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立隸書怎麼寫

1. 書法隸書 漢字“我”怎麼寫

隸書漢字“我”的寫法如下圖:

立隸書怎麼寫

拼音:wǒ

部首:戈

筆畫:7

五筆:TRNT

筆順讀寫:撇、橫、豎鉤、提、斜鉤、撇、點

四角號碼:23550

釋義:

1.(會意。從戈,從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義:兵器。基本義:第一人稱代詞)

2.自稱;自己。

3.自己的 。

4.表示親密的 。

擴展資料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忘我[wàng wǒ]

爲了國家、集體的利益而忘掉自己。形容公而忘私:~地勞動。

侯金鏡 《漫遊小五臺》:“心情逐着林海的波濤起伏,舒暢遼闊得將要進入忘我的境界。”

2.我們[wǒ men]

人稱代詞。稱包括自己在內的若干人。

巴金 《隨想錄·關於麗尼同志》:“我立在甲板上,身子靠着欄杆,搖着手,低聲說:‘ 臺灣 ,美麗的土地,我們的!’”

3.我家[wǒ jiā]

稱自己。

《醒世姻緣傳》第二回:“ 計氏 說道:‘我家臉醜腳大,稱不起和一夥漢子打圍,躲在家中,安我過日子的分罷了。’”

4.大我[dà wǒ]

指集體(跟“小我”相對):犧牲小我的利益,服從~的利益。

孫中山 《社會主義之派別與方法》:“個人社會,本大我小我之不同,其理可互相發明,而未可以是非之也。”

5.故我[gù wǒ]

舊日的我:依然~。

郁達夫 《別戴某》詩:“但願他年再見時,我非故我汝非汝。”

2. 我怎樣寫隸書

我是在學習柳體楷書的基礎上學習隸書的,又在學習隸書的過程中兼學行、草、篆等書體。

我學習書法是各種書體穿插交替進行的。學了就要用,在用中檢驗自己所學書體的優劣。

通過多年的社會實踐證明,在我所寫的各種書體中,最受人們歡迎的是隸書。加之我在各種報刊發表的、各級書展參展的以及出版的書法作品中,所佔比數最大的也是隸書。

所以我也就漸漸地以寫隸書爲主了。近年來,不少書友以及我的學生,不只一次的建議我,將三十多年來從事隸書學習和創作的經驗寫一寫。

我總感到沒有什麼好寫的。我學隸書既無家傳又無專學師承。

一次隅爾的機會,在一箇舊書攤上購得一本《西嶽華山廟碑》,真是如獲至寶,一直臨習了近二十年。手下沒有書法理論書籍作指導,在漫長的歲月裏苦心摸索,不知走了多少彎路。

後來隨着生活環境的改善,書法資料的增多,我所摸索出的隸書技法才逐一得到驗證。有的是和前人暗合了,有的至今也還不合。

不合者,第一可能是謬誤,第二也算是我的“創造”吧。一、我寫隸書的筆法1、點法隸書的點因在字中所處的位置不同而形態各異。

有斜點、捺點、橫挑點或是以短橫、短豎代替的點等。其中除了後兩種分別與短橫、短豎的寫法相同外,其餘的點法乃大同小異。

注意掌握好大、小、粗、細、長、短和起筆與收筆的方向和部位就是了。方法是:逆鋒起筆,轉筆重按過筆,收筆時,不接筆用回鋒,如本帖中“泛”“赤”等字;按筆用出鋒,如本帖中“美”“乎”等字(以下均以本帖中的字爲例,不贅述)。

2、橫法橫畫有平畫、波畫兩種。平畫的寫法是:逆鋒向左起筆,絞鋒向右過筆,過筆中加有提按或順筆,令其有粗細變化,避免浮滑。

收筆迅猛空回,末端或方或圓、或禿或尖自然天成。平畫接筆時,起筆收筆一要深入相接筆畫的內部,不得露出痕跡。

我寫短橫與豎畫穿插處,習慣作漸按漸提,使其呈魚肚狀,如“掉”“扣”等字。但兩個以上的短橫並排與豎畫穿插,則不採用此法,如“惟”“更”等字,平畫大都是平直的,但爲了適應個別字造型需要,也有中段稍曲者,如:“立”“山”等字。

波畫的寫法是:逆鋒向左下方輕按,絞爭鋒向右上方蹲鋒,使呈“蠶頭”狀,然後中鋒向右運筆,(以下凡不說明用側鋒者均用中鋒行筆)至捺腳處要稍停駐,有時還趁機輕提以調正一下筆鋒,趁勢下按,使筆毛儘量鋪開。斜後隨即反正,順勢向右上方行筆,邊行邊提至末端筆管微微右旋,使呈雁尾狀稍停空回收筆。

這一筆左邊像“蠶頭”,右邊似“雁尾”,故稱“蠶頭雁尾”是隸書的突出特徵。又是一個字的主筆。

應注意的是,波畫不得在一個字中重複,但也不是絕對的。如個別字需要出現兩個波畫,定要分出主次,如“舞”字等。

所以有“蠶無二設、雁不雙飛”的說法。3、豎法豎畫的寫法,有的說與橫畫相同者,有說與橫畫相似者,即把橫畫豎起來就是豎畫。

說相似者欠妥,說相同者錯誤。隸書的平畫和波畫均屬橫畫,試將兩種橫畫都豎起來,同豎畫比較一下,就不言而喻了。

我寫隸書的豎畫是視其長、短、斜、正和部位等分別使用筆法。諸如:木字旁中的一長豎,逆鋒向上起筆,頓筆絞鋒下行,至將近短橫時漸行漸按,至穿插處重按輕提,使呈魚肚狀,與短橫配合,四角皆呈圓形。

此畫上重下輕,空回收筆,狀如一人昂首直立。惟字的一長豎,雖與木字旁的一長豎位置相同,爲了和左右兩個豎折相配合,出現三個彎,形似“游魚三折腰”。

“坐”字一豎上輕下重,“共”字兩豎左**斜等等,可在臨習中細心體察。4、撇法撇畫常與右邊的捺畫相對左右伸展,形成隸書的特有風格。

是學習隸書難度最大的一筆。撇畫也有長短斜平之分,但寫法基本相同。

僅舉長斜撇一例,餘可類推。向右上方逆入起筆,轉鋒頓筆向左下方運行,整個撇筆都用逆鋒澀進,上段比下段稍快。

行筆至三分之二以下。即邊行邊頓。

至將盡處再重頓後,外旋管向左上方漸提,隱隱出鋒收筆。5、捺法捺畫有斜捺,如“天”“人”等字;平捺如“遺”“之”等字;直捺如“武”“哉”等字;曲捺如“風”“飛”等字。

筆法大同小異,僅以斜捺爲例。逆鋒向左上方起筆,轉鋒向右下方運筆,邊行邊作提按顫筆步步加重,上快下遲至捺腳處筆法與波畫同,不重述。

6、挑法挑畫與橫畫中的波畫起筆處略同而“蠶頭”較小,如“挾”字。挑畫與豎畫相連者筆法是:豎畫行筆至盡處不提筆,即逆鋒向左下方輕按,轉鋒重按向右上方挑起,末端把筆鋒留住。

折鋒收筆如:“長”“既”等字。7、折法折畫有橫折豎折,如“明”字。

以橫折爲例,橫畫至盡處稍向右上方一頓,提筆絞轉筆鋒向下行筆,或將筆鋒離紙,重起筆下行均可。運行中筆鋒微微左右搖擺,從微曲中求垂直,折鋒收筆。

如“問”“洞”等字。如轉折後向左下方或右下方行筆,則筆鋒略偏於左,如“白”“爲”等字。

8、鉤法隸書中有長鉤短鉤,長鉤多在左邊無他畫的字用之,如“乎”“子”等字。短鉤多在左旁有他畫的字用之,如“荊”“詩”等字。

因長鉤的筆法與撇法同,故以短鉤爲例,豎畫至盡處稍提,隨蹲鋒內旋管換向,朝左下方澀進,縮鋒收筆。二、我寫隸書的結構 結構、結。

3. 正字 楷書怎麼寫

書法字體,就是書法風格的分類。就像自然科學對動物、植物的分科,如貓、虎、豹等,都屬貓科動物。書法字體,傳統講共分行書字體、草書字體、隸書字體、篆書字體和楷書字體五種,也就是五大類。在每一大類中又細分若干小的門類,如篆書又分大篆小篆,楷書又分魏碑唐楷之分,又有二王體、瘦金體之說。

要學習毛筆書法基礎知識:書寫姿勢坐勢,端坐桌前,腰背自然伸直,上身可略向前傾,與肩同寬,左臂彎曲,手自然放置桌上,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手也可壓在紙上,起到穩定紙的作用。右手執筆,筆不必正對頭的中間部分,可偏向頭的右側,以能看到筆尖運動爲宜。坐勢書寫又有枕腕,懸腕,懸臂等區別。枕腕,即右手執筆時,手腕不離開桌面,或把左手墊在右手手腕的下面的書寫姿勢。枕腕法多用於寫小楷。懸腕,即右手執筆時手腕懸空。運筆較爲靈活,適合寫一寸左右的各種字體。

懸臂,即右手執筆時,手臂懸空的書寫姿勢,活動範圍大,適合寫兩寸以上的各種字體。

採用坐勢書寫時,一般適合寫兩寸以內的較小的字,如小楷,晉人行書,唐人楷書等。

立勢,身體站立不依靠桌子,上身前傾,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左手手掌平放在桌面上,左臂可直可曲,以能自然支撐桌面爲宜,右手懸臂執筆。採用此種姿勢適合寫兩寸以上的字。

蹲勢,蹲在地上,兩腳分開,略比肩窄,左手按紙,右手懸臂執筆,一般是在大的廳堂空地上寫,便於把握通篇章法,這種姿勢適合於巨幅長篇(寫巨幅作品時腳可踩在作品上面)。

執筆方法如何正確執筆是能否正確用筆的前提,如握管法、單鉤法、雙鉤法、握管法、撮管法、捻管法、撥鐙四字法,迴腕法等等。這些方法各有短長,各具特點。

4. 邈字用隸書怎麼寫

師宜官,南陽人。中國東漢書法家。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東漢靈帝至獻帝間。籍居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曾爲袁術部將,工書法,尤擅長八分書。西晉衛恆《四體書勢》說他是靈帝時期最著名的書法家。說他寫字,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其能。今山東鉅鹿宋子有《耿球碑》爲袁術所立,其書甚工,傳爲師宜官所書。唐張懷《書斷》說漢靈帝徵集天下工書者於鴻都門,至數百人,八分書以師宜官爲最。師宜官的書法,南朝庾肩吾《書品》列爲上品之中,唐張懷《書斷》列他的八分書爲妙品。

王次仲,名王仲,字次仲。 [秦]東漢書法家。(一說秦書法家。)東漢上谷郡沮陽縣(今河北省懷來縣大古城附近)人。少有異志,年及弱冠,變倉頡舊文爲今隸書。次仲以楷字法侷促,遂引而伸之爲八字之分,故號八分。

樑鵠,字孟皇,安定烏氏人,少年時就愛好書法,拜師宜官爲老師,因爲擅長書寫八分(隸書)而聞名.樑鵠擅長寫大字。

邯鄲淳(約132—221),又名竺,字子叔,又字子禮,東漢時潁川陽翟(今禹州市)人,因著有《笑林》三卷、《藝經》一卷而著名,被稱爲“笑林始祖。”邯鄲淳也學得王次仲的八分(隸書)書法。邯鄲淳擅長寫小字,邯鄲淳運筆不如樑鵠有氣勢。

(備註:程邈,秦代書術家。字元岑,東海郡下邳(今江蘇邳州)人。 相傳他首行先將篆書改革爲隸書。 蔡邕稱其“ 刪古立隸文”。唐代張懷瓘《書斷》稱:“傳邈善大篆,初爲縣之獄吏,得罪始皇,系雲陽獄中,覃思十年,損益大小篆方圓筆法,成隸書三千字,始皇稱善,釋其罪而用爲御史,以其便於官獄隸人佐書,故名曰‘隸’。 隸書是中國古代文字發展的分水嶺,爲行書、楷書、草書等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標籤: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