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拖延症別再給自己貼標籤學會這6個時間整...

多數人的困境

拖延症別再給自己貼標籤學會這6個時間整...

爲什麼越是重要的事情,我們就越拖着不做呢?憑什麼有的人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能做到呢,而自己不行呢?

先思考一個問題,昨天一天是怎麼過的?

是早上五點起牀,開始梳洗、化妝、準備早餐......事情還沒有做完就已經到了上班的時間,恨不能把一個小時擠成2個小時來過?

是一路地鐵轉公交轉,飛奔到辦公室,開啓完全不屬於自己的8小時真空時間......下班聚會、健身,有娃的我還要溜娃,忙不迭,一晃眼已到凌晨?

還是已經沒有打遊戲的時間了。魔獸or吃雞,再戰一不小心就到早上3點。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想起今天還有什麼事情沒有完成,睡吧睡吧,東方已經開始泛起魚肚白,天亮再說~?

這些畫面每天都在重複上演,是不是很熟悉?如果覺得上面的畫面很熟悉,那你很有必要進行時間管理,踐行“要事”第一。要事,不能完全等同於“重要的事”,如果我們把它視爲要做的事,更爲妥當。

我們一天能做多少事情?似乎是家-單位-家,三點一線;似乎又能做很多事情。但要做的事有哪些呢?仔細想一想當天要做的事情,找張紙,列出一份清單?這種方法是錯誤的。

因爲列在清單上的事情,都是眼前緊急的事情。當人的大腦處於聚焦的緊張狀態時,只會關注到對自己最有威脅和最迫切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全被忽略掉了。

所以當去想“今天我要做什麼”的時候,你可能列出來的是:老闆吩咐的事,客戶催逼的事,火燒眉毛的事,水淹鼻子的事,還有自己實在拖延不下去即將截止的事。但是就是不會有那個重要的事,比如看一本書,比如技能拓展學習多少個小時,因爲他們通常都不緊急。

我們每天都有紛至沓來的任務,都有家庭成員等待照顧,我們還有自己想要的興趣愛好和自由時間,我們也還有各種大事小事私事公事,其中不乏意義重大的緊要之事。所有的這些都是我們要做的事情,生活就是這樣,菜米油鹽事、出了廳堂又入社會。

小工具突破自我

要想高效的處理以上各種“要事”,你需要掌握6種有效的時間整理小工具,這6種小工具可以優化時間表,把所有的要事統一管理起來。如果用得好了,平均每個人每週可以節省10小時也是很輕鬆的。

工具一:便利貼--“準備”

我們要做的事那麼多,怎麼記?清單要列,但不是在某一時刻思考當天要做的所有事情。得換一個方法,準備便利貼,隨身攜帶。當然,如果習慣使用電子便利貼也OK。

便利貼:

攜帶方便、保證隨時隨地伸手可取可記錄。

工具二:隨手記--“執行”

每天任何的時候,只要你想到有件事情可!能!應!該!做!都在便利貼裏邊記錄下來。

這件事,不管是大事、小事、近期的事、長遠的事、想做的事、不想做的事,全都無所謂。只要是你意識到,你可能想要處理一下這件事,那麼你就立刻把它記錄到便利貼要事裏邊去。

隨手記:

只要是你意識到可能想要處理一下這件事,立刻記錄到便利貼要事裏邊去。

“立刻”,是因爲如果不及時記錄,你的大腦很快就會忽略掉它,轉而把注意力投向到眼前急迫的事上。等過後你再聚精會神把它想起來,那再也想不起來。

工具三:時刻清理--“覆盤”

隨手記形成的那張清單,不是記錄下來就丟一邊不管了,也不是記錄下來就等同於必須要執行。需要不斷回顧、時常瀏覽看一看,思考每一件事情,哪些事情又是不需要再完成的了,立刻從清單裏面劃掉。

時刻清理:

時常查看,並且思考每一件事情,繼續作出篩選。

不需要做的事情“立刻”劃掉”。

工具四:72小時法則--“技巧”

隨時覆盤清理,但是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做這件事情呢?如何篩選任務清單上的事情呢?這時你就需要技巧,叫“72小時法則”。

問問自己,今天會不會做?明天會不會去做?後天呢,72小時之內是否會花時間做這件事?如果都回答“否”,立刻刪掉這件事。如果3天之內要去花時間處理這件事,那就想想具體都要做什麼吧。

72小時法則:

1.逐項思考;

2.問自己今天、明天、後天是否會去做這件事情?

3.回答“否”,立刻刪掉這件事;

4.回答“是”,想想具體要做什麼。

72小時的神奇之處在於,它迫使你去思考所有你認爲重要的事情,推動你在72小時之內去採取行動。如果一件事情72小時之內你都不打算做點什麼,或者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就乾脆刪掉忘記它。

當你下定決心要做什麼事,而72小時之內沒去做,你會去做這件事的機率就趨近於0 。

不在72小時之內又很重要的事,可以新增一個遠計劃“便利貼”。當哪天突然想起來需要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此方法同樣適用。

工具五:待執行清單--“任務”

經過記錄、篩選後的便利貼,我們叫它“待執行清單”。它是最重要的時間管理工具,有效解放大腦。

“待處理清單”上承載了你全部的大事小情,選擇做什麼事情,應該從“待執行清單”上面挑,而不是從腦子裏面挑。因爲人的腦子只會去關注急迫的事情。

待處執行清單:

最重要的時間管理工具,有效解放大腦。

選擇做什麼事情,應該從你的“待執行清單”上面挑,而不是從你的腦子裏面挑。

如果能把事情都記在待執行清單上,就會發現自己的焦慮會少很多。事情每天紛繁複雜,職場人士容易“健忘”,女性更被“孕傻”折騰。清單一目瞭然,可以更好的安排事情,不用額外給自己大腦增加記憶負擔。

工具六:狀態優先--“隨性”

到此,清單上就只剩下要做的事了,應該先做哪件事情呢?無所謂重要與否,也無所謂先後順序,看你的“心情”和喜好,想做哪件事就先做哪件事吧,一件一件事情去處理就好。

看心情,也叫“狀態優先”法。狀態優先,就是隨性而爲,不跟自己較勁,用最適合的狀態去做最適合的事情。

狀態優先法(看心情)

1.總原則:用最適合的狀態去做最適合的事情;

2.狀態較好,可以挑那些有難度的事情;

3.狀態不佳,就可以去找清單上簡單輕鬆的事情,易完成,完成使狀態回升。

任何一種給自己清單上的任務設定優先級並排序的方法都是愚蠢的。人總有情緒波動、有狀態好壞。狀態較好適合去做有難度的事情;狀態不佳,就不該和自己較勁。去找清單上簡單、易上手的事情做一做。

比如午飯後,迷糊想打盹,就休息。再比如上午精神狀態比較好,就適合啃大難題、大骨頭,而不是去做複印資料等機械性事情。

當在狀態低迷的時候執着於一件有難度有挑戰的事情,事倍功半,還容易被打消積極性;當快速完成一件簡單的事情、從清單上劃掉的時候,滿滿的成就感,原本萎靡的狀態會瞬間滿血復活。

所以,學會覺察自己的狀態,用最適合的狀態去做最適合的事情,可以幫助你節省很多意志力的消耗,也能節省很多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