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007馬提尼經典臺詞

007馬提尼經典臺詞

Martini, Shaken, not stirred.

1. "Bond, James Bond."

2. "Shaken, not stirred."

3. "The name's Bond, James Bond."

4. "I never joke about my work, 007."

5. "I hope you brought your wallet with you, Q. I'm going to need all your expertise for this one."

6. "Why is it that people who can't take advice always insist on giving it?"

7. "I think he got the point."

8. "You don't need the gun, Commander. You're quite a resourceful fellow. Show him."

9. "I'm just trying to keep the British end up."

10. "Do you expect me to talk?" "No, Mr. Bond, I expect you to die."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詹姆斯·邦德(007)有哪些經典語錄或是口頭禪?

1、If you can't trust a Swiss banker, then what's the world come to?

如果你不相信瑞士銀行家,那麼世界將會怎樣?

2、Perhaps that girl isn't as innocent as you think.

也許那個女孩不像你想得那樣清白。

3、The world is not enough.

這個世界還不夠。

4、I came here to kill you.

我來殺你。

5、Well, it's all a matter of perspective.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周星馳007裏喝的酒叫什麼

dry martine,原版007裏邦德的指定飲品。一種雞尾酒。

"Shaken, not stired." --“搖勻的,不要攪拌的。”

DryMartine馬提尼酒

150多年前,意大利馬提尼家族精研混酒技術,以乾白酒加入多種香草精華,創制出絕對純天然的味美思酒,至今長銷不衰。

馬提尼酒產於葡萄牙,是一種馳名的酒。馬提尼酒實際是一種強化葡萄酒。即在葡萄酒釀製完成的後期,加入烈性白酒和蜜糖,將酒質改變,而成爲另一種酒。變性的酒有人也將其劃入白酒類,屬於略幹辣的中性酒。

dry martine是由調酒時加入的gin與dry vermouth的比例所決定的,dry vermouth佔1/4 oz 時配成的酒就叫dry martine

HM摘牌春日穿搭大賽一張支持新疆棉的大長圖愛麗絲百寶箱時代少年團中國棉花協會發文龔俊說要給兒子取名龔喜發財Big磅來了國防部迴應美方將中國列爲首要挑戰

我想說~

跟周星馳漲姿勢之007中那杯酒是什麼?值多少錢?

這是著名紅酒——Martine

看英文名字是不是有些懵?

中文名字許多人就知道了——馬提尼

那麼是不是很貴呢?

其實如果單按此品牌的紅酒,還好了——

是不是不太貴?我們也能喝得起啊?!

等等!

要知道,星爺喝的這杯,可是Dry Martine!

這杯是由調酒時加入的gin與dry vermouth的比例所決定的,dry vermouth佔1/4 oz 時配成的酒才能叫Dry martine。

這可是——是雞尾酒之王!

那麼這個“王”多少錢呢?

“我想怎麼着也得200塊錢一杯吧?”

“200?至少2000起!你還別不樂意,

007在量子危機裏喝的什麼酒

“A martini. Shaken, not stirred.”

還記得這句經典臺詞麼?007最常喝的就是martini(馬提尼)了

下面是關於這種酒的資料

馬提尼酒產於葡萄牙,是一種馳名的酒。馬提尼酒實際是一種強化葡萄酒。即在葡萄酒釀製完成的後期,加入烈性白酒和蜜糖,將酒質改變,而成爲另一種酒。變性的酒有人也將其劃入白酒類,屬於略幹辣的中性酒。 馬提尼酒在西方多作爲開胃酒在飯前飲用,也可摻水加冰後飲用。用馬提尼酒加蛋白質和白糖,打成泡狀的“莎巴翁”,還是一款十分著名的甜食。

希望你能滿意~

馬提尼 搖勻 不要攪拌啥意思

馬提尼是一種酒,搖勻不要攪拌的意思是,把酒裝到杯子裏,搖晃杯子,讓酒混合均勻,但是不要用勺子或者筷子攪拌

著名英文電影臺詞精選

著名英文電影臺詞精選

導讀:我想大家應該都看過不少的英文電影,比如之前很火的漫威系列電影,比如十分經典的《泰坦尼克號》,比如奧黛麗·赫本的《窈窕淑女》等等,下面是由勵志網的我爲大家整理的一些著名的英文電影臺詞精選,以供大家的需要,希望各位讀者閱讀愉快!

1.I love the *** ell of napalm in the morning.“我喜歡早晨汽油彈的味道。”—— 現代啓示錄(Apocalypse Now, 1979)中校下令用飛機投擲汽油彈燒掉森林,只是爲了壓制越共的火力讓他衝浪。說這句話的時候,他正悠閒地坐在林彈雨的戰場上。

2. Love means never having to say you’re sorry.“愛意味着永遠不必說抱歉。”——愛情故事(Love Story, 1970)影片中男女主角先後都說過這句臺詞。

3. The stuff that dreams are made of.“用來製造夢想的材料。”—— 馬耳他之鷹(The Maltese Falcon, 1941)影片結尾,一個問山姆馬耳他之鷹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山姆意味深長地用這句話作爲回答。

4. E.T. phone home.“E.T.打電話回家。”—— 外星人ET(E.T. The Extra-Terrestrial)這是E.T.學會的第一句話,也是E.T.復活後說的第一句話。

5. They call me Mister Tibbs!“他們叫我提布斯先生!”—— 炎熱的夜晚(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1967)提布斯是一位黑人警探,在一次去外地執行公務的時候被當地誤認爲殺人犯而被逮捕。在受到白人警長用輕蔑的語氣訊問時,提波斯義正辭嚴地用這句話捍衛黑人的尊嚴。

6. Rosebud.“玫瑰花蕾。”—— 公民凱恩(Citizen Kane, 1941)這是主角凱恩臨終前的遺言,也是貫穿整部影片的線索。

7. Made it, Ma! Top of the world!“成功了,媽媽!世界之巔!”—— 白熱殺機(White Heat, 1949)科迪是一個心狠手辣膽大包天的黑幫頭目,但他卻對自己的母親敬若神明。“to the top of the world”是母親對他常說的一句話。影片結尾,科迪被團團包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高呼這句臺詞舉引爆了腳下的油罐。

8. I’m as mad as hell, and I’m not going to take this anymore!“我徹底瘋了,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 電視臺風雲(Neork, 1976)比爾是電視臺資深主持人,得知自己即將被解僱後,在直播節目中發泄不滿。沒想到觀衆反應出奇的好,於是電視臺重新讓他主持節目。比爾在節目中的標誌性動作就是高呼這句臺詞,然後倒在地上裝死。

9. Louis, I think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a beautiful friendship.“路易斯,我想這是一段美好友誼的開端。”—— 卡薩布蘭卡(Casablanca, 1942)影片的最後一句臺詞。警長路易斯在瑞克的影響下決定不再當德國人的走狗。

10. A census taker once tried to test me. I ate his liver with some fava beans and a nice Chianti.“一個戶籍調查員曾試圖測試我。我把他的肝就着蠶豆和紅葡萄酒吃了。”——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 1991)漢尼拔以平靜的口吻說出這句臺詞,令觀衆毛骨悚然。

11. Bond. James Bond.“邦德,詹姆斯·邦德。”—— 諾博士(Dr. No, 1962)007的標誌性臺詞[]。

12. 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什麼地方都不如家好。”—— 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1939)這是北方女巫送多蘿西回家時念的咒語,之後昏迷中的多蘿西喃喃地念着這句話睜開了眼睛。

13. I am big! It’s the pictures that got *** all.“我現在還是大明星!是默片沒落了。”—— 日落大道(Sunset Blvd., 1950)

14. Yo, Adrian!“你,艾德莉安!”—— 洛奇(Rocky, 1976)洛奇與心上人艾德莉安打招呼時的口頭禪,甚至在他接受電視採訪時也用這句話向艾德莉安打招呼。 81. Hello, geous.“你好,美女。”—— 滑稽女郎(Funny Girl, 1968)

15. Toga! Toga!“喝酒!喝酒!”—— 動物屋(National Lampoon’s Animal House, 1978)國家諷刺文社是最受美國大學生歡迎的一份刊物,《動物屋》是其涉足電影業的第一部作品。

16. Listen to them. Children of the night. What music they make.“聆聽這暗夜之子的聲音,多美妙的音樂啊。”—— 吸血鬼(Dracula, 1931)本片是第一部有聲吸血鬼電影,片中由貝拉.路高西飾演的德古拉伯爵的形象現已深入人心,影片中關於吸血鬼的一些設定也成爲日後吸血鬼題材影片的標準。貝拉.路高西死後入葬時就穿着本片中的披風。

18. Oh, no, it wasn’t the airplanes. It was Beauty killed the Beast.“哦,不,殺死野獸的不是飛機,而是美女。”—— 金剛(King Kong, 1933)這是影片的最後一句臺詞。看着從帝國大廈頂上掉落的金剛的屍體,瘋狂的導演作出了這個經典評論。在彼得.傑克遜重拍的版本中也保留了這句臺詞。

19. My precious.“我的寶貝。”—— 魔戒2:雙塔奇謀(The Lord of the Rings: Two Towers, 2002)這是古魯姆對魔戒的稱呼。擁有魔戒的人會受到其而將其視爲珍寶。

20. Attica! Attica!“阿提卡!阿提卡!”—— 熱天午後(Dog Day Afternoon, 1975)

21. Sawyer, you’re going out a youngster, but you’ve got to e back a star!“索耶,你出去的時候是個年輕人,但你回來時一定是個明星!”—— 第42街(42nd Street, 1933)

22. Listen to me, mister. You’re my knight in shining armor. Don’t you fet it. You’re going to get back on that horse, and I’m going to be right behind you, holding on tight, and away we’re gonna go, go, go!“聽我說,先生。你是我身披閃光戰甲的騎士,你可不能忘記了。你會騎着馬回來,我會跟隨在你身後,緊緊地抱着你,我們一起向着遠方前進,前進,前進!”—— 金色池塘(On Golden Pond, 1981)年邁的諾曼.泰勒(亨利.方達飾)在自己家附近差點迷路,妻子用這句飽含深情的話安慰垂頭喪氣的丈夫。影片上映後,“my knight in shining armor”成爲女性對自己心目中理想伴侶的代稱。

23. Tell ‘em to go out there with all they got and win just one for the Gipper.“叫他們豁出去拼了,爲了吉佩贏一回。”——紐特.羅克尼(Knute Rockne All American, 1940)

24. A martini. Shaken, not stirred.“馬提尼。搖勻的,不要攪勻的。”—— 金手指(Goldfinger, 1964)

25. Who’s on first.“誰是一壘手。”—— 沒規矩的1890年代(The Naughty Nineties, 1945)這句臺詞出自一段非常搞笑的關於棒球的對話。兩個人在一起談論某棒球隊,而球員的名字非常特別,一壘手叫“Who”,其他球員分別叫“What”、“I don’t know”、“Why”、“Because”、“Tomorrow”、“Today”、“I don’t give a darn.”於是產生了許多笑料。

26. Cinderella story. Outta nowhere. A former greenskeeper, now, about to bee the Masters champion. It looks like a mirac…It’s in the hole! It’s in the hole! It’s in the hole!“灰姑娘的故事,突如其來。從前的高爾夫球場管理員,現在即將成爲大師賽冠軍。簡直是個奇…球進洞了!球進洞了!球進洞了!”

—— 瘋狂高爾夫(Caddyshack, 1980)

個性英文臺詞精選 經典英文句子帶翻譯 經典英文句子大全 英文句子唯美簡短合集 英文電影臺詞摘抄:富含哲理 著名英文電影臺詞精選 適合英語配音的經典電影臺詞 勵志英語電影臺詞 英語電影經典語錄大全 英文電影裏的經典臺詞精選

馬提尼爲什麼要搖呢?

你在電影裏看到的詹姆斯·邦德喝的馬提尼酒是不搖的。因爲它們很清晰。來吧,試試搖一搖馬提尼,看看從搖酒器裏出來的是什麼:一種混濁的混合物,裏面漂浮着小冰塊。現在去看邦德電影吧。他的馬提尼酒怎麼樣?我告訴你,我們被騙了。被騙了!我可以忍受他有上百個女人,也可以忍受他拿着的薪水,買得起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s)、勞力士(rolex)和定製西裝,但他喝的是搖過的馬提尼酒嗎?我以最強烈的言辭芭芭拉·布羅科利。

好吧,那你爲什麼不搖一杯馬提尼?簡單。當你把兩種酒精混合在一起時,它們會很好地混合而不會搖晃。搖晃是指那些不容易混合的成分,比如糖和果汁。當你搖一杯飲料時,它肯定是涼的,但是冰在搖瓶中會分解,釋放出更多的水。現在,這對於多種成分的飲料來說是可以的。但是,對於像馬提尼這樣微妙的美和優雅的味道來說,這是一種滑稽的表演。

所以你要調馬提尼。用溫柔的手和平穩的手腕運動,你混合飲料的生活。就像哈利·波特配製魔法藥水一樣。攪拌。

 我喜歡馬提尼,所以我很少在酒吧點。大多數調酒師都不能正確調酒。這是正確的技巧。注意,我不會告訴你杜松子酒和苦艾酒的比例,因爲這是喜歡喝馬提尼的人的個人偏好,但技巧是一樣的。

冰鎮雞尾酒杯和調酒杯中加入冰塊(如果你願意,你可以把杯子冷藏起來,但調酒杯不行,當你開始調酒時冰塊會粘在杯壁上)。

把杜松子酒和苦艾酒放在桌子上。

準備好你的裝飾(我喜歡橄欖,一些像檸檬皮或其他更有異國風情的東西,你可以自己選擇,但這是準備它的時刻,同時杯子和混合杯冷卻)。

如果你決定用冰來冷卻杯子,而不是把它放在冰箱裏,那麼現在是時候扔掉冰了。

濾出攪拌杯中冰中融化的水。把杜松子酒倒入調酒杯中。將苦艾酒倒入調酒杯中。

攪拌,濾入雞尾酒杯,將裝飾物放入雞尾酒杯,服務,

把冰倒進攪拌杯中,沖洗乾淨,把餐具放好,

生活中,我做過很多錯事,也做過一些非常好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調馬提尼酒。如有任何問題,請儘管問。

最好看的特工電影是哪一部?

好看的特工電影很多,《007》系列、《諜影重重》系列、《碟中諜》系列等大IP,除了這些我還喜歡範.迪塞爾的《極限特工》,雖然沒有上面那幾個系列名氣大,但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特工電影。

當初看本片的時候還以爲“極限”是指的任務難度,看了才知道是指極限運動,範.迪塞爾飾演的桑德就是一位極限運動界的大神,他離經叛道,總以他的身手對 社會 上那些敗類名流發出挑戰,用極端的手法,演出生死邊緣的特技,這些都收錄在他自己的錄影帶中,當地警方對他也無可奈何。

特工頭子吉布斯因爲幾次派出的臥底都已失敗告終,於是想換一批人,一批絕對不像臥底的人。這時他發現桑德,就派人將他抓了回來,威脅他去捷克一個恐怖集團臥底。尤里就是這個恐怖集團的帶頭大哥,他正在進行一項報復 社會 的計劃,抓了很多前蘇聯的科學家,利用他們研究了生化武器——寂靜之夜,這是一種毒氣彈工,引爆後整個城市都會被毒氣所覆蓋。

桑德以二手車販子的身份前往捷克接近尤里,受到恐怖集團隆重的接待,裏面居然還有人是他的粉絲。這正如吉布斯所言的那樣:桑德是底層 社會 最機靈、最強悍、混的最好的那類人。和上流 社會 真正的警探相比,那些警探是羊,讓他們去接近惡棍,不亞於羊入虎口,有去無回。而桑德呢,是一條毒蛇,他能夠和那些最爲兇殘、最野蠻的暴徒好好的來場龍虎鬥。所以,桑德見了尤里之後,簡直是如魚得水,沒吃任何虧,相反被引爲知己,待如上賓。

和007最大的不同就是桑德就像一個美式的特工,優雅的007喝着伏特加兌馬汀尼,就連開都像是在擺造型,邊撩妹邊拯救世界。粗獷的桑德愛喝啤酒,根本就不會開,玩着極限運動收拾恐怖瘋子。幾場極限運動也拍得非常精彩,開始的法拉利從大橋上飛馳而下,桑德跳傘和與雪崩賽跑等。

當然桑德最後也和007一樣完成了拯救世界的任務並抱得美女歸。

我是光影,優質影視推薦,喜歡請關注

其實無論是《007》《諜中諜》亦或是《諜影重重》等等這些大片,從電影製作方面來看,特效、打鬥場面,高 科技 等等都無可挑剔,然而最致命的短板就是劇情千篇一律,無非是某位特工捲入到某位大人物的陰謀當中,單憑一己之力帶飛一衆隊友力挽狂瀾,將陰謀破解,國家乃至世界危機得以解救,其中穿插着各種戰、飆車、爆破,看着的確過癮,但容易產生審美疲勞,下面給大家推薦一部有些溫情的特工片~韓國的《孤膽特工》又名《大叔》。

影片講述主人公是過着與世隔絕生活的一名男子,在唯一能敞開心扉的少女被綁架之後,主人公爲了救她而不惜一切代價的故事。整部影片凌厲的剪輯,連貫的節奏,迸發的血漿依然讓我看的血脈噴張,精彩過癮!動作戲絲毫沒有拖沓多餘的無用鏡頭,大叔每次出手的“快,準,狠”給人留下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爽厲感。

最牽動我心的還是元彬與小女孩天然流暢的演技與默契自然的配合!元彬在此部電影動作戲中顛倒衆生的颯爽英姿,自然離不開剪輯特效的烘托,但他在片中時常閃現如修羅般隱忍與勇猛的眼神,是經過生命的沉澱與歷練後的精華所在,這種眼神不可仿效,無以複製!

天真與狡黠並存的小妹妹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小小年紀絲毫沒有嬌柔造作的生硬表演!在片中女孩小米有一個沉迷,落魄頹廢的母親;鄰家大叔冷漠寡淡的外表下是一個喪失珍貴親人後速朽漠落的生命,兩個孤單遊蕩又渴望關懷的靈魂給與彼此溫暖的慰藉。

大叔爲何義無反顧,赴湯蹈火,置生死於不顧地去救小米,似乎因爲在小米遭人責難時自己的逃避而虧欠小米一個道歉;又似乎在小米身上找到某種寄託,巔峯對決時大叔每次決絕的出手,每個淒厲的眼神都讓人過目難忘,令人激賞!大叔的復仇沒有揹負太多國家道義,時代責任,反而更有打動人心的力量!當生命的意義蕩然無存後,無論之前的瘋狂殺戮,或是當結束了最後一個敵人生命時的冷靜求死,元彬的表現都有着全然的震撼。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帶給我的震撼是其他特工片比不了,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

說到特工電影,可能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007”系列,那句經典臺詞:Bond ,James Bond。從邦德嘴中說出簡直是帥上天際。

但是今天,我想爲大家介紹一部不太出名的特工電影——颶風營救,本片雖然沒有“007”系列那麼出名,但確實是一部精彩的特工電影。

本片主要講述了已退役的特工布萊恩,原本想趁着退休彌補自己對女兒的虧欠,但是女兒卻在去巴黎旅行的路上被人綁架。不得已,爲了營救自己的女兒,布萊恩再次成爲一名特工,這次行動他沒有後援,沒有搭檔,甚至連合法的身份都沒有,但是布萊恩依然隻身前往巴黎——上次他是爲了國家,而這次他是爲了家人。

《颶風營救》沒有“007”系列的高 科技 裝備,全片完全是靠着演員的演技,主角布萊恩沒有007那樣令人不可思議的技能,也沒有美豔的“邦女郎”。他所使用的一切手段和技術都是一名特工所具備的基礎,然而正是這樣“接地氣”的劇情,使人在觀看中能夠體會到當中的真實,使觀衆猶如身臨其境,而不是像“007”系列一樣,觀衆們只是在感嘆邦德的神勇,而無法想象真正的特工是如何施展自己的技能。

《颶風營救》整部電影劇情緊湊,沒有男女情愛,沒有家長裏短,沒有任何與“特工”這一主題無關的情節,一切都已一個真正特工的工作風格爲準,向觀衆們展示了一名真正的特工在處理事件時,不依靠所謂的“高 科技 ”“黑客”而是自己所擅長的特工技能,是如何思考、如何行動的。

如果大家看膩了“007”系列的華麗製作,可以看一看本片,絕對會讓被好萊塢特效狂轟濫炸後疲憊不堪的你,在本片中重新找回那種原始的熱血沸騰的感覺。

最好看的特工電影,非《諜影重重》前三部莫屬,沒有之一。

1、在此之前的007和《碟中諜》等特工系列電影,講的情節都總歸要麼是美蘇冷戰,要麼是拯救國家、要麼是反恐,但《諜影重重》前三部首創了一個叛變的具有一定超能力的特工,如何反叛特工機構、破解陰謀、抓出分子的故事,具有一種強烈的個人復仇情緒,這樣的情節就非常的引人入勝,不落俗套;

2、《諜影重重》前三部曲還有一大創新,即短兵相接,面對面格鬥,不管是用的特效還是演員實際操作,總體的打鬥效果,可謂直到今天爲止,都是最精彩的打鬥鏡頭,不少徒手搏鬥的鏡頭,激烈到了慘烈的地步,兩個非常職業的特工之間,各自隨意發揮,面對面徒手搏鬥,身邊任何東西都可以做武器,這樣的搏鬥場景設計,可以說是一大創新,且迄今魅力不減。

3、角色創新,《諜影重重》前三部曲的主角傑森伯恩,既不是007那樣的英俊瀟灑、西裝筆挺、手拿大雪茄的上層貴族型大玩瀟灑風度的特工,也不是《碟中諜》裏伊森亨特那種不忘了時時耍酷、擁有世界級對頂尖高 科技 裝備的特工,傑森伯恩極具大衆底層勞動人民的樸實憨厚風格,衣服是破舊的,打鬥是往死裏打的,偶爾一個女孩後來好上了也長相普通、保持常人的一點浪漫,更多生活的需求,傑森伯恩還非常的沉默寡言,心情非常壓抑,內心裏憤怒情緒壓倒一切,可是一旦臨戰,卻猶如戰神,如雷霆萬鈞、閃電霹靂,瞬息之間顯示勝負。

4、最後,演員演技出色,《諜影重重》的主角演員馬特達蒙演技屬於奧斯卡最佳境界的,比007的歷屆主演和《碟中諜》系列電影的主角演員湯姆克魯斯,都要好上起碼半籌吧,把一個內心壓抑、卻擁有超級才能、心性和一個普通男人沒有多大區別的特工演繹的極其到位,頗具魅力。

沒錯,迄今爲止,最好的特工電影就是《諜影重重》前三部曲。

估計很少有人會寫這部特工電影,一般都寫《007》《碟中諜》《諜影重重》等熱門ID,這部特工片ID稍微沒那麼知名,但是不用急,今天,我就要給你推薦你沒有看過的特工片,估計看完你會說,原來還有這麼一部優秀的特工電影

這部電影叫《祕密特工》,豆瓣8分高分大作,由“大超”亨利卡維爾,艾米漢莫還有《古墓麗影》新女主共同出演

整部片走的是紳士風度的路線,目前我所看過顏值最高的一部特工片,背景是冷戰時期爲背景,冷戰時期的1963年,德國女 汽車 技師嘉比(女主)的父親是一個核武器專家。美國CIA特工拿破崙·索羅(亨利·卡維爾)因爲過去有過罪行而執行任務,而蘇聯委員會特工伊利亞·柯利亞肯(艾米·漢莫)則一直想要擺脫父親是個貪污分子的羞恥感,索羅和柯利亞肯盯上了同一個目標,他們都懷疑嘉比的父親正在被納粹利用,可能在幫助集團製造核武器。兩個人都急於建功立業的人都想要搶頭功,先找出這個祕密組織,於是互相擠兌看不順眼,可沒過多久就各自接到上級通知說你們兩人需要合作完成此項任務

這部電影真是顏值和劇情於一身,兩個字,享受!!

我想說一部中國的特工電影:

――《廚子戲子痞子》

這是部偏向喜劇的特工動作片,黃渤,劉燁,張涵予主演。(註明一下,這不是純正意義上的特工電影。)

故事發生在抗日時期,日軍在華北地區使用的生化武器泄露,威脅到日軍自身。於是日軍派遣特使攜帶藥劑前往華北,燕京大學畢業的幾個大學生在其必經之路上分別扮演了廚子,戲子,痞子,想截下藥劑給百姓使用,與日軍鬥智鬥勇。

幾人中給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張涵予扮演的戲子,紅纓一抖,英姿勃發,帥氣人。

劉燁在劇中的角色與以往不同,電影中的他將猥瑣詮釋到了極致。

而黃渤在劇中大秀演技,一身痞氣,莫說日本人,就連我這個局外人都認爲他真的是個痞子。

電影迭起,在肅殺的氣氛中又混雜着幾名主演的裝瘋賣呆,讓觀衆既感到心驚肉跳,又感到啼笑皆非。甚至在被逮起來後還用摩斯密碼深入交流一番。

影片結尾處,播放了幾名主演被後期製作過的黑白老照片,那一刻我分不清這個電影是故事還是真實。讓人傷感,也讓人懷念,多少先烈將青春奉獻給事業。

故事是假的,但是前輩流過的血,我們後輩人會永遠銘記。祖輩爲我們守住的河山,我們會將其守護的更好。祖輩的精神將永久繼承。

一看到這標題,我在糾結一個問題:特工是否等同於間諜,很模糊

這裏就推薦一部很好看的電影,沒看到記得快快去看哦!

《隱祕而偉大》

沒錯,這是金秀賢演的電影。主人公是朝鮮安插在韓國的一個間諜,爲了不暴露身份,金秀賢扮演的元流煥僞裝成一個十足的傻子寄住在一家雜貨鋪。

裝蠢的元流煥會愚蠢到令人髮指的底部:在內心喜歡的女人面前“大便”

、鼻涕流到嘴巴里就直接吃掉、被小孩欺負……(萌炸)

而真實身份的元流煥則是一名忠心於祖人,爲了祖國可以拋棄一切的男人(帥炸)

好看的特工電影非常多《007》系列,《碟中諜》系列,《特工學院》系列等。我推薦一部《殺手47》(個人感覺殺手和特工類電影差不多)。

《47》 遊戲 很多小夥伴估計都玩過,47的電影也出過兩部,最好看的是第一部。

之所以推薦這部電影,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畫面乾淨利索,節奏非常緊張。

2.主角47冷酷但不殘酷,該殺的一個都沒少,不該殺的一個也沒殺。

3.除了此類影片的傳統套路,整部電影貫穿着47對自身人性的救贖。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47爲了不讓自己變成一個殘酷的殺戮機器,與整個殺手組織相抗爭,同時還要隨時面對內心的迷茫。

《殺手47》推薦給題主,希望喜歡。

最經典的特工電影當然是007系列了。

每次一聽到出場音樂,整個人都會很興奮,會不斷地猜測接下來的劇情。

“噔噔楞噔,噔噔 噔 噔噔楞噔”

“先生,要喝點什麼?”

“一杯馬提尼,搖晃,不要攪動。“

而其中最喜歡的就是《幽靈黨》了,裏面有兩位邦女郎,無數豪車,號稱是當年投資最高的一部電影,達3.5億美元。裏面有大雪紛飛的美景並伴隨着激烈刺激的戰鬥場面,還有大漠孤煙的寧靜伴隨着電影史上最劇烈的爆炸。

無論是哪方面的評價,它都可以是排得上名次,所以我也很希望大家能 去看一看這部電影。

我感覺特工中不錯的電影!屬尼姆連森的《颶風營救》三部都不錯!故事情節環環緊扣。愛女心切。與 社會 恐怖份孑鬥爭:龍潭虎穴也毫不畏懼!彰顯英雄本色!一方面展示了父愛如山!父女情深!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國家對一切,黑 社會 等導致國家,人民安全,財產,經濟等一切不利於 社會 發展的給予致命的反擊!彰顯國家軍隊對人民的作用!對 社會 所付出的一切!所謂的自由,民主!在美國,體現的淋漓盡致!好電影!值得一看!

邦德怎麼樣 探究邦德電影中的經典形象?

邦德的形象也受到了時代背景的影響。在冷戰時期,邦德電影中經常出現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反派角色,邦德則代表了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力量。而在後來的電影中,邦德則面對了更加多元化和複雜化的敵人,如、毒梟、黑客等。

邦德電影是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之一,從1962年的《博士之愛》到2015年的《007:幽靈黨》,已經拍攝了24部電影。這些電影都以邦德的形象爲核心,展現了他作爲英國情報機構MI6的特工,在世界各地進行的冒險故事。

邦德的形象也受到了時代背景的影響。在冷戰時期,邦德電影中經常出現蘇聯和東歐國家的反派角色,邦德則代表了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力量。而在後來的電影中,邦德則面對了更加多元化和複雜化的敵人,如、毒梟、黑客等。

邦德電影是影史上最成功的系列電影之一,從1962年的《博士之愛》到2015年的《007:幽靈黨》,已經拍攝了24部電影。這些電影都以邦德的形象爲核心,展現了他作爲英國情報機構MI6的特工,在世界各地進行的冒險故事。

總的來說,邦德電影中的邦德形象已經成爲了一個文化符號,代表了英國的優雅、冷靜和勇氣,以及西方文化的影響力。在未來,我們也可以期待邦德電影中邦德形象的不斷演變和更新。

總的來說,邦德電影中的邦德形象已經成爲了一個文化符號,代表了英國的優雅、冷靜和勇氣,以及西方文化的影響力。在未來,我們也可以期待邦德電影中邦德形象的不斷演變和更新。

如何像廣告狂人一樣自信滿滿地享用一杯馬提尼(Martini)?

馬提尼是什麼呢?有時它是Don Draper耍帥的道具,是間諜007口中的“shaken, not stirred”,它是海明威曾經感受到的“文明”,也是羅斯福與斯大林交鋒於德黑蘭時的潤滑劑。

馬提尼只是一杯簡單的雞尾酒,用金酒(或者伏特加),味美思酒(其中一個品牌叫馬提尼*)以及加橄欖或者檸檬皮裝飾做成。但它卻是各界名流的寵兒,經久不衰地出現在高級酒店、俱樂部中,是高級聚會的座上客。馬提尼這幾個字似乎常常與強悍、權勢、老練、金錢、奢華有牽連。馬提尼盛裝在那漏斗形的“馬提尼杯”經典視覺形象,使它幾乎成爲雞尾酒的代名詞。

馬提尼的主要原料金酒和味美思都源自歐洲,但它卻是地道的美國發明,也令一班美國文化人引以爲傲。雖說如此,美國人對馬提尼的身世卻無法統一看法。加利福尼亞州的Martinez鎮以及舊金山都相信自己是馬提尼的故鄉,在19世紀中期的淘金熱時期誕生了這杯雞尾酒;也有人自然地認爲和創立於1863年“馬提尼和羅西(Martini & Rossi)”牌味美思有關;還有人斷言是紐約一個叫馬提尼的調酒師(Martini di Arma di Taggia)發明了這杯酒;甚至連被一衆精緻雞尾酒調酒師尊奉爲現代雞尾酒祖師爺的Jerry Thomas也在1887年版《調酒師指南》(The Bartenders Guide)中聲稱發明了這杯酒。

看來,馬提尼的真實起源真的是難以考證。當然這是很好理解的——那個年代許多事物本來都疏於以白紙黑字記載,跟更別說記憶往往會在幾杯馬提尼下肚後就很快變得模糊……不論馬提尼誕生於何時何地,它真正成爲一杯可以代表美國的雞尾酒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又因爲1920-1933年的美國禁酒令,美國人在海外尋高品質金酒時也將馬提尼介紹到了歐洲。自此,馬提尼長盛不衰。有人將它比作雞尾酒之王,那麼它在長居王位的神奇能力會另續航能力超強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感到汗顏。

表面上看馬提尼是一杯不能再簡單的雞尾酒:冰鎮的酒杯中只有金酒、味美思和裝飾。然而說它是最講(糾)究(結)的雞尾酒之一併不爲過。人們孜孜不倦地追求剔除酒中的“溼”度。維多利亞時代甜而口感綿軟的“老湯姆(Old Tom)”風格金酒被杜松子味更重、更辛辣的“倫敦幹(London Dry)”風格取代。再者,它所採用的味美思也越變越幹。最後,幹金酒與幹味美思的“正確”比例成了似乎無休止的話題。19世紀後半頁的1:1比例到了1910年左右被常見的2:1的中度幹比例取代;幾十年後,標準喝法是超乾的5:1……再後來,事情開始變得有點不可收拾,金酒和味美思則徘徊在7:1和16:1(所謂的Bone Dry Martini)之間,甚至會出現令人乍舌的25:1(好像人們有興趣將比例的遊戲無限延續下去)。即使如此,還是會有人對調酒師抱怨酒裏的味美思放太多。據說著名酒徒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就曾經這樣表達他對比例問題的態度:“我喜歡在喝馬提尼的時候端詳房間另一頭的味美思”。“丘吉爾馬提尼(Churchill Martini)”這一說法也因此誕生。劇作家諾埃爾考沃德(Noel Coward)表達得更是文藝:“製作一杯完美的馬提尼就是將酒杯倒滿金酒,然後舉杯朝着意大利的大概方向揮手致意。”

此外,關於它的調製技巧人們也是各執一詞。“邦,佔士邦”堅持要自己的馬提尼用搖壺調製(Shaken, not stirred),這在一些調酒師眼中卻是錯誤的喝法。他們認爲搖酒會稀釋酒的濃度,並且降低酒液的清澈度。就在調酒師爭論不休的同時,馬提尼已經灌醉了愛較真的科學家,引發了到底是搖酒好還是攪拌好的嚴肅研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West Ontario University)生物化學系用實驗研究和精確到小數點後四位的嚴謹力圖證明搖制的金酒馬提尼比攪拌的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難道這就是佔士邦永遠精力充沛的原因?)。

也許正因爲馬提尼配方簡單,配料的風味顯現得更加清晰,比例的精確對於最終的口味形成就更加重要,亦使之成爲考驗調酒師水準的一道酒:這就好像毛筆字,越是簡單的字越難寫好。於是關於一杯馬提尼引發的糾結,還流傳着這麼一個說法:獨行荒野的人往往會在背囊裏塞進一個馬提尼調酒套裝,這樣當他們迷路或倍感寂寞時,只要做一杯馬提尼,就必定會有人突然怒不可遏地冒出來——批評他們的做法太不正宗。

不甜、不酸,沒有果味,呈現方式又沒什麼噱頭的馬提尼爲什麼長盛不衰?不可否認的是馬提尼酒杯漂亮、耐看的外觀會讓人們秉杯啜飲時感覺良好;而它本身簡單、透徹而中性的顏色也能夠經受時間和場合的考驗,這也許和Chanel“小黑裙”永不過時是一個道理。資深酒客迷戀它的樸素和強勁,幹馬提尼被認爲是“懂酒”之人的選擇。此外,金酒公司在五十年代的市場推廣與馬提尼的流行也有密切關係。影視作品中的植入和名流擁護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喝極乾的馬提尼自然會被看作是具有男子氣概的象徵——比如海明威、丘吉爾和翰弗瑞鮑嘉(歐美名人的名單可以列一長串)一定深以爲然。想想他們爲自己留下的強人、硬漢的形象就知道,要是讓他們接受“溼”一點的馬提尼,就會像強迫姜文代替金秀賢出演《來自星星的你》那樣彆扭。

這就不難理解馬提尼爲什麼幾乎一定是Don Draper的最愛。不僅如此,其實馬提尼更是流行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美國大都市商業精英中的風尚,是霸道總裁們手中的“液體徽章”。正是由於和當時的商務會談以及高級餐飲場所的緊密關聯,還衍生出了“三巡馬提尼午餐(three martini lunch)”這一說法。這並不是說喝三杯馬提尼當午飯,而是說那些有錢有閒的公司大佬不僅吃的是牛排、生蠔,更是有大白天喝三杯馬提尼的奢侈時間。然而,正是廣告狂人那個年代的輝煌後,馬提尼失去了光環。由於商務餐可以納入稅收減免項,樹大招風的三巡馬提尼午餐因此成爲奢靡、效率低下和貪婪的象徵引起了總統的不滿。肯尼迪和卡特總統發起了對三巡馬提尼午餐的批鬥。同時,美國社會對日間飲酒的態度不斷髮生轉變,開始轉而追求效率和健康的公司文化也與馬提尼漸行漸遠。

這還不算完。嬉皮、搖滾、挑戰傳統的青年文化也不待見馬提尼。馬提尼成了父母輩的飲料,成了保守貪婪的公司大佬們的飲料——喝它一點都不酷,而迪斯科年代(70-80年代)果味濃郁色彩豔麗的雞尾酒大行其道的年代。就在這江河日下、四面楚歌之際,馬提尼突然間就這麼強勢迴歸了——是人們開始懷念Barnaby Conrad所謂的“汽車還有迷人的曲線、女人還是淑女、男人還帶着禮帽、生意只需要一個握手就可以談成”的經典年代了嗎?或者這是無情的時代另新一代人對老去的嬉皮所做的再一次反叛?還是喝着甜甜的果味雞尾酒長大年輕人終於學會去欣賞一杯樸素、純粹的雞尾酒?無論如何 ,在舉起這杯神奇的雞尾酒的一瞬間,也許一切都變得煥然一新了。

那麼該去酒吧點一杯鞋底一樣乾的馬提尼嗎?很難說Don Draper的最愛就適合我們這裏的口感偏好。幹馬提尼凸顯了有些金酒本身的濃重杜松子味,而這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受用的;用伏特加做馬提尼也很常見,但對有些人可能過於平淡。其實今天的馬提尼不再一味追求幹、烈,而基於馬提尼的變體比馬提尼起源說法的版本還多,以適應不同的口味需求。要求調酒師爲你在酒中加入足夠的味美思是一種好的品嚐方式(不愛喝乾馬提尼決不是沒面子);此外,金酒的口味也有着多樣化發展的趨勢,不僅老湯姆金酒恢復了生產,衆多風味各異的“微型蒸餾廠”金酒也不斷涌現,不斷拓展金酒的邊界。所以選擇一些風格比較綿軟,杜松子味不那麼突出、或是有更復雜風味的金酒可能是另一個比較好的嘗試方式。馬提尼變得愈加個人化,迎合不同的口味,乃至個性——你是純粹主義者?老派?隨和開放或者是追逐新奇?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馬提尼吧。

點馬提尼,需要和調酒師說清楚想要用金酒還是伏特加(作爲基酒)。接着,表明你所想要的“幹/溼”度,最後如果你希望以檸檬皮而非橄欖做裝飾,那麼也需告知,或者說”with a twist”。一般情況下調酒師可能會以5:1的比例調製;而如果點幹馬提尼,調酒師則很可能在杯中倒一些味美思涮涮杯子的內壁,接着倒掉,再將金酒或者伏特加倒入杯中。Dirty Martini也是比較流行的喝法,這種情況下酒中需加些醃橄欖的汁水,這樣增加了口味也稀釋了濃度——如果你特別喜歡醃橄欖的味道;如果要求金酒與味美思的比例達到1:1,這樣的喝法叫50-50 Martini;如果你要求Perfect Martini,意思不是說馬提尼的口味是完美的,而是說味美思中一半使用幹味美思,一半使用甜味美思。

馬提尼*:vermouth by Martini的中文官方名稱使“馬天尼威末酒”,這樣,就和馬提尼雞尾酒得以區分。“威末”即味美思,一種加香加強葡萄酒,最初有藥用目的。

全球經典10大雞尾酒之馬提尼

經常混酒吧的朋友對雞尾酒(Cocktails)一定不會陌生,這是一種混合飲料,一般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酒類飲料、果汁、汽水等混合而成,金酒(Gin)、伏特加(Vodka)、朗姆酒(Rum)、龍舌蘭(Tequila)、威士忌(Whisky)和白蘭地(Brandy)等都可以用作雞尾酒的基酒。在欣賞調酒師酷炫的動作之前,我們還是先來了解一下全球知名的 10 大經典雞尾酒吧!

馬提尼(Martini)可能是許多愛好者所接觸的第一杯雞尾酒,它不僅被譽爲“雞尾酒之王”,更有人聲稱“雞尾酒自馬提尼開始,又以馬提尼告終”。馬提尼一般由金酒和味美思(Vermouth)調製而成,最後再加上一顆橄欖或者檸檬片點綴,最早以甜味爲主。隨着時代的變遷,馬提尼的口感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現在更爲流行的幹型馬提尼是採用金酒和幹型味美思製成,調製非常簡單,口感則可能略帶苦味;而採用甜型味美思調製則爲甜型馬提尼;幹型和甜型各一半則被稱作完美馬提尼(Perfect Martini)。此外,馬提尼還衍生了一系列變種,尤其是在電影 007 中,男主邦德最愛的伏特加馬提尼(Vodka Martini)更是了雞尾酒愛好者的一貫認知。

標籤:經典臺詞 提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