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擴張超配,互聯網大廠真的需要10萬人嗎

過去,互聯網公司們都警惕過度擴張。以招聘著稱的阿里巴巴曾在2015年凍結擴張、維持3萬人規模。他的創始人馬雲曾說過,阿里做到102歲,也不應該超過5萬員工。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2012年曾致信全員,提醒克服大企業病、重塑小公司精神,當時騰訊不過2萬人。

擴張超配:互聯網大廠真的需要10萬人嗎

但現在,情況變了。新一批互聯網公司們打破了這個規則,他們瘋狂招人——字節跳動去年已經超過10萬人了,美團馬上就要10萬人。

很快,阿里騰訊開始效仿。這兩家公司先後在2019年和2021年突破了10萬人。起碼在5年以前,以線上業務爲主的互聯網公司突破10萬人,這是一個無法想象的規模。因爲,成立近百年的寶馬集團也不過這個規模。

這讓人不得不感嘆,互聯網開始像一個勞動力密集型行業了。

人員激增的這些年,互聯網行業沒有出現新的國民級產品,沒有突破性技術。同時,人員膨脹導致組織臃腫,在一些企業內,高層管理者忙得團團轉,中層管理者“勾心鬥角”和“爭權奪利”,而基層員工則心灰意冷,人浮於事。在社交平臺上,互聯網從業者們對公司的不滿越發明顯。

現在,過度擴張的後果,逐漸顯現出來了。

最迅猛的大廠開始裁員

字節跳動終於不再繼續執行大擴張戰略了。

它開啓了成立至今最大規模的裁員。教育業務線已經裁掉了5000餘人,商業化、ohayoo遊戲、房產業務“幸福裏”等員工先後被裁。就在10天前,字節跳動剛剛宣佈整體撤銷人才發展中心團隊。

字節跳動被認爲是當下最有發展潛力的移動互聯網巨頭之一,它在北京的辦公職場遍佈海淀,產品矩陣豐富到令人咋舌。旗下最知名的產品抖音/Tiktok火遍了全球,甚至Facebook都要忌憚三分。人們給它起了一個足以代表其實力與地位的名字“宇宙條”。

它曾經被認爲是無所不能的,幾乎滲透到所有互聯網巨頭的主營業務中,媒體們用“字節跳動的朋友只剩小米了”來調侃它的無限擴張。

今年,萬能的字節跳動攻不動了,遊戲、本地生活、雲業務等並無多少起色。同時,作爲唯一的收入來源,其利潤中心抖音的日活增長見頂。

這使得這家一度被神話的公司也開始裁員。

講究效率的字節跳動,在裁員這件事上也毫不含糊。11月30日晚,接受裁員通知的“幸福裏”員工,被要求次日一早就要到公司洽談賠償事宜。這些員工被辭退的理由大多是業務調整,他們被允許內部轉崗,但這需要在內部進行三輪以上的面試。

在抖音出現以前,快手是短視頻領域唯一的霸主。幾乎沒做任何廣告,它的用戶就過億。

抖音和快手被譽爲是移動互聯網領域爲數不多的幾個全民級產品。這兩家國民短視頻企業不約而同都傳出了裁員的消息。

和社交平臺所說“優化的僅僅是績效爲C的員工”不同的是,Tech星球從多位快手員工瞭解到,此次裁員不止涉及績效爲C的員工,還包括不少績效是B的員工以及還在試用期的應屆生/社招生。他們分散在各個部門,比如數據平臺、商業化、電商等等。

這些被裁掉的員工,現在正面臨尷尬的境地。第四季度最後一個月,大部分互聯網公司的HC都鎖住了,他們可以選擇的不多。一位快手員工提到,自己如今出去面試,大部分HR都會問一句,是被裁掉的嗎?

從2018年開始,裁員幾乎是互聯網大廠的常規操作,幾乎每年年底都會傳出裁員的訊息,也幾乎每年都會喊出“互聯網寒冬”的口號。

但是,今年的形勢更爲嚴峻——監管的壓力幾乎落到了每一家頭部互聯網公司上,互聯網公司最爲寶貴的三大收入來源之一廣告業務都漲不動了,消費疲軟加上沒有驚豔的產品讓增長顯得及其寶貴。

但裁員並不會從根本上改善任何一家公司的境況——抖音的日活並不會就此增長,字節也不會因此就研發出爆款遊戲。快手不會就此超越字節,它的廣告收入也不會迎來爆炸式增長。

2016年,在字節跳動僅有不到一萬人時,張一鳴曾坦言,幾乎沒有行業領頭的公司是控制人力成本來實現領先的。但人力成本永遠都是最可控的,且最立竿見影的。

這一舉措向所有人釋放一個信號——只要不符合公司戰略方向,無法爲公司創造足夠多的價值,在去肥增瘦的大背景下,任何人都有被裁掉的風險。

人才超配策略的後果

“大力出奇跡”,字節跳動一度信奉以大投入換大增長的理論,他們曾經瘋狂招人。

2020年3月,字節跳動在全球有近6萬人,到了年底就已有10萬人了。他們有着龐大的HR團隊。據《晚點latepost》報道,截止11月初,字節跳動人力資源團隊共有4000多人,包括實習生,其中負責招聘的HR佔比最多,約3000餘人;另外還有上千名負責僱主品牌、人才發展、組織發展以及薪酬績效的人員。

一位曾經在字節跳動工作過的HR告訴Tech星球,在字節跳動的HR隊伍中,實習生的數目幾乎是2倍於正式員工的。這些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大部分是輔助面試,比如打電話邀約候選人,幫助登記等等。

一位頂級大廠的HRBP告訴Tech星球,一個4萬人左右的互聯網公司,其HR團隊大概在500人左右。以10萬人計算,字節跳動的HR團隊在1250人最爲合理。按照正式員工來算,字節跳動確實符合這個數據,但是加上龐大的實習生團隊,就顯得其HR團隊極爲龐大。要知道,以重視招聘著稱的阿里巴巴,在10萬人規模時,只有 700 名 HR。

規模龐大的HR團隊爲字節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輔助。

“是一羣相當‘可怕’的人。他們總是按照特別高的要求和標準招聘相關人員,俗稱超配。面試的環節和方式精益求精,恨不得能夠開發出一個系統,看出這個人是否有無比強大的潛力。”一位曾在字節跳動工作過的HR坦言。

字節跳動實施人才超配策略的出發點並沒有問題,因爲人力資源管理是需要配置和規劃的,公司的業務是發展的,所以做人力資源管理也需要一定的前瞻性。

“比如,我目前需要十個產品經理,基本要求是1-2年工作經驗,本科及以上學歷。滿足這幾個條件實際上就可以了。但是,我非要碩士及以上學歷,3-5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有爆款產品,1-3年的管理經驗(產品總監等)。”上述HR解釋道。

短期內,這會增加公司的運營成本。但長期來看,確實利大於弊。“早期,字節跳動的業務發展快得驚人,當需要開展新項目時,通過內部招聘、潛力計劃、接班人計劃等培訓模式,可以迅速從這些高標準人才庫中篩選出合適的項目負責人。這些人已經完全熟悉公司的運作模式和辦公風格,幾乎可以實現無縫銜接。”一位字節工作過的HR表示。

但這屬於良好的超配。糟糕的情況是人才被極大的浪費了。最典型的是字節內容審覈崗位上出現很多海歸碩士。一位曾經拿到過該崗位offer的海外碩士表示,當時自己收到的是北京的offer,基礎工資2400,加上熬夜加班才6000多。

“我們不是很喜歡接字節的單子,因爲他們的人才庫太龐大了,你可以理解爲幾乎涵蓋了市面上最好的一部分,這樣我們拿不到推薦費。”一位互聯網獵頭表示。

真的需要10萬人嗎

起初,外界並不認可這種人才超配策略,因爲它極大得提高了大廠的運營成本,並且由於員工人數的龐雜,極容易滋生大公司病。

2012年,騰訊的市值已經達到了700億美元,整個公司人數不過2萬人。彼時,馬化騰曾致信全員,提醒克服大企業病、重塑小公司精神。喬布斯去世前將蘋果稱爲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創業公司,市值全球第一,不到 5 萬員工,市值3000多億美元。

移動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公司大都信奉“大力出奇跡”,他們習慣使用人海戰術。但今天,人數接近2萬人的快手其市值也才460億美元,市值近2000億美元的美團馬上就要達到10萬人,最新估值4000多億美元的字節已經10萬多人了。

這種人才超配策略,曾經警惕過度擴張的大廠們也開始效仿。

據Tech星球統計,從2019年開始,騰訊公司的人員規模增長速度幾乎翻倍。2016年-2019年,這家公司以每年新增1萬人的速度穩步擴張,2019-2021年,其新增人數都超過了2萬人。阿里巴巴也不例外,2018-2020年(不計入高新零售並表),每年員工人數以2萬人的速度在增長。

也是這個時間點開始,互聯網再也沒有出現任何現象級產品,也幾乎沒有新的可以持續的商業模式出現,大廠開始不斷侵入對方的領地,在存量市場裏廝殺。

大廠或許寄希望於招來足夠多的人才可以碰撞出足夠多的想法,或者當有了足夠驚豔的想法後,有合適的人去執行。

但眼下,這兩種想法都沒有成爲現實,而是加劇了“內卷”。

一位某大廠員工向Tech星球坦言,就是有那麼一批人,什麼都想搶,什麼都想幹,各種積極,領導特別喜歡但是同事們都很討厭。一個人不下班,第二個人就不敢走,然後就會有第三個、第四個,最終默默擴散到整個部門,大家因爲這一個人開始被動地“內卷”。

一位在大廠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產品經理,在知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在這個依賴流量的商業模型中存量廝殺,產品被拆的七零八碎,之前3個人能做的事,分給3個部門,從管理到一線,十幾號人搶一碗粥,內耗、衝突可見一斑。

內卷是在沒有新的國民級應用出現之前,實施人才超配策略後的顯著負面效應,其次是裁員。這不可避免影響企業形象,卻是大廠們必須要吞掉的惡果,而被裁掉的員工們只能獲得N+1的賠償,在企業戰略調整之時,他們沒有任何反抗的手段。

一位快手員工曾向Tech星球表示,自己疑惑的是快手在人員規模只有幾千人的時候就可以做到3億DAU,現在員工人數翻了2-3倍,但是DUA增長几乎不怎麼變,不知道招來的人在做什麼。

去年12月,在字節跳動CEO面對面溝通會上,張一鳴回憶道,當名字還是今日頭條的時候,Android 和 iOS 各兩名開發,卻做了 20 多個應用。“我也不清楚現在很多項目爲什麼要那麼多人,希望花更多時間去了解。”

這或許是所有人的困惑。蘋果公司如今剛剛14萬人,市值高達2.8萬億美元。2018年年底,Facebook員工人數爲3.6萬人,這一年其市值曾超過8000億美元。

對比之下,超過10萬人的字節跳動估值4000多億美元,而利潤頗豐的騰訊已經超過了10萬人,可其市值不過是蘋果公司的五分之一左右。

事實上,隨着公司的發展,人員規模的增長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大廠自然會擁有越來越多的人。但是,公司應該爲員工提供更多創造價值的機會,而不是以996的高壓工作制製造內卷。

互聯網大廠可能真的需要更多人,但企業也應警惕過度擴張。因爲當擴張失去控制後,企業都可能陷入危險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