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描寫的什麼場景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描寫的什麼場景

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描寫的場景是在茶館中,有一羣人圍坐在一起,將他們的茶道技能進行比拼和展示,同時唱歌吟詩來表達出他們對於茶的熱愛和讚美。這種場景是古代文人雅士們常見的社交活動。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鬥茶味兮輕醍醐 鬥茶香兮薄蘭芷是什麼意思

此句話的來源是:《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意思是:鬥茶的味道勝過醍醐,茶香勝過蘭芷;醍醐是牛奶提煉出的一種極好的酥酪;蘭、芷以香著稱。

鬥茶,即比賽茶品的優劣,又稱鬥茗、茗戰。鬥茶始於五代,興於唐,盛於宋,是古時達官顯貴、文人雅士有錢有閒文化的一種“雅玩”,也是中國宋時茶藝的最高表現形式。

宋代鬥茶,源於茶區民間,最早流行於福建建安一帶,但由於鬥茶技巧性強,趣味濃厚,所以迅速被文人士大夫所接受,並加以發展。至北宋,鬥茶之風已極爲盛行,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文人雅士,無不好此。

擴展資料:

1、宋大文學家范仲淹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詩中寫道“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生動描繪了當時鬥茶的情景。

2、范仲淹,北宋家、文學家,蘇州吳縣人。宋仁宗天聖中任西溪鹽官,慶曆三年任參知政事,後出任陝西四路宣撫使,在赴穎州途中病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茗戰的興盛之時

五代時,福建建安就有“鬥茶”活動,入宋,建安成了當時最負盛名的茶區,北苑又是太宗圈定的貢茶區,爲決出進貢品種,遂使鬥茶在建安興隆起來,每年新茶上市,各茶區的茶家攜帶珍品,身懷絕招,前來比試。當地職官在福建轉運使的率領下,充當評判,作出裁決。

范仲淹有《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以紀此事: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

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採掇未盈,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

鬥茶味兮輕醍醐,鬥餘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

吁嗟天產石上英,不愧階前。

衆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

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茶詩,古人把它和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相比美。但是,宋蔡正孫認爲盧仝詩優於范仲淹詩。他在《詩林廣記》中說:“胡苕溪雲:‘《藝苑》以此二篇皆佳作,未可優劣論。’……餘謂玉川之詩優於希文之歌。玉川自出胸臆,造語穩貼,得詩人之句法;希文排比故實,巧欲形容,宛成有韻之文,是果無優劣邪!”

蔡正孫貶範揚盧有失公允。

應該指出,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以浪漫主義手法抒發了對茶飲的身體感受與心靈感受,符合當時玄說茶道的風尚;同時,又對茶農寄予同情,是一首極言茶功、超脫飄逸的好詩。

蔡正孫說它優於範詩,主要着眼於自出胸臆和得詩人句法這兩點。

希文詩何嘗不自出胸臆呢?

其一,每年主持和參與建安鬥茶的主角是朝廷命官,鬥茶的勝負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升遷榮華,希文詩由鬥茶揭示世態:“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刻劃了這些人物的神態與心理。

其二,希文詩拓展茶飲感受至做人的氣節:“衆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同時,不無譏諷地指出醉心茶功的社會時弊:“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君臣神會茶域,國計民生休要過問了!

從兩詩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和對茶功感受的延伸來看,希文借詠鬥茶暗示對國事的憂慮,展現了一個改革家的胸懷,這是盧仝詩比不上的。

再說,希文詩何嘗不得詩人句法呢?

玉川詩直抒胸臆,固然是好;採用排比句式,引用典故,是表意的一大進步,與直抒胸臆無優劣之分。在頹風日熾、涉及聖上的情況下,希文也只能委婉表達心曲。

《鬥茶》講的是什麼?

究竟什麼叫「鬥茶」?鬥茶起源於何時何地?有哪些人喜愛鬥茶?又都鬥些什麼名堂?摟主是對以上問題而感興趣吧!現在且聽我細說從頭,一一道來。

鬥茶之興當與貢茶有關

鬥茶,又稱爲「茗戰」。簡單地說,就是品茗比賽,是將對茶葉質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鬥,這是古人用來比較茶葉優劣的一個專用名詞。

宋人唐庚《鬥茶記》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爲取龍塘水烹之第其品,以某爲上,某次之。」政和是宋徽宗的年號,於是有人以爲鬥茶起自徽宗時,這種說法稍嫌武斷。因爲一種風氣的形成不是說產生就能產生的,一定有它形成的歷史背景。

事實上鬥茶的產生,據考證當與貢茶有很大的關係,貢茶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但是正式列爲茶政的一個項目,則是從唐代開始。

當時一些權貴爲博取帝王的歡心,於是爭相獻上優質茶品,無不千方百計的競相搜求各地名茶。既是貢奉天子的東西,好壞優劣當然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定要先行比試茶葉的好壞,鬥茶風氣就逐漸盛行起來,據此推論鬥茶應始於唐末五代時期,而大盛於宋代。

宋代鬥茶之風大盛

北宋大儒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雲:「北苑將斯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先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可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這首詩中把鬥茶的原因和比賽的情形都描述得十分清楚,特別是最後兩句「勝若登先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把鬥贏者的得意神態和鬥敗者的羞赧之狀寫得入木三分,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對鬥茶的着迷程度了。

所謂「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飲茶既爲朝廷所提倡,全國產量迅速增加,民間飲茶之風也比唐代更盛,於是鬥茶由從製茶者間走入賣茶者當中。宋人劉松年所畫的《茗園賭市圖》便是描寫市井小民鬥茶的情形。圖中有老人、有婦人、有兒童,也有挑夫、販夫。鬥茶者攜有全套的器具,一邊品嚐一邊自豪地炫耀自己的茶品。

文人鬥茶極爲講究 民間鬥茶之風既起,文人自也不甘落後,文人們往往相約三五知己,選一個精緻雅潔的場所,在花木扶疏的庭院中,各自取出所藏的精緻茶品,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當時連寺院裏的和尚們也都樂於此道,清人鄭板橋有詩云:「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鬥茶。」可見鬥茶除了茶品好壞之外,更注重閒逸與精神素質,是一種性靈上互相引發與交流。

後來連皇帝也加入了鬥茶的陣容,宋徽宗趙佶對茶尤有研究,並寫成一冊專著,題名《大觀茶論》,書中分列二十餘目,對茶的產製、烹試和品質等方面都作了詳細的敘述。皇帝親撰茶葉專著,這在中外歷史倒還是頭一遭哩!

鬥茶的評比內容

究竟鬥茶都鬥些什麼內容呢?

由宋人蔡襄的《茶錄》可略知一二,鬥茶之風很早便由貢茶之地——建安興起,蔡襄稱之爲「試茶」,建安北苑諸山,官私茶焙之數達一千三百三十六種,製茶者造出茶來,自然首先要自己比較高下,於是相聚而品評。

《茶錄》中提到:「凡欲點茶,先須熁盞令熱,冷則茶不浮。」「鈔茶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擊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着盞無水痕爲絕佳,建安鬥試,以水痕先沒者爲負,耐久者爲勝。」蔡襄是品茶專家,以爲鬥茶不僅是「鬥」茶味的色香味,茶盞上不黏附茶水痕跡者纔是上品。

此外唐庚在所撰《鬥茶記》中記載的也提到:「二三人聚集一起,煮水烹茶,對鬥品論長道短,決出品次。」書中還談到:「不問團鑄,茶貴在新;水不問江井,要之貴活。」新茶配活水,相得益彰,這是很符合科學道理的。

《江鄰幾雜誌》中記載了一則蔡襄與蘇舜元鬥茶的情形:「蘇才翁嘗與蔡君謨鬥茶,蔡茶水用惠山泉,蘇茶小劣,改用竹瀝水煎,遂能取勝。」故事裏提到雖然蘇舜元的茶葉不如蔡襄的好,但他因爲用了天台山的「竹瀝水」煎茶,才勝過蔡襄。

鬥茶雖起於建安一帶,但由於它的技巧性強,趣味性濃,所以很快地被文人士大夫所吸收,在工具、材料、鬥法上,都不厭其精,不厭其巧。而鬥茶時所出現的白色湯花與黑色兔毫建盞爭輝的外觀景象,茶味的芳香隨茶湯注到心頭的內在感受,不僅能給人以物質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鬥茶包括斗香和鬥味,由於都是在衆目睽睽之下進行評比,所以茶的品第高下自有公正評價。

今日茶葉評比 實鬥茶遺緒

這些年來,全省及各產茶省區所舉辦的名茶評比會,其實就是古代鬥茶的一種延續。

一般角逐時,各地將做工精細、品質最佳的茶葉帶到會場,組成一個由各方公認的評茶大師組成評委會,將各地選送的茶葉密碼編號,評委會成員依次先觀外形、色澤,再逐一開湯審評,聞香品味;然後用手揉摸葉底,評估老嫩。總之,要對色、香、味、形四個茶葉品質構成因子當場逐一示牌打分,最後按高分到低分揭曉,排列名次。也有的採用專家評定和羣衆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分雙方各按50%計算,然後按總分多少對號入座。

所以,鬥茶也可以說是一種茶葉品質的評比方式,它與以精神享受爲目的的茶宴內涵是有區別的。不過,對今人而言,鬥茶對創制和發掘名茶,對促進茶葉學和茶藝的發展,以及茶葉品質的提升,無疑地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更充實、豐富了品茗藝術的內容。

綜觀以上所述,鬥茶實有其時代意義與價值存在。

【茶詩之頁】:范仲淹的鬥茶歌

范仲淹(989~1052),北宋名臣,傑出的思想家、家、文學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進士及第,官至參知政事,卒後追贈兵部尚書、楚囯公,諡“文正”,故世稱范文正公。他與香溪範氏是宗親,又與杜氏五高家族有交集,與我們蘭溪可謂頗有緣份。他的名篇《岳陽樓記》至今膾炙人口,並有300多首詩詞傳世,其中的鬥茶歌,時人認爲可與盧仝的七碗茶詩媲美。

范仲淹的這首鬥茶歌,題爲《和章岷從事鬥茶歌》,謹錄全詩如下: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水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採掇未盈檐,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吁嗟天產石上英,不愧階前蓂。衆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輕。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長安酒價減百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范仲淹鬥茶歌,從茶的產地和採製寫起,重點寫鬥茶和自己對茶飲的感受。引經據典,大氣磅礴;佳句疊出,暢快淋漓;首尾呼應,一氣呵成,不愧爲茶詩之冠。

他寫製茶“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分圓中蟾。”,寫鬥茶“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寫品茶“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真是茶香氤氳,飲之身心俱清,如醍醐灌頂,勝若登仙。又寫屈子招魂、劉伶醉酒,盧仝放歌、陸羽傳經,果然“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茶勝於靈芝,優於美酒,令酒價減半,藥市黯淡,連商山四皓也停止了採芝,首陽先生也停止了采薇。於是這首鬥茶歌也成了千古絕唱。

范仲淹的茶詩除了鬥茶歌,還有《鳩坑茶》詩,是《瀟灑樓》六詠之一,也是在桐廬任上作的。詩云:“瀟灑桐廬郡,春山半是茶。輕雷何好事,驚起雨前芽。”一併錄在此處,供大家欣賞。

2018.12.23施福山於黃龍洞寓

茶王的劇情簡介

首部以中華茶文化爲主題,反映民間“鬥茶”習俗的大型高清數字電影《茶王》,25日晚在武夷山第五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期間首映。影片導演攜主演潘陽及電影主創人員亮相,在茶博會期間奉上一場茶文化娛樂大餐。

鬥茶是茶農在春茶採製時的一種賽事。武夷山自唐朝起就有鬥茶的歷史,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就曾在《和章岷從事鬥茶歌》中寫道“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展現了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況。

這項歷史悠久的傳統習俗如今依舊在武夷山傳承。當地茶人通過民間鬥茶活動,弘揚製茶技藝,傳承茶道,已武夷山茶業界的一項盛事。

電影《茶王》今年8月在武夷山開機。影片以鬥茶大會作爲故事的主要線索,講述了一個小人物從不懂茶到愛茶,最終戰勝自己的成長過程;在中國茶文化的主題背景下,展現了共同追求茶道文化最高境界的兩代人以及他們之間的愛恨情仇。

影片中採用了大量鬥茶對決的畫面,刻畫古老斗茶文化的技藝和精髓,展現出現代人對於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追求。

同時,作爲本屆茶博會亮點之一的海峽兩岸茶界民間鬥茶賽,24日-26日也在武夷山中華武夷茶博園內舉行。

宮變時刻竟有心鬥茶?宋仁宗一句“無憾無懼”,道出定與靜的智慧

說起宋代鬥茶,總會想起《清平樂》中宮變的一幕。皇后看似指揮若定,仁宗默默冷眼旁觀。就在各方嚴陣以待時,官家卻緩緩地說:“丹姝,我們鬥一回茶吧”。鬥茶結束,皇后認輸。官家說,“ 你心裏不靜 ”,皇后答曰,“ 臣妾本以爲官家是強撐,誰知官家是真的淡定 ”。

於茶,這如如不動的定與靜是極高的境界。用仁宗的話說,“ 無憾,所以無懼 ”。

《風雅宋》一書中說,宋人鬥茶主要是“鬥色鬥浮”,色是指點出來的茶湯色澤,“ 以純白爲上真,青白次之,灰白次之,黃白又次之 ”;浮則是指茶沫,要求點出來的茶沫乳白如瑞雪,並且咬盞。所謂咬盞, 即茶沫如“乳霧洶涌,溢盞而起,週迴凝而不動”,以咬盞最久者勝 。當然,茶湯的香氣、味道也很重要,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就提到“鬥味斗香”:“ 鬥餘味兮輕醍醐,鬥餘香兮薄蘭芷 ”。

不過,在我看來, 宋人鬥茶,表面上是品評色香味,內裏卻是在考驗定與靜,而真正蘊含其後的,是在爭與不爭間的文化自信 。

這自信從盛唐而來,到了宋代,已經從達官貴人深入到市井小販,這在傳世的宋畫中可見一般,比如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鬥茶圖》,南宋佚名的《鬥漿圖》。在圖中宋人的精神狀態中,可以看出太平富庶背後的“無懼”與“無憾”。

因爲“無懼”所以“無憂”,因爲“無憾”所以“無慮”,因爲無憂無慮,所以鬥亦爲定,爭亦爲靜。

蘇轍《和子瞻煎茶》一詩云:“君不見閩中茶品天下高,傾心茶事不知老”。 在這“不知老”的境界裏,鬥茶不過是物我兩忘的自如與安然,篤定與禪靜。

也正是這份篤定與禪靜,在鬥茶之外,讓宋人的“分茶”技術爐火純青,宋徽宗、李清照、楊萬里、陸游……都是分茶的高手,想知道他們的故事嗎?下一篇,爲大家講述:)

和章岷 《從事鬥茶歌》 請問誰有全文的翻譯,或者那位高手幫我翻譯吧,求急用

是范仲淹的:《和章岷從事鬥茶歌》: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

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

新雷昨夜發何處,家家嬉笑穿雲去。

露牙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

終朝採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

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

鼎磨雲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

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

鬥餘味兮輕醍醐,鬥餘香兮蒲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輪同降將無窮恥。

于嗟天產石上英,不愧階前蓂。

衆人之濁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試與招魂魄,劉伶卻得聞雷霆。

盧仝敢不歌,陸羽須作經。

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陽先生休采薇。

長安酒價減千萬,成都藥市無光輝。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

君莫羨花間女郎只鬥草,贏得珠璣滿鬥歸。

譯文:年年春風先到東南,福建建溪溪水潺潺

溪邊茶樹名冠天下,這是古代仙人親手栽在武夷山的

昨夜的新雷告知春天來了,摘茶人穿越晨霧來到茶山

錯落生長的茶芽欣欣向榮一片,點綴在茶樹上如珠玉版

採了一天圍裙未採滿,但只求好不敢貪多

將茶芽精心製成茶膏和茶餅,也有如月亮一樣圓

這北苑的龍鳳團茶要進貢天子,先請權貴高士在茶林品評一番

茶鼎用高高的首山上最珍貴的銅鑄成

煮茶的泉水來自江蘇鎮江的中泠

銅碾畔飛出綠色的茶末,翠碧的茶濤翻滾在碧玉杯中

茶的口味勝過酥酷,它的香味比芷蘭的香氣更濃

受稱讚的勝利者如登仙界,像敗將一樣滿面羞愧的只因未得好評

茶啊!大自然賦予石上生長的精英

你比古代傳說中的瑞草更有靈性

喝了好茶可以變濁爲清,留言使沉醉的人覺醒

可以找屈原的魂魄,也可以驚醒沉醉的劉伶

詩人盧仝怎能不爲之歌唱

茶聖陸羽也必然會把這樣好茶收入茶經

在萬象叢生的大千世界中,怎知道沒有嗜茶的明星?

商山的四位隱士啊!不要吃靈芝草

伯夷、叔齊啊!別再以野菜將飢腸填充

有了茶,長安的酒價頓時下降百萬

有了茶,成都的仙藥也難獨佔盛名

什麼都不如到仙山去飲壺茶,快飛去吧

乘那悅耳的清風,不要羨慕鬥草可贏得許多珠玉

鬥茶的樂趣更加無窮

宋代的鬥茶名人有哪些?鬥茶比較厲害,比較有名的有哪些

比較著名的的應該是宋徽宗、蔡襄、蘇軾了,蔡襄的《茶錄》和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對鬥茶記載是十分詳盡,以宋徽宗趙佶爲代表的北宋宮廷鬥茶,是北宋時期鬥茶的最高表現形式,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極致。北宋時期還有大量吟詠鬥茶的詩詞文章。蘇軾同司馬光鬥茶的故事,還被載於宋張舜民《畫墁錄》。

坐客皆可人

散文標題: 坐客皆可人

關 鍵 詞: 可人

散文分類:

作文來源: https://zw.liuxue86.com/sanwen

蘇東坡在揚州石塔寺試茶,曾有詩云:“禪窗麗午景,蜀井出冰雪,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所謂可人的坐客是指與自己氣味相投的人。又說:“飲非其人茶有語”,如果茶能說話,會對不適當的茶侶提出的,文人的狷介盡在這看似平和的茶中。文人心中的茶侶往往都是些超然物外的高人。徐渭《煎茶七類》:“茶侶,翰卿墨客,緇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軒冕之徒超然世味者。”徐渭是明代著名的書畫家,在他看來,一起喝茶的人應是人品高潔之士,那些蠅營狗苟的名利之徒是不配一起喝茶的。

東晉的一些名士對於茶侶沒什麼選擇。《世說新語》中有一則故事:“晉司徒長史王濛好飲茶,人至輒命飲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雲今日有水厄”。王濛推已及人地以“水厄”待客的做法就是不擇茶侶的做法。當時有許多人有着與王濛一樣的愛好,這與人們的認識有關。唐以前,人們認爲喝茶的人就是品行高潔的人,於是好多名士在多種場合用茶來招待朋友及下屬。東晉權臣桓溫在守揚州時,“每宴惟下七奠,拌茶果而已”,對此,唐人房喬在《晉書》中的評價是“溫性儉”。在我國傳統的道德規範中,儉樸總是能給人們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甚至成全這個人的高尚的形象。東晉名士謝安去拜訪吳興太守陸納,陸納什麼準備也不做,打算以他日常的“茶果”來待客,後來他侄子陸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酒席來,陸納很不高興,待謝安走後,將侄子揍了一頓,他說:“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穢吾素業!”其執着如此。

南北朝時佛教的發展把茶在道德修養中的地位進一步加強了,南齊武帝一次病重時立下遺囑,要求在他死後,靈前不用犧牲祭祀,只要放些茶果乾餅就可以了,而且要求“天下貴賤,鹹同此制”。這樣的飲茶是一種推已及人的狀態,對茶侶的要求不是太高。宋朝何夢桂《狀元坊施茶疏》就描寫了這樣的場景:“暑中三伏熱豈堪,驛路往來,渴時一盞茶,勝似恆河沙佈施,況有竟陵老僧解事,更從鳩坑道地分香,不妨運水搬柴,便好煽爐熁盞,大家門發歡喜意,便是結千人萬人緣。小比丘無遮礙心,任他吃七碗五碗去。”如此施茶,真是一道風景。

後來,人們認爲茶侶應該是學問上的知已。茶藝與其他藝術一樣,要遇到知音,至少也要遇到懂得欣賞的人,才能體現出他的魅力。古代哲人曾有名言,“可與言而不言,是失人;不可與言而言之,是失言,寧可失人,不可失言。”唐代趙州從埝禪師在佛堂接見前來問道的人,遊學僧甲來訪,禪師問:“曾來過這裏嗎?”僧甲答:“不曾。”禪師說:“吃茶去。”遊學僧乙來訪,禪師問:“曾來過這裏嗎?”僧乙答:“來過。”禪師說:“吃茶去。”旁邊的院主雲裏霧裏的:“爲何來過沒來過的都吃茶去?”禪師說:“你也吃茶去。”有人去拜訪從埝禪師,在路上遇見一個和尚才從禪師那裏來,就問他:“禪師都講了什麼?”和尚一臉不高興:“他哪有什麼道理,只會說吃茶去!”禪師的茶豈是什麼人都能吃得的?南北朝時,豫章王子尚去八公山拜訪曇濟和尚,和尚煮了茶招待他,王子尚品味再三,感嘆道:“這就是甘露啊,怎麼說是茶呢!”“甘露”,既是讚歎他煮的茶,也是讚歎他精妙的佛理。唐朝的儲光羲往山中與僧人閒話,茶飯而歸,作了一首《吃茗粥作》:

“當書暑氣盛,烏雀靜不飛。

含羣高梧陰,復解山中衣。

數片遠雲度,總不蔽炎暉。

淹留膳茶粥,共我飯蕨薇。

敝廬既不遠,日暮徐徐歸。”

晚唐陸龜蒙隱居於顧渚山下種茶爲生,不與俗人應酬往來,日常無事的時候,就駕着一隻小船,帶上茶具、釣具,流連於山水之間。在他的居所,常來喝茶的人都是一些“高僧逸人”。皮日休是陸龜蒙的知已,常期住在蘇州,與陸龜蒙詩文酬唱,被後人並稱爲“皮陸”。兩人不僅是文學上的知已,也是茶藝上的知已,陸龜蒙寫了《茶中雜詠十首》,讓皮日休作和,皮日休於是和了十首,這二十首茶詩被後人稱爲“詩寫的《茶經》”。

魯迅曾有一聯:“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知已是難得的,與知已飲茶是最理想不過的,但若是隻與知已飲茶,很多人就沒得茶喝了。所以,陸羽說的“茶之爲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是強調品味上的相近。唐代呂溫在三月三日與朋友聚會,大家提議以茶代酒,在座的都是當地的才子,趣味相近,自然話也投機,所以茶會的情景也就令人心馳神往:“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覺清思,雖五雲仙漿,無復加也。”

唐代煎茶法對於飲茶者的個人修養較爲重視,自然地,文化層次就成爲區分茶侶的標準。宋代點茶法的遊戲性則打破了這一標準,點茶技藝取而代之。點茶起於建安民間,成爲貢茶以後,來於民間的點茶法一下子成爲宋朝的時尚了,即使是王公貴族,飲茶時所用的點茶技藝也是學自於民間的,因此,點茶技藝成爲人們飲茶時切磋的內容。身份地位雖然還起作用,但已經不像唐朝茶藝中那樣重要了。《大觀茶論》對北宋時的飲茶有一個描述:“薦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薰陶德化,感以高雅相從事茗飲。”鬥茶時的場景尤其熱烈,范仲淹《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是這樣描寫的:“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將鬥茶人以雄豪稱之,可見這些人身分的複雜,也可見他對鬥茶人的技藝的推崇。“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鬥茶者的身份雖不一樣,但在鬥茶時卻是一樣的投入,如此熱烈的場面是唐代不能想象的。 喜歡

宋代點茶3

兩宋時建州北苑生產的“龍團鳳茶”乃進御貢茶,極爲珍貴,鬥茶風靡全國或許正是因爲這種民間活動隨着貢茶傳入了朝廷,並受到皇帝的推崇。而同樣來自福建的黑釉茶盞也隨之名聲鵲起。蔡襄《茶錄》上說:“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爲要用。”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也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爲上”。

鬥茶時,茶麪泛出的湯花呈白色,建盞的黑釉與茶湯的白色正好相互映襯,而湯花形成的水痕亦清晰可見,故宋人鬥茶喜用建盞。

建盞,黑瓷代表,中國八大名瓷之一。中國茶文化中, 是唯一爲茶而生的器具,被視爲“茶之聖器”,因產自福建建陽,故此稱爲建窯建盞。

建窯黑釉盞能在點茶、鬥茶盛行的宋代成爲最受歡迎的茶碗,並在陶瓷史、科技史上成爲黑釉瓷代表,其決定性因素就是它的獨特工藝,以及此工藝帶來的獨特釉色。建盞釉色變化萬千,1300°以上的窯火,高度還原的氣氛,自然生成不同形態、大小、質感、排布、色彩的斑紋,奇詭瑰麗,蔚爲壯觀。

簡單介紹下:宋代五大名窯

——是指官窯、哥窯、汝窯、定窯、和鈞窯。

八大窯系

——是指定窯系、磁州窯系、耀州窯系、鈞窯系、龍泉窯系、景德鎮窯系、建窯系和越窯系。

宋代,也是我國瓷業發展史上的一個繁榮時期,瓷窯遍佈全國各地。它的技術流傳至今。

除了盞,還有其他對應的器皿。

茶具圖贊——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

陸羽在《茶經》中把飲茶器具稱爲“茶器”,而將採製茶葉用的器具稱爲“茶具”這種稱呼一直沿襲到北宋。到了南宋,審安老人(其真名董真卿)於鹹諄五年(公元1269年)撰寫《茶具圖贊》時纔將飲茶品具改稱爲“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茶具圖譜。

《茶具圖贊》用白描畫法將盛行於宋代的鬥茶用具記錄成圖,稱之爲“十二先生”,賜以名、字、號,並按宋時官制冠以銜職,非常形象生動地反映出宋代社會對茶具的鐘愛和對茶具功用、特點的評價。這十二件茶具分別是:韋鴻臚(茶籠)、木待制(木椎)、金法曹(茶碾)、石轉運(茶磨)、胡員外(茶杓)、羅樞密(茶羅)、宗從事(茶帚)、漆雕祕閣(茶托)、陶寳文(茶盞)、湯提點(湯瓶)、竺副帥(茶筅)和司軄方(茶巾)。

宋代點茶法有一套獨具審美的茶具。

從茶藝與茶道精神來講,宋代繼承了唐代時期開創的茶文化,並在其基礎上結合自身社會文化的底蘊加以發展,其中,點茶法就是一個代表,其上承唐代精緻的煮茶法而有創新,窮盡雅緻的點茶法成爲當時飲茶的主流方式。據資料顯示,宋代點茶法有一套獨具審美的茶具,欣賞宋代茶具,首先要了解以點茶法爲代表的宋代飲茶方式。慶曆末年,位居北宋士大夫集團核心層的蔡襄繼丁謂之後任福建轉運使,專事貢茶,並對之加以改良,並於皇祐年間寫成繼唐代陸羽《茶經》之後又一部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的茶書——《茶錄》。其上篇論茶,下篇論器,專述建安民間鬥茶時使用的衝點茶湯之法。蔡襄作爲當朝書法聖手,所著《茶錄》“書之於石”並自寫絹本,流行於世。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對點茶法作了詳細論述,以“碾茶”“羅茶”“候湯”“熁盞”“點茶”爲基本過程的點茶法成爲宋人主導的品飲方式。

“鬥茶”又稱“茗戰”。就是品茗比賽,把茶葉質量的評比當作一場戰鬥來對待。由於官廷、寺廟、文人聚會中茶宴的逐步盛行,特別是一些地方官吏和權貴爲博帝王的歡心,千方百計獻上優質貢茶,爲此先要比試茶的質量,鬥茶之風便日益盛行起來。範忡淹描寫“茗戰”的情況說:“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和章岷從事鬥茶歌》)鬥茶不僅在上層社會盛行,還普及到民間,唐庚《鬥茶記》記其事說:“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與鬥茶於寄傲齋。予爲取龍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爲上,某次之。”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嚐,決出名次,以分高下。

宋代還流行一種技巧性很高的烹茶技藝,叫做分茶。宋代陶谷《清異錄•百茶戲》中說:“近世有下湯適匕,別施妙訣,使湯紋水脈成物象者。禽獸蟲魚花草之屬,纖巧如畫,但須臾即就散滅。此茶之變也。時人謂‘茶百戲'”玩這種遊藝時,碾茶爲末,注之以湯,以筅擊拂,這時盞面上的湯紋就會幻變出各種圖樣來,猶如一幅幅水墨畫,所以有“水丹青”之稱。

鬥茶和分茶在點茶技藝方面有相同之處,但就其性質而言,鬥茶是一種茶俗,分茶則主要是茶藝,兩者既有聯繫,又相區別,都體現了茶文化豐富的文化意蘊。

宋代點茶是對於宋代美學的傳承與致敬,同時也是感受茶葉的真味。近年來,在人們生活中也更加註重我國的傳統茶文化,品味一杯茶,其實就是品味了禪,品味了人生。

標籤:茶歌 描寫 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