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拜年有什麼意義

拜年有什麼意義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

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除了表達對長輩的尊敬和祝福,拜年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

拜年是以一種提醒的方式,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新的一年來到了,年齡又增長了一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生命負責,要珍惜人生這留不住的寶貴有限時光。

拜年還可以增進感情,增進友誼,互相表達美好的祝願和問候。

拜年有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寓意,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拜年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重要習俗,拜年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表達祝福:拜年是人們互相之間表達美好祝願和善意的方式。

通過拜年,人們可以向親朋好友、長輩和師長表達新年的祝福,希望他們在新的一年裏健康、幸福、平安。

2. 傳遞情感:拜年是一種家庭、親情和友情的溝通方式。

在新年期間,人們會回家與家人團聚,互相拜年,表達對家人的思念和關心。

同時,也會拜訪親朋好友,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繫和友誼。

3. 弘揚傳統文化:拜年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通過代代相傳,傳承了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拜年習俗中的吉祥話語、祭拜祖先、賞花燈等傳統元素,代表了人們對過去的尊重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也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

4. 祈求好運:拜年的習俗中常常伴隨着一些獨特的祈福活動,如燃放鞭炮、掛福字、貼春聯等。

人們相信這些活動可以驅邪避禍,迎來好運和吉祥之年。

總之,拜年是一種傳統習俗,它通過祝福、情感傳遞、文化傳承和祈求好運的方式,體現了中國人民對新年的美好期望和對傳統文化的珍視。

拜年的寓意 拜年的含義

1、拜年就是向人祝賀新年。

2、在春節期間過年的時候,人們都會通過拜年的方式辭舊迎新,同時也在表達着對長輩師長及親朋好友的尊敬之心,大家相互拜年增進感情,增進友誼,互相表達美好的祝願和問候。

3、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電話拜年、短信拜年、網絡拜年等。

拜年的意義有哪些?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大家相互拜年能增進感情,增進友誼,互相表達美好的祝願和問候。

拜年的時間一般爲初一至初五,過了臘月初八就走親訪友多被視爲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後、十五之前走親訪友爲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屬避免遺憾的應急或補救性質,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晚。

禮品選擇

送禮物要得體。給長輩、教師、師傅拜年時,應適當帶點禮物。禮物既不宜太昂貴豪華,又應能“拿得出手”。捧上一束鮮花,送上一張精美的賀卡,已成爲都市現代人浪漫溫馨的拜年方式。拜年禮物還應講究衛生。如果對拜年對象很瞭解,可選擇對方喜歡的禮品,也算投其所好。

如不太瞭解可選擇鮮花、水果、食品……也不會出錯。菸酒類要根據對象來確定,比如給奶奶拜年,送的卻是奶奶不受用的菸酒,這個就沒有意義了。如果主人家裏有小朋友也可適當選擇孩子喜歡的禮品。

拜年的寓意

拜年寓意新的一年和和美美、闔家幸福、吉祥安康。

拜年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如今,在新年的第一天,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除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電報拜年、電話拜年、短信拜年、網絡拜年等。

拜年的對象形式

拜家中成員: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

走親訪友: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座談等 。

禮節性的拜訪: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暄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

拜年有什麼意義?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大家相互拜年能增進感情,增進友誼,互相表達美好的祝願和問候。

何爲拜?拜是肢體語言,是人們表達自己心願的一種形式與方法,當一個人站立的時候姿勢最高,拜下去姿勢自然就放低了,放低姿勢就是在表達自己有真誠、謙虛、恭敬的心。

拜年的時間一般爲初一至初五,過了臘月初八就走親訪友多被視爲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後、十五之前走親訪友爲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屬避免遺憾的應急或補救性質,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晚。

拜年的由來和寓意是什麼?

拜年的由來和寓意是:

1、由來:

傳說有一個叫年的怪獸,每到臘月三十晚上會出來吃人,人們會把肉掛在門口讓它吃,然後把大門關上後躲在家裏,到初一早晨,怪獸年吃飽了後揚長而去,人們纔出門,出門後互相祝賀,久而久之成爲拜年。

2、寓意:

拜年作爲我國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拜年的禮儀: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首先是拜天地,然後是拜祖宗(牌位),再往後是拜高堂尊長,即晚輩向長輩拜年,施禮時要從輩分最高的開始,一般是爺爺、奶奶、父母(叔嬸),長輩受拜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才能外出向本家親威拜年。

初二初三拜舅父舅母、姑姑姑丈、拜岳父母等姻親。到親威家拜年,一進屋門,應先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果比自己年長,應主動跪拜,主人須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免禮,表示謙恭。如主人有意留下吃飯,一般不推辭。

春節拜年的風俗由來和寓意是什麼?

春節拜年的風俗由來和寓意如下:

1、風俗由來

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纔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於是拜年之風便流傳開來。

2、寓意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寓意新的一年和和美美,闔家幸福,吉祥安康。

常見的春節拜年方法

一、叩拜,即跪拜磕頭,現在在一些農村地區,晚輩給長輩,尤其是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還行這種禮儀。

二、躬身作揖,作揖的姿勢是先雙手抱拳前舉。這抱拳可不能亂抱,男子尚左,也就是男子用左手握右手這稱作“吉拜”,相反則是“兇拜”。大過年的,來上一個右手握左手,就是觸人黴頭了。行禮時,不分尊卑,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後鞠躬。這種禮儀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或下級向上級拜年時所用。

三、抱拳拱手,這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禮儀,抱拳,是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鬆緊適度,拱手,自然於胸前微微晃動,不宜過烈、過高。這種禮儀多見於平輩間的拜年。

四、萬福,古代婦女禮儀的一種,右手覆左手,半握拳,附於右側腰肋間,上下微晃數下,雙膝微微下蹲,有時,邊行禮邊口稱萬福。當代已經鮮有襲用。

五、鞠躬,現代通用禮儀,用於拜年,多在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亦可用於平輩間,男女皆行。

新春拜年的好處?

新春拜年是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有以下好處:

增進感情。新春拜年是家人、朋友、親戚彼此祝福、交流感情的重要活動,通過互相拜年、問候,可以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增強友誼和親情。

展現禮貌。新春拜年是中國文化的傳統禮儀之一,通過這個活動,人們可以瞭解習俗道教,展現出尊重他人的禮貌,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

團聚家庭。春節期間,家人可以團聚在一起互相拜年祝福,共同享受團圓的歡樂,這對於現代都市的人們來說,是一種難得的機會。

傳承文化。新春拜年作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這個活動,人們可以瞭解和傳承古老的中國傳統文化。

促進社會和諧。新春拜年是人們傳遞和諧、友愛、和睦的重要方式。通過這個活動,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提高社會整體的和諧程度。

綜上所述,新春拜年在促進家庭團聚、增進感情、傳承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都有很多好處,同時也是一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拜年的由來和寓意

拜年的由來和寓意

  拜年的由來和寓意,相信大家對拜年都不陌生,拜年是我國的民間傳統習俗,晚輩要先向長輩拜年,那麼大家知道拜年的由來和寓意嗎,下面就來看一看拜年的由來和寓意,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拜年的由來和寓意1

   來歷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關於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纔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

   習俗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爲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係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爲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裏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着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民間互訪拜年的形式,根據彼此的社會關係,大體可分4類:

  一是走親戚。初一必須到岳父、須帶禮物。進門後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二是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三是感謝性的拜訪。凡一年來對人家欠情的(如律師、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謝枕。

  四是串門式的'拜訪。對於左鄰右舍的街坊,素日沒有多大來往,但見面都能說得來,到了年禧,只是到院裏,見面彼此一抱拳說:“恭禧發財”、“一順百順”,在屋裏坐一會兒而已,無甚過多禮節。

  但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所以拜年的時限可以延長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後至現在,親友間相互拜年、晚輩給長輩拜年、同事間互訪,以及團拜、宴會、晚會、茶話會等恭賀新年的形式也很盛行。

  拜年的由來和寓意2

   春節食物的寓意

   1、春節吃餃子寓意招財進寶

  在中華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爲“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餃子因爲形似元寶,春節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着直接關係,最常見的韭菜餡寓意着久財之意,因爲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冬季典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最後還有南京人愛吃的酸菜,據說有算財之意。

   2、春節吃雞寓意有計

  除夕一桌豐盛的團年飯桌上,自然少不了雞。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在許多地方開席時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雞,因爲寓意吉利。年菜必須有一隻雞在餐桌上,因爲“吃雞起家”。廣州本地客家人拜神還要用雞鵝做“頭生”,都會選“走地雞”,喻求生生猛猛。

   3、春節吃年糕寓意年更比一年好

  湖南春節第一餐要吃“年糕”,意爲“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少部分湖南的苗族人民,春節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糉子,寓意可“生活甜蜜,五穀豐登”。

   4、春節吃煎堆寓意金銀滿屋

  對於老廣來說,春節做煎堆,意味着“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早在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已有記載:“煎堆者,以糯粉爲大小圓,入油煎之,以祭祖先及饋贈親友者也。”在以前,做煎堆是件隆重的事,要把孩子們都趕出製作間,要一邊炸一邊說吉利話,以祈求來年好遠。

   5、春節吃樟茶鴨寓意齊齊整整

  四川人認爲,春節最重要的就是一家子齊齊整整,所以菜式都是全鴨(樟茶鴨)、全魚(香烤桂魚)、全蹄膀的,體現“全”的概念;含豬耳、牛尾的菜(湯)則代表“有頭有尾”。

   6、春節吃如意菜寓意“升”和“發”

  上海人春節的菜餚講究好意頭,一定要吃的東西還真不少。除魚肉雞鴨外,還添上炒塌棵菜和糖醋銀絲牙兩樣菜底,另外必備如意菜(即黃豆芽)和發芽豆,象徵着“升”和“發”。

   春節拜年的禮儀

   1、春節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

  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裏的長輩拜完年之後,人們外出遇見時也要滿臉堆笑地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鄰右舍或親戚好友亦會互相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2、春節拜年最好穿新衣

  舊時拜年時,婦女們大多新裝盛飾,頭上簪了紅絨蝙蝠、小聚寶盆或鮮豔的絹花;老太太們的髮髻上也簪了紅石榴花;男孩兒都要換上長袍、馬褂兒或坎肩,以及新鞋、新帽。

   春節飲食注意事項

   1、清淡少油膩,搭配要合理

  過分“充足”的營養使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在人羣中的發病率明顯升高。節假日活動量比上班時要少,人們又常睡個“懶覺”,幾天假期又長几斤體重是常見的問題之一。因此最好注意調整一下自己的飲食,應該比平時更清淡些,減少脂肪的堆積。

   2、寧可少吃一口,不讓胃腸難受

  聚餐家宴常常是很豐盛的,豐盛的菜餚和相互之間的佈讓往往使人食慾旺盛而“吃撐”了,造成胃腸的不適甚至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小到消化不良“拉肚子”、打嗝腹脹“反酸水”,大到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自我節制。

   3、酒傷肝又傷身,過量傷己又害人

  飲酒應限量,節假日飲酒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過量的酒精會造成肝臟、大腦、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等損傷,同時,飲酒的社會危害也非常突出:酒後開車造成的交通事故、治安事故等。

拜年的由來和寓意拜年的由來和寓意有哪些

1、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纔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

2、拜年的寓意: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大家相互拜年能增進感情,增進友誼,互相表達美好的祝願和問候。拜年的時間一般爲初一至初五,過了臘月初八就走親訪友多被視爲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後、十五之前走親訪友爲拜晚年。早年和晚年都屬避免遺憾的應急或補救性質,民間有諺語:有心拜年十晚。

3、拜年主要分爲拜家裏長輩、走親戚拜年、朋友之間的拜年及感謝性拜年等,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朋友之間的拜年屬於禮節性拜年,感謝性拜年指如果在一年中對人家欠情的,如曾幫助過自己的人或老師、師傅、醫生等,就要買些禮物送去,借拜年之機,表示感恩謝意。

春節拜年的意義

春節拜年的意義

  你知道春節拜年的意義是什麼嗎?很多人只知道春節要去拜年,卻不知道春節拜年這個習俗從何而來,爲什麼要去拜年, 下面是我精心準備的春節拜年的意義, 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拜年的意義1

   春節拜年的寓意

  春節拜年是中國習俗之一,通常是一家人去親戚家串門,帶着水果禮品去親戚家聯絡感情,孩子們通常一起玩耍,父母輩們拉拉家常。之後去拜訪的客人會被留下一起吃飯。直至晚餐後方才離開。而不同地方的拜年有所差異,那麼春節爲什麼要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

   春節拜年的習俗

  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把它叫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纔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這就是拜年習俗的開始。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秦漢以來萬千的風首朝賀。自明清開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平輩間拱手致語。拜親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現代多行團拜,歲末郵寄賀年片和賀年信。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春節拜年的意義2

   1、和孩子們一起操辦年貨

  以前在農村,過年的吃食大部分都是自備的,不像現在,什麼都是現買,方便是方便了,但與平時真的沒啥兩樣。

  小時候,進入臘月下旬以後,農家都開始忙着操辦年貨了,殺年豬、打年糕、做豆腐、炸帶魚、炒花生炒瓜子、軋米糖、做米餜等等等等,大人忙忙碌碌,小孩熱熱鬧鬧,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時至今日,這其中的很多場景已不會出現在大部分家庭中了,但即使是去商店採辦現成的年貨,那也不妨帶上孩子,讓他們也經歷那個過程,真切地感受一下年已到來。

  不過疫情期間,出於安全考慮,可能很多人更樂於網上採購,那也可以讓孩子們參予進來。尤其是在購買一些過年時必備的物件時,也細細的給他們說一說它的意義,讓孩子知道過年與平時是有不同的。

   2、帶着孩子大掃除

  除塵,也是過年的一項重要儀式。老輩人都習慣,新年到來之前,將家中裏裏外外,徹徹底底地打掃擦拭乾淨,丟棄不需要的.東西,這就好比是將家中的污垢晦氣一併掃除了,乾乾淨淨,亮亮堂堂地迎接全新的一年。

  以前,父母都會給孩子分派一塊任務,大家一起動手。但現在的孩子都比較嬌慣,父母、老人都捨不得讓他們勞動、做家務。

  其實,過年了,不妨也讓孩子們參予其中,讓他們在勞動中體會一下過年別樣的意義,也讓他們也感受一下自己也可以如大人一般爲這個家付出的自豪。

   3、帶着孩子貼春聯

  貼春聯是過年中的又一重要儀式,這不僅僅是貼一對紅紙,寄寓一種美好希望那麼簡單,這春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形式,這其中蘊含了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帶着孩子一起貼春聯,和他說一說新年的美好願景,再說一說有關於春聯的那些文化,比如春聯分上下聯,上聯貼右側,下聯貼左側,讀春聯應該從右自左,因爲這和我國古代直行書寫文本的閱讀習慣有關,還有如何區分上下聯等等。

  孩子們在貼春聯的過程中,不僅體會到了年味,也瞭解一些國學知識,何樂而不爲呢?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新年儀式,都可以帶着孩子一起體會,比如讓孩子也跟着一起準備年夜飯,讓孩子給每個長輩準備一句新年祝語,帶着孩子拍一張全家福,等等等等。讓他們體會一家人團圓幸福的意義。

  中國曆來是一個很重儀式感的國家,這些儀式感裏,包含着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和品德,它們承載在一個又一個的節日裏,而春節就是其中最爲重要,也是最盛大的那一個。我們有必要將這些儀式感,以及儀式感下的內涵傳給我們的孩子,代代相傳。這樣,以後就算沒有了煙花爆竹的烘托,我們的年味依然濃烈久遠。

標籤: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