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嶺外惟惠俗喜鬥茶

嶺外惟惠俗喜鬥茶

這是唐代詩人韓愈所寫的一句詩句,意思是在嶺外的地方人們喜歡飲茶,因爲茶具簡單易得,茶葉具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等功效,因此被廣泛地使用。此句表揚了喝茶的庶民風俗,同時也反映出了唐代人們對茶文化的熱愛。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鬥茶的發展歷史

在宋代,蘇東坡就已有“嶺外惟惠俗喜鬥茶”的記述。此俗直至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嚐。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平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宋代是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並著書立說,加以理論化。如風雅皇帝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社會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種“鬥茶”的生活情趣。據宋、明人寫的筆記記述,鬥茶內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

鬥茶源於唐,而盛於宋。它是在茶宴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風俗。三國吳孫皓“密賜茶荈以代酒”。這是以茶代酒宴請賓客的開始,但尚不是正式茶宴。東晉大將軍桓溫每設宴,“唯下七奠茶果而已”。(《晉書·桓溫傳》)這當是茶宴的原型。南北朝時,“每歲吳興、毗陵二郡大守採茶宴於此。”(山謙之《吳興記》)。“茶宴”一詞正式出現。唐代貢茶制度建立以後,湖州紫筍茶和常州陽羨茶被列爲貢茶,兩州刺史每年早春都要在兩州毗鄰的顧渚山境會亭舉辦盛大茶宴,邀請一些社會名人共同品嚐和審定貢茶的質量。唐寶曆年間,兩州刺史邀請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赴茶宴,白因病不能參加,特作詩一首《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燈前各作一家春。青娥遞午應爭妙。紫筍齊嘗各鬥新。白嘆花時北窗下,蒲黃酒對病眠人。”表達了對不能參加茶山盛宴的惋惜之情。 宋代茶宴之風盛行,與最高統治者嗜茶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宋徽宗對茶頗有講究,曾撰《大觀茶論》二十篇,還親自烹茶賜宴羣臣,蔡京在《大清樓特宴記》、《保和殿曲宴記》、《延福宮曲宴記》中都有記載。如《延福宮曲宴記》寫道:“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己,召宰執親王等曲宴於延福宮,……上命近侍取茶具,親手注湯擊拂,少頃白乳浮盞面,如疏星淡月,顧諸臣日:此自布茶。飲畢皆頓首謝。”當時,禪林茶宴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徑山寺茶宴。浙江天目山東北峯徑山(今浙江餘杭市境)是山明水秀茶佳的旅遊勝地和著名茶區,山中的徑山寺建於唐代。自宋至元有“江南禪林之冠”的譽稱,每年春季都要舉行茶宴,品茗論經,磋談佛理,形成了一套頗爲講究的禮儀。徑山寺還舉辦鑑評茶葉質量的活動,把肥嫩芽茶碾碎成粉末,用沸水沖泡調製的“點茶法”,就是在這裏創造的。

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徑山寺求法,前後五年學成回國,將徑山寺茶宴儀式傳到日本,在此基礎上形成和發展了“以茶論道”的日本茶道。茶宴的盛行,民間製茶和飲茶方式的日益創新,促進了品茗藝術的發展,於是鬥茶應運而生。五代詞人和凝官至左僕射、太子太傅,封魯國公。他嗜好飲茶,在朝時“牽同列遞日以茶相飲,味劣者有罰,號爲“湯社”(《清異錄》)。“湯社”的創立,開闢了宋代鬥茶之風的先河。不過,鬥茶的產生,主要出自貢茶。一些地方官吏和權貴爲了博得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質貢茶,爲此先要比試茶的質量。這樣,鬥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正如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所說:“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蘇軾《荔枝嘆》也說:“君不見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渭)後蔡(襄)相籠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官茶。”鬥茶之風從貢茶產地興起以後,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後來還普及到民間。唐庚《鬥茶記》記其事道:“政和二年(1112年)三月壬戍,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爲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爲上,某次之。”鬥茶,常常是相約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是如何鬥茶 宋代鬥茶的特點

在宋代,蘇東坡就已有“嶺外惟惠俗喜鬥茶”的記述。此俗直至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嚐。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平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鬥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輪流烹煮,品評分高下。古代茶葉大都做成茶餅,再碾成粉末,飲用時連茶粉帶茶水一起喝下。鬥茶,多人共鬥或兩人捉對“廝殺”,三鬥二勝。

鬥茶內容包括:鬥茶品、鬥茶令、茶百戲。

鬥茶品

鬥茶品以茶“新”爲貴,鬥茶用水以“活”爲上。一斗湯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湯色澤是否鮮白,純白者爲勝,青白、灰白、黃白爲負。湯色能反映茶的採製技藝,茶湯純白,表明採茶肥嫩,製作恰到好處;色偏青,說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說明蒸茶火候已過;色泛黃,說明採製不及時;色泛紅,說明烘焙過了火候。其次看湯花持續時間長短。宋代主要飲用團餅茶,調製時先將茶餅烤炙碾細,然後燒水煎煮。如果研碾細膩,點茶、點湯、擊拂都恰到好處,湯花就勻細,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點茶、點湯,指茶、湯的調製,即茶湯煎煮沏泡技藝。點湯的同時,用茶筅旋轉擊打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稱爲擊拂。反之,若湯花不能咬盞,而是很快散開,湯與盞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這就輸定了。水痕出現的早晚,是茶湯優劣的依據。鬥茶以水痕晚出爲勝,早出爲負。

鬥茶令

鬥茶令,即古人在鬥茶時行茶令。行茶令所舉故事及吟詩作賦,皆與茶有關。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興增趣。

茶百戲

茶百戲,又稱湯戲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種茶道。即將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戲可不是尋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戲與琴、棋、書並列,是士大夫們喜愛與崇尚的一種文化活動。宋人楊萬里詠茶百戲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飲茶文化】鬥茶是什麼意思?鬥茶是從何而來?

  鬥茶是在古代時候有錢的人家閒暇時間的一種“雅玩”,也是當時比賽茶的好壞的一種遊戲。鬥茶更是現在惠州傳統的民間習俗之一。現在懂得鬥茶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我在本期的飲茶文化帶你來了解鬥茶。

  【飲茶文化】鬥茶是什麼意思?鬥茶是從何而來?

  

  鬥茶,又叫“鬥茗”、“茗戰”,它是古時有錢有閒文化的一種“雅玩”。即比賽茶的好壞之意,是惠州傳統民間風俗之一。鬥茶始於唐代,始創於的廣東惠州,又一說爲以貢茶聞名於世福建建州茶鄉。

  鬥茶是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茶農、茶人們比新茶優劣的一項茶事活動。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一場球賽的勝敗,爲衆多茶農、茶人所關注。唐稱“茗戰”,宋呼“鬥茶”,名異而實同,都具有強烈的賽事色彩。

  到了北宋,“鬥茶”已成惠州民間習俗,這又有東坡的詩文爲證。東坡遊羅浮,品嚐了景泰禪師的卓錫泉,作《記》說:“嶺外唯惠人喜鬥茶,此水不虛出也!”此俗直至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

  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嚐。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平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輪流品嚐,以決勝負。比賽內容包括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鬥茶要經過集體品評,以俱備上乘者爲勝。

  鬥茶的場所,一般多選在比較有規模的茶葉店。這些店大都分前後二進,前廳闊大,是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間,老闆家人也住在裏頭。當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幾個人小聚談到茶道,也有說鬥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古舊庭院,或其家臨江、近西湖的,便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多選在清明節期間,因此時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鬥茶時,還有不少看熱鬧的街坊鄰舍。如在茶店鬥,則附近店鋪的老闆或夥計都會輪流去湊熱鬧,特別是當時在場欲購茶的顧客,更是一睹爲快。

鬥茶最早是出自那個年代

宋代的

灼灼閩粵花·韶關之旅·羅浮山·“南土蓬萊”

灼灼閩粵花·韶關之旅·羅浮山·“南土蓬萊”

“南粵名山數二樵”。西樵山以幽雅秀麗聞名,東樵山則以山勢奇特雄偉見稱。東樵山又名羅浮山,地處東江北面,橫跨博羅、增城、龍門三縣,縱橫廣袤500裏,計有大小峯巒四百三十二座。主峯飛雲頂,海拔1296米。從高空往下眺,整座山脈宛如一朵千瓣蓮花,昂首怒放;前後左右的山巒,如拱如抱,恰如一片片花瓣。史家司馬遷雲:“名山五千,五嶽作鎮,羅浮括蒼輩十山,爲之佐命。”可見早在漢代,就以羅浮爲五嶽之外第一名山了。羅浮山兼備西樵的幽雅秀麗,丹霞的陡峭峻拔,鼎湖的山光水色,因而“五嶺衆山皆拱附”,素有“嶺南第一山”、“百粵羣山之祖”美譽。

羅浮山還是揚名海內外的宗教聖地,道教稱之爲“天下第七洞天、第三十一泉源福地”。這裏有羅漢、滴水、通天、伏虎等七十二個石室幽巖;有蝴蝶、夜樂、桃源、水簾等十八洞天;有沖虛、九天、黃龍、白鶴、酥醪五個道觀;還有華首、延禪、寶積、明月、龍華五個佛寺。靈秀的自然景觀和尊崇的宗教地位,吸引着衆多文人雅士登臨題詠。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考羅浮始遊者安期生;始稱之者陸賈、司馬遷;始居者葛洪;始疏者袁宏;始賦者謝靈運。”蘇東坡《初食荔枝》詩,漾溢着熱愛羅浮山的 *** :《“南土蓬萊”》古詩句出處: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後漢書·郡縣誌》載:“博羅有羅山,以浮山自會稽浮來傅之,故名羅浮。”《羅浮記》也雲:“浮山乃蓬萊之一島,堯時洪水所漂,浮海而來,與羅山合而爲一。”民間有浮山泛海嫁羅山傳說。東海龍女與南海龍子私定終身,兩龍王盛怒之下,將龍女囚禁於蓬萊孤島,置龍子於羅山下古井中。海底巨靈龜馱着孤島漂向羅山,龍女緊抱龍子,剎那間天崩地裂,浮山與羅山合二爲一,成了羅浮山。有詩歌吟此故事:“浮山泛海自東來,嫁與羅山不用媒;合體真同夫與婦,生兒盡作小蓬萊;四百三十二兒孫,上界飛雲勢並尊;浮嶽不將羅嶽去,白雲長鎖洞天門。”

從地質成因來看,羅浮山形成於約七千萬年前中生代的侏羅紀和白堊紀,天崩地裂的燕山地質運動使地殼地層褶皺斷裂,巨大的花崗岩體受擠壓隆起,再經過幾萬年風雨侵蝕,逐漸形成奇峯突兀、洞壑處處的羅浮山。

沖虛古觀話葛洪

羅浮山原有九觀十八寺,寺、觀建築宏麗整齊,享有“神仙洞府”雅譽,宗教影響遠及東南亞一帶。不過西面的白鶴觀、黃龍觀,北面的茶山觀、酥醪觀等多已破敗不堪,只有沖虛古觀仍矗立於參天古木林中,依然昭示着羅浮山昔日顯赫的宗教地位。

沖虛古觀,建於東晉咸和年間,它坐北朝南,北倚獅子峯、南臨白蓮湖,初名南庵,是東晉葛洪煉丹、修道處。葛洪曾到廣州拜南海太守鮑靚爲師。鮑靚推重葛洪才華學識,將女兒鮑姑許配給他。葛洪夫婦共討道教要旨,煉丹製藥,並熱心爲當地羣衆採藥治病。後葛洪回故鄉江蘇。晉元帝司馬睿時,葛洪被任爲丞相,賜爵關中侯。但葛洪醉心於尋仙訪道,得知交趾出丹砂後,便棄官偕鮑姑再次來廣州,爲廣州刺史鄧嶽挽留,居於羅浮山,在南庵修道煉丹、採藥濟世、著書立說,開創了嶺南道教聖地。405年,晉安帝義熙初置“葛洪祠”,唐玄宗天寶年間擴建爲“葛仙祠”,宋元祐二年(1087)哲宗賜名“沖虛觀”,一直沿襲至今。沖虛古觀歷代香火鼎盛,唐宋尤爲興旺。據傳杭州西湖的黃龍洞和香港九龍的黃大仙觀,均爲其分支。

沖虛觀歷代屢經兵燹,一再重修。現存殿宇爲清嘉慶年間修葺。門口有楹聯:“典午三清苑,朱明七洞天”及“玄景空不空,四百峯巒朝紫府;尊躬上不上,五千道啓玄門。”觀內有“長生井”,相傳一千六百多年前,葛洪曾從此井取水煉丹,有詩曰:“傳聞地獻寶,靈液出鳳草,每日汲三升,何必安期棗?”盛讚該井水甘冽清香,經常飲用,不用吃安期棗這“仙果”也可長生永世、尸解成仙。

沖虛古觀左邊,是羅浮十八洞天之首的朱明洞。朱明洞乃道教稱呼,意爲“朱明耀真之天”。據屈大均《廣東新語》介紹,秦時,道教安期生最早抵此;後朱靈芝、葛洪等先後來朱明洞修道煉丹。明南京禮部尚書湛若水(增城人)以九十多歲高齡,在朱明洞精舍講學,“從遊者三千餘人”,逐漸爲嶺南道教聖地。

在沖虛古觀前的白蓮湖畔,葛洪建有南庵“都虛”,並於庵左側蓋“煉丹房”,丹房四角掛有寶劍古鏡等物。煉丹竈基座由花崗石砌成八角形,按方位,分別雕有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圖形,以及瑞鶴、麒麟等靈禽異獸嘉樹圖案。據《稚川真人校正術》記載,丹竈四周還按道家五行學說,東南西北中,分別填上青、黃、赤、白、黑五色土。在煉丹竈上置“金鼎”,稱“未濟爐”。其底座爲三個鼎足,座上呈罐形,恰似太上老君的葫蘆藥瓢;葫蘆中間,有一條可轉動的柄,鼎蓋則爲荷葉形。這樣的煉丹竈,就當時工藝水平而言,可稱世界之最了。葛洪煉丹時,據《抱朴子·金丹篇》載:“先齋戒百日,沐浴五香,至加清潔,勿近污穢及與俗人往來;又不令不信道者知之,毀謗神藥,藥不成矣!”同時,還要安心守護,致祈禱之詞。這樣,七七四十九天,九轉丹成,金丹就可煉出。

中國金丹術和古代化學的最大發現,是硫化高錫。葛洪用硫黃、丹砂和錫等多種礦物質煉製成硫化高錫的懸浮液,即“金液”。他的煉丹理論,比八世紀阿拉伯煉丹家吉博早四百多年。

其實,金丹術宗旨,並不單純是冶煉黃金,煉丹的過程,就是化學藥物的制煉過程,而化學藥物的生產和臨牀應用,正是我國古代醫藥學的偉大貢獻。葛洪繼承了煉丹家左慈、鄭隱衣鉢,在煉丹中逐步掌握了丹藥的藥性,並應用於醫療實踐。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劍橋大學岡維爾和凱西斯學院院長李約瑟博士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我深信,整個醫學化學源於中國”,並認爲“公元四世紀早期,道家中產生了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煉金術士抱朴子”,對葛洪的評價是很高的。

葛洪煉丹竈右側有八角形的水池,池旁有一巨石,即古釣魚臺,上刻清代詩人丘逢甲題詩:“仙人洗藥池,時聞藥香發;採藥仙人去不還,古池冷浸梅花月。”這即是葛洪清洗草藥的地方——仙人洗藥池。據《羅浮山志》載:“書堂坑南,有石臼三,藥槽一,乃葛稚川煉藥之遺石。槽亦天成,槽下爲一瀑布。”葛洪有着廣博的醫藥知識,煉丹之餘常登山採藥,對各種中草藥進行鑑別,在《抱朴子·仙藥篇》中記述了許多藥物的特性和功效。他根據長期醫療實踐經驗寫成《肘後備急方》和《金匱藥方》二書,均爲我國較早的珍貴醫學著作,至今仍有實用價值。

仙衣化蝶共翩躚

“蝴蝶洞天”也是羅浮十八洞天之一。這裏,每到春夏之交,團扇大的彩蝶,成雙成對,翩翩起舞,五彩繽紛,迷人眼目。民間流傳着一段葛洪尸解、仙衣化蝶的神話傳說:據說葛洪臨死時(363),把流傳了幾代的《靈寶經》、《太平經》、《 *** 經》、《黃白要經》、《枕中五行經》、《白虎符》、《五嶽真形圖》等道家經典以及《抱朴子》、《神仙傳》等著述傳授給弟子安海君、望世等人。然後,寫信給廣州刺史鄧嶽,說是要“遠行尋師、尅期即發。”鄧嶽收信後匆匆趕來與他告別。葛洪沐浴薰香來到朱明洞朝鬥壇上,仗劍面南,默誦真經,“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時年八十一歲。葛洪仙逝後,“顏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屍入棺,甚輕,如空衣,世以爲尸解得仙雲”。葛洪經年採藥濟世,深受羅浮山民愛戴。當地百姓聽說葛洪要昇仙班,紛紛趕來送行。只見葛洪遺下的道袍,頓時化成碎片,變幻成千萬隻彩蝶,盤旋起落,好似在向送行者致意。最後,這些彩蝶聚集於雲峯巖下,形成今日的蝴蝶洞。所以屈大均說:“大蝴蝶者,葛稚川之遺衣也,衣化爲蝶,蝶化復爲衣。”

清冽甘甜卓錫泉

在玉女峯羅漢巖峭崖下,有卓錫泉。其井沿以花崗石砌成六角,寬約2尺,深尺許,旁有九孔以通泉脈。諸泉在石上噴涌而出,水質清冽甘甜,深受蘇東坡推崇,譽爲“嶺外諸泉之冠”。據《羅浮山志》載: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間,高僧景泰禪師來到羅浮山結茅爲庵。因當地山中缺水,景泰高僧卓錫(即立錫杖)於地,泉涌而出,故名。又記載曰:泉水無論旱澇,不幹不溢,永齊井口。泉水下注潭中,潭水清澄碧淨,是爲錫杖潭。唐中宗李顯時,僧人懷迪於卓錫泉旁建“中閣”,宋初改名寶積寺。宋紹聖元年,蘇東坡遊羅浮山,“飲樑僧景泰禪師卓錫泉,其品味出江水遠甚”。特地撰寫了《書卓錫泉》讚道:“予昔自汴入淮,泛江浙歸蜀,飲江淮水蓋彌年。既至,覺井水腥,惟百餘日然後安之。以此,知江水之甘於井也,審矣。今來嶺外,自揚子江始飲江水,及至南江益清,駛水益甘,則又知南江賢於北江也。近度嶺入清遠峽,水色如碧玉,味益勝。今遊羅浮,酌景泰禪師錫杖泉,則清遠峽水又在其下矣!嶺外惟惠人喜鬥茶,此水不虛也。”從此,卓錫泉名聲遠播,揚名海內外。用卓錫泉水煎羅浮茶,芬芳勃發,經宿不消,深得人們好評。

從來名士愛評水,自古山僧喜鬥茶意思

從來名士愛評水,自古山僧喜鬥茶意思是有名的志士喜愛互相評論山水,而山中僧人也喜歡互相鬥茶。根據查詢相關信息顯示,從來名士愛評水,自古山僧喜鬥茶意思是鄭板橋爲揚州青蓮齋六安山道僧葉館寫的這副對聯,表現了出家人在世俗生活之外仍然無法泯滅的爭強好勝心理。

鬥茶的文化鏈接

概述

惠州人“食茶”的歷史同樣也很古遠。東晉裴淵的《廣州記》說:“酉平縣出皋盧,茗之別名,葉大而澀,南人以爲飲”,這酉平縣即爲後之歸善縣,古屬惠州。所謂“皋盧”也就是苦艼茶。而陸羽的《茶經》也有單道開“所飲茶蘇而已”的記載,單爲敦煌人,晉升平元年(357)落戶羅浮。他既要飲茶,自然得種茶,說惠州種茶最遲始於晉代,大致不謬。

茶的普及是在唐代以後,這與佛教的興盛頗有關係。唐人《封氏聞見記》便說南方的寺僧“習禪務於不寐,又不餐食,皆許其飲茶。人身懷挾,到處煮炊,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有一點他還沒說:僧人視茶爲“不發”(抑制)之藥,以爲飲之有助屏絕塵念。總之,“茶佛一味”,唐代寺觀衆多的羅浮山盛行種茶和飲茶,是情理中事。《全唐詩》載有胡宿的《沖虛觀》詩,謂“茗園春嫩一旗開”,可見羅浮山在唐代已有茶園。李翱於唐元和四年(809)知循州,他的《解惑》文則說王野人移居羅浮,“積十年,及構草堂,植茶成園,犁山田三十畝以供食”,那時的茶園已是頗具規模。

到了北宋,“鬥茶”已成惠州民間習俗,這又有東坡的詩文爲證。東坡遊羅浮,品嚐了景泰禪師的卓錫泉,作《記》說:“嶺外唯惠人喜鬥茶,此水不虛出也!”在惠州他也種茶,有《種茶》詩:“紫筍雖不長,孤根乃獨壽。移栽白鶴嶺,土軟春雨後。”紫筍,古茶名,有人釋爲“紫色的竹筍”,那是望文生義。還有一首有名的《汲江煎茶》詩,首聯雲:“活水還須活火煎,自臨釣石取深清”,如今“釣石”尚存,就在橋東沿江路邊,只是已無“清深”可取,難再見坡翁當年“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的情景了。 稍後,唐庚貶惠州,作《鬥茶記》,說:“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爲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爲上,某次之,某閩人其所齎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較皆精絕”。 寄傲齋和龍塘,故址在今之子西嶺;“齎宜”, 攜來佐茶的菜餚(一說是用作調味用的姜蒜蔥韭等碎末)。惠人“鬥茶” 的情形,於此約略可見。一個“烹”字,更說明那時所“鬥”之茶,非如今沖泡式的功夫茶。東坡詩謂“薄薄酒,勝茶湯”,叫茶湯,是因爲當中除茶葉外,還有其他配料如姜蔥椒鹽米豆油麻等。享用這種連渣帶水煎烹而成的茶湯,古人說“喝”,惠州話說“食”,都不爲無理“採茶作餅,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色,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芼之”,這種見載於漢末的喝茶方法,據說延至宋代後便逐漸消失,其實未必盡然。舊屬惠州的海陸豐地區流傳着一首竹枝詞:“辰時餐飯已餐菜,牙砵擂來響幾家。厚薄人情何處見?看他多少下芝麻。”這裏說的擂茶,是惠東汕尾等地至今仍保留着的古老喝茶習俗,有客至或是喜慶事,必擂茶以示隆重。生小孩滿月,謂之“滿月茶” ;建新房上樑,謂之“上樑茶” ;親家母頭一回上門商議兒女嫁娶事宜,少不了又要擂“親家茶”。茶的配料雖因具體條件而有所變化和不同,故有鹹茶、菜茶、藥茶等衆多名目,烹製的方法卻與上述古法大體無異。

在宋代的情況

宋代鬥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調膏。所謂調膏,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調和茶末如濃膏油,以粘稠爲度。調膏之前,還須溫盞。蔡襄《茶錄》:盞氣熱,冷則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鬥茶的勝負,一看茶麪湯花色澤和均勻程度;一看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的痕跡。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淳淳光澤,民間稱其爲冷粥面,意即湯花像白米粥冷後稍有凝結時的形狀;湯花均勻適中,叫做粥面粟紋,像白色粟紋一樣細碎均勻。湯花保持一段時間後就要散退,此時盞內沿就會出現一圈水痕,以先出現水痕者爲負。正如祝穆《方輿勝覽》中所說:鬥試之法,以水痕先退者爲負,耐久者爲勝。

鬥茶,多爲兩人捉對“廝殺”,經常“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爲“相差幾水”。

特點影響

鬥茶作爲一項民俗活動,具有繼承性和變異性兩大特點。近年來,全國各產茶區召開的名茶評比會,其實就是鬥茶的繼續和發展。現代鬥茶的情景,從鐵觀音的故鄉——福建安溪縣西坪鎮評比“茶王”茶的活動可見一斑。西坪鬥茶是當今一大奇觀。西坪一萬戶茶農,每年生產2500噸烏龍茶。每年收穫季節,茶農們拿出自家上品鐵觀音,先在組裏評選出優勝者,參加村裏評比。隨後,26個行政村選出百來種上品鐵觀音,集中到鎮上參加複賽,從中選出最好的7份,進入西坪鎮每年春秋兩季的“茶王”決賽。在“茶王”決鬥場上,一字排開7只白瓷蓋懷,“決鬥”開始後,先是“白鶴沐浴”,用開水湯洗蓋杯;接着“烏龍入宮”,將稱好的6克鐵觀音倒入杯內;繼而“懸壺高衝”,滾水順杯沿慢慢衝入杯內;然後用杯蓋輕輕颳去浮沫,叫“春風拂面”;加蓋一分半鐘後,打開杯蓋細聞香味,叫“夢裏尋芳”;隨後將茶依次斟入茶杯,叫“關公巡城”、“韓信點兵”。7只茶杯編號,沒有姓名,以示公正。專家評委經過三泡茶品嚐後,決出了名次。結果一宣佈,頓時全場轟動,鞭炮聲、鑼鼓聲響成一片。“茶王”穿禮服,戴禮帽,手持彩色絹花,坐上八轎,隨着浩浩蕩蕩的茶王“踩街”的隊伍繞鎮一週。這是一場由成千上萬茶農參與的現代鬥茶活動的縮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現代風俗畫。

古代的一斗是多少

問題一:古時的一斗和一升是多少? 一升米現在重1.25斤,10升米爲一斗,一斗重12.5斤,=6.25千克

中國古代計量方法極爲精確,且爲十進位制。即:一斗爲十升,每升約重1.5公斤;一升爲十合,每合重150克;一合爲十勺,每勺重15克;一勺爲十抄,每抄重1.5克;一抄爲十作,每作重0.15克;一作爲十釐,僅重0.015克(約一粒米)。一斤=十兩=100錢=500克,一錢等於5克

問題二:古代所說的‘一斗’是多少 古代容積單位:一石等於十鬥,一斗等於十升,一升等於十合,一合等於十分之一升。按現代的容積單位換算的話一斗等於10000立方厘米,也就是10000毫升.

如果裝水的話,一斗水在攝氏4度的時候質量爲10千克(10公斤).

問題三:古代一斗是現在多少斤? 5分 一升米現在重1.25斤,10升米爲一斗,一斗重12.5斤,=6.25千克

中國古代計量方法極爲精確,且爲十進位制。即:一斗爲十升,每升約重1.5公斤;一升爲十合,每合重150克;一合爲十勺,每勺重15克;一勺爲十抄,每抄重1.5克;一抄爲十作,每作重0.15克;一作爲十釐,僅重0.015克(約一粒米)。

一斤=十兩=100錢=500克,一錢等於5克

問題四:古代的一斗相當於現在的多少毫升 一升是有大小的,大的一升是1.5斤,小的是1斤,一斗也有大於小,大的一斗是一十五斤,小的一斗是一十斤.

問題五:古代人用的米鬥一鬥多少斤 中國古代:一石=十鬥

漢代:漢朝的時候一升等於現在的200毫升,所以一斗等於2000毫升,故一斗等於2公斤。(中期)

唐代:一斗=6.25斤(貞觀期間)

宋代:宋代一石=92.5宋斤,1宋斤=當今社會的640克,那麼根據換算,宋代一石=當今社會的59.2千克。即一斗=11.84斤(沈括這一時期的米價)。

明代:明代一石=153.5斤,1斤=594.6克,一石=91.09千克。即一斗=18.25422斤(明中期)。

現代:一升米重1.25斤,10升米爲一斗,一斗=12.5斤

米價隨時局變化而變化,所以只能作爲參考。

問題六:古代的一斗是現代的多少斤? 一升米現在重1.25斤,10升米爲一斗,一斗重12.5斤,=6.25千克

問題七:一斗等於多少斤 “鬥”字在我國古代及現代都是常用字,本來只有dǒu一個讀音,《簡化字總表》把鬥(dǒu)與Z(“Z”去掉框裏面“鬥”的字)(dòu,有Z、k、a、^、L等各種寫法)合併爲“鬥”,於是“鬥成爲多音字,

(1)中國市制容量單位(十升爲一斗,十鬥爲一石)量詞。計算容量的單位。十升爲一斗,十鬥爲一石。漢書・卷二十一・律曆志上:「十升爲鬥……鬥者,聚升之量也。」紅樓夢・第四十二回:「如今這一個裏頭裝了兩鬥御田粳米。」;~酒只雞(經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簡單酒食,家常便飯)

(2)盛糧食的器具,酒器。詩經・大雅・行葦:「酌以大斗。」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玉斗一雙,欲與亞父。」;~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狹小,見識短淺)

問題八:古時的一斗和一升是多少? 宋代鬥茶 宋代鬥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調膏。所謂調膏,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調和茶末如濃膏油,以粘稠爲度。調膏之前,還須溫盞。蔡襄《茶錄》:盞氣熱,冷則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鬥茶的勝負,一看茶麪湯花色澤和均勻程度;一看盞的內沿與湯花相接處有無水的痕跡。湯花面要求色澤鮮白,淳淳光澤,民間稱其爲冷粥面,意即湯花像白米粥冷後稍有凝結時的形狀;湯花均勻適中,叫做粥面粟紋,像白色粟紋一樣細碎均勻。湯花保持一段時間後就要散退,此時盞內沿就會出現一圈水痕,以先出現水痕者爲負。正如祝穆《方輿勝覽》中所說:鬥試之法,以水痕先退者爲負,耐久者爲勝。 鬥茶,多爲兩人捉對“廝殺”,經常“三鬥二勝”,計算勝負的單位術語叫“水”,說兩種茶葉的好壞爲“相差幾水”。 鬥茶始於唐代,據考創造於出產貢茶聞名於世的福建建州茶鄉。每年春季是新茶製成後,茶農、茶客們比新茶優良次劣排名順序的一種比賽活動。有比技巧、鬥輸贏的特點,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今天一場球賽的勝敗,爲衆多市民、鄉民所關注。唐叫“茗戰”,宋稱“鬥茶”,具有很強的勝負的色彩,其實是一種茶葉的評比形式和社會化活動。 鬥茶,又叫“鬥茗”、“茗戰”,它是古時有錢有閒文化的一種“雅玩”。 何謂鬥茶?鬥茶,即比賽茶的好壞之意,是惠州傳統民間風俗之一。鬥茶始於唐代,始創於的廣東惠州,又一說爲以貢茶聞名於世福建建州茶鄉。鬥茶是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茶農、茶人們比新茶優劣的一項茶事活動。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一場球賽的勝敗,爲衆多茶農、茶人所關注。唐稱“茗戰”,宋呼“鬥茶”,名異而實同,都具有強烈的賽事色彩。 在宋代,蘇東坡就已有“嶺外惟惠俗喜鬥茶”的記述。此俗直至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嚐。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平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輪流品嚐,以決勝負。比賽內容包括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鬥茶要經過集體品評,以俱備上乘者爲勝。 鬥茶的場所,一般多選在比較有規模的茶葉店。這些店大都分前後二進,前廳闊大,是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間,老闆家人也住在裏頭。當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幾個人小聚談到茶道,也有說鬥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古舊庭院,或其家臨江、近西湖的,便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多選在清明節期間,因此時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鬥茶時,還有不少看熱鬧的街坊鄰舍。如在茶店鬥,則附近店鋪的老闆或夥計都會輪流去湊熱鬧,特別是當時在場欲購茶的顧客,更是一睹爲快。 宋代是極其講究茶道的時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無不好此,並著書立說,加以理論化。如風雅皇帝宋徽宗趙佶撰《大觀茶論》,蔡襄撰《茶錄》,黃儒撰《品茶要錄》……社會上一些文人雅士也流行一種“鬥茶”的生活情趣。據宋、明人寫的筆記記述,鬥茶內容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鬥茶品、行茶令、茶百戲。 鬥茶品。二人或多人共鬥,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湯色,即茶水的顏色。......>>

茶百戲是什麼?

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湯戲、茶戲等等,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的古茶道,其特點就是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能在茶湯中顯現出文字和圖像。

茶百戲始見於唐代,到了宋代,由於受到宋徽宗和朝廷大臣、文人的推崇把茶百戲做到了極致。宋徽宗不僅撰《大觀茶論》論述點茶、分茶,還親自烹茶賜宴羣臣。許多文人如陶谷、陸游、李清照、楊萬里、蘇軾都喜愛分茶,留下了許多描述分茶的詩文。

擴展資料

《喜上眉梢》《馬到成功》等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意境的茶百戲“茶畫”,讓人歎爲觀止。“茶百戲宋代深受皇帝和文人推崇,也深受理學家喜愛。中宣部正在拍攝的《朱熹》紀錄片中將較好地展現這一文化的獨特魅力。”

非物質文化遺產茶百戲專家章志峯說,美國長青州立大學的師生親臨武夷山在中華茶百戲研究院學習體驗茶百戲。此前,已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意大利、巴西、澳大利亞、南非等多個國家以及港澳地區的文化愛好者到武夷山學習茶百戲技藝。

他也多次在“一帶一路”倡議中走出國門,作茶百戲文化國際交流。“茶畫”己引發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的學習熱情,他希望茶百戲這來之不易的中國優秀文化能得以正確傳播,造福世人。

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湯戲、茶戲等,是再現古代點茶、鬥茶文化的實物寫照,現代茶百戲的研究復原經歷了曲折的歷程。唐代徐夤《尚書惠蠟麪茶》、宋代周去非的《嶺外代答》、理學家朱熹以及其父朱鬆等大批文人都描述了當時福建閩北武夷山一帶分茶的情況。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章志峯在農大就讀茶學專業期間瞭解了茶百戲後,被古籍描述深深吸引,畢業後二十多年來從幾萬首古籍詩文中搜集和茶百戲相關資料,還兩度赴日學習日本茶道探尋點茶法,從日本茶道的點茶法和點茶工具得到啓發。

2005年起,他花了五年時間,從原料加工入手通過對團餅茶製作、點茶和分茶技巧進行幾百次試驗,在2009年春初步恢復了茶百戲技藝,可以在茶湯中現出文字和圖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茶百戲

鬥茶是什麼意思,鬥茶是從何而來的

鬥茶是在古代時候有錢的人家閒暇時間的一種“雅玩”,也是當時比賽茶的好壞的一種遊戲。鬥茶更是現在惠州傳統的民間習俗之一。現在懂得鬥茶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本期的飲茶文化,就帶你來了解鬥茶。

鬥茶,又叫“鬥茗”、“茗戰”,它是古時有錢有閒文化的一種“雅玩”。即比賽茶的好壞之意,是惠州傳統民間風俗之一。鬥茶始於唐代,始創於的廣東惠州,又一說爲以貢茶聞名於世福建建州茶鄉。

鬥茶是每年春季新茶製成後,茶農、茶人們比新茶優劣的一項茶事活動。一場鬥茶比賽的勝敗,猶如一場球賽的勝敗,爲衆多茶農、茶人所關注。唐稱“茗戰”,宋呼“鬥茶”,名異而實同,都具有強烈的賽事色彩。

到了北宋,“鬥茶”已成惠州民間習俗,這又有東坡的詩文爲證。東坡遊羅浮,品嚐了景泰禪師的卓錫泉,作《記》說:“嶺外唯惠人喜鬥茶,此水不虛出也!”此俗直至年間依然在惠城中盛行。

鬥茶是在品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品茶也稱品茗,由主人邀請三五知己,將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樣大小的茶盅內,像飲酒那樣細細品嚐。鬥茶則與此不同。鬥,惠州話有爭鬥的意思,也有在爭鬥中逞強獲勝之意。當時一個文化水平較高的私塾老師曾以“較筐篋之精,爭鑑裁之別”來概括鬥茶的涵義。

參加鬥茶的人,要各自獻出所藏名茶,輪流品嚐,以決勝負。比賽內容包括茶葉的色相與芳香度、茶湯香醇度,茶具的優劣、煮水火候的緩急等等。鬥茶要經過集體品評,以俱備上乘者爲勝。

鬥茶的場所,一般多選在比較有規模的茶葉店。這些店大都分前後二進,前廳闊大,是店面;後廳狹小,兼有小廚房——便於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間,老闆家人也住在裏頭。當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幾個人小聚談到茶道,也有說鬥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較雅潔的內室或花木扶疏的古舊庭院,或其家臨江、近西湖的,便都是鬥茶的好場所。

鬥茶多選在清明節期間,因此時新茶初出,最適合參鬥。鬥茶的參加者都是飲茶愛好者自由組合,多的十幾人,少的五六人,鬥茶時,還有不少看熱鬧的街坊鄰舍。如在茶店鬥,則附近店鋪的老闆或夥計都會輪流去湊熱鬧,特別是當時在場欲購茶的顧客,更是一睹爲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