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山西洪洞縣遷民是哪一年

山西洪洞縣遷民是哪一年

山西洪洞縣遷民是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開始,至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共進行了十多次大規模的移民,是明初大移民的重要部分。又因移民離開的地方在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附近,所以還有明初洪洞大移民、大槐樹移民、洪洞大槐樹移民、古槐移民等稱呼。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山西洪洞縣遷民是在1954年進行的。在中國的土地改革時期,洪洞縣進行了大規模的土地改革運動,其中包括了農民遷民的活動。這一活動的目的是爲了解決土地問題,平均分配土地給農民,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具體的遷民時間是在1954年。這次遷民活動對於當地農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爲洪洞縣的農業和農民的福利帶來了積極的變化。

山西洪洞移民是哪一年?

山西洪洞移民是公元1373-1417年。

山西的洪洞縣大槐樹移民最主要發生在明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至明朝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間,大約四十多年進行了十多次大規模的移民,成爲了明初大移民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背井離鄉由山西洪洞縣遷出,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前往未來安身之地。

鑑於當時交通並不方便,他們所有人幾乎都是用雙足走出一條路來,那麼在條件那麼艱苦的情況下,他們又爲何放棄本身世世代代安居樂業的家園。來自山東、河北、河南、安徽、北京、江蘇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中的大部分人羣,都認爲他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縣大槐樹的移民。

洪洞人的歷史經歷

元末明初,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生了大規模的兵災和天災,先是朱元璋所領導的明軍與元軍在這片土地上進行了殊死的搏鬥,繼而朱元璋之子燕王朱棣又與建都南京的建文帝發生了殘酷的爭奪皇位的戰爭,史稱靖難之變。

在這兩場大規模的兵災期間,天災又連年不斷,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富庶的華北平原和江南水鄉變得一片狼藉,有的地方甚至淪爲一了無人區。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三晉城內,尤其是晉南一帶,安定,谷足民豐,一派盛世祥和的氣象。

山西洪洞移民是哪一年?

山西洪洞移民是1465。

據記載,從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樂十五年(1417年),明朝先後數次從山西的平陽、潞州、澤州、汾州等地,中經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處辦理手續,領取“憑照川資”後,向全國廣大地區移民。

通過這種方式,明初經洪洞縣大槐樹處遷往全國各地的移民,達百萬人之多,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見的。

祭祖節日

1991年4月,首次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舉辦。隨着改革潮流的高漲,以古大槐樹移民遺址爲載體的“根祖文化”活動空前活躍,蓬勃發展。

九州大地、乃至四海大槐樹後裔,思鄉尋根之情,回鄉祭祖之潮與日俱高。爲順應這一歷史潮流,洪洞縣委、縣,以“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舉辦了首次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

山西洪洞移民是哪一年

山西洪洞移民是1370年-1417年。從1370年-1417年,明朝先後數次從山西的平陽、潞州、澤州等地,中經山西洪洞縣辦理處理手續,向全國廣大地區移民。

山西洪洞移民是哪一年

洪洞移民指的是1370年-1417年的移民,也叫明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大槐樹移民等,移民方法包括遣返、軍屯、商屯、民屯等。

朱元璋在明洪武年間採取移民是爲了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人口均衡、天下太平,鞏固明王朝的統治。

洪洞移民數量達百萬人之多,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規模最大、影響最深的一次移民。

洪洞大槐樹移民是哪一年

大槐樹移民是明朝洪武三年,也就是1730年。

明朝先後數次從山西的平陽、潞州、澤州、汾州等地,中經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處辦理手續,領取“憑照川資”後,向全國廣大地區移民。

明初經洪洞縣大槐樹處遷往全國各地的移民曾達百萬人之多,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見的。這對於當時的明王朝以及後來的社會發展,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洪桐遷民詳細記載?

從明洪武3年至永樂15年,近50年的時間裏大槐樹下就發生大規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遷往京、冀、豫、魯、皖、蘇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經過六百年的輾轉遷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樹移民的後裔。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早已在炎黃子孫心中深深紮下了認祖歸宗之根,被當作“家”,被稱爲“祖”,被看作“根”。[1]

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的大移民,是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有組織,有計劃的一次遷徙。這對恢復生產、增加人口、發展經濟、開發邊疆、民族團結、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遷徙長達50年之久,涉及812個姓氏,由這裏遷往各地的移民後裔,數以億計。[2]

洪洞遷民移址始於那一年?

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居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數百年來這些民謠在 我國廣大地區祖輩相傳,婦幼皆知。據《洪洞縣誌》記載:"明洪武、永樂間,屢移山西 民於滁、和、北平、山東、河南、保安等處,樹下爲薈萃之所。"並在"廣濟寺設局駐員,發給 憑照川資。".600年滄桑變化,古槐古槐移民後裔早已遍佈神州.

·腳趾甲復型、背手、解手的來歷·

元末,由於十幾年的戰亂,加上自然災害和瘟疫流行,天災人禍,人民塗炭。明軍將元朝趕到漠北後,北方地區尤其是河北、河南、山東、江浙一帶出現了許多無人區,真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嗚”。明朝建立以後,當務之急是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這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勞動力的土地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明採取了移民墾田的,即把“地狹人衆"的山西地區的農民遷移到地廣人稀的河北、河南、山東等地。但故土難離,人們誰不留戀自己的家鄉呢?這時明廣帖告示,欺騙百姓說 :" 不願遷移者,到大槐樹下集合,須在三天內趕到。願遷移者,可在家等待。”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 紛紛趕往古槐樹下,晉北人來了,晉南、晉東南人也來 了,第三天。古大槐樹 四周集中了十幾萬人,他們拖 家帶口,熙熙攘攘,暗中禱告上蒼祈求保佑他們平安無事 。 突然, 一大隊官兵包圍了大槐樹下手無寸鐵的百姓, 數員將簇擁着一個, 那大聲宣佈道 :“大明皇帝敕命,凡來大槐樹之下者,一律遷走。” 這道命令好似青天霹靂,人們都驚呆了,但不久就醒悟過來他們受騙了,人們有哭的、有叫的、有破口大罵的、 有呼兒喚女的、有哭爹叫孃的,但這一切都無濟於事。接着官兵強迫人們登記發給憑照, 每登記一個,就讓被遷的人脫掉鞋,用刀子在每隻腳小趾上砍一刀作爲記號,以防逃跑,人們的哭喊聲驚天動地。至今,移民後裔的腳小趾甲, 據說就是砍了一刀的緣故。

官兵強迫百姓登記後,爲防止逃跑,把他們反綁起來, 然後用一根繩聯結起來,押解着移民上路,人們一步一回頭,大人們看着大槐樹告訴小孩,“這裏就是我們的老家,這就是我們的故鄉,”至今移民後裔不論家住何方何地都雲古大槐樹處是自己的故鄉,就是這個道理。 由於移民的手臂長時間困着,胳膊逐漸麻木,不久,也就習慣了,以後遷民們大多喜歡揹着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了這種習慣。

在押解過程中,由於長途跋涉路上就經常有人要小便,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這種口頭的請求也趨於簡單化,只要說聲:" 老爺,我解手。”就都明白是要小便,此後,“解手”便成了小便的代名詞。

遷民到了新的居住地點,到處是一片荒野,只好用自己新式辛勤的雙手建屋造房,開荒種地,不論幹什麼,都會聯想故鄉的山山水水,爲了寄地對故鄉的苦戀,大多在自己新居的院子裏,大門口載種了槐樹,以表達對故鄉的留戀和懷念之情。

請問我們的老祖宗王明德是哪一年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移過來的?

洪洞大槐樹的移民發生年代從明洪武元年開始,一直持續了有半個世紀。移民遷到了當時中國的18個省份。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鴰窩。當年的文獻已經在今天可以保存下來的很少了,如果特別出名的名人可能會有記錄,如果普通老百姓,文獻無考了,知道是大槐樹子孫,知道是山西人後裔,就足夠了,每一次旅行都是出發,從自己熟悉的地方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但是來到山西,你是回家,歡迎回家尋根祭祖,歡迎回到家鄉添磚加瓦做點貢獻。

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的具體情況

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歷史背景   明朝洪武、永樂年間大規模地移民是有其歷史背景和歷史原因的,這自然要從元末年間的歷史談起。   元朝在中國的統治只有89年,雖然盛極一時,但“只識彎弓射大雕”,到了元代末年,由於蒙古貴族及封建地主對農民殘酷剝削壓迫,階級矛盾與日益激化,水旱蝗疫不斷,民不聊生,使河南、山東、河北皖北等中原地區“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九),人民無法生活下去,只有揭竿而起,反抗元帝國的殘暴統治,僅至正元年( 1341),山東、河北、湖廣等地就以生了百餘次人民反元起義,以後人民起義更加頻繁,力量也越來越大,至正八年方國珍在臺州起義,至正十一年劉福通在穎州起義,號稱紅巾軍,徐壽輝在蘄州起義。至正十二年郭子興、朱元璋在濠州起義,第二年張士誠也在江蘇泰州起義,其後十餘年,特別是劉福通的紅巾軍與軍決戰於兩淮、河南、山東、河北等地,廣大農民紛紛響應,元軍出其精兵銳將與農民軍決戰,攻城掠地,擄掠殺人,幹盡了殘暴之事。至正十二年九月元丞相“脫脫破徐州,遂屠其城”(《元史 脫脫傳》),至正十七年、二十一年元軍察罕帖木兒部與農民軍戰,“兩戰皆敗之,斬首萬餘級”(《元史 察罕帖木兒傳》),至正十八年十一月,元軍“劉起租守順德,糧絕劫民財、掠牛馬、民強壯者令充軍,弱者殺而食之”(《元史 順帝本紀》), 後來元軍正規軍精兵使盡,無力把農民起義軍下去,一些地主武裝,爲了維護本身利益也配合元軍與農民作戰,山西的王保保(擴廓帖木兒)父子,陝西的李思齊,也出兵豫、陝、魯和兩淮,終於把紅巾軍下去。在這些戰鬥中 ,元軍和地主武裝,對農民軍所據之地,多是“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順帝本紀》),使豫、魯、蘇北、皖北之民十亡七八,名城揚州城中當時被殺的僅餘有十八家。(《明在祖實錄》卷五)溫縣牛窪村《牛氏族譜》也載:“兵戮河南,赤地千里。”已到了“春泥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的境地後來朱元璋出兵江淮, 派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進取山東,收復河南,北定京都,元帝出亡漠北,這樣元末長達十六年的兵亂纔算結束。   元朝末年除兵亂之外,水、旱蝗、疫也接連不斷。黃、淮河又多次決口,使中原之地“漂沒田廬無算,死亡百姓無數,村莊城邑多成荒墟。”據《元史》載,僅元朝末年的雨旱災,山東19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兩淮地區8次。(《元史.五行志》)”造成“漂沒民廬、死者衆”(《元史.順帝本紀》,“禾不入地、人相食”(《元史.五行志》),至正元年到二十六年,幾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氾濫,“至正元年,汴梁、鈞州大水...二年四月,睢州儀封縣大水害稼。六月癸丑夜,濟南山水暴漲,衝東西二關,流小清河,黑山、天麻、石固等寨及臥龍山水通流入大清河, 漂沒上下居民千餘家,溺死者無算。三年二月,鞏昌寧遠、伏羌、成紀三縣,山崩水涌,溺死者無算。 五月黃河決白茅口。七月,汴梁中牟、扶溝、尉氏、洧川四縣,鄭州滎陽汜水、河陰三縣大水。四年五月,霸州大水。六月,河南鞏縣大雨,伊、洛水溢,漂民居數百家。濟寧路兗州、 汴梁、鄢陵、通許、陳留、臨穎等縣大水害稼,人相食。七月,灤河水溢出平地丈餘,永平路禾稼廬舍漂沒甚衆。東平路東阿、陽谷、汶上、平陰四縣,衙州西安縣大水……五年七月,河決濟陰,漂官民亭舍殆盡。十月,黃河氾濫。七年五月黃州大水……八年正月辛亥,河決,陷濟寧路。六月已醜,中興路鬆滋縣驟雨,水暴漲,平地深丈有五尺餘,漂沒六十餘里,死者一千五百人。是月,膠州大水。七月,高密縣大水。九年七月中興路、石首、潛江、監利等縣及沔陽府大水。夏秋,蘄州大水傷稼……   十二年六月,中耠路鬆滋縣驟雨,水暴漲,漂民居千餘家,溺死七百人。七月,衙州西安縣大水。十三年夏,薊州豐潤、玉田、遵化、平谷四縣大水…… 十四年六月,河南府鞏縣大雨,伊、洛水溢,漂沒居民,溺死三百餘人。秋,薊州大水…… 十六年,河決鄭州河陰縣,官署民居盡廢,遂成中流。……十七年六月,暑雨,漳河溢,廣平郡邑皆水。秋,薊州縣皆大水。十八年秋,京師及薊州皆大水。十九年九月、濟州任城縣河決。二十年七月,通州大水。二十二年三月,邵武光澤縣大水。二十三年,孟州濟源、溫縣大水。七月,河決東平、壽張縣,圮城牆,漂屋廬,人溺死甚衆。二十四年三月,益都縣井水溢而黃。懷慶路孟州、河內、武陟縣水。七月,益都路霆光縣、膠州高密縣水。二十五年秋,薊州大水。東平須城、東阿、平陰三縣疔決小流口,達於清河,壞民居,傷禾稼。二十六年二月,河北徙,上自東明、曹、濮,下及濟寧皆被其害。六月,河南府大霖雨,*水溢,深四太許。漂東關居民數百家 秋七月薊州四縣、衛輝、汴梁、鈞州大水害稼。八月,棣州大清河決,濱棣二州之界,民居漂流無遺。濟寧路肥城縣西黃水汛溢,漂沒田禾民居百有餘裏,德州齊河縣境七十餘里亦如之"。(《元史.五行志》)在《元史》中這類記載比比皆是。特別是河南地區幾乎年年都有特大洪水氾濫。中書省戶部曾上言:"連年水旱,田禾不收。”(《元史.順帝本紀》)當時的一位治河大臣也說中原地區“連年饑饉,民不聊生。”(《元史紀事本末》卷二)   元末中原地區不但水患嚴重,大蝗災也頻頻而至,從至正元年到二十五年,大蝗災計有十次。(《元史.五行志》)元時的大名路,至正十二年六月“開、滑、浚三州元城十一縣,水旱蟲蝗,饑民七十一萬六千九百八十口”。(《元史.順帝本紀》)中原地區從元統三年到至元末年,大饑荒就達十五次(《元史.五行志》),至正十七年河南大飢。十八年“京師大飢,彰德亦如之”。至正十九年冀、魯、豫大飢,通州民間五殺其子而食之。保定路孽生盈道,軍士掠孱弱以食。山東、河南之孟津、新安、澠池出現“民食蝗,人相食”的慘狀。同時, 危害極大的瘟疫又多次流行於河南、山東、河北、陝西以及南方諸省。(《元史.五行志》)   以上種種,兵亂水旱蝗變疫相輔而至,百姓非亡即逃,使中原地區人煙稀少,土地荒蕪,元只好把一些路降爲州,如“降徐州路爲武安州”。(《元史.順帝本紀》)就是到了明朝,由於人糧劇減也不得不把許多州,府降格,名城開封由上府降爲了下府(《明太祖實錄》卷九十六、一百九十三)。洪武十年河南等布政司所屬州縣“戶糧多不及數”,“凡州改縣者十二,縣並者六十”。(《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二十,一百六十四)到了洪武十七年全國各地仍把不足3000戶的30餘州降爲縣。(《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六十四)   明朝建立後,各地官吏紛紛嚮明告具各地荒涼情形,中原地區處處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蕪”(《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八),積骸成丘,居民鮮少”(《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七十六),“多是無人之地”(顧炎武《日知錄》卷十),累年租稅不入,”(《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一,)勞動力嚴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蕪,財政收入劇減,直接威脅明王朝統治,就連朱元璋也深知:“喪亂之後,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謂田野闢,戶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務”(《明太祖實錄》卷二十五),於是採納了萄州蘇琦(《明太祖實錄》卷五十),戶部郎中劉九皋(《明史.食貸志》), 國子監宋納等人的奏議,爲維護明王朝的封建統治,決定了移民屯田的戰路決策(《明太祖實錄》),一場大規模的歷經數朝歷史50餘年的移民就開始了。   }   明朝洪武年間,開始大量移民,農業生產剛剛有所恢復,又發生了“靖難之役”,四年的戰爭又加劇了中原地區的荒涼局面,爲此仍又有永樂遷民之舉。   明太祖朱元璋死後,建文帝繼位,爲了鞏固集權,採取了”削藩”措施,燕王朱棣以入京誅奸爲名,從北京進取南京,所過河北、河南、山東、皖北、淮北等地,與軍反覆拉鋸作戰,進行了四年的戰爭,這就是中原地區盛傳的所謂“燕王掃碑”。當時一部分地區的老百姓也自行組織武裝,拒抗燕王軍隊,這反映了人民要求安居樂業,恢復生產的願望。   根據《明史》記載,燕軍在戰爭中,搶掠甚爲嚴重,如“燕軍掠真定,順德、廣平、大名”。(《明史.恭閔帝本紀》)在真定“斬首三萬級”,白溝河仗,燕王“乘縱火奮擊,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明史.成祖本紀》)中原地區的老百姓自動幫助軍抗擊燕軍朱棣勝利後,對忠於建文帝的軍隊和百姓殺無遣漏,河北、山東等一些族譜中記載,燕兵所至,村城成墟,當燕王打到冀、豫交界處時,遭到地方武裝“十八村聯誼會”的把抵抗,燕王無標轉路攻取南京,後燕王把一帶人殺的只留狐、劉兩家,山東臨清縣寨村光緒四十年寫的《李氏族譜》記載,蓋燕王靖難兵起,在建文時南北構兵,南兵大軍追襲,則南兵自南而北,北兵勝大軍犯闕則自北而南,想爾時,或殺,或刮,或逃,東西六七百里,南北近千里,幾爲丘墟焉。   因此,靖難之役“,加劇了中原地區荒涼局勢,民非殺即逃,這也是永樂移民的又一原因。   當元末中原地區荒疫兵亂之時,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中原地區的兵亂及各種災疫很少波及山西,山西大部地區也沒有發生大的水旱蟲災,風調雨連豐收,同鄰省相比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人丁興盛,元人鍾迪在《河中府(蒲州)修城記》中說:當今天下劫火燎空,洪河(黃河)南北噍類無遺,而河東一方居民叢雜,仰有所事,俯有所育,這雖然是封建文人溢美之詞,但也說明晉垌帶比較安定,再加鄰省難民流入山西,使山西南部人口是稠密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萬一千多人,河北人口是一百八十九萬三千多人,而山西人口卻達四百零三萬零四百五十口,等於河北、河南人口的總和。(《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 移民的事實考證   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大槐樹大規模移民10次,永樂年間移民8次,共計18次:   1、一三七三年。“(洪武)六年,徒山西真定民屯鳳陽。”   2、一三七六年。“(洪武)九年十一月,遷山西及真定民無產業者於鳳陽屯田,遣齎人冬衣給之。”(洪武)九年十一月,遷山西及真定民無產者田鳳陽。”   3、一三八零年。“(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爲軍者二萬四千餘戶,悉還爲民。”   4、一三八八年。“(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徒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住彰德、真定、臨清、歸德、太康等閒曠之地。”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澤、潞民無業者墾河南、北田,賜鈔備傢俱,復三年。”   5、一三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後軍都督朱榮奏:“山西貧民徙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十七十二頃。”   6、一三年。“(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山西沁州民張叢整等一百一十六廣告願應募屯田,戶部以聞,命賞從整等鈔錠,送後都督僉事徐禮分田給之。”   7、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八月,馮勝、傅友德帥開國公常升等分行山西,籍民爲軍,屯田於大同、東勝、立十六衛。”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馮勝、傅友德等在大同等地屯田。計平陽選民丁九衛,太原、遼、沁、汾,選民丁七衛。……每衛五千六百人。”   8、一三九二年。“(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後軍都督府僉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恪等往諭山西民願遷居彰德者聽,至是還報,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等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戶。”   9、一三九五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山西馬步官軍二萬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築城屯田。”   10、一四零二年。“(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無田者實北平,賜之鈔,復五年。”   “(洪武)三十五年九月,戶部遣官覈實太原、平陽二府,澤、潞、遼、汾、沁五州,丁多田少及無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實北平各府州縣。”   11、一四零三年。“(永樂)元年八月,定罪囚於北京爲民種田例。其餘有罪俱免,免杖編成裏甲,並妻、子發北京、永平等府州縣爲民種田。禮部議奏: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布政司編成裏甲……上悉從之。”   12、一四零四年。“(永樂)二年九月,徙山西民萬戶實北平。”   “(永樂)二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汾、沁民萬戶實北平。”   13、一四零五年。“(永樂)三年九月,徒山西民萬戶實北平。”   “(永樂)三年九月,徙山西太原,平陽、澤、潞、遼、汾、沁民萬戶實北平。”   14、一四零六年。“(永樂)四年正月,湖廣、山西、山東等郡縣吏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願爲民北京。命戶部給道里費遣之。”   15、一四零七年,“(永樂)五年五月,命戶部從山西之平陽、澤、潞、山東之登、萊等府州五千戶隸上林苑監,牧養栽種。戶給道里費一百錠,口糧五斗;”   16、一四一四年。“(永樂)十二年三月,上以其(隆慶)當要衝,而土宜稼檣,改爲隆慶州……而以有罪當遷謫者實之。”   “本州原編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四隅,紅門,黃報,白廟,版橋,富裕,紅寺六屯,謂之前十里,謫發爲事官吏充之。榆林、雙營、西桑園、泥河、岔道、新莊、東園、寶林、早民九屯,連關廂謂之後十里,遷發山西等處流民充之,每戶拔田五十畝,任種辦納糧差。”   17、一四一六年。“(永樂)十四年十一月,徙山東、山西、湖廣流民於保安州,賜復三年。”   “永樂十四年十一月,徒山東、山西、湖廣流民二千三 百餘戶於保安州,免賦役三年。”   18、一四一七年。“(永樂)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陽、大同、蔚州、廣靈等府州申外山等詣闕上言‘乞分丁於北京、廣平、清河等寬閒之處,佔籍爲民,拔田耕種,依例輸稅,庶不失所,’從之。仍免田租一年。”   移民的地理分佈   根據《明史)、《明實錄》、《日知錄之餘》等正史及筆記史料的記載,洪洞大槐樹移民分佈在30個省市,2217個縣市。其中河南123個縣市,北京、天津、河北142個縣市,山東109個縣市,山西104個縣市,江蘇、安徽、湖北、湖南316個縣市,陝西、甘肅、寧夏182個縣市,黑龍江、吉林、遼寧171個縣市,浙江、福建、江西227個縣市,廣東、廣西、貴州248個縣市,四川、內蒙古、青海274個縣市,雲南、、新疆210個縣市,海南、臺灣111個縣市。另外,海外移民主要分佈在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100多個國家。   移民在中國的地理分佈   河南 山東 河北 天津 北京 江蘇 內蒙古 湖北 甘肅 廣西 青海 海南 新疆 吉林 遼寧 黑龍江 山西 寧夏   移民傳說   〖“一家莊”的來歷〗   河北省定縣沙河古道上有一個萬戶人家的大村莊,然而人們現在仍稱爲“一家莊”。其緣由還得從明朝遷民談起。   傳說遠在五百年前,有一對青年夫婦,從山西洪洞大槐樹下逃荒到此落戶。臨走之前,這對夫婦請算命先生卜了一卦,算命先生說:“天皇皇,地皇皇,平安無事上東方。”(河北、山東一帶)當問到在何處落腳時,算命先生又說:“你們一見到魚上樹、牛上房,安家落戶保無恙。”算命先生之說,當然不足爲信,他們可能看到一些難民大都逃往河南、河北一帶,爲迎合難民心理才這麼說的。至於“平安”之說更是無稽之談了。餓死凍死的難民在路上何止千千萬萬。   不管怎樣,這一對青年夫婦帶着兩個孩子總算僥倖活上來了。來到河北定縣沙河一帶,此時正好趕上沙河發大水,河水氾濫,沿岸的村莊被洪水沖毀,莊稼淹沒,當地人早就投親靠友搬遷了。這一對青年夫婦被洪水阻於沙河南岸,乞討度日。洪水下去之後,房屋被洪水淤泥漫的只剩下房頂,大樹也只留有樹梢。田園變成了沙丘,無主沙灘成了淤泥地,到處是茂密的雜草,只見牧童牽着牛羊來這裏放牧,牛跑到屋頂上吃草,就想起逃荒之前算命先生說的話來,心想,“這不是牛上了房嗎?”這對年青夫婦拔草的時候又發現一些死貓爛狗曬乾的死小魚一起掛在樹梢上。這一對青年夫婦高興的說:“這不是魚上樹了嗎?”從此以後就在此地住下來,但他們一無房二無地,三無生產工具,還是以乞討度日。除逃飯之外,爲了過冬禦寒還到荒地割些野草,打些柴禾,在割草拾柴過程中,看到被淤泥漫過的無主地裏有無數橫七豎八的裂縫,兩口商量道,這樣下去也不是長遠之計,現在到了種麥季節,我們既沒犁耙也沒牲口,就在這泥縫裏撒上些麥種不行嗎?商量好後,就到附近村莊地主家借貸,租了些麥種,兩口見縫就撒麥種。第二年麥子長的又好又壯,獲得了遷居後第一個好收成。麥子收割後除了還清借貸之外,夫妻倆節食儉用,精打細算,還購置了些農活逐漸富裕起來。沙河也向北移了。他們也就在這沙河古道上蓋起了房屋定居下來。   過了些年,除了洪洞來的兩個男孩外,又生了六個男孩子。帶來的大孩名叫大河,老二叫小河,到此地生下的三孩叫大水,四孩叫小船,五孩、六孩、七孩、八孩按年齡大小順序就取名五兒、六兒、七兒、八兒。人們給八個孩子編了個順口溜:”大河、小河、大水、小船、五兒、六兒、七兒、八兒“後來生活越來越富裕,八個孩子都結了婚,而且有了孫子、重孫。據說這一家發展到八十一口才分家,後來人口越來越多,村子越來越大,但是“一家莊”的稱呼仍然沒變。   〖安陽市“洪洞移民的”傳說〗   二十二年(1993年)《續安陽縣誌》載:“按 民籍,洪武初,自山西洪洞縣遷來者頗多。”境內大部土著居民世代相傳:祖居山西,洪武年間從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據傳說元末統治者橫徵暴斂,民不聊生,中原一帶羣雄割據,戰亂頻繁,加之黃河決口,連年災荒,造成“生民百遺一,千里無雞鳴”的慘景。朱元璋創建明朝後,曾數次從山西一帶向中原地區移民,恢復農業生產。由於洪洞縣位於晉南,靠近中原,便於遷徙,故多次組織當地“有丁無田”或“丁多田少”的農戶遷籍。傳說,當時負責選民的後軍都督僉事李恪,採用多種方法,誘遷不願意開故土的農民。有次揚言:凡自願遷籍的農民可到廣濟寺內辦理手續,凡不願遷籍者可到寺左側的大槐樹下等候裁定。此言一經傳開,應遷農戶多數擠至大槐樹下。結果,凡到樹下的農戶,全部被遷徙。據說,當時大槐樹上有個鴉巢,被遷農民望着鴉巢,觸景生情,紛紛說:老鴉尚有個窩,咱到上纔有安居之日啊!由此,廣濟寺側的大槐樹,便成了先人忍別故里的標誌。 洪洞遷民的傳說,已歷600餘年。縣西水治鎮一帶羣衆,傳留下來的一些姓氏、族譜,也多把大槐樹下遷來的先祖爲其始祖,另傳,遷民時,被遷農民多把自己初生子女的雙腳小趾咬裂,以示紀念。因而,至今境內多數居民的兩腳小趾甲蓋仍是兩瓣。   http://tieba.baidu.com/f?kz=70152020

有沒有歷史文獻記載了洪洞大遷徙是各家族的去向?

收集了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明史》、《明太祖實錄》、《明成祖實錄》等典籍中,從散亂的明代檔案裏,索章摘句,綴輯編錄,箋註出從洪武六年至永樂十五年的近50年裏,在洪洞大槐樹下共移民18次(洪武年間10次,永樂年間8次)。

移民分別遷至京、冀、魯、豫、皖、蘇、鄂、陝、甘、寧等地。

大遷徙觸動了三晉百姓最敏感的神經,明統治者只得定出移民條律,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遷移。

吳晗先生在《朱元璋傳》中這樣寫道:“遷令初頒,民怨即沸,至於率籲衆蹙。

懼之以戒,脅之以劓刑。”這說明,當時的移民,完全是在強權的脅迫下進行的。

根據《明史》、《明實錄》、《日知錄之餘》等正史、筆記史料的記載,以及筆者收集查閱的家譜、碑文、信函資料和大槐樹祭祖園留言簿的不完全統計,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姓氏共812個,移民分佈共18個省(市)、500個縣(市)。

其中:河南106縣(市),北京、天津、河北129縣(市),山東92縣(市),江蘇、安徽、湖北、湖南62縣(市),陝西、甘肅、寧夏51縣(市),山西34縣(市),內蒙古8縣(市),遼寧11縣(市),吉林3縣(市),黑龍江3縣(市),廣西1縣。

河南的移民要以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爲主,這和兩河流域的水災及元末農民起義的戰場相吻合。

河南地區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主要分佈有106個縣(市):鄭州、滎陽、開封、平頂山、洛陽、焦作、鶴璧、杞縣、尉氏、新鄭、登封、蘭考、中牟、新密、鞏縣、新鄉、衛輝、封丘、獲嘉、溫縣、濟源、博愛、輝縣、原陽、武陟、盂縣、沁陽、修武、安陽、範縣、臺前、滑縣、浚縣、內黃、清豐、濮陽、長垣、湯陰、林州、商丘、永城、睢縣、寧陵、民權、周口、商水、扶溝、西華、太康、鄲城、項城、許昌、漯河、鄢陵、郾城、襄城、魯山、長葛、臨潁、葉縣、寶丰、陝縣、禹縣、駐馬店、確山、西平、汝南、新蔡、上蔡、信陽、息縣、固始、泌陽、正陽、新縣、羅山、商城、南陽、方城、唐河、新野、鄧縣、淅川、南召、桐柏、鎮平、內鄉、西峽、三門峽、義馬、盂津、汝州、汝陽、欒川、靈寶、澠池、偃師、伊川、宜陽、洛寧、盧氏、新安、淇縣、嵩縣、郟縣、舞陽。

山東最初主要分佈在魯西北一帶,這主要是因爲元末明初山東的戰亂和黃河氾濫都在魯西北、魯西南地區,但經過明初的再遷移,移民就分佈到山東的大部分地區了。

山東地區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主要分佈在92個縣(市):濟南、歷城、章丘、長清、青島、膠南、膠縣、即墨、淄博、棗莊、滕縣、德州、寧津、商河、濟陽、禹城、夏津、陵縣、齊河、武城、廣饒、濱縣、墾利、陽信、沾化、利津、博興、惠民、濰坊、濰縣、諸城、郯城、安丘、臨朐、壽光、高密、益都、煙臺、牟平、文登、萊陽、棲霞、掖縣、榮城、萊西、招遠、黃縣、臨沂、沂水、日照、平邑、沂源、沂南、莒縣、莒南、費縣、泰安、萊蕪、新汶、肥城、平陰、寧陽、東平、濟寧、兗州、魚臺、嘉祥、汶上、曲阜、鄒縣、菏澤、鄆城、鉅野、單縣、曹縣、鄄城、梁山、定陶、東明、聊城、東阿、臨清、莘縣、金鄉、微山、陽谷、冠縣、高唐、鄒平、無棣、威海。

京、津、冀地區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分佈在129個縣(市),主要爲:北京、昌平、延慶、懷柔、密雲、平谷、通縣、大興、房山、天津、靜海、武清、寶坻、寧河、薊縣、石家莊、唐山、靈壽、束鹿、晉州、趙縣、井陘、獲鹿、新樂、正定、深澤、無及、贊皇、元氏、欒城、平山、張家口、懷來、蔚縣、張北、宣化、涿鹿、懷安、灤平、隆化、豐寧、萬全、遷西、遷安、昌黎、盧龍、灤南、遵化、玉田、樂亭、灤縣、豐南、安次、三河、霸縣、固安、大城、秦皇島、安乎、交河、肅寧、文安、永清、保定、淶水、阜平、唐縣、徐水、高陽、滄州、青縣、海興、任丘、武邑、故城、冀縣、丘縣、雞澤、臨西、任縣、涿縣、定興、安新、蠡縣、博野、定縣、淶源、新城、完縣、清苑、滿城、滄縣、東光、河間、獻縣、衡水、饒陽、阜城、景縣、棗強、深縣、武強、邯鄲、永年、曲周、魏縣、成安、大名、涉縣、廣平、臨漳、磁縣、武安、邢臺、柏鄉、隆堯、南宮、鉅鹿、沙河、臨城、新河、清河、廣宗、內丘、威縣、南和、南皮、盂村 *** 自治縣。

皖、蘇、鄂、湘地區明朝洪洞大槐樹移民分佈62個縣(市),主要有:合肥、馬鞍山、長豐、蚌埠、六安、明光、定遠、淮北、安慶、銅陵、宿州、碭山、蕭縣、靈璧、懷遠、滁州、鳳陽、和縣、涇縣、壽縣、亳縣、蒙城、利辛、睢寧、阜南、南京、徐州、連雲崗、豐縣、沛縣、盱眙、大豐、銅山、泗陽、沐陽、如皋、清江、江都、襄陽、武漢、十堰、孝感、大悟、荊門、監利、沔陽、鄖縣、均縣、隨縣、隨州、棗陽、宜城、保康、光化、鍾祥、長沙、株洲、郴州、郴縣、桑植、襄樊、邳州。

陝西、甘肅的移民分佈在關中地區,寶雞地區及鄰近山西地區多一些,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山東、河南間接遷移去的。

其主要分佈爲:西安、銅川、寶雞、岐山、武功、眉縣、三原、戶縣、蒲城、韓城、大荔、合陽、白水、澄城、銀川、青銅峽、石咀山、麟遊、蘭州、甘谷、天水、張掖、鎮原、扶風、彬縣、米脂、綏德、吳堡、周至、民樂、景泰、中衛、興平、乾縣、會寧、榆林、武威、商州、固原、華陰、古浪、洛南、商南、山陽、丹鳳、城固、威南、靖遠、平涼、莊浪、渭南。

洪洞大槐樹移民在山西有34個縣(市)、內蒙古8個縣(市)、遼寧11個縣(市)、吉林3個縣(市)、黑龍江3個縣(市)、廣西1個縣。

其分佈爲:太原、五臺、平定、壽陽、代縣、交城、祁縣、陽城、靈石、平遙、清徐、忻州、大同、渾源、應縣、朔州、榆次、太谷、介休、陽曲、陽泉、定襄、榆社、原平、平魯、陽高、盂縣、汾陽、孝義、運城、靜樂、長治、潞城、晉城、呼和浩特、包頭、固陽、涼城、豐鎮、清水河、商都、興和、瀋陽、大連、清原、撫順、丹東、鞍山、遼陽、海城、凌原、錦州、建平、長舂、四平、洮安、哈爾濱、鶴崗、嫩江、北流縣。

爲防止移民在遷入地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家族勢力,影響社會穩定,明朝的移民條律還規定,凡同宗同姓者不能同遷一地。

注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移民們,爲了避免骨肉的再次分離,紛紛痛苦地更姓易名,於是就從一些家族中分離出多個姓氏。

據記載:“大明洪武二年,遷民詔下,條款具備,律森嚴,凡同姓者不準居處一村。

而那些不願更改姓名者,只能骨肉分離、天各一方,被異地安置了。

如,據家譜資料統計,山東境內的廣饒陳官鄉古氏與昌樂朱劉鎮古氏、壽光田馬鄉古氏、五蓮縣古氏等,均來自於山西洪洞縣古氏一族。

還有大部分不忍分離改姓的。

如魏氏、劉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暫離手足之情,無奈改爲兩姓——魏姓和劉姓,銅佛爲記。”(曹縣《魏劉氏合譜》)

另在河南黃縣就有魏姓與馬姓,陳姓與邵姓,周姓與單姓,溫姓與王姓都是異姓同宗。

類似這種情況,在河北、山東也不勝枚舉。

在河北省河間縣一帶至今仍有“回、翟、常一個娘”,在山東“魏、樑、陳一家人”,“崇、劉、顧是一戶”,在河南省永城“崔、謝、張、陳是弟兄”等說法。

在豫東和魯北,關於“打鍋牛”的傳說,也廣爲流散。

相傳,洪洞縣有牛氏五兄弟,在集結於大槐樹下後,方知同姓不能同遷一地。

五兄弟深知自此要勞燕分飛,天各一方,便匆忙將一口大鍋砸成五瓣,各執一片,以備將來做爲續祖尋親的標記。

時間是彌合心靈創傷的最好藥劑。

但在歷經六百年風雨後的當今,豫魯某些農村牛姓素不相識的長者們,見面後還要問“打鍋不打鍋?”如雙方都說“打鍋”,便認做同宗一家……

在冀、豫、魯,關於“打鍋牛、打鍋常、打鍋張、打鍋郭、打鍋申等傳說也廣爲流傳。

河南宜陽縣孫氏、陝西省洛川縣楊氏也有先祖打鍋的傳說。

臺灣著名作家柏楊在他的一本書中寫道:“現代的輝縣人,尤其是居住縣城東北六公里的常村郭姓居民,他們所有的記憶,最遠追溯到五百年前那個令人作嘔的明王朝初年。

其他姓氏家族,根據族譜可知端倪。

如河南輝縣的《穆氏家譜·序》中雲,穆氏於永樂年間,“自……洪洞縣亂柴溝初遷河南衛輝……穆家營莊,歷居數世。

至萬曆年間,又遷於獲邑西北隅距城十五里穆家營”。

遷往山東地區的移民主要分佈於黃泛區的東昌、濟南、兗州、青州等府,涉及今天山東的六十多個縣市。

移民遷入後,多以姓氏爲村莊、屯名,也有以故土的縣名爲名的,如丁官屯、隨官屯、胡官屯、李營、屯留營、長子營等。

山東曹縣劉莊的《魏劉氏合譜序》也記載:予族山西平陽府洪洞縣人士,大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遷民詔下,條款具備,律歷森嚴,凡同姓者不準居住一村。

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暫離手足之情,無奈改爲兩姓,銅佛爲記,傳流至今五百餘年依然存在。

據後人回憶,始祖兄弟二人,名爲光祖、亮祖,銅佛則可能是一個模樣的兩尊佛像。

山東曹縣的《王氏家譜序》中,還記載了“一王”的故事。

談到王氏始祖王良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舉家由洪洞遷居這裏。

由於王良一路上總帶着一支長矛,於是爲莊子起名爲“一王”。

這個莊子風水實在不錯,“左山東右直隸,乃兩省之邊界;前雍水後沙山,爲一方之勝地”。

於是王氏建陽宅(村莊)於河北,建陰宅(墳地)於河南,兄東弟西,六門同居。

“後繁衍到二十餘世,仍然是衣冠崢嶸,宗族旺盛,由“一王”變成了“千家王”。

但是,門戶雖別,乃是一家之人,後人雖多,“乃不忘一之王”。

古槐,伴隨着人們的繁衍生息而漸漸長大,古槐也成爲歷史的見證。

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廟、祠堂的楹額上銘記了紀念的文字,以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山東菏澤固堆袁家祠堂牆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題望槐思鄉詩:“昔日從戎驅韃虜,今朝屯田太行東。

洪洞分支老門第,曹州安居舊家風。

古崗植槐三五株,銘記晉中父老情。

臥雪傳說流千古,後昆霞蔚賽勁鬆。”河南焦作市劉氏祠堂匾額書:“派衍洪洞。”河南偃師縣牛氏家廟大廳的楹聯寫着:“十八祖平陽世澤,五百年亳西名門。”河南省濮陽縣習城鄉胡寨村胡氏祠堂內始祖像兩旁的對聯寫道:上聯是“永言孝思”,右聯是“念先祖離洪洞單車匹馬昔時苦”,左聯是“懷世宗居曹州枝繁葉茂今日榮”。

河南省武陟縣小東鄉大淘村孫氏牌位對聯:“祖洪洞支遷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河南偃師縣寇店韓寨村《趙氏宗譜》說:始祖兄弟四人,起名“經、營、槐、顯”,“顯”意爲“鄉”,合起來就是“經營槐鄉”。

陝西省蒲城縣城東北約十公里的金慄山下,有一個保持着明清風貌的村莊——山西村。

這是一個保留着原始城牆的長方形村落,村莊坐東朝西,有東西城門兩個,城牆經數百年風雨剝蝕,已有數十米坍塌,但仍有大部分保存了下來。

尤其是東面、北面的城牆保存基本完好。

其中西城門洞高約六米,門楣上方嵌有一青色碑石,上書“三槐並茂”四字,字呈紅色,旁有“大清咸豐元年重修”字樣。

據介紹,山西村是明初一王姓家族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至該村。

這一王姓家族共有弟兄三人,老大留在山西本地,老二遷至此地,老三遷至白水。

門楣上書“三槐並茂”即爲弟兄三人家族興旺,事業發達之意。

槐指山西大槐樹。

因而,蒲城的山西村也是明代人口大遷徙的歷史見證。

據村史記載說,該村遷址不久,經常有土匪、強盜來村莊擾,後在一王姓老者的倡議之下,全村村民有錢的出錢,無錢的出力,齊心協力花五年時間修築城牆。

清咸豐九年,又置鐵門一對,使西城門洞有兩道城門,堅不可摧。

西城門洞上方有三間大房,解放前還有鄉 *** 在其上辦公。

山西村的城門東西相對,門洞深約七米,門洞裏原有兩道門,由於時年已久,門已不存,然而安裝門的青石門礅、門柱洞、門槓插孔依然保存完好。

穿過門洞走進村子,一條中心道路將村子分爲南北兩半,村不大,東西長約二百餘米。

城堡內共有二十八戶居民,其餘人已搬至城外居住,以王姓爲主。

這個村在當地俗稱山西堡(bǔ)子。

村外人稱進村爲“進城”,村內人稱出村爲“出城”。

在山西村的城西門外五十米處,有一座陳舊的王氏祠堂,這裏是村民一年一度舉行聚會、搞年拜的場所。

在王氏祠堂內現存有碑石,上面清晰地記載着祠堂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

這一記載也說明了到清代康熙四十三年王氏家族已在該地成爲一大戶。

河南省南樂縣福堪鄉才丈村,楊氏的祖先於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來的。

當時楊氏兄弟二人,老大遷到今縣城北墳上居住,老二便到今才丈。

老二到新居後,在住地周圍栽了許多楊樹,希望楊姓也和楊樹一樣,能在這裏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在老二的精心培育下,不久楊樹長大成材。

老二以爲這才僅僅是新生活的開始,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他盼望成材的楊樹繼續成長,就以此給自己的村子起名叫“材長”。

至清朝末年,演化爲今名才丈。

才丈的楊姓至今已傳二十四代,有二百多戶人家。

當年山西移民東來時,大多異姓結伴而行,共同覓地建村聚居,因此新建之村多冠以姓氏。

當時山東省西部有幾戶楊姓人家在朝城北約三華里處定居,取村名楊莊,後又有史姓人在附近建村,因其地比較低窪,便取村名“史家窪”。

初建村落,難免缺這少那,遇上許多困難。

移民來時,一般只帶些衣物鍋碗,農具則一無所有。

後來慢慢置辦一些,一時也很難齊備。

特別是大件農具,價格較高,購買不易,往往要節衣縮食三五年甚至七八年才能購進一件。

當時楊莊人經過幾年努力,聯戶拴了一輛大車,一時買不起牛,外村人便把楊莊叫“楊沒牛”。

史家窪則只買了一頭牛,多年沒能拴起車,外村人便戲稱其“史沒車”。

可喜的是,一個有車沒牛,一個有牛沒車,這種“瘸腿”現象卻促成了兩村自發的聯合。

兩村把車和牛配起套來,輪流拉土、送糞、運莊稼、串親戚,協調得如同一個村,趕上大忙季節,兩村相互推讓,儘量讓對方先用。

楊家用時,總是用好草好料喂史家的牛,連一下重鞭也捨不得打,生怕弄掉一根牛毛;史家用時,儘量少裝載,走好路,遇上坎坷道,就牽牛慢行,惟恐弄壞了楊家的車。

這樣合作了幾年,牛養得膘肥體壯,車保養得完好如新。

史楊兩村親密無間的合作,在朝城一帶傳爲佳話。

史家因地處低窪,每逢水患,就去楊家躲避。

後來,史家遷居到鄰村,楊莊村址也有變更。

不論地理位置如何變化,史楊兩家卻始終保持着友好的睦鄰關係,從古至今,相沿不衰。

山西平陽府洪洞縣自前明洪武27年遷到山東一世太鴻

軍事移民到後期的經濟大移民,從組織到民間自發移民,明朝早期,山西移民洪武年間,鳳陽府一共遷入移民約48.8萬。 與此同時,明朝從江南(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