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古代人怎麼喝茶泡茶

古代人怎麼喝茶泡茶

古代人喝茶一般是將幹茶葉放入茶杯或茶壺中,然後用開水沖泡,待茶葉慢慢浸泡開之後便可享用。在唐代,人們喜歡將茶葉放在茶袋或茶罐中,到了宋代,用茶盒盛茶成爲了主流。

在古代,茶泡法也因地區和風俗不同而有所不同。有些地方人們喜歡用瓷壺或陶壺泡茶,因爲它們能很好地保持茶水的溫度和香味。在一些地方,人們還會在茶中加入各種調味品,例如鹽、花椒、姜等,以增加茶的口感。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你知道古人怎麼喝茶嗎?

現在大家所熟知的,茶都是泡出來喝的,所以叫泡茶,但這種喝茶方式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那古人是怎麼喝茶的,喝茶的方法又是怎麼演變的呢?

煮茶

三國時期,有青梅煮酒論英雄的佳話,其實,從西漢開始,人們都是用煮茶的方式來喝茶的,一直到初唐的時候還十分盛行。在這個時間段,喜歡喝茶的人直接採摘茶葉或者製成幹茶,然後直接放到水中煮了飲用,這是最普遍最常見的。在更早的時候,茶葉還和其它的食材一起煮,當作菜湯來飲用的,知道後來一些文人雅士單獨將茶葉煮水,並且逐漸發展出了飲茶的文化,使得喝茶逐漸成爲時髦,逐漸成爲高雅。雖然到後面大多數人喝茶的方式逐漸改變,但是部分少數民族還是保留煮茶的方式,比如藏族、蒙古族、回族等。

煎茶

這種方式主要是盛行在中晚唐,煮茶的方式太過於豪放粗狂,逐漸被淘汰,更多的人開始學習陸羽在《茶經》裏所說的煎茶。煎茶是將茶葉製成餅茶,並且烘烤到“蝦蟆背”時,趁熱包好,等餅茶冷卻後研磨成細末。煮水後將沸水舀出來,再衝以茶末,趁熱連飲。這個方法十分得講究,但是十分受文人雅士的追捧,所以在中晚唐時期十分盛行,後來傳到日本、韓國等地區,對他們的茶道發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點茶

這個喝茶方式主要流行於宋代,源於煎茶法但又更加複雜、精密。首先是將紙包好的餅茶碾壓成細末,然後放入茶盞裏,注入開水,在注水的過程中,用茶筅慢慢攪動茶水,直到茶水面有乳沫時就飲用。這種方式後來傳入日本,現在日本的抹茶道採用的就是點茶法。

泡茶

泡茶這種方式是在明清之後纔開始流行的,方法較之前的簡單易操作,只需要將茶葉放到茶壺或者蓋碗中,再用沸水沖泡就可以了。正是有了這種喝茶方式,茶葉才走向普羅大衆,成爲更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你們知道古人是怎麼喝茶的?

根據史書考證,我國曆來對選茗、取水、備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嚐方法都頗爲講究,因而逐漸形成豐富多彩、雅俗共賞的飲茶習俗和品茶技藝,古人是如何喝茶的?

1.春秋以前

喝茶方式:生嚼、煎服、八菜

春秋以前,最初茶葉作爲藥用而受到關注。古代人便直接含嚼茶樹鮮葉,汲取茶汁。隨着生活的進化,生嚼茶葉的習慣轉變爲煎服。這是茶作爲飲料的開端。

在茶成爲飲料的過程中。又經歷了食用階段作爲中間過渡,即以茶當菜,煮作羹飲。方法是把茶葉煮熟後,與飯菜調和一起食用。

點評:生嚼、煎服、入萊,這是最粗放的飲茶方式,簡單易行。生嚼鮮葉,恐怕爲者甚少;煎服,茶湯尚可。可是要連茶葉一起吃下去,就要難爲部分茶客了;至於將鮮葉入菜。與目前許多餐廳推出的茶食完全不同,現在的茶食一般用製作好的茶葉入菜。鮮葉入菜是什麼滋味就難描述了,茶友們不妨試試。

2.秦至南北朝時期

喝茶方式:茶團搗碎沖泡

秦漢時期,茶葉的簡單加工已經開始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再曬乾或烘乾以存放。飲用時。先將茶團搗碎放入壺中,注入開水並加上蔥姜和橘子調味。此時茶葉不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藥品,且成爲待客之食品。

三國時期,崇茶之風進一步發展,開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時出現“以茶當酒”的習俗,說明華中地區當時飲茶已比較普遍。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茶葉從原來珍貴的奢侈品逐漸成爲普通飲料。

點評:秦至南北朝時期是中國茶葉發展承前啓後的階段,這時對茶葉的加工仍處在較爲原始的狀態。只需要木棒、盛放茶葉的器物即可復原當年的製茶模式。這樣的茶品口味恐怕較爲乾澀,難爲茶人所接受。

3.隋唐

喝茶方式:煮茶

隋唐時,茶葉仍加工成餅茶,但飲用時卻要麻煩許多。根據陸羽《茶經》記載,唐代茶葉生產過程是“採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飲用時,先將餅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後用茶碾將茶餅碾碎成粉末,再用篩子篩成細末,放到開水中去煮。

點評:隨着茶事的興旺以及貢茶的出現,隋唐時期涌現出了許多名茶,品飲之法也有較大的改進。尤其到了唐代,飲茶蔚然成風,飲荼方式有較大的進步。此時,爲改善茶葉的苦澀味,開始加入薄荷、鹽、紅棗調味。此外,還要使用專門的烹茶器具。這個時期對茶和水的選擇、烹煮方式以及飲茶環境和茶的質量也越來越講究,逐漸形成了茶道。

復原大唐盛世的飲茶之風,當然很有意義,而且也非常優雅,但其難度是一般茶人所無法接受的。慢工出細活,這樣製作的茶湯,除了茶香外,應該更多了一種歷史的厚重感。

4.宋

喝茶方式:點茶法、散茶;中泡

宋代盛行的是點茶法,先將餅茶烤炙,再敲碎碾成細末,用茶籮將茶末篩細。將篩過的茶末放入茶盞中,注入少量開水,攪拌得很均勻,再注入開水,用一種竹製的茶筅反覆擊打,使之產生泡沫(稱爲湯花),打到茶盞邊壁不留水痕者爲最佳狀態。

同時,宋代出現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斷增多,茶類生產由團餅爲主趨向以散茶爲主。此時烹飲過程逐漸簡化,傳統的沖泡習慣開始出現。

點評:“茶興於唐而盛於宋”,在宋代,製茶方法出現改變,給飲茶方式帶來深遠的影響。同時隨着茶品的日益豐富與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漸重視茶葉原有的色香味。調味品逐漸減少。要想復原宋代的點茶法,一方面需要大量的器物,更要有深厚的茶學知識,對於一般茶友來說具有很高的挑戰性。

5.明清

喝茶方式:沖泡

明代後,由於製茶工藝的革新,團茶、餅茶已較多改爲散茶,烹茶方法由原來的煎煮爲主逐漸向沖泡爲主發展。茶葉衝以開水,然後細品緩啜,清正、襲人的茶香,甘洌、釅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湯,更能領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點評:目前,國人喝茶的主要方式就是沿襲明清的沖泡工藝。只要有耐心,擁有一套簡單的功夫茶具。你就能用和乾隆一樣的品飲模式來品味各地的茗品了。

古代人怎麼泡茶啊,說點有依據的吧?

古代人如何採茶,製茶,辨茶,泡茶?

一、 採茶。

採茶貴在時間。太早味不全,遲了散神。以穀雨前五天最好,後五天次之,再五天更次。茶芽紫最好,面皺次之,團葉又次之。徹夜無雲,早上帶露採摘最好,中午採摘次之,陰雨天氣不宜採摘。生長在山谷中的茶葉最好,竹子下的次之,爛石中的又次之,黃沙礫中的茶樹最差。

二、造茶。

新採的茶,揀去老葉和支梗、碎屑。用直徑二尺四寸的鐵鍋,取一斤半鮮茶,大火燒熱鍋後,下茶急炒。火不能小,等茶熟後才能退火,用篩子輕抖幾遍,再次入鍋中,用小火慢慢烘乾。其中的玄微,難以言顯。火候均停,色香全美,玄味未究,神味無窮。

三、辨茶。

茶的妙處,在於始造之精,保存得法,泡時得宜。好壞在於開始用鍋炒,清濁在於火候。火烈清香,鍋寒神倦,火猛生焦,柴疏失翠。炒時間長則過熟,時間短則還生。熟變黃,生則黑。炒得好就香,不好就苦澀。發白、發紅沒什麼,沒有焦氣最好。

四、藏茶。

茶造好後,放在舊盒中,外面用紙封口。過三天,等到性已恢復,用小火烘得很乾,等冷卻後儲存在壇中,築壓實,以箬襯緊。將花筍箬和多層紙封住壇口,用火煨熱,冷後定壓,置入茶甕中,切忌臨風近火,臨風容易變冷,近火易燒黃。

五、火候。

烹茶首先在於火候,爐火要旺,茶瓢放在上面,扇子輕輕地煽,等到有聲就重煽。這是文武之道。過於文,水性揉,揉則水爲茶降。過於武,火性烈,烈則茶水爲水制,都不足以中和,不是茶家的要旨。

六、湯辨。

湯有三大辨,十五小辨。一是形辨,二是聲辨,三是氣辨。形是內辨,聲是外辨,氣是捷辨。像蝦眼、蟹眼、魚眼、連珠,都是萌湯。直到煮沸像騰波鼓浪,水氣全消,才純熟。像初聲、振聲、驟聲,都是萌湯。直到無聲,才純熟。像浮氣一縷、二縷、三四縷及縷亂不分,水氣亂繞,也是萌湯。直到氣直衝貫,才純熟。

七、湯有老嫩。

湯用嫩不用老。因爲古人造茶要先碾,後磨,再羅。羅後茶成爲飄塵飛粉。於是製成龍鳳圖案,用水泡茶神便浮,這就是用嫩不用老。現在造茶,不再羅碾,全是完整的,湯須純熟,元神才能顯出,所以說湯須五沸,茶奏三奇。

八、泡法。

水燒開後,先往壺中倒一點水,排去冷氣後把水倒掉,再將茶放入。茶的多少要適宜,不要過多。茶多了味苦香沉,水多了色清香淡。泡兩壺後,又用冷水洗一次,使壺冷卻,不然會降低茶的清香味道。罐熱,則茶神不健,壺清,則水性常靈。稍等一會兒茶水衝好了,才倒出來,酌不宜早,喝不宜遲。早了茶味沒有出來,遲了妙馥先消。

九、投茶。

投茶也有序,母火其宜。

先放茶,後加水,叫下投。

加一半水,再投放茶。然後把水加滿,叫中投。

先加水,後放茶,叫上投。

春秋宜採用中投,夏天用上投,冬天採用下投。

十、飲茶。

飲茶以客少爲好,人多喧鬧失去雅趣。

獨自飲茶叫神,二人對飲叫勝,三四人共飲爲趣,五六人同飲叫泛,七八人飲茶叫施!

十一、香、色、味等。

1、香,茶有真香、蘭香、純香幾種。表裏如一叫真香,不生不熟叫清香,火候均停叫蘭香,雨前純具叫真香。還有含香、漏香、浮香、間香的不是正香。

2、色,茶以青翠色最好,濤以藍白色的最佳。黃、黑、紅、昏都不入等級。雪濤最好,翠濤中等,黃濤最下。

3、味,味以甜潤爲主,苦澀爲下。

4、點染失真,茶有真香、真色、真味。一經點染,便會失真。如水中加鹽,茶中加其它料,碗中放果品,都會失真。

十二、茶具、茶道。

桑萱翁煮茶用銀瓢,說過於奢侈,後來用瓷器,又容易爛,最後還是銀器。山寨農舍,只能用錫瓢,最忌用銅鐵器。

茶道之精髓,在於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就是茶道!

古代的人怎麼斟茶呢?

工具:茶壺、隨手泡、茶盤、茶托、茶池(茶海)、茶洗、茶杯(品茗杯、功道杯、聞香杯)、茶針、茶勺、茶夾

茶壺(紫砂壺),是泡茶的咯;隨手泡,是煮水的;茶盤,是沏茶時用來放茶杯的。茶托,是客人面前用來放茶杯的;茶池,是放在茶盤下面用來放洗杯的廢水;茶洗,是一個大碗,用來洗茶杯的;品茗杯,是用來喝茶用的;功道杯,是在斟茶前,要把茶水從茶壺倒入公道杯,之後才倒入品茗杯的。聞香杯,是用來暖手和聞茶香的;茶針,用來通壺嘴;茶勺,是用來裝茶葉的;茶夾,就是用來夾住茶杯,進行洗茶杯等工作。

步驟:溫壺,燙杯,裝茶,高衝,蓋沫,淋頂,洗茶,洗杯,分杯,低斟,奉茶、聞香、品茗。

首先點火煮水,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將茶葉放入茶壺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烏龍入宮”

沸水衝入茶壺中,“高山流水”,即高處直接衝入,使開水有力地衝擊茶葉,之後蓋沫(將溢出壺頂的泡沫颳去)——“春風拂面”。

蓋好壺蓋,以沸水淋於壺上。即對茶壺進行淋頂。——“重洗仙顏”

第一壺茶爲洗茶——“若琛出浴”,不喝,沸水倒入壺中,迅速倒出。

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稱:洗杯。

第二壺茶,就可以準備斟茶了。“玉液回壺”——將壺中茶倒入公道杯,爲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於茶盤。

將茶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此過程稱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

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將茶倒入品茗杯(將品茗杯扣在聞香杯上,一指扣品茗杯,兩指夾聞香杯,向內翻轉。),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最後,就可以品茗了,用三指取品茗杯(大指和二指捏杯兩端,中指托杯底),分三口輕啜慢飲。——“三龍護鼎”。

唐煎,宋點,明泡,古人是怎麼喝茶的

春秋時期,茶葉是蔬菜,一般直接加水煮熟,然後配飯吃。可能還會添點油鹽醬醋之類的,估計現代人沒有嘗試過這種吃法。不過有些少數民族的“涼拌茶菜”“油茶”等可能源於那時。茶葉被作爲飲品推廣相傳是從漢朝開始的。“武陽買茶”的典故可以說明至少在當時富庶的人家,茶作爲商品消費不是新鮮事了。漢朝人喝茶的方式也挺奇怪的,把採摘後的茶葉做成餅狀,喝前先把餅烤紅,再在陶器裏搗碎,最後充入沸水,加上蔥姜等調味品。一碗香噴噴的茶就好了。

到了唐代,茶是“煎”的,即煮茶。茶聖陸羽說要“三沸”:初沸時,水上出現魚目狀的水泡,此時可以適量加鹽調味;二沸時,邊緣出現涌泉如連珠狀,此時盛出一瓢湯水待用,然後用類似於竹筷的餐具攪動器皿中的水,讓溫度變得均勻,再取一小勺茶末放入水中輕輕攪動,等沸水出現“湯花”,把之前舀出的水倒進去,用來減輕水的沸度,使湯花更多地浮出。此時,茶水已煎好,必須趕快出爐分盞,到三沸就老了。做好後加點鹽和姜,其他調料就不放了。

宋朝連皇帝宋徽宗趙佶都寫了本關於茶的書《大觀茶論》,而且把民間的茶和皇家的茶分開,在福建設立官焙專做皇家茶。宋朝人終於不再迷戀煮茶,變成了點茶,所謂點茶其實喝法有點像今天的咖啡。至於往茶里加鹽、芝麻、蔥之類的做法,宋代不再提倡了,很多人認爲有損品味。

明朝人喝茶不用茶粉,也不用茶餅,只用散茶,直接拿開水一衝即可。因爲朱元璋是個土包子,忍受不了那麼多規矩,所以帶頭改了。你別說,這一改讓後代挺受用。今天我們的喝茶習慣大概源於那會兒吧。同時由於發酵工藝的發明,喝了幾千年綠茶的人們開始喝紅茶、黑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時候有了紫砂壺,第一泡茶利器誕生了。清朝可能是喝茶最多的時代,幾乎人人都喝。

用文字描寫古代人怎麼泡茶

泡好茶是必不可少的,然後呢?首先,是有優質泡茶的水;其二要有好的器皿;其三要有舒適的環境。硬件都有了,沒有好的軟件也是枉然,這個軟件就是泡茶的技巧。泡茶技巧分廣東潮汕功夫茶與福建閩南一帶爲代表的閩南工夫茶,閩南功夫茶因泡茶用具不同又分蓋杯功夫茶、紫砂功夫茶。

水的選擇

茶人有句口頭禪,叫做:“茶有各種茶,水有多種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古人對宜茶水品的論述頗多,說法也不完全一樣。綜合起來,大致可以歸納爲以下幾種論點。

(1)強調擇水先擇“源”:如唐代陸羽《茶經》中的“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明代陳眉公《試茶》詩中的“泉從石出情更洌,茶自峯生味更圓”,都認爲,宜茶水品的優劣,與水源的關係甚爲緊切。

(2)強調水品在“活”:如北宋蘇東坡《汲江水煎茶》詩中的“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汲深情。大瓢貯朋歸春甕,小勺分江入夜鐺”。宋代唐庚《鬥茶記》中的“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等等這些,都說明宜茶水品貴在“活”。

(3)強調水味要“甘”:如宋代蔡襄《茶錄》中認爲:“水泉不甘,能損茶味。”明代羅廩《茶解》中的“梅雨如膏,萬物賴以滋養,其味獨甘,梅後便不堪飲”,說的是宜茶水品重在於“甘”。只有水“甘”,才能出“味”。

(4)強調水質需“清”:宋代大興鬥茶之風,強調茶湯以白爲貴,這樣對水質的要求,更以清淨爲重,擇水重在“山泉之清者”。明代熊明遇說:“養水須置石子於甕,不惟益水,而白石清泉,會心亦不在遠。”這就是說:宜茶用水需以“清”爲上。

(5)強調水品應“輕”。

器皿的選擇

俗話說:“水爲茶之母,壺是茶之父”。要獲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這是因爲飲茶器具,不僅是飲茶時不可缺少的一種盛器,具有實用性,而且飲茶器具還有助於提高茶葉的色、香、味,同時,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本身還具有欣賞價值,富含藝術性。

選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藝術性如何,成了人們選擇時的另一個重要標準。

(1)選配茶具要因地制宜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飲茶習俗不同,故對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樣。如福建及廣東潮州、汕頭一帶,習慣於用小杯啜烏龍茶,故選用“烹茶四寶”--潮汕風爐、玉書碨、孟臣罐、若琛甌泡茶,以鑑賞茶的韻味。

(2)選配茶具要因人制宜

在古代,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茶具,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不同地位與身份。如歷代的文人墨客,都特別強調茶具的“雅”。宋代文豪蘇東坡在江蘇宜興講學時,自己設計了一種提樑式的紫砂壺,“松風竹爐,提壺相呼”,獨自烹茶品賞。

另外,職業有別,年齡不一,性別不同,對茶具的要求也不一樣。如老年人講求茶的韻味,要求茶葉香高、味濃,重在物質享受,因此,多用茶壺泡茶;年輕人以茶會友,要求茶葉香清味醇,重於精神品賞,因此,多用茶杯沏茶。

(3)選配茶具要因茶制宜

自古以來,比較講究品茶藝術的茶人,者注重品茶韻味,崇尚意境高雅,強調“壺添品茗情趣,茶增壺藝價值”。認爲好茶好壺,猶似紅花綠葉,相映生輝。

一般說,飲用花茶,爲有利於香氣的保持,可用壺泡茶,然後斟入瓷杯飲用。飲用大宗紅茶和綠茶,注重茶的韻昧,可選用有蓋的壺、杯或碗泡茶;飲用烏龍茶則重在“啜”,宜用紫砂茶具泡茶;飲用紅碎茶與工夫紅茶,可用瓷壺或紫砂壺來泡茶,然後將茶湯倒入白瓷杯中飲用。如是品飲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銀針、黃山毛峯等細嫩名優綠茶,除選用玻璃杯沖泡外,也可選用白色瓷杯沖泡飲用。

(4)選配茶具要因具制宜

選用茶具,一般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有實用性;二是要有欣賞價值;三是有利於茶性的發揮。

舒適的環境

力求茶的質地優良,水質純淨,沖泡得法,茶器精美,這是飲茶的基本要求。但要使飲茶從物質享受上升到精神和藝術的享受,那麼,品茶與周圍環境間的關係就顯得相當重要了。清山秀水,小橋亭榭,琴棋書畫,幽居雅室,當然是理想的品茗環境了。

品茗環境包括的方面很多,通常由園林、建築物、擺設等幾方面組成。凡層次較高的聚會茶宴,不但要求室內擺設講究,而且力求居室、建築富有特色,如果周圍自然景色美觀,當然是品茶的理想場所了。而設在車船碼頭、大道兩旁,田間工地的茶水供應點,除了要求清潔衛生之外,並無多大講究。

至於家庭飲茶,環境是固有的,難以選擇,但在有限的空間,通過一定的努力,同樣可以營造一個適宜的品茶環境。例如,可以選擇在向陽靠窗的地方,配以茶几、沙發、臺椅等。儘量把室內之物放得整潔,窗明几淨,儘量做到安靜、清新、舒適、乾淨,同樣也能成爲令人賞心悅目的品飲場所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的瑰寶,如今茶文化更是風靡全世界。這不僅僅是因爲喝茶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更因爲品茶本身就是一種極優雅的藝術享受。本片將茶文化的妙處、茶道的的演示融於一體,既給您提供了一個瞭解茶藝這項高雅藝術的良機,同時,觀看本片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享受!

沏茶工序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則可去除壺內異味;再則熱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一般泡茶所用茶壺壺口皆較小,需先將茶葉裝入茶荷內,此時可將茶荷遞給客人,鑑賞茶葉外觀,再用茶匙將茶荷內的茶葉撥入壺中,茶量以壺之三分之一爲度。

三、溫杯:

燙壺之熱水倒入茶盅內,再行溫杯。

四、高衝: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點下注,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衝"。

五、低泡:

泡好之茶湯即可倒入茶盅,此時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爲佳,以免茶湯內之香氣無效散發,俗稱"低泡"。一般第一泡茶湯與第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第三泡茶湯與第四泡茶湯混合,以此類推。

六、分茶:

茶盅內之茶湯再行分入杯內,杯內之茶湯以七分滿爲度。

七、敬茶:

將茶杯連同杯託一併放置客人面前,是爲敬茶。

八、聞香:

品茶之前,需先觀其色,聞其香,方可品其味。

九、品茶:

"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嚐,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古代的人是如何喝茶的?

茶,作爲待客之道,現在人人都喜喝茶,愛喝茶。那麼古代人都是喜歡喝茶嗎?古代人都是如何喝茶的呢?

古代人如何喝茶

古代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農爲了解除人們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嘗試一遍,看看這些植物在肚子裏的變化,判斷哪些無毒哪些有毒。當他嚐到一種開白花的常綠樹嫩葉時,就在肚子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到處流動洗滌,好似在肚子裏檢查什麼,於是他就把這種綠葉稱爲"查"。

以後人們又把"茶"叫成"茶"。神農長年累月地爬山涉水,嘗試百草,每天都得中毒幾次,全靠茶來解救。

煮茶

這個故事後來植入人心,所以喝茶也就變成了古人飲料的首選。 茶葉原來產於丘陵,漢代的四川就開始種植茶葉。唐代以前因爲交通運輸不便,茶葉不夠新鮮,所以唐代人喝茶,要放薑片、鹽等跟現在不一樣。

當時的茶來自江南,利潤不低,平民百姓不見得喝得起。但是喝茶在古代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的。

宋代以後,江南就逐漸被開發,交通也越來越便利,喝茶也成了平民百姓的一大享受,各式各樣的茶館生意在臨安城也火爆起來。這個朝代喝茶的人就越來越多了。

中式古代茶館

大多是到茶館喝茶,茶館也有說書人,一邊聽書,一邊喝茶。然後有能結交朋友,這樣的茶館自然很多人來,店小二上茶,熱鬧非凡。

茶館

古代,有條件的人都愛喝茶。茶館生意自然是日益紅火起來。古代人,也是愛喝茶的。中國上下幾千年的茶文化,一定會繼續發揚光大,一直傳承下去的。

古代人飲茶的講究淺析

喝茶無論是在古代人還是現代人看來都是非常受到茶客們青睞的一件事,在古代時古人似乎很喜歡喝茶,早起要喝茶,吃飯後要喝茶,晚上要睡前喝茶,甚至宴請朋友也以茶相待,那麼古人是如何喝茶的,他們喝茶有哪些講究?古人飲茶注重六境:擇茶、選水、佳人、配具、環境和飲者的修養,其核心都在把握一個“品”字,十分強調飲茶者的意境,故有“三得”之說:得趣、得神、得味。

一曰得趣

  飲茶可清心,能給人以滿足和享受,增添生活的情趣。飲茶講究“活火活水”,水以泉水爲佳,因爲泉水經過沙石岩土的過濾,吸收二氧化碳,溶解了鈉、鉀、鈣等60多種元素,使水質潔淨甘冽,營養豐富;火以木炭爲上,火候以狀如“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的三沸水爲好。

二曰得神

  《神農食經》上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其意思是飲茶能使人精力飽滿、興奮愉悅。飲茶的妙處在於清虛和睦。它崇尚簡質恬淡,不迎合世俗的習氣,而在於申明“無我”的意識,幫助人們“洗胸中之積滯、致清和之精氣”,給人以一個自信而含蓄、祥和而清麗的文化氛圍。

三曰得味

  飲茶最講究的就是一個“味”字。在我國宋代,人們飲茶有一條法則,謂“新茶、甘泉、器皿乾淨爲一;天氣景色宜人爲二;風流儒雅、心性相同者爲三。”

宋朝的茶道:燒水泡茶有講究 用瓷碗喝茶成風

唐朝人喝茶全是煮:先用茶碾子把茶磚碾碎,碾成粉面狀的茶末,再用茶羅把茶末過濾一下,然後把茶末投放到滾水裏,像煮餃子一樣煮上三滾,最後喝那一鍋茶湯。

宋朝人喝茶,比唐朝有所改進,他們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幾個碗裏,衝入滾水,一邊衝一邊攪,快速攪動,讓茶末跟滾水充分混合,這叫“點茶”。點好的茶湯上面還會泛出一層乳白色的泡沫,好像卡布奇諾咖啡。

在宋朝的茶道中,燒水是很關鍵的一步。宋朝人點茶一般不用鐵鍋燒水,而用瓷瓶燒水。燒水的瓷瓶是特製的,宋朝人叫它“砂瓶”,耐高溫,可以直接架在炭火上烤,砂瓶裏裝大半瓶水,一會兒就燒開了。由於瓶壁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見水開,只能聽聲。聽聲辨水,是宋朝茶藝界的絕活兒。

宋朝茶瓶是瓷的,茶碗有時候也用瓷。早在唐朝,上流社會鄙視瓷器,喝茶用銅碗、銀碗或者金碗,甚至用鐵碗,拒絕用瓷碗。後來出了一個叫盧M的茶道高手,他說金銀太貴重,銅鐵太俗氣,這些金屬茶碗還都有腥味兒,影響茶湯的口感和成色,只有瓷碗纔是壓倒一切的理想茶具(參見蘇M《仙芽傳》,該書已散佚,今存於《說郛》)。盧M的見解非常科學,開啓了宋朝用瓷碗喝茶的風氣。

宋朝已經可以燒造紫砂茶具了,但是紫砂並不被宋朝士大夫喜歡,一是因爲紫砂透氣性太強,茶湯很容易滲透進去,喝完茶不容易刷乾淨(現在流行紫砂壺,人們常說茶能養壺,其實就是指紫砂的細孔裏填充了茶葉渣子,既不衛生,又會影響下一道茶的表現);二是因爲紫砂天然有一種土腥味兒。

唐人煮茶,今人沖茶,宋人點茶。點茶無需茶壺,故此宋朝並不生產茶壺,只燒造茶碗。茶碗又分很多種,南宋景德鎮燒造的茶碗屬於影青瓷,胎很薄,釉很白,半透明,很好看,但是這種茶碗並不受歡迎。宋朝人最喜歡的茶碗是建州窯出產的小黑碗,胎特別厚,造型古樸,看起來很笨重,但是耐高溫,導熱慢,適合點茶。

現代人喝茶,多用玻璃杯、紫砂杯和白瓷杯,宋朝人則喜歡用黑瓷碗。因爲宋朝最好的茶湯都是乳白色的,只有用黑碗才能凸顯茶湯的乳白。如果用白瓷碗、白瓷杯或者透明的玻璃杯,你就分不出哪是杯子哪是茶了。

古代飲茶的禮儀介紹

古代 飲茶 有哪些 禮儀 呢?一起來學習一下吧!以下是我爲你精心整理的古代飲茶的禮儀介紹,希望你喜歡。

古代飲茶的禮儀

  清潔茶具

  客人進屋後,先讓座,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如果不管茶具乾淨不乾淨,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人家一看到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污跡就反胃,怎麼還願意喝你的茶呢?現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託,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

  沏茶

  茶葉容易沾染其他雜味,故而應保存在密閉茶筒中。沏茶時,宜用竹或木製的茶匙攝取茶葉,忌用手抓,以免手不潔淨造成污染,或混入雜味。若無合適茶匙,可將茶筒傾斜對準壺口、杯口輕輕抖動,使適量的茶葉抖入壺或杯中,接着可將開水傾入,將蓋兒蓋好,5分鐘後即可飲用。所沏之茶,要濃淡適宜。我國多以花茶、綠茶招待客人。

  上茶

  家庭待客,視情況,由晚輩或女主人、男主人親自上茶。公務場合,招待賓客,一般由服務人員用茶盤送上。上茶順序是先客、後主,先上司、長者、女士,後陪同、晚輩、男士。人員衆多,則應從主賓、主人起,由近而遠,漸次而行。將茶端至客人面前,略躬身,說“請用茶”,也可伸手示意,說聲“請”。

  敬茶

  客人進入客廳前一兩分鐘,就應把茶沏好,待客人落座後,即把茶端送到客人面前。以右手持茶杯託,左手護杯,從客人的左後側,雙手將茶杯遞上。茶杯放在客人面前右手附近,杯耳應朝向客人右手位置,便於客人端杯飲用。使用無茶托杯子,則以右手持杯耳,以雙手姿態捧上。避免在客人正前方上茶,不可單獨使用左手上茶。客、主雙方人多,亦可預先將茶杯放在茶几上,先沏小半杯,待客人落座後續水,一可保證茶可充分沏開,二可讓客人喝上熱茶。

  添茶

  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裏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給他們添茶。你可以示意服務生來添茶。讓服務生把茶壺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親自來添則更好——這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的時候最好的掩飾 辦法 。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這樣也體現出自己對上司和客戶的尊重。

  古代十大茶語 典故

  1、孫皓賜茶代酒

  據《 三國 志·吳志·韋曜傳》載:吳國的國君孫皓,嗜好飲酒,每次設宴,來客至少飲酒七升。但是他對博學多聞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韋曜甚爲器重,常常破例。每當韋曜難以下臺時,他便“密賜茶荈以代酒”。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記載。

  2、陸納杖侄

  晉人陸納,曾任吳興太守,累遷尚書令,有“恪勤貞固,始終勿渝”,的口碑,是一個以儉德著稱的人。有一次,衛謝安要去 拜訪 陸納,陸納的侄子陸俶對叔父招待之品僅僅爲茶果而不滿。陸納便自作主張,暗暗備下豐盛的菜餚。待謝安來了,陸俶便獻上了這桌豐筵。客人走後,陸納憤責陸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並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訓了一頓。事見陸羽《茶經》轉引晉《中興書》。

  3、單道開飲茶蘇

  陸羽《茶經七之事》引《藝術傳》曰:“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藥有鬆、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單道開,姓孟,晉代人。好隱棲,修行辟穀,七年後,他逐漸達到冬能自暖,夏能自涼,晝夜不臥,一日可行七百餘里。後來移居河南臨漳縣昭德寺,設禪室坐禪,以飲茶驅睡。後入廣東羅浮山百餘歲而卒。

  所謂“茶蘇”,是一種用茶和紫蘇調劑的飲料。

  4、王濛與“水厄”

  王濛是晉代人,官至司徒長史,他特別喜歡茶,不僅自己一日數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來,便一定要客同飲。當時,士大夫中還多不習慣於飲茶。因此,去王濛家時,大家總有些害怕,每次臨行前,就戲稱“今日有水厄”。事見《世說新語》:“王濛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雲‘今日有水厄’”。

  5、王肅與“酪奴”

  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卷三載:“肅初入國,不食羊肉及酪漿等物,常飯鯽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肅一飲一斗,號爲漏,經數年已後,肅與高祖殿會,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謂肅曰”卿中國之味也,羊肉何如魚羹,茗飲何如酪漿?“肅對曰“羊者是陸產之最,魚者乃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以味言之,是有優劣,羊比齊魯大邦,魚比邾莒小國,惟茗不中與酪作奴”。

  肅,即王肅,字恭懿,琅邪(今山東臨沂)人。曾在南朝齊任祕書丞。因父親王奐被齊國所殺,便從建康(今江蘇南京)投奔魏國(今山西大同,是其國都)。魏孝帝隨即授他爲大長史,後來,王肅爲魏立下戰功,得“鎮南”之號。魏宣武帝時,官居宰輔,累封昌國縣侯,官終揚州刺史。王肅在南朝時,喜歡飲茶,到了北魏後,雖然沒有改變原來的嗜好,但同時也很會吃羊肉奶酪之類的北方食品。當人問“茗飲何如酪漿?”時,他則認爲茶是不能給酪漿做奴隸的。意思是茶的品位並不在奶酪之下。

  但是,後來人們卻把茶茗稱作“酪奴”,將王肅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6、李德裕與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時的宰相,他善於鑑水別泉。尉遲偓的《中朝 故事 》中記述:李德裕居廟廊日,有親知奉使說口(注今江蘇鎮江)。李曰:“還日,金山下揚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壺來”。其人忘之,舟上石頭城,方憶及,汲一瓶歸京獻之。李飲後,嘆訝非常,曰:“江南水味,有異於頃歲,此頗似建業石頭城下水”。其人謝過,不敢隱。唐庚《鬥茶記》載:“唐相李衛公,好飲惠山泉,置驛傳送不遠數千裏”。這種送水的驛站稱爲“水遞”。

  時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見李德裕,說相公要飲惠泉水,不必到無錫去專遞,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觀後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讓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觀水一罐,做好記號,並與其他各種泉水一起送到老僧處請他品鑑,找出惠泉水來,老僧一一品賞之後,從中取出兩罐。李德裕揭開記號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觀水,李德裕大爲驚奇,不得不信。於是,再也不用“水遞”來運輸惠泉水了。

  7、苦口師

  苦口師是茶的別名。

  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之子皮光業(字文通),自幼聰慧,十歲能作詩文,頗有家風。皮光業容儀俊秀,善談論,氣質倜儻,如神仙中人。吳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業的中表兄弟請他品賞新柑,並設宴款待。那天,朝廷顯貴雲集,筵席殊豐。皮光業一進門,對新鮮甘美的橙子視而不見,急呼要茶喝。於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甌茶湯,皮光業手持茶碗,即興吟到:“未見甘心氏,先迎苦口師”。此後,茶就有了“苦口師”的雅號。

  8、謙師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蘇東坡第二次來杭州上任,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遊覽西湖葛嶺的壽星寺。南屏山麓淨慈寺的謙師聽到這個消息,便趕到北山,爲蘇東坡點茶。蘇軾品嚐謙師的茶後,感到非同一般,專門爲之作詩一首,記述此事,詩的名稱是《送南屏謙師》,詩中對謙師的茶藝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道人曉出南屏山,

  來試點茶三昧手。

  忽驚午盞兔毛斑,

  打作春甕鵝兒酒。

  天台乳花世不見,

  玉川鳳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續茶經,

  會使老謙名不朽。

  謙師治茶,有獨特之處,但他自己說,烹茶之事,“得之於心,應之於手,非可以言傳學到者。”他的茶藝在宋代很有名氣,不少詩人對此加以讚譽,如北宋的史學家劉攽有詩句曰:“瀉湯奪得茶三昧,覓句還窺詩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後來,人們便把謙師稱爲“點茶三昧手”。

  9、貢茶得官

  北宋徽宗時期,宮廷裏的鬥茶活動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爲了滿足帝皇大臣們的,貢茶的徵收名目越來越多,製作越來越“新奇”。據《苕溪漁隱叢話》等記載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鄭可簡創制了一種以“銀絲水芽”製成的“方寸新”。這種團茶色如白雪,故名爲“龍園勝雪”。鄭可簡即因此而受到寵幸,官升至福建路轉運使。

  後來,鄭可簡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後來發現了一種叫做"朱草"的名茶,鄭可簡便將“朱草”拿來,讓自己的兒子待問去進貢。於是,他的兒子待問也果然因貢茶有功而得了官職。當時有人譏諷說“父貴因茶白,兒榮爲草朱”。

  鄭可簡等兒子榮歸故里時,便大辦宴席,熱鬧非凡,在宴會期間,鄭可簡得意地說“一門僥倖”。此時他的侄子千里,因爲“朱草”被奪正憤憤不平,立即對上一句“千里埋怨”。

  10、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話,但在佛教界,卻是一句禪林法語。

  唐代趙州觀音寺高僧從諗禪師,人稱“趙州古佛”,他喜愛茶飲,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歡用茶作爲機鋒語。

  據《指月錄》載:“有僧到趙州,從諗禪師問‘新近曾到此間麼?’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爲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喏,師曰:‘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