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楊萬里的詩寫的怎麼樣,楊萬里的詩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1.楊萬里的詩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稱爲"誠齋體"。

楊萬里的詩寫的怎麼樣 楊萬里的詩給你什麼樣的感受

相關中國畫作品

美術家朱宣鹹以楊萬里《小池》詩意而創作的中國畫作品《小荷才露尖尖角》,以《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詩意而創作的中國畫作品《映日紅》,非常形象與生動地反映了一種詩情畫意。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宋代

作者:楊萬里

原文: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楊萬里寫過的詩

楊萬里的詩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註釋】

[註釋](1)淨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2)畢竟:終究,到底。(3)四時:四季。

[譯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風光就是與別時不同。蓮葉滿湖,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荷花帖水映日,顯出與衆不同的豔紅。

傷春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註釋】

曉登萬花川穀看海棠

[註釋](1)準擬:預料。(2)枉卻:辜負。東風:春風。

[譯文]春天來到之時,預料今年春天賞春的樂事肯定會很多,沒想到今年又和往年一樣,辜負了今年春天的美景。看到我是年年都不曾有眼去觀賞那似錦的繁花。我不是在病中就是在愁中,那有心情去觀花呢!

小池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初夏睡起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類別:【記時】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新柳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宿新市徐公店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晚風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晚日暄溫稍霽威,晚風豪橫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須怒?來日一霜誰不知。

舟過安仁 【 楊萬里】

一夜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官至祕書監。主張抗擊金人,收復失地。以正直敢言,累遭貶抑,晚年閒居鄉里長達15年之久。詩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並稱南宋四大家。今存詩作4200餘首,不少抒發愛國情思之作。其《初入淮河四絕句》、《舟過揚子橋遠望》、《過揚子江》、《雨作抵暮復晴》等詩,撫今追昔,即景抒懷,思想性和藝術性都相當高。也寫過一些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如《竹枝歌》七首寫縴夫雨夜行船,《圩丁詞十解》寫築堤圩丁,以及《插秧歌》、《憫農》、《憫旱》、《農家嘆》、《秋雨嘆》等都從不同角度表現出對農民艱難生活的同情。楊萬里初學江西詩派,重在字句韻律上着意,50歲以後詩風轉變,由師法前人到師法自然,形成獨具特色的誠齋體。誠齋體講究所謂“活法”,即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詼諧、平易淺近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檄風伯》:“風伯勸爾一杯酒,何須惡劇驚詩叟!”就充分體現了誠齋體的特色。所著《誠齋詩話》不專論詩,也有一些文論。所作賦,以《浯溪賦》、《海賦》爲有名。所作詞今存僅15首,風格清新,富於情趣,頗類其詩。又精於《易》學,有《誠齋易傳》,以史證《易》,爲經學家非議。所著《誠齋集》133卷(包括10種詩集及各體文章),有《四部叢刊》本;《楊文節公詩集》42卷,有乾隆間刻本;《誠齋易傳》20卷,有曝書亭影宋本;《誠齋詩話》1卷,有《歷代詩話續編》本。

3.舟過安仁是楊萬里在什麼情況下寫的

舟過安仁

【宋】楊萬里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編輯本段]註釋

安仁:縣名。在湖南省東南部,宋時設縣。

收篙停棹:篙和棹都是划船的工具

怪生:怪不得 (“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還包含着詩人瞭解原因後的恍然,也包含着理解了兩個童子撐傘行爲而由此產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怪生”一詞看似平常,作者體味到的趣和童子行爲的趣就在其中了。)

使:使用,利用

[編輯本段]釋文

兩個兒童坐在一隻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們在船上卻不用篙和棹

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爲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詩人楊萬里是我國古代的詩人。

一天,他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駛,那時候,天空被白白的霧籠罩着,遠看像堵白牆;近看,大地被披上了一層薄紗。這種白霧不是一片片的,而是整個的,天地連着,什麼都看不清,什麼都是白茫茫的,兩旁的蘆葦是深綠色的,偶爾有一兩隻翠鳥飛到了蘆葦上頭,嘰嘰喳喳的叫着,它在微風中翩翩起舞,姿態優美。岸上,草葉碧綠,帶着一顆顆露珠。

楊萬里看見了另一艘船在行駛,船上悠悠自在地坐着兩個六七歲的小男孩,那兩個小孩穿着鮮豔的衣服,他們沒有划船,而是無憂無慮的坐在那裏,臉上總是嘻嘻哈哈的,只見他們拿出了一把雨傘,詩人看見了,很奇怪:天上也沒下雨爲什麼要打傘?他看着看着,噢!原來是那兩個小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的,怪不得不下雨還打傘呢!詩人對這兩個小孩充滿了童真和稚氣的行爲感到羨慕,因此,他當時作了一首詩:

一葉漁船兩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

不是遮頭是使風。

[編輯本段]簡介

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爲和行爲中透出的只有兒童纔有的奇思妙想,童言無忌.

[編輯本段]賞析

詞句解析

此詩寫詩人乘舟路過安仁時,所見到的情景。這首詩淺白如話,充滿情趣,展示了無憂無慮的兩個小漁童的充滿童稚的行爲和行爲中透出的只有孩童纔有的奇思妙想。這裏有作者的所見:一葉小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槳。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爲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

(1)“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這可能是詩人閒來一瞥發現的情景,當然,兩個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爲什麼呢?因爲他們雖坐在船上,卻沒有划船,竹篙收起來了,船槳也停在那裏,這不是很奇怪嗎?由此可見,此時作者的心情是閒適的,也是比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兩個孩童的所作所爲。

(2)“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這裏省略了詩人看到的兩個孩子撐傘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產生的疑問,而直接把疑竇頓解的愉悅寫了出來。怎麼解開的呢?可能是詩人看到孩童異常的行爲,就開始更認真地觀察、思考,結果當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沒下雨他們也張開了傘呢,原來不是爲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啊!也可能是直接就問兩個孩子,孩子把原因講給他聽的。不管怎樣,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啞然失笑,爲小童子的聰明,也爲他們的童真和稚氣,於是欣然提筆,記錄下這充滿童趣的一幕。

楊萬里寫田園詩,非常善於利用兒童稚態,起到點化詩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閒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①梅子留痠軟牙齒,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②鬆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懶開。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可以參閱。不同的是,《舟過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兒童身上,全詩都是寫兒童的稚氣行爲。楊萬里對兒童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對兩個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聰明伶俐讚賞有加。當然,從中也可以看出詩人的童心不泯。

4.楊萬里寫過的詩

曉出淨慈寺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晚風 楊萬里

晚風不許鑑清漪,卻許重簾到地垂。

平野無山遮落日,西窗紅到月來時。

春晴懷故園海棠 楊萬里

竹邊臺榭水邊亭,不要人隨只獨行。

乍暖柳條無氣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過雨來幽徑,無數新禽有喜聲。

只欠翠紗紅映肉,兩年寒食負先生。

傷春 楊萬里

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初夏睡起 楊萬里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寄陸務觀 楊萬里

君居東浙我江西,鏡裏新添幾縷絲。

花落六回疏信息,月明千里兩相思。

不應李杜翻鯨海,更羨夔龍集鳳池。

道是樊川輕薄殺,猶將萬戶比千詩。

春晴懷故園海棠 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過楊村 楊萬里

石橋兩畔好人煙,匹似諸村別一川。

楊柳蔭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漁船。

紅紅白白花臨水,碧碧黃黃麥際天。

政爾清和還在道,爲誰辛苦不歸田?

新柳 楊萬里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晚風 楊萬里

晚日暄溫稍霽威,晚風豪橫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須怒?來日一霜誰不知。

5.楊萬里寫的詩句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註釋】

[註釋](1)淨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2)畢竟:終究,到底。(3)四時:四季。

[譯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風光就是與別時不同。蓮葉滿湖,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荷花帖水映日,顯出與衆不同的豔紅。

傷春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註釋】

又作:曉登萬花川穀看海棠

[註釋](1)準擬:預料。(2)枉卻:辜負。東風:春風。

[譯文]春天來到之時,預料今年春天賞春的樂事肯定會很多,沒想到今年又和往年一樣,辜負了今年春天的美景。看到我是年年都不曾有眼去觀賞那似錦的繁花。我不是在病中就是在愁中,那有心情去觀花呢!

小池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初夏睡起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類別:【記時】

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新柳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長。

宿新市徐公店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籬落疏疏小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晚風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晚日暄溫稍霽威,晚風豪橫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須怒?來日一霜誰不知。

舟過安仁 【 楊萬里】

一夜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標籤:楊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