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品茶的三個境界

品茶的三個境界

品茶的三個境界是得味、得韻、得道。得味是說飲茶的初級層次,品的是茶的類別、品種、優劣。得韻是指在飲茶過程中所感知的趣味和美感,包括飲茶的環境、茶具的選用、沖泡的程序等,這種趣味和美感會因時代、人、環境、心境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風格。總的說來,茶所具備的基本品格是謙恭平和、溫文爾雅。至於得道,則指的是在飲茶的不經意間靈光閃現,從而對人生之道有所感悟。因此茶的作用,有對心性的陶冶,是心靈意義上的養生,這種陶冶要有豐厚的傳統文化底蘊當基礎。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喝茶分爲幾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喝茶是茶”。

“茶之爲飲,發乎神農。”雖然茶起源於神農氏還只是一個傳說,但卻揭示了茶來源於普通百姓日常勞動的事實。可以斷定,當初中國人將茶作爲飲品,主要是由於茶能解渴甚至藥用等本身之特性;茶最早也流行於民間,並由民間逐步流向王公貴族階層。總之,茶爲飲者之始,茶只是茶,並無後人所賦於的種種哲理與玄妙,這也算是喝茶最樸素的境界了。

今日人們口渴之際端杯即飲,漫長的商業談判和商談之中舉杯隨飲,無聊之際閒坐茶樓小飲打發時間,都算是喝茶之樸素境界,此時人們並不太在意如何沖泡和茶之味道。

第二種境界是“喝茶不是茶”。

茶流入王公貴族之後,喝茶被賦於了各種哲理和思想,人們喝的已經不再是茶。現在人們津津樂道的茶道、茶藝、茶文化即是“喝茶不是茶”的典型表現。就如茶道,人們認識不一,有最簡單的“以茶水待客之道”之說,也有如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莊晚芳先生認爲的“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之談,還有周作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爲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之論。不管論述簡單複雜,凡事一旦上升爲道,就會被賦予一種超乎尋常的哲理與玄妙,一以言之,即是“茶以載道”。因此時空不同,所載之道也即不同了,譬如中國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華,佛教強調“禪茶一味”以茶助禪,以茶禮佛,道家強調“天人和一 ”;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敬、清、寂”,要求人們通過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朝鮮茶道則提倡“中正”的茶禮精神,要求人們處事不偏不倚,不枉不正,都充分體現了“喝茶不是茶”的特點。

今日茶之流行於中國社會各界的最大原因應在於“茶可載道”,通俗的說是茶是可以任人和意淫的。商人眼裏喝茶是製造金錢,文人眼裏喝茶是創作,政客眼裏喝茶是謀權,僧人眼裏喝茶是求禪,道家弟子則喝出“重生、貴生、養生”之念。

第三種境界是“喝茶還是茶”。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此話一語道破喝茶之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這與佛教之禪相似,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所謂茶道、茶藝、茶文化,透過浮華背後還是原本之茶也。只是此時之茶,已然與樸素境界之喝茶有本質之飛躍,就如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一樣,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已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月明星朗,縱俗務繁雜,也能偷得浮生半日閒,解放被囚禁已久的行性。

喝茶的境界

喝茶的第一個境界,是解渴。跟喝開水一樣,也許比白開水還要更加容易生津。

喝茶的第二個境界,是品味。白開水有點無味,茶比它多了一層滋味,好像更容易入口。解決渴的問題同時,還滿足了味蕾。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滋味,有些清新淡雅,有些濃烈回甘,有些苦中帶甜,有些甜中有澀。

喝茶的第三個境界,是解憂。通過一泡茶,讓自己從繁雜中解放出來,回到當下。通過茶氣茶香讓重新鏈接身心,鏈接大自然,鏈接這個世界。不在人爲創造的那個小小的窄窄的世界徘徊跌撞,而是徜徉在無邊的心的海洋。有功底的,或許可以通過這泡茶打通任督二脈,到達另一個境界。那個境界的你我,又怎麼可能會有人世的煩憂?

喝茶的第四個境界,是悟道。有人說,一定時常的打坐或者冥想,能讓人的腦部處於一種特殊的狀態,並且即使不再堅持打坐或者冥想了,也能維持這種狀態。這樣的狀態,用佛教的語言說,也許就是“中正”。但是也許比中正再往上的那個狀態,那個可以超越世俗煩憂的平和無爲,就是悟道吧。但能達到這樣狀態,一來需要資質,二來需要努力,三來需要緣分。

我認識的茶友不多,畢竟纔剛剛開始喝茶。能被稱爲“茶友”的人,其實已經進入了第三個境界。畢竟絕大多數只是把茶當成一種飲料的人們,太多太多。而商業中的茶也確實只有通過鼓勵人們把喝茶代替水,才能實現把茶的生意做大。

那些能夠喝茶解憂的人,也許茶道只是一種載體,幫助他從憂中解脫。即使沒有茶,也能夠找到其他的途徑。選擇茶,這種淡然有豐富滋味的大自然的物品,也許其實也等於已經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了吧。不要那麼多紛爭不要那麼多煩憂,簡簡單單,清清淡淡像茶一樣纔是最適合。

至於我自己,喝慣了白開水,很容易在茶的滋味體會到美好,第三個境界也已經達成。至於接下來,是希望能悟道。

喝茶的三重境界

臺灣作家林清玄說:“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開,人在草木間,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喝茶的最高境界”,雖然很嚮往,但因沒有領悟過所以保留態度。倒是很同意南懷瑾先生說的:“境界包含一切境界,修道人有一分的成就,境界就有一分的不同,有兩分的成就,就有兩分的不同。人修到了某一種境界,人生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

對於不同人,或者人的不同階段,喝茶的境界和體悟應該也是不同的。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唯有茶能入爲“茶道”。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外無道,道外無人。一切道理需要人去發掘探索。人們在長期與茶打交道中,發現茶不是木然的,而是充滿靈性的,並探索出茶於人生的哲理。

有人說,“茶沒有品級高下之分,喝的是心情,是意境。”這是一種境界,還是虛無主義?也是因人而異。

人發現了茶有道性,不同的人喝同樣的茶有不同的體會,宋代禪宗大師清原行思說參禪的三個層次:“第一層,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層,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層,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喝茶概也有這三種境界,喝茶是茶;喝茶不是茶;喝茶還是茶。有些人味覺相對麻木,並不能說出茶之細微差別,感覺茶就這個味,都一個樣;有些人喝茶,味覺特別靈敏,能鞭辟入裏品出個中滋味;而有甚者,已經超越了“色”的境界,一切滋味於其都是甘之若飴。

從世間的標準來說,茶自然是有品級高下之分。就碧螺春而言,明前春茶自古以來都是朝廷貢茶,只有達官貴人才有資格享用,時期,一斤碧螺春可以換75斤大米,普通老百姓是絕對捨不得喝的,即使現在老百姓有錢了,但喝明前茶依然自覺有越軌之嫌。只有貴客來了,纔會將家中的好茶拿出來招待,而自己平時喝的常常是品級較低的茶,雖然茶葉粗糙,但是味道淳厚,倒也頗受當地老茶客的喜歡。夏天干完一場農活,舉起茶缸咕咚咕咚一口氣將茶灌下肚,那個沁人心脾、酣暢淋漓,倒也不失爲一種單純的快樂。

作爲農民和普通老百姓,喝什麼品級的茶,也需要與自己的角色相匹配,喝茶也要喝得舒服自在,心安理得。這是老百姓很淳樸的心理,也是喝茶的一重境界。

不過從品茶的角度來說,茶作爲人類文明的一部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茶同樣追求精益求精,成爲文明進程中很重要的標誌。

文人與茶自古佳話,手持清茶一杯書一卷,憑欄聽雨任神思漫遊,茶能提神益思,激發文人的創作靈感。一生嗜茶的白居易在蘇州做官時,寫下“細啜襟靈爽,微吟齒頰香,歸來更清絕,竹影踏斜陽。”的茶詩。文人喝茶之曼妙,已是出於茶之功用之外,升爲形而上之意趣矣!

茶者,察也。品茶,可以看出品茶人心的細密與覺知。“三口爲品”,品茶要一口一口,細細品飲。俗話說慢慢來,急不得,也就是說,慢慢,則來,急,則不得。“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通過慢慢品飲,心才能靜下來,心靜下來了,纔會有清晰的辨別能力,纔會有敏銳的覺知力。

禪宗關於茶的公案最經典的莫過於“吃茶去”。趙州禪師讓求法者曾來者去吃茶,不曾來者也去吃茶。吃茶,最平常的事。貌似最高深的佛理,其實都在平常樸素的生活中。趙樸初有首詩:“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吃茶去!”

茶還是那盞茶,生活還是那樣的生活。可是,心不再遠攀外緣,不再有所分別,不再執着外相,神臺清明迴歸本來面目,如金剛經中所言,“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又是一層新的境界了。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茶,解渴之物。飲茶的經歷與心境,有相似也有不同。茶中的五種境界,你是在境裏還是境外?

一、境外之境。

凡開始喝茶時,茶味都是一個樣——苦的。茶味單一,味蕾尚未打開,甚至喝所有茶都是如此的感覺。此時,“茶味”尚未入境,故稱“境外之境”。

二、初境。

喝茶一小段時間後,對茶漸漸有了分別的能力。可以喝到茶的苦澀甘甜,可以對茶的種類有了明顯的分辨。再細分還是無法體會茶味,但已可以漸漸入境,故稱“初境”。

三、韻境。

喝了更多的茶,可以更敏感的體會茶味的細節,開始能分辨入口時水與茶的結合度,茶湯的質感、厚度、綿度、飽滿度,口感的留存度、生津、回甘、喉韻、舌底鳴泉等的茶味。此時,品茶者漸漸的追求茶的“韻”味,故稱“韻鏡”。

四、覺境。

“覺”,不是睡覺的“覺”,是“發覺”的“覺”。當此時,喝茶已經是喝一種感覺:人泡茶的感覺,茶給人帶來的感覺,人與人之間的感覺。

當此時,初境與韻境已可漸漸不再在意,而驚“覺”於生命的感知,一種美好或不良的氣息都可以輕鬆被你捕捉。前輩們常說:此茶一看已經知道是什麼樣的了,不需要喝。當說的是此境。當此時,你已完成對生命的覺醒,故稱“覺境”。

五、修境。

既已達“覺境”,則應於覺悟後而入“修境”。茶本爲藥,而卻多可學之處。如大地之平凡,卻能生養萬物,包容萬物。低頭向大地學習,對視則跟茶相見。

茶,性靜而不燥,恬淡有度,平等待人。品茶或泡茶者,也該有此情志,以茶作媒,修心修身於平生,故稱“修境”

喝茶的各個階段是怎樣的?

中國人喜歡喝茶,但只是一種自然隨意的飲茶而已,網上有人給喝茶分了十八層境界。從不喝茶到愛茶再到戒茶,每一層都是一個煉獄,其實喝茶很簡單,若一定要給它分階段,竊以爲三個階段足以。

第一階段:解渴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一個階段就是處在迷茫的狀態,喝茶只是爲了解渴。剛開始喝茶瞭解不多,只知道茶好喝,願意喝,對於品茶的意義,也只是一知半解。

這個階段的喝茶人,不在乎喝茶的文化、內在,他們只知道,茶是可以解渴、提神的飲料。只要不會太苦太澀,容易入口即可。

對茶的認知還停留在表明,這種喝茶方式,也談不上“品茗”。

第二階段:知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第二階段是指有了追求的目標,在追逐的道路上,願意花心力去追尋。

在這個階段的飲茶人,會注重茶葉沖泡的技巧,願意花心思去思考如何能泡好一壺茶。

茶有千滋百味,一個沖泡的手法、不同的沖泡器皿、高低不等的水溫,對茶湯都有極大影響。喜歡喝茶的人,願意善待每一片茶葉,喝茶本身是一種享受,喜歡喝茶的人則願意慢慢去品,對每一個細節都想做到極致。

第三階段:悟茶

“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過長時間的探索之後,自然會豁然開朗,有所發現。

對茶,每個人慢慢都有自己的理解,即使不是上好的茶葉也無所謂,點一炷香,泡一壺茶,尋得內心世界的淨土。

喝到最後,頗有“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的味道,懂得品茶,卻可以不再斤斤計較喝茶的細緻功夫。

其實懂不懂茶並不重要,千利休禪師說:“須知茶道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喝什麼茶也不重要,適合自己的茶纔是好茶。喝茶就是“忙裏偷閒,苦中作樂”。每個茶人心中都有一方清雅淨土,可容花木,可納雅音。日日在此間醒來,不問凡塵,靜心享受其中!

品茶,可遇而不可求的五種境界是哪五種?

飲茶,是令人心情愉快的最佳方法,避開市井生活的喧鬧,沉積下自己的情緒。伴隨一片片茶在熱水的滋養下伸展起來,那一絲香甜滑過咽喉的一瞬間,覺得全部生命也被滌盪了一樣。但是,飲茶與飲酒還不一樣,飲酒相比飲茶則簡單的得多,或三五成羣,或吆五喝六,拼個局便可以喝酒。隨後,飲茶就需要人生境界,僅有使自己身臨其中,纔可以觸摸到那類滌盪生命意境之美。飲茶,可遇不可求的5種人生境界,碰到一切1種,都絕不允許錯過了:

一、孤影客來

“孤影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窗戶外面寒風刺骨,雪花秋風瑟瑟,竹爐內竈火燃得紅通通,泡茶的天然山泉水在竹爐上咕咕咕燒開着。一壺綠茶,如血一樣的色調,孤影客人三杯五盞茶水吞下,渾身都暖和了很多。可在孤影到來的顧客,並不是過命的交情,便是難得一見的知心;此刻,除開新燉的一杯紅茶,別的都和這類詩意沒法配對。

二、庭院閒坐

日子久了,讓一個人靜下心來的形式,除開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便是尋一處庭院,一個人閒坐。找一首自身喜歡的歌,平時忙起來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認真傾聽,儘管聲音沙啞,但卻能讓全部心身恬靜出來。一個人,什麼都不需要去想,靜座庭院,沏一壺鐵觀音茶葉。蓋壺內的鐵觀音茶葉,在熱水的影響下,伸展着腰伎,那類能圍繞生命的香味,把一切紛雜的塵事都緩解起來。

三、蕉窗夜雨

連着數日的綿延秋風秋雨,一個人的心情也消沉到了極點。頭上入境的秋雁,沙啞的鳴叫,像極心裏那裂喉的呼喊。房間內的空蕩蕩,讓本來就消沉的情緒降到零度,找一個靠窗的區域,置一張小方桌,擺着茶器。窗外的秋風秋雨滴下在碩大芭蕉葉上,發出淅淅瀝瀝的響聲,即然難以釋懷,何不暫且學會放下。一壺映出玫瑰花香的花草茶,怎麼就那麼香,品第一口突然感到他已經變得不再寂寥。有時,人就需要換一個角度進行思考,日子出過成了一地雞毛,又何必去在乎過多。不經意掙脫,更不必管理,保留殘荷聽雨聲,更無失一種殘缺的美。

四、石松聽泉

如果你實在擺脫不了,就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對着空落落的大山叫喊,之後在寬闊中傾聽自已的回聲,你喊越強烈,回聲便越跌宕。迅速情緒便恬靜了下去,仰坐到康佳大石頭以上閉上眼小歇,邊上是涓涓的山泉水。那類好像靜止不動了時光,靜與動形成了一種阻隔時間與空間比照。保溫水杯中的熱水,可能就80攝氏度的樣子,倒進玻璃茶杯中。幾塊嫩綠的龍井茶或帶着毛絨的碧螺,在靜止不動了空間內慢慢被滋養起來,一片片慢慢落下來,觸到杯內的一瞬間又繚繞飄浮起來了,一個人就是這樣靜靜地看着便能。

五、山寺魔歸雲

禪道幾乎都和茶茗沒法切分,那類沒法渡船的劫,只有指望寒山寺的號聲來滌盪。求幾柱松脂,那類縈繞的香燭一瞬間能讓一個人沉靜,心裏也瞬間變得變得不再心浮氣躁與膚淺。沏一杯綠茶,那類略微沁出的苦,像極人生道路,衝沏過幾次後,儘管還是那杯一清見底碧螺春茶,但卻不那樣苦了。

飲茶,可遇不可求的5種人生境界,就算碰到1種,也決別錯過。

喝茶的境界

1.

漸入不惑之年,越發沉靜下來。有些道理不到一定年齡沒有一定經歷,真是無法體會和領悟,比如喝茶。

原來對茶沒有一點興趣。總奇怪那些苦苦的葉子怎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並樂此不疲的去品嚐。

小時候看到爸爸飯後必會泡上一壺茉莉花茶。那茶香遠沒有茉莉花香更吸引我。聞花香比喝茶更讓我愉悅。也曾嘗試着喝上幾口茶湯,茶的苦澀味兒掩蓋了茉莉花香,於我,難以下嚥,於是放棄,寧肯喝白開水。但看着爸爸很享受的品着那質量並沒有多上乘的茶水心滿意足的樣子,心底總有幾絲困惑,茶怎麼會有如此魅力,讓爸爸每天都割捨不下?

長大後,學會了喝咖啡,喜歡它的香醇,濃烈。參加飯局,席間必會有各種茶水:嶗山綠茶,正山小種(紅茶)、大紅袍(巖茶),不管哪一類茶,到我嘴裏都是一樣的,品不出它的妙處。

真正對茶感興趣,不過是前年的事。那時與其說愛上茶不如說愛上泡茶和喝茶時的氛圍和感覺。茶藝老師泡茶時的優雅閒適;看茶在水中慢慢舒展綻放的過程和樣子;還有在泡茶人引導下,體味一泡兩泡三四泡中每泡口感的不同,不由讓我對這片樹葉產生濃厚興趣。

喝茶的境界是什麼?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觀點:喝茶更多喝的是感覺,是氣氛,是感情。當茶在,人在,一切都對,都剛剛好的時候,任何茶都是好茶,反之,則索然無味。

2.

有天下午跟媽媽應發小之約去她家店裏吃飯喝茶。她給我們泡了三款茶:一款正山小種,兩款白茶(一年和三年)。

用她的話說:我媽媽幾年都去不了她家幾次,聽說我媽媽來了,誠心邀請過來吃飯喝茶,會讓她有家的感覺;我的媽媽在她心裏就相當於於她的媽媽,這無形中也是對與我之間感情的重視和認可。她叫了自己剛剛中考完的閨女一起就餐,三代人相聚,自會在喝茶聊天中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今天與平時和她兩人相聚果然不同。50後的媽媽,70後的我倆和90後的閨女,三代同聚,氣氛活躍起來,話題也變得寬泛。喝茶過程中,每人都會將自己的感覺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品味體會。茶的品鑑變得莊重並富有儀式感。

正山小種的花果香和醇厚綿和,一年白茶的清淡爽口,三年白茶的回味悠長,在大家細細的描述與品嚐中,茶的好壞沒有多麼重要了,重要的是品茶這個過程中的交流和情意傳遞。

3.

想起一次與一茶友共享臺灣烏龍茶中的“東方美人”。

淨水,溫杯,從茶器選擇到投茶量,沖泡溫度再到沖泡時間,她都把握的剛剛好。

開始品茶,第一泡如鄰家少女初長成的清新淡雅;第二泡像待嫁女子的羞澀婉約;第三泡裏有般的萬種風情……我們在她的引領下進入她說的感受中,不自覺間被她感染,仿若身臨其境。

不過是一款茶,在她的演繹下有了出神入化的美。這次喝茶經歷給我的印象尤爲深刻。

當回家自己去沖泡同樣的“東方美人”時,美人的美卻無法如她沖泡時那般淋漓盡致的呈現。我想這就是一種境界,泡茶人將喝茶人帶進了她營造的神祕美好的境界中。這種帶入感需要功力。

吃飯,喝茶,品咖啡,不管做什麼事情,只要能心態平和,心境陽光,用一種鄭重其事的態度去對待,就容易渾然忘我,樂在其中,便能進入一種境界,在境界中品出其中真味。

其實,那真味原就在心中,只需有一份用心和靜心 。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喝茶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

茶飲到一定程度,便要講究境界。第一是識茶。中國茶品類繁多,各有特色。飲者的最起碼功夫,要一嘗便知什麼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的區別。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優劣。茶的品質差別極大,也極細。同是綠茶,龍井與碧螺春有差別;同是龍井,特級與一級有差別;同是烏龍茶,巖茶與鐵觀音有差別;同是巖茶,本山與外山有差別。雖然不必如專業茶師那麼精確,至少也要聞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淺薄,這才能品出韻味。

有了識茶的基礎,才能進入更高境界:首先是識水。茶既是一種飲料,就要講究泡茶之水的質量。對此古人已有許多高論,經典的說法是“山泉最佳,井水次之,江水又次之”。而且要如王安石一樣能喝得出江中水與江尾水的區別。今天情況已有許多變化。對於都市飲者來說,真正的泉水井水無處可覓,江水則污染得不能飲用。比較容易得到的就是優質礦泉水。注意不要用純淨水,更不宜用自來水。有了好水後,還要懂得沖泡的方法。一般來說,綠茶比較簡單,八十度左右開水即可。烏龍茶的溫度要求則較高,既要現燒,又不能沸滾太久。

有了好茶好水,還要有好的茶具。這便是識器。中國的茶器,是一門洋洋大觀之藝術。最好的當然要數江蘇宜興紫砂壺。名壺價值勝過黃金。除此,還有許多茶器如德化、景德鎮的瓷茶器也很漂亮。對於一般飲者來說,要懂得欣賞。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茶水與器具相配的道理。比如,烏龍茶要用“曼生壺,若琛甌”,必須將茶水從壺裏倒到小甌裏,考究的還配有拇指大小的聞香杯,先聞後飲,所以又叫功夫茶。綠茶就最好用玻璃杯,看茶葉在晶瑩剔透中如花般綻放,未飲先醉,自然別有風味。識器的還一重意思是要能識大器。即飲茶時的外部環境。

品茶是一種高雅的休閒活動,可在陳設典雅的茶室中邊飲邊聽若隱若現的輕音樂;可在朋友家中自泡自飲,隨心所欲,慢慢啜品。可在花前月下,樹旁水邊,席地持壺,與自然爲伍。不管什麼環境,當以清靜、潔淨爲上,方有情趣。識得水識得器,就該識人了。現在人們飲茶,已經不僅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種交際、休閒的方式。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館大興的根本原因。俗話說“人以羣分,物以類聚”。若要使這茶飲的身心兩暢,選擇什麼樣的人一起喝茶就十分重要。因爲喝茶跟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熱鬧,越喝越興奮,所以人多一些,雜一些不要緊。而茶呢,一般來說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所以共飲者就不宜多,品格也要高雅。若與勢利小人之流共座,就只會糟蹋好茶,敗壞胃口。

茶禪的寓意和境界

  “茶禪一味”、“茶禪一體”是中國 傳統 文化 中一個獨特的現象,也是茶文化和禪文化合二爲一的集中體現。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茶禪的寓意和境界,一起來看看。

   茶禪的寓意

  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飲茶 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茶禪一味”“茶即禪”--品茶如參禪。

  飲茶因能清心寡慾、養氣頤神,故向有“茶中帶禪、茶禪一味”之說。

  故中華歷來以茶香與書香、墨香齊名(號稱“三香”),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

  文人墨客,清茶一杯,淡風論雅;芸芸衆生,一茗在手,照樣海闊天空。

  平易近人,寧靜淡泊,雅俗共賞,這就是茶之性,茶之品。

  中國人與以茶爲能事,清晨人坊吃早茶,班前泡一杯花茶,待客要奉上清茶,柴、米、油、鹽、、醬、醋、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行之事。

  茶,最早是一味藥有治病的作用,《 神農本草經》雲:「 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以後茶漸爲中國人的主要飲料,那麼,普通的一種茶,能升至茶文化,這裏是因爲 士大夫們參與茶事,賦予其一種文化理念,故而有種茶、製茶、烹茶、品茶等茶的成品工作。逐漸產生了一系列規則、制度、習慣、風俗與書法、繪畫、美文、詩詞、琴棋,互爲表裏,融和成爲綜合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內伸層面,又謂-- 茶道。《周易.繫辭上》曰:「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茶道的內涵,不僅指茶法茶器,更是指具象中的道德、美學、哲學的理念,所謂茶道即人道。茶事極重「德行」, 陸羽的《 茶經》說:「茶性儉」、「最宜精行儉德之人」。在茶事中體現爲:「對己,簡樸自律;對客,待之以禮」。

   “茶禪一味”的境界

  第一重境界:“茶禪一味”與日常生活的相融

  日常生活是“茶禪一味”,的基石:“茶禪一味”,是日常生活的昇華這兩者互爲因果互相促進。

  ⒈茶葉與農禪

  佛門的茶事活動,與新式的禪林經濟爲特定的“農禪並重”密切相關正是農禪,爲茶、禪的結合提供了物質基礎。約八世紀中葉,馬祖道一率先在江西倡行“農禪結合”的習禪生活方式,鼓勵門徒自給自足。其弟子百丈懷海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創《百丈清規》,並把世俗的生產方式移入佛門。約九世紀中葉,由於新型的禪林經濟普遍得到發展,寺院栽茶、製茶就在這種自立求生、經濟的背景下大規模興起。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飲茶之風無疑也刺激了這種生產活動的持續展開。

  其時,著名的佛教寺院普陀寺,即擁有了普陀山的茶地僧侶從事茶樹 種植 並積累了豐富的種茶、採茶製茶 經驗 。據傳,直至康熙、雍正年間普陀佛茶纔開始少量供應朝山香客。而九華山佛茶大約也是唐時開始培育出來的。其僧人培植的“金地源茶”在當時就被譽爲色味俱佳的名茶。四川蒙山生產的“蒙山茶”,相傳最初是漢代甘露寺普慧禪師所培育。由於它的極爲優異的質地,長期被奉爲貢品,又被人們稱爲“仙茶”。著名的“烏龍茶”,亦即“武火巖茶”的前身,也是福建武火山當地的僧人所培育種植。據考,此茶在宋元后亦以武夷寺內僧人制作爲最佳。清郭柏蒼所著《閩產異錄》載:“武夷寺僧多普江人,以茶坪爲生。每寺請泉州人爲茶師。 清明 之後 穀雨 前,江右採茶者萬餘人”。由於僧人技藝高超,又把不同時節採摘的茶葉,用不同的工藝分別製成“壽星眉”、“少蓮子心”和“風味龍鬚”三種名茶,使其享有盛譽,經久不衰。浙江的徑山茶,名聲極高。徑山爲著名茶區,宋政和七年,徽宗賜徑山寺名爲“徑山能仁禪寺”被唐太宗賜名“國一禪師”的僧人法欽,就在寺院親植茶樹,茶林遍野而茶風亦極盛。此外,還有唐代荊州玉泉寺附近山洞水邊羅生一種野茶,經玉泉寺真公和尚加以曝制,使之“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爲仙人掌茶”。李白曾對此茶讚不絕口,稱其“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答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詩並序》)江蘇洞庭山水月院的僧採製的“水月茶”是現在皖南“屯綠茶”的前身。在明降慶年間,僧大方製茶技法精妙,因而名揚四海,人稱“大方茶”此茶流傳至今,改名爲“碧螺春茶”。還有浙江雲和縣惠明寺僧人種制的“惠明茶”,雲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亦是當地著名的佛茶。而“羅漢供茶”原由浙江天台山佛寺所供;“香林茶”則初爲杭州法鏡寺所供;“雲霧茶”最早也是江西廬山、雲居山及安徽黃山的寺院僧衆培育或加下製作出來的聞名遐邇的好茶。

  總之,在由江西創闢“農禪並重”的風尚佛教僧衆的種植茶樹與茶葉製作加工活動積累了許多經驗;長期的精心勞作,畢竟成就了茶業界繁榮,製成了諸多獨具特色的名貴茶葉。正因爲如此,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說。唐宋時的禪寺,多建造在高山峻嶺之中,僧人禪師往往時節一到便製茶。茶成了文人進入佛寺進行各類活動的最好中介,而僧人也是以茶來敬客,這成爲唐宋時一派獨特的文化氣象。

  ⒉飲茶與坐禪

  佛教僧衆坐禪飲茶的文字可追溯到晉代。《晉書·藝術傳》記載,敦煌人單道開在後趙都城鄴城(今河北臨漳)昭德寺修行,除“日服鎮守藥”外,“時復飲茶蘇一二升而已”。唐代陸羽曾在寺院學習烹茶術七八年之久,所撰《茶經》記載的“煎茶法”即源於叢林(佛教僧衆聚居之所)唐代封演《封氏聞見記》亦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終使僧人飲茶成風,有的甚至達到“唯茶是求”的境地。

  “飯後三碗茶”成爲禪寺“和尚家風” 宋代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一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上堂吃飯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東事西事。”中唐後,南方許多寺廟都種茶,出現了無僧不茶的嗜茶風尚。唐代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就記載了山僧種茶、採茶、炒制及沏飲香茶的情景。飲茶爲禪寺制度之一,寺中設有“茶堂”有“茶頭”,專管茶水,按時擊“茶鼓”召集僧衆飲茶。

  ⒊茶事活動與禪宗儀禮

  茶在禪門中的發展,由特殊功能到以茶敬客乃至形成一整套莊重嚴肅茶禮儀式,最後成爲禪事活動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深層的原因當然在於觀念的一致性,即茶之性質與禪悟本身融爲一體。正因爲茶與禪能融爲一體,所以茶助禪,禪助茶,“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茶有如此巨大功能,決非僅由其藥用性質的特殊方面所決定,正如道教最旱在觀念上把茶吸納進其“自然之道”的理論系統中一樣,禪門亦將茶的自然性質,作爲其追求真心(本心)說的一個自然媒介。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事實中,這都是一個絕佳的無與倫比的自然媒介。它的無可替代性正是禪宗能將其真正作爲一種文化而大大興盛起來的根本原因所在。

  茶與禪的碰撞點,最旱發生於藥用功能中,但不同的是,它一開始便與禪門最基本的工夫---禪定結合在一塊。而禪定正是其他宗派也注重的,所以就連最富神祕色彩的佛教密宗在其重要場合也無法離開茶。

  實際上,佛教禪宗不僅對中國的茶樹種植與茶葉加工的製作技術的發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由於禪茶精神對整個中國茶文化的滲透與普及,人人提高了茶文化的美學境界,這種境界首先體現在佛教茶文化的每一環節內。由此茶文化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品味也大大提高,可見禪宗的功勞之大。

  的確,禪僧高士能悟得禪理、茶性之間箇中之味,與其本身的修養及其美學境界有關。他們注重精神追求,淡泊物質享受和功利名份。這是他們得以保持那份清純心境,以隨時進入藝術境界的前提。因而,“碾茶過程中的輕拉慢推,煮茶時的三沸判定,點茶時的提壺高注,飲茶過程中的觀色品味,都藉助事茶體悟佛性,喝進大自然的精英,換來腦清意爽生出一縷縷佛國美景。”(樑子《中國唐宋茶道》)這是一種純粹的美的意境。

  佛教對各類“行茶儀式”的美學昇華,一方面是山於茶事活動的普遍展開,場所日益增多,交流傳播日益廣泛,因而要求也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又因出現了一些精益求精又熱心茶道的禪僧。此外,茶器的日益精良,也必然地推動着這一美學化的進程。那一套套順應佛教儀軌的茶道形式——寺院茶禮,正是適應禪僧們的集體生活而必然形成的嚴格要求。

  第二重境界:“茶禪一味”與開悟頓悟的相通

  茶如果只像開水一樣,僅是解渴;如果只像咖啡一樣,僅是提神,斷不能由單純的物質成爲文化的載體。在禪林公案中,茶與佛教的開悟頓悟相通達,終於發生了根木性的轉變。

  ⒈“吃茶去”中禪意深

  根據目前已知的材料,“茶禪一味”作爲固定詞組的成型有一個發展過程。這一禪林法語與“吃茶去”的佛家機鋒語有着內在的聯繫。“吃茶去”出自唐代名僧從諗,由於從諗禪師常住趙州觀音寺,人稱“趙州古佛”。趙州主張“任運隨緣,不涉言路。”學人問:“如何是趙州一句?”他說:“老僧半句也無。”關於“吃茶去”這一公案,《五燈會元》卷四有較詳細的記載:

  一人新到趙州禪院,趙州從諗禪師問:“曾到此間麼?”答:“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一僧,答曰:“不曾。”師又曰:“吃茶去!”後院主問:“爲什麼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喚院主,院主應諾,師仍雲“吃茶去!”

  趙州三稱“吃茶去”,意在消除學人的妄想,所謂“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據說,一落入妄想分辨,就與本性不相應了。茶與禪淵源深長,“茶禪一味”的精練概括,濃縮着許多至今也難以闡述得盡善盡美的深刻涵意。佛教在茶的種植、飲茶習俗的推廣、飲茶形式的傳播等方面,其巨大貢獻是自不待言:而“吃茶去’,三個字,並非提示那提神生津、營養豐富的茶是僧侶們的最理想的平和飲料,而是在講述佛教的觀念,暗藏了許多禪機,成爲禪林法語“天下名山僧侶多”,“自古高山出好茶”。歷史上許多名茶往往都出自禪林寺院。這對禪宗,對茶文化,都是無法迴避的重頭戲。尤其值得大書一筆的是,禪宗逐漸形成的茶文化的莊嚴肅穆的茶禮、茶宴等,具有高超的審美思想、審美趣味和藝術境界,因而它對茶文化推波助瀾的傳播,直接造成了中國茶文化的全面興盛及禪悟之法的流行。

  2、飲茶與開悟

  自從諗禪師開啓以茶入悟的法門之後,叢林中多沿用趙州的 方法 打念頭,除妄想。例如,楊歧方會,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敗將不斬,且坐吃茶,”三而云:“柱杖不在,且坐吃茶。”又如,僧問雪峯義存禪師:“古人道,不將語默對,來審將甚麼對?”義存答:“吃茶去。”再如僧問保福從展禪師:“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麼生?”從展拈起茶盞。還有,人稱“百丈(道恆)有三訣:吃茶、珍重、歇、”(均載《五燈會元》)清代康熙年間,著名法師祖珍和尚爲僧徒開講說:“此是死人做的,不是活人做的白雲恁麼說了,你若不會,則你俱是真死人也,立在這裏更有什麼用處,各各歸寮吃茶去。”(《石堂揭語》)。清代楊悼《遊牟山資福寺呈霞胤師》詩云:“趙州茶熱人人醉,臥聽空林木葉飛。”至今杭州龍井附近,懸有古楹聯:“小住爲佳,且吃了趙州茶去;曰歸可緩,試閒吟陌上花來。”總之,飲茶不僅可以止渴解睡,還是引導進入空靈虛境的手段。無怪乎,中教協會趙樸初先生1989年9月9日爲《茶與中國文化展示周》題詩曰:

  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著名書法家啓功先生也題詩:“趙州法語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誇”。

  在禪宗眼裏,任何事物都與道相通。“一切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永嘉大師禪宗集證道歌》)“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景德傳燈錄》卷六)這裏,最關鍵的是一個“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爲,就會“矇蔽其真識,不可救藥,終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爲目的,從而經常會成爲悟的束縛。禪宗強調自悟自性,也就是對本性真心的自悟。

  ⒊“茶禪一味”的禪式理解

  顯然,禪師論禪,是要排斥法執、我執,以便自悟本性。執,即束縛。就如“吃茶去”,如拘泥於此三字,死鑽牛角尖有可能成爲人們理解上即“悟道”的束縛。因此禪宗是要人們做到“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見性成佛道”。也就是說要達到“內外不住,來去自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壇經》)的精神境界。禪茶的深厚基礎,緣真實體驗的深刻性。正是在“悟”這一點上茶與禪有了它們的共同之點。所謂“體驗有得處,皆是悟”,“必工夫不斷,悟頭始出”,“古人把此個境界看作平常”,都與茶及茶事活動有着深刻的內在關聯。茶事及其活動本身就是一個極平常而自然的境界,然而真正要有高深的境界又必須是工夫不斷,“悟頭始出。”雖然“凡體驗有得處,皆是悟”,但此體驗本身即得來不易,必工夫不斷,方可有悟。進而言之,悟雖可得,亦隨時可失,所以說“得火不難,得火之後,須承之以艾,繼之以油,然後火可不滅”。這就全然是一個保持境界的事了。禪宗的茶事活動之所以日益講究,甚至將其化爲一個藝術境界,奧妙全在於此。

  趙州和尚的“吃茶去”早已從具體實際生活上升到超脫物我的一種“悟”,從而具備了一種嶄新而深刻的文化意義。如果我們僅僅依據茶的醒腦提神的藥用功能,對禪宗的坐禪修持的證道法,倒有解釋的用場,但對慧能以後禪宗那種“見性成佛”,不靠禪定的那種順乎自然的境界,則很難解釋得通。說到底“吃茶去”,是和“德山棒,臨濟喝”一樣的破除執著的特殊方法,是要去除人們的執著,一任自心。

  爲了使人“妄心不起”,就執著坐禪,這豈不是將人作爲死物一般。須知“道須通流”,心若住而不動就是心被束縛。在禪宗看來,悟道成佛完全不須故意做作,要在極爲平常的生活中自然見道。長慶慧禪師,二十餘年坐破七個,仍未見性,直到一天偶一卷簾,才忽然大悟,即作頌口:“也大差,也大差,捲起簾來見人下有人問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頭打。”一旦豁然貫通靠的卻是解去坐禪的束縛。因而真正深通禪機者,往往一切聽之自然,自在無礙。“要眠即眠,要坐即坐”,“熱即取涼,寒即向火”。慧能所以強調“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平常心是道,平常心外再無什麼“道心”。就這點而言禪宗的確表現了“世間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間法”的世俗精神。而茶正好應合了這種世俗精神,體現了這種世俗精神,它平平常常,自自然然,毫無神祕之處,卻又是世俗生活中不可少之物。有了它,便“日日是好日”,“夜夜是良宵”。茶之爲物,在禪宗看來,真可悟道見性,因它是物又超越物,如“吃茶去”,就是悟道方式的機鋒;又因它有法而又超越法,自在無礙,不須強索。正如臨濟義玄所說:“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古尊宿語錄》卷十一)這正是禪宗的精神所在;這種精神無不體現在禪宗的茶文化中。

  江西的黃龍慧南禪師,即由臨濟宗分出的黃龍宗的開山祖師,他就曾以“人人盡有生緣,上座生緣在何處了?”“我手何似佛手了?”“我腳何似驢腳了?”這三個牛頭不對馬嘴的提問,標榜爲“黃龍三關”,而且“三十餘年,示此三問”,藉以“接引”僧衆。這位黃龍宗的開山祖師,在鄭重地 總結 “三關”的“自頌詩”中,特別地突出了“趙州茶”。據 ((五燈會元》載:“師自頌曰:‘生緣有語人皆識,水母何曾離得蝦。但見日頭東畔上,誰能更吃趙州茶。’”其實自趙州從諗禪師發明“吃茶法”這一偈語後,“趙州茶”也成爲禪門徑直使用的 典故 。從諗是南泉願禪師的弟子,江西馬祖道一禪師的徒孫,當時即名揚天下,人稱“趙州眼光,爆破四天下”(《五燈會元·浮杯和尚條》)其時,“趙州茶”與“吃茶去”早已成爲人們熱知的“趙州關”。黃龍慧南禪師的“三關”當不會與“趙州關無關吧。前者與後者都是以茶連接的。其實從諗禪師曾留下許多著名禪案。如“大道透長安”、“無”、“庭前柏樹子”等等。然至今仍傳頌入口的不就是“吃茶去”嗎。可見它是滲透了“茶禪一味”的文化意義,才穿透歷史時空而被中國社會的各個層面所接受的。

  第三重境界:“茶禪一味”與平常心的相和

  開悟頓悟自然是高境界,而具備平常心是更高的境界。平常心的養成是和茶禪一味相和諧的、相協調的。而平常心的倡導,又是和江西密不可分的。

  禪宗的“一華(花)五葉”,孕育開放於唐宋時代,而它生根建基的上壤乃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江西大地。“五葉”之中的曹洞、潙仰、臨濟三宗以及臨濟分權而出的楊岐、黃龍二派,皆直接誕生於江西曹洞之名得自宜豐的洞山和宜宣的曹山,潙仰之名一半來自宜春的仰山,楊岐之名得自萍鄉的楊岐山,黃龍之名得自修水的黃龍山,而臨濟宗名雖山義亥禪師傳法河北臨濟村所起,但義玄受法參學處正是江西,宜豐的黃果山纔是該宗的祖籍祖庭。“五葉”中的另兩枝雲門宗、法眼宗,分別由文偃禪師創建於廣東雲門山、文益禪師創建於南京清涼山,他們都是青原一系的法嗣,二宗的主要活動雖然當時不在江西,卻與江西的關係甚爲密切。雲門宗主文偃創宗前遍參江西名山尊宿,在廬山、水修等地建寺修學,其宗門子嗣在江西活動的大有人在,像洞山的曉聰、契嵩,雲居山的佛印,廬山的懷璉,都是名震人主的雲門龍象。法眼宗主文益開悟於漳州羅漢院,得桂琛禪師法緒,然後受江西撫州牧的延請,住持撫州曹山崇壽院,開堂授徒。他在撫州傳法,“四遠之僧求益者,不減千計”。其門下諸如德韶、道欽、慧明等一批優秀徒衆,皆學禪得法於崇壽院。文益晚年始受唐國主之邀,住金陵弘法,而其宗風禪法早在江西撫州就已經定型。雲門、法眼二宗若要溯源其出,江西吉安的青原山,乃其尋根祭祖的聖庭。因此,也不妨這樣說:江西是禪宗五宗七派的共同發源地。

  談到江西禪宗,人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著名的禪師馬祖道一。在中國禪宗發展史上,馬祖道一確實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胡適先生在《論禪宗史的綱領》中對此曾有過這樣一段評論:“達摩一宗亦是一種過渡時期的禪。此項半中半印禪,盛行於陳隋之間,隋時尤盛行。至唐之慧能、道一纔可說是中國禪。中國禪之中,道家自然主義成分最多,道一門下不久成爲正統。‘中國禪’至此始完全成立。”印順禪師所著的《中國禪宗史》也持類似觀點,認爲馬祖道一的洪州禪出現之後,才標誌着禪學中國化的真正完成。作爲繼慧能之後出現的偉大禪師之一,馬祖道一在禪學領域的影響自然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在於他提出了“平常心是道”這樣一種充滿中國特色的佛性理論。

  馬祖道一此說一出,幾乎成爲後世洪州禪學的不二法門。特別是到了臨濟義玄手中更是將“平常心是道”的 口號 表述爲“立處皆真”。義玄認爲“佛教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 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你且隨處作主,立處皆真”(《古尊宿語錄》卷四)。主張人與道之間沒有間隔,自然相契,,並有偈雲:“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臨濟語錄》)至此不難看出,“平常心是道”的佛性論,實際上已經把慧能開闢的南宗禪所獨有的那種自在無礙、隨心所欲的活潑宗風發展到了極致。

  慧能開闢的南宗禪向來提倡“直指人心,頓悟成佛”,而“直指”與“頓悟”的前提則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也就是要截斷思維意識的邏輯運行線路。用宋代楊岐派著名禪師圓悟克勤的話來說,就叫做“截斷衆流”。圓悟克勤在《碧巖錄》中總結當時風行的石門禪的禪風的特點時說道:

  雲門尋常一句中,須具三句,謂之函蓋乾坤句,隨波逐流句,截斷衆流句。放去收來,自然奇特,如斬釘截鐵,教人度不得。

  所謂“教人度不得”,也就是要截斷人們思維意識的邏輯運行線路,使人們通常的思維活動在其中寸步難行。

  禪宗是中國士大夫的佛教,浸染中國思想文化最深,它比以前各種佛學流派更多地從老莊思想及魏晉玄學中的“道可道,非常道”及“言不盡意”、“少得意忘像”中吸取了精華,形成了以直覺觀、沉思默想爲特徵的參禪方式,以活參、頓悟爲特徵的領悟方式;以自然、凝鍊、含蓄爲特徵的表達方式改變了過去佛教灌輸與說教的習慣,突出了自悟的知覺觀照方式。禪宗常講“平常心”,何謂“平常心”呢?即“遇茶吃茶,遇飯吃飯”(《祖堂集》卷十一),平常自然,這是參禪的第一步。禪宗又講“自悟”,何謂“自悟”?即不假外力,不落理路,全憑自家,若是忽地心花開發,便打通一片新天地。“唯是平常心,方能得清淨心境,唯是有清淨心境,方可自悟禪機。”(葛兆光《佛影道蹤》)既不要開悟也不要頓悟,而是能夠自悟,平常心怎麼不是一種更高超的體道呢?因此,清代湛愚老人《心燈錄》稱讚:“趙州‘吃茶去’三字,真直截,真痛快。”黃龍慧南禪師也有偈雲:“相逢相問知來歷,不揀親疏便與茶。翻憶憧憧往來者,忙忙準辨滿甌花。”

茶道境界

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追尋自我之道。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如何從小小的茶壺中去體悟宇宙的奧祕?如何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動中明心見性?如何通過茶道的修習來澡雪精神,鍛鍊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個——靜。

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莊子說:“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準,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老子和莊子所啓示的“虛靜觀復法”是人們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

道家的“虛靜觀復法”在中國的茶道中演化爲“茶須靜品”的理論實踐。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寫道:“茶之爲物,……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徐禎卿《秋夜試茶》詩云:

靜院涼生冷燭花,風吹翠竹月光華。

悶來無伴傾雲液,銅葉閒嘗字筍茶。

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虛靜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你的心靈便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虛靜昇華淨化,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涵玄會,達到“天人和一”的“天樂”境界。

在茶道中,靜與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還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歸地把“靜”作爲茶道修習的必經大道。因爲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課內斂含藏,靜可洞察明激,體道入微。可以說:“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

中國四大茶道流派

貴族茶道

由貢茶而演化爲貴族茶道,達官貴人、富商大賈、豪門鄉紳於茶、水、火、器無不借權方和金錢求其極,很違情背理,其用心在於炫耀權力和富有。源於明清的潮閩工夫茶即貴族茶道。

雅士茶道

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緣,他們有機會得到名茶,有條件品茗,是他們最先培養起對茶的精細感覺;茶助文思,又最先體會茶之神韻。是他們雅化茶事並創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響此後相繼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說,沒有中國古代的士便無中國茶道。

禪宗茶道

僧人飲茶歷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於叢林修持,由“茶之德”生髮出禪宗茶道。僧人種茶、製茶、飲茶並研製名茶,爲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茶學的發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勞。日本茶道基本上歸屬禪宗茶道。

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進入世俗社會,行於官場,染幾分官氣。行於江湖,染幾分江湖氣;行於商場,染幾分銅臭;行於清場,雜幾分脂粉氣;行於社區,染幾分市儈氣;行於家庭,染幾分小家子氣。薰得幾分人間煙火,焉能不帶煙火氣。這便是生髮於“茶之味”以“享樂人生”爲宗旨的。

道茶禮儀:

第一、茶具一定要潔淨,包括茶杯、茶壺、托盤及裝茶葉的罐、盒。

第二、取茶葉要用專用的器皿----竹製或木製的茶勺,也可用不鏽鋼或陶製的勺代替,不要用手抓

第三、要用雙手敬茶,杯把在客人的右邊。敬茶時要用茶托盤,如果沒有,也要用小茶碟,一手託着小茶碟底部,一手扶着茶杯,雙手捧上。手指不能觸及杯沿。

第四、第一杯差要敬給來賓中的年長者,如果是同輩人,應當先請女士用茶。

第五、淺茶滿酒。說的是給客人斟酒要倒滿,敬茶只需七八分滿。

茶文化:

茶作爲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爲美容、養顏的飲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稱茶爲:“健康之液,靈魂之飲。”在法國人眼裏,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爲是“萬病之藥”,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範圍,發展昇華爲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爲“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茶被人們視爲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徵。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爲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在唐人陸羽 《茶經》中都明顯得到體現。

古代衆多的茶道專著,儘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飲技藝上卻有一個共同點,即一切外部表現形式都是爲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鮮香甘醇”,絕非爲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國茶道要求:(一)茶具必須清洗潔淨;(二)主張用輕清之水煎茶,有條件時用泉水、江水,甚至用鬆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三)講求水沸適度。(四)要求使用名貴優質茶具,並規定首先要將茶碗燙熱或烤熱,以便於茶湯香氣充分升揚。

茶道

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爲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爲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

茶道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爲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爲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爲新茶、甘泉、潔器爲一,天氣好爲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爲一;反之,是爲“三不點”。明代爲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爲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鑑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爲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餚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日本茶道

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兩種。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②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麪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爲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麪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纔算鬥茶的最後勝利。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爲講究。

參考資料:百度

標籤: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