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採茶燈的介紹

採茶燈的介紹

採茶燈,又稱茶採燈,是一種民間手工藝品,源於中國南方地區的傳統茶文化。它是在春茶採摘季節制作的一種特製燈籠,形狀像一個茶罐,帶有采茶人形象和描繪山水、花鳥等圖案,色彩鮮豔、富有生活氣息。

採茶燈最初起源於江西省九江市,後在安徽、浙江、湖南等地流傳開來,成爲當地茶文化的代表之一。每年春季茶採季節,茶民們將自制的採茶燈掛在茶園裏,不僅營造出濃厚的節日氣氛,也具有一定的裝飾和吸引顧客的作用。

製作採茶燈需要經過多道工序,先用稻草 or 棕櫚葉製成框架,再用紙或布貼在框架上,並繪製上圖案和文字,最後插入燭芯即可。現代採茶燈也有純手工製作和使用機器製作兩種方式,其中純手工製作的採茶燈更具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採茶燈不僅是茶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一個地域文化的象徵,爲人們瞭解和傳承地方文化提供了一個美好的途徑。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家鄉的傳統文化_採茶燈作文

我們家鄉的傳統文化,多的象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一兩個吧!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嗎?今天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和孔子有關的傳統文化。在在天門寺有兩處古蹟,一處是曬書檯,另一處就是洗硯池了。傳說兩千年前,孔子周遊天下,傳授他的知識。有一天 ,孔子走到了天門寺,可是突然下起了一場傾盆大雨。孔子急忙帶着他的學生們進天門寺 躲雨,可是他們的書都被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給淋溼了,這弄的孔子和他學生們都坐立不安。第二天,孔子發現 寺廟有一塊很大的石板,於是叫學生把書放在大石板上曬,可是曬好以後書的有 一些地方看不見了,於是孔子和學生們又描了一遍。這時一個學生髮現一個水池,叫大家來洗硯,從此這個石板人們叫曬書檯,洗硯的地方叫作洗硯池。

採茶的介紹

採茶是一種漢族民間歌舞體裁。流傳於中國南方產茶區,如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等省的漢族地區。亦稱“茶歌”、“採茶歌”、“唱採茶”、“燈歌”、“採茶燈”、“茶籃燈”等。採茶傾注着漢族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並以其獨特的藝術思維,濃厚的生活氣息,豐富精神生活積極作用。

音樂小知識《採茶撲蝶》

【琵琶】【你說我彈】《採茶撲蝶》是一首福建民間舞曲,採用了五聲調式中的羽調式,旋律極富色彩性。它描繪了青青茶園中,伴隨着蝴蝶飛舞,人們穿梭其中忙碌着的美好場景。

《採茶撲蝶》起源於《採茶燈》,《採茶燈》源自龍巖市新羅區蘇阪鄉美山村。二百多年來,《採茶燈》代代相傳。在1952年改名爲《採茶撲蝶》。1953年《採茶撲蝶》代表中國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並榮獲銀獎。

福建採茶女是哪個民族的?

福建採茶女,是漢族的。

採茶,是一種我國民間歌舞體裁。流傳於我國南方產茶區,如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等省地區。亦稱“茶歌”、“採茶歌”、“唱採茶”、“燈歌”、“採茶燈”、“茶籃燈”等。採茶傾注着我國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並以其獨特的藝術思維,濃厚的生活氣息,豐富精神生活積極作用。

採茶戲表演形式

山歌藝術

通常爲1男1女,或1男2女,後發展爲數人至十數人的集體歌舞。表演者身着彩服,腰繫綵帶,男的手拿錢尺(鞭)以做扁擔、 鋤頭、 撐船杆等道具,女的手拿花扇,以做竹籃、雨傘或盛茶器具,或紙糊的各種燈具,載歌載舞。表演內容爲種茶的全部過程,如《桂南採茶》中有“恭榮、參拜”,預祝茶葉豐收;“十二月採茶”、“摘茶”、“炒茶”、“賣茶”等,表現從種茶到採摘加工等過程。《浙江採茶》還包括“花采茶”、“順採茶”、“倒採茶”、“揉茶”、“盤茶”、“販茶”等。有的地區在表演過程中,穿插演唱與茶無關的小調,所唱的曲調和數量,視採茶表演的時間和內容而定,一般爲2至4首;亦有加入民間傳說故事。

音樂

採茶的伴奏樂器有二胡、笛子、嗩吶和大鑼、大鈸等,過門或過場音樂以嗩吶爲主。

舞蹈

採茶的舞蹈動作一般是模擬採茶勞動中的正採、倒採、蹲採以及盤茶、送茶等動作。有時也模仿生活中的動作,如梳妝、上山以及表示青年男女愛慕之情。常用的道具除茶籃外,還有笠帽、涼傘、花扇等。福建地區的採茶舞步輕盈跳躍,略帶顫動。舞蹈的隊形有:“水圈花”、“籬笆花”、“八字花”、“螺旋花”等。

採茶戲的意思採茶戲的意思是什麼

採茶戲的詞語解釋是:戲曲劇種的一類。由民間歌舞採茶燈發展而來的戲曲的統稱。採茶燈於“燈節”或收茶季節演唱以採茶爲內容的節目,後發展爲對子戲或三小戲,有些已發展爲能演大型劇目的劇種。現流行各地的有江西採茶戲、黃梅採茶戲、粵北採茶戲等。

採茶戲的詞語解釋是:戲曲劇種的一類。由民間歌舞採茶燈發展而來的戲曲的統稱。採茶燈於“燈節”或收茶季節演唱以採茶爲內容的節目,後發展爲對子戲或三小戲,有些已發展爲能演大型劇目的劇種。現流行各地的有江西採茶戲、黃梅採茶戲、粵北採茶戲等。注音是:ㄘㄞˇㄔㄚ_ㄒ一_。結構是:採(上下結構)茶(上下結構)戲(左右結構)。拼音是:cǎicháxì。

採茶戲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爲您介紹:

一、國語詞典【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一種流行於江南各省的地方戲劇。最早出現於江西省南部九龍地區,隨後流傳於閩、粵一帶的客家地區,成爲客家戲曲的代表,俗稱爲「打採茶」。由小型的三腳採茶戲,吸收歌仔戲等地方戲曲的內容而發展成大型採茶戲。唱腔仍以客家山歌、民謠小調爲主,內容多爲歷史故事或民間傳奇等,深具地方特色。

二、網絡解釋

採茶戲採茶戲,是流行於江南地區和嶺南一些省區的一種傳統戲曲類別,產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種類繁多,各地特色鮮明。2006年5月20日,採茶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採茶戲的成語

採葑採菲壓軸戲端茶送客班衣戲採牧豬奴戲清茶淡飯茶飯無心拿手好戲矮子看戲偷狗戲雞

關於採茶戲的詞語

班衣戲採偷狗戲雞三茶六禮矮子看戲牧豬奴戲拿手好戲酒後茶餘壓軸戲酒後茶餘茶飯無心

關於採茶戲的造句

1、黃梅戲最初被叫作“黃梅調”或“採茶戲”。

2、採茶戲班演出劇目主要以受老年人歡迎的古裝採茶戲爲主,並有相對固定的戲路機制。

3、各路採茶戲的音樂各具特色,又存在着一定共性。

4、所謂採茶戲,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一種戲曲類別。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採茶戲的詳細信息

龍巖採茶燈的故事的作文怎麼寫

一、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彙庫”。語彙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彙,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彙,還包括句子、句羣。建立“語彙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衆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着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穫。”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爲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彙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裏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嫺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鍊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鍊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鍊成習慣,鍛鍊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裏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侷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纔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鐘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纔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國基本原則,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給人以積極的啓發。

(二)立意要專一 “作文之事,貴於專一,專則生巧,散乃人愚。”無論多麼複雜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說明這個問題,又想闡述那個觀點,東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確。其實,想面面俱到肯定會面面 不到位,況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箇中心,與其“貪多嚼不爛”,不如集中筆墨表現一箇中心,即使是通過數件事來表現中心,也要做到緊帖中心行文,目標始終如一,着墨於材料與中心的結合點,使材料蘊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穎 文章最忌隨人後,人云亦云,新穎的角度是作文創新的核心。立意新穎要求跳出陳舊的框框、不按順向思維、習慣思維或原有的心理定式進行立意構思,而是以獨到的視角去審視題目中所蘊涵的另類內容,避開他人所常寫,寫別人所未寫。即使同一寫作對象,總是可以從許多角度切入,只要我們打破思維的定式,站在時代的高度,避“俗”求“異”,多角度、多側面思考,或聯想、或擴展、或類比、或逆向,發人之所未發,就能在五顏六色的天空裏構築屬於你的最 美的彩虹。

(四)立意要深刻。 立意的深刻是指確立的主題不是人所共知的膚淺的道理,而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挖掘出更深層的意蘊。

(五)立意要巧妙 在習作有限的文字內,要表現較爲深刻的思想,就只能一粒沙裏看世界,從生活中的一斑一點、一枝一葉去再現生活的全貌,從一個點、一個片段、一個瞬間、一個現象入手,對社會、對人生進行描述和深思,即立意要大處着眼,小處落筆,角度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平中見奇。

四、怎樣寫好狀物的文章 如何寫好狀物文章呢?請大家牢記以下五點:

(一)交代來歷 文章開頭用一、兩句話介紹物品的歷來,自然地引出下文。

(二)具體描述 通過顏色、形狀把物品外形準確勾勒出來,寫出特點給人以鮮明的感覺。多用一些恰當的修辭手法,展開合理的想象。賦予它情感,就會使物品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三)動靜結合 先寫靜態的外形特點,再寫它的動態。這樣會增添一些情趣,寫出的文章也會更加生活。

(四)說明功能 每件物品都有它獨特的作用,一般來說,這類文章要在結尾處說明一下物品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突出這件物品的特點。 (五)融進感情 字裏行間要流露出作者對所描述的物品的喜歡、珍惜之情,這樣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五、長話短說話縮寫

讀了一篇好文章,你一定很受感動吧?要是你想把這個故事簡單的介紹給別人,就可以用縮寫的形式。本次習作練習的是縮寫,要求主要內容完整,重點突出;語言簡練,縮寫後文字不要超過三百字。 縮寫是作文中的一種常見形式。所謂縮寫,就是在不改變中心,不改變體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下,把一篇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學會縮寫,能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培養我們的閱讀能力和概括能力,進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那麼,怎樣進行縮寫呢?

(一)要留主幹、去枝葉。在縮寫課文時,我們要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以及說明、交代等地方,留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如《小抄寫員》一文中我們首先要思考:敘利奧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幫爸爸工作的,他爲什麼要偷偷地做,怎樣做的,結果怎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然後把 幫爸爸抄寫的事情經過寫下來,而把當他被爸爸誤解後是怎樣想的等無關緊要的刪除。

(二)要直接簡化任務語言。在敘述中,我們要把直接敘述變成間接敘述,儘可能簡化人物語言。這樣,既使情節連貫,又使語句“簡練”。

(三)要保持文章脈絡清晰。縮寫課文要注意保持文章主要脈絡的清晰和完整,特別是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要素要齊全,讓人讀了對原文有個大概的瞭解。

(四)要不改變課文原意。縮寫課文最要緊的是縮寫後不可改變課文原意,做到內容基本保持和原文一直,不會使讀者產生歧義。

湖南花鼓戲流派之常德花鼓戲簡介

常德花鼓戲,源於民間的“採茶燈”、“車兒燈”。是湖南花鼓戲由於地域聲腔以及民俗鄉音等各方面的差異產生的主要流派之一。接下來,就讓我們通過花鼓戲文化來具體瞭解關於常德花鼓戲的主要內容吧。

常德花鼓戲主要流行於常德、桃源、漢壽、臨澧、大庸、慈利一些地方。它源於民間的“採茶燈”、“車兒燈”,清末流入城市。宣統年間《長沙曰報》就有常德禁“花燈淫戲”的記載,正因爲此,才迫使後來花鼓戲班與漢班合演,在合演中直接受到常德漢劇的影響。

解放前,不少花鼓戲藝人學漢劇,入漢班,演出常是花鼓、漢調“兩下鍋”,當地稱這種班子爲“兩掄班”。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解放後。

常德的音樂也是“川調”、“打鑼腔”和“小調”。主要劇目有《林英觀花》、《跳粉牆》、《揀菌子》、《雙下山》以及解放後改編的《尤二姐之死》。新編現代戲《山村獸醫》。

湖南花鼓戲除聲腔音樂外,不少傳統劇目是從漢劇搬過來的,據說有幾百個,如《宋江殺惜》、《梅龍戲鳳》、《關王廟燒香》、《槐蔭送子》、《清風亭》、《趕潘》等。

湖南花鼓戲簡介:

湖南花鼓戲是一種湖南省的漢族戲曲劇種。作爲湖南各地花鼓戲流派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益陽花鼓戲、岳陽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零陵花鼓戲等六個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

各地花鼓戲的傳統劇目約有四百多個,音樂曲調三百餘支。音樂主要是以極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嗩吶、琵琶、笛子、鑼鼓等民族樂器作伴奏。曲調活潑輕快,旋律流暢明快。特別是唱遍大江南北,風靡海內外的湖南花鼓戲名劇《劉海砍樵》其膾炙人口的“比古調”唱段,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羣衆所喜愛。花鼓戲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有關採茶戲啊啊

採茶戲

所謂採茶戲,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一種戲曲類別。在各省,每每還以流行的地區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來加以區別。如廣東的“粵北採茶戲”,湖北的“陽新採茶戲”、“黃梅採茶戲”、“蘄春採茶戲”等等。這種戲,尤以江西較爲普遍,劇種也多。如江西採茶戲的劇種,即有“贛南採茶戲”、“撫州採茶戲”、“南昌採茶戲”、“武寧採茶戲”、“贛東採茶戲”、“吉安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和“寧都採茶戲”等。這些劇種雖然名目繁多,但它們形成的時間,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這一階段。

起源

江西採茶戲,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採茶戲與盛產茶葉有關。明朝,贛南、贛東、贛北茶區每逢穀雨季節,勞動婦女上山,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以鼓舞勞動熱情,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被人稱爲"採茶歌"。 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爲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醜,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採茶戲總的特點是:表演歡快,恢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羣衆喜愛。

從唱採茶歌發展爲採荼戲有幾個階段。採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僅有四句唱詞,如"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這種小曲生動活潑,委婉動聽。採茶歌再經發展,便由來茶小曲組成了"採茶歌聯唱",名曰"十二月採茶歌"。如"正月採茶是新年,姐妹雙雙進茶園,佃了茶園十二畝。當面寫書兩交錢。二月採茶......。"後來,"十二月採茶歌"又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燈綵行列,成爲"採茶燈","採茶燈"的主要唱調是[茶黃調]、[摘茶歌]、[看茶調]、[報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採茶女,每隊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長者二人爲隊首,手持花籃,邊唱邊舞,歌唱"十二月採茶"。這種"採茶燈"形式簡單,純屬集體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採茶戲邁了一步。

明朝,盛產名茶的贛南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茶農爲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採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採茶爲內容的節目。即從"採茶燈"中八個(或十二個)採茶女中分出二人,爲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個隊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醜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採茶,手持茶籃,邊唱邊舞,唱着"十二月採茶歌"(每人輪唱六個月);扮丑角的手持紙扇在中間穿插打趣。這就是原始節目《姐妹摘茶》。再後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哥賣茶、盤茶等細節,丑角扮成乾哥賣茶,便更名爲《送哥賣茶》。這種採茶燈(又名"茶籃燈")的演出已是採荼戲的雛型了。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又涌現了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 由二旦一醜或一旦一醜扮演的小戲,如《秧麥》、《挖筍》、《補皮鞋》、《撿田螺》、《賣花線》、《磨豆腐》等等,因用採茶調演唱,一唱衆和,尚無管絃伴奏,便統名爲"採茶戲"。 採茶戲因是從民間歌舞、燈綵發展形成的地方戲曲,演出劇目又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其音樂唱腔又多民歌風味,故深受人民羣衆喜愛。

影響

如果沒有采茶和其他茶事勞動,也就不會有采茶的歌和舞;如果沒有采茶歌、採茶舞,也就不會有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許多省區的採茶戲。所以,採茶戲不僅與茶有關,而且是茶葉文化在戲曲領域派生或戲曲文化吸收茶葉文化形成的一種燦爛文化內容。

採茶戲的形成,不只脫穎於採茶歌和採茶舞,還和花燈戲、花鼓戲的風格十分相近,與之有交互影響的關係。花燈戲是流行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區的花燈戲類別的統稱;以雲南花燈戲的劇種爲最多。其產生的時間,較採茶戲和花鼓戲稍遲,大多形成於清代末葉。花鼓戲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劇種爲最多,其形成時間和採茶戲大致相差不多。這兩種戲曲,也是起源於民歌小調和民間舞蹈。因爲採茶戲、花燈戲、花鼓戲的來源、形成和發展時間、風格等等都比較接近,所以在這三者之間,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營養的交叉關係。

茶對戲曲的影響,不僅直接產生了採茶戲這種戲曲,更爲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對所有戲曲都有影響的,是劇作家、演員、觀衆都喜好飲茶;是茶葉文化浸染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至戲劇也須臾不能離開茶葉。如明代我國劇本創作中有一個藝術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稱臨川派),即是因大劇作家湯顯祖嗜茶,將其臨川的住處命名爲“玉茗堂”而引起的。湯顯祖的劇作,注重抒寫人物情感,講究辭藻,其所作《玉茗堂四夢》刊印後,對當時和後世的戲劇創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響。在這點上,茶使湯顯祖在我國戲劇史上所起的作用,當不會限於流派的一個名字上。

又如過去不僅彈唱、相聲、大鼓、評話等等曲藝大多在茶館演出,就是各種戲劇演出的劇場,又都兼營賣茶或最初也在茶館。所以,在明、清時,凡是營業性的戲劇演出場所,一般統稱之爲“茶園”或“茶樓”。因爲這樣,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館支付的。換句話說,早期的戲院或劇場,其收入是以賣茶爲主;只收茶錢,不賣戲票,演戲是爲娛樂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務的。如上一個世紀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樓”、“廣和茶樓”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園”、“天仙茶園”等等,就均是演出場所。這類茶園或茶樓,一般在一壁牆的中間建一臺,臺前平地稱之爲“池”,三面環以樓廊作觀衆席,設置茶桌、茶椅,供觀衆邊品茗邊觀戲。現在的專業劇場,是辛亥前後纔出現的,當時還特地名之爲“新式劇潮或“戲園”、“戲館”。這“園”字和“館”字,就出自茶園和茶館。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稱:“戲曲是我國用茶汁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另外,茶葉的生產、貿易和消費,既然已成爲社會生產、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戲劇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許多名戲、名劇,不但都有茶事的內容、場景,有的甚至全劇即以茶事爲背景和題材。如我國傳統劇目《西園記》的開場詞中,即有“買到蘭陵美酒,烹來陽羨新茶”,把觀衆一下引到特定的鄉土風情之中。

【幾種採茶戲的介紹】

贛南客家採茶戲

江西省戲曲理論家,戲曲史學家流沙曾說“贛南是採茶戲的老家”,贛南客家採茶戲就是贛南土生土長的採茶戲。

採茶歌是產生採茶戲的胚胎,採茶歌在贛南山區尤爲盛行,其演唱形式比較簡單,先是一人乾唱,無伴奏,後來發展成爲以竹擊節,一唱衆和的“十二月採茶歌”的聯唱形式,便是將採茶歌引入庭院戶室演唱的開始。明萬曆年間已有民間進入豪紳官吏府第演唱(見石城縣崖嶺熊氏六修宗譜《熊體甫先生傳》)。明中葉以後,“十二月採茶歌”聯唱在贛南民間燈綵及其他藝術形式的影響下,進一步發展成有紙紮茶籃,扇子,手帕等道具,邊唱邊舞的採茶燈,又叫“茶籃燈”(見明末諸生屈大均的《廣東新語》和清康熙年間吳震方的《嶺南雜記》)。

明中葉以後,贛粵兩省的採茶燈交往頻繁,在相互交流中,贛南採茶又得到新的發展,由原來的十二個採茶女,兩個男隊首的採茶燈改爲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並將原來一唱衆和的“十二月採茶歌”改爲姐妹對唱形式,表現手持茶籃上山採茶,邊歌邊舞的歡樂情緒,而茶童既手搖紙扇,插科打諢,調節氣氛。以此形成了贛南客家採茶戲的第一個原始傳統劇目《姐妹摘茶》。後來又在由採茶燈的基礎上創造出了用一條板凳仿作龍燈戲耍的小戲《板凳龍》,由二旦一醜耍龍燈,二旦爲大姐,二姐,醜稱作三郎子。這兩個戲被稱爲最早最古老的採茶戲。

贛南客家採茶戲的流傳:贛州地區戲曲志載:“採茶戲在贛南老家誕生後,除在江西省廣爲流傳外,還分數支先後向閩,粵,湘,桂等省流動。其路線爲:1自贛南傳入閩西后分爲2支:一支沿武夷山流傳導贛東,贛中和贛北,甚而過長江,傳入湖北黃梅;另一支流行到漳州一帶,並傳到臺灣,成爲歌仔戲形成的基本因數。”2自貢水流域進贛江中下游的萬安,遂川一帶,然後沿羅霄山脈向贛西及湘中流動。3經粵東粵北傳入湘南及桂南。

贛南採茶戲的《姐妹摘茶》流傳到武寧,景德鎮和湖北黃梅等地區叫《姑嫂摘茶》或《和尚鋤茶》;傳至廣西合浦後叫《送哥賣茶》。《板凳龍》傳至贛東,贛中後叫《三姐妹觀燈》或《三矮子觀燈》;而傳至廣西雲南仍叫《板凳龍》。還有諸如《補皮鞋》,《補瓷碗》,《撿菌子》,《拾田螺》,《挖筍》,《賣花錢》,《賣小菜》,《賣紙花》,《瞎子裁衣》,《瞎子鬧店》,《磨銅鏡》,《當棉褲》,《大勸夫》,《小勸夫》,《四姐反情》,《賣雜貨》等劇流至各地後與當地風情民俗結合演化,有的成了當地自己的傳統劇目。

粵北採茶戲

(一)歷史之幕。粵北採茶戲舊稱唱花燈、唱花鼓、採茶戲、大茶或三腳班。是源於廣東北部山區節慶燈綵歌舞的地方民間小戲。以韶關市爲中心,主要流行在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仁化、樂昌、乳源、新豐、連平、和平、龍川、河源佛岡、清遠、英德、連縣、連南連山等縣。原有南雄燈子、韶南大茶、連陽調子等三種流派,1950年後逐漸交融匯合,1959年統一稱爲粵北採茶戲。

粵北採茶戲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亦有兩百多年。據清乾隆年間李調元(南越筆記)載:“粵俗歲之正元,飾兒童爲采女,爲隊十二人,人持籃,籃中燃一寶燈,罩以絳紗,以緪爲大圈緣之,踏歌,歌十二月採茶。”清朝乾、嘉年間,粵北和粵東北流行唱採茶,府縣誌書及文人著作多有“唱採茶歌”、“歌十二月採茶”、“採茶歌尤妙麗”等一類記述。農村藝人組織調子班、燈班、大茶班,劃地作場,由1男1女或1男2女登場表演,邊唱民間小調邊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稱唱花燈、唱花鼓。後來藝人運用花燈歌舞的曲調去演唱勞動生產、愛情婚姻的故事,如《裝雕》、《夫妻採茶》等,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馬爲主要特徵的程式動作,這時人們稱之爲“三腳班”、“採茶戲”。根據調查,清朝已有連縣的何家子弟堂調子班,南雄縣的裏溪燈班,曲江縣的老樂羣英、樂羣英大茶班。清末民初,粵北地區的採茶戲逐漸由農村走向省內省外的市鎮演出,本省和外省的一些劇種也常來這些山區縣份演出,通過與江西、湖南一些劇種的交流,採茶戲的音樂和表演得到豐富,在原來的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陸續編演了《壺瓶記》、《九蓮寶燈》、《八寶山》等人物情節比較複雜的古裝戲。後來調查挖掘出這時的流行劇目有150多個,如《打柴頭割魯基》、《磨豆腐》、《雙雙配》、《賣雜貨》、《打狗勸夫》、《阿三看姐》等,還有少量的神話戲和公案戲。粵北採茶戲最興旺時有專業戲班30多個,職業藝人200多人,其中劉吉增、沈鬆、潘金鳳、劉榮華、鍾南石、唐任喜、謝啓池等享有聲譽。32年(1943年)後,由於戰亂動盪,粵北採茶戲漸趨衰落。建國後,由於黨和的重視,於1957年組建粵北民間藝術團,1959年改名粵北採茶劇團。與此同時,曲江、翁源、南雄、連縣等縣也建立專業採茶劇團。這些採茶劇團收集整理粵北採茶戲的傳統藝術,共得傳統劇目200多個,音樂曲調200多首,同時舉辦演員培訓班進行傳統藝術的研究革新工作。50、60年代,粵北採茶戲的演出劇目相當豐富,其中一部分是經過整理改編、具有劇種特色的傳統劇目,如《補皮鞋》、《裝畫眉》、《王三打鳥》、《哨妹子》、《釣蛤》、《借親配》等;另一部分是爲了擴展劇種的藝術表現力而移植改編的劇目,如《牛郎織女》、《劉三姐》、《紅葉題詩》等;還有一部分是反映現實生活的現代戲,如《劉介梅》、《瑪瑙山》、《血榜恨》等。通過多方面的藝術實踐,對傳統藝術進行了認真的繼承革新,廣泛借鑑其他戲曲劇種和話劇的長處,粵北採茶戲藝術獲得了全面的提高。羅發斌、何瑤珠、何勝祥、謝福生等,成爲這個時期深受觀衆歡迎的演員。1966年,粵北採茶戲因爲“文化大”而停止演出活動,直到1976年之後,纔開展正常的演出、研究和創新活動。20世紀80年代後,通過創作、改編、整理而演出的一批劇目,如《女兒上大學》、《稱心花》、《阿三戲公爺》、《人生路》、《青峯山傳奇》等,既受到廣大觀衆的歡迎,又在廣東省的多項評獎中屢屢獲獎。舞臺上也涌現出吳燕城、陳聯鳳、藍興朗等一批優秀中青年演員。

高安採茶戲

古稱“江右上縣”的高安,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而高安採茶戲則是這塊古老土地上勤勞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罈老酒,噴發着醉人的醇香。高安的農民或在蠶桑耕種之中,或在收穫喜慶之際,有感而發,信口引吭,一人呼,衆者和,管絃助興,鐃鈸取鬧,儺面雉首,相聚而樂,於是,一個古老的劇種便在農民們不經意的嬉鬧中誕生了。

縱覽高安採茶戲形成發展的畫卷,最引人注目讓人激動的還是建國以來的那部分,經過數百年的演繹發展,高安採茶戲形成了語言通俗質樸、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風格亦莊亦諧的藝術特色。曾被斥爲“有乖禮俗”的野樂已登上藝術大雅之堂,成爲在全國頗有影響的江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至今,贛中、贛西等地多個縣市劇團演出劇種均爲高安採茶戲。

高安採茶劇團貫徹“二爲”方向和“雙百”方針,以強盛的生命力創造了一個個輝煌。劇團曾於1959年在廬山黨的八屆八中全會上爲、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獻演《四九看妹》。當年10月經宜春地委決定,一次從高安地方劇團調去15名演員,成立宜春專區地方劇團。進入60年代中期,高安採茶戲再度進京,地採、高採在中南海懷仁堂爲領導聯袂演出《小保管上任》,引起轟動。隨即此劇在全國贏得一片喝彩,由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舞臺藝術片公映。高安採茶戲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既注重弘揚時代主旋律,又保留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底蘊,充分展現了贛中文化的濃郁風情。地採、高採致力於對戲劇內涵的開掘和表現手法的創新,編、導、演、音、舞美等各方面均進入成熟階段。1979年地採《孫成打酒》劇組進京參加建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榮獲一等獎。爾後,《郎當索》、《樟樹坳風情》、《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斷雞》等劇目在歷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均奪得一等獎;《一家人》、《鄉潮》、《寒儒求監》也獲得較好成績。《寒儒求監》、《斷雞》還獲得華東“田漢戲劇獎”二、三等獎。1991年,高安採茶劇團又奉調進京參加首屆“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榮獲“稀有劇種演出特別獎”。不久,由高安採茶劇團與江西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孫成打酒》榮獲第八屆全國戲曲電視劇評比二等獎、全國第十四屆“飛天獎”短篇戲曲電視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電視臺、江西電視臺緊接着又將高安採茶劇團的《南瓜記》、《斷雞》、《四九看妹》、《遊湖》搬上熒屏,拍成舞臺藝術片與專題片向全國播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宜春地區採茶劇團創作演出的大型高安採茶戲《木鄉長》一舉奪得第四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劇目一等獎及編、導、演一等獎,緊接着又榮獲“全國戲曲現代戲交流演出”優秀演出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和編、導、演單項“文華獎”,劇本獲“曹禺戲劇文學獎”,並參加四川成都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演出。

高安採茶戲好戲連臺,人才輩出。50年來,這塊紅土地不但集結和造就了諶國泰、黎花英、羅運憨、吳其多、彭金花、劉如南、黃銀泉、彭金城等幾代表演藝術家,也培養了黃凱、馬正太、漆薪傳、胡桔根、趙日祥、劉敏濤等著名編導作曲家,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和創作功力一直爲贛中老表津津樂道。

採茶戲:《睄妹子》 免費在線視頻欣賞

http://8181000lg.16789.net/s-helpSite/index.asp?ActionX=ReadArt&NewsID=1414103

錫劇的介紹

錫劇前稱灘簧,是江、浙一帶說唱藝術的一大支流,發端於古老的吳歌。經過民間的演唱流變衍化,一代代藝人的加工提高和姐妹藝術的借鑑融合逐漸形成錫劇的雛形,錫劇最早出現於無錫東鄉的羊尖嚴家橋一帶。主要表現形式有山歌小調、彈詞、宣卷、花鼓灘簧等。錫劇是由武進、無錫一帶的東鄉小調經過曲藝灘簧階段發展而成的漢族戲曲劇劇種之一。其後又陸續吸收了江南民間“採茶燈”的舞蹈,辛亥前後搬上舞臺。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錫劇前輩王嘉大把原來的“常州灘簧”推向了較爲成熟的錫劇藝術,收了多位高徒,包括武進、無錫、丹陽、宜興,培養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有梅蘭珍、王蘭英等名角。2008年6月7日,錫劇經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關於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起源於安慶地區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地區的懷腔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省安慶市,一代黃梅戲大師嚴鳳英就是安徽省安慶人,黃梅戲與湖北省黃梅縣並無關聯,並且黃梅戲一直用安徽省安慶市地方方言歌唱,起源於安慶地方黃梅時節採茶歌曲,大部分黃梅戲演員都是安徽人,而湖北省方言與安徽方言差異很大,湖北省只是借黃梅縣地名虛構起源歷史以爭奪黃梅戲文化遺產,黃梅戲在湖北並沒有太大知名度。江蘇蘇州有個太湖,而安徽也有個太湖,全國各地地名相同的很多,而黃梅戲不是以地名爲名,而是以節氣爲名。

黃梅戲是深受羣衆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名片,從孕育、成形、發展、壯大,至今已走過兩百年的時光。但是,對於這一重要的地方戲曲劇種的起源,一直衆說紛紜。最近安徽省專家通過田野考察和資料研究,提出了新說法,認爲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此說推翻了流傳較廣的黃梅戲起源於湖北黃梅縣的傳統說法。

2015年11月,在安徽省市兩級宣傳部門的支持下,安慶市黃梅戲劇院以《黃梅戲的起源與發展》作爲學術課題,聘請多位多年從事黃梅戲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對黃梅戲起源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調查研究。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通過7個月的田野調查,對民歌、時調、鼓書、燈戲、佛道音樂、青陽腔、高腔、彈腔等音樂進行調查和取樣錄製,調查地域涉及安徽、湖北、江西、江蘇、陝西五個省區,採訪對象達413人,收集民歌3000餘首,錄製音像達900多分鐘。

參與此項調查的安徽黃梅戲研究者王秋貴說,黃梅戲的語言以安慶方言爲基礎,聲腔以安慶民歌爲基調,黃梅戲吸收的不少民歌早在黃梅戲誕生之前就已經在安慶地區流行。此次田野調查的一個重要發現是,遠在千里之外的陝西省南部商洛地區,居住着許多清朝康、雍、乾時期從安慶各縣遷過去的移民。他們早就失去了與家鄉的聯繫,直到近年各家族才陸續尋宗認祖。儘管遠隔千里,但他們至今還操持着安慶方言,還傳唱着200多年前從老家帶過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已經成爲黃梅戲的聲腔。比如商南《十二時會姐歌》無論是音樂還是唱詞與安慶的《探姐》如出一轍。此外,商南的《歌》與安慶的《玉美郎》,商南的《姐的心思娘難猜》與安慶的《手拉槐樹望郎來》等也存在明顯的對應關係。王秋貴說,這說明黃梅戲的聲腔不是外來的,而是起源於安慶本地。

據課題組成員介紹,通過調查,他們發現黃梅戲的音樂95%來自安慶地區已經流傳的民歌、花鼓戲、道情、彈詞、高腔和徽調,而安慶地區當時又是民間戲曲的中心,這也佐證了黃梅戲起源於安慶地區。

此外,課題組通過對安慶方言與黃梅戲音樂的關係進行考察也發現,安慶方言與湖北黃梅方言的平仄關係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也直接反映到唱腔之中。課題組在報告中認爲,安慶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語音平緩,很少出現高低陡峭的跳度音律,因此決定了黃梅戲唱腔的波紋形狀流暢,黃梅戲被觀衆稱道的特色:易懂、易學、易唱,和安慶方言存在因果關係。

此前戲曲學術界一般都認爲黃梅戲是清末湖北黃梅縣水災難民在流浪過程中帶入安慶地區的,災民傳唱的湖北採茶調與安慶民間小調和其他戲曲形式融合形成了黃梅戲。但安徽戲曲研究者在查閱目前可見的所有關於黃梅戲的文史資料和田野調查中,都沒有發現有關湖北採茶調在安慶傳播的過程和事件。在調查報告中,安徽學者認爲,湖北黃梅縣發大水的時候,地處下游、地勢更爲低窪的安慶地區也是汪洋一片,難民想經過皖河流域各縣進入安慶城內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災民沿途傳播採茶音樂的路線圖不能成立。

也有專家指出,當前能夠證明黃梅戲起源的文獻證據還很缺乏,此次調研中能找到的最早的記載黃梅戲的資料是1879年10月14日上海《申報》上的一則報道,證明在1879年之前,在安慶北門集賢關一帶每年都有“黃梅調小戲”上演。戲曲史專家廖奔說,缺乏文獻記載是地方戲曲普遍面臨的共性問題,因此建議下一步要擴大文獻的搜尋範圍。

安慶常委、宣傳陳愛軍表示,黃梅戲是安徽省的一張文化名片,弄清楚黃梅戲的起源對於更好地研究地方戲曲的誕生、發展的規律,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這一民族藝術瑰寶都具有重要意義。

---人民日報《黃梅戲起源有了新說——起源於安慶地區》

標籤: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