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燜面發源地

燜面發源地

燜面發源地:答案是山西。

山西。

燜面是中國中部和北部地區的特色傳統麪食小吃,流行於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安徽、湖北等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又稱爲蒸麪、滷麪、壚面、烀面、糊面。

主料是麪粉,配料主要是豆角、豆芽和豬肉。

其他隨自己喜好加。

可以加入蘑菇,香菇,土豆丁,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燜面是傳統麪食(湯麪)的革新性產品,其加工工藝就是—燜,從烹飪技術來講,燜出來的面,不會因在水煮制過程中破壞麪粉的蛋白質分子網狀結構,蔬菜中的養分和水分流失最少,所以燜面更加營養,口感更好。

燜面起源於宋朝,發源在山西、河北、內蒙古西部以及河南等地燜面主料是麪粉,配料主要是豆角和肉類,其他隨自己喜好而加。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說起來,不大喜歡麪食,唯獨對燜面卻情有獨鍾。

燜面的做法在北方很常見,是利用鍋中循環的蒸汽將麪條、豆角燜熟,麪條和配料都非常入味,讓人吃過忘不了。

記憶中的燜面多用豆角製作,配以土豆、西紅柿、豬肉、麪條,以及蔥、姜之類的佐料,味道很是鮮美。

夏秋季節,綠瑩瑩的豆角上市了,帶着泥土的清香,最是惹人喜愛。

新鮮碧綠的豆角,最適合做燜面,過程也很簡單:將洗淨的豆角掰成小段,豬肉要半肥瘦的,切片,蔥薑蒜切末備用。

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油熱後放入蔥薑蒜末炒出香味,將肉片放入鍋中煸炒至顏色變白,並調入生抽、老抽、鹽。

隨後倒入豆角、土豆塊、西紅柿粒,大火炒至豆角成深綠色後,加入開水蓋鍋蓋。

三分鐘後,將鍋內的湯汁瀝出,盛入碗內待用。

將切好的麪條散開,均勻蓬鬆地鋪在豆角上,放一層面條,灑一層油,這樣能防止黏連。

蓋上鍋蓋慢慢燜,直到鍋中水快要收干時,用勺子將盛出的湯汁慢慢澆到麪條上,一次不要加入太多。

加入一次後加蓋燜3-5分鐘,待聽到鍋中發出嗞嗞的聲音,說明水已經差不多幹了,用筷子把麪條同鍋底的豆角拌均勻即可。

起鍋前滴幾滴芝麻油,燜面的味道會更香。

也可以放花椒油、香醋等增加燜面的風味。

每次做燜面,我都是自己和麪、擀麪,之後切成細細的麪條,撲上一層玉米麪,放到鍋裏燜制。

白色的麪條,金黃色的玉米麪,黃白相間,別樣的動人。

也可以先把麪條放蒸鍋裏蒸熟後,再放入炒鍋裏與肉片和豆角一起拌勻,不過我還是喜歡直接燜的那種,感覺肉汁能更好地滲透進麪條裏,吃起來更地道。

從烹飪技術來講,燜出來的面,不會因在水煮過程中破壞麪粉的蛋白質分子網狀結構,所以燜面更營養,口感更好,彷彿那種肉和菜的香味就是從面裏散發出來的一樣。

入口纏綿的土豆、香味濃郁的豆角、筋道有味的麪條,就這樣在你的脣齒之間奏響了一曲和諧的美味享受。

燜面起源於宋朝,發源在山西、河北、內蒙古西部以及河南、陝西等地。

相傳,秦時爲修長城,春坤山駐守過蒙恬的10萬大軍。

蒙恬巡查周邊村莊時獲得啓發,讓將士們將飯菜一鍋燴起來吃。

“一鍋燴”均衡了營養搭配,增強了將士們的體力,後來,從各地徵用的民夫、將士又將這一簡捷、美味的吃法帶回故里。

到了宋朝時,“一鍋燴”開始廣泛傳播於民間。

歲月更迭中,隨着不斷的改良,燜面逐漸成爲了人們喜歡的一道美食。

炎炎夏日,來一碗乾鮮的燜面,即便汗流浹背,也不失爲一件愜意的事情。

畢竟有美食相伴,總是讓人回味無窮,難以割捨。

說起來,不大喜歡麪食,唯獨對燜面卻情有獨鍾。

燜面的做法在北方很常見,是利用鍋中循環的蒸汽將麪條、豆角燜熟,麪條和配料都非常入味,讓人吃過忘不了。

記憶中的燜面多用豆角製作,配以土豆、西紅柿、豬肉、麪條,以及蔥、姜之類的佐料,味道很是鮮美。

夏秋季節,綠瑩瑩的豆角上市了,帶着泥土的清香,最是惹人喜愛。

新鮮碧綠的豆角,最適合做燜面,過程也很簡單:將洗淨的豆角掰成小段,豬肉要半肥瘦的,切片,蔥薑蒜切末備用。

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油熱後放入蔥薑蒜末炒出香味,將肉片放入鍋中煸炒至顏色變白,並調入生抽、老抽、鹽。

隨後倒入豆角、土豆塊、西紅柿粒,大火炒至豆角成深綠色後,加入開水蓋鍋蓋。

三分鐘後,將鍋內的湯汁瀝出,盛入碗內待用。

將切好的麪條散開,均勻蓬鬆地鋪在豆角上,放一層面條,灑一層油,這樣能防止黏連。

蓋上鍋蓋慢慢燜,直到鍋中水快要收干時,用勺子將盛出的湯汁慢慢澆到麪條上,一次不要加入太多。

加入一次後加蓋燜3-5分鐘,待聽到鍋中發出嗞嗞的聲音,說明水已經差不多幹了,用筷子把麪條同鍋底的豆角拌均勻即可。

起鍋前滴幾滴芝麻油,燜面的味道會更香。

也可以放花椒油、香醋等增加燜面的風味。

每次做燜面,我都是自己和麪、擀麪,之後切成細細的麪條,撲上一層玉米麪,放到鍋裏燜制。

白色的麪條,金黃色的玉米麪,黃白相間,別樣的動人。

也可以先把麪條放蒸鍋裏蒸熟後,再放入炒鍋裏與肉片和豆角一起拌勻,不過我還是喜歡直接燜的那種,感覺肉汁能更好地滲透進麪條裏,吃起來更地道。

從烹飪技術來講,燜出來的面,不會因在水煮過程中破壞麪粉的蛋白質分子網狀結構,所以燜面更營養,口感更好,彷彿那種肉和菜的香味就是從面裏散發出來的一樣。

入口纏綿的土豆、香味濃郁的豆角、筋道有味的麪條,就這樣在你的脣齒之間奏響了一曲和諧的美味享受。

燜面起源於宋朝,發源在山西、河北、內蒙古西部以及河南、陝西等地。

相傳,秦時爲修長城,春坤山駐守過蒙恬的10萬大軍。

蒙恬巡查周邊村莊時獲得啓發,讓將士們將飯菜一鍋燴起來吃。

“一鍋燴”均衡了營養搭配,增強了將士們的體力,後來,從各地徵用的民夫、將士又將這一簡捷、美味的吃法帶回故里。

到了宋朝時,“一鍋燴”開始廣泛傳播於民間。

歲月更迭中,隨着不斷的改良,燜面逐漸成爲了人們喜歡的一道美食。

炎炎夏日,來一碗乾鮮的燜面,即便汗流浹背,也不失爲一件愜意的事情。

畢竟有美食相伴,總是讓人回味無窮,難以割捨。

山西。燜面是中國中部和北部地區的特色傳統麪食小吃,流行於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安徽、湖北等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又稱爲蒸麪、滷麪、壚面、烀面、糊面。主料是麪粉,來自配料主要是豆角、豆芽和豬肉。其他隨自己喜好加。可以加入蘑菇,通舊會緊香菇,土豆丁,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燜面是傳統麪食(湯麪)的革新性產品,其加工工藝就是—燜,來自從烹飪技術來講,燜出來的面,不會因在水煮制過程中破壞麪粉的蛋白質分子網狀結構,蔬菜中的養分和水分流失最少,所以燜面更加營養,口感更好。燜面起源於宋朝,發源在山西、河北、內蒙古西部朝組曲以及河南等地燜面主料是麪粉,配料主要是豆角和肉類,其他隨自己喜好而加。

“燜面發源地”擴展閱讀

山西。燜面是中國中部和北部地區的特色傳統麪食小吃,流行於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安徽、湖北等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又稱爲蒸麪、來自滷麪、壚面、烀面、糊面。主料是麪粉,配料主要是豆角、豆芽和豬肉。其他隨自己喜好加。可以加入蘑菇,香菇,土豆丁,有養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燜面是傳統麪食(湯麪)的革新性產品,其加工工藝就是燜,從烹飪技術來講直信經執春內,燜出來的面,不會因在水煮制過程中破壞麪粉的蛋白質分子網狀結構,蔬菜中的養分和水分流失最少,所以燜面更加營養,口感更好。燜面起源於宋朝,發源在山西、河北、內蒙古西部以及河南等地燜面主料是麪粉,配料主要是豆角和肉類,其他隨自己喜好而加。

鐵鍋燜面哪裏做的最正宗

在山西,內蒙古地區的鐵鍋燜面最爲正宗,因爲山西,內蒙古是發源地。

鐵鍋燜面是山西,內蒙古的傳統麪食(湯麪)的革新性產品,其加工工藝就是燜,從烹飪技術來講,燜出來的面,不會因在水煮制過程中破壞麪粉的蛋白質分子網狀結構,所以燜面更營養,口感更好。燜面起源於宋朝,發源在山西、河北、內蒙古西部以及河南、陝西等地。近年來燜面在全國市場發展迅速,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相傳,秦時爲修長城,春坤山駐守過蒙恬的10萬大軍。蒙恬巡查周邊村莊時獲得啓發,讓將士們將飯菜一鍋燴起來吃。“一鍋燴”均衡了營養搭配,增強了將士們的體力,後來,從各地徵用的民夫、將士又將這一簡捷、美味的吃法帶回故里,到了宋朝時“一鍋燴”開始廣泛傳播於民間。包頭東河人將這一美食經過不斷的改良,創造出讓人流連忘返的鐵鍋燜面。

燜面是哪裏的小吃 源自哪裏

山西面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可以考證的時間算起,至少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麪食品約280種之多。一般家庭婦女能做幾十種,到了廚師手裏,更是花樣翻新,達到一面多樣、一面百味的境界。

今天我向大家介紹的是山西燜面,這種麪食因爲面的加工和平常我們印象中的煮不一樣,他是蒸熟的,所以吃起來的感覺勁道而具彈性,有嚼勁,再拌上豆角炒肉,那種感覺是很美妙的,這就是我們的美食文化吧!愛吃的朋友一定要學學。

作料:五花肉,豆角,蔥薑蒜,醬油,味精,鹽,西紅柿,糖,麪粉

做法:1.我們必須先把和好的面醒一醒,大約十分鐘,再 按手擀麪的方法切成細條,放進蒸籠中蒸大約半小時。(記住面一定不能和的軟了,不然會粘鍋和麪條間相粘,所以面要和的硬點好)蒸好的面取出放一邊涼的,並用筷子把麪條大概分開些.

2.開始炒菜了,炒菜大家都會,這沒什麼特別的了,先炒五花肉片,放進蔥薑蒜,翻炒後再加入適量糖提鮮,過後放入豆角翻炒,放醬油,大家知道豆角難熟,而不熟的豆角有毒,所以多炒會,五成熟時放入少量西紅柿,這個是爲了提色,七成時放入鹽,直到豆角炒熟爲止,放入蒸好的面進行翻炒,放味精和蒜末(按個人口味),再進行翻炒一兩分鐘,完工了,呵呵!

這就是我爲大家介紹的山西面食之一的燜面

燜面燜幾分鐘就熟了

      一般情況下,燜面的時間以10-15分鐘爲宜。如果燜的時間過短的話,麪條可能沒熟,吃起來口感不好。如果燜的時間過長的話,麪條容易成團,或太乾,吃起來也不好吃。根據實踐經驗,燜面燜10-15分鐘就可以了。

燜面

      燜面,是我國中部和北部地區的特色傳統麪食小吃,起源於宋朝,發源在山西、河北、內蒙古西部、河南等地。

      燜面流行於山西、陝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遼寧、安徽、湖北等長江以北大部分地區,又稱爲蒸麪、滷麪、爐面、壚面、烀面、糊面。

      燜,從烹飪上講,燜出來的面,不會因在水煮制過程中破壞麪粉的蛋白質分子網狀結構,營養更足,口感更好。

鐵鍋燜面的發源地是哪裏

鐵鍋燜面是由中國餐飲研究院和宣化勸業集團餐飲文化發展中心共同研製而成,發明創造了數十種科學配方和燉制燜制方法,以精製麪粉結合精製蔬菜,選用精製鐵鍋燜制而成,用鐵鍋燜制的麪條口感筋道又醇香,並減少了蔬菜中維生素的流失,又補充了鐵元素和微量元素,促使您的血液循環,達到既能享用美食,又平衡營養,起到健胃,長壽之功效。

鐵鍋燜面的發源地是哪裏

鐵鍋燜面是由中國餐飲研究院和宣化勸業集團餐飲文化發展中心共同研製而成,發明創造了數十種科學配方和燉制燜制方法,以精製麪粉結合精製蔬菜,選用精製鐵鍋燜制而成,用鐵鍋燜制的麪條口感筋道又醇香,並減少了蔬菜中維生素的流失,又補充了鐵元素和微量元素,促使您的血液循環,達到既能享用美食,又平衡營養,起到健胃,長壽之功效。

怎樣做麪食

麪食做法編輯

【烹製】:山西烹製麪食中,有很多各具特色、別有風味的手工煮食,如貓耳雜、小撅片、捻魚、豆麪流尖、煮花塔。除此之外山西面食還有煎烤制面食,如烙餅、煎餅、鍋貼水煎包、燜面、燜餅等,還有炸制類食品,如麻花、油糕。風靡世界的方便麪的發源地--日本的明星食品株式會社社長卜厚昌元先生在專門來晉考察山西面食後說:“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麪食在山西,山西不愧爲麪食之鄉。”

【煮制】:山西煮制面食品種豐富,製作多樣,大體可分爲五十餘種,如細如髮絲的拉麪,刀飛面舞殷削麪,游龍戲水的一根面等。製作方法有擀、拉、撥、削、壓、擦、揪、抿等幾十種,所用原料除小麥面外,還有高粱面、豆麪、玉米麪、蕎麥麪、莜麥面等,調料上自雞、鴨、魚肉、海洋,下至油、鹽、醬、醋,不一而足,所以山西面食有“一樣面百樣做,一樣面百樣吃”的歷史。到山西做客一年365天,可以品嚐到天天不重樣的豐富美味的麪食。

【蒸制】:山西蒸制面食品種繁多,玉米麪窩窩是過去最普通的主食。晉南晉中一帶產麥區則多吃饅頭。饅頭分爲花捲、刀切饃、圓饅、石榴饃、棗饃、麥芽饃、硬麪饃等。雜糧蒸食有晉北晉中呂梁的莜麪烤佬佬;忻州五臺原平的高粱面魚魚,另外還有包子、稍梅等。

6做好麪食編輯

1.怎麼和麪效果好

1、餃子面:500克麪粉加50~60%的溫水,放2%的精鹽,充分揉和,醒面30分鐘開始操作。面中放鹽不僅會增加麪筋,出鍋的餃子也不粘皮。

2、擀麪條面:500克麪粉加35~40%的溫水,放2%的精鹽及少量食用鹼,醒面30分鐘後操作。這樣不僅會增加筋力,而且口感光滑,不易斷條。

3、蒸饅頭面:500克麪粉加50%左右的溫水,放酵母1%,可加少量白糖,充分揉和後置暖處充分醒發,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柔軟芳香。

4、烙餅面:500克麪粉加50~60%的溫水,醒面20分鐘後揉做,效果極佳。

2.麪粉的分類

1、麪粉按性能和具體用途可分爲專用麪粉如麪包粉、餃子粉、餅乾粉等;通用麪粉如富強粉;營養強化麪粉如增鈣麪粉、富鐵面粉等。

2、按精度可分爲精製級、特製一等、特製二等和標準等不同等級。

3、按筋力的強弱可分爲強筋粉、中筋力和弱筋粉。

3.麪粉的選擇

不含增白劑的麪粉在外包裝上均有說明。

4.麪粉的保存

1、麪粉應保存在避光通風、陰涼乾燥處,潮溼和高溫均能使麪粉變質。

2、麪粉在適當的貯藏條件下可保存一年,保存不當會出現變質、生蟲等現象。在面袋中放入花椒包可防止生蟲。

5. 麪粉的色澤

正常的麪粉色澤爲乳白或乳,蒼白或慘白色的麪粉往往是添加了過量的增白劑。

6.麪粉的使用

1、麪條

使用古船麪粉加入約1/3的冷水,攪拌均勻,醒面20分鐘後壓成面片,然後分幾次在家用壓面機上壓成約1毫米厚的面片,切條即可。若用手擀麪,麪糰可和的稍軟一些。煮麪時,可在水面加一湯匙油,麪條就不會粘,還能防止麪湯起泡沫溢開鍋外。

2、餃子

製作餃子時,和麪加水量介於饅頭和麪條之間約爲45%。煮餃子時先敞鍋煮皮,皮熟後,再蓋鍋煮餡,溫度上升,餡易煮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敞鍋煮皮,蓋鍋煮餡”。

3、自發粉的使用

在古船自發粉中加入約一半左右的溫水(35℃左右),揉勻面團靜置醒發30分鐘後成型。冷水上鍋入屜,文火加熱,水開後15—20分鐘即熟;使用自發粉時要將麪糰充分揉透(可分兩次揉),否則麪筋未形成網絡,揭鍋後饅頭易塌陷; 若使用古船富強粉製作饅頭,則需加入適量乾酵母(1%左右),並適當延長髮面時間約20分鐘。

4、加水量

製作不同的麪食時加水量是不一樣的。麪條、餃子、饅頭加水量應依次增加。並且根據不同品質的麪粉作適當的調整。

7.季節和溫度的變化對面食製作的影響

每年在溫度上升較快的季節,有些用戶會發現在麪食製作過程中有面團發粘、熟食效果較差的現象,這種情況經過我們長期的研究是由於溫度對於和麪和麪團醒發過程有較大影響造成的。

在和麪過程中,如果麪糰溫度過高相應的就會出現麪糰發粘的現象。對於製作饅頭時需要醒發的麪糰,麪糰溫度應控制在30度左右較爲適宜,因此在和麪加水時可適當調節水溫,在冬季可用溫水和麪,春秋季節可直接用自來水和麪,夏季則應用溫度較低的水(如有條件可在水中加入冰塊調節溫度)保證和麪結束時溫度在30度左右。對於製作麪條等不需要醒發的麪糰,和麪時無論何季節皆應用溫度較低的水,水溫越低對面條的製作越有利。用冷水或冰水和麪,能使麪糰更筋道,色澤更白。

麪糰在醒發時也應該適當的控制溫度。對於採用醒發箱等專用設備醒發麪團,在冬季應控制好時間和醒發溫度,夏除控制好溫度外,應縮短醒發時間,以免發酵過度,否則對熟食的結構和色澤都會有影響。對於無溫度、溼度自控設備,醒發必須人爲控制。溫度可憑室內溫度計控制,冬季應適當延長醒發時間,夏季則縮短時間,防止醒發過度。

8.麪食製作小配方

1、饅頭:麪粉500g、乾酵母5g、糖適量。

2、蛋糕:雞蛋200g、低筋麪粉180g、蛋糕油19g、糖180g、水170g、泡打粉15g、鹽2g、奶粉20g;高速攪拌8分鐘,入模(預先刷油),視蛋糕大小於200℃烤箱內烘烤20-30分鐘。

7麪食的做法編輯

可可雙色饅頭

原料:

可可麪糰:可可粉5克、麪粉125克、白糖12克、牛奶65克、酵母1克

原味麪糰:麪粉125克、白糖12克、牛奶65克、酵母1克

做法:

1、原味材料放入容器中;

2、揉成團;

3、可可麪糰材料放入容器中;

4、揉成團;

5、蓋上蓋分別醒發二倍大;

6、然後再揉好;

7、用壓面機,將二種麪糰分別壓成長方形,

(面片光滑做出來的饅頭就光滑,所以用壓面機是很省事的方法,如果沒有壓面機就要多摺疊幾次哦);

8、白麪片上刷水;

9、可可面片放在白麪片上;

10、可可面片再刷水(有水可以讓饅頭不會分層,這樣會很容易在一起拉);

11、然後捲起;

12、切成小段;

13、每段切面就是螺旋狀的;

14、放入塗過油的蒸籠中,醒大一圈(一定要再醒一會兒的,如果不再次長大,那麼蒸出來的饅頭,也不會太鬆軟哦);

15、蒸20分鐘左右,關火二分鐘後再開蓋,就是鬆軟的可可雙色饅頭拉。

紫甘藍大肉餃子

原料:

豬肉餡400克、紫甘藍400克、大蔥、香油、醬油、餃子餡調料、鹽、姜、麪粉500克、清水260克

做法:

1、將麪粉加清水攪拌成雪花狀,再和成光滑的麪糰,蓋上溼布靜置醒一會;

2、利用麪糰醒的時候來調餡,豬肉餡順着一個方向,攪拌上筋,邊攪拌邊加些清水,至到肉餡飽滿上筋即可;

3、姜切粒,蔥切蔥花;

4、紫甘藍清洗乾淨,切成小粒;

5、把姜、蔥、紫甘藍粒加入肉餡中,再加入餃子餡調料和醬油、鹽,攪拌均勻,最後加入香油攪拌均勻做成餃子餡;

6、麪糰搓成長條,切成小劑子,擀成皮,麪皮中包入適量的餡料,捏成餃子,放入滾水中煮到浮起時,中間點幾次涼水,熟後撈出就可以了。

油潑豆芽棍棍面

原料:

主料:拉麪餅、黃豆芽、菠菜葉、芹菜碎、蔥蒜

調味料:鹽、醬油、醋、香油、蔬菜味精、花椒粉、辣椒粉、油

做法:

1、拉麪餅切成粗條,搓成比筷子稍微再粗一點的拉麪,蔥蒜切碎;

2、取一空碗,在碗底放一些底料:鹽+醬油+醋+蔬菜味精+香油+花椒粉,味道不要太重;

3、坐鍋開水,下面,在面快熟的時候把豆芽和菠菜葉都在麪湯裏燙熟,備用;

4、粗麪一定要水開三滾麪條飄起後,和過了水的菠菜葉一起撈進底料碗裏;

5、在面上覆蓋上蔥碎蒜碎芹菜碎,把過了水的豆芽也鋪在面上,最後撒上一點辣椒粉,用一勺熱油潑香,吃的時候,拌勻即可。

發麪蜂窩烙餅

原料:高筋麪粉100克、普通麪粉100克、酵母3.5克、水135克、油15克、鹽3.5克

做法:

1、酵母和水混合均勻,加入鹽和油攪勻(圖1),倒入所有面粉(圖2),攪拌均勻(圖3),用刮板刮淨盆邊(圖4),覆蓋好;

2、發酵至兩倍大(圖5),案板上撒些麪粉(份量外),將麪糰用刮板取出(用手會粘),此時上表面仍然朝上;

3、雙手也拍些麪粉,將麪糰輕輕拍拍扁,上下左右四邊向內摺疊(像疊包袱一樣)(圖6-7),翻面,收攏(圖8),入盆(圖9),蓋好;

4、如果有時間,可以重複步驟2-3“發酵—取出—摺疊翻面—入盆”;

5、送入冰箱冷藏過夜;

6、第二天早上比正常時間早起半個小時,你只需要取出面盆放在室溫下,讓它回溫,而你可以繼續回去睡個回籠覺;

7、約半小時後,從盆裏取出麪糰(圖10),先輕輕壓勻,再用擀麪杖輕輕擀開擀勻擀圓(圖11),不必太薄;

8、覆蓋,餳發15-20分鐘(圖12);

9、電餅鐺上下面同時加熱,兩面都刷上油(圖13),將麪餅放入,將上蓋輕輕釦上(圖14),烙至上色均勻,按壓側面有彈性即可,關火,馬上出鍋。

南瓜發糕

原料:

彩南瓜1個,麪粉適量(比南瓜多一些)、砂糖30克、酵母粉5克、水適量。

做法:

1、將南瓜去皮去瓤,切薄片;

2、將南瓜片放入耐熱容器裏,蒸熟;

3、趁熱加入砂糖,攪拌;

4、攪成泥狀;

5、溫涼後加入麪粉;

6、攪拌均勻;

7、加入酵母水(溫水溶解5分鐘的酵母);

8、邊加水邊攪拌;

9、放在溫暖的地方發酵;

10、一般發兩倍大就好;

11、表面撒蔓越莓幹;

12、蒸鍋大火燒開,轉小火,30分鐘以上。

膠東大包子

餡料原料:新鮮苔菜、豬肉(三肥七瘦)、紅薯粉條、黑木耳、海米、蔥姜

做法:

1、苔菜摘洗乾淨,入開水中輕微焯一下,撈出馬上衝涼涼透,攥幹水分,切碎;

2、豬肉切丁,用薑末、醬油和料酒和香油拌勻,醃製15分鐘;

3、粉條用熱水煮軟,過涼,瀝乾,切碎;

4、黑木耳提前用涼水泡發至軟,吃前用開水焯一下,清洗乾淨,瀝乾水分,切碎;

5、海米用溫水泡發至軟,撈出,用廚房專用紙吸乾海米水分,然後入熱的油鍋爆香後,取出;

6、以上原料混合,添加蔥碎,添加花生油、鹽、醬油和味精拌勻。

麪皮原料:麪粉、酵母、水

做法:

1、酵母用溫水稀釋,添加麪粉攪拌成溼面絮,然後揉成光滑的麪糰,蓋上溼布餳發;

2、至麪糰發酵蓬鬆至2倍大小,取出揉勻排氣,分割成等大小的面劑;

3、擀皮,包餡;

4、包好的包子蓋上溼布,繼續餳發至麪皮蓬鬆輕盈狀;

5、冷熱水下鍋均可,大火燒開,上汽後15分鐘關火,虛蒸5分鐘,開鍋。

蔥花雞蛋餅

原料:

胡蘿蔔1根、雞蛋2個、麪粉200克、蔥1根。

調料:

鹽1/4小勺、糖1/8小勺、生抽1/4小勺。

做法:

1、雞蛋打散、胡蘿蔔和蔥分別切末。

2、麪粉加水攪成可流動的麪糊。

3、調入調料,放入雞蛋。

4、放入胡蘿蔔末和蔥末,攪拌均勻。

5、平底鍋少許油燒熱,轉中小火,倒入麪糊,晃勻。

6、將雞蛋餅兩面煎至金。

7、稍稍放涼後,煎好的雞蛋餅移至案板,按個人喜歡切成小塊食用即可。

玉米核桃蒸糕

原料:

玉米麪粉75克、普通麪粉155克、細砂糖40克、乾酵母3克、無鋁泡打粉5克、奶粉10克、玉米油10克、水240克、紅棗6-8顆、葡萄乾50克、熟核桃仁50克。

做法:

1、紅棗和葡萄乾溫水浸泡1小時,紅棗洗淨後去核切塊備用,葡萄乾沖洗乾淨吸乾表面水分;

2、玉米麪粉、普通麪粉、細砂糖、乾酵母、泡打粉等所有材料一起放入攪拌機;

3、加水混合攪拌成稍具流動性的麪糊,加入大部分分量的葡萄乾和核桃仁拌勻;

4、倒入內壁抹過色拉油的模具裏,用抹過油的勺子把表面稍稍抹平。我用的是6寸的蛋糕模;

5、在溫暖溼潤處發酵至2-3倍高度,我是用烤箱的發酵功能在烤箱裏發酵的;

6、表面擺上去核紅棗及其餘部分的葡萄乾和核桃仁,冷水上鍋,大火燒開後蒸25分鐘,關火後燜5分鐘;

7、稍微冷卻後儘快脫模,放擱架上冷卻散去內部溼氣即可。

西紅柿雞蛋炒麪片

原料:

西紅柿、雞蛋、蔥、豆角、拉麪餅2塊、油、清水。

調料:

鹽、糖、蔬菜味精、花椒粉、番茄醬。

做法:

1、西紅柿洗淨後切成小塊,用適量的鹽和糖醃製。豆角洗淨斜切成節,雞蛋打散蔥剁碎。

2、坐鍋熱水,鍋開後,揪面片。開小火,面片不宜揪的太薄要厚一點炒起來更好,鍋開後,將面片撈出過涼水。

3、熱鍋倒油先炒雞蛋,成型後,撈出。鍋內倒油熗蔥花炒西紅柿放入一點番茄醬,出紅湯後放豆角翻炒少許後放入面片。

4、翻炒,用少許鹽、蔬菜味精、花椒。

彩色麪條

原料:

麪粉300克、胡蘿蔔汁40-50克、菠菜汁40-50克、水40-50克。(可以加鹽少許)

做法:

1、胡蘿蔔去皮後切小塊,加適量的水。

2、用攪拌機攪拌成糊狀。

3、然後用沙布過濾。

4、取汁水備用。

5、菠菜洗淨後切段,加適量的水。

6、用攪拌機攪拌成糊狀。

7、用沙布過濾。

8、取汁水備用。

9、100克麪粉加50克左右的水和適量的鹽揉成麪糰。

10、同樣,100克的麪粉加50克左右的菠菜汁和胡蘿蔔汁分別揉成麪糰,都要醒一會兒。圖片中白色的還沒有醒好。

11、然後將三種顏色的麪糰都擀成長方形。

12、三種面片依次排好。

9、100克麪粉加50克左右的水和適量的鹽揉成麪糰。

10、同樣,100克的麪粉加50克左右的菠菜汁和胡蘿蔔汁分別揉成麪糰,都要醒一會兒。圖片中白色的還沒有醒好。

11、然後將三種顏色的麪糰都擀成長方形。

12、三種面片依次排好。

13、將第一個面片上刷水,再將第二個面片按上,接着再刷水,放第三塊面片,按實。

14、修整形狀,四邊不要。

15、然後切成0.4釐米左右的長條,這樣每個長條上就會有各種顏色了。

16、手上粘些玉米澱粉,將每個長條分別按壓一下,這樣進入壓面機的時候,就會比較好壓了。

17、好了,要進壓面機了,

18、從壓面機出來了,是不是寬了一點呢。

19、左圖是壓過一次的樣子。

20、右圖是再壓幾次的樣子。

糖油餅

原料:

中筋麪粉150克、水150克、鹽2克。

抹料:

油和糖各少許。

做法:

1、麪粉倒入容器中。

2、加入水混合均勻。

3、鍋底烙熱。

4、然後放入麪糊。

5、用鍋鏟抹平抹圓。

6、烙熟後,底部會突起。

7、再抹上糖和油。

8、成品會象鍋底狀。外面硬硬的裏面甜甜的很香。

麻醬糖花捲

麪糰原料:

麪粉300克、水160克(最好用水120克加牛奶40克,也可以全部用牛奶更鬆軟)、酵母3克。

抹餡用:

白糖60克、麻醬30克加少許油調整稀。

份量:

六個。

做法:

1、麪糰原料放在一起發酵至兩倍大。

2、然後揉均勻,擀成長方形面片。

3、上面抹上芝麻醬,(芝麻醬加油的時候攪拌稀一點好抹)。

4、再撒上白糖。

5、然後從一邊捲起。

6、卷好後捏好。

7、然後分成12份。

8、兩份切口向上,並放在一起。

9、將小劑子拉長。

10、再翻過去即成花捲。

11、放過塗過油的蒸籠上醒30分鐘,或是放在有硅油紙的墊布上,醒發大一圈。

12、然後蒸20分鐘關火,一分鐘後開蓋。

包頭這個城市怎麼樣?很落後嗎

包頭是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二線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內蒙古第一大發達性城市,呼包鄂城市羣核心城市,也是內蒙古的工業脊樑,連續多年領跑內蒙古地區經濟,當地比較富裕,主要的支柱產業有鋼鐵、鋁業、稀土、煤炭、建材、機械裝備製造、軍工、電力等重工業,其中國企數量較多,是內蒙古各城市中最多的,包鋼集團、包鋁集團、北方重工集團、202核工業、中國兵器集團一廠、中國兵器集團二廠是主要的國企,爲當地的經濟帶來很大的活力,包頭屬於蒙西城市羣,所以生活習慣和地區習俗接近山西省,當地方言大部分是晉語,東河區、昆區、青山區是主市區,其中東河區是包頭的歷史文化名區,也是包頭的發源地,也是晉商文化的誕生地,東河區代表着包頭最原始的城市雛形,至於昆區大部分是東北人過來援建包頭建設的,主要是東北人多一些,沒必要多說,總體來說,包頭是個不錯的城市,在內蒙古的名氣超過了呼和浩特,是品牌級大都市。

家常面怎麼做?

正宗麪條的配方如下:

一、羊肉湯製作

羊肉湯的配料:羊骨10公斤羊肉適量羊油3公斤(半切碎)純淨水60公斤左右薑片80克蔥段150克左右香料配比:白芷25克砂仁25克山奈15克乾薑30克草果10克(去籽)肉桂10克調料鹽酒菊香排骨粉3包水晶味精500克樂嘉雞精200克胡椒150克香辣鮮1包鹽5包

先將羊骨頭用清水浸泡6-8小時去除血水,準備過濾後的純淨水將羊骨頭放入鍋中用大火煮沸,鍋中的羊油會有一半碎入鍋中。提前用調料泡洗裝料袋,待湯汁變白變濃時取出香味。

二、羊油辣椒的生產

羊油辣椒是麪條的“靈魂”。每家店都自己用羊油煮辣椒。做菜的食材和方法是每家店的祕密,只有老闆和最親近的人知道。

要做正宗的麪條,羊油辣椒是必不可少的調料。要做正宗的羊油辣椒,要選擇倒伏前的第一顆紅辣椒,將辣椒洗淨晾乾,然後做成辣椒醬,再放在太陽下暴曬,以備不時之需。暴曬期間,每天要攪拌一次。完全烤熟的辣椒色澤鮮豔,辣度適中,吃起來不會有嗆的感覺。這是製作羊油辣椒的最佳原料。正宗的羊油辣椒應該是用羊腎連着的那塊羊油做的。這種羊油辣椒味道鮮美。兩種原料處理完後,我們開始提煉羊油辣椒。

原材料:

鮮羊油10公斤,粗辣椒粉7公斤(二精條1:1子彈),帶皮芝麻750克,蔥姜500克(切碎),香料:

八角50克(磨碎)草果20克白胡椒粉30克丁香10克胡椒粉40克。一點白葡萄酒。

製作方法:

先將羊油放入鍋中加熱,將羊炒幹,將蔥姜碎放入鍋中炒熟備用,將白芝麻放入低油溫下炒熟,提前在辣椒中放入一些白酒和水,攪拌均勻,煮至香味變紅,再攪拌均勻後出鍋。

三。做麪條

麪條麪糰的配方:高筋麪粉500克,鹼1克,熱水300-320毫升。

生產流程:

1.將高筋麪粉過篩,放入鍋中,吃鹼後用熱水拌勻,倒入面鍋中,快速攪拌均勻,然後揉成麪糰,攤開晾涼,最後用溼紗布蓋好備用。

2.把淨鍋用清水燒開,拿牀放在開水鍋上面,然後把麪糰放進去,把麪條擠出來,流到開水鍋裏。

3.煮熟後用漏勺撈出麪條,瀝乾水分,倒入盛有熟油的盤中,拌勻,搖勻(或用漏勺將煮熟的麪條撈出放入冰盆中,再撈出放入盤中)。

哪個品牌的小龍蝦更好吃

1、“蝦座”小龍蝦三明治:小龍蝦三明治Q彈小龍蝦蝦仁,佐以天然香料,直至小龍蝦蝦尾吸收飽滿湯汁,與優質軟歐包完美結合。

2、“蝦座”小龍蝦蓋澆飯:帶着濃濃湯汁的小龍蝦,澆在特別醃製的西蘭花、甜玉米粒、五常稻花大米,色香味俱全。

3、“蝦座”小龍蝦龍蝦卷:顆粒飽滿的大隻小龍蝦,去殼剔蝦筋,再經過香辛料祕製調配的醬汁入味,鮮香四溢。

4、“蝦座”小龍蝦燜面:傳統餐飲,3分鐘出餐,好吃看得見!來自傳統燜汁的改良散發自然醇香,精選

40

多種香料,10

餘種醬料熬製而成,口味致勝。

小編猜你這些肯定都沒吃過吧!

有哪些不親臨發源地就吃不上的中國美食?

新疆農場的牛奶

熬過之後,奶皮就可以盛一碗,吃下去一天滿嘴都是奶香氣。

蘭州牛肉麪

正宗的蘭州牛肉麪用的是臨夏的小麥粉,甘南的犛牛肉,甘谷的辣椒,水是黃河的水。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的風味小吃。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麪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然而在別的地方吃都有個『拉』字。

雲南的野生菌

野生菌不容易保存,外地很難吃到新鮮的,所以要吃新鮮的菌子只能來雲南啦!因爲新鮮野生菌不好保存,所以很多時候都會通過油醃的方法來保存野生菌。

天津的獨麪筋

獨麪筋,也稱篤麪筋。是用麪筋製作出來的一道天津美味,在天津菜裏面是屬於比較有代表性的菜品。一個“獨”字,在外人看來這道菜裏面就只有麪筋一種食材。其實在天津的獨麪筋,除了素獨,還有蝦仁獨麪筋、肉片獨麪筋,高檔一點的還有蝦子獨麪筋。

河南的燴麪

河南燴麪“中國十大面條”之一,燴麪是河南三大小吃之一。是一種葷、素、湯、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享譽中原,遍及全國。燴麪是以優質高筋麪粉爲原料,輔以高湯及多種配菜,一種類似寬麪條的麪食。湯好麪筋,營養高。

西安的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泡饃是陝西西安特有的漢族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醇湯濃、饃筋肉嫩、肥而不膩聞名於國內外。其烹製工藝精細,合理使用多種調。最重要的是處理腸肚、熬湯、泡饃三道程序,其中原料腸肚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達到去污、去腥、去膩的要求,做出美味的葫蘆頭。

山東的燜子

煙臺燜子是山東煙臺著名的傳統小吃,用粗製地瓜澱粉做原料,將澱粉加水加熱打凍,將凍切成小塊,用鍋煎到外邊成焦狀顏色由白變透明,並佐以蝦油、芝麻醬、蒜汁等調料上桌即可。

標籤: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