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發解在古代是幾歲

發解在古代是幾歲

發解在古代不指歲數,它有四個意思。一是唐宋時應貢舉合格者,謂之選人,由所在州郡發遣解送至京參與禮部會試,稱“發解”;二是明清時鄉試舉人第一名稱爲解元,考中舉人第一名爲“發解”;三是泛指鄉試考中舉人;四是指押送犯人。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在古代,人們通常將發解(即成年)的年齡設定爲20歲。這意味着當一個人達到20歲時,被認爲已經成年,具備了應對社會責任和義務的能力。然而,不同文化和時期可能存在一些差異,因此具體的發解年齡可能會有所不同。總體而言,在古代的大部分文化中,發解年齡大致在20歲左右。

古代年齡稱謂:垂髫 束髮 弱冠 而立 不惑 知命 花甲 古稀! 耄耋 期頤 都表示

1、垂髫(tiáo):3、4歲至8、9的兒童。

2、束髮:指15歲。

3、弱冠:指20歲。

4、而立:指30歲。

5、不惑:指40歲。

6、知命(半百):指50歲。

7、花甲(耳順):指60歲。

8、古稀:指70歲。

9、耄耋:指80-90歲。

10、期頤:百歲。

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於《論語·爲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漢人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爲年齡稱謂。

擴展資料

年齡稱謂

年齡稱謂是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年齡稱謂大多是記載在書籍之中,然後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比如總角是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是因爲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年齡稱謂

發解的解釋

發解的解釋

(1) 唐 宋 時,應貢舉合格者,謂之選人,由 所在 州郡發遣解送至京 參與 禮部 會試,稱“發解”。 宋 司馬 光 《論諸科試官狀》:“臣伏見朝廷取勘諸處發解考試諸科官,以所解之人到省十有九不中者。”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罪發解》:“ 後唐 明宗 長興 三年,詔選人文解不合式,罪發解。”《宋史·選舉志一》:“﹝ 崇寧 三年詔﹞ 天下 取士,悉由學校升貢,其州郡發解及試禮部法並罷。”《續資治通鑑·宋太宗端拱 元年 》:“先是 開封府 發解,如諸州之制,皆府官專其事。是秋,以府事繁劇,始別勑朝臣主之,定名訖,送府發解如式。” (2) 明 清 時鄉試舉人第一名稱爲解元,考 中舉 人第一名爲“發解”。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卷下:“ 唐寅 字 子畏 ,少有逸才,發解 應天 第一。”《警世通言·鈍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縣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發解,還是發魁?” 清 戴名世 《宋嵩南制義序》:“ 先生 年逾弱冠,即發解 江 南,爲第一人;旋登 進士 ,入史館。” (3)泛指鄉試考中舉人。《古今小說· 金玉 奴棒打薄情郎》:“ 莫稽 由此 才學日進,名譽日起,二十三歲發解連科及第。” 魯迅 《 中國 小說史略》第二十篇:“﹝《鐵花仙史》﹞ 誠齋 又招 儒珍 爲西賓,而 蔡其志 晚年孤寂,亦屢來迎 王 ( 王儒珍 ),養以爲子,亦發解,娶 誠齋 之女 馨如 。” (4)猶起解。舊時謂押送犯人。《古今小說·楊越國奇逢》:“ 王興 道:‘且莫細談,明早老 將軍 起身發解時,我站在傍邊,你只看着我,喚我 名字 起來, 小人 自來與你分解。’”《說岳全傳》第三四回:“﹝ 粘罕 ﹞遂傳令叫小元帥 金眼郎郎 、 銀眼郎郎 :‘你二人領兵一千,將 吉青 上了囚車,連軍器馬匹,一齊解往四狼主那邊去。’二人領命,立刻發解起身。”

詞語分解

發的解釋 發 (發) ā 交付,送出:分發。發放。發行(批發)。 放,射:發射。百發百中。煥發。 表達,闡述:發表。發凡(陳述某一學科或一本書的要旨)。闡發。 散開,分散:發散。 開展,張大,擴大:發展。發揚。 解的解釋 解 ě 剖開,分開: 解剖 。分解。瓦解。解體。 把束縛着、繫着的 東西 打開 :解開。解甲歸田。解囊相助。 除去,除,廢除,停止:解放(a.使廣 大人 民 羣衆 脫離 壓迫;b.解除束縛而得到 自由 )。解除。解餓。解乏。

襁褓,垂髫,豆蔻,束髮 各指多少歲

仔細看,你會很清楚的

年齡的稱謂。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總角是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爲“豆蔻年華”)。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因爲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歲。古稀是七十歲。耄(mao)耋(die)指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爲收發結之,即兒童的髮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爲「總角」。

垂髫:髫,古時小孩下垂的頭髮,於是以「垂髫」指童年或兒童。

始齔:齔,兒童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恆牙。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齔」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束髮: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爲髻,因以「束髮」爲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

古代年歲的別稱

總角:指童年。

語出《詩經》,如《詩·衛風·氓》“總角之宴”,又《齊風·甫田》“總角兮”。以後稱童年爲“總角”。陶淵明《榮木》詩序:“總角聞道,白首無成。”

垂髫:指童年。

古時童子未冠,頭髮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田賦》:“被褐振裾,垂髫總髮。”

束髮:指青少年。

一般指15歲左右,這時應該學會各種技藝。《大戴禮記·保傅》:“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及笄:指女子15歲。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髮而用笄貫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歲。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稱“待字”。

語出《後漢書·曹皇后記》“小者待年於國”。以後稱女子待嫁的年歲爲“待年”。《文選·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聲夙振。”

弱冠:指男子2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已經成年。左思《詠史》詩之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羣書。”

而立:指30歲。

語出《論語·爲政》“三十而立”。以後稱三十歲爲“而立”之年。《聊齋志異·長清僧》:“友人或至其鄉,敬造之,見其人默然誠篤,年僅而立。”

不惑:指40歲。

語出《論語·爲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40歲的代稱。應璩《答韓文憲書》:“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艾:指50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老年頭髮蒼白如艾。《通俗演義》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還有什麼不滿意的事?”

花甲:指60歲。

以天干地支名號錯綜參互而得名。計有功《唐詩紀事》卷六十六:“(趙牧)大中鹹通中效李長吉爲短歌,對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環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歲。

語出杜甫《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稱“白首”。

《後漢書·呂強傳》:“故太尉段潁,武勇冠世,習於邊事,垂髮服戎,功成皓首。”

黃髮: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魯頌· 宮》“黃髮臺背”。老人頭髮由白轉黃。曹植《贈白馬王彪》:“王其愛玉體,俱享黃髮期。”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鮐背:指長壽老人。

語出《詩經》,如《詩·大雅·行葦》“黃臺背”,“臺”與,“鮐”通用。《爾雅·釋詁》:“鮐背,壽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鮐魚背。

期頤:指百歲。

語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謂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蘇拭《次韻子由三首》:“到處不妨閒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

古代年齡稱謂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及笄是幾歲

及笄是指女子滿了15歲。

及笄又叫“既笄”,指古代漢族女子滿15週歲結髮,用笄貫之,因此稱女子滿15週歲爲及笄。及笄一詞最早出自《禮記》之中,及笄中的“笄”字指的就是女子的髮簪,及笄也可以理解爲插髮簪。及笄是古代女子成年的一個分水嶺,在古代,女子過了及笄之年就可以結婚生子了。

不管是及笄還是及冠都是古代男女的大節日,在這一天,通常會舉行盛大的成年禮,邀請親朋好友以及有名望的人蔘加見證,而在成年的這一年,也是青年男女最適合婚假的年齡。

古代具體年齡對應稱謂及其來源和含義

1、初度指小兒初生之時。

2、赤子、襁褓未滿週歲的嬰兒。

3、牙牙嬰兒學語的聲音。

4、周晬指嬰兒週歲。

5、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兒(2—3歲的兒童)。

6、古代兒童將垂髮紮成兩個髮髻,形狀似羊角,(“總”爲聚攏的意思)故稱“總角”。

7、童齔通常指人的兒童少年時期。

8、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9、始齔、齠年男孩八歲。

10、幼學因爲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爲十歲代稱。

11、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以豆蔻來指代女子13歲。

古代知識分子的等級

古代知識分子的等級爲:童生、秀才、舉人、進士。

1、童生

童生,明清的科舉制度,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都稱爲童生或儒童。但需要註明的是,童生並不完全等同於未考上秀才的學子。根據明朝史載,只有通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覈的學子才能被稱作童生,成爲童生方有資格參加院試,成績佼佼者才能成爲秀才。

2、秀才

明、清時,秀才是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生員的俗稱。得到秀才資格,是進入士大夫階層的最低門坎。成爲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種特權。例如免除差徭,見知縣時不用下跪、知縣不可隨意對其用刑、遇公事可稟見知縣等等。

只有生員資格的秀才並沒有俸祿,若果未能通過之後的鄉試中舉,亦不足以爲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進一步,只能回鄉以教書等方法爲生。這些在經濟上並不富裕,但在社會上地位稍高於平民的讀書人被稱爲窮秀才。

3、舉人

舉人是指被薦舉之人。漢代取士,無考試之法,朝廷令郡國守相薦舉賢才,因以“舉人”稱所舉之人。唐、宋時有進士科,凡應科目經有司貢舉者,通謂之舉人。至明、清時,則稱鄉試中試的人爲舉人,亦稱爲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習慣上舉人俗稱爲“老爺”,雅稱則爲孝廉。

4、進士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者,稱爲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唐朝時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爲主要,後來詩賦成爲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

元、明、清時,進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爲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擴展資料:

1、科舉指歷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方式。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爲題,規定文章格式爲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爲準。

2、清人爲了取得參加正式科舉考試的資格,先要參加童試,參加童試的人稱爲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爲生員(清代有府學、州學和縣學)。生員“入學”後即受教官(教授、學正、教諭、訓導)的管教。清初生員尚在學宮肄業(有月課和季考,後來變成有名無實了),又稱爲生,俗稱秀才。這是“功名”的起點。

3、生員分爲三種:成績最好的是廩生,有一定名額,由公家發給糧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額;新“入學”的稱爲附生。每年由學政考試,按成績等第依次升降。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爲:鄉試,會試,殿試。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_科舉制度 百度百科_童生 百度百科_秀才

發解及第在古代的意思?

發解及第表示,發榜考中瞭解元。發解,明清時鄉試舉人第一名稱爲解元,考中舉人第一名爲“發解”。及第,指科舉考試考中,特指考中進士,明清兩代只用於殿試前三名。

古代前輩能叫書生爲後生嗎?

書生是進京趕考的,遇到一老者,那老者學識淵博,這時候他該稱呼書生什麼?

(下面的材料有關的稱謂對你可能有幫助。在文章中自己尋找吧。)

小生:舊時晚輩對尊長稱自己的謙詞。

小子:舊時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自稱的謙詞。

晚生:舊時父人對前輩稱己的謙詞。

先生:古時對“門館”、“私塾”老師中年長者的尊稱。

舉人:原指被推薦之人,爲歷代對各地鄉貢人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爲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爲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爲“老爺”。

秀才:別稱“茂才”。本系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爲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採漸漸廢去,僅作爲對一般儒生的泛稱。

科舉制度在不同時期規定不盡相同。舉明、清兩代爲例讀書人先須參加“童試”,參加者無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爲“生員”,又名“序生”,俗稱“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人學的附學生員。取得秀才資格的人,纔可參加正式科舉。

童生:凡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習慣上稱爲童生。

院試:由省學政主持,童生參加考中的稱秀才,也叫生員,一般可稱相公。此二者只是預選形式,鄉試、會試、殿試纔是正式的科舉考試。

鄉試:每隔三年在省城舉行,秀才可以參加,考中的叫舉人,可稱老爺。 平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亞元。

此材料來自《百度文庫》“中國古代稱謂大全”部分章節。

大家給我介紹幾個古代的人對別人的稱謂

人的稱謂

【直稱姓名】

大致有三種情況:

(1)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

(2)用於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

(3)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餘慶獻諂於後”。

【稱字】

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繫。字是爲了便於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於禮貌和尊敬。

如稱屈平爲屈原,司馬遷爲司馬子長,陶淵明爲陶元亮,李白爲李太白,杜甫爲杜子美,韓愈爲韓退之,柳宗元爲柳子厚,歐陽修爲歐陽永叔,司馬光爲司馬君實,蘇軾爲蘇子瞻,蘇轍爲蘇子由等。

【稱號】

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後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於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稱諡號】

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後被追加的稱號叫諡號。

如稱陶淵明爲靖節徵士,歐陽修爲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爲王文公,范仲淹爲范文正公,王翱爲王忠肅公,左光斗爲左忠毅公,史可法爲史忠烈公,林則徐爲林文忠公。而稱*臣秦檜爲繆醜則是一種“惡諡”。

【稱齋名】

指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爲誠齋,人們稱其爲楊誠齋;姚鼐因齋名爲惜抱軒而被稱爲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稱蒲松齡爲聊齋先生,梁啓超爲飲冰室主人,譚嗣同爲譚壯飛(其齋名爲壯飛樓)。

【稱籍貫】

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今山西永濟)人,故而人稱柳河東;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被稱爲湯臨川(江西臨川人);清初學者顧炎武是江蘇崑山亭林鎮人,被稱爲顧亭林;康有爲是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被稱爲袁項城(河南項城人)。清末有一副飽含譏刺的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上聯“合肥”指李鴻章(安徽合肥人),下聯“常熟”即指出生江蘇常熟的翁同解。

【稱郡望】

韓愈雖系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但因昌黎(今遼寧義縣)韓氏爲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爲韓昌黎。再如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爲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稱官名】

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梅花嶺記》有“經略從北來”、“謂顏太師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句,“經略”是洪承疇的官職,“太師”是顏真卿官職“太子太師”的省稱,“少保”則是文天祥的官職。《與妻書》:“司馬春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司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馬。把官名用作人的稱謂在古代相當普遍,如稱賈誼爲賈太傅;“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官至右軍將軍,至今人們還稱其王右軍;王維曾任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遺,故而被稱爲杜拾遺,又因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被稱爲杜工部;劉禹錫曾任太子賓客,被稱爲劉賓客;柳永曾任屯田員外郎,被稱爲柳屯田;蘇軾曾任端明殿翰林學士,被稱爲蘇學士。

【稱爵名】

《訓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寇準的爵號是萊國公,萊公是省稱。《梅花嶺記》“和碩豫親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鐸被封爲豫親王。《柳敬亭傳》“寧南南下,皖帥欲結歡寧南,致敬亭於幕府”,寧南是明末左良玉爵號寧南侯的省稱。再如諸葛亮曾封爵武鄉侯,所以後人以武侯相稱;南北朝詩人謝靈運襲其祖謝玄的爵號康樂公,故世稱謝康樂;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鄭國公,故世稱魏鄭公;名將郭子儀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因功封爵汾陽郡王,世稱郭汾陽;大書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稱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司馬光曾封爵溫國公,世稱司馬溫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劉基封爵誠意伯,人們以誠意伯相稱。

【稱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赤壁之戰》:“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再如賈誼曾貶爲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稱孔北海;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世稱陶彭澤;駱賓王曾任臨海縣丞,世稱駱臨海;岑參曾任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韋應物曾任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他的詩集就叫《長江集》。

【兼稱】

如《遊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前兩人兼稱籍貫、姓名及字,後兩人先寫與作者關係,再稱名和字;《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前兩人兼稱官職、字和姓,後一人稱字和姓;《梅花嶺記》“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爲”,兼稱官職與諡號,“馬副使鳴騄、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稱姓、官職和名;《促織》“餘在史館,聞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雞者事”,兼稱官職、籍貫和尊稱。

【謙稱】

(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於自稱。

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僕,謙稱自己是對方的僕人,使用它含有爲對方效勞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孤(小國之君)、寡(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謙詞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讀書人的自謙詞有小生、晚生、晚學等,表示自己是新學後輩;如果自謙爲不才、不佞、不肖,則表示自己沒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稱自己一方的親屬朋友時,常用“家”、“舍”等謙詞。“家”是對別人稱自己的輩份高或年紀大的親屬時用的謙詞,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謙稱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親屬,前者如寒舍、敝舍,後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謙詞有:因爲古人坐席時尊長者在上,所以晚輩或地位低的人謙稱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謙,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掛齒;小子是子弟晚輩對父兄尊長的自稱;老人自謙時用老朽、老夫、老漢、老拙等;女子自稱妾;老和尚自稱老衲;對別國稱自己的國君爲寡君。

【敬稱】

表示尊敬客氣的態度,也叫“尊稱”。

(1)對帝王的敬稱有萬歲、聖上、聖駕、天子、陛下等。駕,本指皇帝的車駕。古人認爲皇帝當乘車行天下,於是用“駕”代稱皇帝。古代帝王認爲他們的政權是受命於天而建立的,所以稱皇帝爲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達皇帝,就告訴在陛(宮殿的臺階)下的人,請他們把意思傳達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稱皇帝。

(2)對皇太子、親王的敬稱是殿下。

(3)對將軍的敬稱是麾下。

(4)對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稱:對使節稱節下;對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稱閣下,現在多用於外交場合,如大使閣下。

(5)對於對方或對方親屬的敬稱有令、尊、賢等。令,意思是美好,用於稱呼對方的親屬,如令尊(對方父親)、令堂(對方母親)、令閫(對方妻子)、令兄(對方的哥哥)、令郎(對方的兒子)、令愛(對方的女兒)。尊,用來稱與對方有關的人或物,如尊上(稱對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稱對方父親)、尊堂(對方母親)、尊親(對方親戚)、尊駕(稱對方)、尊命(對方的囑咐)、尊意(對方的意思)。賢,用於稱平輩或晚輩,如賢家(稱對方)、賢郎(稱對方的兒子)、賢弟(稱對方的弟弟)。仁,表示愛重,應用範圍較廣,如稱同輩友人中長於自己的人爲仁兄,稱地位高的人爲仁公等。

(6)稱年老的人爲丈、丈人,如“子路從而後,遇丈人”(《論語》)。唐朝以後,丈、丈人專指妻父,又稱泰山,妻母稱丈母或泰水。

(7)稱謂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於敬稱地位高的人或年長的人,如稱已死的皇帝爲先帝,稱已經死去的父親爲先考或先父,稱已經死去的母親爲先慈或先*,稱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爲先賢。稱謂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長一輩,如稱帝王的母親爲太后,稱祖父爲大(太)父,稱祖母爲大(太)母。唐代以後,對已死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兩代,也用年號代稱皇帝,如稱朱元璋爲洪武皇帝,稱朱由檢爲崇禎皇帝,稱玄燁爲康熙皇帝,稱弘曆爲乾隆皇帝。(對尊長者和用於朋輩之間的敬稱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對臣的敬稱是卿或愛卿。

(10)對品格高尚、智慧超羣的人用“聖”來表敬稱,如稱孔子爲聖人,稱孟子爲亞聖。後來,“聖”多用於帝王,如聖上、聖駕等。

【*稱】

表示輕慢斥罵的態度。如《荊軻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豎子也。”《毛遂自薦》:“白起,小豎子耳。”《鴻門宴》:“豎子不足與謀!”《孔雀東南飛》:“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特殊稱謂】主要有以下四種:

(1)百姓的稱謂。

常見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蒼生、黎元、氓等。

(2)職業的稱謂。

對一些以技藝爲職業的人,稱呼時常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他的職業的字眼,讓人一看就知道這人的職業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廚師,表明職業。《師說》中的“師襄”和《羣英會蔣幹中計》中提到的“師曠”,“師”,意爲樂師,表明職業。《柳敬亭傳》中的“優孟”,是指名叫“孟”的藝人。“優”,亦稱優伶、伶人,古代用以稱以樂舞戲謔爲職業的藝人,後亦稱戲曲演員。

(3)不同的朋友關係之間的稱謂。

貧*而地位低下時結交的朋友叫“貧*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叫“金蘭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叫“刎頸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叫“患難之交”;情投意合、友誼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從小一塊兒長大的異性好朋友叫“竹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於身份、形跡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貴*的變化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車笠交”;在道義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見過面的朋友)。

(4)年齡的稱謂。

古人的年齡有時不用數字表示,不直接說出某人多少歲或自己多少歲,而是用一種與年齡有關的稱謂來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歲至歲的兒童(髫,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髮)。

總角是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豆蔻是一種初夏開花的植物,初夏還不是盛夏,比喻人還未成年,故稱未成年的少年時代爲“豆蔻年華”)。

束髮是男子十五歲(到了十五歲,男子要把原先的總角解散,紮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歲(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已經,因爲還沒達到壯年,故稱“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歲(不惑,“不迷惑、不糊塗

知命是男子五十歲(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歲。

古稀是七十歲。

耄(mao)耋(die)指十歲。

期頤指一百歲。

古代將凡血緣相近的同姓本族和異性外族都稱作親屬。具體稱謂如下:

祖 (王父、祖父)父之父。祖母、王母、父之母。(曾祖父、母)祖之父、母。(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上五世即從本位起,上及父、祖、曾祖、高祖)。

曾孫 孫之子。

玄孫 曾孫之子。

來孫 玄孫之子。(下五世指從本位起,下主立孫)

世父(伯父)父之兄。

叔父 父之弟。

世母(伯母) 世父之妻。

叔母(嬸) 叔父之妻。

姑(姑母) 父之姊妹。

姑父 姑之夫。

從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從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從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從兄弟。

從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從祖父之妻。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祖父的伯叔。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之妻子。

族祖父(族祖王父)族曾祖父之子。

族父族祖父之子。

族兄弟族父之子。

嫂兄之妻。

弟婦弟之婦。

從子(侄)兄弟之子。

從女(侄女)兄弟之女。

從孫兄弟之孫。

甥(外甥)姊妹之子。

私姊妹之夫。

女婿(子婿、婿)女之夫。

中表(姑表)父之姊妹之子女。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舅(舅父)母之兄弟。

舅母(妗子)舅之妻。

從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姨父姨母之夫。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從母兄弟、從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的子女。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嶽翁) 妻之父。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姨(姨子)妻之姊妹。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舅(嫜、公)夫之父。

姑(婆)夫之母。

姑嫜、舅姑 即夫之父母(俗稱公婆)。

伯叔(大伯、大叔子) 夫之兄弟。

小姑子夫之妹。

娣婦夫之弟婦。

姒姆夫之嫂。

娣姒、妯娌古之弟婦與嫂的簡稱。

婭、連襟(襟兄、襟弟)、兩喬兩婿互稱。

古今親屬稱謂雜談

如何稱呼自己的親屬,在稱呼自家的親屬時,我們常會聽到或見到“家、舍、亡、先、犬、小”這幾個字。

家 是用來稱比自己輩分高或年長的活着的親人,含有謙恭平常之意。如稱己父爲家父、家嚴,稱母爲家母、家慈,稱丈人爲家嶽,祖父爲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舍 是用來謙稱比自己卑幼的親屬,如舍弟、舍妹、舍侄、舍親,但不說舍兒、舍女。

先 含有懷念、哀痛之情,是對已死長者的尊稱,如對已離世的父親稱先父、先人、先嚴、先考,對母尊稱先母、先*、先慈,對祖父稱先祖,等等。

亡 用於對已死卑幼者的稱呼,如亡妹、亡兒。對已故的丈夫、妻子、摯友,也可稱亡夫、亡妻、亡友。

犬 舊時謙稱自己年幼涉世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 對人常用來稱己一方的謙詞,如自稱自己兒女爲小兒、小女等。

六親 六親即六種親屬。對六親的說法,歷來衆說紛紜,大致有以下幾種,一說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婭。二說指父子、兄弟、夫婦。三說指父母、兄弟、妻子。四說指父母、兄弟、以父兄弟、從祖兄弟、從曾祖兄弟、同族兄弟。五說指父、母、兄、弟、妻、子,是現代比較通行的說法,現代漢語中六親也泛指親屬。

古代兄弟排行稱謂 古代以伯、仲、叔、季來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爲老大,仲爲老二,叔爲老三,季排行最小。父之兄稱“伯父”,父之次弟稱爲“仲父”,仲父之弟稱爲“叔父”,最小的叔叔稱“季父”,後來父之弟都統稱爲“叔父”。

古今妻子稱謂 我們現在稱男人的配偶爲妻子。而從古至今,對妻子的稱呼竟有近四十種之多。

小君細君 最早是稱諸侯的妻子,後來作爲妻子的通稱。

皇后 皇帝的妻子。

梓童 皇帝對皇后的稱呼。

夫人 古代諸侯的妻子稱夫人,明清時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近代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現在多用於外交場合。

荊妻 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又謙稱荊人、荊室、荊婦、拙荊、山荊。*荊,有表示貧寒之意。

娘子 古人對自己妻子的通稱。

糟糠 形容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

內人 過去對他人稱自己的妻子。書面語也稱內人、內助。尊稱別人妻稱賢內助。

內掌櫃的 舊時稱生意人的妻子爲“內掌櫃”,也有稱“內當家”的。

太太 舊社會一般稱官吏的妻子,或有權有勢的富人對人稱自己的妻子爲“太太”,今有尊敬的意思,如“你太太來了”。

妻子 指的是妻子和兒女。早期有“妻子”、“妻室”,也單稱妻,有的人爲了表示親愛,在書信中常稱賢妻、愛妻。

老伴兒 指年老夫妻的一方,一般指女方。

娘兒們、婆娘、婆姨 有些地方稱妻子爲娘兒們,或婆娘,或婆姨。

堂客 江南一些地方俗稱妻子爲堂客。

媳婦兒 在河南農村普遍叫妻子作媳婦兒。

老婆 北方城鄉的俗稱,多用於口頭語言。

老愛 因稱老婆太俗,稱愛人拗口,所以取折衷的辦法叫老愛。

繼室續絃 妻死後又另娶的。

家裏 屋裏人、做飯的,都是方言對妻子的稱謂。

女人 一些農村稱妻子爲女人,或孩子他娘。

愛人 男女互稱。

右客 湖北鄂西山區對妻子的一種稱呼。

夥計、搭檔 現代都市對妻子的俗稱。

另外,舊時對妾的稱呼有“側侄”、“偏房”、“小星”、“加夫人”、“婦君”等。

古今對夫妻的稱謂

夫妻在古今稱謂有結髮、鴛鴦、伉儷、配偶、伴侶、連理、、百年之好等。

“鴛鴦”原指兄弟,我國古代曾把鴛鴦比作兄弟。鴛鴦本爲同命鳥,雙棲雙宿,所以古人用它來比喻兄弟和睦友好。後用鴛鴦來比夫婦,始於唐人盧照鄰。

我國古代,年少之時結爲夫妻,稱爲結髮。後因以“結髮”爲結婚,指原配夫婦。

“丈夫”小考 丈夫在古代並非指女子的配偶。古代男子二十歲時,舉行冠禮,稱爲丈夫,這是一種古時禮儀。另外,古代把身長八尺的魁梧男子稱作丈夫。在春秋戰國之交,“丈夫”的詞義擴大了,不僅指成年的男子,而且還指男性的小孩,甚至男嬰。

“娘子”小談 娘子是丈夫對妻子的一種愛稱,在元代以前,稱妻子爲“娘子”是不對的。宋代之前,“娘子”專指未婚的少女,意同今天的姑娘。

到了唐代,唐玄宗寵愛楊貴妃,楊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無與倫比,宮中號稱爲”娘子”。這裏的娘子,顯然已不是指少女了,但也不能理解爲是對妻子的稱呼。

到了元代,社會上已普遍稱呼已婚婦女爲“娘子”。到了明代,一般習慣稱爲“娘子”,而且帶有嬌愛的味道。

隨着稱妻爲“娘子”的流行,一般婦女也就稱爲某娘了,如稱接生婆爲“老孃”,稱巫婆爲“師孃”,稱*女爲“花娘”,稱男女關係不清的女人爲“夫娘”,以及鄙稱婦女爲“婆娘”等等,通稱她們爲“娘們”。

丈人 “丈人”現在通常指稱岳父。但在古代“丈人”就不僅指岳父了。“丈人”主要有四種說法:其一,“丈人”是對老者和前輩的尊稱;其二,“丈人”指家長或主人;其三,“丈人”是女子對丈夫的稱呼;其四,“丈人”代表岳父。

請問下各位大神,古代科舉中了之後還有些什麼事才能當官啊,我記得要在什麼地方學習個幾年的,求解釋。

科舉是一級一級來的,先是小時候考試,變成秀才,生員,然後就可以依次參加鄉試,會試,殿試。然後才能當官。科舉名銜孝廉 本是漢朝選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爲士大夫的主要途徑。明清俗稱舉人爲孝廉。舉主與門生 漢代士人通過察舉和徵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舉的列侯。刺吏、郡稱爲舉主,被舉、被闢的賢士便成爲舉主、府主的門生故吏,後科舉考試及第者對主考官亦自稱門生。宋太祖之後,進士由御前殿試取錄,進士從此成爲“天子門生”;同時亦明文規定以後舉人不得自稱考官門生。進士 意即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爲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爲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爲進士。狀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爲狀元。唐代舉人赴京應禮部考試都須投狀,因此稱進士科及第的第一名爲狀元,也叫狀頭。宋代以殿試首名稱狀元。明、清會試以後,貢士須作殿試,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爲狀元。榜眼 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第三名稱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編修。探花 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宴,稱“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爲探花使,遍遊名園,探採名花,探花之名始於此,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後,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貢士 古代向朝廷薦舉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後,經鄉貢考試合格的叫貢士。清代,會試考中的爲貢士。會元 科舉制度中鄉試中式爲舉人,舉人會試中式第一名爲會元。舉人 原指被推薦之人,爲歷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爲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爲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爲“老爺”。解元 唐代,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相沿稱鄉試第一名爲解元。宋以前稱解頭。秀才 別稱“茂才”。本系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爲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爲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反以知府爲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的學員。習慣上也稱爲“相公”。貢生 明、清時府、州、縣學的生員,凡已考選升入國子監肄業的稱爲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編輯本段等級名稱【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經過試用考覈,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爲茂才)【徵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徵,是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闢,是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張衡傳》:“連闢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爲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科舉】指歷代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幹三百多年。《詩話二則·推敲》“島(指賈島)初赴舉京師”,意思是說賈島當初前去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爲題,規定文章格式爲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註》爲準。【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後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試,吏呼名至史公”,這裏就是指童生試,在這次考試中左光斗錄取史可法爲生員(秀才),當時史可法二十歲。《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佈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jie)元。【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爲貢士,第一名叫會元。【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爲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裏“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爲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中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餘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狀元】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爲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蔘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餘考中的稱貢士。【解元】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第二至五名爲經元,其餘考中的稱舉人。【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爲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爲“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諮”,陳堯諮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狀元,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貢士】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舉人】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儒林外史》第三回寫范進中舉後,張鄉紳立即送賀儀銀和房屋,範的丈人胡屠戶也立時變了嘴臉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範得了消息,高興得發了瘋。說明古代中舉後便可升官發財。【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爲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東漢時避光武帝劉秀諱,而稱秀才爲茂才,《阿Q正傳》中稱趙少爺“茂才公”,表示諷刺。【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製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手”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爲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爲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範圍,要模擬聖賢的口氣,傳達聖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揮。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禁錮人才的作用。【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佈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訓儉示康》:“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校】夏代學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的場所。【庠xiang】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序】周代學校的名稱。《孟子·滕文公》:“設爲庠序學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國學】先秦學校分爲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爲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爲主,小學尤以書、數爲主。【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稷下學宮】戰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於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彙集於此,他們興學論戰、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師都曾來此講學,是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園地。【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就學的生員皆稱太學生、國子生。《張衡傳》:“因入京師,觀太學。”《送東陽馬生序》:“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國子監】參見“太學”條。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爲“太學”。【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嶽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爲“東林黨”。【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諭等。【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於當代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明代的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過國子監祭酒。【博士】古爲官名,現爲學位名稱。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爲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三國志·呂蒙傳》:“孤豈欲卿治經爲博士邪!”《送東陽馬生序》:“有司業、博士爲之師。”【司業】學官名。爲國子監或太學副長官,相當於如今的副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並督察各地學官的。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學使即學政的別稱。《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區的學政。【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後成爲學官名。漢唐以後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助教】學官名。是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監生】國子監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後來成爲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生資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則是一個吝嗇鬼的典型。【諸生】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送東陽馬生序》“今諸生學於太學”,則是指在國子監學習的各類監生。

古代學生的等級如何排布的

古代科舉制等級:

  1、童生: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資格之前,都稱爲童生或儒童;

  2、秀才:秀才別稱茂才,原指才之秀者,始見於《管子,小匡》。漢以來成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亦曾作爲學校生員的專稱;

  3、舉人:稱鄉試中試的人爲舉人,亦稱爲大會狀、大春元。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習慣上舉人俗稱爲"老爺",雅稱則爲孝廉;

  4、貢士:會試中試者統稱貢士。清制稱會試考中者爲貢士,再經殿試賜出身,乃爲進士,但習慣上每於會試考中後

標籤: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