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漢族結婚的風俗

漢族結婚的風俗

新人入場,行拱手禮;父母賜酒,囑咐新人;清洗手臉,除舊迎新;共同吃肉,同甘共苦;共同喝酒 合二爲一;。紅纓纏發,永不分離;行對拜禮 結束婚禮。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漢族婚禮習俗有哪些

  每個民族都十分注重婚禮習俗,漢族也不例外,下面我爲大家介紹關於漢族的婚禮習俗,歡迎大家閱讀。

  漢族婚禮習俗有哪些

  一、看親

  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閨人未識,是妍是媸無人知曉”。經媒人說合後,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這種由男方在媒人的副食下到女家作初次訪問的活動,稱之爲“看親”。雅稱“相親”。

  相親的日子是由媒人預先定好並通知男女雙方的,因此,雙方都要作好準備。男方要根據婦方父母的愛好,準備一點禮物;婦方要灑掃庭院,準備接待客人。作爲當事人,男女二人都要打扮得儘可能有風度,有光彩一些,以便給對方一個好的“第一印象”。

  看親是婚姻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特別是男方,尤其要慎重要對待。禮物雖無非菸酒點心之類,並不在乎數量多,價值高,而一定要投其所好,切忌觸犯對方父母的禁忌;衣着打扮要大方入時;言行舉止要謙虛有禮。古時看親時,男子只能由媒人創造機會偷偷看姑娘一眼,現在不同了,男女雙方可以直接見面、談話。雙方都有機會對對方有一個初步瞭解。

  中國是個“禮義之邦”,講究含蓄。看親的結果往往並不直接表白出來,而用各種暗示來表現。很多地方都是在男方進門之後,女方父母先給小夥子倒上一杯熱茶,小夥子看了姑娘覺得中意,就把這杯茶一口飲幹;然後姑娘的父母同姑娘一起商量,如同意結親,就留男方和媒人吃飯,不同意就任由男方告辭回家,有的父母甚至還託媒人將男方帶來的見面禮帶走。

  有些地區除了看親之外,還有“察人家”的習俗。“察人家”其實也是看親,是男方由媒人帶領到女方看過姑娘後,婦方父母對婚事暫不表態,再由媒人帶領,回方男家。祁陽一帶則稱爲“看當”。看當時,男方父母應先奉上香茶一盞,然後和婦方父母交談。婦方父母通過察看男家並與男方父母交談,如果對婚事認可,就將香茶喝盡,男方父母立即以“親家”相稱,並盛情款待客人。否則,女方父母應起身告辭,男方不要勉強留客。

  二、過禮

  “看親”、“看當”、之後,要履行訂婚手續,俗稱“過禮”。

  “過禮”的第一步,是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女方的生辰八送到男方,有些迷信的父母,自認爲是對兒女的婚事負責,往往在接到紅帖之後要請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雙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事就要重新考慮。好在現代人多半不相信這一套了,所以即使交換紅帖,往往也只不過是一種形式而已,有的甚至連換帖的形式都免了。

  “換帖”、“合八字”之後,媒人要選個好日子,帶男方去“過禮”訂婚。“過禮”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動者(無論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筆重禮,禮物至少要包括豬肘子一個,酒一對,雞鴨各一,給對方父母的衣料各一套。鞋襪各一雙,包封一個,給姑娘的東西若干。包封裏封多少錢、給姑娘一些什訂婚禮物,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雙方分別協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給多少算多少。當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應該儘量替對方着想,力求節儉一些,少收聘禮。

  三、說媒

  封建社會男女“授受不親”,強調“天上無雲不下雨,地上無媒不成親”。男女雙方一般都要經人從中說合,才能“結絲羅”,“諧”,“結連理”,“通二姓之好”。這種說合,就叫“說媒”。建國之後,“說媒”曾改稱爲“做介紹”,做這種說合工作的人,被人們雅稱爲“月老”,俗稱爲“媒人”,後來改稱爲“介紹人”。

  “月老”即“月下老人”的簡稱。據《唐人小說》記載,有個叫韋固的讀書人夜行經過宋城,碰上一位老人靠着一個大口袋坐在路邊,在月光下翻閱一本大書。韋固好廳地問他翻檢的是什麼書。老人回答說,這是天下人的婚姻簿。韋固又問老人那大口袋裏裝着什麼東西。老人回答說:“裝着紅繩,用它去系男女的腳,只要把一男一女的腳系在一根紅繩上,即使他們是不共戴天的仇家,或者是相隔萬里的異鄉人,也一定會結成夫婦。”所以,人們便說“千里姻緣”一線牽。“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可見人們對媒人的敬畏。

  媒人還被稱爲“紅娘”。唐代的'才子元稹寫過一篇《鶯鶯傳》,其中塑造了一個聰明活潑的婢女紅娘的形象。她一再巧設機謀,終於撮合成了張生與鶯鶯小姐的婚事。元代王實甫根據這個故事寫成了《西廂記》,其中紅娘的形象更加聰明可愛。人們以“紅娘”代稱媒人,顯出了對媒人的重視和友好。

  說媒不是一件輕鬆事,這從媒人被人雅稱爲“冰人”、“冰斧”就可以知道。據《晉書》記載,孝廉令狐策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丫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說話。索解釋這個夢說:“你在冰上同冰下的人說話,這象徵着你在調和陰陽,調和陰陽就是做媒介,你將會給別人做媒。但這媒不容易做,要用你的熱情把冰融化了,男女雙方纔能成婚。”看來,做媒是需要熱情和毅力的。

  舊式婚禮中,媒人還稱爲“伐柯人”,說媒則是“執柯”,這就肯定了媒人是必不可少的角色。《詩經》詠歎道:“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它的意思是:“怎樣才能砍下大的樹枝?不用斧頭砍不斷它;怎樣才能取到妻子?沒有媒人成不了婚。”

  說媒是一種技巧,媒人不僅要熟悉男婦雙方及其家庭的基本情況,力求門當戶對地提親,而且必須做到既基本上準確地向男婦雙方及其父母反映對方的情況,又要儘可能隱惡揚善,使雙方充分認識對方的長處,從而樂於達成嫁娶的協議。就是說,要生就一張“媒婆嘴”。做媒人要勤於跑腿,從開始爲男女雙方牽線搭橋之日起,要經常往來於男女兩家之間,交流情況,傳達彼此的願望和要求,防止發生意外的變故。習慣上男女兩家都有義務招待媒人,鄉下人說“媒百餐”並不是誇張。可見其奔走撮合之勤。

  媒人在舊式婚禮中是一個重要角色。在男女兩家對婚事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見之後,他要引導男方去相親,代雙方送換庚貼,帶領男方過禮訂婚,選擇成親吉日,引導男方接親,協辦拜堂成親事宜,一直到“新人進了房”,才把“媒人拋過牆”。媒說得好,雙方都滿意,以後常來常往,成爲故舊;媒說得不好,雙方不滿意,往往歸咎於媒人,從此視爲路人。

  說成一樁媒,媒人可以得到一些錢財,稱之爲“謝媒禮”。這筆錢一般由男方支付(如果是男到女家,則由女方支付),在成親的前一天,連同送給媒人的雞、肘子、鞋襪、布料一起送到媒人家。媒人第二天一定要去引導接親,稱之爲“圓媒”或“啓媒”、“發媒”。謝媒錢的多少,視主家經濟狀況自行決定,但無論多少,均需用紅紙封好,稱爲“紅包”或“包封”。紅包上習慣寫上“包封籤子”。

漢族從古至今的結婚習俗具體是哪些

從古至今,中國一直都是禮儀之邦,新人結婚時也有許多禮儀之說,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結婚習俗,各民族不一樣的婚禮習俗代表的意義也各不相同,漢族的婚禮習俗又是哪些呢

漢族從古至今結婚習俗1、議婚

又稱“議親”,是商議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是由男女雙方的父母根據對方的門第、家境及品貌等條件決定婚事成與不成,男女當事人是沒有多大發言權的。 “無媒不成婚”,議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長委託媒人或託付親友、鄰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親”。這一程序相當於“六禮”中的“納彩”。媒人議親,一般首先口頭上探詢雙方意圖,女方即使不允,一般也只能婉言謝絕,俗諺“一家女,百家求”;可以不允許,但不可以得罪媒人。

漢族從古至今結婚習俗2、訂婚

男女兩家對婚事都持肯定意見,便可正式訂婚,即“許親”、“定親”。男方可以鄭重地給女方家送去聘禮,至於數量多少,一般因時因地而異,視家境而定。這一程序相當於“六禮”中的“納徵”,山西雁北一帶稱之爲“下茶”,晉南一帶則稱之爲“過大禮”。

漢族從古至今結婚習俗3、嫁娶

訂婚以後,如果男女雙方都已到當地認可的結婚年齡,男方家長便設宴邀請女方家長和媒人,一塊選定迎娶的日子,一般要事先請人定一個好日子。因爲民間認爲迎娶之期關係到男女雙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選日子”,又稱“看日子”、“送好”、“送娶牌”等,即古代的“請期”。 無論何種形式的喜禮,都要講究吉利,不能送諧音不吉的物品,如鍾(終)、梨(離)、緞子(斷子)等,一般也不送單數。有些地方要給待嫁的女子加“笄禮”,俗謂之“上頭”。古代女子十五歲許嫁時要舉行加笄儀式,即改變幼年的法式,把頭髮綰成一個髻,以此表示女子已。 女兒出嫁離家時,各地大都有新娘不帶孃家土的習俗。民間認爲“土能生萬物,地可產黃金”,怕帶走了土會帶走孃家莊家的好運氣。這自然是農業社會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女兒出嫁時,要在坑上換上新鞋,然後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轎;或者坐在椅子,由人擡上轎;有的地方是以紅毯或紅布鋪地(紅毯、紅布象徵一生走紅雲),女兒脫去腳上的舊鞋,進了轎再換新鞋。不管怎樣出門,力求腳不沾地。

漢族從古至今結婚習俗4、婚禮

新郎、新娘進門之後,接着就要“拜堂”,又稱“拜天地”,即開始舉行拜天地的儀式,這是婚禮告成的主要標誌。拜堂的地方一般在洞房門前,設一張供桌,上面供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供桌後方懸掛祖宗神位。新郎、新娘就位後,由兩位男賓唱導,參拜天地、祖宗和父母。然後行夫妻對拜禮。儀式結束之後,新郎要用一條紅綢牽新娘走入洞房,到了洞房門口,新郎用一杆秤將新娘的“矇頭紅”挑下,然後新娘才進入洞房,或者等新娘進入洞房坐在牀上後,兩人並肩坐在牀沿上,由“全福人”招呼,把新娘的衣角壓在新郎的袍襟之上表示已經同牀。新郎用秤桿挑去新娘頭上的“矇頭紅”,然後退出。新娘的嫂嫂即動手脫去新娘腳上的新鞋,爲她另換一雙。所謂“換新鞋,就新範”,意思是新娘以後行事要按男家規矩、受婆家約束。

漢族從古至今結婚習俗5、鬧洞房

新娘被送進新房之後,多是朝着“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謂之“坐帳”或“坐牀”。此時,有人端來栗子、紅棗、花生等撒在牀上,邊撒邊念“一把栗子一把棗,明年生個大胖小”,此謂之“撒帳”。以前坐帳要坐三天,爲此新娘要在婚前幾天便要節食,以免坐帳時難堪,後來改爲一天,或者象徵性地坐一下午。

中國各地一般都有“鬧洞房”的習俗,洞房之夜,熱鬧非凡。俗話說:“不鬧不發,越鬧越發。”

漢族從古至今結婚習俗6、回門

新娘婚後的第一次回孃家,俗稱“回門”、“回親”等。回門標誌着男子開始以新郎的身份進入女家,也是給新娘緩和初爲人妻、初爲人媳緊張的一次機會,女家往往也藉此機會來考驗新女婿。 回門通常由孃家人來接,也有由婆家送的,然後由丈夫接回婆家。有的地方講究“爹接娘送,一輩子不生病”。

漢族的婚姻習俗

漢族婚禮習俗源遠流長,民族色彩濃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禮儀,即 納彩 、 問名 、 納吉 、 納徵 、 請期 、 親迎 等,稱之爲 六禮 。

納彩 即男家請媒人向女家提親,後人叫 說媒 ; 問名 即雙方變換年庚,近代稱之爲 換龍鳳帖 ,然後卜卦 合婚 ; 納吉 即爲 訂婚 ; 納徵 爲男家向女家下聘禮,俗稱 彩禮 ; 請期 就是選擇好婚期吉日徵求女方意見; 親迎 即爲迎娶新娘。

從古至今,婚俗雖因時代變化,或相異而有繁簡之別,但基本儀式程序相似。即使到了現代,自由戀愛興起,儀程更趨簡化,不過媒人(介紹人)通言、相親、定親和迎娶等習俗仍有一定保留。

六禮 中以 親迎 內容最爲豐富多彩,主要習俗有鋪房、哭嫁、撒谷豆、 舉火 、 潑水 、障面、穿紅衣、新娘足不履地、坐花轎、 跨馬鞍 、拜堂、撒帳、交杯、鬧房等。兩千多年來,這些 親迎 習俗經久不衰,近代隨着社會的進步雖有所革新和演變,但基本方面變異不大。

在婚制方面,古代漢族雖通行一夫一妻制,但納妾現象較爲普遍,近代俗稱 討小老婆 或 娶姨太太 ,而寡婦一般不準改嫁,特別是封建社會後期,理學興起,規矩甚嚴,有的基本要終身穿素服守寡。

在婚姻形式方面,舊時除明媒正娶外,還有買賣婚、表親婚、換親婚、轉房婚、招養婚(俗稱 入贅 )、典妻婚、童養婚、指腹婚、孝婚以及冥婚等。

漢族的風俗習慣(簡單的介紹)

1、婚姻

漢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姻(見一夫一妻制家庭),家庭婚姻以牢固穩定著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封建家長制,婦女地位提高,與男子享有平等權利。以注重禮儀,尊長愛幼爲美德。

2、喪葬

喪葬過去通行土葬,現在大城市已通行火葬,在中小城市和部分農村也逐漸推行火葬。

3、飲食

飲食以米、面爲主,常吃蔬菜,喜食肉、魚、蛋類,注重烹調技術。

4、建築

住房大中城市多爲樓房,也有磚瓦平房;農村北方地區多爲磚瓦平房或土木結構的平房,多爲一戶或二、三戶一院。

5、服飾

衣着歷代變化較大,到20世紀40年代末,男女多爲對襟或斜襟上衣和長褲,夏季多穿淺色衣服,冬季多穿黑、藍色衣服。

擴展資料

漢族的發展現狀:

漢族歷來以勤勞儉樸、富於創造精神著稱。經濟以農業爲主,兼營家庭副業,這種“男耕女織”式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古代始終佔絕對優勢。

商業在古代也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中國除以漢族爲代表的農耕民族區之外,還有廣大的遊牧區、狩獵區和漁獵區各民族,這兩大類民族之間農業、手工業產品與畜牧狩獵產品及其他土特產品的交換,不僅是生活的需要,而且促進了各族人民的生產發展。

唐宋以來形成的“茶馬互市”是漢族與各兄弟民族經濟上互相補充、交流關係的主要形式。商業的發達,反過來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的發展。至明代(1368~1644)中晚期,已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尤其在江南地區一些城鎮的手工業工場與商業中,資本主義萌芽已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

從19世紀中後葉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近代工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同樣主要是在沿海及交通較發達的內地大中城市漢族聚居的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漢族

標籤:風俗 漢族 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