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南北的分界線

南北的分界線

南北分界線是指我國地理學上的南北方分界線,傳統意義上以秦嶺—淮河一線爲準。該線以南爲南方地區,以北爲北方地區。南北分界線的意義包括但不限於: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半溼潤區和溼潤區、北方旱作區和南方水田區、1月0℃等溫線、河流有無結冰期、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落葉闊葉林和常綠闊葉林、暖溫帶和亞熱帶、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等有關。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什麼?

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 一線,分界線之北是北方,分界線之南是屬於南方。河南正好處於南北方交界處,所以河南省絕大部分都在秦嶺--淮河線以北,屬於北方。有少部分地區在南方。其中信陽除了息縣是北方,其他地區都屬於南方。南陽大部分地區都屬於南方。

擴展資料:

一、中國的南方

根據不同的情景,關於中國的“南方”概念亦存在差異:

(1)自然地理概念中的南方,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東臨東海,南臨南海,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

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臺灣、甘肅最南端、河南最南端,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其中漢族佔主體。

二、中國地理分區示意圖

以秦嶺-淮河一線作爲“南方”的北界是學術界普遍接受的觀點。1908年,原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從自然地理分區等角度出發,在其所著的《新撰地文學》中首次提出“北嶺淮水”爲我國的“南北分界線”。

當時,與南嶺相對應的北嶺,即是秦嶺。當代學者多認爲,“秦嶺—淮河”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簡稱“中國南北分界帶”)。

(2)在中國,人文意義上的南方地區常指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特別是六南方言區,如上海、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臺灣、江西等。

(3)行政區劃概念中的南方,大致包括西南、東南、中南與港澳臺地區,即江蘇、安徽、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貴州、四川、重慶、廣西、廣東、海南、香港、澳門與臺灣。

(4)按南北方位二分法的中國南方:按南北二分法中國可以從大體上分爲中國南方地區(含青藏地區)和中國北方地區(含西北地區)兩部分,一般以崑崙山-秦嶺-淮河爲界。

北方地區指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包括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

從行政區劃看,具體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陝西(不包括陝南)、河南中原官話區、江蘇中原官話區(徐州、連雲港、宿遷)、安徽中原官話區 、黑龍江、吉林、遼寧!!!

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哪裏?

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爲秦嶺淮河一線,南方是中國的帶地區,南在地圖上是在地圖的下邊。北方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在地圖上北在地圖的上邊。

南方地區,西面爲青藏高原,東面和南面分別瀕臨黃海、東海和南海,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

位於秦嶺-淮河以北、內蒙古高原以南、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渤海和黃海,面積約佔全國的20%。

擴展資料:

行政劃分

南方地區,行政區劃上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臺灣、甘肅東南部與河南信陽市、南陽市。

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山西省、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陝西、河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南方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方地區

南北分界是什麼線?

南北分界線指秦嶺-淮河線,是中國一條帶有多重歷史特殊意義的地理分界線,被認爲對於認識中國自然地理規律和指導農業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的地理意義包括水田旱地分佈分界線、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等。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從氣候特點看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每當冬季來臨,北風呼嘯,大部分的樹會落葉,不落葉的樹葉多呈針狀,叫做針葉樹。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變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水位變化不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農業及風俗

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爲旱地,主要作物爲小麥和雜糧,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北麥南稻,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南方注重建設河網排蓄洪水,進行水土保持,暴雨不會淹,一百天不下雨不會幹旱的旱澇保收農業,所以農業單位產量高,工農業生產都能夠得到保障,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

北方沒有給水留出空間,容易發生自然災害,暴雨容易淹,不下雨容易乾旱,對工農業生產、城市供水造成了不穩定。

南北方的分界線是什麼?

南方北方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自古以來,因秦嶺所處的特殊地理環境,以及因此而帶來的秦嶺南北氣候變化,人文景觀、生活習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稱爲我國南北的分界線。習慣上稱秦嶺以南爲我國南方,秦嶺以北爲我國北方。

我國南北自然分界線,實際上首先是氣候分界線。就熱量帶說是北方暖溫帶和南方帶的分界;在水分區劃中則是北方乾旱、半溼潤氣候和南方溼潤氣候的分界;在雨旱季節類型區劃中則是北方春旱、夏雨氣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氣候的分界。

擴展資料:

秦嶺淮河的地理意義

秦嶺—淮河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降水量大於800毫米,雨季長;秦嶺—淮河以北降水量小於800毫米,雨季集中而短促,主要在7、8月份。

秦嶺—淮河是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河流流量豐富,季節變化小,含沙量小,汛期長,冬季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流量較小,季節變化大,含沙量大,汛期短,冬季結冰。秦嶺—淮河還是黃河和長江的分水嶺。

秦嶺—淮河是暖溫帶和帶分界線。秦嶺—淮河以南爲帶,秦嶺—淮河以北爲暖溫帶。

秦嶺—淮河是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夏季,秦嶺—淮河以南和以北都是高溫多雨。冬季,秦嶺—淮河以南溫和少雨,秦嶺—淮河以北寒冷乾燥。

秦嶺—淮河是1月0℃等溫線的界限。秦嶺—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冬季一般結冰。

標籤:分界線 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