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古代語聰字怎麼寫,聰字能組成哪些詞

1.“聰”字能組成哪些詞

“聰”字能組成聰明。聰慧。聰穎。失聰。聰敏等

古代語聰字怎麼寫 聰字能組成哪些詞

聰字的拼音是: 【cōng】,簡體部首: 耳 ,部外筆畫: 9 ,總筆畫: 15

釋義:

◎ 聽覺:失~。

◎ 聽覺靈敏:耳~目明。

◎ 心思靈敏:~明。~睿。~慧。~穎。

組詞:

◎ 聰慧 cōnghuì

[bright;intelligent] 聰明;明慧

自幼聰慧

◎ 聰敏 cōngmǐn

[quick] 聰明,頭腦反應快

一個聰敏、才華橫溢的學生

◎ 聰明 cōngming

(1) [wise]∶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

◎ 聰穎 cōngyǐng

[intelligent] 聰明敏銳

造句:

1、我們在學習和工作中,要充分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

2、弄巧成拙的人,都自以爲很聰明。

3、姐姐是個既聰明又俊俏的姑娘。

4、小明頭腦聰明,什麼難題也難不住他。

5、李叔叔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他有一個溫柔的妻子和一個聰明的女兒。

成語:聰明智慧。自作聰明。耳聰目明。冰雪聰明。聰明一世。

冰雪聰明的意思:冰雪聰明,形容人很純潔聰明。比喻人聰穎,聰明非凡。出自唐·;杜甫《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漢中判官》詩:“冰雪淨聰明,雷霆走精銳。”

2.聰字的來歷

聰 cōng

〈形〉

(1) (形聲。從耳,總聲。本義:聽力好)

(2) 同本義 [(of hearing) acute]

明察。指耳聞聲音而心能辨別其是真假

引申

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詳細解釋及字源字形看這裏

3.在說文解字中怎麼解釋“聰”字

人認識世界無非通過兩種最基本的途徑:看和聽,或曰見和聞, “聰明”一詞的本意就是指聽的能力和看的能力。

《尚書·洪範》言五事,視、聽皆在其中:“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

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睿作聖。” 但是,認識又不止於見、聞,五事中最重要的“思”,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是“心”的職能。

沒有心的主導,即使耳目鼻口和外界發生接觸,也不會產生實際的效果:“耳之情慾聲,心不樂,五音在前弗聽。目之情慾色,心弗樂,五色在前弗視。

鼻之情慾芬香,心弗樂,芬香在前弗嗅。口之情慾滋味,心弗樂,五味在前弗食。

欲之者,耳目鼻口也;樂之弗樂者,心也。心必和平然後樂,心[必]樂然後耳目鼻口有以欲之,故樂之務在於和心,和心在於行適。”

(《呂氏春秋·適音》)簡帛《五行》中更是形象地說:“耳目鼻口手足六者,心之所役也。心曰唯,莫敢不唯;心曰諾,莫敢不諾;心曰進,莫敢不進;心曰後,莫敢不後;心曰深,莫敢不深;心曰淺,莫敢不淺。

和則同,同則善。”一言以蔽之:“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

(《孟子·告子上》)有的文獻中甚至以君主和百官之間的關係來比喻心和其他器官之間的關係:“心之在體,君之位也;九竅之有職,官之分也。心處其道。

九竅循理;嗜慾充益,目不見色,耳不聞聲。”(《管子·心術上》) 見聞與聽 在中國傳統哲學的文獻中,我們不難發現耳(聽)目(視)心(思)並稱的地方,尤其是強調不能侷限於眼前的、顯而易見的事物,更要防止被蔽塞”,(1)最好的辦法是藉助於天下或一國的耳目和心思。

依靠間接或者微妙的信息而得出準確的結論,尤其受到推崇,東郭牙就是根據管仲的表情和手勢而斷定齊要伐莒,被管仲稱作“聖人”,《呂氏春秋·審應》也高度評介:“凡耳之聞,以聲也。今不聞其聲,而以其容與臂,是東郭牙不以耳聽而聞也。

桓公、管仲雖善匿,弗能隱矣。故聖人聽於無聲,視於無形。

詹何、田子方、老耽是也。” “聽於無聲,視於無形” 可以說是見聞的最高境界。

儘管如此,人們一般還是對“親眼”看見的東西抱有特殊的信任和關懷,海德格爾提出與“看”的“智慧”相對應的尚有“聽”的“智慧”,而不該將“聽”完全歸約於“看”,就象不應將“時間”完全歸約於“空間”一樣,他認爲事物之本性尚未明亮,它尚未得到傾聽。葉秀山先生評論說(2): 我們看到,“傾聽”這層意思的開發,對於西方哲學傳統來說,意義太大了。

並不是說,西方人從來沒有注意過“聽(覺)”的問題,而是說,“聽”在哲學的意義上開發得不夠,“聽”被侷限於“看”的工具和手段——對於“看”的描述,而“聽”到的,都要“還原” 爲“看”到的。 “傾聽”之引入哲學層次,開啓了一個縱向的天地。

人們再也不“只顧眼前”,而是要顧及事物的“過去”和“未來” 。人們認識到,我們眼前的事物,都有它的“過去”和“未來”。

事物面對我們,都在訴着說它的“過去”,並“吐露”着它對“未來”的“設計”,問題在於我們能不能“聽懂” 它的“話”。 根據葉秀山先生的提醒,同時也得益於近年出土文獻中對“聽”和“見而知之”、“聞而知之”的重視,我們也會饒有興趣地發現,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對於“傾聽”或“聆聽”的重視是也值得注意的。

聽(聽),《說文解字》謂:“聆也,從耳。”段玉裁注:“耳悳者,耳有所得也。”

在《詩經》中,屢次出現“神之聽之”,(然後)如何如何的句子,如《穀風之什·小明》“神之聽之,式谷以女” 、“神之聽之,介爾景福”。可見“聽”是神的能力,也是人爲神所知的途徑。

中國古代,朝政、天命、獄訟、人情等等都是聽的對象,“兼聽則明”“聽逆耳之言”備受推崇。(3)“吾聞之”如何如何的材料隨處可見。

有時“聽”甚至成爲一切判斷手段的代稱:“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周禮·秋官司寇》)《管子·九守·主聽》還提出了“聽”的辦法,主張即不能閉塞,也不能“失守”:“聽之術曰:勿望而距,勿望而許。

許之則失守,距之則閉塞。”可見,“聽”已經遠遠超出了耳的功能,成爲認識和判斷的代名詞。

以心聽與以神聽 《文子》中對 “聽” 特別重視,還強調以“神”聽, 2482 修[修]德非一聽,故以耳聽者,學在皮膚;以心聽 0756 學在肌月[肉];以□聽者, 2500 不深者知不遠,而不能盡其功,不能 ——竹簡《文子》 文子問道,老子曰:學問不精,聽道不深。凡聽者,將以達智也,將以成行也,將以致功名也,不精不明,不深不達。

故上學以神聽,中學以心聽,下學以耳聽;以耳聽者,學在皮膚,以心聽者,學在肌肉,以神聽者,學在骨髓。故聽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盡其精,不能盡其精,即行之不成。

凡聽之理,虛心清靜,損氣無盛,無思無慮,目無妄視,耳無苟聽,專精積精,內意盈並,既以得之,必固守之,必長久之。 ——今本《文子·道德》 對照竹簡本和今本《文子》,我們可以看出,其中認爲對道的把握,要。

標籤:聰字 語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