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閩南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閩南清明節習俗有哪些

1、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曆的四月五號,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後及十日前十日後兩種說怯,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2、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3、閩南僑鄉對於清明節十分重視,旅居海外僑胞,對家鄉的清明,七月半和年兜(除夕)這三個重要節日必須匯寄家費,以資備辦節日所需開支。在家中備辦豐盛的五味筵碗孝敬廳中祖先神位、厝主和地基主等,而菜餚之中,必備有“潤餅菜”所需的各種配料。孝敬祖先於中午在自家廳中進行,照例焚香點燭,燒金放炮,祭祀禮畢,撤去菜餚,一家人共同進餐,而主要的食譜是“潤餅菜”,把各種菜餚一齊倒入鍋中拌和加熱,然後攤開薄餅,抹上辣醬及加入滸苔、花生末及菜餚,然後人手一捲,雙手捧起,細嚼慢嚥,別有風味。

4、吃完“潤餅菜”,一家人除老病及嬰孩外,都一齊參加掃墓,各家各戶,都準備了果合、香、金紙、燭、鞭炮和一大疊五色紙錢,此外是朱漆紅顏料。原來所用朱漆,因原料難取,現均用紅色漆代用,同時帶了毛筆,一家人浩浩蕩蕩,往墳地土進發。

5、到了墓地,先用鋤頭把墓地周圍雜草鋤淨,清理墓埕。於是一家人分別動手,有人用紅筆把墓牌石上的祖宗名號描紅,有的焚香點燭,擺上果合,而小孩最喜歡在墓上獻紙錢。所謂紙錢,是用薄的色油光紙裁成寬約四寸,長約六寸的紙頁,然後用波紋狀的鋼鏨在中間鏨出三四行波紋狀的曲線,小孩一張張往墓上壓,五色斑斕的紙錢,使人遠遠看去宛如盛開的花朵,使平時荒涼的墳山,突然紅綠紛披,平添一片豔麗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