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川江號子的來歷

川江號子的來歷

川江號子是起源於四川、重慶一帶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川江號子是船工們爲統一動作和節奏,由號工領唱,衆船工幫腔、合唱的一種一領衆和式的民間歌唱形式;是船工們與險灘惡水搏鬥時用熱血和汗水凝鑄而成的生命之歌,具有傳承歷史悠久、品類曲目豐富、曲調高亢激越、一領衆和、徒歌等特徵。2006年5月20日,川江號子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爲Ⅱ-24。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川江號子的歷史淵源

巴蜀境內,山巒重疊,江河縱橫,交通不便,貨物流通、客運往來,皆需木船載客運貨,於是柏木帆船成爲主要的交通工具,小的船有幾個船工,大的有二三十個船工。艄翁又稱駕長,是一船之主,衆船工皆聽艄翁指揮。在明、清時期,是由艄翁擊鼓爲號指揮船行,統一扳橈節奏。大約在清朝中期,才逐漸興起號子,產生了專門的號子頭。

號子頭根據江河的水勢水性不同,明灘暗礁對行船存在的危險性,根據搖櫓扳橈的勞動節奏,編創出一些不同節奏、不同音調、不同情緒的號子。如船行下水或平水時,要唱莫約號子、橈號子、二流搖櫓號子、龍船號子等,此類號子音調悠揚,節奏不快,適合扳橈的慢動作,也是船工在過灘、礁的緊張勞動後,得以體力精力上的勞逸調劑;闖灘時,唱懶大橈號子、起復橈號子、雞啄米號子,此類號子音調雄壯激烈,具有強烈的勞動節奏特點,以適應闖灘的行船需要;船行上水拉縴時,要唱大斑鳩號子、幺二三號子、抓抓號子、蔫泡泡號子,此類號子一般旋律性強,拉縴時船工很累,爲緩解緊張情緒、統一腳步和力點集中的需要而形成了音樂特點;過險灘時,要唱絞船號子、交加號子、此類號子以激烈、雄壯的音調爲特點。

川江號子的介紹

川江號子,是重慶地區川江流域船工們爲統一動作和節奏,由號工領唱,衆船工幫腔、合唱的一種一領衆和式的漢族民間歌唱形式。重慶和四川東部是川江號子的主要發源地和傳承地。2006年5月20日川江號子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川江號子和黃河號子的區別是什麼

1、發源地不同,川江號子的發源地爲川渝地區川江流域。黃河號子發源地爲黃河一代。

2、起源時期不同,黃河號子起源於北宋時期。川江號子起源於新中國時期。

四川的歷史故事

(一)

在長達八年的抗戰中,四川共有350萬人出川抗戰,佔全國同期實徵1405萬餘人的五分之—還強,他們大部分都是隸屬於川軍,所有的武器裝備都算是中最差的之一,但是他們都是抱着必死的決心上前線。

川軍將領楊森說“我們過去打內戰,對不起國家民族,是極其恥辱的。今天的抗日戰爭是保土衛國,流血犧牲,這是我們軍人應盡的天職,我們川軍決不能辜負父老鄉親的期望,要灑盡熱血,爲國爭光”。

軍閥劉湘抱病出戰,病死客鄉,卻在臨終不忘勉勵同袍“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時任川軍122師師長王銘章說“ 此次出川抗日,不成功便成仁”,在臺兒莊戰役中王銘章壯烈殉國。

川軍145師師長饒國華“我此去,爲國而戰,義無反顧,我萬死不辭”,在彈盡糧絕被日寇包圍的情況下自戕殉國、慷慨成仁。以上僅是列舉的一部分在抗戰中的川軍將領,更多的是默默無聞在前線奮戰的士兵,可以這樣說在日寇曾侵佔的每一塊中國土地上都留有川軍將士的鮮血。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將領在抗日戰爭之前基本上都經歷過軍閥混戰,但是與卻未曾發生過戰爭而是和平易幟,在對紅軍的多次圍剿也基本以失敗告終,所以也有人戲稱川軍是“內戰外行,外戰內行”。

(二)

在宋朝末年,蒙古鐵騎橫掃歐亞,但是在釣魚城卻折戟成沙,蒙哥也在此戰死,當然最後付出的代價也是慘痛的,四川在被佔領之後被蒙古鐵騎,人口由原來的1920萬銳減到82.5萬,這也是後來爲什麼會有湖廣填四川的說法。

“秦並巴蜀,得地廣國,取財繕兵,終席捲八荒,一匡天下。 唐時玄、德、僖三宗避亂入蜀後再圖恢復中原。日軍侵華,國民西遷,蔣曰:誠失關內十五省,西南不失,抗戰可勝。

川民供賦,納糧八千萬石,淚送川兵三百萬奔赴沙場血戰! 觀青史,川人從未負國”

(三)

70年前,沙坪壩磁器口古鎮水碼頭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賣肉剩下的雜碎,以低價處理。王的媳婦張氏覺得可惜,於是當街起賣雜碎湯的小攤,用豬頭肉、豬骨加豌豆熬成湯,加入豬肺葉、肥腸,放入老薑、花椒、料酒用小火煨制,味道特別好。

在一個偶然機會,張氏在雜碎湯裏直接放入鮮生豬血旺,發現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鮮。這道菜是將生血旺現燙現吃,遂取名毛血旺。

(四)

很不幸,當歷史的車輪進入17世紀中葉的時候,她被一個亂世梟雄盯上了,這個人就是張獻忠。

張獻忠入四川,是習慣於在沉默中自在自爲,獨善其身的四川人的巨大災難。震驚世界的張獻中屠川事件,幾乎從根本上徹底摧毀了四川的文化與生產力。

尤其是對四萬貢生——中國文明與文化傳承者的,給後人留下了可以從多種角度理解的空白——從此再無四川人。

公元1646年深秋,已被多年戰亂摧毀的四川以及成都經濟,已經無力承擔張獻忠大順政權及近60萬軍隊的生存,再加上週邊明朝軍隊正從多處近,張獻忠決定放棄四川,打回陝西老家。張獻忠臨走之前,趁夜一把大火徹底燒燬成都,然後朝廣漢退去。

此刻,在張獻忠進攻成都時被俘,後逃脫到四川犍爲起兵,成爲明朝抗擊張獻忠主力將領的楊展,正在四川彭山江口的一條戰船上調兵譴將,突見成都方向濃煙沖天,大火映紅了天空,如同白晝。幾個時辰後,他得到了張獻忠撤退的消息,懾於張獻忠強大的兵力,三天後,楊展方進入成都。

此時的成都煙霧瀰漫,仍有餘火在燃燒,空氣中瀰漫着嗆人的焦糊味。曾經千年繁華,讓無數文人魂牽夢繞的大都會,連同城內數十萬居民,從楊展眼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記憶中繁華的街道已被殘垣斷壁淹沒,金碧輝煌,巍峨壯觀僅次於北京紫禁城的蜀王宮建築羣早已灰飛煙滅。成都,被張獻忠從地球上徹底抹掉了。

(五)張獻忠與“柳蔭街”

言談間多次提到張獻忠,於是黃尚軍講了一個關於張獻忠和“柳蔭街”的故事。

話說成都錦江賓館旁,有一條年代很久遠的街道,叫做“柳蔭街”,直到20世紀90年代,還保存得相當完好。人們都知道這條街很古老,但關於張獻忠與林蔭街得名的傳說,卻少有人知道了。

相傳,張獻忠入川,行到柳蔭街這個地方時,發現一個婦女正在逃命,她帶了一大一小倆小孩,年齡稍大的被婦女背在背上,小的被婦女牽着走。小的那個孩子確實太弱,跟不上大人的腳步,被拖着不停哭鬧,婦女絲毫沒有理睬小孩的哭鬧,反而還不停地打罵。

張獻忠的手下看到這場景十分憤怒,心想,都說這蜀人心狠手辣,果然連對自己的孩子都如此,應當誅殺。於是押着老小三人來到張獻忠面前。

張獻忠問:你如此狠心對待牽着的小孩子,他肯定不是你的親骨肉吧,背上背的應該纔是你的親兒子。婦女回答:大老爺啊你錯了,這小兒子是我親身的骨肉,背上背的是我大哥的骨肉。

大哥、大嫂都因戰亂而死,這是他們唯一的後代了,我孩子死了,我還能再生,可大哥的孩子死了,就斷了香火了啊。

張獻忠聽後大爲感動,心想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來四川人中還是有好人存在的。

於是,他便下馬走到婦女身邊說,明天我要屠城了,你是個好人,不用逃難,直接回家,你在門口插一支柳枝作爲記號,我的人來了就不搜不殺。

婦女聽後馬上回家,通知周圍沒有逃走的街坊鄰居,都在自家門前插上一支柳枝。這樣一來,這條街的所有人都逃過一劫。而後,這條街興起了插柳枝的風俗,也從此更名爲“柳蔭街”。

標籤:川江 來歷 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