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龍井茶的文化內涵

龍井茶的文化內涵

龍井茶是中國的一種名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以下是幾點:

1. 歷史悠久:龍井茶創始於明朝,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是中國最古老的茶葉之一。

2. 地理環境:龍井茶產於浙江杭州西湖龍井村,這裏氣候宜人、土壤肥沃,適宜茶樹生長,而這些自然條件便是龍井茶的優越品質的重要基礎。

3. 製茶工藝:龍井茶的製茶工藝獨特,講究手工揉捻、烘焙等製作過程,因此其產量不高,但品質卓越,切實體現了中國茶文化的精髓。

4. 文化傳承:龍井茶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人們從品茶中領略到了中華茶道文化、傳統文化等多種內涵。

5. 禮儀文化:龍井茶在中國有着重要的地位,常被贈送給親友或商業夥伴,是傳統中國禮儀文化的代表之一。品茶時還會講究掌握好用茶具、泡茶時間、喝茶順序等種種細節。

總之,龍井茶以其獨特的品質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爲了中國茶葉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更是中華文化的一張名片。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杭州龍井茶的由來及文化歷史越詳細越好

龍井茶是中國著名綠茶。

產於浙江杭州西湖一帶,已有一千二百餘年曆史。

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的特點。

龍井茶得名於龍井。

龍井位於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的龍井茶村。

龍井茶因其產地不同,分爲西湖龍井、錢塘龍井、越州龍井三種,除了西湖產區168平方公里的茶葉叫作西湖龍井外,其它兩地產的俗稱爲浙江龍井茶。

文化歷史:龍井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國唐代,當時著名的茶聖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

龍井茶之名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

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龍井茶從無名到有名,從老百姓飯後的家常飲品到帝王將相的貢品,龍井茶葉從漢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

早在北宋時期,龍井茶區已初步形成規模,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峯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列爲貢品。

北宋高僧辯才法師歸隱故地,也是當年與蘇東坡等文豪在龍井獅峯山腳下壽聖寺品茗吟詩之處,蘇東坡有“白雲峯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之句讚美龍井茶,並手書“老龍井”等匾額,至今尚存壽聖寺胡公廟、十八棵御茶園中獅峯山腳的懸巖上。

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國都,茶葉生產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元代,龍井附近所產之茶開始露面,有愛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龍井》飲茶詩,詩中曰:“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

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

坐我詹卜中,餘香不聞嗅。

但見 瓢中清,翠影落碧岫。

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可見當時僧人居士看中龍井一帶風光幽靜,又有好泉好茶,故結伴前來飲茶賞景。

到了明代,龍井茶開始嶄露頭角,名聲逐漸遠播,開始走出寺院,爲平常百姓所飲用。

明嘉靖年間的《浙江匾志》記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尤爲珍品,所產不多,宜其矜貴也。

” 明萬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龍井,其地產茶,爲兩山絕品”之說。

萬曆年《錢塘縣誌》又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

”此時的龍井茶已被列爲中國之名茶。

明代黃一正收錄的名茶錄及江南才子徐文長輯錄的全國名茶中,都有龍井茶。

“唯杭之龍井扁且直”如果說在明代龍井茶還介於諸名茶之間的話,到了清代,龍井茶則立於衆名茶的前茅了。

清代學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龍井,江南之芥片,閩之武夷雲。

”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龍井茶區觀看茶葉採製,品茶賦詩。

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還被封爲“御茶”。

從此,龍井茶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

近人徐珂稱:“各省所產之綠茶,鮮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龍井,色深碧。

茶之他處皆蜷曲而圓,唯杭之龍井扁且直。

”期間,著名的龍井茶成爲中國名茶之首。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積極扶持龍井茶的發展。

茶區人民在 *** 的關懷下,改舊式柴鍋爲電鍋,選育新的龍井茶優良品種,推廣先進栽培採製技術,建立龍井茶分級質量標準,使龍井茶生產走上了科學規範的發展道路。

從龍井茶的歷史演變看,龍井茶之所以能成名併發揚光大,一則是龍井茶品質好,二則離不開龍井茶本身的歷史文化淵源。

所以龍井茶不僅僅是茶的價值,也是一種文化藝術的價值,裏面蘊藏着較深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

龍井也算是名茶了,網上相關資料也蠻多的,我在百科裏找了一點給你。

龍井茶取名龍井有什麼含義?

西湖龍井是杭州西湖地區所產的綠茶,西湖龍井村周圍的羣山之中,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有利於茶樹的生長髮育,茶芽不停萌發,全年可採茶30批左右。

龍井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中國唐代,當時著名的茶聖陸羽,在撰寫的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寺、靈隱寺產茶的記載。北宋時期,龍井茶區已初步形成規模,當時靈隱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峯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被列爲貢品。乾隆遊覽杭州西湖時,對西湖龍井大加讚賞,並把獅峯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

2005年4月,衆多茶文化專家向世人宣告,茶應該成爲中國的國飲,並將杭州定爲中國茶都。每年三月底、四月初在西湖龍井茶鄉都會舉辦“開茶節”,開茶節的舉辦,對弘揚和傳播中國傳統的茶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湖龍井茶的深厚文化底蘊

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峯山下,看鄉女採茶,以示體察民情。這天,乾隆皇帝看見幾個鄉女正在十多棵綠蔭蔭的茶蓬前採茶,心中一樂,也學着採了起來。剛採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聽說太后娘娘有病,隨手將一把茶葉向袋內一放,日夜兼程趕回京城。其實太后只因山珍海味吃多了,一時肝火上升,雙眼紅腫,胃裏不適,並沒有大病。此時見皇兒來到,只覺一股清香傳來,便問帶來什麼好東西。皇帝也覺得奇怪,哪來的清香呢?他隨手一摸,啊,原來是杭州獅峯山的一把茶葉,幾天過後已經幹了,濃郁的香氣就是它散出來了。太后便想嚐嚐茶葉的味道,宮女將茶泡好,茶送到太后面前,果然清香撲鼻,太后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乾隆皇帝見太后這麼高興,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至今,杭州龍井村胡公廟前還保存着這十八棵御茶,到杭州的旅遊者中有不少還專程去察訪一番,拍照留念。經過茶農世世代代的辛勤培育,精益求精,龍井茶產量不斷增加,品質日益改進,如今已香飄萬里,譽滿全球。

西湖龍井有哪些特點

西湖龍井茶的特點:

西湖龍井茶外形文化內涵龍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西湖龍井茶有四絕,即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前採製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於一體,具有世所罕見的獨特而驕人的龍井茶文化;西湖龍井具有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抗氧化、抗突然異變、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

西湖龍井的介紹

  西湖龍井是我國茶葉品種中的一種,西湖龍井是什麼樣的一個品種呢?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爲大家精心推薦的西湖龍井的介紹,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西湖龍井

  龍井茶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素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着稱,馳名中外。沖泡龍井茶時取一玻璃杯,用80度左右的開水衝進杯中,只見朵朵茶芽嫋嫋浮起,旗交相輝映,好比出水芙蓉,俏嫩可人。茶湯碧綠,香氣清高,滋味甘醇,實乃茶之神品。

  西湖龍井的發展史

  西湖龍井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國唐代,當時着名的茶聖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着《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西湖龍井茶之名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西湖龍井茶從無名到有名,從老百姓飯後的家常飲品到帝王將相的貢品,從漢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

  明代,西湖龍井茶開始嶄露頭角,名聲逐漸遠播,開始走出寺院,爲平常百姓所飲用。明嘉靖年間的《浙江匾志》記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尤爲珍品,所產不多,宜其矜貴也。”明萬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龍井,其地產茶,爲兩山絕品”之說。萬曆年《錢塘縣誌》又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此時的西湖龍井茶被列爲中國之名茶。明代黃一正收錄的名茶錄及江南才子徐文長輯錄的全國名茶中,都有西湖龍井茶。

  如果說在明代西湖龍井茶還介於諸名茶之間的話,到了清代,西湖龍井茶則立於衆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學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龍井,江南之芥片,閩之武夷雲。”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西湖龍井茶區觀看茶葉採製,品茶賦詩。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還被封爲“御茶”。從此,西湖龍井茶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近人徐珂稱:“各省所產之綠茶,鮮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龍井,色深碧。茶之他處皆蜷曲而圓,唯杭之龍井扁且直。”期間,着名的西湖龍井茶成爲中國名茶之首。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積極扶持西湖龍井茶的發展。茶區人民在的關懷下,改舊式柴鍋爲電鍋,選育新的西湖龍井茶優良品種,推廣先進栽培採製技術,建立西湖龍井茶分級質量標準,使西湖龍井茶生產走上了科學規範的發展道路。

  從西湖龍井茶的歷史演變看,西湖龍井茶之所以能成名併發揚光大,一則是西湖龍井茶品質好,二則離不開西湖龍井茶本身的歷史文化淵源。所以西湖龍井茶不僅僅是茶的價值,也是一種文化藝術的價值,裏面蘊藏着較深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

  西湖龍井之最

  西湖龍井茶除了分爲明前新茶和雨前新茶之外,按照茶樹的品種還分爲龍井43和羣體種。那麼西湖龍井什麼時候的最好呢?

   明前新茶和雨前新茶哪個好

  明前新茶和雨前新茶的區別主要是由於兩者的採摘時間造成的。明前新茶在清明之前採摘,雨前茶在清明之後穀雨之前採摘。明前茶數量稀少,茶湯也更加香醇。雖然雨前茶的茶湯略帶苦澀,但是雨前茶的營養物質含量較豐富。所以,您如果要是送禮,就買明前新茶;如果只是留着自己品嚐,雨前茶可能會更加經濟實惠。

   龍井43和羣體種哪個好?

  羣體種產量少而且每年上市的時間較晚,所以農科院才從羣體中茶樹上通過嫁接技術培育出了早熟品種龍井43。龍井43上市時間早,但是龍井43的品質遠遠比不上羣體種。因爲龍井43在嫁接培育之後只保留了老茶樹的部分優良品質。所以羣體種比龍井43好,羣體種每年的上市時間大概是在3月底4月初,在這個之前上市的西湖龍井一般都是羣體種。

   西湖龍井新茶存放半個月之後才最好

  “茶葉越新鮮越好”,這是一個悖論。因爲新鮮的茶葉中酚類物質、醛類物質、醇類物質還沒有被完全氧化,長期飲用新茶,會導致腹瀉等不適症狀。新茶最好存放半個月,讓這些物質可以進行充分的氧化,所以存放半個月的新茶最好。

  買回家的茶葉最好可以在半年內喝完,因爲這段時間的西湖龍井茶的品質最好,超過半年茶葉的味道就會變淡,其內含物也跟着慢慢的流失了。如果茶葉存放一年半以上或者西湖龍井因爲保存不當而發黴變質,就不能飲用了。

 

龍井茶的特點.資料.傳說

編輯本段茶品簡介

御茶

西湖龍井:西湖龍井位列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曆史,明代列爲上品,清順治列爲貢品。清乾隆遊覽杭州西湖時,盛讚龍井茶,並把獅峯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 龍井茶得名於龍井。龍井位於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也就是現在的龍井村。龍井原名龍泓,是一個圓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爲此泉與海相通,其中有龍,因稱龍井,傳說晉代葛洪曾在此煉丹。離龍井500米左右的落暉塢有龍井寺,俗稱老龍井,創建於五代後漢乾佑二年(949年),初名報國看經院。北宋時改名壽聖院。南宋時又改稱廣福院、延恩衍慶寺。明正統三年(1438年)才遷移至井畔,現寺已廢,僻爲茶室。

編輯本段茶品歷史

龍井茶

龍井茶始產於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採製的叫“明前茶”,穀雨前採製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說法。龍井茶泡飲時,但見芽芽直立,湯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葉、俗稱“一旗一”者爲極品。 先時此茶按產期先後及芽葉嫩老,分爲八級,即“蓮心、雀舌、極品、明前、雨前、頭春、二春、長大”。今分爲十一級,即特級與一至十級。一斤特級龍井,約有茶芽達三萬六千個之多。獅峯山上的龍井爲龍井茶中之上品。該茶採摘有嚴格要求,有隻採一個嫩芽的,有采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的。其制工亦極爲講究,在炒制工藝中有抖、挺、扣、抓、壓、磨、搭、捺、拓、甩等十大手法。操作時變化多端,令人叫絕。四絕品質則是:色綠、香郁、味醇、形美 龍井茶

清代品茶名家讚譽龍井:“甘香如蘭,幽而不洌,啜之淡然,看似無味,而飲後感太和之氣瀰漫齒額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 浙江龍井茶,堪與傳統名茶"西湖龍井"相媲美,是浙江名茶譜中的後起之秀。蕭山是浙江龍井茶的發源地和主產區。 浙江龍井茶在我市的社會價值要超過它的經濟價值。在招待親朋好友時或喜慶宴會後,如能飲上一杯"色、香、味、形"俱佳的龍井茶,可以增添親切熱烈的氣氛。

編輯本段產地分佈

龍井茶名聞中外,根據產地分獅、龍、雲、虎,即獅峯、龍井、雲棲、虎跑四地,後梅家塢的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前人們按照五個產地的不同品質劃分龍井茶的質量排名,分別是獅、龍、雲、虎、梅。解放後,龍井茶在浙江省內得到了廣泛的種植,品質參差不齊,現在統一分爲西湖龍井、錢塘龍井和越州龍井,以西湖龍井品質最佳。 龍井茶

龍井茶與虎跑泉

龍井茶、虎跑泉素稱"杭州雙絕"。虎跑泉是怎樣來的呢?據說很早以前有兄弟二人,哥弟名大虎和二虎。二人力大過人,有一年二人來到杭州,想安家住在現在虎跑的小寺院裏。和尚告訴他倆,這裏吃水困難,要翻幾道嶺去挑水,兄弟倆說,只要能住,挑水的事我們包了,於是和尚收留了兄弟倆。有一年夏天,天旱無雨,小溪也乾涸了,吃水更困難了。一天,兄弟倆想起流浪過南嶽衡山的"童子泉",如能將童子泉移來杭州就好了。兄弟倆決定要去衡山移來童子泉,一路奔波,到衡山腳下龍井茶照片集錦(8張)時就都昏倒了,狂風暴雨發作,風停雨住過後,他倆醒來,只見眼前站着一位手拿柳枝的小孩這是管"童子泉"的小仙人。小仙人聽了他倆的訴說後用柳枝一指,水灑在他倆身上,霎時,兄弟二人變成兩隻斑斕猛虎,小孩躍上虎背。老虎仰天長嘯一聲,帶着"童子泉"直奔杭州而去。老和尚和村民們夜裏作了一個夢,夢見大虎、二虎變成兩隻猛虎,把"童子泉"移到了杭州,天亮就有泉水了。 第二天,天空霞光萬朵,兩隻猛虎從天而降,猛虎在寺院旁的竹園裏,前爪刨地,不一會就刨了一個深坑,突然狂風暴雨大作,雨停後,只見深坑裏涌出一股清泉,大家明白了,肯定是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爲了紀念大虎和二虎給他們帶來的泉水,他們給泉水起名叫"虎刨泉",後來爲了順口就叫成"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龍井茶,色香味絕佳,現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嚐到這"雙絕"佳飲。 18棵御茶 龍井茶

在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羣山之中,有一座獅峯山,山上林木蔥蘢,片片茶園碧綠蒼翠,九溪十八澗蜿蜒其間,流水潺潺,雲霧繚繞,土層深厚,氣候溫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着享譽世界的“四絕”佳茗——西湖獅峯龍井茶。獅峯山下的胡公廟前,有用欄杆圍起來的“十八棵御茶”,在當地茶農精心培育下,長得枝繁葉茂,年年月月吸引着衆多遊客。

“茶鄉第一村”

龍井村,因盛產頂級西湖龍井茶而聞名於世。東臨西子湖,西依五雲山,南靠滔滔東去的錢塘江水,北抵插入雲端的南北高峯,四周羣山疊翠,雲霧環繞,就如一顆鑲嵌在西子湖畔的翡翠寶石。 村內旅遊資源豐富,御茶園、胡公廟、九溪十八澗、十里琅璫、老龍井等景點點綴其中,爲茶鄉增加了濃郁的文化氛圍。整治工程重塑了龍井村山澗溪流景觀,再現了茶鄉農居溯溪而上、擇水而居的山地景觀風貌,基本恢復了富有西湖龍井茶鄉特色的自然村落風貌。

西湖龍井茶區

獅峯山、龍井村、靈隱、五雲山、虎跑、梅家塢一帶土地肥沃,周圍山巒重疊,林木蔥鬱,地勢北高南低,既能阻擋北方寒流,又能截住南方暖流,在茶區上空常年凝聚成一片雲霧。良好的地理環境,優質的水源,爲茶葉生產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龍井茶被譽爲“中國第一茶”,也實在是得於這山泉雨露之靈氣。

“天下名茶數龍井,龍井上品在獅峯。”獅峯龍井之所以馳名,還要感謝乾隆爺。傳說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來到杭州龍井獅峯山下,學着茶女採茶。剛採了一把,忽然太監來報:“太后有病,請皇上急速回京。”乾隆皇帝趕回京城,也帶回了一把已經幹了的杭州獅峯山的茶葉,散發着濃郁的香氣。太后想嚐嚐這茶葉的味道,泡上喝了一口,雙眼頓時舒適多了,喝完了茶,紅腫消了,胃不脹了。太后高興地說:“杭州龍井的茶葉,真是靈丹妙藥,如同神仙一般。”乾隆皇帝立即傳令下去,將杭州龍井獅峯山下胡公廟前那十八棵茶樹封爲御茶,每年採摘新茶,專門進貢太后。 龍井現爲直徑2米左右的圓形泉池,泉水經飲馬橋,黃泥嶺,出茅家埠流入西湖。龍井之水的奇特之處在於攪動它時,水面上就出現一條分水線,彷彿遊絲一樣不斷擺動,人們以爲“龍鬚”,然後慢慢消失。這一奇觀,引得遊人到此,樂趣倍增。

編輯本段級別品種

以往,西湖龍井茶分爲特級和一級至十級共11個級,其中特級又分爲特一、特二和特三,其餘每個級再分爲5個等,每個級的“級中”設置級別標準樣。隨後稍作簡化,改爲特級和一至八級,共分43個等。到1995年,進一步簡化了西湖龍井茶的級別,只設特級(分爲特二和特三)和一級至四級;同年,浙江龍井茶分爲特級和一至五級,共6個級別樣。

特級 一芽一葉初展,扁平光滑 一級 一芽一葉開展,含一芽二葉初展,較扁平光潔 二級 一芽二葉開展,較扁平 一芽二葉開展,含少量二葉對夾葉,尚扁平 四級 一芽二、三葉與對夾葉,尚扁平,較寬、欠光潔 五級 一芽三葉與對夾葉,扁平較毛糙 龍井茶的品種:

1、羣體種

羣體種是龍井茶最早的品種,也是目前來看茶葉品質最好的,現在人們常說的獅峯山上的西湖龍井茶就是這個品種。一般來說,羣體種採摘的時間較其它品種要晚一些,大約在清明左右。該品種的種植面積僅限於西湖產區,面積十分有限。

2、龍井43

龍井43是中國家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從龍井羣體中選育出來的無性系國家級品種。灌木型,中葉類,樹姿半開張,分枝密。特早生種,在青島地區一芽一葉期爲4月中、下旬。育芽能力特強,發芽整齊密度大,芽葉短壯少毛,春茶一芽二葉幹樣約含氨基酸3.7%、茶多酚18.5%、兒茶素總量12.1%、咖啡鹼4.0%。適制雀舌、龍井、玉葉等扁形名優綠茶。 特點:香味和濃度都適宜,回甘持久,龍井43一般適合炒製成綠版,湯色清綠明亮。

3、平陽特早

中葉類、灌木型、特早生種。青島地區名茶開採期4月中、下旬,發芽密度大,育芽能力強。特點:香氣高是它顯著的特點,同一時期採的茶葉,平陽早品貌上要好些,但口味稍微清淡。

4、大佛白龍井

龍井茶

大佛白龍井的製作原料爲安吉白茶,2000年安吉白茶被處於高山雲霧之地的新昌鏡屏鄉茶農從安吉引進試種獲得成功,2002年又被該鄉龍井茶炒制高手炒製成龍井。2002年6月,鏡屏鄉主要負責人帶着幾位茶農,拎着炒製成龍井的白茶樣品,找到了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沈培和主任,得到這位國內資深茶葉專家的高度評價。沈培和認爲,白茶炒製成龍井,在技術上是一大突破,其外形扁平光滑、氣味嫩香濃郁,滋味鮮爽,葉底肥嫩、綠亮成朵,感官品質良好。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理化檢驗,其氨基酸含量達7。1%。在沈培和的建議下,桐橋灣村炒制的白茶終於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大佛白龍井。白茶適宜在高山雲霧地區生長。其葉片呈橢圓形,淡綠色,春季嫩葉除主脈外,均爲白色,尤其一芽二葉最爲明顯,後隨葉片成熟和氣溫升高,逐漸變成淡綠色,夏秋時均爲綠色。白茶春芽鮮葉氨基酸含量一般爲6。19%左右,茶多酚10。7%左右,咖啡鹼2.8%左右,適制綠茶。特點:其色澤嫩綠,口味較濃,香氣相對平陽早要低些,滋味鮮爽,營養價值較高,是消費者理想的保健綠茶。

5、迎霜

該品種系杭州市茶科所從福雲自然雜交後代中採用單株選育而成的小喬木型、中葉類無性系良種。發芽早,春芽萌發期一般在3月上旬,一芽三葉盛期在4月中旬;發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強,生長期長,茸毛多,葉黃綠色,持嫩性強,但抗逆性稍弱。一芽三葉,百芽重爲45.0克。產量高,紅、綠茶兼制,尤其適制名優綠茶特點:香味高並鮮濃。

6、浙農117

浙江大學選育的優質、高產、早生的紅綠兼用的無性系良種,2002年通過浙江省省級鑑定,列爲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持嫩性強、適制扁形與針形茶、芽壯色綠。發芽時間早、青島地區名茶開採時間在5月上旬、育芽力強、抗逆性強,特別是抗寒性突出、製成的綠茶香高持久、滋味濃鮮爽口。

7、浙農139

浙江大學選育優質、高產、早生的無性系良種茶樹良種,2002年通過浙江省省級鑑定,列爲浙江省重點推廣品種。春茶開採期比早生種福鼎大白茶早7天左右,適制名優綠茶,香氣高而持久、味鮮醇有回甘,並有耐貯藏的特點,單產比福鼎大白茶增27%。葉色翠綠、產量高.優點是持嫩性好、抗寒性強,缺點是抗病性稍弱。

8、烏牛早

該品種成熟最快,一般立春一到就開始發芽,公曆3月上旬就可以開摘。由於烏牛早外形和西湖龍井相似,產量也很大,所以在春茶上市的早期,市場上有些不法商販用它來冒充西湖龍井。

種植採製

採茶 “女兒紅”得之不易 採茶

“明前龍井”又叫“女兒紅”,最早的時候“明前茶”的採摘必須由未婚女孩子來完成,而且不能用手,而是用雙脣採下,因爲用手指掐下來的茶葉,其掐痕在製成茶葉後仍去不掉。現在雖然已改用手來採茶,但規矩還是不少,諸如:必須小心輕柔地摘下葉片,摘一片就要馬上放一片入茶籃等,據說葉片如果在手上停留片刻,那麼手的溫度就會令葉片由綠變紅。 龍井的採製,春季分四次,品質因採摘鮮葉的早晚而定,以早爲貴。驚蟄初過,是茶農採製首批春茶的最佳時機,至清明前采頭茶,稱爲“明前茶”,嫩芽初迸狀似蓮心,故稱“蓮心”。一個熟練的採茶姑娘,每天最多隻能採摘嫩芽十二兩,故極爲珍貴,稱得上珍品中的絕品。再加上採摘的辛苦,還沒成茶就已先讓採茶女們付出了幾多勞苦。 鮮茶葉

而過了清明後採摘的茶葉就大不如“明前茶”那麼珍貴了,穀雨前採摘的二春茶稱“雨前茶”,量比較多,已有一葉一芽,其形似旗,茶芽稍長,其形如,故又稱之爲“旗”;立夏之前採三春茶,茶芽旁有附葉兩瓣,兩葉一芽,形似雀舌,稱爲雀舌;四春茶則在三春茶後一月開始採摘,這時茶已成片,並附帶有茶梗,稱之爲“梗片”,在過去是供茶農的後代練技術用的。 龍井茶多種植於靠山近水,晴能受到充分日照、雨又易於排水的酸性丘陵坡地上。春採、夏鋤、秋剪、冬肥,一點都耽誤不得,古語就有“人誤茶一季,茶誤人一年”之說。 龍井茶還有春茶、夏茶與秋茶的劃分,主要是依據季節變化和茶樹新梢生長的間歇而定的。我國絕大部分產茶地區,茶樹生長和茶葉採製是有季節性的。通常按採製時間,劃分爲春、夏、秋三季茶。但劃分標準不一致。有的以節氣分:清明至小滿爲春茶,小滿至小暑爲夏茶。有的以時間分:5月底以前採製的爲春茶,6月初至7月上旬採製的爲夏茶。7月以後採製的當年茶葉,就算秋茶了。 1、一般每年3-5月份採摘和製作的茶葉,稱爲春茶。春茶分爲明前茶、雨前茶、雨後茶。“明前茶”是清明節前(4月5號之前)採製的茶葉,分爲四個等級:特特級、特一級、特二級、普通二級。“雨前茶”是清明後穀雨前(4月21號之前)採製的茶葉,分爲兩個等級:一級、二級。 加工

2、一般6-7月份採製的茶爲夏茶。 3、一般每年8-9月份採製的茶葉爲秋茶。 西湖龍井茶的加工炒制,因原料等級不同,加工技術也不盡相同,產品各有特色。特級西湖龍井茶全是採取手工炒制。鮮嫩的條芽,在八十度的溫度下加工,要求保持茶葉的顏色、香味和美觀。炒茶每鍋一次只能炒二兩,一個熟練的炒茶能手,一天只能炒二斤多幹茶。

編輯本段品質特點

春茶中的特級西湖龍井、浙江龍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鋒尖削,芽長於葉,色澤嫩綠,體表無茸毛;湯色嫩綠(黃)明亮;清香或嫩慄香,但有部分茶帶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濃醇;葉底嫩綠,尚完整。 其餘各級龍井茶隨着級別的下降,外形色澤由嫩綠一青綠一墨綠,茶身由小到大,茶條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轉向濃粗,四級茶開始有粗昧;葉底由嫩芽轉向對夾葉,色澤由嫩黃一青綠一黃褐。 夏秋龍井茶,色澤暗綠或深綠,茶身較大,體表無茸毛,湯色黃亮,有清香但較粗糙,滋味濃略澀,葉底黃亮,總體品質比同級春茶差得多。 機制龍井茶,現在有全用多功能機炒制的,也有用機器和手工輔助相結合炒制的。機制龍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狀的扁形,欠完整,色澤暗綠,在同等條件下總體品質比手工炒制的差。

編輯本段鑑別方法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杭州西湖區,茶葉爲扁形,葉細嫩,條形整齊,寬度一致,爲綠,手感光滑,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一般長3釐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小巧玲瓏。龍井茶味道清香,假冒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 四大招數: 一、辮“色綠”:乍一看,本塘、沙鱉都色綠,但通體綠得人眼的,必是沙鱉。我區168平方公里的特級、高級新茶,尤其是“西湖龍井”極品的“獅峯龍井”,色澤恰恰是翠綠和龍井茶農謂之的“糙米色”相間,而且綠、黃兩色天然渾成,恰似水墨畫墨跡濃淡相洇。而沙鱉呢,仿冒手段已相當高,也綠中帶黃了,但這是火軍鍋時加大火候硬“悶”出來的,黃得死翹翹、糊糟糟,通體蒙一層陰黃若浮腫病臉色,乃至隱約炒焦痕跡; 二、聞“香郁”:書上說西湖龍井茶“香郁若蘭”——這比喻只對了一半,較之國蘭幽香,西湖龍井茶香味更濃,西湖鄉茶農直觀、形象地謂之“(油煎)蠶豆瓣香”,就是“蘭花豆”香。“龍井”本塘尤其是特、高級“獅峯龍井”,放杯中先別續水,蓋兒扣上先“悶”幾分鐘,揭蓋聞之,蘭花豆特有的香氣嫋嫋升起,而且其中又摻幾絲蜂蜜的甜味兒,續水時那“香郁”尤是濃烈撲鼻。沙鱉也香,但清淡多了,而且新昌貨“栗子香”、蕭山貨隱約“土腥氣”、紹興等地的則雜七雜八香----均非蘭花豆香,沖泡時和續水二三次後最容易露餡; 三、品“味醇”:首次沖泡從容飲至三分之一,再續水飲至一半----此其時也,十足外行也能立判真假,本塘的口感“香郁”而復“醇厚”,蘭花豆香裏閃爍幾許蜜糖的甜絲絲感覺,而且味蕾有一種龍井茶農謂之“滑溜溜”的獨特質感,這質感類乎青島啤酒別於任何品牌,味蕾的份量、質感要“重”一些,同時那“醇厚”亦即滑溜溜感覺更其細膩,類乎麪粉之於芡粉。接下來,咽幾下口水“回味”,清雅甜味兒明明白白彌潤咽喉,七八分鐘後品啜之,甜味兒猶存焉,書上謂之“三口不忍漱”。沙鱉呢,一品味原形畢露,首先是香味兒明顯清淡,這感覺類乎張生記老鴨煲少放了鹽,蓋因獨缺本塘“味醇”獨有的香甜回味和醇厚質感也,同時顯明種種雜味兒:有的摻幾絲若井水的威味兒,有的間雜土腥氣,不一而足,即使是跟本塘極易亂真的新昌、諸暨有幾處高山茶,淡淡甜味兒一律若蔗糖,蜜糖甜味兒無存; 四、觀“形美”:沙鱉精心仿冒,明前茶同樣形如蓮芯,沖泡則同樣若“雀舌”侯哺、“碗釘”直豎、“鷹爪”倒掛,奈之何?且點中沙鱉死穴:其精心仿製,每每是長短整齊劃一,炒碎的芯兒、片兒、末兒往往煞煞清爽。本塘呢,皇帝女兒不愁嫁之故、自產自銷之故,末道工序往往“粗放”些,往往長短參差,茶芯、茶片、茶末往往未扇盡。另外,一般來說,本塘往往外表“闊”一些,體壯豐腴焉,沙鱉則大多體“瘦”苗條狀,條杆兒很爽焉。 總而言之,概而言之,那四大招數,辯色是“基礎”,聞香屬“前提”,品味乃“關鍵”,至於觀形,除非高手,大可忽略不計。

編輯本段審評內容

龍井茶的審評內容與其他名優綠茶類同,主要是幹評外形,溼評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以及龍井茶產地的區分等。 紫砂壺 虎跑泉水 龍井茶

1.外形審評取具有代表性的茶葉100g左右,放在茶樣盤內評外形,主要評定形態、色澤、茸毛等項因子。通過外形評定,可以判定其屬於西湖龍井還是浙江龍井。因這兩種茶外形十分接近,甚至其他茶區用龍井種鮮葉(如龍井43、龍井長葉)炒制的部分扁形茶,其外形與西湖龍井也難分伯仲,這就給判別龍井茶的產地帶來很大的難度,這也是目前市售龍井茶中標識混亂的原因。但有經驗的審評者,根據龍井茶外形的基本特徵,對大多數茶葉的產地是能夠加以區分的。 2.茶湯色澤的審評高檔茶的湯色顯嫩綠、嫩黃的佔大多數,中低檔茶和失風受潮茶湯色偏黃褐。從湯色不易判別龍井茶的產地,也不必硬加區分。 3.香氣和滋味的審評產於西湖區梅家塢、獅峯一帶的早春茶葉,如製茶工藝正常,不帶老火和生青氣味的特級西湖龍井和產於浙江省的特級浙江龍井在香氣和滋味上有一定的差別。西湖龍井嫩香中帶清香,滋味較清鮮柔和;浙江龍井帶嫩慄香,滋味較醇厚。若使用“多功能機”炒制的西湖龍井和浙江龍井,由於改變了傳統龍井茶的製作工藝,兩者的香氣無明顯的區別。其他扇形茶大多呈嫩炒青茶的風味。但即使是西湖龍井,一旦炒成老火茶,呈炒黃豆香後,則不易從香氣上分清其產地。在江南茶區,室溫條件下貯存的龍井茶,過梅雨季後,湯色變黃,香氣趨鈍。 4.葉底的評定葉底審評主要是評色澤、嫩度、完整程度。有時把杯中的茶渣倒入長方形的搪瓷盤中,再加人冷水,看葉底的嫩勻程度,可作爲定級的參考。 5.龍井茶的級別評定龍井茶的級別應對照標準茶樣而定,若外形與標準樣有差別的(如有機茶),只能按嫩度與標準樣相當的級別確定。目前大部分散裝龍井茶制後就上市,部分不標級別,只有價格。若是小包裝龍井,則必須標明產品名稱和級別,這些茶應對照標準樣評定。 龍井茶的級別與色澤有一定的關係,高檔春茶,色澤嫩綠爲優,嫩爲中,暗褐色爲下。夏秋季制的龍井茶,色澤青暗或灰褐,是低次品質的特徵之一。機制龍井茶的色澤較暗綠。

編輯本段人文歷史

龍井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我國唐代,當時著名的茶聖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龍井茶之名始於宋,聞於元,揚於明,盛於清。在這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龍井茶從無名到有名,從老百姓飯後的家常飲品到帝王將相的貢品, 龍井茶葉

從漢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 早在北宋時期,龍井茶區已初步形成規模,當時靈隱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雲峯產的“白雲茶”和葛嶺寶雲山產的“寶雲茶”已列爲貢品。北宋高僧辯才法師歸隱故地,也是當年與蘇東坡等文豪在龍井獅峯山腳下壽聖寺品茗吟詩之處,蘇東坡有“白雲峯下兩旗新,膩綠長鮮穀雨春”之句讚美龍井茶,並手書“老龍井”等匾額,至今尚存壽聖寺胡公廟、十八棵御茶園中獅峯山腳的懸巖上。到了南宋,杭州成了國都,茶葉生產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元代,龍井附近所產之茶開始露面,有愛茶人虞伯生始作《游龍井》飲茶詩,詩中曰:“徘徊龍井上,雲氣起晴畫。澄公愛客至,取水挹幽竇。坐我詹卜中,餘香不聞嗅。但見 瓢中清,翠影落碧岫。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可見當時僧人居士看中龍井一帶風光幽靜,又有好泉好茶,故結伴前來飲茶賞景。 到了明代,龍井茶開始嶄露頭角,名聲逐漸遠播,開始走出寺院,爲平常百姓所飲用。明嘉靖年間的《浙江匾志》記載:“杭郡諸茶,總不及龍井之產,而雨前細芽,取其一旗一,尤爲珍品,所產不多,宜其矜貴也。” 明萬曆年的《杭州府志》有“老龍井,其地產茶,爲兩山絕品”之說。萬曆年《錢塘縣誌》又記載“茶出龍井者,作豆花香,色清味甘,與他山異。”此時的龍井茶已被列爲中國之名茶。明代黃一正收錄的名茶錄及江南才子徐文長輯錄的全國名茶中,都有龍井茶。 “唯杭之龍井扁且直”

如果說在明代龍井茶還介於諸名茶之間的話,到了清代,龍井茶則立於衆名茶的前茅了。清代學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龍井,江南之芥片,閩之武夷雲。”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來到龍井茶區觀看茶葉採製,品茶賦詩。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還被封爲“御茶”。從此,龍井茶馳名中外,問茶者絡繹不絕。近人徐珂稱:“各省所產之綠茶,鮮有作深碧色者,唯吾杭之龍井,色深碧。茶之他處皆蜷曲而圓,唯杭之龍井扁且直。”期間,著名的龍井茶成爲中國名茶之首。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積極扶持龍井茶的發展。茶區人民在的關懷下,改舊式柴鍋爲電鍋,選育新的龍井茶優良品種,推廣先進栽培採製技術,建立龍井茶分級質量標準,使龍井茶生產走上了科學規範的發展道路。 從龍井茶的歷史演變看,龍井茶之所以能成名併發揚光大,一則是龍井茶品質好,二則離不開龍井茶本身的歷史文化淵源。所以龍井茶不僅僅是茶的價值,也是一種文化藝術的價值,裏面蘊藏着較深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淵源。 龍井茶的沖泡方法:泡茶時先將85℃--90℃的沸水衝如洗淨的茶杯裏,然後投入茶葉,稍許,便可觀賞到茶葉在水中緩慢舒展、遊動的姿態。 【龍井茶的傳說】 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而著稱於世的龍井茶,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神奇的傳說,其中有關“龍井”和“十八棵御茶”的傳說可以反映龍井茶的歷史由來。 傳說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在天庭舉行盛大的蟠桃會,各地神仙應邀赴會,神童仙女,吹奏彈唱,奉茶獻果,往返不絕。正當地仙捧着茶盤送茶時,忽聽善財童子嚷道:“地仙嫂得了重病,在牀上翻滾亂叫,快快去!”一不留神,茶盤一歪,一隻茶杯骨碌碌地翻落到塵世間去了。地仙驚得魂出竅,臉煞白,三步並着兩步地往宮裏走。 這時,呂洞賓一算,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忙接過地仙的茶盤,把僅有的七杯茶分給七洞神仙,自己面前空着,並掏出一粒神丹對地仙說道:“快拿去救了你娘子就下凡找茶杯去吧,這兒我暫時替你照應着”。地仙非常感激,道謝後就走了。 “天上一日,人間數載。”地仙一個筋斗下到凡間,落到了杭州,變成一個和尚,到西邊山上尋茶杯。這天,他看見有座山象只獅子蹲着,秀石碧壑,山間竹林旁有座茅草房,門口坐着一位80多歲的大娘。地仙上前施禮問道:“老施主,這兒是啥地方?”老大娘答到:“叫暉落塢。聽先輩說,有天晚上,突然從天上‘忽隆隆’地落下萬道金光,從此這兒就叫做暉落塢了。”地仙聽了心裏又驚又喜,趕緊東張張,西望望,忽然眼睛一亮,那不是我的茶杯嗎? 原來大娘房旁有口堆滿垃圾的舊石臼,裏面長滿了蒼翠碧綠的青草。有根蜘蛛絲晶瑩閃亮,從屋檐邊直掛到石臼裏。地仙明白了,這隻蜘蛛精在偷吸仙茗呢,忙說:“老施主,我用一條金絲帶換你這石臼行嗎?”大娘說:“你要這石臼子嗎?反正我留着也無用,你拿去吧!”地仙想,我得去找馬鞭草織一條九丈九尺長的繩子捆住纔好拎走。 地仙剛離去,大娘心想,這石臼兒髒呢,怎麼沾手呀!於是找來勺子,把垃圾都掏出,倒在房前長着十八棵茶樹的地裏,又找塊抹布來指揩乾淨。沒想驚動了蜘蛛精,蜘蛛精還道有人來搶他茗呢!一施魔法,“喀喇喇”一聲巨響,將石臼打入了地底深層。地仙帶繩迴轉一看,石臼不在了,只好空手迴天庭。 後來,被打入地下的天宮“茶杯”成了一口井,曾有龍來吸仙茗,龍去了,留下一井水。這就是傳說中的龍井。滄海桑田,歷史變遷,原來大娘居住的茅屋改建成了老龍井寺,後又改名爲現在留存的龍井村胡公廟。廟前的十八棵茶樹經過仙露的滋潤,長得越來越茂盛,品質超羣。

參考資料:百科

龍井茶產自哪

西湖龍井茶出產於杭州西湖的周圍羣山之中,當地林木茂密、雲霧繚繞、濃蔭籠罩,茶樹的生態條件得天獨厚。龍井茶以其"色、香、味、形"四絕而名聞遐邇。

龍井茶的出產、成名已經有一千餘的歷史,並形成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龍井茶的文化內涵是其它茶葉所無法具備和比擬的,我國任何一種其他的茶葉從沒受到過帝王將相、文人墨客、僧人道士如此程度的寵愛。清代龍井茶的聲譽鵲起、真正成爲"中國第一茶",一則有歷代文人的大加讚譽,二有皇帝常識,列爲貢茶,從此問茶者絡繹不絕。龍井茶不僅享有"中國第一茶"之稱,國際上還被譽爲名茶王國中的"綠色皇后"。到杭州觀光的中外遊客,大多會懷着濃厚的興趣去龍井品茶鑑賞。

主產地分佈於獅峯山、梅家塢、翁家山、雲棲、虎跑、靈隱等地,歷史上有"獅"、"龍"、"雲"、"虎"、"梅"之分,每個字代表着龍井茶在西湖山區的具體產地,這些字又稱爲龍井茶的字號。各個產地又因小氣候環境不同炒制技巧上的差異,其茶葉品質也各有特色,故有不同字號之別。

參考資料:http://news.zbe.net/dili/user1/142/archives/2006/1022.html

浙江茶文化知識,你知多少?

飲茶是中國由來已久的傳統,隨着歷史的發展茶更是融合到我們生活中在待客,傳統婚俗等等。 浙江文化 裏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西湖龍井更是成爲中國綠茶的代表,茶在浙江的影響已經超過了茶本身,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

浙江茶文化

  浙江地處帶中部,東臨東海,南靠武夷山,西鄰皖贛,北接蘇滬,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省地形複雜,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多丘陵緩坡,土壤爲酸性紅黃壤。氣候屬於帶季風型,冬季乾燥少雨,夏季高溫多雨,光照強烈,年平均溫度爲15~18攝氏度,日照1800~2100小時,平均降雨爲1100~1900mm,適宜茶樹種植成長。

  茶葉在浙江栽植最早是三國時期,葛玄先後創建了浙江天台上上首批道觀,由於道教視茶爲養生之“仙藥”,葛玄亦鍾情於茶相繼在天台山主峯華頂和臨海竹山開闢了“葛仙茶圃”。

  據陸羽《茶經》記載唐時浙江茶區分爲浙東浙西,浙西有湖州的長興縣、安吉、武康,杭州的臨安、於潛、錢塘,睦州的桐廬。浙東有越州的餘姚,明州(寧波)的貿縣,婺州(金華)的東陽,台州的始豐(天台)等。除了以上幾個地區,另外據有關文獻記載,還有溫州地區的永嘉。

  在唐宋時期,浙江的名茶都是產在一些名山之中。浙江名茶與浙江名山秀水之間的關係。如風景如畫的西子湖畔的浙江龍井茶,普陀山上的佛茶,天台山素有“佛國仙山”之稱,天台山上主峯華頂峯出產華頂雲舞茶,天下奇秀的的雁蕩山“白雲茶”等等都是與名山大川相伴的。

  隨着優秀水質的發現,以及茶種植、製茶技術的提高,人們飲茶成風,這使浙江茶區在唐宋時期不斷的擴大,茶葉產量也隨之增加,茶葉的銷售也很暢通。如唐時期,浙江的湖州成爲當時茶葉市場主要集散地。到了宋代發展到了星羅棋佈的狀況。茶葉的繁榮又推動了浙江飲茶風俗及茶文化的發展。

  從宋代開始,茶又成爲婚禮宴客的必須品,據《冬京夢華錄》、《夢樑錄》等書中的記載,士族商賈家庭在操辦婚禮時候廣宴賓客,其中必須備茶,古人在結婚大喜之日烹茗待客人,賓主雙方既品嚐到甘美鮮爽的茶味又可共敘友情,互相勉勵祝福,更加增添了婚禮喜慶、祥和的氣氛。

  龍井茶文化是浙江茶文化的驕傲,西湖龍井茶成了中國綠茶的代表,浙江各地以生產龍井茶爲時尚,各地茶葉生產亦以龍井茶爲目標,至今龍井茶的生產工藝已傳播至越南等國家。西湖龍井茶成爲中國綠茶中最有特色的茶品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龍井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其影響力遠遠超越了名茶本身的物質層面,它成了中國茶的代名詞。

  龍井茶在中國茶的至尊地位的形成,是浙江杭州茶歷史文化積澱的結果。其所產生的輻射力已超越茶本身,各地來杭州觀光旅遊者,以到龍井問茶、虎跑品泉爲幸,以到茶區觀光,欣賞採茶、製茶、茶藝過程爲風雅,西湖龍井茶文化已成爲杭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成分。

龍井茶的味道

龍井茶的口感鮮爽、甘甜、清冽等,而且它的香氣濃郁沁人沁脾,飲用龍井茶之後口齒生香。

西湖龍井口感是具有,香氣清高鮮爽,滋味甘甜,茶湯清碧,悅目動人之感,品飲欣賞,齒頰留芳,沁人肺腑。龍井茶的特點是香郁葉醇,非濃烈之感,宜細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領略其香味特點。清代茶人陸次之曾贊曰:龍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仍至味也。爲益於人不淺,故能療疾,其貴如珍,不可多得。

1、西湖龍井茶外形文化內涵:

龍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西湖龍井茶有“四絕”:色綠、香郁、味甘、形美。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前採製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這優美的句子如詩如畫,堪稱西湖龍井茶的絕妙寫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於一體,泡一杯龍井茶,喝出的卻是世所罕見的獨特而驕人的龍井茶文化。

2、西湖龍井茶外形特點:

春茶中的特級西湖龍井、浙江龍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鋒尖削,芽長於葉,色澤嫩綠,體表無茸毛;湯色嫩綠(黃)明亮;清香或嫩慄香,但有部分茶帶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濃醇;葉底嫩綠,尚完整。其餘各級龍井茶隨着級別的下降,外形色澤由嫩綠→青綠→墨綠,茶身由小到大,茶條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轉向濃粗,四級茶開始有粗味;葉底由嫩芽轉向對夾葉,色澤由嫩黃→青綠→黃褐。

夏秋龍井茶,色澤暗綠或深綠,茶身較大,體表無茸毛,湯色黃亮,有清香但較粗糙,滋味濃略澀,葉底黃亮,總體品質比同級春茶差得多。

機制龍井茶,現在有全用多功能機炒制的,也有用機器和手工輔助相結合炒制的。機制龍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狀的扁形,欠完整,色澤暗綠,在同等條件下總體品質比手工炒制的差。

3、西湖龍井茶品質特點:

外形之別:西湖龍井黃中帶綠,外形大小不甚均勻,當地人稱其爲“土茶”。而浙江龍井顏色均勻,大小均勻,漂亮的未必是好茶,好茶未必漂亮,不以色相論英雄。香氣之別:西湖龍井有蘭香味、豆香味,香高持久。浙江龍井香氣較淡,且沖泡可能伴有土腥味,二者對比差異較爲強烈。味道之別:西湖龍井若茶葉多則茶湯清苦爽口,不澀,且回甘生津,香高持久,飲後留有餘韻。

浙江龍井則較爲苦澀。形美:西湖龍井茶幹茶外形挺直、光扁平滑、尖削挺秀呈碗釘形、芽葉長短大小勻齊;葉底“一旗一”,色澤翠綠、細嫩成朵,異常細嫩。優質龍井茶葉扁形,條索整齊,寬度一致,手感光滑;葉細嫩,一芽一葉或二葉,芽長於葉3釐米以下,芽葉均勻成朵,不帶夾蒂、碎片;茶湯味道清香。假龍井茶則多是清草味,夾蒂較多,手感不光滑。龍井茶杜絕擠壓,要低溫、乾燥,儲藏。

4、西湖龍井茶的功效:

西湖龍井茶除了驕人的龍井茶文化外還有良好的功效,西湖龍井具有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膽固醇、抗氧化、抗腫瘤、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產物過敏等功效。

龍井茶不僅口味好,它的功效也比較多。

茶文化的內涵是什麼

  很多人對茶葉不陌生,但對茶文化並不瞭解。懂茶的人首先要懂茶文化,懂茶文化的人首先要懂茶常識。茶常識包括與茶相關的內涵、外延以及地域民情、風土人情等。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內涵,一起來看看。

  茶文化的內涵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文化而論之。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爲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如,飲茶待人而逐漸形成茶文化,用餐禮儀發展爲食文化,玩玉賞玉而形成了玉文化,與區域習慣融合而形成各地民俗文化。所以茶文化是一種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長期以來不斷完善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慢慢變成大家一種認可到信仰而形成了一種在中國文化範疇之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即爲以禮規範在品茶的各個細節,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和飲者的修養、情緒等共同形成的一種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文化而論之。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爲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如,飲茶待人而逐漸形成茶文化,用餐禮儀發展爲食文化,玩玉賞玉而形成了玉文化,與區域習慣融合而形成各地民俗文化。所以茶文化是一種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長期以來不斷完善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慢慢變成大家一種認可到信仰而形成了一種在中國文化範疇之內的文化現象。 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即爲以禮規範在品茶的各個細節,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和飲者的修養、情緒等共同形成的一種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世界之最

  一、最先發現和利用茶的國家。相傳在公元前2730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按此推算,中國是茶葉的發源地,神農氏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發現和利用茶的第一人,迄今已有4700多年。茶葉與咖啡、可可並稱爲世界三大飲料,享有“東方恩物”、“綠色金子”的美譽。

  二、最早開展國際化種茶和飲茶交流傳播。早在西漢時期,我國茶葉已作爲商品飲料向海外傳播。9世紀初期,我國種茶首先傳入曰本,以後又傳入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

  三、最早的茶話會。三國時吳國皇帝孫皓賜宴羣臣必使之大醉。大臣韋曜酒量小,孫皓爲照顧韋曜,便祕賜“以茶代酒”。後來,逐漸產生集體飲茶的茶宴,類似今天的“茶話會”。

  四、最早的詠茶詩。西晉詩人張載的茶詩《登成都白菟樓》:“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區,人生苟安樂,茲士聊可娛”,被稱爲第一首詠茶妙詩。

  五、最早的種茶專著。唐代陸羽撰述的《茶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關於茶葉生產的專著。《茶經》已被譯成10種國家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爲流傳。

  六、最早的茶館。晉代,最早的茶攤出現;唐初,最早的專業茶館誕生於四川。唐代茶館除予人解渴外,還兼有予人休息,供人進食的功能。至宋代,便進入了中國茶館的興盛時期。茶館具有很多特殊的功能,除供人們喝茶聊天、品嚐小吃、談生意、做買賣外,還進行各種演藝活動、行業聚會等。

  七、最權威的茶葉博物館。位於杭州市西湖龍井茶產區的中國茶葉博物館,是中國唯一一家國家級茶專業博物館,也是別具特色的茶文化專題博物館,其包含茶史、茶萃、茶事、茶緣、茶具、茶俗6大相對而又相互聯繫的展示空間,從不同的角度對茶文化進行詮釋。

  八、最完備的茶葉科研教育體系。自《茶經》問世至今,我國十分重視茶葉的理論研究,現在我國有10所高等院校設有茶葉專業,在校學生居世界之首。我國有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所等兩所全國性茶葉綜合研究所以及13家省級茶葉科研所,是世界上茶葉科研教育體系最完備的國家。

  九、最豐富的茶品類。晉代時,我們的茶樹選種就有了文字記載。一千多年來,我國的茶品類空前豐富,除了有紅茶、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緊壓茶外,還有再加工複製的花茶、速溶茶、袋泡茶,以及各種保健茶和食品飲料茶。

  十、最多樣的名茶種類。我國除傳統的十大名茶——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峯、廬山雲霧、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外,還有近年來比較盛行的普洱茶、滇紅、屯綠等各種茶類50個以上。

標籤:龍井茶 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