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清朝說者是哪個字怎麼寫

1.清朝時候是什麼字體

1,在清代的官場,主要流行一種館閣體的字,其實就是楷書,不過是書寫風格比較秀氣,圓滑,沒有性格。

清朝說者是哪個字怎麼寫

2、篆書、隸書和北魏碑體也正是館閣體的盛行,在清朝許多真正有頭腦,有思想的書法家,十分厭惡當時的局面。而且,由於文字獄,很多學者不能搞其他學問,只好搞考據學,考據金石,而金石之上所刻文字,都是篆隸。所以反而就是在清代,很多有思想的書法家倡導反璞歸真。

3、在清朝許多真正有頭腦,有思想的書法家,在清代,很多有思想的書法家倡導反璞歸真。於是反而篆書、隸書和北魏碑體在清代是有很多人寫的。而且比較有成就。鄧石如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擴展資料:

字體簡介:

文字的外在形式特徵。就是文字的風格,是文字的外衣。 字體的藝術性體現在其完美的外在形式與豐富的內涵之中。 字體是文化的載體,是社會的縮影。

宋體字是源於宋代的,但是宋體字在明代確立,所以至今在日本,宋體字仍被稱作“明朝體”。

宋體字是印刷行業應用得最爲廣泛的一種字體,根據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爲書宋和報宋。宋體是起源於宋代雕版印刷時通行的一種印刷字體。

宋體字的字形方正,筆畫橫平豎直,橫細豎粗,棱角分明,結構嚴謹,整齊均勻,有極強的筆畫規律性,從而使人在閱讀時有一種舒適醒目的感覺。在現代印刷中主要用於書刊或報紙的正文部分。

宋代"興文教,抑武事",文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景象。印刷出版業在宋代進入了黃金時代,雕版印刷興旺,刻書中心發展較快,活字印刷發明。

元、明大量翻刻宋本,宋體字在明代確立。宋體字便於書寫和刻寫,字體美觀端莊,適應了印刷出版業的行業操作要求,成爲宋代文化造極的見證者。

中國書法和雕版印刷的結合產生了宋體字,因此,宋體字不但有中國書法的魅力,還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韻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字體

2.清朝時候人們說的是什麼話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確定一下所謂“上朝”的概念。

在我們通常概念中的那種“上朝”,也是清代所謂的“大朝、常朝”,是非常正式禮節。由於現代人受到電視劇的不良影響,往往覺得每日皇帝的上朝都是這種,各種品階的大臣都要出席、每個人都要求穿着禮服(朝服)排排站,再來個太監喊一嗓子“有事啓奏無事退朝”——然而事實上這類大朝在清代每一年出現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的,只在不得不正式操辦一下的情況下,纔會舉行。這個原因也很好理解,大朝會級別的禮服(朝服等一大套)實在是太不好穿了……皇帝也是人啊筒子們~

所以儘管理論上來講每月五、十五、二十五日應當舉行常朝,但實際上這個完全是禮儀性質的,皇帝們很少自己找罪受真正意義上舉行常朝,有時候甚至一年的都不舉行一次。根據穿戴檔記載,乾隆十七年穿禮服有十六次——這其中不完全是常朝所穿,禮服也在祭祀、大節日的情況下穿着(多數都是在這類情況下穿着)——其他年份差的也不多。

那麼如果不舉行常朝,清代君臣要怎麼交流感情辦辦公事呢?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召見”,這個召見,纔是每日都有的形式。檔案中也記載“叫起”,聽起來還是挺形象的。這種見面方式不會很多大臣,一般就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引見官員,例由吏部帶領,應着藍袍、天青褂,掛朝珠,每逢朔、望,及五日、十日,着補褂。 。至召見,大致服色略同,惟長袍不一例,藍者、深駝色、淺醬色者,皆可着,亦配忠孝帶。”所以穿的輕便多了,皇帝也不需要面對那麼多人奏事。

明確了上朝的概念以後,我想大家該明白清代每日奏事之時皇帝其實不需要面對很多人,所以儘管樓上某位同學認爲這是皇帝“最愚蠢的行爲”,但的確,皇帝是看人說話的。需要說滿語的時候就用滿語,面對不會滿語的大臣就用漢語。

上面還有同學說雍正帝就只會用滿語來罵人,這是非常不準確的。且不說雍正本人,雍正時期許多大臣們滿文也還是很不錯的,這其中也包括漢八旗的大臣,譬如年羹堯。我曾看過年的滿文奏摺,文字嫺熟,而且關鍵是寫的夠長……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出版的《年羹堯奏摺專輯》,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清字摺”,亦即滿文摺。鑑於給個插圖估計大家也看不懂,所以還是不佔地方了。雍正帝的滿文就更是神妙,一手滿文寫得龍飛鳳舞,讓無數讀檔案的後人看得淚流滿面……

有清一代,大方向上的確是越到後期滿語適用範圍就越小,但由於清代皇帝素來維護“國語騎射”,在很多特定場合是要求必須說滿語的。瀛生先生曾在《滿語雜識》一書中提及,其高祖曾在道光末期親見道光帝訓斥因在御前奏事時滿語口音有訛變的侍衛,可見起碼到了道光時期,御前奏事還是看人下菜的(而且還要求口音標準T_T)。

最近我看到的一些新的資料也表明清末滿語在檔案、君臣問答、正式場合還是存在一定的應用範圍的。如光緒年間接見外國使臣時,有記載表明光緒帝使用滿語來主持場面。而哈佛燕京學院最近放出來的滿文珍稀圖書電子版的檔案之一《中俄咸豐十一年條約檔》滿文原文更是點出了條約最終解釋權以滿文版本爲主,這一點可能以往中國史學界提及的不多。

清代皇帝中滿文最糟糕、最不着調的就要數宣統帝了,這也是客觀環境所導致——畢竟他還沒長大就退位了,嚴格說也並沒有接受傳統的滿語文教育。所以對於其他皇帝,我們還是不要跟宣統一概而論比較好。

總而言之,儘管滿語滿文在日常生活中適用範圍不斷縮小,但在正式的場合中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無用。在日常的召見中(即御前奏事),皇帝所說的語言取決的大臣的身份和所奏內容,既有使用漢語的情況,也有使用滿語的情況。

3.清朝是哪九位皇帝分別寫的什麼字

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讚語,是珍貴的文物。

孔廟的第三進院落最具特色,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部局上的巧妙構思。這組建築稱爲崇聖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爲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單檐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羣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燎爐

亦稱“燎屋”或“焚爐”。是祭孔時焚燒祝視版、絲帛、貢品等的地方。

古人認爲聖人之神靈繫於上天,將祭祀物品焚燒後就能上達於天,爲聖人所享,因此每次祭孔大典行禮畢,都由祭祀官員將祭品送往燎爐中焚化,皇帝或主祭官還要親自查看,以防有人偷拿貢品,這即所謂“送燎”“望燎”。所以凡是孔廟必設燎爐。

康熙御書《大學碑》

《大學》爲四書之一,出自《禮記》。傳爲曾子所作,是儒字政治哲學的經典論著。講述了從“修身”“齊家”開始,以達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此碑爲清朝皇帝康熙手書,筆力深厚,氣勢磅礴,可稱是歷代帝王書法中的珍品。該碑原立於國子監六堂之一的率性堂,是爲整頓學校紀律訓示告誡學生而立的。碑文由康熙皇帝御筆親書。康熙皇帝善長書法,功力深厚,章法嚴緊自成一家。

4.“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說的是誰﹖

鄭板橋

鄭板橋(1693-1765),即鄭燮,字克柔,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生於1693年,卒於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客居揚州,以賣畫爲生。爲“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畫擅蘭竹。

板橋先世,三代都是讀書人,曾祖新萬,庠(xiang)生;祖父清之,儒官,父立本,字立庵,廩(lin)生。

1693年癸酉,康熙三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生於興化城東門古板橋。4歲,母汪夫人去世;5歲父繼聚郝夫人。14歲繼母郝夫人卒。少時讀書真州毛家橋約於是年前後,20歲從興化前輩陸種園先生寫詞。23歲與周邑人徐氏成婚,24歲中秀才,26歲開始教館。30歲父鄭立庵卒,31歲約於本年賣畫揚州,陸續約十年時間。其子亦約於本年夭折。39歲1731年辛亥雍正九年,妻徐氏卒。40歲,1732年,壬子雍正十年,秋赴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作《得南闈捷音》,43歲,雍正十三年二月,揚州北郊與饒五姑娘定情,題《西江月》一闕。

44歲,1736丙辰,乾隆元年,二月至三月,在京應考,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45歲,乳母費氏卒,復得程羽宸資助,納饒氏。50歲,1742壬戌,乾隆七年,春爲範縣縣令,兼暑朝城縣。52歲妾饒氏生子。54歲由範縣改任濰縣,連任七年。60歲年底,卸去縣官職務。

5.清朝時候人們說的是什麼話

皇室和上層階級以滿語、蒙古語爲主,少量漢語;民間滿語、漢語較多。

清初名義上以滿語爲國語,隨後漢語官話成爲國語。清朝以來,北京官話逐漸分化出來,作爲漢語標準音的官話從而逐漸分爲南京官話和北京官話兩支。

清代早期,南京官話仍爲漢語主流標準語,雍正八年清設立正音館,推廣以北京音爲標準的北京官話;而北京音是在元時舊北平話與南京官話(明都北遷時北京城內南京移民過半)相融的基礎上,融入少許音譯滿語詞彙而成。到清代中後期,北京官話逐漸取代南京官話取得國語的地位。

1909年清正式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此即清末的國語。入關前後宮中通用的是滿語和蒙語。

比如太宗的五位主要妃子都是蒙古人。但是慢慢地,皇帝的生活語言和工作語言主要是滿語,但是,漢字也是工作文字。

當年見過光緒皇帝的人說,光緒皇帝一般都是說滿語的,他跟慈禧有些時候是說北京話的。光緒朝的侍衛說,皇帝和侍衛們都說滿語,太監們平時說北京話,但是,大多數太監們聽不懂滿語。

我訪問過很多滿族老人,他們說,祖輩傳下來,皇上是說國語的。有蒙古人見皇上,中間有翻譯,漢人高官一般都會滿語。

慈禧平時北京話說得多,關鍵話也是說滿語的。旗營裏直到民國初年,重要消息傳遞還是用滿語,但是,那時候已經傳出來,小皇上不會說國語了。

關於康熙、乾隆等人,漢文化掌握的很好,但是,漢語並不熟練。很多老旗人講故國舊事或者前朝軼聞,都說,當年康乾他們說漢話時,是一邊說一邊寫,然後讓別人以看他寫得爲準。

標籤:說者 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