綠葉紅邊,既有綠茶的鮮香濃郁,又有紅茶的甜醇,名茶如福建的鐵觀音和臺灣的凍頂烏龍。烏龍茶以本茶的創始人而得名。是我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特色的茶葉品類。

烏龍茶是一種傳統的中國茶葉,是一種界於綠茶和紅茶之間的茶葉。烏龍茶綜合了綠茶和紅茶的製法,其品質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既有紅茶的濃鮮味,又有綠茶的清芬香,並有“綠葉紅鑲邊”的美譽。品嚐後齒頰留香,回味甘鮮。烏龍茶的藥理作用,突出表現在分解脂肪、減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稱之爲“美容茶”、“健美茶”。

形成烏龍茶的優異品質,首先是選擇優良品種茶樹鮮葉作原料,嚴格掌握採摘標準:其次是極其精細的製作工藝。烏龍茶因其做青的方式不同,分爲"跳動做青"、"搖動做青"、"做手做青"三個亞類。商業上習慣根據其產區不同分爲: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臺灣烏龍等亞類。烏龍茶爲我國特有的茶類,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近年來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在中文意思中,“烏龍”的意思是“黑色的龍”或者是“黑色的蛇”;關於這種茶名字的起源有很多的傳說。其中一個傳說是說,一個茶莊園主人被自己製作的形狀象黑蛇的幹茶葉嚇跑;當他幾天後在小心的在回到茶莊時,那些葉子已經被陽光氧化並且充分地發酵。

另一個傳說是,一個名叫吳亮的男子(後來被叫做烏龍)在一次偶然中發現了烏龍茶,他在採了一天的茶之後,被一隻鹿弄弄傷了,當他甦醒想起茶葉的時候,茶已經開始發酵了。其他的說法是茶之所以被叫做“烏龍”,是因爲當他們用開水泡的時候葉子像小黑龍睡醒的樣子。

“烏龍”茶是很容易被區分的。當他門乾燥的時候,通過他們黑色的細紋狀外觀便可辨認。

參考資料:tieba./f?kz=414908198

喝烏龍茶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烏龍茶價值功效如下;

烏龍茶中含有機化學成分達四百五十多種,無機礦物元素達四十多種。茶葉中的有機化學成分和無機礦物元素含有許多營養成分和藥效成分。有機化學成分主要有:茶多酚類、植物鹼、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果膠素、有機酸、脂多糖、糖類、酶類、色素等。

而鐵觀音所含的有機化學成分,如茶多酚、兒茶素、多種氨基酸等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茶類。無機礦物元素主要有:鉀、鈣、鎂、鈷、鐵、錳、鋁、鈉、鋅、銅、氮、磷、氟、等。鐵觀音所含的無機礦物元素,如錳、鐵、氟、鉀、鈉等均高於其他茶類。

一、保健功能

1.消除危害美容與健康的活性氧;

2.每天喝1公升烏龍茶能改善面板過敏;

3.飲用烏龍茶能瘦身;

4.抗腫瘤、預防老化功效。

二、改善聽力

烏龍茶具有養顏、排毒、利便、抗化活性,消除細胞中的活性氧分子等功效。 中老年人經常喝烏龍茶有助於保持聽力。

對男性聽力的保護作用明顯大於女性。雖然喝烏龍茶對聽力有保健作用,但也不能飲之過量。一天喝茶的量以1~2杯爲宜。

三、減肥功效

烏龍茶具有溶解脂肪的減肥效果。因爲茶中的主成分——單寧酸,與脂肪的代謝有密切的關係。烏龍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烏龍茶同紅茶及綠茶相比,除了能夠 *** 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類和脂肪類食物被吸收以外,還能夠加速身體的產熱量增加,促進脂肪燃燒,減少腹部脂肪的堆積等。

飲用三忌

品飲烏龍茶不僅對人體健康有益,還可增添無窮樂趣。但有三忌:

一、是空腹不飲,否則感到飢腸轆轆,頭暈欲吐,人們稱是“茶醉”;

二、是睡前不飲,否則難以入睡;

三、是冷茶不飲,冷後性寒,對胃不利。

這三忌對初飲烏龍茶的人尤爲重要,因爲烏龍茶所含茶多酚及咖啡鹼較其他茶多。

烏龍茶有什麼特點

烏龍茶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提高脂肪分解酶的作用,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有降低血壓、搐氧化、防衰老及防癌等作用。

烏龍茶原爲茶葉品種名稱之一。一般的認識製成品的烏龍茶和包種茶都屬於半發酵茶。

烏龍茶』是臺灣最早外銷的茶葉,首見於1869年英商 john dodd 以formosa oolong tea 的商標銷往紐約,也因此打開臺茶外銷之門,其製作工藝源自福建武夷,是半發酵茶的一種。目前中國 所有半發酵茶均稱烏龍茶。70年代前臺灣商檢局只把重度發酵的香檳烏龍或白毫烏龍或番莊烏龍列入烏龍茶品目。

包種茶』名稱首見於1872年大稻埕烏龍茶滯銷,運往福建薰花加工製成包種茶。有一說法:早期茶葉包裝以棉紙內外相襯,四兩包成一四方包,外側蓋上商家店號、商標,其內所包之茶爲半發酵茶,所以包種茶就是半發酵茶的一種。38年到70年代,中華商品檢驗局,把所有輕、中度發酵的茶〈包括:直條狀的文山包種茶、半球狀的凍頂烏龍茶、鐵觀音、花茶??等〉,都列入包種茶分類檢驗。

目前『包種茶』專指揉捻成直條型的輕度發酵茶,產地包括北部文山茶區,及桃、竹、苗等地。

『烏龍茶』則代表所有半發酵茶的通稱,產地遍佈全省中高海拔產茶區;凍頂烏龍、高山烏龍等等在品種名前冠以產地,代表該地所生產球狀半發酵茶〈請注意:其品種不一定是青心烏龍〉。當前廣義的解釋,包種茶也屬於烏龍茶〈因爲好的『包種茶』也要用青心烏龍種製作〉。臺灣省現有之品種中以青心烏龍、臺茶12號、臺茶15號、武夷、水仙、佛手、枝蘭(臺農101)、四季春等製造包種茶品質較優。黃心烏龍、臺茶5號、青心大冇、紅心大有、大葉烏龍、紅心烏龍及硬枝紅心等次之。以下簡單介紹幾種:白毫烏龍 :俗稱「膨風茶」,全世界僅臺灣產製,最高階的具有明顯的蜂蜜味,香味屬熟果香,滋味圓柔醇厚,英國品茗家讚美此茶爲「東方美人」或「香檳烏龍」或「番莊烏龍」。茶葉幼嫩,以夏季製造、具有多量白毫芽尖者爲上品。茶的形狀呈現花朵般帶有紅、黃、白、黑、綠五種顏色。以新竹北埔、峨嵋、苗栗老田寮與文山茶區爲主要產地。文山包種茶:條索緊結、葉尖自然捲曲、枝葉連理,色澤墨綠帶麗色,嫩葉金邊色隱存;水色密綠鮮豔浮麗色、澄清明麗水底光;香氣幽雅,飄而不膩;滋味圓滑富活性,落喉甘潤韻無窮。這些品質表都是文山包種茶的特色,也是它迷人的地方,有如青春少女,活潑、清純、柔媚。凍頂烏龍茶:鹿谷鄉的凍頂烏龍茶向來遠近馳名,其之所以會取名爲「凍頂」,是因爲當年居住在山下的居民,爲了登頂耕種需上山、下山,因時常下雨而路滑,往往要用腳指尖擋住路土,才能順利前進,所以山名叫凍頂,漸又順取爲茶名,這就是「凍頂烏龍茶」命名的由來。鐵觀音:鐵觀音原是茶樹品種名,由於它適制烏龍茶,其烏龍茶成品遂亦名鐵觀音。所謂鐵觀音茶即以鐵觀音品種茶樹製成的烏龍茶。優質鐵觀音茶條捲曲、壯結、沉重,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色澤鮮潤,砂綠顯,紅點明,葉錶帶白霜,這是優質鐵觀音的重要特徵之一。鐵觀音湯色金黃,濃豔清澈,葉底肥厚明亮,具綢面光澤。泡飲茶湯醇厚甘鮮,入口回甘帶蜜味;香氣馥郁持久,有"七泡有餘香"之譽。

烏龍茶什麼人是不能喝的

烏龍茶既具有 綠茶的醇和甘突,又具有紅茶的鮮強濃厚,同時還具有 花茶的芬芳幽香。不同品種的烏龍茶沖泡後各有特色。

由於烏龍茶性溫,最好不要涼喝。假設喝茶後,有人感到不舒適,比如胃痛或許難以入睡,還是要減量或中止。另外烏龍茶不要飯後立刻喝,隔1小時左右比較妥當。一般濃茶中含帶的咖啡鹼濃度高達10%,會增加孕婦的尿量和心跳次數與頻次,以及加重孕婦的心與腎的負荷量,所以懷孕婦女最好少喝茶爲妙。

哪些人不能喝烏龍茶:

1、處在生理期的女性最好少喝烏龍茶。

2、嚴重貧血者先把貧血治好了再喝吧。

3、由於烏龍茶性溫,最好不要涼喝。

4、腸胃不適者最好不喝,因爲烏龍茶有對腸胃有 *** 作用。

5、身體瘦弱者不適合喝,因爲烏龍茶有減肥降脂的功效。

6、烏龍茶不要飯後立刻喝,隔1小時左右比擬妥當。

7、孕婦不適宜喝,因爲茶中含帶的咖啡鹼會增加孕婦的尿量和心跳次數與頻次,以及加重孕婦的心與腎的負荷量。

上面非常詳細的爲大家介紹了不適合飲用烏龍茶的人羣,喜歡和烏龍茶的朋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酌情處理。烏龍茶雖然好,卻也不能毫無顧忌的盲目飲用,否則非但對我們的健康沒有任何的幫助,還能起到一些相反的作用,尤其是孕婦及生理期的女性不能飲用。

喝烏龍茶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了許多國家的飲料優劣情況,最終認爲:茶爲中老年人的最佳飲料。據科學測定,茶葉含有蛋白質、脂肪、10多種維生素,還有茶多酚、咖啡鹼、和脂多糖等近300種成分,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發揮多方面的保健和藥理作用。

由於茶具有防止人體內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還能清除機體過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殺來病原菌。此外,茶還有提神、消除疲勞、抗菌等作用。這對中年人來說是需要的。歐共體 還可以淨化水質,減少放射性物質對人體的傷害。因此,在當前自然環境污染嚴重的情況下,特別是在城市居住的人們,更應經常喝點茶。 飲茶的好處很多,概括起來有14條:

(1)茶能使人精神振奮,增強思維和記憶能力。

(2)茶能消除疲勞,促進新陳代謝,並有維持心臟、血管、胃腸等正常機能的作用。

(3)飲茶對預防齲齒有很大好處。據英國的一次調查表明,兒童經常飲茶齲齒可減少60%。

(4)茶葉含有不少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葉有抑制惡性腫瘤的作用,飲茶能明顯地抑制癌細胞的生長。

(6)飲茶能抑制細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壽。茶葉的抗老化作用是維生素E 的18倍以上。

(7)飲茶有延緩和防止血管內膜脂質斑塊形成,防止動脈硬化、高血壓和腦血栓。

(8)飲茶能興奮中樞神經,增強運動能力。

(9)飲茶有良好的減肥和美容效果,特別是烏龍茶對此效果尤爲明顯。

(10)飲茶可以預防老年性白內障。

(11)茶葉所含鞣酸能殺滅多種細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發生的腸炎、痢疾等。

(12)飲茶能保護人的造血機能。茶葉中含有防輻射物質,邊看電視邊喝茶,能減少電視輻射的危害,並能保護視力。

(13)飲茶能維持血液的正常酸鹼平衡。茶葉含咖啡鹼、茶鹼、可可鹼、黃嘌呤等生物鹼物質,是一種優良的鹼性飲料。茶水能在提內迅速被吸收和氧化,產生濃度較高的鹼性代謝產物,從而能及時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謝產物。

(14)防暑降溫。飲熱茶9分鐘後,面板溫度下降1-2攝氏度,使人感到涼爽和乾燥,而飲冷飲後面板溫度下降不明顯。

再說一說茶水。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雖說茶排在最後一位,但很多人都離不了它。近些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飲茶與人類健康的關係十分關注。現已知茶葉中含有350多種化學物質,如鞣酸,VA、VC、VB等。飲茶可補充人體必需的一些微量元素,對人體某些疾病也有防治作用。經研究表明,飲茶可降低人體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減少毛細管的通透性和脆性以及降低血清膽固醇和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有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並有抗衰老和增加免疫力的功效。多喝茶水可使人興奮,有強心、利尿、收斂、殺菌、消炎等作用,長期喝茶水,能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

營養免疫學”目的就是研究如何通過飲食提高人體的健康,從而避免得到癌症。“很多人知道咖啡含有咖啡因,也知道這種物質致癌,實際上,就算無咖啡因的咖啡一樣對人體有害。但是長期喝茶的朋友也不要竊喜,就連一般的烏龍茶裏所含的咖啡因都比咖啡裏面高。”這個結論讓在座許多人提高了警惕。陳昭妃博士提醒說,大家更應該多引用新鮮蔬菜汁、果汁來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她總結說:“咖啡因加煙就等於慢性自殺。”

最近的1份研究報告指出,長期喝茶的人,腰圍與臀圍可以各少2cm,而且身體脂肪含量比例還會少20%! 如果你還爲胖胖的 *** 、突出的腹部煩惱著,請將手上的含糖飲料丟掉……開始喝茶吧!

在國際醫界上備受矚目、討論多時的重大疾病“代謝症候羣”,也是腹部肥胖者容易罹患的毛病。“代謝症候羣”是一種統稱,包括......

烏龍茶不能和什麼一起食用

烏龍茶屬於茶飲,由於茶不能和以下食物一起使用食用,所以喝烏龍茶的時候需要注意:

1、茶和白糖

茶葉味苦性寒,人們飲茶的目的就是藉助茶葉的苦味 *** 消化腺,促使消化液分泌,以增強消化機能。再就是利用茶的寒涼之性,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

如茶中加糖,就會抑制這種功能。但古籍中也有茶葉配白糖療疾的偏方,作爲食療可以,若平時飲茶則不宜配糖。

2、茶與羊肉

雖然時常吃一些羊肉對身體大有稗益,但在吃羊肉喝茶時,羊肉中豐富的蛋白質能同茶葉中的鞣酸“聯姻”,生成一種叫探酸蛋白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對腸道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的蠕動減弱,大便裏的水分減少,容易發生便祕。

所以,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吃完羊肉後也不宜馬上喝茶,應等2-3小時再飲茶。

烏龍茶 是什麼

烏龍茶,也稱青茶,爲中國六大茶類中特有的茶類,介於不發酵的綠茶和全發酵的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因此,烏龍茶既不是紅茶,也不是綠茶,是青茶。

主要產自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在四川、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的生產,以福建省安溪縣爲主要產區。烏龍茶品種較多,內銷廣東、福建等省,出口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常飲烏龍茶,具有養顏、排毒、利尿、降脂、防衰老、抗癌症等保健功效。

臺灣烏龍茶的發展歷史

說明

臺灣烏龍茶源於福建,但是福建烏龍茶的製茶工藝傳到臺灣後有所改變,依據發酵程度和工藝流程的區別可分爲:輕發酵的文山型包種茶和凍頂型包種茶;重發酵的臺灣烏龍茶。烏龍茶是臺灣茶業發展的肇基者,臺灣的植茶麪積23000公頃,年產茶葉23000公噸,烏龍茶的種植面積佔45%,

即達10000公頃;烏龍茶年產量佔65%,即15000公噸。烏龍茶是臺灣的主要茶類。臺灣茶業的發展,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茶葉一直是臺灣的重要經濟產物,爲臺灣的經濟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臺灣的命運曲曲折折,歷經不同階段的移民,不同背景的政權統治,臺灣島在未開發前,孤懸海外,除了少數原住民外,是沿海漁民、人士的棲護所。十五、六世紀西方帝國主義入侵,先有荷蘭、西班牙的分佔臺灣南北,又有英國、日本兩國不斷覬覦,到了17世紀中葉(1661年),明朝遺臣鄭成功驅逐了荷蘭人,收復了臺灣,在鄭氏23年的統治中,漢人爲臺灣的開發奠定基礎。

1683年清朝統一臺灣,沿海的同胞以各種方式紛紛移民而來,直到1895年日本割據臺灣爲止。在清212年的統治期間,臺灣人口大量增加,臺灣茶葉也因此根植下來。1810年(清朝嘉慶15年),福建茶商柯朝,將茶籽試植臺北縣,獲得成功,於是臺灣植茶就此傳播開來。1858年(清朝咸豐8年),英法聯軍攻擊中國,迫令締結天津條約,規定臺灣府爲國際通商口岸,當時的香港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ntheson & co.)曾派人到臺灣來收購烏龍茶的粗製品。?

1868年(清朝同治7年),英國商人約翰杜德(John Dodd)深感臺灣粗製烏龍茶,每年運往福州從事加工精製,再行包裝以備運銷,諸多不便。因此杜德氏乃聘請福州茶師,購進製茶器具,來到臺北,從事烏龍茶的精製試驗,獲得成功,隔年,1869年(清同治8年),杜德氏將127860公斤的臺灣烏龍茶以福摩沙茶(Formosa Tea)的標記,裝載了兩艘帆船直航美國,大受歡迎,這是臺灣烏龍茶首次運銷國際的第一人。

1873年(清同治11年),臺灣烏龍茶蓬勃發展,五家洋行在臺北爭購烏龍茶,使臺茶售價節節升高,每60公斤烏龍茶從15元跳升到30元。當時臺北一般茶商,莫不利市三倍,因而刺激各地之茶農,更加努力增加茶葉生產,開創了烏龍茶的黃金年代。據連雅堂先生所著《臺灣通史·農業志》中:“夫烏龍茶爲臺北獨得風味,售之美國,銷路日廣,自是以來,茶業大興,歲可值銀二百數十萬圓,廈汕商人之來者,設茶行二三十家,茶工亦多安溪人,春至冬返,貧家婦女揀茶爲生,日得二三百錢,臺北市況爲之一振。”?

1881年(清光緒7年),臺灣烏龍茶遭受世界茶業不景氣影響,再加上臺北之五家洋行認爲臺灣烏龍茶價格昂貴,無利可圖,乃中止收購,致使烏龍茶有行無市,陷於困境,號稱清代烏龍茶業之“碰壁時代”。當時,臺北一般茶商,鑑於烏龍茶之市況,日趨不景氣,於是迫不得已,將臺北大稻埕一帶之滯銷烏龍茶,大部分運往福州,改制“包種茶”,普通稱爲“花香茶”。而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吳福源先生,亦渡海來臺,獨資經營“源隆號”茶莊,開始製造這種具有花香的包種茶,此爲臺灣烏龍茶改制包種茶之由來,臺灣從事包種茶製造之先聲。不久,泉州府安溪縣的商人王安定、張佔魁兩人合辦“建成號”茶莊,從事經營包種茶之販賣。包種茶在臺灣也就漸漸與烏龍茶並駕齊驅了。

清代臺灣經營茶業者,設館收購茶葉,稱“茶館”,茶館的重要地位僅次於茶農,蓋以當時臺灣之茶館,不單爲毛茶的收購者,而且也是加工精製者,負責毛茶的收購再行 加工精製,也經營外銷箱茶的製造。茶館又分兩種:一爲從事烏龍茶的茶館稱“番莊”;一爲從事包種茶的茶館稱“鋪家”;另外,兼營烏龍茶和包種茶的茶館,稱“烏龍包種茶館”。

1895年(清光緒21年),日本統治臺灣以後,臺灣烏龍茶的市場已經大大不如從前,代之而起的是具有花香的包種茶。危機也是轉機,烏龍茶爲求解脫困境,逐漸在製造技術上求突破,彰顯出烏龍茶的特色,於是以四分之三發酵的製造方法,具有果香味做爲烏龍茶的主要特色,市場的反映很好,烏龍茶再度得到市場的肯定。而高級烏龍茶所特有的熟果香氣,帶有蜂蜜甘的滋味,外形黃、白、紅三色相間,猶如婉約的“東方美人”,若加上一滴白蘭地酒,更是芬芳迷人,因此,又稱爲“香檳烏龍茶”、“東方美人茶”。到了1923年,三井公司更設立新式工廠,專門製做四分之三發酵的烏龍茶,銷往美國,頗受歡迎。

臺灣茶之初期發展史,唯獨烏龍茶發其光輝。其後,雖有後起之包種茶,繼而走紅之紅茶,隨後擡頭之綠茶,但歷經百年,烏龍茶猶仍穩佔臺灣四種茶葉外銷之首位,永不凋謝,實乃臺灣茶中之壽星。烏龍茶自1869年輸出區區數萬公斤之後,到1879年,不過十餘年,就一躍輸出達五百餘萬公斤,至1885年竟突破八百餘萬公斤,到了1893年,達到最高峯,總計983萬餘公斤。直至1920年,臺灣烏龍茶的外銷始暫挫於包種茶,雖然如此,但烏龍茶文化對臺灣社會的影響是巨大且深遠的。

自從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至戰爭結束,臺灣光復至今五十年來,臺灣茶業以外銷爲導向的茶葉生產,發生了旋乾轉坤的變化,外銷市場節節倒退,至1990年以後臺灣茶葉生產已不足供應內需市場,每年要靠大量的對外購買茶葉來滿足島內市場。但,在這種情況下,臺灣的茶葉對外貿易史仍然沒有中斷,烏龍茶每年仍維持有一千多噸的出口量。

標籤:烏龍茶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