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舊唐書·崔造傳》原文及翻譯

原文:

《舊唐書·崔造傳》原文及翻譯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少涉學,永泰中,與韓會、盧東美、張正則爲友,皆僑居上元,好談經濟之略,嘗以王佐自許,時人號爲“四夔”。浙西觀察使李棲筠引爲賓僚,累至左司員外郎。與劉晏善,及晏遭楊炎、庾準誣奏伏誅,造累貶信州長史。朱泚之逆,造爲建州刺史,馳檄鄰州,齊舉義兵,德宗聞而嘉之。及收京師,詔徵造至藍田,以舅源休明逆伏誅,上疏請罪,不敢即赴闕。上以爲知禮,優詔慰勉,拜吏部郎中、給事中。貞元二年正月,與中書舍人齊映各守本官,同平章事。時兵亂之後,仍歲蝗旱,府無儲積,德宗以造敢言,故不次登用。造久從事江外,嫉錢穀諸使罔上之弊,乃奏天下兩稅錢物,委本道觀察使、本州刺史選官典部送上都;其尚書省六職,令宰臣分判。諸道有鹽鐵處依舊置巡院勾當河陰見在米及諸道先付錢物委度支依前勾當其未離本道者分付觀察使發遣仍委中書門下年終類例諸道課最聞奏造與元琇素厚,罷使之後,以鹽鐵之任委之。而韓滉方司轉運,朝廷仰給其漕發。滉以司務久行,不可遽改。德宗復以滉爲江淮轉運使,餘如造所條奏。元琇以滉性剛難制,乃復奏江淮轉運,其江南米自江至揚子凡十八里,請滉主之;揚子已北,琇主之。滉聞之怒,掎摭琇鹽鐵司事論奏。德宗不獲已,罷琇判使,轉尚書右丞。其年秋初,江淮漕米大至京師,德宗嘉其功,以滉專領度支、諸道鹽鐵轉運等使,造所條奏皆改。物議亦以造所奏雖舉舊典,然凶荒之歲,難爲集事,乃罷造知政事,守太子右庶子,貶琇雷州司戶。造初奏太銳,及琇改官,憂懼成疾,數月不能視事。明年九月卒,年五十一。

(節選自《舊唐書·崔造傳》)

譯文:

崔造,字玄宰,博陵安平人。年輕時涉獵學問。永奏年間,與韓會、盧東美、張正則爲朋友,都僑居在上元,喜好談論經邦濟世的策,常以帝王的輔佐自許,當時人稱他們是“四夔”。浙西觀察使李棲筠招他爲賓僚,幾次升官做到左司員外郎。與劉晏交好,等到劉晏遭受楊炎、庾準的誣告而被殺,崔造受牽連(或連續)被貶官爲信州長史。朱泚之亂,崔造聽到作亂的消息,迅速傳遞檄書給相鄰州府,一齊興舉義兵,德宗聽說後讚揚了他。等到收復京城,下詔徵召崔造到藍田,因爲舅舅源休公開叛逆被處死,崔造上疏請罪,不敢立即進京。皇上認爲他懂得禮法,下詔頒獎給予慰問勸勉,授任史部郎中、給事中。貞元二年正月,與中書舍人齊映各守本官、同平章事。當時是戰亂之後,連年發生蝗災旱災,府庫沒有儲蓄,德宗因崔造敢於直言,因此破格進用。崔造長期在江外任職,嫉恨掌管錢穀各使官欺騙皇上的弊端,便上奏天下兩稅錢物,委託本道觀察使、本州刺史選官典都送到上都;其尚書省六職,讓宰相分領。諸道有鹽鐵的地方,依舊設置巡院辦理,河陰現有的米以及諸道先付的錢物,委託給度支依照前例辦理,那些沒有運離本道的,分付觀察使發送,並委託中書門下年終區別諸道,將考覈優秀的上奏。崔造與元琇交情向來深厚,罷掉使職之後,將鹽鐵重任委託給元琇。而韓滉正掌管轉運,朝廷依賴他漕運糧食。韓滉認爲長久實行這種管理制度,不可以立即更改。德宗又以韓滉爲江淮轉運使,其餘的按照崔造所上奏的辦。元琇因韓滉性格剛直難以控制,便又奏議江淮轉運,其中江南米自長江至揚子共十八里,請韓滉主管;揚子以北,元琇自己主管。韓滉聽說後憤怒,指摘元琇鹽鐵司事論奏。德宗不得已,罷免元琇判使,改任尚書右丞。這年初秋,江淮漕運稻米大量送到京城,德宗讚揚這一功勞,以韓滉專領度支、諸道盆鐵轉運等使,崔造所奏條例全部改了。衆人議論也認爲崔造所奏雖然符合舊的典章,然而在凶荒之年,難以成事,就罷掉崔造知政事,任太子右庶子,貶元琇爲雷州司戶。崔造當初奏議太尖銳,等到元琇改官,憂懼成疾,數月不能處理事務。第二年九月去世,終年五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