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龍井茶怎麼製作

龍井茶怎麼製作

1、攤青,將龍井茶攤放在竹篩上,之後移到陰涼處晾放1-2小時;

2、青鍋,將鮮葉放入鐵鍋中,用手翻炒,鍋溫上升至100℃時,改用抓和抖的手勢;

3、輝鍋,青鍋後將茶葉倒出,涼透後再次入鍋翻炒;

4、分篩,用篩子篩去茶末,保證茶葉大小均勻。

1. 採摘:在春季,選擇嫩葉採摘。每個嫩葉兩片,剛好包裹住芽頭。

2. 炒制:將採摘好的嫩茶葉放入銅鍋中加熱。採用人工炒制的方式,小火翻炒,直到葉子變形,出現呈黃綠色。

3. 揉捻:經過炒制之後的茶葉會遇到水分和氧氣,龍井茶製作的重點就在於揉捻。揉捻會刺激茶葉內的細胞液,確保水分滲透均勻。揉捏時需輕拍,而不是扭曲,以保持葉子完整。揉至茶葉表面發出焦香味。

4. 烘乾:此時茶葉含水量較高,需要在烘乾過程中控制溫度。適度的控溫不僅可以抗氧化,還可以加強葉片口感、增加茶汁清新度和甜度。

5. 精選:經過這一輪的製作之後,還需進行篩選,剔除雜質和殘葉。

6. 保存:最後的龍井茶可用鋁箔袋子密封,保存在通風和陰涼處。此外,更好的儲存方法是將茶葉儲存在玻璃製品中,並且放在防潮箱中,這可以保證茶葉的口感和保鮮度。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龍井製作工藝流程要多久

晾曬需要半天。

龍井茶的製作工藝流程爲攤放、青鍋、回潮、二青葉分篩、輝鍋、幹茶分篩、挺長頭、歸堆、貯藏收灰等。而在龍井茶的炒制中,抖、搭、拓、甩、推、抓、扣、捺、磨、壓10種炒制手法則尤爲關鍵,不是依次單獨使用,而是互相結合穿插進行,而考究的工藝,是優質龍井茶的必備條件。

龍井茶是怎麼加工的?

龍井茶製作方法:

1.鮮葉的採摘及處理:龍井茶的採摘與鮮葉的處理比較嚴格,特點是及時分批多次留葉採,全年採摘批數多達36批次(春茶8~12批,夏花6~8批,秋茶12~16批)。龍井茶品質好,單產高,與採摘方法嚴格而合理的要求是分不開的。它採得早而細嫩、採摘期長,採下的葉要求均勻不帶魚葉、老葉、老枝梗,隨採隨放,不同時間採摘的鮮葉不能混在一一起,要分開攤放,以保持鮮度。鮮葉採收以後要經過薄攤在清潔而陰涼的地方3~5小時左右,使其失去1~2成水分以後,再行付制。

2.炒制:龍井茶由於鮮葉老嫩有差別,因此炒制手勢和方法步驟也有所不同。

3.殺青(青鍋):又叫炒青或炒頭青。在炒前將光而薄的鍋洗淨磨光,用茅柴對準鍋臍燒至鍋微變青色時(鍋底溫約75~90℃),用摺疊的草紙或厚布做成的“油搭”塗上少許蠟油或柏油,在鍋內很勻薄地抹一下(蠟油過多,會使茶葉變黑,並有粘疊葉片的可能),使鍋面光滑,然後倒入鮮葉約125~250克。即以一隻手五指宜略併攏,手掌伸平直輕輕地把葉從鍋底貼胸前的鍋壁抓“帶”上,當手抓茶葉離鍋面約33釐米高時,隨即五指分開,手心略向上傾斜,並抖動手,使茶葉很勻薄地撒入鍋內。這時的手勢要輕快,促使水分均勻散發,且不致於灼焦茶葉,這種炒法叫“抖”或“透”。續而又將茶葉貼鍋壁抓帶上又抖撒到鍋中,這樣一帶一抖交替不斷地進行着,使茶葉在鍋內迅速往復炒動,約經過3~5分鐘,葉萎軟,變爲深綠,約失水30%時,隨即降低溫度至60℃左右,並改用比“帶”稍重的“搭”(塌)與抖結合手法,經過一搭一抖,二搭一抖,三搭一抖等使茶葉初步成扁形,水分繼續散發。爲使茶葉平直光滑,就須在搭的同時結合“甩”,就是將茶葉搭在手中,即沿着鍋壁把2/3茶葉從手掌兩側放回鍋中,留1/3在手中重搭,通過搭、甩,使手內與鍋中茶葉都得到不斷地交換而受到搭壓的作用。等茶葉再失水約10%,約有六成干時,爲使茶葉都平直光滑成扁形,而採用用力比搭更重的,“捺”與“蕩”結合的手法。“蕩”就是五指併攏,手壓住茶葉向鍋四周繞圈而在鍋中心搭起,這樣捺蕩結合炒5~6分鐘,茶葉已有八成干時,即起鍋回潮。

在殺青過程中,要使茶葉殺得均勻而充足,就必須掌握鍋溫先高後低,火力均勻,手勢輕快,壓力先輕後重的原則。使茶葉受熱均勻,失水一致,保持翠綠色,以保持優良品質的形成。手勢隨着茶葉含水量的逐漸散失,漸漸地加重壓力,使不致於在前除階段含水較多而壓擠出茶汁,色澤烏黑,條圓緊不扁。而後階段溫低,手勢重,以便於做成扁平緊實的條索。

4.揉捻:高級與中級的龍井茶一般不經揉捻,低級的龍井茶因葉粗老,葉張大,不易做成緊直的窄扁茶,而施行揉捻。其目的使葉片捲成條,爲進一步緊直打好基礎。一般用臼井式揉捻機,每桶7~7.5千克殺青葉,7~8級揉20~30分鐘,9~10級揉30~40分鐘(分二次揉),中間解塊一次,只需茶汁流出。較粗老的葉略成卷緊,若條索很細緊,那細嫩的葉就難以做成扁形,揉的時間不宜過久,揉時的壓力也要掌握先輕後重再輕的原則。

揉捻葉經篩分,分出二檔,然後分別進行炒二青或烘焙。

5.初炒(炒二青)或烘焙:炒二青是低級龍井茶必經的工序,其目的是繼續蒸發水分,以便輝鍋。也有用烘焙的方法進行的,方法同一般茶的烘焙,烘至手捏茶葉略有響聲,並不粘手,約有七成幹即告完成。

6.攤晾:又叫還潮或回潮,殺青或初炒後的茶葉,經過攤晾,使葉內水分均勻分佈,以利於作形,且不致因作形而折斷茶葉(尤其芽尖部分),提高效率,發散了葉間水蒸氣的鬱“蒸”,可使茶葉有清爽的香氣和鮮翠的色澤。在這過程中還進行簸、篩、揀剔等工序。

將炒好青鍋或二鍋的茶葉,坶簸出茶末、,由人工揀剔出茶梗、粗老葉、夾雜物等後,再用篩子分出大小、老嫩不同程度的上下兩檔茶葉,使粗細長短一致,以便於輝鍋整形,同時可避免由於含水量和大小的不同而引起葉梗脫離的現象,經篩分的茶葉分別攤放1~2小時,茶葉回潮軟綿就可以進行整形工作。

7.復焙:通稱輝鍋或挺鍋,輝鍋是炒龍井茶的最後步驟,是決定品質的主要關鍵。爲進一步整理製成扁形,使表而光滑油潤,色澤翠綠,和繼續失去水分至足幹,以便於保存,並受熱力作用,發揮高香。

輝鍋時溫度稍低,約60~70℃,也先用少量蠟油塗擦熱鍋,倒入經回潮後的茶葉150~250克,開始時也仍用“抖”、“搭”來回炒幾下,等茶葉回軟,即改用大拇指與四指分開成“人”字形將茶葉從鍋底“鉤”起,隨着手勢的自然開合往來,茶葉在手心內隨手指伸縮而滾轉,並從小手指邊進茶,再從虎口將茶“吐”回鍋內,使其均勻乾燥,條索勻整。此“鉤”和“吐”總稱爲“捏”。待茶葉將近乾燥時,爲促使茶葉光滑平直,採用“蕩”手法,當茶葉發出沙沙響時,促進光滑程度和保持完整的外形,用指尖輕輕在茶葉上,自左至右(或自右至左),在鍋壁上“磨”蕩,此時鍋溫已漸降至55~60℃,直炒至茶葉用手輕捻成碎末時,即可起鍋。輝鍋約需20~30分鐘。

產品特點 形狀扁平挺直,大小長短勻齊,尤如蘭花之瓣;茶香清高鮮爽,有茉莉的清香。沖泡後茶芽嫩勻成朵,旗交映,清湯碧液,味鮮爽口,悅目動人。按其採摘的季節和芽葉的老嫩,龍井茶可分爲蓮芯、雀舌、極品、明前、雨後、頭春、二春等八個品目。現分物級龍井和一至十級龍井。500克特級龍井茶約有三萬六千個茶芽。

關於貢牌龍井茶的製作步驟?

龍井茶製作工藝一:採摘

一早、二嫩、三勤,以早爲貴,以嫩爲佳,採摘多

龍井茶製作工藝二:攤放

蒸發一部分水分,使葉質變柔軟

龍井茶製作工藝三:殺青

殺死鮮葉中酶的活性,散失水分,初步整型做色,爲輝鍋做準備

龍井茶製作工藝四:回潮

初步炒制後,要將鮮葉攤涼回潮,時間一般爲40~60分鐘,到葉片鬆軟之時即可輝鍋

龍井茶製作工藝五:輝鍋

目的是去除水分,激發香氣,優美造型,使其達到色澤綠潤,扁平光滑、挺直的品質特徵

6.成茶

西湖龍井的製作工藝分爲哪幾道工序呢?

鮮葉嫩勻綠是構成西湖龍井茶品質的根本要求。根據西湖龍井茶採摘嫩度品質要求,春茶一般以一葉一芽爲標準進行採摘,清明前後應旺採。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目前已形成一套合理、及時、分批、多次、留葉採的制度,有效地克服了茶樹生長與採摘的矛盾,既保證了品質,又保持穩產高產。

西湖龍井茶的炒制也是一絕,鮮葉攤放,火力鍋溫都是重要的環節,其炒制技藝可歸納爲“抓、抖、(透)搭、拓(抹)、捺、推、扣、甩、磨、壓”十大手法。炒制時根據鮮葉的嫩度和鍋溫,憑經驗隨機應變,靈活掌握十大手法的運用。

西湖龍井茶的整個製作過程精緻細膩,全靠手工完成。一般製作西湖龍井茶需經過攤放、青鍋、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九道工序,其中“青鍋”和“輝鍋”兩道工序是整個炒製作業的重點和關鍵。

青鍋是指是將攤放後的鮮葉放入鍋中,用手將其炒幹,初步定型的過程。當鍋溫達100—120℃時,在鍋內塗抹少許炒茶專用油,投入一定量經攤放過的鮮葉,以“抓”、“抖”手式爲主,散發一定的水分。輝鍋時,需將回潮後的茶葉倒入鍋中,用手將茶炒幹、磨亮,完成定型。通常是四鍋青鍋葉合爲一鍋再進行輝鍋,葉量約爲150—250克,鍋溫爲60—70℃,大致需17—20分鐘。鍋溫分低、高、低三個過程,手式壓力逐步加重,炒至茸毛脫落,光滑扁平,透出茶香,折之即斷。

龍井茶的製作方式

西湖龍井茶的整個製作過程精緻細膩,全靠手工完成。俗話說:“龍井茶是靠一顆一顆摸出來的。”確實是這樣,其工序的複雜是有目共睹的,一般製作一斤西湖龍井茶需八道工序,才能生產出上好的西湖龍井。需經過攤放、青鍋、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工序,其中青鍋和輝鍋兩道工序是整個炒製作業的重點和關鍵。

龍井茶的製作方法,整個炒茶過程分爲青鍋、回潮、輝鍋等等階段: 

1.青鍋:是在15分鐘內將茶葉初步成型爲扁平,茶葉被炒至七八成幹。 

2。回潮:是將經過了青鍋步驟的茶葉起鍋攤平在竹篩中回潮,大約需要一個小時時間。

3.輝鍋:是將回潮後的茶葉加入鍋中炒幹,使水分小於5%,並且進一步定型。大約需要20分鐘。輝鍋後的茶葉起鍋晾涼就是成品的西湖龍井了。

4.幹茶分篩,用篩子把茶葉分篩。簸去,篩去茶末,使成品大小均勻。

5.挺長頭,把篩出的長頭(大一點的茶葉)再一次放入鍋中,將其挺直,歷時5—10分鐘。 西湖龍井茶手工製作過程 (七)歸堆 將成品分包成0.5公斤一包,分開保存。

6.收灰,炒制好的西湖龍井茶極易受潮變質,必須妥善保存,須將歸堆後的成品茶放入底層鋪有塊狀生石灰(未吸潮風化的生石灰,作爲乾燥劑)的缸中加蓋密封,封存一星期左右。這樣西湖龍井茶的香氣就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鮮醇爽口。

龍井茶製作工藝流程視頻

西湖龍井採摘要求鮮葉嫩勻,標準爲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茶農總結出一套完整的西湖龍井炒制手法,即“抓、抖、搭(透)、拓(抹)、捺、推、扣、甩、磨、壓”十大手法。

抓住茶葉在鍋內作上下拓、抖或沿鍋壁前後往復移動,整理茶葉並及時抓緊、抓直成條,使茶葉在手掌中內外轉換。

將拓起攢在手掌上的茶葉上下抖動,均勻撒在鍋中,使茶葉受熱均勻,散發葉內水分,起到抖齊、理條、起色的作用。

搭(透)

抖後即反掌向下,順勢朝鍋底茶葉壓去,搭力開始宜輕,再逐漸加重,主要用於青鍋階段。

拓(抹)

手貼茶,茶貼鍋,將茶葉從鍋底沿鍋壁伏貼地拓上,上、下反覆,使茶葉扁平。

手法與拓相似,但與拓的方向相反,加重四指和掌心的用力度,促使茶身更爲扁平、挺秀。

抓到靠邊鍋壁的茶葉,手掌控制住並壓實茶葉,用力向前推出去,增加對茶葉的壓力,使茶葉進一步扁平、光滑。

手法與抓相似,在抓、推的過程中,扣緊茶葉使其條索緊直。

把託在手中的茶葉利用轉動之勢,迅速在手中交換,使葉片包住茶芽,起到理條、散發水分的作用。

在抓、推茶葉時,快速往復運動,增加手對茶、茶對茶、茶對鍋壁的磨擦,增加茶葉的光滑度,一般用於煇鍋後半階段。

在抓、推、磨的同時,增強對茶葉的壓力,促使茶葉更趨平實和光滑,只用於煇鍋後半階段。一般含水量75%的鮮葉,經過一道道工序作業後,最終做成含水量爲6%左右的幹茶。500克特級西湖龍井通常需炒制6-7小時。

龍井茶的製作方法 如何製作龍井茶

1、採摘:氣溫低,茶芽冒出來很謹慎,而採摘基本也要等到芽長到2CM以上。一來不同茶地冒芽的時間有先後,先出芽者佔了天時,也佔了西湖本地產量尚少的先機,二來明前之頭採向來也是奇貨可居,大範圍內的產量也是不多。採茶工多是把茶簍繫於腰間。

2、晾攤:採摘過程中茶葉被採進茶簍裏,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茶葉積壓在一起,難免產生潮氣,特別是早間的茶。晾攤一來是爲了蒸發些潮氣,二來也是爲了後期定型炒制時茶葉內在水分的少許揮發,便於原來全手工炒制時比較好壓一些。這個過程不能陽光直曬,否則茶葉會有點老黃。

3、機器翻炒:當年龍井的金貴也包含了這種血與汗的交融,茶村裏哪雙手不是老繭橫生,被燙出的手泡裏都能再長個水泡。現在勞動人民發明了炒茶機器了,其實還挺先進,基本上可以說已經實現全自動,而且炒制的型來說也是非常好的。

龍井茶製作十大工藝和四絕品質

龍井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於世。

龍井屬於炒青綠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的獅峯,翁家山,虎跑,梅家塢,雲棲,靈隱一帶的羣山之中。杭州產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陸羽《茶經》中就有記載,龍井茶則始產於宋代,素有“國茶”之稱。成品茶形似碗釘,光扁平直,色翠略黃呈“糙米色”,滋味甘鮮醇和,香氣優雅高清,湯色碧綠清瑩,葉底細嫩成朵。

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十大手法"

龍井茶的炒制,不管是青鍋還是輝鍋,都是動作連貫,一鍋到底而且一氣呵成的。龍井茶炒制統稱有十大手法,如果把全程的炒茶動作分解開來,大體可以歸納爲12種手法,即抖、搭、拓、捺、甩、抓、推、磨、壓、蕩、扣、扎。各種手法的作用如下:

抖:作用是散發葉內水分,青鍋、輝鍋時都要用上; 搭:作用是使茶葉變寬、扁,主要用在青鍋及輝鍋中茶葉下鍋階段;拓:作用是把鍋中的茶葉託於手中,便於抖,也能使茶葉變扁平,青鍋與輝鍋均要用上;甩:作用是使茶葉從鍋邊上落到鍋底,自然排列整齊,並使發軟的葉片在滾動中包住芽頭。同時,也使手中的茶葉進行裏外交換,以及起到整理茶葉條索的作用,使茶葉條索整齊均勻。甩主要用於青鍋。

捺:作用是使茶葉光潔、滑潤、扁平。青鍋、輝鍋均要用上;抓:作用是使手中的茶葉裏外交換,整理條索,把茶葉抓緊、抓直。抓主要用在輝鍋和低檔茶的青鍋;推:作用是使茶葉光、扁、平,只用於輝鍋;磨:作用比推更強,使茶葉更加扁平、光滑。磨只用於輝鍋;

壓:作用是雙手用力壓扁茶條(右手壓着茶時,則左手壓在右手上;左手壓着茶時,則右手壓在左手上),壓多與磨結合進行,促使茶葉更加扁平、光滑。壓只用於輝鍋;扣:作用是使茶葉條索緊直均勻。用於低檔茶的青鍋及輝鍋;扎:作用比扣更強,使茶葉條索更加緊直勻齊。用於低檔茶的青鍋和輝鍋。

蕩:作用是使粘結在鍋壁上的茶葉落入鍋底。在青鍋和輝鍋時,茶葉(特別是碎片)在下鍋階段很容易粘在鍋壁上,這時,用手按着茶葉在鍋壁上蕩一個圓圈,就能把粘在鍋壁上的茶葉全部蕩落到鍋底。另外,在青鍋或輝鍋的起鍋時,用手按着茶葉蕩一個圓圈,就能將整鍋的茶葉一下子集於手中一次性抹進畚箕裏,使出葉乾淨、利索。

龍井茶炒制中,12種炒制手法不是依次單獨使用的,而是互相結合穿插進行的,不管是青鍋還是輝鍋,不論是高檔茶還是低檔茶,都要用到其中的某幾種手法。比如炒制高檔龍井茶的青鍋,就要用到抖、搭、拓、甩、捺、蕩6種手法,主要是使茶葉色澤明亮,條索闊狹整齊均勻。又如炒制高檔龍井茶的輝鍋,先是用抖、搭、拓3種手法(時間很短),後用抓、捺、推、磨等手法,目的是使輝鍋後的幹茶進一步達到色澤明亮、條索整齊均勻。

炒制各檔龍井茶要根據鮮葉的色澤、老嫩、大小,準確地掌握火候,靈活地穿插運用其中的幾種手法。如輝鍋茶葉條索太緊,可多用推、捺、磨、壓等手法,就可使茶葉條索寬扁一些;若輝鍋茶葉條索太寬,可多用抓、扣幾種手法,就可以使茶葉條索緊細一些。

又如輝鍋時下鍋的茶葉顏色太黑,則可適當多抖幾下,開始不能太用力,待茶葉散失部分水分,再逐步用力,這樣就可使茶葉色澤明亮一些。總之,龍井茶炒制的十大手法,要靈活應用,密切配合火候,看茶炒茶,才能炒製出具有光、扁、平、直的外形和清湯綠葉特點,色、味、形俱佳的龍井茶。

寫出龍井茶製作工藝的十大手法和四絕品質

將採回的鮮葉在室內進行薄攤,以散發茶葉中所含的青草氣,增進茶香,減少苦澀味,提高鮮爽度。薄攤還可以使炒制的龍井茶外形光潔,色澤翠綠。經過攤放的鮮葉需要進行篩分然後再分別進行炒制。高級龍井茶的製作是根據鮮葉的大小、老嫩和鍋中茶坯的成型度,通過抖、搭、帶、捺、甩、抓、推、扣、壓、磨等“十大手法”,全憑一雙手在一口光滑的特製鐵鍋中,既手不離茶、茶不離鍋,又以不斷變換的手法炒制而成,非常之巧妙。

高級龍井的炒制共分爲青鍋、回潮和輝鍋三道工序。所謂青鍋,就是指殺青和初步造型的過程:當鍋溫達到80—100度時,先塗抹少許的油脂或石蠟以使鍋內更加光滑,然後投入約100克經攤放過的鮮葉,以抓、抖手式爲主進行炒制,當散發掉一定的水分後,再逐漸改用搭、壓、抖、甩等手式進行初步造型,壓力有輕而重,以達到理直成條、壓扁成型的目的,直至炒至七八成干時起鍋。起鍋後還需進行薄攤回潮,攤涼後的茶葉再經過篩分,既可進行輝鍋。輝鍋的目的是進一步整形和乾燥。當炒至茸毛脫落,葉片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斷時,即可起鍋,然後再經攤涼、簸去黃皮、篩去茶末即成。

四絕是:色綠、香郁、味醇、形美

龍井茶的製作過程(PS:希望能詳細一點)

一、採摘

龍井茶的採摘有三大要求: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

1、以早爲貴:歷來龍井茶採摘時間很有講究,以早爲貴。茶農常說:茶葉是個時辰草,早採三天是個寶,遲採三天變成草。

2、細嫩著稱:龍井茶的採摘還以採摘細嫩而著稱,並以採摘嫩度的不同分爲蓮心、雀舌、旗,鮮葉嫩勻度構成龍井茶品質的基礎。只採一個嫩芽的稱蓮心,採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葉形如雀舌的稱雀舌。

3、採摘次數多:採摘次數多,也是龍井茶的一大特色。長期以來,採大留小分批採摘,已經成了習慣。一般春茶前期天天採或隔天採,中後期隔幾天採一次,全年採摘在30批左右。

二、晾曬

西湖龍井在採摘後要竹篩上進行晾曬,一般需要半天左右時間,這樣可以減少茶葉中的青草味道,使水分達到炒制的要求,同時使新茶在炒制時不至於結團。然後再對晾好的新葉進行大致分類,根據葉子的品質檔次來決定下一步炒制的鍋溫、力道等條件。

所謂晾就是剛採摘下來的茶葉得在陰涼處堆放上大半天,大約相當於機械加工的退火,也就是通過堆晾,去掉茶葉裏殘餘的大部分剛性。

採回的鮮葉需在室內進行薄攤,厚度爲3釐米左右,中下級原料可稍厚。經8-10小時攤放後,葉子失去一部分水分,減重15%-20%,鮮葉含水量達70%左右爲適度。

目的是散發青草氣,增進茶香,減少苦澀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鮮爽度。還可以使炒制的龍井茶外形光潔,色澤翠綠,不結團塊,提高茶葉品質。

經過攤放的鮮葉需進行篩分,分成大、中、小三檔,分別進行炒制,這樣不同檔次的原料,採用不同鍋溫、不同手勢來炒制,才能恰到好處。

三、揉捻

揉也叫揉捻,是通過外力將茶葉的內部結構揉捻們希望的形狀,但龍井茶的形狀要求青葉保留一部分自然的剛性,以便茶葉成型後還能看到部分青葉的原狀,因此就將揉捻工藝弱化了。即將炒分解成炒-晾-炒-晾-炒的過程,並在這個過程中完成部分揉的要求。

四、炒制

西湖龍井的炒制需要手工完成,通常的工藝包括“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十大手法。龍井茶炒制手法複雜,依據不同鮮葉原料不同炒制階段分別採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壓、磨”等十大手法。

擴展資料:

西湖龍井茶的整個製作過程精緻細膩,全靠手工完成。俗話說:“龍井茶是靠一顆一顆摸出來的。”確實是這樣,其工序的複雜是有目共睹的,一般製作一斤西湖龍井茶需八道工序,才能生產出上好的西湖龍井。

需經過攤放、青鍋、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等工序,其中青鍋和輝鍋兩道工序是整個炒製作業的重點和關鍵。

剛採回的鮮葉,需在陰涼處薄攤,厚度一般以1釐米爲宜。攤放兩小時後,自然揮發掉多餘的水分,減少苦澀味,增進茶香度,增加氨基酸含量,保持其鮮爽,同時使炒制的西湖龍井色澤翠綠,外形光潔,不結團塊,色、香、味、形俱全。

將攤放後的鮮葉放入鍋中,用手將其炒幹,這是初步定型的過程。當鍋溫達100℃一120℃時,在鍋內塗抹少許炒茶專用油,投入一定量經攤放過的鮮葉,以抓、抖手勢爲主,使其散發一定的水分,然後改用搭、壓、抖、甩等手勢使其初步定型。

壓力由輕漸重,使茶葉達到理直成條,平直光滑,壓扁成型,至七成干時即起鍋回潮,大致需12—15分鐘。

標籤:龍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