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菩提本無樹,庸人自擾之

菩提本無樹 庸人自擾之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萬物皆空;人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勸人勿執着. :

前句話是禪宗六祖慧能的偈,大概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裏會染上什麼塵埃? 現在只能從字面上去理解它,慘悟不透! 心本無塵,塵即是心.無心無塵,人便死.後面的幾句是後來人的生活智慧總結.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菩提本無樹庸人自擾之是什麼意思

1、出處: 《新唐書·陸象先傳》:“天下本無事,庸人擾之而煩耳。”後來也常說做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意思是:天下本來沒有那麼多的事,只是庸人自找煩惱(“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把事情越弄越複雜。處理問題只要能弄清是非,正本清源,事情自然就簡單了。

2、這句話與慧能大師所說大意相同。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衆生的身體就是一棵覺悟的智慧樹, 衆生的心靈就象一座明亮的臺鏡, 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 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裏會染上什麼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萬物皆空;人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勸人勿執着。

有時候如果通過了解佛教發展史,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佛教經典的內容,對於理解“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義,也是這樣。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佛教禪宗六祖慧能的一首偈子,通過這首偈子,慧能確立了他在佛教禪宗中的地位,禪宗確立了在中國佛教中的最終地位。 禪宗最初由達摩傳入中國。是作爲一個無名的小派別進入的。當時赫赫有名的,佔據主流地位的是律宗等派別。但禪宗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並且最終成爲中國佛教的主流,這和禪宗六祖惠能對佛教的貢獻有關係。 六祖惠能在禪宗歷史上是劃時代的人物。因爲在六祖惠能時代,禪宗內部產生了一個重要的爭論,就是佛教修行究竟是“修身”成佛還是“修心”成佛的爭論。這個爭論,是通過神秀和慧能的兩首偈子表達出來的。 以神秀爲代表的一派認爲是要修身成佛,即所謂“身爲菩提樹,心如明鏡臺”的偈子中概括的思想,認爲如果不付出個人的艱苦努力,難以成佛。也就是成佛要通過持戒,要身體修行,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避免沾染上世間的“雜染”。這是當時禪宗一派的主流思想。 而惠能則嘲笑神秀的不徹底,他的觀點是,既然你神秀承認說“萬事皆空”,你的身體難道不是“空”嗎?既然身體也是“空”,你在“時時勤拂拭”什麼呢?所以,慧能認爲神秀的觀點是錯誤的。慧能主張“修心”以成佛,即“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偈子中概括的思想,慧能說,只有解決了心的問題,就可以成佛。因爲身是“空”,但“心”是實在的,因而修行只能是修心。慧能的偈子表示的是這樣一個理論體系。 惠能偈子的理論意義在於他從禪的角度出發,最地闡述了釋迦牟尼佛關於“佛”的真實含義。釋迦牟尼佛認爲,所謂“佛”就是“覺悟”,人覺悟了就可以成佛。但怎麼覺悟,釋迦牟尼佛沒說。惠能則告訴人們,釋迦牟尼佛說的覺悟就在於人心中的一念之間,就是所謂“頓悟”。這確實是最準確地體現了釋迦牟尼佛思想的精髓。 其實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從這個思想而形成的俗語,也是一個最典型的理念表述。 由於惠能的理論出現,實際上標誌着佛教的實現了最高發展階段。並且在理論上戰勝了中國佛教的其他宗派。在以後不長的時間裏,佛教在中國的其他宗派基本上就消失了。 所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之所以如此著名,就是這首偈子在佛教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禪宗在這時成爲中國佛教的主流宗派,而且是佛教發展到最高階段的代表。 有的佛教學者認爲,正是由於禪宗的理論形成,實際上使得佛教的最高發展階段是在中國得以完成。這也可以用來作爲解釋爲什麼佛教在印度最終消失的原因,也就是印度的佛教弟子沒完成最終完善佛教理論的這個使命,因而印度佛教沒有能力抗衡其他新興宗教的競爭,而最終被印度社會揚棄。 當然,在慧能之後,禪宗還有發展,比如德山宣鑑禪師的“呵佛罵祖”, 說,“我這裏無祖無佛,達摩祖師是一個老臊胡,釋迎牟尼佛是幹屎撅,文殊和普賢菩薩是擔糞漢”等等,這是把慧能的思想發展到極端的一個典型。但儘管極端,還是沒有跳出慧能的思維軌跡。也反映了一個事實,就是慧能以後,佛教在理論上,再也沒有超出慧能的人物出現。 大體就是這些。

菩提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 是什麼意思

這個與禪宗的六祖慧能大師所做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思有些相似

出處:

在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傳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師,弘忍大師當時在湖北的黃梅開壇講學,手下有弟子五百餘人,其中翹楚者當屬大弟子神秀大師。神秀也是大家公認的禪宗衣鉢的繼承人。弘忍漸漸的老去,於是他要在弟子中尋找一個繼承人,所以他就對徒弟們說,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禪意的詩),看誰做得好就傳衣鉢給誰。這時神秀很想繼承衣鉢,但又怕因爲出於繼承衣鉢的目的而去做這個畿子,違法了佛家的無爲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來,在院牆上寫了一首畿子:

身是菩提樹,心爲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心靈和心境,通過不斷的修行來抗拒外面的,和種種邪魔。是一種入世的心態,強調修行的作用。而這種理解與禪宗大乘教派的頓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當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這個畿子的時候,都說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時候,弘忍看到了以後沒有做任何的評價。因爲他知道神秀還沒有頓悟。

而這時,當廟裏的和尚們都在談論這首畿子的時候,被廚房裏的一個火頭僧—慧能禪師聽到了。慧能當時就叫別人帶他去看這個畿子,這裏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慧能是個文盲,他不識字。他聽別人說了這個畿子,當時就說這個人還沒有領悟到真諦啊。於是他自己又做了一個畿子,央求別人寫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邊,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由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個有大智慧的人(後世有人說他是十世比丘轉世),他這個畿子很契合禪宗的頓悟的理念。是一種出世的態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來就是空的,看世間萬物無不是一個空字,心本來就是空的話,就無所謂抗拒外面的,任何事物從心而過,不留痕跡。這是禪宗的一種很高的境界,領略到這層境界的人,就是所謂的開悟了。

弘忍看到這個畿子以後,問身邊的人是誰寫的,邊上的人說是慧能寫的,於是他叫來了慧能,當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說:寫得亂七八糟,胡言亂語,並親自擦掉了這個畿子。然後在慧能的頭上打了三下就走了。這時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於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時候去了弘忍的禪房,在那裏弘忍向他講解了《金剛經》這部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並傳了衣鉢給他。然後爲了防止神秀的人傷害慧能,讓慧能連夜逃走。於是慧能連夜遠走南方,隱居10年之後在莆田少林寺創立了禪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這件事以後,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沒有追到。後來神秀成爲樑朝的護國法師,創立了禪宗的北宗。

世上本無物-何處惹塵埃-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對於第一句,我可以理解它指的是人的身體就像是一顆菩提樹,而人的心靈就像是一面明亮的鏡子,我們需要時時刻刻的去照顧自己的身體和心靈,通過不斷的自我調整和來抗拒外面的,抵制各種,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這是一種入世的心態,亦是佛家強調修行的一種超脫。

但對於後一句,說實話,我還沒有真正參透內中的玄機與奧妙之處。朋友對我講這其中暗指人生的煩惱和困惑都是來自於自己,靜靜想想也是,人生的很多煩惱都是來自於非分和過度的追求,種種會使人內心的明鏡蒙上塵埃。故古人有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既不抱怨貧賤又不仇視富貴,而對世俗,不隨波逐流,面對權貴,又如雪峯堅守自己的高潔。這,是勇敢,也是骨氣,更是一種豁達,而所有的一切都出自本心。

或許,身處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世界,充滿了太多的,我們這種普凡大衆還不能夠做到古人那樣的灑脫,可以放棄一切的追求,只有精神的意境,但我們可以也應該以一種寬闊的胸懷,長遠的眼光,去辨正分析這個世界的問題,排解自身的庸擾,人生不如意,十有,面對挫折,面對苦難,我們一樣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豁達的情懷,我們雖有無限的失望,但還有無限的希望,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

正如前人所講: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