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宋代鬥茶圖

宋代鬥茶圖

宋代鬥茶圖(Dǒuchá tú)是一幅描繪唐代茶宴情景的壁畫。此圖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它是宋代同類壁畫中保存最完整的之一,也是世界範圍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茶葉文化藝術品之一。

宋代鬥茶圖長約618釐米,高48釐米,畫面共分十二格。從左至右,畫面分別描繪了爲茶、斫茶、烹湯、攪茶、盛湯、薰茶、獻湯、行茶、送茶、唱工、進湯、送客等場景。整幅畫面豐富、細緻、栩栩如生,畫面中刻畫了茶宴的細節、禮儀和座次,可謂以茶宴爲載體,展現了官場文化、儀式制度、社交禮儀、飲食文化、園林建築等方面的豐富內涵,也對日後的宮廷文化、飲食文化、藝術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宋代優雅美學丨解密點茶之趣,古人是這樣“玩茶”的!

劉松年《鬥茶圖》61.9cm×56.4cm 絹本設色

在宋朝,點茶、焚香、插花、掛畫,被稱爲“四般雅事”,是當時文人雅士追求雅緻生活的一部分,宋朝講究色澤單純、刪繁就簡、洗淨鉛華。他們以墨作畫,黑白兩色顯現人文風流;燒單色釉瓷器,汝窯的天青色驚鴻一瞥。

中國茶史上歷來有“茶興於唐,盛於宋”的說法。宋代的飲茶方式由唐代的煎茶法演變爲點茶法,有“唐煮宋點”之說。

唐代流行的喝茶方式叫煎茶,同時加入一些胡椒和鹽。它所使用的是蒸青製茶加工的方法。

這麼歷史悠久的茶道,無論是製茶技法還是飲茶方式,與現今都已有很大的不同了。

到了宋代,中國茶道發生了改變。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無不以飲茶爲時尚,而在飲茶之法中更以點茶爲主。

(蔡襄)

宋代著名學者蔡襄在《茶錄》中記載了點茶的步驟:"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擊拂,湯上盞可四分止,視其面色鮮白,着盞無水痕爲絕佳。"

(點茶)

爲保持茶葉的真味,點茶法在煮茶時不加鹽。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說道:“盞惟熱則茶發立耐久。”點茶前要先用沸水將茶盞燙熱。

點 茶 流 程 分 解

—行禮—

◆點茶人員出場向來賓作揖行禮。

—賞茶—

◆從茶爐中取出茶餅,向觀衆展示宋代餅茶。

(宋代龍鳳餅貢茶)

—碾茶—

◆將炙乾的茶投入茶碾中,用碾輪將茶碾細。

1. 將茶餅用乾淨的牛皮紙包好,用茶臼輕輕敲打,使茶外變成小塊狀。

2. 將小塊碎茶餅倒入茶碾中,用碾輪將碎茶碾細。

—磨茶—

1. 用茶帚將茶碾中的碎茶掃入牛皮紙中,並將茶倒入茶磨。

2.磨茶時兩人合作,順時針轉動石磨,使茶末一點一點的落入外邊的槽中。

3.將槽中茶末掃入牛皮紙中,再次倒入石磨,繼續磨茶三至四遍,將茶末放入茶葉罐中。

—篩茶—

◆把碾好的細末過篩,使茶葉更加精細。

—候湯—

◆水不能不開,但又不能燒得太過,因而要提瓶離爐,稍作等候。

—燙盞—

◆凡是點茶,必須先燙盞使之熱。如果盞冷,茶就浮不起來。往碗中注入開水,將茶碗洗淨溫潤。

—置茶—

◆用茶勺從茶葉罐中取出適量茶末,置於茶碗中。

—點茶—

◆先投茶。投茶量約爲八克。然後注湯,調勻。之後開始點茶。

1.調膏:提起湯瓶,往茶碗中緩緩注入少量開水。左手扶住茶碗,右手取茶筅。攪拌茶末,調成膏狀。

2.注水:提起湯瓶,環繞盞壁,徐給注入開水。

點茶用水以“活”爲上。點茶總共要注水七次,使茶末與水交融,茶湯表面現雪沫乳花,厚而白,經久不散,經過點茶的茶湯,味道是乳香。

(茶筅)

一湯:可用湯匙先將茶末調成膏狀。水要環繞着茶注入,不可直接衝在茶末之上。

二湯:二回注水要求來回成一條直線,快注快停。

三湯:三回注開水時,運用茶筅要輕盈均勻,此時茶麪沫餑大半已成定局。

四湯:注入的開水量要少,茶的擊拂要舒緩。

五湯:此時注入開水要看茶湯沫餑的狀態決定擊拂輕重。

六湯:如果這個時候沫餑勃然而生,只要緩慢攪拌就行。

七湯:最後一次注開水要看沫餑厚薄、凝固程度,如果達到要求,點茶便可完成。

3.擊拂:先攪動茶膏,手輕筅重,來回擊打茶湯。

—敬茶—

◆點好的茶湯,向客人敬茶

(七子茶莊-建盞)

點茶,是一門藝術性與技巧性並舉的技藝,這種技藝高超的點茶方式,也是宋代發達的茶文化集大成的體現。

宋徽宗曾經誇口說:“近歲以來,採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

(《茶具圖贊》十二先生)

鬥茶之風盛行,宋徽宗就是鬥茶、 分茶藝術的高手,不僅自己親爲,自己書畫,而且承唐開宋,引領宋代成爲中國繪畫的黃金時代。這是一個文質彬彬的時代,人們借茶來內省,來探求人生美的理想。

近年來,在人們生活中也更加註重我國的傳統文化,品味一杯茶,其實就是品味了禪,品味了人生。茶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是圓融、和諧。

那麼,作爲七子茶莊,更要弘揚傳承我國的茶文化,同時更要增加個人的修養和氣質,值得一提的,在七子茶莊,茶藝、插花、香道等傳統文化,在七子茶莊·沁圓號普洱茶都是可以體驗到的,無論您是剛剛入門還是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來這裏讓您近距離感受傳統茶藝的美與真實。

<鬥茶圖>是閻立本作的嗎?

鬥茶圖(元)

http://www.cctv.com/health/special/tea/20040324/images/102210_19.jpg

作者趙孟頫(1254—1322年),元代畫家。

該畫是茶畫中的傳神之作,畫面上四茶販在樹蔭下作“茗戰”(鬥茶)。人人身邊備有茶爐、茶壺、茶碗和茶盞等飲茶用具,輕便的挑擔有圓有方,隨時隨地可烹茶比試。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意態自若,其身後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壺。作將壺中茶水傾入杯中之態,另兩人站立在一旁註視。鬥茶者把自制的茶葉拿出來比試。

品茶讀畫:《鬥茶圖》 作者:白春

宋代對中國茶文化的一大貢獻,就是發明了一整套品評鑑別茶之優劣的方法,這就是“鬥茶”。鬥茶之風的興起,緣於一個前提條件,即飲茶的方式在宋代有了重大發展,變唐代的煮茶爲點茶。唐代人飲茶是將茶餅碾碎直接入茶釜烹煮;而宋代則要把茶葉碾得更細,如粉如沫,再精製成所謂“龍團鳳餅”。飲茶時,不再以釜煮茶,而是把精細的茶末用不老不嫩的開水衝點,同時用茶筅用力攪拌(古稱“擊拂”)以使茶與水完全溶爲一體,然後乘熱飲用。這就是所謂的“點茶”。好的茶湯要有一層極爲細小的白色泡沫浮於盞面,稱爲“乳聚面”;不好的茶湯點過不久,茶就與水分離開來,稱爲“雲腳散”。爲了不使雲腳散,茶人必須掌握高超的點茶技巧,使茶與水交融似乳,最好還能“咬盞”,即品酒時常講的“掛杯”。宋人評茶以白爲上,蔡襄<<茶錄>>的第一句就是“茶色貴白”。爲了襯托茶液之白,宋代才崇尚以青、墨色的磁器爲評茶的上品,後人往往只知道宋代以建盞、天目碗爲貴,殊不知它們還與茶文化有着內在的聯繫。

對鬥茶之興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還有皇家的提倡。宋代的皇帝大都好飲茶,因而貢茶在宋代成爲左右全國茶葉生產的主導因素。宋代的貢茶基地在福建建安,有名的“北苑官焙”即生產大小龍團等“名牌產品”的官辦茶場就在這裏,同時,這裏還有大量的“私焙”,也就是民辦茶場,總數多達1336家。每年到了新茶上市時節,茶農們競相比試各自的新茶,評優論劣,爭新鬥奇。於是,鬥茶之風油然興起。宋代名詩人范仲淹曾有<<鬥茶歌>>一首,其中寫道:“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形象地描繪了當年民間鬥茶的激烈情形。

如果說范仲淹是以詩歌表現了鬥茶的實況,那麼,歷代畫家則是以繪畫來爲鬥茶“寫真”。最早表現鬥茶的畫家,當數上文提到的劉松年以及他的<<茗園賭市圖>>。而最著名的則是趙孟頫的<<鬥茶圖>>。趙孟頫這幅作品所描繪的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鬥茶場景:畫面上有四個人物,其中前面的兩人顯然是主角,右面一人手中拿着空碗,口中似有評說;左面一人則一手提茶壺,一手擎茶杯,正欲品飲剛剛點好的茶湯;而後面一人正在注水入杯,似乎正欲參加進來;畫中的唯一女子則站在右面那個男人的身後,面前擺着茶爐、水壺等用具,看來象是那男人的“內助”。整個畫面結構緊湊,動感鮮明,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畫中的人物並不是顯貴,而是民間茶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宋代鬥茶之風的普及程度。

趙孟頫本是宋朝的宗室,他在宋亡之後入仕元朝,雖身居高位,但故國之思時時不能忘懷。他的一些畫作,描摹的是宋代興盛一時的事物,爲的是曲折地抒發自己對那些一去不復返的人事景物的感懷。有人將這幅<<鬥茶圖>>也歸於此類,我以爲是不無道理的。

說到以“鬥茶”爲題的繪畫作品,有一幅頗爲獨特的作品是不能避而不談的,那就是明代畫家顧炳摹繪的<<鬥茶圖>>。

顧炳字黯然,浙江錢塘人,是明代知名的花鳥畫家。他的這幅<<鬥茶圖>>之所以獨特,是因爲它僅見於顧炳所刻繪的一部<<顧氏畫譜>>中,而書中又特意註明是從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同名畫作上臨摹下來的。然而,無論閻的原作還是顧的臨本卻都湮淪無傳。這就爲畫史留下了一些耐人尋味的謎團:作爲唐代初年的畫家,閻立本有沒有可能繪製這樣一幅<<鬥茶圖>>?“鬥茶”這種民間習俗,是否在唐代就已產生並且開始普及?鑑於歷代畫家都有以自己的或後人的畫作假託前代名家的習俗(應稱爲陋習),那麼,這幅<<鬥茶圖>>會不會也是後人的託名之作呢?

具體說到這幅畫作,也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畫面前排的兩個人物,與我們前文說過的趙孟頫的同名畫作驚人地相似,無論動作、神態,還是手中提的茶壺、端的茶碗,都如出一轍,而左邊男人身後的那個正在斟水的人物,也與趙作形貌略似。這種情況,使人有理由作出一個大膽的推斷:顧炳此畫,很有可能是從趙孟頫的<<鬥茶圖>>衍化而來的;而趙作又顯然是借鑑了宋代劉松年<<茗園賭市圖>>的某些造形特點。至於在他們之前是否還有更早的<<鬥茶圖>>,那就只能留待發現新的證據了

誰的《鬥茶圖》?

        很多講茶文化的文章會說到一幅叫《鬥茶圖》的古畫。然而,讓人懵圈的是,有的說是趙孟頫的,有的說是劉松年的,有的說是閻立本的,各幅畫也相似而不相同。

        於是,認真的我就想要理個清楚。

        首先,這一幅來路比較明確,是明代顧炳在其《顧氏畫譜》中所摹繪的,註明是閻立本的作品。然而,閻立本是不可能有這個作品的!因爲畫中表現的是宋代“點茶”的情境,唐代是不可能出現的。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中認爲,這畫的原作者是宋元之際的錢選。但沈先生有說明她的依據是什麼,也沒說這原作還在不在世。我在網絡中也查不到相關信息。

        其次,見得最多的是這幅,跟顧炳那幅很像,但實際不一樣,這幅的兩組人物是連在一起的。顧炳那幅由這幅而來也不是不可能。大部分文章都說這幅是《鬥茶圖》,但不同文章說的作者卻不同,也都沒說這圖存在哪裏。我在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繪畫全集》第6卷中找到了這幅畫,《全集》稱之爲“賣漿圖”,絹本設色,無款,34.1cm×40cm,年代定爲南宋,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一幅流傳的也比較廣,一般都說作者是元代的趙孟頫,但我還沒查到這幅畫藏於何處、大小如何、有沒落款、有沒專家鑑定。

        這幾幅畫何其相似!原來天下一大抄的不止是文章!

        這幅也是抄,但加了背景。它在中國嘉德2004年秋拍中出現過,57.8cm×35.5cm,被稱爲“松溪鬥茶圖”,題識爲“仇英實父制”。仇英是明代畫家,明代喝茶方式與宋代已大不相同,但畫前代的事情是可能的。

        這一幅纔是最重要的!前面幾幅的鬥茶情境,一般認爲“抄”自這一幅。

        這幅被稱爲《茗園賭市圖》,我所查到的資料說這畫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作者定爲南宋畫家劉松年(約1155-1218)。可惜還沒找到關於這畫的更具體更詳細的信息。

        這樣,基本是理出個頭緒來了。

劉松年鬥茶圖爲何只有三人拿雨傘

隨帶物品。劉松年鬥茶圖爲有三人拿雨傘是由於在當時的時候說明人們出行時,傘是隨帶物品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雖然宋代百姓幾乎人人用傘,但其仍有嚴格的使用規定。宋劉松年鬥茶圖是宋代劉松年的繪畫作品,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宋代鬥茶圖的歷史信息

宋代飲茶時仍用茶餅,但大多已不再直接烹煮茶葉,稱爲點茶。點茶時,將已經碾細的茶末直接投入茶碗,然後衝入沸水,略加攪拌後即行飲用。正是在點茶方式的基礎上,宋人創造出了一種被稱爲“鬥茶”的飲茶娛樂方式。    

    “鬥茶”也稱“茗戰”,就是比賽茶葉與點茶技藝的高下。鬥茶之風始於五代,宋代時極爲流行,從文人士大夫直至平民百姓,無不熱衷此道。鬥茶前先要將茶末碾碎過篩,茶末越細越好,這樣入水後才能漂浮起來,也容易產生湯花並聚集起來,從而“盡茶之色”。     

    鬥茶的過程分爲四步,首先是熁(xié)盞,即預熱杯盞。北宋蔡襄(1012—1067)曾說:“凡欲點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第二步爲調膏,即往盞中挑入一定量的茶末,注入少量沸水,調和成濃稠膏狀。第三步爲點茶,也是鬥茶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即往盞中注入沸水。注水時,要求水自壺嘴中涌出呈柱狀,注時連續,一收即止。最後一步爲擊拂,就是用一種類似小掃帚狀的茶筅(xiǎn)攪動茶湯,使之泛起湯花。    

    鬥茶的輸贏主要是看茶麪湯花的色澤、均勻度以及茶盞與茶湯相接處的水痕。湯花均勻、色澤鮮白爲上品。湯花長時間緊貼盞壁而不退散,是爲上好,稱爲“咬盞”,而湯花散逸較快,則稱“雲腳渙亂”。    

    除鬥茶外,宋代還流行一種名爲“分茶”的茶藝。分茶前,先將茶末煮至一定程度以培養湯花,然後注入茶盞,輕輕攪拌以欣賞茶湯表面變幻莫測的各種湯花。南宋陸游(1125—1210)詩句“矮紙斜行閒作草,睛窗細乳戲分茶”中就提到了分茶這種宋代流行的茶藝。

宮變時刻竟有心鬥茶?宋仁宗一句“無憾無懼”,道出定與靜的智慧

說起宋代鬥茶,總會想起《清平樂》中宮變的一幕。皇后看似指揮若定,仁宗默默冷眼旁觀。就在各方嚴陣以待時,官家卻緩緩地說:“丹姝,我們鬥一回茶吧”。鬥茶結束,皇后認輸。官家說,“ 你心裏不靜 ”,皇后答曰,“ 臣妾本以爲官家是強撐,誰知官家是真的淡定 ”。

於茶,這如如不動的定與靜是極高的境界。用仁宗的話說,“ 無憾,所以無懼 ”。

《風雅宋》一書中說,宋人鬥茶主要是“鬥色鬥浮”,色是指點出來的茶湯色澤,“ 以純白爲上真,青白次之,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 ”;浮則是指茶沫,要求點出來的茶沫乳白如瑞雪,並且咬盞。所謂咬盞, 即茶沫如“乳霧洶涌,溢盞而起,週迴凝而不動”,以咬盞最久者勝 。當然,茶湯的香氣、味道也很重要,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就提到“鬥味斗香”:“ 鬥餘味兮輕醍醐,鬥餘香兮薄蘭芷 ”。

不過,在我看來, 宋人鬥茶,表面上是品評色香味,內裏卻是在考驗定與靜,而真正蘊含其後的,是在爭與不爭間的文化自信 。

這自信從盛唐而來,到了宋代,已經從達官貴人深入到市井小販,這在傳世的宋畫中可見一般,比如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鬥茶圖》,南宋佚名的《鬥漿圖》。在圖中宋人的精神狀態中,可以看出太平富庶背後的“無懼”與“無憾”。

因爲“無懼”所以“無憂”,因爲“無憾”所以“無慮”,因爲無憂無慮,所以鬥亦爲定,爭亦爲靜。

蘇轍《和子瞻煎茶》一詩云:“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心茶事不知老”。 在這“不知老”的境界裏,鬥茶不過是物我兩忘的自如與安然,篤定與禪靜。

也正是這份篤定與禪靜,在鬥茶之外,讓宋人的“分茶”技術爐火純青,宋徽宗、李清照、楊萬里、陸游……都是分茶的高手,想知道他們的故事嗎?下一篇,爲大家講述:)

宋代茶道中的“茗戰”是什麼

宋代飲茶之風熾盛,評比調茶技術和茶質優劣的鬥茶非常流行,也稱茗戰。鬥茶始於唐而盛於宋,隨着貢茶的興起而出現。在因產貢茶而聞名於世的建州茶鄉,新茶製成後,茶農們爲了評比新茶品序而進行比賽活動,這種活動後來被廣泛傳播,鬥茶活動的時間也不再限於採製新茶之時,參加者也不只是茶農,目的也不僅爲評比茶葉的品第,而更重視評比鬥茶者點湯、擊拂技藝的高低。

宋代“鬥茶圖”局部

鬥茶既爲鬥,就一定要決出勝負。決定勝負的因素有二:一是湯色,二是湯花,最後綜合評定茶的味、香、色。宋代鬥茶之風普及各個層面,帝王將相、達官顯貴、人墨客、市井平民都喜歡鬥茶。宋徽宗趙佶經常在宮中召集羣臣鬥茶,直至將他們全部鬥倒爲止。

古代人是如何遮雨的?

仲夏以來,北京下雨頻繁。雨水褪去了暑意,帶來秋高氣爽的愜意。當然,大雨對於上班出行的人來說,還是帶來一些小小的麻煩,如何避雨也成爲人們熱議的話題。

有趣的是,如今人們常用的雨衣、雨傘等避雨工具古已有之,只不過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這些雨具在材質及樣式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些避雨工具中,蓑衣最爲常用。身着蓑衣的漁夫或者農夫成爲歷代詩文描寫的對象,最爲人熟知的要數柳宗元的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除了蓑衣,傘也是有着悠久歷史的避雨工具,在宋代,幾乎人人用傘,而且傘的材質多種多樣。不過,在舊社會,即便是雨傘,在使用時也有嚴格的使用規定,青絹涼傘和羅絹涼傘不是一般人可以使用。

資料圖

古代,人們起初用野草裹住身子遮雨,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詩經?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記錄了當時人們穿蓑衣、戴斗笠的情況。蓑衣由蓑草製成,蓑草的表皮較光滑,雨水不易滲透,又輕易可得,所以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常在雨天穿蓑衣。歷代詩文對此有不少描寫。最令人熟知的便是唐代柳宗元的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隨着時代的變遷,製作雨衣的材料有所發展:用絲絹一類紡織品塗上油後做成的雨衣被稱作“油衣”、“油帔”。

古代雨衣還有用粗麻、棕絲等材料製成的。棕絲是棕櫚樹皮上的一種纖維,經加工整理,也可編織成雨衣,稱“棕衣”。唐代韋應物《寄廬山棕衣居士》詩有云:“兀兀山行無處歸,山中猛虎識棕衣。”與棕絲類似的材料還有油葵葉,也非常適宜製作雨衣。

明代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種。明代宦官劉若愚《酌中志》就記載了宮廷內臣所穿雨衣:“有鬥鉢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有紅雨衣、彩畫蟒龍方補爲貼裏式者。”當時富貴人家所用的雨衣,則用一種柔軟而不滲水的高級玉草編織而成,名爲“玉針蓑”。《紅樓夢》第45回中,貴公子賈寶玉就穿着這種雨衣。

我國古代另一種常用的雨具就是傘。先秦時,就已經發明瞭雨傘,又稱爲“簦”。《通俗文》中說的“張帛避雨”,即是打開用布帛製作的雨傘來擋雨。

1980年發現的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上帶有一柄傘。拉動這個傘柄的機關,就可以不同角度遮蔽陽光。拉動機關還可旋轉傘柄或取下傘柄用作一把利矛,而傘也就成了一個巨大的盾。

北魏時的傘是“便於步行騎馬”的油紙傘。漢代發明了紙,這種比絲帛造價更低的原料爲油紙傘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們在紙上塗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經久耐用。由於物美價廉、經濟實用,油紙傘得以廣泛地流傳和使用。隋唐五代時期,傘的使用就比較普遍了,除了防雨還用來遮陽。當時已經有人以制傘、售傘爲生。宋初陶轂《清異錄》卷下就記載道:“江南周則,少賤,以造雨傘爲業。”

宋代劉松年繪製的《鬥茶圖》中,三人拿着雨傘。

宋代,傘成爲了百姓日常生活必備品。除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時人們出門,傘是必不可少的行李。行人帶傘,或防雨,或遮陽。宋代傘的種類很多,根據吳自牧《夢粱錄》一書中的記載,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儼然已是全國的制傘業中心,可生產大小黃羅傘、青涼傘、紅綠小傘、方傘、大傘等諸多品種可供顧客挑選。劉松年《鬥茶圖》四人中有三人隨身攜帶着傘,說明人們出行時,傘是隨帶物品中必不可少的。

雖然宋代百姓幾乎人人用傘,但其仍有嚴格的使用規定。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京城中的士人都是通行使用青絹涼傘。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九月,朝廷規定青絹涼傘惟許親王、宗室使用,其餘階層的人士禁止使用青絹涼傘。

資料圖

明清時期傘的品種很多,同時對傘的使用亦有嚴格的。不同的等級使用不同的傘,清代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還要顧及地下的潮溼泥濘,於是就有了雨鞋。先秦時有一種雙層底的鞋,稱“舄(xì)”,底層上蠟。當時建築多是泥地,貴族行禮久立,恐溼氣侵下,“故復其下使幹臘也”(《釋名?釋衣服》)。一般勞動人民則是用草編的鞋當作雨鞋。

先秦時還有一種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雙齒,稱“屐”。據說是用以“踐泥”的,後來也成爲雨鞋。它的穿着很方便,只需在布鞋外一套,便可出行。考究一點的,還要匕蠟,稱“蠟屐”。如今,一個人有十幾雙乃至幾十雙鞋都很正常,但古人不一樣,他們對鞋非常珍惜,一到下雨天就把鞋放在家裏不穿了。出行幾乎都是光着腳,這樣可以防雨,但是走在路上又有可能紮腳。於是人們就發明了木屐,防雨的同時還防紮腳。

原始的木屐有兩個齒,相傳這種鞋是謝靈運發明的登山用鞋,所以它有一個名字叫“謝公屐”。在登山的時候,把前齒卸去,這樣登山就變得非常容易;下山時候則裝上前齒,把後跟卸去。這種木屐在史籍上有很多記載。比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就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說法。

明清時,還有一種釘鞋,鞋底施釘,鞋統、鞋面塗敷桐油,雨天套於常鞋之外穿着,用於避雨。

(本信息來源:北京晚報本文作者:額爾瑾)

只用茶和水就能做出一幅畫,茶百戲的歷史文化你知道多少?

只用茶和水就能做出一幅畫,茶百戲的歷史文化你知道多少?

在說“鬥茶”之前,我們首先需要來說一下鬥茶之風出現的時期,鬥茶之風最早出現於宋代,宋代人喝茶與此前唐代人喝茶有着很大的不同。唐代人喝茶是煮茶,那個時候,人們還沒有完全認識到茶葉的價值,唐代的沖泡技術也不是很高明,他們是煮茶,往往是把茶餅放到壺裏,隔上鹽,放上其它佐料,然後沖泡。有點像現在蒙古族喝的奶茶。

可是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飲茶之風盛行,人們改爲用熱水直接衝泡茶葉。宋代人鬥茶,往往使用的是建盞,建盞是宋代著名的民窯出土的瓷器,顏色呈黑色,在日本,人們將建盞稱之爲天目碗。建盞主要出現在福建的建陽一代。

爲什麼人們要用黑色的碗來鬥茶呢?下面我們就必須通過鬥茶的過程來了解了。兩個人沖茶,如果你的茶率先在杯子上出現了茶痕,那麼就證明你的茶不好,比較差,發酵流程快,不是精心製作的。我的茶呢,在你的後面在杯子上出現水痕,那麼就證明我的茶好。

此外,鬥茶還要看茶葉的白沫。我們現在沖茶葉都有體會,就是沖茶的時候,往往都會出現白色的沫,跟啤酒似的,根據宋代蔡襄的說法,茶色貴白,以青白勝黃白。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你的茶衝出來的是青白色,那麼就肯定比黃白色的好。關於青白和黃白到底差別在哪裏?其實現在人已經沒有什麼把那能夠搞明白了,因爲我們不是宋代人,包括我們茶葉的品種和水質都出現了問題,我們現在已經很難斷定什麼是青白色的茶。反正本人見過的茶大多都是爲主,所以很難斷定。

你看,鬥茶就是看茶沫,茶痕,所以只有黑色的器具才最爲明顯,因此,建盞就成了鬥茶的主要器皿。

宋朝飲茶爲何鍾情於黑釉瓷茶盞?

黑釉瓷器和青瓷一樣,早在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

故宮博物院宋代建陽窯黑釉兔毫盞

宋代是我國陶瓷工藝和美學大發展的重要時期,黑釉瓷經歷了近千年的發展,也終於迎來了大顯身手的期。這與宋代點茶、鬥茶的流行密切相關。

宋代茶碗多稱爲盞。盞也作?,是一種比碗小的器皿,故亦稱碗,宋代文獻亦稱爲甌。盞,小杯的意思。

宋代鬥茶以茶湯乳花純白鮮明、着盞無水痕或咬盞持久、水痕晚現爲勝,完全由視覺感官來驗定,因此,茶盞就要以易於觀察茶色、水痕爲宜。黑釉瓷茶盞最適合鬥茶之需。

鬥茶圖

“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如兔毫。其青白盞,鬥試自不用。”從蔡襄的《茶錄》中可看出,由於飲茶方式和審美趣味的變化,唐朝陸羽衡量再三的青瓷、白瓷茶碗,到了宋朝,已不得不讓位黑瓷了。

正是由於黑釉茶盞宜於煥發茶色,鬥茶流風所至,宋代各地窯場生產黑瓷者甚多。在市場需求和陶瓷藝人的努力下,宋代黑釉瓷燒造工藝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燒製技術也日臻成熟,使得黑釉呈現出了兔毫紋、鷓鴣斑紋、油滴釉、玳瑁釉、剪紙漏花、樹葉紋等特殊的肌理效果和紋飾,花樣輩出。平凡的黑釉也由此而煥彩勃發,所製茶盞深受茶人喜愛,尤以建窯黑盞盛極一時,吉州窯黑釉茶盞也很有名。

黑釉茶盞黑色釉是建窯的本色釉,由於在窯爐焙燒的過程中,火候與氣氛的微妙變化,又出現呈色純正、烏亮漆黑的烏金釉和稍微泛黃或泛紅的黑褐色釉以及藍黑色釉。藍黑色釉是建窯的典型釉色,於黑中泛天青色,瑩亮滋潤,深沉厚重。

兔毫紋茶盞兔毫盞是宋代黑釉茶盞中最著名的品種,尤以福建建陽窯最爲突出,由於其盞身內外皆有棕色或鐵鏽色條紋,尤以閃銀光色的細長條紋者爲最佳,狀如兔毛,故稱兔毫盞,建窯兔毫盞爲全國之最。

油滴釉茶盞油滴釉也是黑釉的特殊品種之一,因在其釉面上有許多大小不一、具有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形似油滴而得名,油滴大者如豆,小如針尖。

玳瑁釉茶盞吉州窯遺址位於今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除建窯外,是宋代另一以生產黑釉茶盞著稱的名窯,兩窯共同代表了宋代黑釉茶盞的最高水平。

剪紙貼花紋茶盞剪紙是我國民間美術中一種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唐宋時期剪紙十分流行,將剪紙貼於茶盞內壁僞爲花身的漏影春法,是把剪紙直接用於點茶,但這種異花現於盞中的幻象須臾即滅,難以操作和久觀。吉州窯的陶瓷藝人可能就是從此得到了啓發,別出心裁地將民間剪紙藝術和陶瓷藝術結合起來,發明了剪紙貼花紋茶盞。

標籤:鬥茶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