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養生保健 >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目錄

部分1:評估心臟病發作的症狀1、注意胸痛。2、當心其它症狀。3、瞭解女性心臟病發作的徵兆。4、對心臟病發作的症狀要迅速地做出反應。部分2:心臟病發作時的求助1、立即就醫。2、讓別人知道你可能會心臟病發作。3、減少活動量。4、如果有的話,可以吃一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部分3:心臟病發作後的恢復1、心臟病發作後要遵從專業的醫療指導。2、注意自己情緒和觀念上的變化。3、瞭解心臟病復發的危險。4、改變生活方式。在美國,每年有超過70萬的人突發心臟病,其中約12萬人死亡。心臟病和其它心臟疾病是造成美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世界範圍內的頭號殺手。半數心臟病發作引起的死亡都發生在病發後的第一個小時內,患者在送達醫院前已死亡。因此,心臟病發作時,一定要迅速反應來增加存活機率。病發後五分鐘內通知急救服務機構,並在一個小時內得到醫療救助意味着生死之別。一旦察覺心臟病發作後,應立即尋求緊急醫療救助。另外,可以閱讀本篇文章來學習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部分1:評估心臟病發作的症狀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1、注意胸痛。心臟病發作最常見的症狀是輕微的胸痛或胸部不適,而非突然的劇烈疼痛。這種疼痛與胸部受到壓迫、胸悶、消化不良或胃灼熱類似。中度到重度的胸部疼痛或不適一般發生在胸部左側或胸部中心,這種疼痛可持續數分鐘,也可能消失後再重現。

心臟病發作時,你可能會感到胸部疼痛、有壓迫感、胸悶或胸脹。

胸痛可蔓延到其它部位,包括脖子、肩膀、背部、下巴、牙齒和腹部。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2張

2、當心其它症狀。胸痛可能伴隨有其它心臟病發作的症狀,但事實上,很多人在心臟病發作時只感覺到輕微的胸痛,甚至沒有感覺到疼痛。如出現以下症狀,尤其是同時還伴隨有胸痛時,應尋求醫療救助。呼吸急促。莫名的呼吸困難可能在胸痛前或胸痛時發生,也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唯一徵兆。呼吸急促或需要深呼吸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警示信號。

胃部不適。胃痛、噁心和嘔吐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徵兆,這些症狀也很容易被誤認爲是流感。

頭暈或頭昏眼花。如果感覺天旋地轉或昏厥(或已昏厥),也可能是心臟病發作的徵兆。

焦慮。你可能會感到焦慮、突然的驚慌或莫名的厄運來臨感。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3張

3、瞭解女性心臟病發作的徵兆。胸痛是男性和女性心臟病發作最常見的徵兆。但是,女性(和部分男性)可能只會感覺到輕度疼痛,或者根本感覺不到疼痛。女性、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在心臟病發作時通常會有以下症狀,可能有也可能沒有胸痛。女性心臟病發作時的胸痛不是突然的劇烈疼痛,可能會出現後消失,然後隨着時間推移慢慢加劇,休息時可以緩解,體力勞動時會增加。

下巴、頸部和背部疼痛也是心臟病發作的常見徵兆,對女性而言更是如此。

女性比男性更易出現上腹疼痛、冒冷汗、噁心和嘔吐的症狀。這些症狀可能被誤解爲胃灼熱、消化不良或流感。

突然冒冷汗也是女性易出現的症狀。這種汗水不像鍛鍊或體力活動後的正常流汗,反而像因壓力或緊張而引起的出汗。

女性也比男性更易出現焦慮、莫名的恐慌以及厄運來臨感的症狀。

突然的、異常的或莫名的疲勞、虛弱和精神不振也是女性心臟病發作的常見徵兆。這些症狀可能很短暫,也可能持續數日。

呼吸困難、頭昏眼花或暈厥。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4張

4、對心臟病發作的症狀要迅速地做出反應。大部分心臟病發作都不是突然的,而是逐步累積的,很多人甚至沒意識到他們正經歷重大的醫療急診。如果你或你身邊的人出現心臟病發作的一個或幾個常見症狀,要立即就醫。速度至關重要。約60%心臟病發作引起的死亡發生在一個小時內。另外,在一小時內送達醫院的患者中,半數人的存活率比那些晚到醫院的人要高。

很多人會把心臟病發作的症狀誤認爲其它疾病,包括胃灼熱、流感、焦慮症等。不要忽視或輕視任何心臟病發作的預兆,立即求助,這一點很重要。

每個人的症狀各不相同,可能是輕微的、嚴重的或持續數小時的出現消退再出現。有些人心臟病發作前的症狀非常小甚至沒有任何症狀。

部分2:心臟病發作時的求助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5張

1、立即就醫。心臟病發作時活着送達醫院的患者中,約90%的人能存活。很多心臟病發作的死亡都是因爲患者沒有及時採取措施,從而沒有獲得迅速的醫療救助引起的。如果你察覺到以上症狀,不要等待,立即撥打911(或你所在國家的緊急電話)來尋求幫助。如果在心臟病發作時得到了最快速的醫療救治,那發病時的症狀是無害的。不要害怕尷尬或擔心浪費醫生或醫務人員的時間,他們能夠理解。

緊急醫療人員一到達就能進行救治,所以撥打緊急求助電話是心臟病發作時獲得幫助的最快方式。

不要自己開車去醫院。如果醫護人員無法迅速到達或沒有其他的應急方法,可以讓家人、朋友或鄰居開車送你去最近的急診室。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6張

2、讓別人知道你可能會心臟病發作。和家人在一起或在公共場所察覺心臟病發作時,要讓別人知道。一旦情況變糟,你可能需要依靠別人給你做心肺復甦來存活,如果他們瞭解情況的話,能給出更有效的幫助。如果你正在開車的話,停車並向過往的車輛求助。如果是在醫務人員能夠迅速到達的地方,你也可以撥打急救電話並等待救助。

如果在飛機上的話,應立即通知乘務員。商業航空公司飛機上攜帶的藥物也許能幫助你。有必要的話,乘務員也可以找出飛機上是否有醫生和做心肺復甦。如果乘客心臟病發作,飛行員也會被要求改道到最近的機場降落。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7張

3、減少活動量。如果無法迅速獲得醫療救助,保持冷靜並儘量減少活動量。坐下休息並等待緊急救助。活動會給心臟造成負擔,加重心臟發作帶來的傷害。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8張

4、如果有的話,可以吃一片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在心臟病剛發作時吃一片阿司匹林對很多人有用,在等待急救人員到來的同時立即服用一片並慢慢咀嚼。如果之前醫生有給你開硝酸甘油的話,可以心臟病剛發作時服用一劑量並撥打緊急服務電話。但阿司匹林有時會加重病情,所以馬上諮詢醫生可否這樣做。

部分3:心臟病發作後的恢復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9張

1、心臟病發作後要遵從專業的醫療指導。從心臟病發作中倖存後,不管是病發後的幾天還是長期階段,都一定要聽從醫生關於身體恢復的指導。醫生極有可能會給你開降低凝血的藥物,你可能需要終生服用。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10張

2、注意自己情緒和觀念上的變化。經歷過心臟病發作的人普遍會經常感到沮喪,這種沮喪可能來源於窘迫、自我懷疑、不滿足感、對以前生活方式的罪惡感以及對未來的害怕和不確定。監督式的身體恢復計劃、與家人、朋友和同事間社會關係的恢復以及專業的心理輔導都可以幫助倖存者在心臟病發作後迴歸到正常的生活狀態。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11張

3、瞭解心臟病復發的危險。心臟病發作後的復發風險較大,每年美國的心臟病發作患者中,近三分之一是從之前的發作中存活下來的。下列因素會增加心臟病復發的風險:吸菸。吸菸會讓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翻倍。

高膽固醇。不健康的膽固醇水平是導致心臟病發作和其它心臟併發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伴隨高血壓、糖尿病和吸菸發生的高膽固醇是非常危險的。

糖尿病,尤其是未合理控制的糖尿病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危險。

肥胖。超重會增加膽固醇水平和血壓水平,引起心臟併發症。另外,肥胖也會導致糖尿病,糖尿病是另一個造成心臟病復發的因素。

如何在心臟病發作時存活 第12張

4、改變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醫療併發症會增加心臟病復發的危險。運動量缺乏、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壓力過大和吸菸都會增加心臟病發的風險。減少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攝入量,避免含有部分氫化油的食物。

降低膽固醇。可以通過飲食、定期鍛鍊或服用膽固醇處方藥物來降低膽固醇。油性魚類含有歐米加-3的脂肪酸,多吃可以降低膽固醇。

減少飲酒量。每天只喝建議數量的酒,不要酗酒。

減肥。健康的身體質量指數在18.5到24.9之間。

鍛鍊。向醫生諮詢如何開始鍛鍊計劃,監督式有氧運動鍛鍊計劃是理想的選擇,但並不是必須的。參考醫生的建議,你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的健康等級制定有氧運動計劃(如散步、游泳),目標要合理和切實可行(如在街區四處走動而不會呼吸急促)。

停止吸菸。立即戒菸可以降低一半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小提示

看到別人心臟病發作時,要立即撥打緊急服務電話。此外,每個人最好要該知道如何治療心臟病發作。

將緊急聯繫人和聯繫電話與醫療卡放一起保存。*如果你有心絞痛或其它心臟疾病史,且醫生給你開過硝酸鹽類的藥物如硝酸甘油時,要隨身攜帶這些藥物。如果你使用的是氧氣瓶,即使只是偶然使用,也要隨身攜帶。每個人都應將正在使用的藥物和過敏藥物列舉在卡片上並保存在錢包裏,這樣可以幫助醫生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療心臟病發作和其它疾病。

如果你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危人羣,要隨身攜帶手機,並且諮詢醫生是否要隨身攜帶阿司匹林。

保持冷靜。將溼布或冷敷布敷在腹股溝處或腋下來降低體溫。已有證據表明,在很多情況下即使只是降低一點體溫都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有時心臟病發作時沒有任何症狀。在這種情況下你不會得到很多警告,這是非常危險或致命的。

即使沒有心臟疾病,時刻做好應對心臟病發作的準備也是一個好主意。對很多人來說,一片(80毫克)阿司匹林就可能事關生死,而它只會佔錢包的一點點空間。同時記得隨身攜帶醫療卡,上面要寫明你的過敏藥物、目前用藥情況和其它健康問題。

如果你屬於高危人羣如老人、肥胖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膽固醇患者、吸菸者、酗酒者或有心臟疾病史的話,要特別當心。馬上向醫生諮詢如何降低心臟病發作的機率。

保持健康的飲食、充足的鍛鍊並不惜代價戒菸。如果你上了一定的年紀,可以諮詢醫生能否定期服用少量的阿司匹林。這樣可以減少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

每天輕快的走路。嘗試每天走一萬步。

警告

不要忽略或低估心臟病發作的徵兆,越早獲得幫助越好。

本文章只是一般指導,不能代替專業醫療建議。

有一種廣泛流傳的說法是心臟病發作時要做心肺復甦, 其實並不建議使用這種方法。儘管某些在醫生監督下進行的心肺復甦對心臟病發作有好處,但它這種方法也可能造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