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缺愛》人與人連接的重要性

關於作者

《缺愛》人與人連接的重要性

羅伯特·納伯格,法國知名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心理分析師、家庭治療師,目前在巴黎和瑞士執業。

關於本書

本書從存在主義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現代人的“缺愛”其實是存在感的缺失,通過7個章節、3大部分,講述了存在感是如何被構建的、爲什麼會缺失,以及如何化解因存在感缺失而導致的各類痛苦。幫助我們重新定義存在的意義和自我價值,找到自己的閃光點,驕傲自信地活下去。

核心內容

自我價值感低,特別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暴飲暴食,容易對自己過度補償?控制慾強,一旦事情不按預期發展就很痛苦?消極地看問題,抗挫折能力差,心態易崩塌?在現代社會的快節奏、高壓力下,這些都源於我們對自我存在的焦慮。這本書將從存在主義心理學的角度,爲我們解析存在感的由來,以及如何構建它。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

今天爲你解讀的,是一本存在主義心理學的書,叫《缺愛》。

什麼叫存在主義心理學?簡單說,這是受存在主義哲學影響,而興起的一種心理學理論。乍一聽這個名字,好像很專業,離我們有點遠。但是,假如深入瞭解這本書的內容,你會發現,它其實跟我們每個人都有關。怎麼個有關法?先賣個關子,先說說我爲什麼要解讀這本書。

之所以選擇這本書來解讀,契機是來自另外一本書。這就是香帥老師最近出版的那本《錢從哪裏來》。你可能覺得奇怪,一本談論金融的書,跟心理學有什麼關係?其實,這裏面還真有一些很微妙的聯繫。

在香帥老師的書裏,提到一個數字。在2019年,中國人收入的中位數,會超過1萬美元。這個數字意味着什麼呢?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一旦進入萬元美金社會,社會財富就會發生一個趨勢性的轉移。那就是,會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換句話說,服務業會越來越賺錢。注意,這裏的服務業,不是特指服務員、理髮師,而是泛指所有跟人直接發生連接,並且通過深度連接爲他人創造價值的職業。比如教師、醫生、房產經紀,都在其中。

而且隨着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環節,會被人工智能代替。但是,不管技術怎麼迭代,有一種東西不會消失,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未來,一個人的優勢將越來越多的,存在於他與周圍人的連接中。

好,說到這,就要說到今天要解讀的這本《缺愛》了。假如說,香帥老師的書,是從金融學的角度,來描述連接的價值。那麼這本《缺愛》,就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告訴我們連接的意義。你會發現,跟周圍人的連接,這件事的意義,比我們想象得要深刻得多。它從來不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一個人存在的,最根本的前提。

笛卡爾有句名言,叫我思故我在。其實,這本書的主題,跟這句話有點像。那就是,我連接,所以我存在。而且這本書的外文原名直譯過來,就應該叫,存在。

這本書的作者,是目前在心理學界頗受追捧的新銳學者,來自法國的羅伯特·納伯格。他也是一位從業多年的精神病學家和心理分析師。而這本書,就是作者這些年來,針對存在這個話題的研究精華。

接下來,我將分成兩部分,爲你解讀這本書。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咱們回答這本書中最核心的問題。爲什麼說,我連接,所以我存在?

在正式回答之前,咱們先交代一點背景。在存在主義心理學看來,任何一個人,都同時存在於三個世界。第一個,叫周圍世界,也就是物理意義上的,你這個人的存在。第二個,叫內在世界,也就是你的內在自我。第三個世界,叫人際世界,也就是你跟周圍人組成的關係。

周圍世界和內在世界都不難理解,前人已經做過很多探討。但是,我們應該怎麼理解這最後一句,也就是,人爲什麼必須存在於人際世界呢?借用書裏的原話,沒有人可以遺世獨立。沒有人可以孤立存在。人必須存在於,某一段關係當中。這就是咱們說的,我連接,所以我存在。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每個人都是存在的啊,就算我跟周圍的人不發生聯繫,我也是存在的啊。

要想理解這個意思,咱們可以先做一個思想實驗。首先,來回答兩個問題。這是哲學層面上,有關存在的兩個關鍵問題。分別是,你是誰?你身處何處?

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答案可能是,我就是我,我是一個人,我就在此時此地啊。這麼說也沒錯,這是物質層面上的你,存在於當下的這個時空。當然,你肯定不止是一堆物質層面上的分子。那麼現在,請你更進一步回答,你還是誰?

注意,這個問題一旦問出來,就有意思了。你會發現,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你都一定會把自己置於某一段人際關係當中。比如,你說你是一個父親,是把自己放到跟孩子的關係裏。你說你是醫生,是把自己放到跟患者的關係裏。你說自己是高級工程師,是把自己放到一個專業評價體系裏。這是你跟這個專業領域之間的關係。而任何一個領域都是由人組成的。說到底,這還是和人的關係。就連你直接回答自己的名字,也一樣。因爲名字是父母起的,當你用名字來描述自己,其實是把自己放置到家庭關係中。

換句話說,作爲一個人,你的任何一個身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你一定存在於,人際世界中。爲了便於理解,我們可以給這種狀態換一個表述。那就是,人生是一場分佈存儲。也就是,這存一點,那存一點,分散存儲在很多不同的地方。說白了就是,你是衆多身份的集合。而每一個身份,又都分散存在於某一段關係當中。這些關係集合在一起,就是書裏說的人際世界。

注意,這不是說,你只存在於人際世界裏。就像前面說的,人同時存在於三個世界。人際世界是存在的必要非充分條件。

當然,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天生的,它是一個構建的過程。所以,人在這個層面上的存在,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我們建立關係的過程中,一點點積累出來的。

這個過程自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比如,很多地方,都會給孩子起兩個名字,一個大名,一個小名。這其實就是在爲孩子建立關係。大名會登記在身份證上。別人通過大名認識你。這是你跟社會之間連接的介質。而家裏人會稱呼你的小名,這是你跟家族之間連接的介質。

同樣,再長大一點,你結交什麼樣的朋友,進入什麼行業,跟什麼人合作。這都是在構建你在人際世界裏的存在。

注意,在人際世界中構建自己的存在,並不是說,讓別人知道你這個人的存在。而是說,你跟什麼人,構建什麼樣的關係,這個過程本身,就直接決定了,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

怎麼理解這句話呢?咱們講個真實的故事。大概是13到14世紀的時候,北極的格陵蘭島上,生活着兩羣人。一羣是因紐特人,他們是這裏的原住民。還有一羣是維京人,是10到11世紀的時候,移居到這裏的。維京人的生存能力很強。雖然格陵蘭島的夏天很短,但維京人居然利用這短暫的夏天養牛放羊,建立了數千人的定居點。

但是,到了13世紀,格陵蘭島氣候突然惡化,維京人的牧場全部消失。故事到這還算好理解。但接下來的事,就讓人捉摸不透了。島上的因紐特人,在氣候惡化期間,靠着吃魚、吃海豹,活了下來。但島上的維京人,一個不剩,全部餓死。因爲他們的族羣裏有一條禁忌,不能吃魚和海豹。

這是個特別奇怪的規定。要知道,維京人的老家在歐洲。對歐洲的維京人來說,吃魚是家常便飯。爲什麼到了北極,就不吃魚了呢?有人推測,可能是因爲當初維京人移民到北極的時候,因爲吃魚或者海豹,發生過大規模的疾病,他們就認爲,這些動物有毒,不能吃,並且形成了禁忌。但是,後人其實並不知道有毒沒毒的事,他們只知道,不吃北極的魚,這是先人的規定,是他們文化信仰的一部分。是信仰,就不能違背。至於愛斯基摩人吃不吃,跟他們沒關係。

當然,這並不是故事的重點。我想說的是,你看,一羣維京人,寧可餓死,也要恪守這個信仰,甚至連一個想試着打魚,或者吃海豹的人都沒有。但是,假如島上的不是一羣人,而是一個人,還會這樣嗎?大概率上不會。爲了活下去,他會嘗試一切手段。看到愛斯基摩人吃魚,他一定會跟着吃。類似的故事,你肯定看過很多。一個人流浪荒野時,爲了活下去,一定是不惜一切代價的。

再比如,換個場景,不管是哪個時代,你都會發現,當一個族羣遭受危機時,總會有人挺身而出,爲了族羣而犧牲自己。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但是,反過頭來,假如這些人不是身處一個族羣中,他們是孤身一人。他們肯定不會考慮族羣利益,這跟品質無關,因爲族羣根本就不存在,他有什麼可考慮的?不管是自私還是無私,在沒有族羣的情況下,這些品質根本就無從談起。

當然,不光是積極的品質,消極的也一樣。比如嫉妒,只有當你身處一個,有人比你優秀的羣體中,它纔會產生。

換句話說,人的某一部分,比如,有信仰,把它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的你,有犧牲精神的你,或者有嫉妒心的你,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於羣體中。存在於你跟這個羣體建立的,千絲萬縷的關係中。

《烏合之衆》的作者,著名的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曾經說過,無論什麼人,無論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否相同。在他們組成一個羣體時,他們的情感、思想和行爲,與他們作爲個體時截然不同。除非組成一個羣體,否則個體根本不可能擁有某些念頭或情感。

你看,過去我們都以爲,人的品質存在於人的自身。但事實上,這些品質出現的前提,是你跟他人建立的關係。關係,纔是這些品質的容器。

著名的西班牙思想家,奧特加·伊·加塞特曾經說過,人不是一個自然狀態,而是一段歷史。人不是一件物品,而是一齣戲劇。人生是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需要被選擇和構思的東西。人便存在於這種選擇與構思之中。簡單說,就是你構建什麼樣的關係,就是在構建什麼樣的自己。

好,現在,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爲什麼說,我連接,所以我存在?答案顯而易見。因爲我們每個人,都是衆多身份的集合。而每個身份,又都存在於某一段關係當中。所以,構建關係,本質上就是在構建自己的存在。

說到這,我們算是從正面回答了,連接的價值。當然,想論證一個東西重要,不光得回答,有了它,會有多好?還得回答,假如沒有它,會有多糟?

第二部分

那麼,假如失去了跟外界的連接,會發生什麼呢?第二部分,咱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作者認爲,這會損害一個人的存在感。乍一聽這個結論,你可能會覺得不痛不癢。存在感,指的不就是曝光度嗎?低一點好像也沒什麼吧?

說到這,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存在感?過去我們都認爲,存在感,等同於曝光度,誰吸引的目光多,誰的存在感就越強。但是,順着剛纔的邏輯,存在感指的其實是,我們在建立一段關係時,在這段關係當中,獲得迴應,感知到自己存在時的感受。

比如,嬰兒出生的那一刻,就建立了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擁有了,自己作爲一個孩子的存在感。再比如,結婚,雙方在建立關係的同時,也擁有了作爲丈夫或者妻子的存在感。

而且注意,一旦這個建立在關係層面上的存在感受到損害,你往往會覺得特別失落。

比如,家裏有孩子的人肯定知道,對一兩歲的孩子而言,最可怕的不是你訓斥他。因爲你訓斥,他也未必聽得懂。對他而言,最可怕的是你不理他。沒有迴應,就意味着,他會在某種程度上感受不到,自己作爲一個孩子的存在,產生存在感的缺失。爲了確認自己的存在,他會更加哭鬧,來博得你的迴應。

再比如,不知道你在上學時,有沒有過這種體驗。老師問一個問題,讓全班舉手回答。但是,不管你怎麼努力舉手,老師就是視而不見。這時,你會感覺心裏很彆扭,但又說不清是什麼感覺。其實,這就是存在感受到了傷害。

最極端的情況,就是所有的聯繫全都被切斷。這就等於被剝奪了全部存在感。感到世界離你而去,大概形容的就是這種絕望。

比如,當年,弗洛伊德患上了口腔癌,不能正常說話,也沒法參加社會活動。他平時只能通過女兒安娜,和外界取得聯繫。後來病情加重,跟外界的聯繫越來越少。陪伴在弗洛伊德身邊的,只剩下一條牧羊犬。這是弗洛伊德的朋友送的,一直跟他寸步不離。

但是,隨着病情加重,弗洛伊德的口腔組織壞死,開始散發惡臭。狗的嗅覺異常靈敏,這條牧羊犬,也再也沒有進過他的房間。弗洛伊德的狀態也變得越來越差。最終,1939年,弗洛伊德死於自殺。

根據他的私人醫生的說法,壓垮弗洛伊德精神世界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這隻牧羊犬。牧羊犬的遠離,切斷了弗洛伊德跟世界的最後聯繫,也讓他失去了最後的存在感。

你可以這麼理解,存在感,就像是精神世界的地基。一旦它垮了,這個人的精神,也會瀕臨崩潰。所以,維護自己的存在感,就等於是在夯實精神世界的地基,這是每一個人的本能。

聽到這,你可能會說,不對啊,有些人好像不是這樣。比如藝術家。很多藝術家都有點自閉,都很少跟外界聯繫。難道他們就沒有存在感的需求嗎?作者認爲,不是沒有,而是他們建立存在感的方式比較特別。他們不是通過跟人直接連接而建立存在感,而是通過創作來建立存在感。注意,是通過創作,而不是作品。

爲什麼這麼說呢?作者認爲,不管是畫一幅畫、寫一首歌,還是作一首詩。藝術家都是在通過這個創作的過程,把自己的內心世界外化成一件作品。本質上,這就在建立聯繫,在創造存在感。

但是,這個過程不會一直持續,在藝術品完成的那一刻,它就終止了。因爲藝術品在完成的那一刻,就不再屬於作者,它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你看,一個藝術品,到底有什麼內涵?想表達作者的什麼心情?這些形而上的內容,共同構成了它的生命。但是,這些內容,哪裏是作者說了算的?從完成的那一刻起,就變成了所有人一起創造的。

這個心理過程簡單說,就是你爲了跟世界溝通,創造了一種語言。這個時候,你的存在感是最強的。但是,當你說出去的那一刻,聽的人卻把它理解成另外一種語言。這種存在感又消失了。那麼,怎麼繼續讓存在感持續下去?很明顯,你要一直創作。

這就是爲什麼,越是獨立,越是很少跟外界聯繫的藝術家,越會一直創作。作者認爲,這是他們保持自我存在感的一種方式。

換句話說,即使是你認爲的那些,最孤立的人,他們也一直在用某種方式,維持自己跟世界的連接,因爲這關係到他們的存在感。而存在感,是一個人最基礎的需求之一。

但是,有一種情況是特例。那就是,受到嚴重威脅和傷害的時候。這時,出於自我保護,很多人會故意通過某種方式,來消減,甚至試着抹除自己的存在感。

比如,曾經有個比利時的心理醫生,叫西格赫西。他在二戰期間,被關到了納粹的集中營。按照我們通常的設想,在這麼殘酷的環境下,人們應該是報團取暖,互相安慰。但事實是,正好相反。根據西格赫西的回憶,在納粹集中營裏,他一直恪守一條準則,那就是,絕對不要與人建立關係。一是因爲,你永遠不知道,今天跟你同鋪的人,明天是否活着。眼看着身邊的人一個個死去,太煎熬了。第二個原因,是不跟人聯繫,會讓你的存在感降低。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痛苦和恐懼,也多少會減緩。換句話說,你抹除了一部分承受痛苦的對象,痛苦也就自然減少了。

再比如,作者發現,很多在青少年時期,遭受過性侵的人,在成年之後,會產生自虐傾向。自虐發生的比例,比其他沒遭受過性侵的人,要高得多。作者認爲,這其實是一種補償現象。

受害者在遭受性侵的時候,身體和精神都在承受巨大的痛苦。爲了減少痛苦,他們會在潛意識裏,試圖關閉自己的存在感。也就是,強行告訴自己,我現在不存在,承受傷害的不是我。

但是,當慘劇過後,受害者又會在潛意識裏,努力找回自己的存在感。結果有一些人,就產生了自虐傾向。他們想通過肉體上的痛感來告訴自己,此時此刻,我是存在的。

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特例。但是,從中我們能看出,存在感,是一個人最底層的需求,不管你是誰,曾經經歷過什麼,對存在感的需求,都一直存在。

好,以上就是第二部分內容。我們回答了,假如失去跟外界的連接,會發生什麼?結論是,會傷害一個人的存在感。而存在感,是一個人最本質的需求之一。

總結

說到這,你可能會說,既然連接這麼重要。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跟世界建立有效的連接呢?是不是連接的人越多就越好?網上有那麼多網紅、大V、明星,有那麼多人關注,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們建立了足夠的連接呢?類似的疑問還有很多。

其實,在這本書裏,作者給了一個標準。我覺得可以回答所有這些疑問。那就是,是否建立了足夠的連接,不是看你認識人夠不夠多,而是看,你是否給他人提供了價值。

你看,有些人明明很低調,在媒體上的曝光也不多,但是,他的存在感非常強。比如,袁隆平、屠呦呦。這是因爲,他們爲他人貢獻了足夠了價值。因爲創造價值,所以他們跟這個世界,跟他人的關係更深入。因爲關係更深入,所以他們的存在感也就更強。

歸根結底,連接,不是你覆蓋的廣度。而是通過創造價值,嵌入到這個世界的深度。

到這裏,這本《缺愛》已經爲你解讀完了。最後提醒,聽書已經上線了紅包分享功能。你可以點擊文稿裏的紅包按鈕,把這本書免費分享給你的朋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你還可以點擊音頻下方的“文稿”,查收我們爲你準備的全部文稿和腦圖。恭喜你,又聽完了一本書。

撰稿:李南南

轉述:寶木

腦圖:摩西腦圖工作室

標籤: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