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日月潭教學反思及評課

日月潭教學反思及評課

日月潭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自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準備和組織教學內容,確保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我也渴望更多與學生的互動和參與,以及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反饋,在教學中更好地調整和改進。

除此之外,我還需要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程度,以確保教學內容的效果和有效性。我需要更多地瞭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想法,以便更好地指導他們的學習並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果。

評課:

該教學內容十分豐富,旨在爲學生提供更廣泛和深刻的文化知識和歷史背景。教學方式和方法多樣化,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促進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內容方面,該教師對各種文化和歷史知識的講解和介紹深入淺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在教學方法方面,該教師採用了小組討論、互動和實踐等多種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參與和理解教學內容。

此外,該教師還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反饋,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監聽和迴應學生的問題和建議,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和成果。

總體上,該教學內容充滿了活力和啓發性,教學方法多樣化,深入淺出,旨在爲學生提供更廣泛的知識和學習體驗。該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非常重視,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反饋,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和成果。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日月潭教學反思推薦度:教學反思推薦度:《寒號鳥》教學反思推薦度:《琥珀》教學反思推薦度:教學反思推薦度:相關推薦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精選14篇)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日月潭》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1  一、引學生細細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情激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

二、讓學生真正地“活”

小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爲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教學應是沒有強制的活動,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爲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在引導。相信學生能把書讀好,一次沒有讀出來沒關係,讓他們繼續讀,直到能讀出來爲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着美,可是到底怎麼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並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通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並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於是,學生又通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通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活。

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追求的。

在識字環節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而且難度遞進,環環相扣,讓學生慢慢的由認讀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後的認字,學生在不知不覺的遊戲中就把文中的字認識了。

在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

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運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更象形的知道了爲什麼這個湖會叫日月潭,並讓學生運用關聯詞“因爲……所以……”說一說日月潭名字的由來,這樣較好的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爲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並在老師適時的點撥下,體會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導學生在讀熟、讀美的基礎上,練習了背誦。

最後,帶領學生欣賞了我製作的日月潭風光,在學生觀察圖片及教師的敘述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而且我把蘇軾讚美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作爲了拓展,幫助學生更多的積累古詩。

可是,上完了這堂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爲單一,評價缺乏實效。在本堂課中,我重複性的語言較多,今後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2

在教學《日月潭》一文,感到用新課程的理念與方法教學,比以前效果好多了。

首先,合作學習法:

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各學習小組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分組討論。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爲自學、變講爲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但是如果我能請孩子們從學習小組中選出一名彙報員彙報學習成果,其他同學加以補充,我只作適當的點撥啓導,課堂氣氛會更加好,教學重點就有了層次,也不會在彙報上浪費太多時間。

其次,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用多媒體出示日月潭在霧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況下迷人景色,讓學生欣賞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爲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3

本文是蘇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故事性很強的文章。課文的內容比較生動,而且簡易,學生讀上去沒有太大的語言困難。我在新授本文之前先讓學生進行了預習,從而對課文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初步瞭解了這篇課文中兩位主人公大尖哥和水社姐所具有的捨己爲人的高尚品質。

課文伊始,我出示了日月潭的風景圖。漸漸引導學生了解日月潭有這樣美好的景象,來之不易。從而揭示出在惡龍吞噬了太陽和月亮之後,人們失去了光明,天地之間是一片漆黑的。這時候兩位英雄人物,大尖哥和水社姐在這種情況下是挺身而出的。爲了拯救人們,他們披荊斬棘、翻山越嶺,吃盡苦頭纔打敗惡龍,讓人們重見了天日。在這類語言豐富的故事性文章中,最重要的還是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而爲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還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開展了本文的複述比賽。學生對於這樣的活動,參與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以小組爲單位,在小組內現進行評比,在根據每組選出的優勝者,在班級中進行比賽,一節課上,八位優勝者,各自發揮自己的才幹,想盡各種辦法,再加上形象的肢體語言,讓自己能以最佳的方式把本文複述出來。而未參加比賽的同學在觀看其他同學表演的過程中,也是受益匪淺!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4

這篇美麗動人的傳說帶給學生的不僅僅是日月潭的秀麗風景、兩位英雄的義舉,還有那一處處留白帶給學生的思考,拓展學生思維想象的空間。

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取得金斧頭和金剪刀的來之不易,我也是採用了清風雅韻一樣的說話訓練內容,學生通過想象說話,把原來抽象的“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變成了一幅幅具體生動的畫面,學生在理解時也更立體一些。着實感受到兩位英雄得到金剪刀和金斧頭的艱難,對兩位英雄更是充滿了敬佩之情。

文中的訓練點還可以挖掘,比如英雄在海底與惡龍決戰三天三夜的情況,我想一定是充滿了驚險和刺激;英雄變成兩座青山後,鄉親們的感激場面;遊客來到日月潭,聽了這個故事後的想法……課文中的留白成爲課堂上的亮點。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5  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

語文課的語文味,首先體現在讓學生充分地讀起來。我們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讀哪些。是不是每篇課文都要進行全文性的朗讀訓練?是不是每篇課文的每個段落都要值得花大力氣進行朗讀訓練?我認爲不是的,教師的主導地位就在於準確把握和挖掘值得進行朗讀訓練的段落,引導學生深度感悟、朗讀,培養其語感。《日月潭的傳說》真正值得去品讀的段落是課文的3、4小節。這樣,避免了平均用力,刪繁就簡,訓練能得到有效保證和落實。

讓學生充分地用起來

語文課的語文味,還體現在讓學生積極地運用語言、內化語言。教學《日月潭的傳說》,完全可以讓學生實踐語言,將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將給別人聽。爲了能把故事講好,講得生動吸引人,課堂上進行了一次模擬講故事。先同桌合作,練一練。指名說時,其他同學隨時站起來進行幫助。創設交際表達的情境,使學生說得主動,聽得有趣。

我在課堂上注重了讓學生根據課題去想象課文內容的訓練,學生讀了課題之後,我問:你想知道些什麼或你有什麼疑問?學生思考了幾秒鐘以後,就開始發問:爲什麼叫日月潭?它在哪?講了日月潭的什麼故事?故事裏都有哪些人物?其實我想讓學生問什麼是傳說?可是學生沒有問出來,是我問的。我問學生你們知道什麼是傳說嗎?

有一個學生舉手回答了,但說的不是很準,我着急了,沒有再找學生說,而是我說的。這處理得不好,如果再給學生一點時間,學生是能夠說出來的。還有介紹日月潭的那個環節,本來是打算讓學生來彙報的,可是課前我調查了一下,根本沒有學生查到資料,所以只好我自己來介紹。

學完生字以後,掃清了字詞障礙,學生再次細讀課文,看自己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由於時間短,學生也沒有提出什麼有價值的問題。

在學生自學生字彙報的時候,我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自學,彙報的過程中我根據每個字的特點,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社”字我側重了偏旁,“辛”字我側重的讀音,是xin,不是xing,辛苦兩個字我讓學生造了句子,決字和快對比記憶,讓學生用“決心”說句話,不同的字採用了不同的方法來記憶。對於要求認的字我只讓學生會讀即可,但是要求寫的字,我要求學生音形意都要掌握,學生經過長期的訓練已經掌握了識字方法,所以上識字課我很省心,學生自己就知道該幹什麼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6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使他們不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麗,還大大激發了他們熱愛祖國寶島臺灣的情感。在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語言還原爲圖片,讓學生陶醉在其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理解,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美麗風光。

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運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直觀地知道爲什麼這個潭叫日月潭,並引導學生用關聯詞“因爲……所以……”進行說話練習,說一說日月潭名字的由來,很好地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日月潭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故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方式,如男女生賽讀、師生合作讀、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等,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到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最後,我帶領學生欣賞了日月潭風光,在學生欣賞及教師的敘述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可是,課上完後,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語言的表達不夠精煉,在本堂課中,我重複性的語言較多,今後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上的語言表達。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7

《日月潭》是一篇描寫細緻,語句優美的課文,易調動人的情感。爲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以一則招聘啓事引入課文,讓學生當小導遊,活躍了課堂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我以讀代講,引導學生在品讀中層層深入。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在講述完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的美景後,我又進行了如下設計,“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在不同的時候變化着自己的新裝……”,出示微風吹拂下、夕陽西下、月光映照下的日月潭,孩子們看着這些美麗的畫面心中又蕩起了圈圈漣漪,對美麗的日月潭又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進一步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此時,我發現孩子們已經被這美麗的日月潭所陶醉所吸引,就勢讓孩子們用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誇誇日月潭,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躍躍欲試,有的說“日月潭景色宜人!”還有的說“日月潭風光秀麗!”孩子們的情感得以釋放。

在朗讀、理解之後,我讓學生說說你還了解臺灣的什麼,學生通過課前查找的資料說了一些,這時我也補充了臺灣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圖片資料,使學生對臺灣產生了美好的嚮往。這時,老師導語“在臺灣也住着和你們一樣的小朋友呢!讓我們隔海相望,和他們說說心裏話吧!”孩子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他們的情感再次得以釋放。

本課中也體現了一些不足之處: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引導;而且在“導遊招聘”環節,由於一部分同學缺乏勇氣,及對文本掌握不熟,沒有積極參與其中,課堂參與面不是很廣……等等。今後在學生的培訓方面還要進一步規範語言,多多聽課,多多積累經驗。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8

《日月潭》是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整組教材是圍繞愛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本課教學的情感與態度的目標是要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學生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在教學中,又欣慰也有遺憾。

一、自主合作,重視積累

小組合作探究有利用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自己提出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嘗試解決,利於提高讀書效率,享受閱讀的樂趣。長此以往,這種良好的閱讀習慣會引導學生走上良性的閱讀軌道,爲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是課堂自主探究的一種常用的方法,也是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新理念新要求。爲此,在閱讀感悟中我就設計了讓學生在四人小組當中讀書悟與同學交流解決三個問題,以提高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深度與廣度。合作後的交流是檢查學生與文本對話階段性成果的一種方式,也是生生互動的主要方式。在師生的交流反饋中,學生會不斷修正自己的認識與理解,使學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閱讀的樂趣。學生合作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大部分的問題都合作、交流、探究中迎刃而解,而且部分學生體會也很深。

二、存在不足,加以改進

可是,上完了這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問題我會思考”不是安排在一個環節中完成,先學習小組自主合作解決“日月潭的名字是怎麼得來的?在文中用“??”標出相關的語句,邊讀邊想,從這些詞句中體會到了什麼?”然後全班展示。在學生合作交流弄明白爲什麼叫“日月潭”後,我讓學生講了“日月潭”名字來歷的神話故事,講故事的這個學生聲音不大,導致其他學生聽得不認真,既耽誤了時間,也與主題聯繫不大。接着又是學習小組自主合作學習三四自然段。“默讀課文三、四自然段並思考:

1、這兩段分別寫了日月潭什麼時候的景色?用“——”劃出來。

2、你最喜歡日月潭什麼時候的景色?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動筆畫出有關語句,並結合重點詞句說說你的理解。”學習小組最後展示,因爲學生交流的時間太多,導致日月潭下雨時的美景和最後一段沒時間展示了,非常得遺憾。以後教學中要考慮合理安排環節,既節約時間,又能促進學生的發展。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爲單一,評價缺乏實效;而且沒注重對學習小組的評價,不利於學習小組形成合力,激發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熱情。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9

《日月潭》描述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狀、名稱的由來,向大家描述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本文在寫作特點上,語言優美,描寫如詩如畫,讀來使人入情入境以,在寫作順序上是按時間的推移安排的內容。本人在教學思路上,讓學生查找日月潭的相關資料。

本課是本組課文的總領,引領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曆史做久,山河壯美,幅員遼闊,有56個民族的大家庭。

本課上了兩課時,學生能在老師的目標引領下完成鎖定的目標,認識9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背誦3--4自然段。(因爲在本課3、4自然段是重點,也是難點)。但也有不足,如“展”學生寫成“衣字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人作了教學中的一些淺顯的反思。

本來該課能運用多媒體展示圖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意思,向學生展示日月潭的不同時段的美,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拓展。在走進文本之前,抓住“題眼”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一個好的題目,可以概括全文內容,也能體現寫作思路,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本文就注意了題文照應,正文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環境,形狀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魚。課文的語言非常優美,指導學生反覆的誦讀,通過這個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情緒產生“視象”體會畫中之情,畫外之意。這個環節就培養了學生的語感,發展了學生的朗讀能力。朗讀形式,本人是根據訓練的需要設計的。通過讀句,讀段,對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發展語言水平,是很有好處的,在這點上,本人在本課的教學中,注重了練習的落實。

根據低年級學生認知的特點,加強了詞句的訓練。在這環節中,本人強調了在語言環境中學詞識字。聯繫課文的內容,聯繫具體的形象,聯繫相近的詞語,盡力做到深入淺出地理解詞的意思,提高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如、反覆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知道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麼,每種事物有什麼特點。

然後,瞭解句與句之間內容上的聯繫,最後抓住詞語進行背誦。

充分信任學生鼓勵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點引導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朗讀課文時,感情基調要隨時發生變化,讀出景物的美,對日月潭由衷的讚美,注意語速的變化及語調的抑揚。

通過學習本課,培養學生在探究與感悟中,是否能得到情感昇華很重要。以朗讀爲主,在讀中悟,在讀中賞是本課的教學主流,其讀文章也是讀自己,是生成智慧的重要途徑。

但我在具體課堂中,仍然是犯了老毛病,總是想讓學生按着自已的思路走,像牽牛一樣,生怕他們走丟了不能把他們找回來,所以死死地拽着繩子,時時地拿着鞭子,把他們趕到自己的軌道上來。生怕學生遊離於自己的預設之外而不知道怎麼收回來。過於牽制學生,講得多而讓學生讀得少,太死扣文本而發散的少。其實學生的表現還算是不錯的,體會也很多,但我就是沒有很好的抓住他們點滴的感受引領他們繼續深層次地感悟。當他們說到跟我預定的目標不同時,我甚至很緊張,只想着怎麼趕快把他們拉回來。其實我忘了,語文是應該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的,語文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語文課堂也是不應該有太多預設的。老師是引導着,不是講解員。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去感悟,去體會,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學到東西。道理我不是不懂,只是怎樣去真正領悟,還去學習,需要去揣摩,需要去嘗試。以後的教學生涯還很長很長,我要虛心向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課堂教學經驗和從容,也要向年輕教師請教,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和創新精神,使自己不在做誤人之師,早日修成正果。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10

《日月潭》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家鄉”主題中的一篇寫景的課文,文中先是介紹日月潭的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接着介紹了它名字的由來,然後描繪了它在晨午時分、晴雨天氣的不同情狀,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點。表達作者對日月潭的由衷讚美。在執教這節課前課前我做了細緻地備課,學生也在早讀時進行了熟讀預習,課上,整體學生聽課狀態較好,表現積極,氛圍輕鬆和諧,較好的完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爲促進以後教學的進步,特製以下反思。

教學目標的制定與達成:以課文和教師用書爲根本,深入研讀教材,教學準備充分。課前,我自己反覆研讀了課文,以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習慣預設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難點;又反覆研讀教師用書上教學建議,瞭解這個單元目標和本課目標,結合本單元兩個教學重點——“聯繫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瞭解此句意思”“學習課文的語言表達積累語言”,考慮學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制定了兩個教學目標:

1、會認“潭灣湖繞茂盛圍勝央導”十個生字,理解“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蹟”三個四字詞語,會寫“灣勝名央跡”五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一二自然段,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和名稱由來,會背第二自然段。教學過程預設與生成。本節課,我預設了四個環節:

(一)視頻導入,質疑入文;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三)品讀課文,學習前兩段;

(四)觀察生字,指導書寫。

第一環節我以日月潭的課文文字視頻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看完,讓學生談感受,當學生說出日月潭景色優美時,質疑“文章中是怎麼描寫的呢?”引出第二個初讀課文環節。初讀主要解決再次熟悉課文內容,標畫段號任務。接着以問題“文中的日月潭美不美?這麼美的日月潭到底在哪裏呢”引出對課文第一自然段內容的學習,第一自然段出現了八個會認的字和三個需要引導學生理解的四字詞語,我在教學生讀文學習中穿插隨文識字。處理“潭灣湖”三個字時,我採用的是歸類識字,引導學生觀察認識,交流歸納,它們都是左右結構,部首都是三點水,意思都與水有關,但意思又各不相同,並作以簡單補充;“繞”字教學採用加一加和換偏旁識記,和學過的“曉、澆、燒”形近字比較識記中加深認識。教學生理解“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蹟”三個詞語時,我先讓學生讀文,然後抓住其中的重點字“羣山茂盛古蹟”引導理解,然後出示三幅圖片讓學生對照選詞,再圖文結合說意思,學生積極參與,很快理解了三個詞語意思。接着讓學生迴文讀,明確第一自然段內容:寫日月潭位置。然後以“日月潭這個美麗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引入第二段的學習。初讀,隨文學習“央”和“島”,“央”結合詞語“中央”引導學生用換詞法理解爲中間即可,識記“央”多數學生說到了“中央電視臺”;“島”則與“鳥”比較識記。總之,識字教學部分,隨文識字學生興趣較高,積極參與,完成順利。第二段內容的學習以聚焦關鍵句“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引導學生反覆讀,先讀出比喻句,並出示兩句句子在對比中感受比喻修辭的好處——更生動形象,再讀抓住“圓圓的、彎彎的”讀出日月潭名字的由來之美。然後結合日月潭的構成圖,讓學生看圖讀文加深認識,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聲讀等幾遍不同形式的讀,以填空嘗試背誦開始引入全段背誦,學生順利完成。最後出示五個田字格生字,讓學生觀察結構、佔格、關鍵筆畫,教師範寫,學生書寫展評。

課前的預設再好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會出現變化,總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出現,總有許多的遺憾:第二自然段“央島”識字環節放在段落初讀上進行了,比較緊湊,效果還不錯,課件上是放在理解內容時進行,比課件製作時提前了一拍。說明該處課件的製作不夠精簡,教學仍要以實際授課思路爲主,及時作出調整。2、指導寫字可以引導學生先觀察結構佔格,再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生字筆畫。寫字的時間可以再充足一些,就可以在書寫完畢之後進行展示評價,使學生書寫更加美觀。3、課堂上學生雖參與度較高,但課堂常規還不夠好,仍有少數幾個學生不斷需要提醒;對學生的評價還是應該採取多種評價方式,以激勵性語言爲主,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4、整節課教師的語言表達應更簡練,可以讓課堂更緊湊,有些環節可以簡化。

每教一課,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認識,細細想來,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反思之後也許再教可以明白一點。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需要不斷做好基於學情和自我教風之上的研備,學習掌握低年級語文教學技巧和重點,盡最大努力做好語文學科教學工作,提高班級的教學質量。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11

金秋九月,迎來新的學期,我們終於上二年級了。美麗九月,學期伊始,就開始了“骨幹教師引領課”活動,我很榮幸的被委以重任,執教此次公開課。

一、確定課堂主線

備課的過程是痛苦的,因爲開學初班主任工作繁多,沒有過多的時間準備,只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一遍一遍的思考:我該以什麼爲突破口?終於在反覆讀課文、查閱教參、參考網上教學設計後,把“感受日月潭的美”定爲課堂教學主線。所有的環節都圍繞這條主線,從體會日月潭的美出發。通過總結每段文意,體會文章層次清晰、表達條理,從而把日月潭的美表達的淋漓盡致。再就是通過體會優美詞語句子,感受語言美。

二、環節簡單

終於思路清晰後,開始着手準備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環節。經過幾番斟酌,把教學環節定爲四個。第一個環節是直接導課,學習潭這個字,明白潭就是較深的湖。第二個環節是,梳理段落意思,明確一段一箇中心,體會課文表達條理清楚的寫法。第三個體會詞句的優美,並且把字詞認讀、寫字指導、課文朗讀內容,放在這個環節裏。最後一個環節是課堂小結。

三、課後感受

上課之前,覺得自己思路很是清晰,也很流暢很有道理,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很是滿意。但是,經過一節課的實戰,我大腦一片空白,什麼思路都沒有,原先想好的語言一句也不記得了,而且講的是滿頭大汗。說句好聽的就是,我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上,全程關注學生,其他的都忘了。說句不客氣的就是,我過度緊張,連自己說的啥都忘了。

想象中的幽默風趣,細膩溫馨,優美過渡都沒有了,總覺得自己乾巴巴的,總覺得像要冷場不知道下一句說什麼。作爲一名老教師,很是汗顏,還去多讀書,多積累,好好錘鍊自己的語言,深入學習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和教學機智。

課堂總是遺憾的,只希望自己的遺憾,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少。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12

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描繪了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日月潭是臺灣省的一個大湖。那裏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作者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環境、形狀、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話,概括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第二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的形狀,通過兩個形象的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寫明瞭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着,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細雨”、“輕紗”、“朦朧”幾個詞語點明瞭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讚美日月潭風光秀麗、是旅遊勝地。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好插圖,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啓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但是很遺憾,由於課前上不去網,沒有蒐集到日月潭的圖片,只憑課本上的插圖,學生的興趣沒能大大調動起來,學生的想象能力沒能拓展開來,說得也不理想。

再講第三、四節時,我請孩子們自由地放聲讀一讀,你覺得怎麼讀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就怎麼讀。讓學生在小組內談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然後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着,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細雨”、“輕紗”、“朦朧”幾個詞語點明瞭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這一環節由於讀得到位,同桌又討論了,有幾個同學說得特別好。可惜,還是有同學不敢站起來說,怎樣調動學生的發言積極性,還需進一步研究。

增強學生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和期盼祖國統一的意識,對於這個目標,我覺得還沒能很好的完成,只是在最後我說:“日月潭如此美麗,希望早一點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到那時,我們就可以親自領略一下這秀美的風光了。”我想,應該讓學生多蒐集一些臺灣的知識會好一點。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13  一、備課階段:

1、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備了三節課,參考了語文教材、教師用書、名師課堂實錄,我在理清本課易錯生字以後,重點思考如何去上這節寫景課。

2、本課課文中插圖少,班裏多媒體設備故障,無法使用課件,加上學生對日月潭不瞭解,這節課進行起來有難度。孩子們看不到圖片,沒有出去旅遊、觀察景物的經歷,就很難憑藉想象力描繪日月潭的美景。思來想去,我打印出了日月潭的各種彩色圖片,供課堂使用。

3、課前一天讓孩子們預習,圈出課文中的生字,標自然段序號,試着給我會認的生字組詞。

二、課後每環節反思

(一)導入環節

1、我讓孩子們回憶本單元我們去旅行過的地方,例如鸛雀樓、廬山瀑布、黃山,引出今天要學習的主題:日月潭。

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背誦了兩首古詩,說了說黃山四絕,導致用時過長。

2、我接着講解“潭”字的意思,是水很深的湖,讓學生回憶我們之前在哪句詩中學過這個字,孩子們能回答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順勢我又講了“灣”和“湖”的意思進行對比,因爲沒有多媒體出示圖片,只靠講解,孩子們還是不理解。

3、、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幅中國地圖,畫的不夠精確,給大家分別標出鸛雀樓、廬山瀑布、黃山的位置,又給大家指出日月潭不在大陸上,在寶島臺灣,讓大家通過地圖認識臺灣的位置。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然後自讀課文,爭取讀通順流利。

反思:因爲預習課文時很多學生已經讀過課文,導致孩子們讀時不夠積極,總覺得自己已經會讀了。加上是下午第一節,孩子們普遍犯困,整體狀態是活躍度不高。

2、我把我會認的生字在課文裏組成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先帶拼音,讓學生自由讀,小組內讀,展示讀,後來又去拼音開火車讀,男女生讀等等。

反思:因爲本節課生字四字詞語多,前鼻音、後鼻音詞語多,孩子們容易讀錯,我讓學生反覆讀。第一節時提前給孩子們講了一個繪本故事《媽媽心,媽媽樹》以後又開始的新課,導致第一節下課時還在讀詞語,沒有完成第一課時的任務(處理完生字,讀課文,讀通讀順),而且對於我會認的生字,我只通過拼音讓孩子認讀了,雖然心裏有傾向讓孩子通過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識記,但是講課過程中被讀詞語環節掩蓋過去了。這需要警惕,要知曉詞語學習的重難點,合理分配時間。

3、學完詞語以後,我讓孩子們把生字送入課文中進行朗讀,由於上課時間緊,我沒有讓孩子們專門爲了讀通順而分段練習讀,而是把讀和感受日月潭的美結合在一起。

反思:這次步驟不對,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本思想感情必須是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三)精讀課文

我用課後題第二題作爲大的問題貫穿課文的學習:你覺得日月潭哪裏美?給大家讀一讀吧,並試着說說理由。

反思:這一環節孩子們通過之前的語感積累,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比如喜歡清晨的日月潭、雨天的日月潭等等,但是他們對於喜歡的理由說不出來,我也沒有一直逼着讓他們說,就拿出之前打印好的相對應的彩色圖片讓大家看,欣賞,他們都覺得很美,很喜歡。

在學習部分段落時,我應該提前準備好道具,按照課堂環節的需要及時把圖片展示在黑板上,更直觀生動,順勢再引導孩子們把感情融入其中進行朗讀。但是我沒有,只是最後梳理階段把圖片張貼在黑板上,孩子們對日月潭的興趣立馬高漲起來,最後我們一起帶着對日月潭的喜愛齊讀了課文。

除了課本上介紹的,我又打印出了傍晚的日月潭,晚上的日月潭,拓展了孩子們對日月潭的認識。這點孩子們很喜歡,就更能理解爲什麼能吸引那麼多遊客了。

(四)學習我會寫生字

把8個生字都書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並讓孩子們對結構進行分類複習。

反思:由於我自身對書法字體欠缺專業瞭解,所以在指導孩子們進行書寫時不夠規範(包括語言指導的規範和書寫的規範),這點我需要繼續努力,自己先愛上書法,練好字,纔可能遊刃有餘地教導學生。

整體反思:

1,下午講授新課,孩子們狀態不太好。

2,沒有課件,可以藉助打印的圖片,但是整個教學流程就會顯得費時費力很多,因而課堂花費時間也多。

3,讀教材研讀不深,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不清楚,教學環節安排不夠合理,導致授課時總是漏掉重要的環節。

4,課堂效率不高。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14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裏有所瞭解。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並拓展文本,課後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媒體創設情境

1、導入:

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臺灣,再引出其風景名勝──日月潭,帶領學生去遊覽日月潭的美麗風光。

2、課文講解:

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着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

二、多種形式朗讀、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學生對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讀:

教學時,有默讀、自由讀、小組讀、個人讀、老師讀等多種形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2、悟:

在學生熟讀課文後,想象畫面──美麗的日月潭風光。

看着課件──日潭、月潭,日出,給畫面配上文字。

三、不同以往的語言

整節課採用師生平等、激勵的語言。如:願意讀讀課文嗎?老師有幾個字想請教同學們。老師也來組個詞,行嗎?怎麼不給我一點掌聲呀?

平緩地和學生交流。如:你們讀得真認真,那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想對他們的朗讀說些什麼呢?

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

1、課件的銜接不緊湊。

2、課堂氣氛活躍,但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

一、備課階段:

1、在上這節課之前,我備了三節課,參考了語文教材、教師用書、名師課堂實錄,我在理清本課易錯生字以後,重點思考如何去上這節寫景課。

2、本課課文中插圖少,班裏多媒體設備故障,無法使用課件,加上學生對日月潭不瞭解,這節課進行起來有難度。孩子們看不到圖片,沒有出去旅遊、觀察景物的經歷,就很難憑藉想象力描繪日月潭的美景。思來想去,我打印出了日月潭的各種彩色圖片,供課堂使用。

3、課前一天讓孩子們預習,圈出課文中的生字,標自然段序號,試着給我會認的生字組詞。

二、課後每環節反思

(一)導入環節

1、我讓孩子們回憶本單元我們去旅行過的地方,例如鸛雀樓、廬山瀑布、黃山,引出今天要學習的主題:日月潭。

這個環節我讓學生背誦了兩首古詩,說了說黃山四絕,導致用時過長。

2、我接着講解“潭”字的意思,是水很深的湖,讓學生回憶我們之前在哪句詩中學過這個字,孩子們能回答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順勢我又講了“灣”和“湖”的意思進行對比,因爲沒有多媒體出示圖片,只靠講解,孩子們還是不理解。

3、、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幅中國地圖,畫的不夠精確,給大家分別標出鸛雀樓、廬山瀑布、黃山的位置,又給大家指出日月潭不在大陸上,在寶島臺灣,讓大家通過地圖認識臺灣的位置。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聽課文朗讀,然後自讀課文,爭取讀通順流利。

反思:因爲預習課文時很多學生已經讀過課文,導致孩子們讀時不夠積極,總覺得自己已經會讀了。加上是下午第一節,孩子們普遍犯困,整體狀態是活躍度不高。

2、我把我會認的生字在課文裏組成的詞語板書在黑板上,先帶拼音,讓學生自由讀,小組內讀,展示讀,後來又去拼音開火車讀,男女生讀等等。

反思:因爲本節課生字四字詞語多,前鼻音、後鼻音詞語多,孩子們容易讀錯,我讓學生反覆讀。第一節時提前給孩子們講了一個繪本故事《媽媽心,媽媽樹》以後又開始的新課,導致第一節下課時還在讀詞語,沒有完成第一課時的任務(處理完生字,讀課文,讀通讀順),而且對於我會認的生字,我只通過拼音讓孩子認讀了,雖然心裏有傾向讓孩子通過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識記,但是講課過程中被讀詞語環節掩蓋過去了。這需要警惕,要知曉詞語學習的重難點,合理分配時間。

3、學完詞語以後,我讓孩子們把生字送入課文中進行朗讀,由於上課時間緊,我沒有讓孩子們專門爲了讀通順而分段練習讀,而是把讀和感受日月潭的美結合在一起。

反思:這次步驟不對,理解課文內容、把握文本思想感情必須是在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進行。

(三)精讀課文

我用課後題第二題作爲大的問題貫穿課文的學習:你覺得日月潭哪裏美?給大家讀一讀吧,並試着說說理由。

反思:這一環節孩子們通過之前的語感積累,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比如喜歡清晨的日月潭、雨天的日月潭等等,但是他們對於喜歡的理由說不出來,我也沒有一直逼着讓他們說,就拿出之前打印好的相對應的彩色圖片讓大家看,欣賞,他們都覺得很美,很喜歡。

在學習部分段落時,我應該提前準備好道具,按照課堂環節的需要及時把圖片展示在黑板上,更直觀生動,順勢再引導孩子們把感情融入其中進行朗讀。但是我沒有,只是最後梳理階段把圖片張貼在黑板上,孩子們對日月潭的興趣立馬高漲起來,最後我們一起帶着對日月潭的喜愛齊讀了課文。

除了課本上介紹的,我又打印出了傍晚的日月潭,晚上的日月潭,拓展了孩子們對日月潭的認識。這點孩子們很喜歡,就更能理解爲什麼能吸引那麼多遊客了。

(四)學習我會寫生字

把8個生字都書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並讓孩子們對結構進行分類複習。

反思:由於我自身對書法字體欠缺專業瞭解,所以在指導孩子們進行書寫時不夠規範(包括語言指導的規範和書寫的規範),這點我需要繼續努力,自己先愛上書法,練好字,纔可能遊刃有餘地教導學生。

整體反思:

1,下午講授新課,孩子們狀態不太好。

2,沒有課件,可以藉助打印的圖片,但是整個教學流程就會顯得費時費力很多,因而課堂花費時間也多。

3,讀教材研讀不深,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不清楚,教學環節安排不夠合理,導致授課時總是漏掉重要的環節。

4,課堂效率不高。

  《日月潭》的教學反思 篇14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裏有所瞭解。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並拓展文本,課後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媒體創設情境

1、導入:

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臺灣,再引出其風景名勝──日月潭,帶領學生去遊覽日月潭的美麗風光。

2、課文講解:

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着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

二、多種形式朗讀、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學生對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讀:

教學時,有默讀、自由讀、小組讀、個人讀、老師讀等多種形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2、悟:

在學生熟讀課文後,想象畫面──美麗的日月潭風光。

看着課件──日潭、月潭,日出,給畫面配上文字。

三、不同以往的語言

整節課採用師生平等、激勵的語言。如:願意讀讀課文嗎?老師有幾個字想請教同學們。老師也來組個詞,行嗎?怎麼不給我一點掌聲呀?

平緩地和學生交流。如:你們讀得真認真,那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想對他們的朗讀說些什麼呢?

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

1、課件的銜接不緊湊。

2、課堂氣氛活躍,但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

日月潭評課優缺點及建議

日月潭評課優缺點及建議:

從《日月潭》這一課中我看到了老師精彩的地方,也認識到了自己某些不足的地方,應該說受益匪淺。老師執教的《日月潭》整節課都落實了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開放而充滿活力。  

一、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帶着愉悅的心情進入課堂。

一堂課精不精彩,課堂的導入也是一個因素。一般有經驗的教師往往非常重視學生的這一心理需求,以精湛的導入愉悅學生的耳目,激發學生的心靈,開發學生的智力,觸發學生的情感,將學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過來。老師就是這樣做的,一開始播放風光片,把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了美麗的日月潭。學生看着看着發出了發自內心的感嘆:好美啊。

二、以學生爲本、以質疑爲線、以朗讀爲主。

我們說,要讓孩子帶着疑問進課堂,帶着疑問課堂出課堂。這堂課上黎老師從“在這麼美麗的地方,你想知道什麼?”讓學生質疑,帶着“這是島?”“在什麼地方?”“湖水面積多大、多深?”“爲什麼那麼美?等問題進入文本,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在反覆朗讀中感悟與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有感情地朗讀,學生讀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真情實感自然流露。

三、以人爲本,自主學習、探究。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這堂課中有一個非常閃亮的地方,那就是師生共同演繹“羣山環繞”。

日月潭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我爲大家整理的日月潭教學反思(精選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

  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爲它在祖國的寶島,是因爲它“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那裏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尊重學生的讀書體驗,注重情感的生成。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讀書與形象的圖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並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學習的主體性。

  1、合作學習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抓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這個問題,讓各學習小組學生分組學習交流,再請代表發言,根據學生的回答確定教學內容。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爲自學、變講爲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但是在彙報學習成果時如果我能多請幾名代表交流會更好。

  2、學會交流表達。《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讓學生想象黃昏時日月潭的美景,接着給他們欣賞幾幅黃昏時的日月潭圖片。讓學生欣賞後進行說話訓練黃昏時的日月潭怎麼樣?有的說:“黃昏時,日月潭變成金黃金黃的了,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輕紗。”有的說:“黃昏的時候,金色的陽光照在湖面上,銀光閃閃,美麗極了!”還有的說:“黃昏,日月潭和周圍的建築變成了金色,好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服,亮晶晶的,十分動人。”隨着孩子的回答,不時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這樣的設計不但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還讓學生學會表達交流,正確運用詞語。

  3、重視朗讀教學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指導朗讀上,採用多種讀書形式,如自由讀、默讀、指導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例如,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先由學生默讀,理解本段內容,再讓學生看課件,讓學生明白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然後帶着感受再讀課文,逐步引導學生將課文的語言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再到有感情的朗讀,落實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爲學生主動的個性化行爲。在讀中使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激發起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注重情境教學

  在本課教學中,多次利用了圖片,不但創設了情境,也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思維的擴展。充分利用好圖片,把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啓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老師在教學中,體現了這一理念,例如:在教學3、4自然段時,讓學生小組自由讀書思考,讀自己喜歡的景色,把課堂上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合作同進步,在解決疑難中大膽創新,從低年級就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及主動探究的能力。併爲學生鋪設體驗成功的平臺,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加重視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

  6、總結全文時:分層作業,既有基礎部分:讀(有感情地讀課文)、抄(摘抄好詞好句);也有課外拓展部分:查(查找有關日月潭的傳說)。

  7、教師的過渡語和體態語言的運用得加強。俗話說:上好一節課容易,但要上好每一節課很難。我們應關注細節,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備,多思,多學。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2

  在識字環節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而且難度遞進,環環相扣,讓學生慢慢的由認讀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後的認字,學生在不知不覺的遊戲中就把文中的字認識了。

  在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

  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運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更象形的知道了爲什麼這個湖會叫日月潭,並讓學生運用關聯詞“因爲……所以……”說一說日月潭名字的由來,這樣較好的`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爲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並在老師適時的點撥下,體會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導學生在讀熟、讀美的基礎上,練習了背誦。

  最後,帶領學生欣賞了我製作的日月潭風光,在學生觀察圖片及教師的敘述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而且我把蘇軾讚美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作爲了拓展,幫助學生更多的積累古詩。

  可是,上完了這堂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爲單一,評價缺乏實效。在本堂課中,我重複性的語言較多,今後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3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裏有所瞭解。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並拓展文本,課後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媒體創設情境

  1、導入:

  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臺灣,再引出其風景名勝──日月潭,帶領學生去遊覽日月潭的美麗風光。

  2、課文講解:

  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着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

  二、多種形式朗讀、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學生對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讀:

  教學時,有默讀、自由讀、小組讀、個人讀、老師讀等多種形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2、悟:

  在學生熟讀課文後,想象畫面──美麗的日月潭風光。

  看着課件──日潭、月潭,日出,給畫面配上文字。

  三、不同以往的語言

  整節課採用師生平等、激勵的語言。如:願意讀讀課文嗎?老師有幾個字想請教同學們。老師也來組個詞,行嗎?怎麼不給我一點掌聲呀?

  平緩地和學生交流。如:你們讀得真認真,那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想對他們的朗讀說些什麼呢?

  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

  1、課件的銜接不緊湊。

  2、課堂氣氛活躍,但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4

  日月潭令人神往,因爲它在祖國的寶島臺灣,因爲它“羣山環繞、樹木茂盛”,更因爲它有着別具一格的“日潭”和“月潭”。教學兩課時的分割中,我是這樣考慮的:第一課時在通讀課文的同時,重點學習了課文的第1、2自然段,主要了解一些關於日月潭的信息,比如“是我國臺灣省的一個湖”“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湖的美麗小島——光華島,‘日潭’、‘月潭’名字的由來”等。第二課時圍繞課文第3、4自然段感悟日月潭的美。通過“畫一畫、讀一讀、品一品、說一說”來感受日月潭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呈現出來的不同的美。

  【“碧綠”的感悟】

  在學習第2自然段時,學生對“碧綠”一詞發生了興趣,理解也層層深入:

  (1)從“碧綠”讀出了日月潭的水非常清澈。

  (2)因爲第1自然段中說“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而大樹是綠色的,它的樹影倒映在湖水中,所以湖水變得碧綠碧綠的。

  (3)它說“日月潭很深”,所以水就特別綠。

  【這個地方學生的發現非常好,但可惜的是我在課堂上沒有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加以提升,就這麼過了。現在想想,我應該再啓發孩子往深處想想:水深跟“碧綠”又有什麼關係呢?】

  【美的解讀】

  1、“仙境”:讓孩子們充分自讀,畫一畫美的句子後交流,第一個孩子(金典)找到了描寫“濛濛細雨”的那句話,並對“仙境”作了解釋,認爲仙境就是腳踩白雲,很美很美的。於是引導孩子比較細雨中的日月潭是如何像仙境的,孩子們也能從“濛濛細雨”中體會到“仙境”的感覺。但在讓孩子們美美地讀這句話時,我非常隨意地問了一句:你還讀出了什麼呢?

  2、“輕紗”:聽完曉琪的一番話,我的腦海中馬上閃現出這麼一句話:孩子的能力真的是不可限量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孩子是如何體會的:

  我覺得“輕紗”這裏也寫得非常美,就像我們在《找春天》一課中講到的: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而日月潭被濛濛細雨披上了一層輕紗,就變得像春天的小姑娘一樣,好像在跟我們捉迷藏似的,非常神祕。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5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的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在這次教學中我們主要採用的是“先學後教”的模式,它也是我們在以後教學中所應用的重要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我們學年主要採用先預習,再通過小組內學習交流彙報完成識字教學,而在學生提前預習課文時,我們主要利用讀,標,圈,劃,打的形式讓學生提前完成預習,在第二課時時展示小組合作交流彙報等小組自學識字過程。之後在讓學生細細品讀課文,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爲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達到教學目標,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貼近低年級學生的心理,導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遊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2)讓學生當小老師完成識字教學的初步過程,在在點撥的過程中完成整個識字。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

  (3)通過品讀課文,理解重點詞語“隱隱約約”、“朦朧”等詞語,同時感受日月潭的秀美風光。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着美,可是到底怎麼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並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通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並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於是,學生又通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通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新的學習方法。由於“先學後教”這種新的模式,對於我們來說這個詞語在心裏雖然是根深蒂固,但在模式的教學過程只是一個初始階段,有些地方還是把握的不好,所以在教學中也存在很多的不足:

  1、爲了完成教學內容丟掉了朗讀,結果還是缺少朗讀而使整個教學脫節。

  2、有些小細節不夠注意。比如當學生說話出現語病時,我沒有指出。如果從小就訓練學生的語言規範,以後學生說話就會很有邏輯性,很規範。當學生說出了好詞好句時,應該馬上把這些詞語板書,並讓大家跟着這個學生齊讀,營造用好詞很光榮的氛圍。

  3、在板書過程中粘貼的生字不應提早摘掉,而導致沒有板書。

  總之在教學中存在着許多問題,這也是我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改進和提高的,爭取努力鑽研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語文課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這也正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追求的。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6

  《日月潭》是我國臺灣省的代表性風景名勝,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上課時引導學生積累課後所列詞語外,還請學生仔細品味文中的佳句,並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本文篇幅短小,但寫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狀、名稱的由來,描繪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文字優美,如詩如畫,讀來易使人入情入境。教學時教師主要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藉助錄像,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相信學生能夠理解詞句,如臨其境,感受到日月潭的旖旎風光。本課的教學主要以朗讀爲主,朗讀本文要懷着無限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讀出對日月潭的由衷讚美之情。邊讀邊想象描述的景物,讀出景物的美。讀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狀特點,使人明瞭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它的形狀特點起的。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第三自然段中第一句要突出霧的特點,“薄薄”、“隱隱約約”讀得輕一點。讀第四自然段第一句時,音調可稍高,突出晴天日月潭的豔麗之美,第二句要舒緩,聲音較虛,突出下雨時日月潭的朦朧之美。

  小學生由於年齡較小,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以形象思維爲主,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所以這堂課我藉助課件展示了一個迷人的日月潭,學生在優美的音樂、美麗的畫面中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盎然。如,“薄薄的霧”這個詞語,學生通過看圖感悟到霧的美、薄、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設想問學生:“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同桌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爲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7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覆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在讀書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領略日月潭的秀美風光。一開始,我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學習要求,在第一次讀書中解決了生字新詞和讀通課文。第二次讀書時,我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閱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清了課文脈絡。第三次,我讓學生帶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樂來讀書,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課文。

  這樣一次一次的閱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彷彿真正地置身於文中所描繪的情境中。《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讀書,讀出自己的多元感悟和理解,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了他們獨自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使閱讀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的讀書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同時,通過反覆的閱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澱,並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分層次的朗讀中教師都爲孩子提出讀通讀順,感悟內化,背誦積累等不同的要求。讓每一次讀書活動都有明確的目標,從而避免了學生空讀書,傻讀書的不合理現象。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8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嘗試了許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像集中識字,隨文識字等常用的識字方法,但在《日月潭》一課的教學中,我並沒有採用這些方法。當時想,能不能換一種獨特的方法來識字,讓學生有新鮮感,更能激發孩子識字興趣呢?於是我認真研究了《日月潭》一課,覺得《日月潭》文字優美,如詩如畫,使人入情入境,我便有了大膽的設計。從日月潭優美的景色入手,讓學生理解、感受、體會文中華麗的詞語。再從詞語中識字,更能使學生掌握字、詞、意。所以這節課我設計了配樂欣賞日月潭,在課堂上這一環節,一下子便把所有的同學都帶入了風景優美的日月潭中,然後同學們觀看了日月潭不同地方的美,不同時間的美,再來找合適的詞語來概括自己所看到的畫面,此時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興趣更加濃厚。在教學“清晰”“朦朧”時,我也用了兩幅鮮明的畫面來幫同學們理解詞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課的每一個生字我都是在同學們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來認識掌握的,並同時設計了形近字練習題進而鞏固生字。這節課上同學們都能在愉悅的課堂上掌握了字詞,同時也增強了同學們積累的興趣和願望。

  本課識字教學方法的嘗試使我深有感觸,雖然識字教學有些枯燥,但只要自己用心研究每一篇課文的特點,就能找到適合這篇課文的識字教學方法,能讓孩子更有興趣、更喜歡、更接受,才能在識字教學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9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那裏有所瞭解。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使文本的學習得以拓展,並有利於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三維目標的整合,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整體感知,發現美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遵照課標的精神,在整體感知環節,我讓學生默讀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語句,和小夥伴讀一讀並且互相交流。每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尋找到他們心中認爲美的地方也是不同的。我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角度考慮,採取上述做法,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初進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二、層層深入,感悟美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並引導學生在品讀中層層深入。如品讀“清晨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學生起初只能通過“薄薄的”“隱隱約約”等詞語的表面感覺美,這也正是由於他們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爲主。我想到只有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才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所以我藉助課件通過讓學生看圖感受霧之薄,像隔着一層紗。之後我還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假使我們乘着小舟在這輕紗薄霧籠罩下的湖面上飄來蕩去,你們是什麼心情呀?”通過移情讓孩子獲得心理愉悅進而體會日月潭這種朦朧的美。學生在這優美的意境當中、欣賞着美麗的畫面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提高了。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另外在品讀“中午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抓住“建築”一詞,我相機補充圖片資料,並伴隨導語“在潭北的半山腰上,有因供奉文聖孔子、及武聖關羽而得名的文武廟。南邊青龍山上有玄奘寺,那可是爲紀念唐玄奘法師到西天取經,宣揚中外文化而建立的呢!”這樣一來,不僅讓孩子瞭解到那裏蘊藏着豐厚的文化底蘊,還進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風光秀麗,同時體現了課內外學習的結合。

  三、拓展延伸,歌頌美

  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在講述完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的美景後,我又進行了如下設計,教師邊導語“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在不同的時候變化着自己的新裝……”,邊出示微風吹拂下、夕陽西下、月光映照下的日月潭,孩子們看着這些美麗的畫面心中又蕩起了圈圈漣漪,對美麗的日月潭又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進一步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此時,我發現孩子們已經被這美麗的日月潭所陶醉所吸引,就勢讓孩子們用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誇誇日月潭,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躍躍欲試,有的說“日月潭你什麼時候都美啊!”有的說“日月潭景色宜人!”還有的說“日月潭風光秀麗!”孩子們的情感得以釋放。

  在朗讀、理解之後,我讓學生說說你還了解臺灣的什麼,學生通過課前查找的資料說了一些,這時我也補充了臺灣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圖片資料,使學生對臺灣產生了美好的嚮往。這時,老師導語“在臺灣也住着和你們一樣的小朋友呢!讓我們隔海相望,和他們說說心裏話吧!”孩子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他們的情感再次得以釋放。我們班正好有一位來自臺灣的小朋友潘德貴,我利用這一條件,讓孩子們知道臺灣小朋友就生活在我們身邊,和我們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地像一家人一樣。此時情感價值態度觀目標得以落實。

  可是,上完了這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說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當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爲什麼叫日月潭時,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於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沒有及時鼓勵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學生了。通過課後反思,我認識到應該尊重到每一個學生,從鼓勵的角度出發,表揚他在課前查找了大量關於日月潭的資料。這樣不僅可以保護這個學生的表現,而且會使其他學生的信心倍增,積極性提高,從而使課堂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再有,作爲一名語文教師,在當今大力提倡感性語文教學的同時,就更應該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語文素養。反思自己,由於我的語言比較枯燥,沒有把孩子們帶入到這如詩如畫的美景當中,孩子們沒有充分地感受到日月潭秀麗的風光,更何談讀出美呢?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1

  1、合作學習法。

  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各學習小組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分組討論。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爲自學、變講爲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但是如果我能請孩子們從學習小組中選出一名彙報員彙報學習成果,其他同學加以補充,我只作適當的點撥啓導,課堂氣氛會更加好,教學重點就有了層次,也不會在彙報上浪費太多時間。

  2、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多媒體出示日月潭在“霧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況下迷人景色,讓學生欣賞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爲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3、《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着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後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2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裏有所瞭解。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並拓展文本,課後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媒體創設情境

  1、導入:

  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臺灣,再引出其風景名勝──日月潭,帶領學生去遊覽日月潭的美麗風光。

  2、課文講解:

  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着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

  二、多種形式朗讀、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學生對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讀:

  教學時,有默讀、自由讀、小組讀、個人讀、老師讀等多種形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2、悟:

  在學生熟讀課文後,想象畫面──美麗的日月潭風光。

  看着課件──日潭、月潭,日出,給畫面配上文字。

  三、不同以往的語言

  整節課採用師生平等、激勵的語言。如:願意讀讀課文嗎?老師有幾個字想請教同學們。老師也來組個詞,行嗎?怎麼不給我一點掌聲呀?

  平緩地和學生交流。如:你們讀得真認真,那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想對他們的朗讀說些什麼呢?

  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

  1、課件的銜接不緊湊。

  2、課堂氣氛活躍,但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3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整堂課上下來,教學效果比較好,有幾點成功的:

  1、文章的文字寫得很美,是鍛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文章。所以我抓住課文中的優美語句,讓學生自由讀,讀出感受,讀出問題,讀突出層次:讀通讀順——理解感悟——有感情地讀——背誦積累。在幫助學生理解詞義時,採用聯繫生活實際的方法讓孩子體會詞語的意思,如“隱隱約約”、“朦朧”、“仙境”等詞。

  2、新課標提出了:“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因此語文學習最終目的就是運用。在學習課文時,對於寫得美的第3、4自然段,通過反覆品讀、熟讀成誦的方式,幫助學生積累優美的語句。然後扣住一些好詞強化訓練,讓學生用詞語說話,把好詞運用到自己的語言中。

  3、注重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圍繞一個問題:“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這樣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爲自學、變講爲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4

  在低年級的識字教學中,我嘗試了許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像集中識字,隨文識字等常用的識字方法,但在《日月潭》一課的教學中,我並沒有採用這些方法。當時想,能不能換一種獨特的方法來識字,讓學生有新鮮感,更能激發孩子識字興趣呢?於是我認真研究了《日月潭》一課,覺得《日月潭》文字優美,如詩如畫,使人入情入境,我便有了大膽的設計。從日月潭優美的景色入手,讓學生理解、感受、體會文中華麗的詞語。再從詞語中識字,更能使學生掌握字、詞、意。所以這節課我設計了配樂欣賞日月潭,在課堂上這一環節,一下子便把所有的同學都帶入了風景優美的日月潭中,然後同學們觀看了日月潭不同地方的美,不同時間的美,再來找合適的詞語來概括自己所看到的畫面,此時孩子的思維更加活躍,興趣更加濃厚。在教學“清晰”“朦朧”時,我也用了兩幅鮮明的.畫面來幫同學們理解詞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課的每一個生字我都是在同學們理解詞意的基礎上來認識掌握的,並同時設計了形近字練習題進而鞏固生字。這節課上同學們都能在愉悅的課堂上掌握了字詞,同時也增強了同學們積累的興趣和願望。

  本課識字教學方法的嘗試使我深有感觸,雖然識字教學有些枯燥,但只要自己用心研究每一篇課文的特點,就能找到適合這篇課文的識字教學方法,能讓孩子更有興趣、更喜歡、更接受,才能在識字教學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5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環境、形狀、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話,概括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第二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的形狀,通過兩個形象的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寫明瞭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着,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細雨”、“輕紗”、“朦朧”幾個詞語點明瞭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讚美日月潭風光秀麗、是旅遊勝地。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好插圖,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啓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但是很遺憾,由於課前上不去網,沒有蒐集到日月潭的圖片,只憑課本上的插圖,學生的興趣沒能大大調動起來,學生的想象能力沒能拓展開來,說得也不理想。

  再講第三、四節時,我請孩子們自由地放聲讀一讀,你覺得怎麼讀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就怎麼讀。讓學生在小組內談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6

  今天早上把小鬼們帶到多媒體教室上課。在早讀課時先讓大家欣賞廬山瀑布的美景,學生興致極高。我心裏真是高興,想着等到的新課一定會很精彩。心裏充滿自信。可沒想到一節課下來,學生卻不能集中精力聽講,做小動作的同學也很多,致使整堂課顯得十分僵硬,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現在想想,可能是一方面自己心急,沒捨得花時間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以爲學生面對課件裏直觀的圖片資料,應該會像早讀課時興致高漲,可爲什麼反而提不起學生的興致?是不是我在課堂上拋出的問題難度大?記得在講讀第二自然段時提出:爲什麼稱它爲日月潭?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應該就能回答得出來,可實際上只有一半同學能從文中找出原因。在講讀第四自然段時,要求學生反覆讀句子,用“——”畫出點明景色特點的詞語,結果連優生都不理解什麼叫“點明景色特點”,更別說畫出詞語了。

  我只好臨時改變教學設計,先講解第一句話,結合圖片,引導學生找出“清晰”這個詞後,再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句話,結果還有近一半學生沒找出“朦朧”。不知道學生是否因爲這個節接觸到的新詞都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還是自己的教學方式不適合學生。對於那些抽象詞語,我已找出圖片幫助他們理解了,比如:羣山環繞、茂盛、名勝古蹟等,可是這節課就沒能達到預期的精彩?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7

  在教學《日月潭》第一課時中,我檢查初讀情況時,發現大多數學生通過之前的堂上預習,已基本能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我突發靈想,不想再“走教案”了,就對孩子們說:“你認爲這篇課文哪部分寫得美,先把它多讀幾次,再爭取背下來,然後向大家做介紹。看誰背得快,說得好。”於是課堂上書聲琅琅,我則巡堂找學困生,聽他們朗讀,抽查識字效果。當多數學生能背1到2個小節時,我只請了兩個學生當堂背誦並點撥品析詞句。然後指導堂上寫6個生字,下課前佈置學生回家繼續讀背課文。

  第二天在教學第二課時中,我先讓同桌互相檢查背書,交流自己欣賞的語句,與此同時,我再次去找昨天未接受檢查的學困生,瞭解其完成讀背作業的情況。接着請部分學生當堂背誦並指導品析詞句。

  如此讓學生在讀背中感悟,我感到效果挺不錯。這既能給孩子充分的讀背課文的時間,也不需老師以講解代替學生的思考。但是,老師必須“該出手時需出手”,在精要之處做點撥,發揮主導作用。

  我注意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插圖及最後一句話,給“風光秀麗”換上意思接近的優美詞語,學生就有機會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了;但當學生質疑:讀不懂“日月潭好像披上輕紗,周圍的景物一片朦朧”這部分內容時,有些學生說“把日月潭當作人,它的身上就像披了一塊紗巾,所以看上去不大清楚。”對此,我表示認同,馬上指導他們用比較的方式讀這個小節的前後兩句話,注意日月潭在“太陽高照”與“濛濛細雨”下的不同情形。雖然孩子們好像弄明白了,但我仍感到意猶未盡。

  第三天一早,廣州上空瀰漫着薄薄輕霧,“真是天助我也!”我心中暗喜。回到學校,利用早讀時間,我請孩子們遠望窗外,說自己的所見所想。於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但理解了課文的第四小節,還積累了“若隱若現、朦朦朧朧、隱隱約約”及“早晨,霧中的紅太陽就像鹹蛋黃一樣可愛。”這樣的詞句。

  在讀背中感悟,點撥在精要處,既給學生帶來收穫,也使我感受到作爲教師的滿足與快樂,教孩子們學語文,這是多麼有意思的事情呀!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8

  《日月潭》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篇寫景的美文,本文描繪了我國臺灣省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課文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生成的梳理。

  本課我能很好的利用課堂教學評價處理生成資源 。比如在叫小老師領讀時,一個孩子快步走到講臺前,我說:“張宏宇迫不及待的想領大家讀生詞了。”這樣導向性的評價,不但使這個學生再整堂課都積極的舉手發言,也激起了其它學生學習的熱情,都能踊躍發言。再如剛上課時,我提出了問題,一個男孩子聲音很響亮的回答了問題,我評價說:“你的聲音真響亮。”一堂課下來孩子們回答問題的聲音都很大。還有我提問:“日月潭還有哪些名勝古蹟呢?”一個孩子回答道:“日月潭周圍還有阿里山。”課前我並沒有預設到有孩子能知道日月潭周圍的名勝古蹟,我也是出於好奇問:“你是怎麼知道的啊?”他說是在課文後面的介紹裏瞭解的,我發自內心的稱讚道:“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能在書上找到答案。”我這樣的評價不但是給這個孩子會讀書的肯定,也介紹了一種學習語文的方法,就是到書中找答案。這種方法的滲透還出現在,我提問“日月潭的得名”時,有一個孩子說:“不知道。”我提示說:“讀讀第二自然段,書上就有答案。”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紛紛舉手了。

  我還對學生的錯誤生成給予了教學內容的彌補和修正。一個孩子讀第三自然段:“清晨,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薄薄”在這裏應該讀báobáo,孩子讀成了bóbó,在這裏我沒有預設,這個字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有點難,但孩子出錯了,我又不能置之不理,於是我將這個字寫在黑板上,將問題擴大化,問大家:“這個字有幾個讀音?都讀什麼?在這裏讀什麼?”通過部分學生的已有認知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教學“隱隱約約”時,通過肢體語言學生已經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我讓學生再說幾個這樣“AABB”式的詞語,一個孩子說出了“打打掃掃”當時由於過於着急,我只是說不對,沒有給孩子糾正。如果我能把這個問題擴大,讓孩子自己改正,或讓其它同學幫忙改正就好了。這樣“ABAB”式的詞語在以後也要學到,如果及時糾正,不但會修正孩子的錯誤,還能對“ABAB”式的詞語稍加滲透,拓展教學內容。

  生成的課堂,知識不再是機械沉悶地授予,能力不再是機械乏味地習得。總而言之, 課堂生成是無處不在的,關注課堂生成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理智對待每一個課堂動態生成,才能讓課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9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開始,我引導學生從課題抓重點,學生提出很多疑問,於是我因勢利導,讓學生通過找一找、畫一畫、說一說、讀一讀等自己喜歡的方法,交流學習這篇課文,同時,在學生彙報時,以課件形式讓學生深入理解感受日月潭的位置、名字由來、景色(清晨、中午、下雨);在學生品讀時,配以優美的音樂,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探索、讀中拓展,豐富語言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我認爲教師在確定教學策略時一定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學生的各種感官去影響學生,做到教育無痕,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

  日月潭語文課文教學反思 篇10

  今天籌備了一週多的日月潭這一篇課文終於講完了,俗話說醜媳婦遲早見公婆。講完以後信心全無。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要吸取教訓總結經驗,積極備好下面的課。爭取達到自己滿意爲止。

  第一課時亮點:採用新的讀生字的方法,想法的出發點很好,想讓更多的同學積極參與進來,但是出現了預料之外的效果,場面混亂,識記效果不佳。對某些同學的評價到位。有老師的評價有同學之間的評價。對同學的反饋做的還可以。能夠照顧到全班的大多數同學,對不認真聽課的同學及時反饋。

  第一課時:不足:第一課時主要講述的字詞,在設計這個課件之前,我堅持的一個理念是課堂氣氛一定要活躍,要讓全班所有同學都積極參與進來,爲了讓更多的同學能夠有回答問題的機會,我採取的和其他老師不同的方法之一:幾輛火車同時開,結果出現了我不可控制的局面,場面很混亂,由於規則沒有講的太清楚,可能高估了他們的理解能利。結果課堂氣氛很混亂,同學們識字的效果很淺。在識字環節中,指導太粗,沒能把重要的字詞給同學們寫出來。

  老師建議:老師說的最關鍵的是,課件不熟悉,不能做到對課件的熟練把握。在識字環節上用的時間太多但是效果不佳,只是蜻蜓點水。不能深入講解。

  同學建議:對同學缺點的評價太直接。考慮到小學二年級的學生應該以鼓勵爲主。這點做的還欠佳。

  第二課時:整體來說第二課時的教學很失敗,課堂氣氛不活躍,課件教學順序完全顛倒,由學生主導地位變成了老師主導。老師的評價,同學的評價基本上沒有。對個別詞語的講解語言不合理,超出同學們的理解範圍。普通話不標準,板書沒有。

  第三課時:原因分析:首先在教學方面沒有引起自己的高度重視,在課件和備課方面沒有下足功夫。第一次進入正式的課堂的教學,難免有些緊張。

  今後打算:首先在課件上下足功夫。爭取做到課件內容很熟知。在課堂上應該有十足的信心。加強粉筆字的練習。對個別讀不準的讀音加強改正。我相信在接下來的課上,會有出色的表現。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我爲大家收集的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1

  一、以讀爲本,自主感悟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在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形象,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爲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小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老師適時的點撥和示範下,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二、互相合作,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請學生在自己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爲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2

  我在第二課時預設的教學目標是:

  1、認識“隱”、“築”、“晰”等6個字,會寫“展”、“建”兩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3—5自然段,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能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看圖介紹寧波的一處景色。

  根據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教學過程的:首先談話導入,把學生帶入美的境界,然後自然地過渡到學習3、4描寫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的自然段。用你熟悉的記號標出表示時間的詞語。然後用一個大問題貫穿整堂課“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讓學生暢所欲言談感受。在講第三自然段時,教師引導學生讀出感悟,讀出問題,自己解決一個難點“隱隱約約”,教師只做引導。在學習中午太陽高照時,抓住“清晰”這個詞進行理解、感悟。在學習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句子時,抓住重點詞“朦朧”,讓學生找到比喻句。在理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然後遷移運用,把書中的好詞好句用到看圖說話中,介紹寧波的景色。最後一個環節的寫字指導中,我出示的是兩個同是半包圍結構的字,但在書寫中又有所不同。

  整堂課上下來,自己也有所感悟反思。我覺得有幾點還是上得比較成功的:

  1、由於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而且文章的文字又寫得很美,是鍛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文章。所以我抓住課文中的優美語句,讓學生自由讀,讀出感受,讀出問題,讀的層次比較清楚,讀通讀順——理解感悟——有感情地讀——背誦積累。在幫助學生理解詞義時,採用文本聯繫生活場景的方法,如“隱隱約約”、“朦朧”。

  2、學語文的最終目的就是爲了用語文。在學習這篇課文時,我也希望學生能把課文中的好詞好句用到自己的語言中。所以我有意識地安排了這樣幾個環節:幫助學生理解好詞的詞義——引導學生背誦積累——看圖說話,遷移運用。但是可能我對學生能力的估計不足,僅僅讓他們背了自己喜歡的幾句話,其實完全可以放手讓他們把3、4段都背下來,應該不會太困難。

  當然還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1、從整堂課的重點上講,應該是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日月潭的美麗景色。但在學習“朦朧的日月潭”的文字時,我突然要求學生找出比喻句,而且要學生精確地說“什麼時候的日月潭像什麼”。本身這個題目對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就有點困難,另外一個,也沖淡了已經營造起來的感情基調,以致於再讓學生談感受時興趣不太大了。而且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有感情朗讀時,可以用上輕音樂,幫助學生激發感情,促進感悟。

  2、有些小細節不夠注意。比如當學生說話出現語病時,我沒有指出。如果從小就訓練學生的語言規範,以後學生說話就會很有邏輯性,很規範。在看圖說話時,第二張圖出示的是東錢湖的湖光山色,學生只想着怎樣把我出示的詞語用進自己的語言中,而沒有顧及其他,在這裏,其實我應該指導學生看圖的順序。當學生在看圖說話說出了好詞好句時,應該馬上把這些詞語板書,並讓大家跟着這個學生齊讀,營造用好詞光榮的氛圍。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3

  1、在時間準備中不夠充足,也沒有提前試講,當真正上課的時候,感覺有點緊張,特別是當課件亂了的時候,變得慌亂起來,心理素質不過關,這點在以後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因爲作爲一個老師緊張是要不得的。

  2、課堂氣氛不活躍,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3、教學目標沒有完全落實,尤其是有感情朗讀、背誦這兩個目標上引導得很少。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語文課需要花大部分時間在朗讀上。在整堂課的學習上,我讓孩子們進行朗讀的環節比較少,目標中的有感情讀,似乎在整堂課中都有所忽視,沒有真正落實目標。

  4、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爲單一,評價缺乏實效;

  5、在自主感悟的過程中也存在着“引導過多”等問題,在讓孩子主動認知方面還沒有真正放開。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後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6、沒找到着重點進行訓練,沒有注意到運用抓關鍵詞的方法還不是低年段教學的主要方法。在理解重點詞語上,我更多的是灌輸給孩子們“這詞語什麼意思”上,我覺得老師應該引導孩子們去理解,並相信他們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孩子們。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4

  (一)教學理念

  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詮釋策略就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詮釋策略中“提取關鍵詞語”是閱讀教學中掃除閱讀障礙的一種重要途徑。在實際閱讀中,教師可以通過聯繫上下文來幫助學生理解有疑問的詞語。

  (二)教學思路

  提取關鍵詞語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閱讀基本功,是一種十分必要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領會關鍵詞語的意思,深入領會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使之準確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教學效果

  這節課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三個:

  一、在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同學們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二、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不僅運用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們更形象的知道了爲什麼這個湖叫日月潭,並給同學播放一段關於日月潭名字由來的傳說的視頻,這樣更加激發孩子們的求知。

  三、三四自然段是朗讀重點,我通過提取關鍵詞語簡單放手,讓學生來感受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日月潭景色的變化,同時老師適時點撥,使學生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三四自然段,讓同學在讀熟讀美的情況下聯繫了背誦。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5

  我個人比較喜歡“活”的課堂,因爲灌輸的教學只會讓孩子在機械的、沉悶的氛圍中接受。他們沒有主動的去學習,享受自己的學習過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我們不要忽視了他們的能量,把主動權交還給孩子。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中發展孩子的主體意識呢?我有一些自己的感受,希望不對的大家指正。

  1、導語,教師生動、有趣、富有的導語,是激發孩子參與興趣的“催化劑”,爲下面的自主學習打下基礎。一個富有的老師,相信他的孩子也不會那麼的死氣沉沉吧。所以,我比較注意課堂上自己的情緒,有時回想自己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小丑,但從我“假天真”的話語中,孩子們參與的興趣非常高,這也就足夠了吧。

  2、尊重孩子,相信孩子。我們很多時候會把他們當成“小不點”,可你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走進孩子,你會發現他們是那麼的有主見、有思想。還記得這學期我們開展的“心裏話”班隊活動,孩子們不僅說了許多暖暖的話,讓我在辦公室滿足了好久。可也有孩子給我提意見:a、可以象一年級那樣,偶爾出去上課嗎?b、中午可以出去玩嗎?c、邱老師可以在教認字時,不那麼兇嗎?看吧,他們是多麼的有想法。就這個情況,我們之間有了一些約定。誒,我驚喜的發現,以前重複強調的規則或事情,就那樣達到了。原來孩子需要的是“學習的過程有一個盼頭,而不是每天只是坐在教室裏。”在教學本課時,我將認字這個任務,交給組長帶領組員自主解決,然後我抽考。讓孩子按自己的想法自由尋找學習夥伴。讓孩子真正把握學習的主動權,讓孩子在自主參與、自主選擇中張揚個性,增強自信,真正實現學生自主發展。嘿嘿,效果還不錯。

  3、拓展思維,讓孩子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裏,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即創造了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又可進行愛國主義情感的薰陶。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6

  《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描繪了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作者是按照這樣的遊覽順序描寫的:首先介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然後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後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異的秀麗風光。語言流暢優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文中還配有一幅日月潭風景的照片,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1、給學生濃濃的“情”。

  記得李吉林老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倘若語文教學舍棄了情感,那麼就失去了語文教學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教學,必然走進繁瑣、機械、無效的死衚衕。這句話給我極大觸動,沒有靈魂、沒有情感的生命是可悲的;雖有靈魂然而情感麻木的生命是平庸的;只有高尚靈魂和細膩情感相結合的生命纔是豐富的。所以,作爲教者,最重要的是要給學生一個豐富的生命。在這節課中,我努力地給學生最濃的“情”。

  這裏的“情”首先指我對學生的關愛之情,我對課堂的投入之情。假若沒有我的拋磚引玉,又怎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呢?

  這裏的“情”還具體指爲學生創設一個濃郁的情境,讓學生從中受到薰陶和感染。在導入中我利用多媒體爲學生精心創設了“乘飛機旅遊,聽導遊介紹”的場景。這個情境再現的是兒童生活中的場景,當學生進入了這個情境時,必然會激起情感,進而激發起對學習的興趣,從而有助於他們體會到課文字裏行間蘊含的情感。

  這裏的“情”還具體指作者在字裏行間所流露出的對日月潭之美的讚賞之情。要體會這種讚賞之情,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於是,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要他們從文中找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地方。所以“你覺得什麼美?”是我教育的主線,只要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美,那麼這種“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2、引學生細細地“品”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多媒體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3、讓學生真正地“活”

  小語教學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爲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得到發展”,教學應是沒有強制的活動,禁錮的要解放,潛在的要誘發,從而激發學生求知的。爲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真正地活起來,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1)貼近低年級學生的心理,開課導入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小旅客去日月潭遊玩,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活躍起來。

  (2)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課堂還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重在引導。相信學生能把書讀好,一次沒有讀出來沒關係,讓他們繼續讀,直到能讀出來爲止。如“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這句話,剛開始學生只覺着美,可是到底怎麼美卻感受不到。這時我就讓學生再讀,並且邊讀邊看圖體會。果然學生自己通過讀、看,感受到了“湖水碧綠”很美,我及時肯定了他們的讀法,並鼓勵他們再讀看能不能又有新的體會。於是,學生又通過自己讀感受到了“很深”也說明日月潭美。就通過這樣短短的一句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了讀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給他們一個結果。這種過程就是一種活動。

  (3)爲學生創造活動的時空,給學生表現的機會。要讓每個學生動起來,四人小組無疑是較好的一種形式,但一定要落到實處。針對二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將他們的學習任務制定爲:成立一個四人導遊小組,用自己的方式爲“客人”介紹日月潭。這實際上也是一個指導背誦的過程。最後讓他們上臺介紹時效果相當不錯。

  新世紀,人們疾呼,要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文課。什麼是真正的語文課呢?我想,能夠讓學生體會到一種生活的樂趣,能夠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能夠讓學生的潛能得以發展,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定的學習方法,也算是一種真正的語文課吧。這也正是我在這節課中努力追求的。

  部編版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7

  《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它是一篇寫景的美文,文中首先介紹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接着介紹了它名字的由來,最後介紹了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風光。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這些優美的詞句值得品讀和積累。在教學第一課時的時候,我主要是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識記生字,並寫會生字;根據插圖和練習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四字詞語的含義;優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有9個。教學時,我採用由句到詞再到字的順序呈現生字,變換語境再現生字是爲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生字。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課堂上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和歸納了多種識字方法。例如:學生用編字謎的方法記住了生字“朧”、形近字比較法記住了“繞”、換偏旁記住了“環”等。

  讀文時引導學生結合圖片,聯繫上下文,甚至是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來理解詞語的意思。例如理解詞語“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蹟”這些詞語。

  課前的預設是好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總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出現,總有許多的遺憾:

  1、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教學時,不僅引導學生識記生字,更重要的是學會積累並運用。這一點我做得還不夠。其實,課堂上,學生在識記生字了教師可以順勢讓學生口頭組詞或是用詞說一句話。這樣生字的鞏固識記效果會好一些。

  2、指導寫字可以引導學生先按結構歸類,再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生字。寫字的時間可以再充足一些,就可以在書寫完畢之後進行展示評價,使學生書寫更加美觀。

  3、課堂上的評價還是應該以激勵性語言爲主,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日月潭教學反思優點缺點改進

以下是日月潭教學反思優點缺點改進:

在識字環節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而且難度遞進,環環相扣,讓學生慢慢的由認讀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後的認字,學生在不知不覺的遊戲中就把文中的字認識了。

                                   

在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

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運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更象形的知道了爲什麼這個湖會叫日月潭,並讓學生運用關聯詞“因爲……所以……”說一說日月潭名字的由來,這樣較好的`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

爲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並在老師適時的點撥下,體會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導學生在讀熟、讀美的基礎上,練習了背誦。

最後,帶領學生欣賞了我製作的日月潭風光,在學生觀察圖片及教師的敘述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而且我把蘇軾讚美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作爲了拓展,幫助學生更多的積累古詩。

可是,上完了這堂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爲單一,評價缺乏實效。

在本堂課中,我重複性的語言較多,今後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二年級下冊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教學反思_篇一

  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教過之後有一些體會如下:

  一、以讀爲本,自主感悟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要達到上述目標,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書,讀出聲,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在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形象,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爲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小組讀,師生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在老師適時的點撥和示範下,體會和感悟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二、互相合作,學會交流表達

  《 語文 課程標準》指出:“ 語文 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我請學生在自己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說:“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爲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說:“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三、合理想象,拓展文本

  在學生理解課文的前提下,我讓學生看圖,想象一下,什麼時候的`日月潭也會很美很美?孩子們在文本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合理想象。有的說:“日月潭的傍晚很美,天上星星閃閃,山上燈光閃閃,水中也是一閃一閃,真迷人。”“大霧天的日月潭又是另一番景象,整個天空一片朦朧,對面的山、水、天空都看不出了。”……學生的思路被打開了。

  此外,實踐積累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標,它能爲學生以後的閱讀和寫作打下堅實基礎。《日月潭》文字優美,如詩如畫,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勵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雋文。在教學中,我激發學生的積累興趣,教給他們積累的方法,同時給予他們展示的機會,鼓勵他們實踐運用。相信,學生的“好詞佳句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本節課環節的設計應該是很清楚的,條理是很明朗的,但是因爲離我們這裏比較遙遠,有的景色學生的體會還不到味。

  日月潭教學反思_篇二

  這是一篇寫景的短文,描繪了我國寶島臺灣著名的風景區--日月潭。日月潭是臺灣省的一個大湖。那裏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作者從不同方面介紹了日月潭的瑰麗風景,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依次介紹了日月潭的環境、形狀、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話,概括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第二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的形狀,通過兩個形象的比喻句:“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寫明瞭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第三自然段寫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着,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細雨”、 “輕紗”、 “朦朧”幾個詞語點明瞭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讚美日月潭風光秀麗、是旅遊勝地。

  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好插圖,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啓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但是很遺憾,由於課前上不去網,沒有蒐集到日月潭的圖片,只憑課本上的插圖,學生的興趣沒能大大調動起來,學生的想象能力沒能拓展開來,說得也不理想。

  再講第三、四節時,我請孩子們自由地放聲讀一讀,你覺得怎麼讀能表達自己的感受你就怎麼讀。讓學生在小組內談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

  然後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歸納:( 清晨,日月潭被晨霧包圍着,朦朦朧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寫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陽高照”、“清晰”寫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濛濛細雨”、 “輕紗”、 “朦朧”幾個詞語點明瞭雨天日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這樣的對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給人們帶來的不同美感。)這一環節由於讀得到位,同桌又討論了,有幾個同學說得特別好。可惜,還是有同學不敢站起來說,怎樣調動學生的發言積極性,還需進一步研究。

  增強學生熱愛寶島臺灣的感情和期盼祖國統一的意識,對於這個目標,我覺得還沒能很好的完成,只是在最後我說:“日月潭如此美麗,希望早一點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到那時,我們就可以親自領略一下這秀美的風光了。”我想,應該讓學生多蒐集一些臺灣的知識會好一點。

  日月潭教學反思_篇三

  《日月潭的傳說》講述的是關於我國臺灣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個動人的傳說。年輕的漁民大尖哥和水社姐爲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歷盡艱險,降服惡龍,最後又化作青山守衛在日月潭兩邊的故事。

  《日月潭的傳說》一課上完了,回顧自己的教學設計、對照自己的教學課堂,我審視着自己的教學過程。有獲得:

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作爲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1

  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爲它在祖國的寶島,是因爲它“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那裏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是旅遊度假的好去處,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尊重學生的讀書體驗,注重情感的生成。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讀書與形象的圖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並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學習的主體性。

   1、合作學習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抓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爲什麼?”這個問題,讓各學習小組學生分組學習交流,再請代表發言,根據學生的回答確定教學內容。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爲自學、變講爲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但是在彙報學習成果時如果我能多請幾名代表交流會更好。

   2、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讓學生想象黃昏時日月潭的美景,接着給他們欣賞幾幅黃昏時的日月潭圖片。讓學生欣賞後進行說話訓練黃昏時的日月潭怎麼樣?有的說:“黃昏時,日月潭變成金黃金黃的了,好像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輕紗。”有的說:“黃昏的時候,金色的陽光照在湖面上,銀光閃閃,美麗極了!”還有的說:“黃昏,日月潭和周圍的建築變成了金色,好像穿上了一件金色的衣服,亮晶晶的,十分動人。”隨着孩子的回答,不時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掌聲。這樣的設計不但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還讓學生學會表達交流,正確運用詞語。

   3、重視朗讀教學

  在整節課的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指導朗讀上,採用多種讀書形式,如自由讀、默讀、指導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例如,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先由學生默讀,理解本段內容,再讓學生看課件,讓學生明白日月潭名字的由來,然後帶着感受再讀課文,逐步引導學生將課文的語言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再到有感情的朗讀,落實讀的`訓練目標,重視讀的實踐過程,使閱讀真正成爲學生主動的個性化行爲。在讀中使學生理解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激發起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注重情境教學

  在本課教學中,多次利用了圖片,不但創設了情境,也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思維的擴展。充分利用好圖片,把看圖與朗讀結合起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感悟課文的語言。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啓發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感悟到日月潭的迷人之處。

   5、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老師在教學中,體現了這一理念,例如:在教學3、4自然段時,讓學生小組自由讀書思考,讀自己喜歡的景色,把課堂上更多的時間、更大的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在合作同進步,在解決疑難中大膽創新,從低年級就培養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及主動探究的能力。併爲學生鋪設體驗成功的平臺,採用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更加重視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逐漸掌握學習方法,學會學習。

  6、總結全文時:分層作業,既有基礎部分:讀(有感情地讀課文)、抄(摘抄好詞好句);也有課外拓展部分:查(查找有關日月潭的傳說)。

  7、教師的過渡語和體態語言的運用得加強。俗話說:上好一節課容易,但要上好每一節課很難。我們應關注細節,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備,多思,多學。

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2

  在識字環節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而且難度遞進,環環相扣,讓學生慢慢的由認讀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後的認字,學生在不知不覺的遊戲中就把文中的字認識了。

  在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

  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運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更象形的知道了爲什麼這個湖會叫日月潭,並讓學生運用關聯詞“因爲……所以……”說一說日月潭名字的由來,這樣較好的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爲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並在老師適時的點撥下,體會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導學生在讀熟、讀美的基礎上,練習了背誦。

  最後,帶領學生欣賞了我製作的日月潭風光,在學生觀察圖片及教師的敘述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而且我把蘇軾讚美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作爲了拓展,幫助學生更多的積累古詩。

  可是,上完了這堂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爲單一,評價缺乏實效。在本堂課中,我重複性的語言較多,今後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 #二年級# 導語】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教學反思一直以來是教師提高個人業務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視之。以下是 考 網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

  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

  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在教學中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湖,讓學生們想像究竟有一個什麼樣的島,把湖分成了日潭和月潭呢?學生們經過嘗試後,雖不得其解,但卻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必竟還是小有收穫的。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資源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美文美讀,豐富內心體驗,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這裏有所瞭解。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並拓展文本,課後開展“寶島臺灣知多少”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媒體創設情境

  1、導入:

  讓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找到臺灣,再引出其風景名勝──日月潭,帶領學生去遊覽日月潭的美麗風光。

  2、課文講解:

  多媒體課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飄蕩着薄薄的霧是什麼樣子?看到“濛濛細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麼感受?

  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爲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

  二、多種形式朗讀、感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採用問讀的。方式讓學生帶着自己的個性與情感進行個性化朗讀,注重了學生對文本的多元化感悟,增強了他們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1、讀:

  教學時,有默讀、自由讀、小組讀、個人讀、老師讀等多種形式。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感悟。

  2、悟:

  在學生熟讀課文後,想象畫面──美麗的日月潭風光。

  看着課件──日潭、月潭,日出,給畫面配上文字。

  三、不同以往的語言

  整節課採用師生平等、激勵的語言。如:願意讀讀課文嗎?老師有幾個字想請教同學們。老師也來組個詞,行嗎?怎麼不給我一點掌聲呀?

  平緩地和學生交流。如:你們讀得真認真,那誰願意讀給大家聽?想對他們的朗讀說些什麼呢?……

  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

  1、課件的銜接不緊湊。

  2、課堂氣氛活躍,但不嚴謹,課堂常規還有待加強。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使他們不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麗,還大大激發了他們熱愛祖國寶島臺灣的情感。

  二年級學生很少有人去過臺灣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課外書或電視上對那裏有所瞭解。課前我佈置學生查找相關資料,使文本的學習得以拓展,並有利於培養學生蒐集信息的能力。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三維目標的整合,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整體感知,發現美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遵照課標的精神,在整體感知環節,我讓學生默讀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語句,和小夥伴讀一讀並且互相交流。每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尋找到他們心中認爲美的地方也是不同的。我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角度考慮,採取上述做法,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初進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二、層層深入,感悟美

  三、拓展延伸,歌頌美

  可是,上完了這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比如說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爲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當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爲什麼叫日月潭時,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於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沒有及時鼓勵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學生了。通過課後反思,我認識到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從鼓勵的角度出發,表揚他在課前查找了大量關於日月潭的資料。這樣不僅可以保護這個學生的表現,而且會使其他學生的信心倍增,積極性提高,從而使課堂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日月潭教學設計及反思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要怎麼寫好反思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日月潭教學設計及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難點

  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教學方法

  讀讀悟悟,合作交流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

  3.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一、導入:

  臺灣的日月潭、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新疆的吐魯番,牛羊成羣,瓜果飄香。首都北京,車如水,人如潮,繁華而熱鬧。我們的祖國多麼可愛!小朋友們,你們願意和老師在接來的這些日子,一起去看看祖國的美麗河山嗎?

  那今天,老師就先帶小朋友們去看看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日月潭。

  二、情景導入課題

  1、(出示課件)小朋友,看了這幅圖,你最想用哪個成語來形容?

  2、這個美麗的地方叫日月潭。(出示課題)

  3、讀課題

  三、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過渡,今天,我們就走進日月潭,細細地瀏覽一番。等會兒,老師還要請大家當小導遊呢!

  要求:1)朗讀課文,讀準生字並記住它。

  2)你覺得寫最美的地方,請多讀幾遍。

  2、檢查課文朗讀,順勢學習生字讀音。

  四、入境悟情

  1、現在你們是小導遊,假如一個外國遊客想去日月潭旅遊,有幾個問題想問,你們有信心回答嗎?

  1)、日月潭在哪裏?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2、先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完成填空。再做小導遊介紹。

  日月潭在(   )。

  因爲湖水有個美麗的小島,叫( ),小島把湖水分成了( ),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 );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 )。所以這個就叫( )。

  3、指名填空(課件出示)。

  4、現在請一位小朋友來做導遊,老師做外國的遊客。誰想做小導遊?

  師:hello 中國小朋友,你好!

  生:hello 阿姨,您好!

  師:你能給我介紹一下日月潭嗎?

  生:能。(然後介紹填空內容)

  師:謝謝你,介紹得真好,現在我更想去日月潭了,歡迎嗎?

  生:熱烈歡迎您來日月潭觀光,祝您玩得愉快!

  5、朋友,日月潭真是你們所介紹那樣嗎?看(出示課件)。

  6、師介紹:這就是光華島,一座小小的山,卻長滿樹,綠綠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顆綠珠,把湖水分成兩半。我們看着圖一起來介紹。

  7、生介紹。(感情朗讀一、二自然段)

  8、小結: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擁碧水,明潭抱綠珠。”

  五、寫字指導。“島””“展“環”“繞”“建”“紗”

  重點指導“展”和“建”。“展”字豎提左邊不要多一撇,“建”字的偏旁與走之兒區別。

  六、結束:今天的旅程到此結束,下堂課我們再接着去觀賞日月潭。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有熱愛寶島臺灣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一、複習引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男女生分段讀第一、二自然段。

  二、細讀品味

  過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還是個愛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氣要換上不同的衣服。你們能不能通過自己的朗讀來把日月潭的美表達出來?

  (一)、清晨

  1、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清晨的日月潭。

  (找好詞、想畫面、美讀課文)

  2、討論交流:你覺得哪些詞特別好?(學生彙報交流)

  重點理解“隱隱約約”

  1)讀句子,這樣的畫面你們能想象得出來嗎?

  2)看課件,像這樣看起來不太清楚,不很明顯就叫“隱隱約約”。

  3)讀好句子(輕輕地、慢慢地,讓人感覺清晨的沉寂)

  4)、指導朗讀(指讀——師範讀——指讀點評——齊讀——背誦)

  (二)中午的日月潭

  過渡:中午的日月潭有時太陽高照,有時細雨綿綿,你喜歡哪一種情景呢?——用剛纔的方法選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1、自讀

  2、彙報交流,隨機教學。

  1)晴天的日月潭

  a、重點理解:太陽高照、清晰、展現 齊讀。

  b、整個日月潭的美景會有哪些?想象一下你彷彿看見了什麼?(湖水、湖面、遊人、周圍會怎麼樣?)

  c、交流

  d、課件出示陽光下的日月潭

  e、朗誦指導

  2)雨天的日月潭

  a、下雨時的日月潭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課件出示)

  b、重點理解“朦朧”(從文中找反義詞:清晰;課件對比理解)

  c、朗讀指導

  3)男女生分讀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4)小結: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樣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樣的朦朧,富有詩意。這讓我想起了蘇軾讚美西湖的詩《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我想蘇軾要是到過日月潭,也會寫這樣一首詩來讚美它。

  三、總結朗讀

  小朋友,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它不僅是臺灣人民的驕傲,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讓我們再次走進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讀一讀。

  四、拓展昇華

  1、除了課文中描繪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還能想象出其他時候的日月潭美景嗎?(課件出示日月潭圖片:日出、月下、晚霞、春天……)

  2、說一說、寫一寫。

  五、寫字指導。

  指導剩餘的字,重點指導“隱、茂、省”。

  五、實踐活動。

  你知道臺灣還有什麼美景嗎?把蒐集來的資料辦一期“走進臺灣”的圖文展。

  板書設計:

  9、 日月潭

  位置: 臺灣省 臺中高山

  形美: 像太陽像月亮

  清晨 隱隱約約

  中午 清晰 (晴天)  風光秀麗

  朦朧 (下雨)

  教學

  反思

  本文作者以清晨與中午兩個特寫鏡頭,來展示日月潭的迷人風姿,令人陶醉其間,流連忘返。清晨,在薄霧的籠罩下,晨星、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湖光山色,渾然一體。再看中午,要是太陽高照,就是一幅明麗的山水畫;“要是下起濛濛細雨”,那日月潭就成了“童話中的仙境”了。

  日月潭的美景遠不止書上所描繪的三個時候,我還蒐集了更多時候的美景圖,有傍晚的,有春天的等等,讓孩子們模仿書上的寫法再寫寫其它時候的日月潭,用一兩句去描繪孩子們還是寫得不錯的。我想讓孩子們在這樣片段的模仿中能逐漸提高寫作水平。

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

【 #二年級# 導語】《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景類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兩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臺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以下是 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知識點、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知識點

  字:湖、潭、薄

  詞:附近、茂盛、碧綠、倒映、清晰、朦朧、風光秀麗、名勝古蹟

  重點句子:

  1、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化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2、清晨,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天邊的晨星和山上的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地倒映在湖水中。

  3、中午,太陽高照,整個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圍的建築,都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4、日月潭風光秀麗,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主要內容:

  《日月潭》首先介紹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美風光,接着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然後描繪了它在晨午時分、晴雨天氣的不同情狀,展示了日月潭的景色特點,表達了作者對日月潭的由衷讚美。

【篇二】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案

  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激發熱愛祖國寶島臺灣、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盼望祖國統一的情感。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重難點:

  會認會寫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言引入課題:

  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第三單元的課文,這組課文是圍繞祖國、愛家鄉的專題來組織的。我們知道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山河壯美。現在我要領你們去祖國的第一寶島臺灣,臺灣地理位置優越,物產豐富,同學們請看圖:這就是臺灣的日月潭。板書課題。你想知道那裏到底怎樣嗎?那我們趕快去遊覽那裏好嗎?

  二.師範讀課文,生看圖欣賞:

  1.瞭解"潭"的意思?

  2.聽後《日月潭》給你什麼感覺?

  三.自主初讀,識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出本課的生字,注意要讀準字音。

  2.師生交流,檢查初讀效果。

  3.讀含有生字的詞語,鞏固生字。

  例:羣山環繞樹木茂盛隱隱約約一片朦朧

  建築仙境

  4.變換語言環境識字。讀詞語,找出生字:

  花環、五環旗、圍繞、茂密、築路、環境、明晰

  5.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認識"朦、朧、境"。

  6.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壞——環鏡——境

  整體感知:你感覺到日月潭哪些地方很美?

  四.朗讀感悟:

  1.自讀感悟,可圍繞以下幾個問題理解感悟,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想象。

  (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麼來的?讀讀有關段落。

  (2)你最喜歡日月潭什麼時候的景色?多讀幾遍有關段落。

  (3)讀課文,想想作者在這篇課文裏想告訴我們什麼?

  2.合作交流,給小組同學讀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背自己喜歡的語句。

  五.寫字指導:

  1.鞏固讀音:

  要求會寫的字中有六個翹舌音的字(展、紗、繞、勝、省、盛)

  2.發現規律:

  同結構:六個字是左右結構,三個上下結構,三個半包圍結構。

  同偏旁:紗繞約

  新舊聯繫:島——鳥紗——沙繞——燒、澆

  偏旁比較:建——邁迷跡追

  3.示範講解,提示易寫錯的字。

  隱茂展省

  六.實踐活動:

  查找日月潭的資料,進一步瞭解日月潭,爭做"小導遊"。在給同學作介紹時,力爭用上積累的好詞佳句。

【篇三】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教學反思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爲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如品讀第一段的第三句話。

  剛開始,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說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再讀,讀後看看圖和畫面,再來體會哪裏美,學生就能感受到樹木茂盛很美、羣山環繞很美、許多名勝古蹟也很美。並且學生還能用動作演示的方法來理解羣山環繞這個難點詞。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在品中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在品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互助能力。

  除了引導學生品讀之外,還利用模具演示的方法指導讀。如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就通過拼圖的方式幫助學生形象地理解,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在教學中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大大的湖,讓學生們想像究竟有一個什麼樣的島,把湖分成了日潭和月潭呢?學生們經過嘗試後,雖不得其解,但卻激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必竟還是小有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