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百家姓楊的起源

百家姓楊的起源

楊姓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楊姓是隋朝和南吳的國姓;楊姓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楊由“木”和“昜”組成。“木”指的是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昜”古同“陽”,指的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所以“楊”是太陽的意思。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百家姓楊姓的來歷

1、源自姬姓,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爲楊侯,春秋時楊爲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爲姓。

2、源自揚姓,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爲氏。

3、源於改姓而來:主要由同源、避難、避仇、收養、過繼、賜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構成。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楊伯僑爲得姓始祖,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勳,仍封伯僑於楊,爲楊侯,承繼乃祖爵位,諡賢敬。

擴展資料:

楊姓人口分佈

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雲南三省,其次分佈於山東、湖北、湖南、貴州、河北,四川爲當代楊姓第一大省。

楊姓名人

1、楊堅,漢太尉楊震十四世孫,隋朝開國皇帝,開皇元年(581年)到仁壽四年(604年)在位。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四年間,銳意改革、政績卓著。但是在位晚期逐漸多疑,殺害功臣,並且聽信文獻皇后之言,廢黜長子楊勇立晉王楊廣爲太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2、楊鈺瑩,1971年5月11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石崗鎮,中國女歌手、主持人、音樂製作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楊姓

百家姓楊姓的來歷?

1、源自姬姓,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爲楊侯,春秋時楊爲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爲姓。

2、源自揚姓,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爲氏。

3、源於改姓而來:主要由同源、避難、避仇、收養、過繼、賜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構成。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楊伯僑爲得姓始祖,周襄王念其先人功勳,仍封伯僑於楊,爲楊侯,承繼乃祖爵位,諡賢敬。

楊姓也是一個榮耀而古老的姓氏。不過,關於楊姓的來源,歷來衆說紛紜,有說是因官得姓的,有說是以地命氏的,很不容易找到頭緒。然而,有一個被公認的事實——楊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的子孫,更是黃帝的後裔。

《姓纂》上面說:“周武王子唐叔虞封於晉,出公遜子齊,生伯僑,天子封爲楊侯;子國,以國爲姓。”根據這段記載。可知楊姓是出自周武王,也就是周文王的衆多兒子中,最爲神氣的一房。

由伯僑所建立的楊國,當時的位置,在今山西省洪桐縣的東南,因此楊姓的發源地,應該是在山西。後來,到了春秋時代,楊國被當時五霸之一的晉國所吞併。

姓楊的祖先在哪?

楊姓的祖先是春秋時期的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

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據說最早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爲隋朝、南吳的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楊伯僑爲得姓始祖。

楊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楊姓總人口約有4270萬,是中國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楊姓人口約有380萬,是楊姓第一大省。

                                                              楊冪

擴展資料:

楊姓的遷徙分佈

宋朝時期,楊姓大約有21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7%,排在王、李、張、趙、劉、陳之後,爲宋朝第7大姓。楊姓第一大省是四川。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四川、陝西、山西,這三省楊姓大約佔全國楊姓總人口的46%。

明朝時期,楊姓大約有24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2.5%,爲明朝第6大姓。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浙江(11.1%)、江西(10.7%)、江蘇(10.3%)、山東(10.1%),這四省楊姓大約佔楊姓總人口的42%。

當代,楊姓總人口已超過4000萬,爲全國6大姓之一,約佔全國人口的3.1%。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四川、河南、雲南三省,大約佔楊姓總人口的30%;其次分佈於山東、湖北、湖南、貴州、河北,這五省又集中了30%。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楊姓

楊姓的來源與歷史

楊姓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楊國;楊姓是隋朝和南吳的國姓;楊姓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

楊由“木”和“昜”組成。“木”指的是扶桑,也稱楊樹,生長在東方大海上的湯谷;“昜”古同“陽”,指的是“日升湯谷”的形象描寫,所以“楊”是太陽的意思。以太陽爲圖騰的始祖就是古老的楊氏族,由此產生了楊姓族徽,最終形成了姓氏楊。楊姓的起源與來歷主要有三個部分:

源自姬姓。出自黃帝之後西周王族,有三種說法,其源均爲周朝王室。

1、源於周武王孫,叔虞次子,晉侯燮父之弟。晉武公(叔虞十一世孫)時,封次子於楊,稱楊侯,是爲楊姓人的受姓始祖。

2、源於周宣王子長父。宣王時期,周宣王姬靜將子長父封到楊國(今山西省洪洞縣),爲楊侯,春秋時楊爲晉所滅,其後裔以楊爲姓。

3、源於晉武公子伯僑。晉滅楊後,封楊地爲大夫羊舌肸(字叔向)的食邑。羊舌氏出於姬姓,因晉武公次子伯僑之孫突當時食邑於羊舌,故以羊舌爲姓。至晉頃公十二年(前514年),晉滅羊舌氏,食我的兒子楊道逃到華山,居住在弘農華陰,以祖宗封地楊爲姓,其後代開基各地,成爲楊氏繁衍發展的主流,史稱楊氏正宗。

源自揚姓。古時楊揚不分,以邑爲氏。

源於改姓而來。改楊姓,主要由同源、避難、避仇、收養、過繼、賜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構成。

1、賜姓。隋代楊義臣本姓尉遲氏,爲北魏勳臣八姓之一。義臣之父尉遲崇,隋初隨行軍總管達奚長儒與突厥交戰,力戰而死。隋文帝因對尉遲崇功業的追憶,下詔賜義臣國姓楊氏。三國時,諸葛亮平定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爲趙、張、楊、李等姓。

2、收養。西晉氏族首領百頃氐王楊飛龍,收養外甥令狐茂搜,改其姓爲楊氏。楊復光,本姓喬,少時養於內侍楊玄價家,遂轉姓楊。楊守亮,本姓訾名亮,楊復光平定江西黃巢起義軍時,得訾亮,養爲假子,轉姓楊,改名守亮。

3、避難。今浙江省諸暨市的概浦楊姓,爲倪姓所改。倪盈第八世孫倪炤,仕宋爲龍圖閣學士,因反對王安石的變法,遭流新州。當時,倪炤的幼子倪順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及倪順長大,力學皆優,念外家楊姓之恩,改爲楊姓。

4、少數民族改姓。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施行漢化,其中的莫胡盧氏改爲楊姓。白族中,楊姓一直是主要姓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楊姓的簡介:

楊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中國人口第六大姓。楊姓遍佈中國各地;其中,中國的四川省是楊姓第一大省。楊姓向海外也有比較大範圍的移民,尤其是在明代鄭和下西洋以後,中國南部特別是福建、浙江、廣東等省的楊姓人士大量向海外遷移。爲了避免天災人禍而向海外謀生的。移居的主要地區是在今天東南亞一帶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孟加拉、越南、老撾、柬埔寨等國家。在鴉片戰爭以後直到 20世紀初葉,或因避難,或爲追求西方科技,或爲尋找真理,楊姓人士遷居的主要地區則面向西方歐美一帶,這也是楊姓人士飄洋過海的第二個重要時期。《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楊姓歷代名人805名,佔總名人數1.77%,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八位;楊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數2.02%,排在第六位;楊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的1.96%,排在第十位;楊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2.12%,排在第十一位。

姓楊的名人:

1、楊堅: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

2、楊廣:隋明帝

3、楊素:隋朝名臣,詩人,傑出的軍事統帥。

4、楊炯:唐代著名詩人,“初唐四傑”之一。

5、楊國忠:唐天寶年間著名權臣。

6、楊玉環: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7、楊業: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之首。

8、楊延昭:北宋抗遼名將,“楊家將”第二代。

9、楊文廣:北宋抗夏名將,“楊家將”第三代

10、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

11、楊憲:明初名臣。

12、楊士奇、楊榮、楊溥:明初“三楊”,明朝前期三大楊姓家,文學家;“仁宣之治”期的治世名臣;“臺閣體”詩文代表人物,合稱“三楊”。

13、楊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明朝中期著名詩人,文學家。

14、楊繼盛:明代嘉靖朝著名忠臣。

15、楊虎城:抗日愛國名將,“西安事變”發動者之一。

16、楊振寧。物理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員。

標籤:百家姓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