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古代盛衣服的叫什麼

古代盛衣服的叫什麼

古代盛衣服的叫衣笥。衣笥爲盛衣服的竹器,唐朝薛用弱《集異記李汾》中記載:女起告辭,汾意惜別,乃潛取女青氊履一隻,藏衣笥中。2011年,在西漢張安世家族墓地考古中,出土了保存完整的竹笥。竹笥是古代一種竹製盛器,圓形稱爲竹簞,方形稱爲竹笥,是用以盛放衣物、書籍等的竹製盛器。常見的髒衣簍是竹編或者藤編材質的,有原始質樸的感覺,除了收納髒衣服,也能用來裝飾空間,一舉兩得。容器是指用以容納物料並以殼體爲主的基本裝置。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求,古代生活用品的名稱大全。(包括衣服、髮飾、日用品、兵器、宮殿等....)求高人相助!

推薦給你以下內容:

古代生活用品: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生活用品很多,不可能一一加以敘述。現在只選主要的而且古今差別較大的談一談。

古人席地而坐,所以登堂必先脫屨。席長短不一,長的可坐數人,短的僅坐一人。席和筵是同義詞,區別開來說,筵比席長些,是鋪在地上墊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後來筵字用來表示宴飲的陳設。陳子昂《春夜別友人》:"金樽對綺筵。"近代"筵席"成爲一個詞,用作酒饌的代稱。

古代牀有兩用,既可以用作臥具,又可以用作坐具。《詩經小雅斯干》"載寢之牀",那是用作臥具;《孟子萬章上》"舜在牀琴"〔1〕,那是用作坐具。

古人坐時兩膝跪在席或牀上,臀部坐在腳後跟上〔2〕,坐時可以憑几。幾是長方形的,不高,類似今天北方的炕幾。《孟子公孫丑上》說孟子"隱几而臥"。《莊子齊物論》說"南郭子綦隱機而坐",機就是幾。幾通常是老年人憑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几杖並舉,作爲養尊敬老的用具。

古代進送食物用的托盤叫做案,有長方形的,也有圓形的,前者四足,後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這是食案。食案形體不大,足很矮,所以《後漢書梁鴻傳》說梁鴻妻"舉案齊眉"。此外還有書案,長方形,兩端有寬足向內曲成弧形,不很高。後世因爲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樣子,所以纔有較高的案几和桌椅。

先秦已有燭字,但是上古的燭並不是後世所指的蠟燭。《說文》說:"燭,庭燎大燭也。"燭和庭燎是一樣的東西,都是火炬。細分起來,拿在手上叫燭,大燭立在地上叫庭燎。據說大燭是用葦薪做的,小燭是用麻蒸做的〔3〕。

戰國時代就有照明用的鐙(燈)了,當時的鐙和後世的燈不同。因爲形狀類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叫做鐙〔4〕。古代點鐙用膏,膏是獸類的脂肪,《楚辭招魂》說:"蘭膏明燭,華鐙錯些。"〔5〕點燈用植物油,是後起的事。

耒耜是上古耕田的工具。《說文》說:"耒,手耕曲木也。"起初是用自然的曲木,後來知道"揉木爲耒"。耒和耜本來是兩種農具。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的下端則是一塊圓頭的平板,後來嵌入青銅或鐵片,就成了犁的前身。古人常以耒耜並舉,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說:"陳良之徒陳相,與其弟辛,負耒耜而自宋之滕。"〔6〕古代注家往往認爲耒耜是一種農具的兩個不同部位的名稱,認爲耒是耜上端的曲木,耜是耒下端的圓木或金屬刃片,可見耒耜混淆由來已久了。後來耒耜用作一般農具的代稱。

(zhì)是一種短小的鐮刀,錢和(bó)是耘草挖土的鏟形農具。在上古時代,錢大約曾經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戰國的貨幣模仿錢的形狀,稱爲錢或布(布和古音相同)。

上古的烹飪器有鼎、鬲(lì)、(yǎn)等。有陶製的,也有青銅製的。

鼎是用來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圓腹三足〔7〕,也有長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左右有耳,可以穿鉉,鉉是擡鼎用的槓子〔8〕。鼎足的下面可以燒火,有幾種肉食就分幾個鼎來煮,煮熟後就在鼎內取食,所以說"列鼎而食"。鐘鳴鼎食是貴族奢侈生活的一個方面。王勃《滕王閣序》說:"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9〕 古人用匕從鼎內把肉取出來後,放在俎上用刀割着吃。所以古書上常以刀匕並舉、刀俎並舉。匕是長柄湯匙,俎是一塊長方形的小板,兩端有足支撐着,一般是木製的,銅俎很少。

銅俎的出土是很晚的事情。這是因爲俎本來就是多以木而爲之的。木材歲久腐朽,當然保存不下來。所以,直至清末,學者們還在根據文字學的理論推測"俎"的具體形狀。

現在這個問題隨着銅俎的出土已經徹底解決了,但古代學者利用文字學理論研討推測"俎"的具體形狀的文章,卻是魅力永存的。

上古煮飯用鬲,蒸飯用。鬲似鼎,有三隻空心的短足,下面舉火炊煮。分爲上下兩層。下層似鬲,裏面盛水,燒火煮水使蒸氣上升到上層。上層似甑(底部有孔的蒸器),裏面放米穀之類。上下兩層之間有個帶着許多孔的橫隔(箅bì子),既便於透過蒸氣,又免得米穀漏到下層。

古書上常見釜甑並舉。《孟子滕文公上》:"許子以釜甑爨,以鐵耕乎?"〔10〕《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釜甑是配合起來用的。釜似鍋,它的用途相當於的下層;甑似盆,底部有細孔,放在釜上,相當於的上層。釜甑之間也有箅子。

古人盛飯盛菜不用(碗)。《說文》雖有字,那是"小盂"(水器)。傳世古器自銘爲的,實際上是一個小盂旁邊加上一個柄,那是用來舀水的〔11〕。上古盛飯用簋(guǐ),一般圓腹圈足(足在腹底,成圈狀),兩旁有耳,是青銅或陶製的,也有木製或竹製的。又有一種(fǔ),長方形,用途和簋相同。古書上常以簋並舉。上古的盛食器還有豆,像今天的高腳盤,有的有蓋。豆本來是盛黍稷的,後來逐漸變爲盛肉醬、盛肉羹了。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籩,瓦豆叫做登()。《詩經大雅生民》:"於豆於。"銅豆還有別的名稱,這裏沒有必要細說。

筷子古代叫箸,但是先秦時代,吃飯一般不用筷子。《禮記曲禮上》:"毋摶飯。"意思是不要用手把飯弄成一團來吃,可見當時是用手送飯入口的。但是在一定情況下則用筷子。《禮記曲禮上》:"羹之有菜者用。"孔疏:"以其菜交橫,非不可。"就是一種筷子。大約到漢代才普遍用筷子。《漢書張良傳》說:"請借前箸以籌之。"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壺等。《詩經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我姑酌彼兕觥",那是盛酒器。觥,同時又是飲酒器,所以《詩經豳風七月》說:"稱彼兕觥,萬壽無疆。"〔12〕壺除了盛酒外,還用來盛水。古人用鬥勺來舀酒、舀水。舀叫做挹,舀後倒到飲器中叫做注。所以《詩經小雅大東》說:"不可以挹酒漿。"《詩經大雅酌》說:"挹彼注茲。" 尊不僅是一種盛酒器皿的專名,而且還常常被用作禮器之總名。古人作器,皆稱爲"寶尊彝",或是"寶尊"。值得一提的是,作爲總名使用時,尊也有兩種不同用法: 第一種是"大共名之尊",即全部禮器皆可曰"尊"。另一種是"小共名之尊",即壺、卣、等之總稱。

這些都應予以注意,否則有時便會覺得書中內容無法理解。

爵是古代飲酒器的通稱。但是作爲專名,爵是用來溫酒的,它有三隻腳,下面可以舉火。上古常用的飲酒器是觚(gū)和觶(zhì),觶比較輕小,所以古人說"揚觶"。戰國以後出現了一種橢圓形的杯(),兩側有弧形的耳,後人稱爲耳杯,又叫羽觴〔13〕。杯可以用來飲酒,也可以盛羹。《史記項羽本紀》說:"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羹。"杯的質料有玉、銀、銅、漆等,漢代很流行。

古書上常見(盤)(yí)並舉,二者是配合起來用的盥洗器。像一隻瓢,有把,有足,有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懷嬴爲晉公子重耳"奉沃盥",可見是用來澆水洗手的。古代祭祀燕饗有沃盥的禮節,用澆水洗手時,下面用接住水,所以《說文》說是"承"。上古又用於飲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提到"乃饋盤飧",《史記滑稽列傳》提到"杯盤狼藉",但還不是現代所謂的盤子。現代的盤子是瓷器發達以後纔出現的。

以上所說的飲食用具,大多數是貴族所享用的,平民則用陶製的鬲、盆、盂、罐等器而已。

自宋以來,人們都認爲有兩種。

一種是面積較大近乎矩形而深度較淺,有足而無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細狹,但卻可以持續較長的時間。另一種面積稍小而深度較深,大抵無足,卻都有牛形狀的蓋,倒出來的水流很猛,而持續時間就非常短了。

到了時期,不少學者提出,後一種並非是而是兕觥,並說是生活用具,無蓋,而兕觥是禮祭用器,有蓋。

古禮器的名稱,大多是宋代人所定。然此中又有兩種情形。

像鍾、鼎、鬲、 、敦、 、簋、尊、壺、 、盤、 等等,都是古器自載其名而宋人因以名之者,屬第一種情形。像爵、觚、觶、角、 等則在古器銘辭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是宋人根據其大小、差異等而定的名稱,屬第二種情形。

19世紀以來以甲骨文爲代表的地下文物的大量出土,爲我們瞭解三代禮器提供了巨大的方便。但是人們卻吃驚地發現,無緣見到這些資料的宋人所定的名稱,至今仍無以易其說,可見當時學術水平普遍是很高的。

另外:冠、袍、屨,古代的衣着鞋帽: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推薦參考:http://www.vierit.com/article/2009-4-28/1406-1.html

古代服裝稱謂

以漢服爲例,古代服裝稱謂有有鶴氅、深衣、絳紗袍、襴衫、馬面裙等。

1、鶴氅

鶴氅是漢服中的一種,又叫“神仙道士衣”,就是斗篷、披風之類的禦寒長外衣。最初的鶴氅是一塊用仙鶴羽毛做的披肩。

後來的鶴氅, 表現爲大袖 ,兩側開衩的直領罩衫,不緣邊,中間以帶子相系 。明代的鶴氅,和披風形制差不多 ,只不過有緣邊多些,領子相合一些 ,比之褙子,袖子應更加寬大。

2、深衣

深衣屬於漢服,是起源於虞朝的先王有虞氏,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爲“被體深邃”,因而得名。通俗地說,就是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爲邊緣(稱爲“衣緣”或者“純”);其特點是使身體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深衣來源於先秦經典《禮記》的《深衣》篇,狹義概念上是一種特定服飾款式的名稱,其上衣、下裳分開裁剪並縫合到一起,並有一定的製作規範。按《禮記·玉藻》記載爲古代諸侯﹑大夫等階層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禮服。廣義上的深衣概念指的是所有符合“被體深邃”特點的漢族傳統服飾。

3、絳紗袍

絳紗袍是深紅色直領紗袍。始於周代,楚莊王絳衣博袍以治其國。漢明帝制定朱衣朝服,後世朝服則所謂進賢冠、絳紗袍,以紗羅爲之,一直沿用至明朝。乾隆未取漢唐衣冠,僅吸收漢族帝王服飾的色彩和章法紋飾。

絳紗袍是宋代皇帝在大朝會、大冊命等重大典禮時穿着的服飾。通天冠,二十四樑,加金博山,絳紗袍以織成雲龍紅金條紗爲之。絳紗裙,白羅方心曲領,白襪黑舄,正旦、冬至、五日朔大朝會、大冊命則服之。

4、襴衫

襴衫爲漢服體系,出現在唐代,流行於宋明。襴衫到膝處有一道接縫,稱爲“橫襴”——一般認爲這道橫襴是對衣裳制古意的恪守而刻意加上的。襴衫領子多用圓領,後來的襴衫,大致也遵循了這一點,只不過領邊變寬,並且接衽了。在古代,襴衫爲職官公服,學子亦多穿着。

至明代,圓領襴衫使用更爲廣泛。明代出現無膝襴襴衫,多以藍色布料製作,鄉間也稱作“藍衫”。下襬處的衣緣較寬,而取消了膝襴,料想是以衣緣代替膝襴的象徵意義。而有橫襴的襴衫並未消失。明代小說中對襴衫多有描寫,一般寫爲秀才等人的裝束。

5、馬面裙

馬面裙,又名“馬面褶裙”,漢服的一種,前後共有四個裙門,兩兩重合,側面打襉,中間裙門重合而成的光面,俗稱“馬面”。馬面裙始於明朝(可能可以追溯更早),延續至。馬面裙或褶裙搭配上襖稱襖裙。

明代馬面裙較爲簡潔,兩側的褶大而疏,爲活褶。有沒有任何裝飾的馬面裙,有裝飾底襴的,有裝飾底襴+膝襴的裙子。和清代漢人女子所着馬面裙不同的是,明代馬面裙不重視馬面的裝飾,多與裙襴一體。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漢服

古人對古代服飾的雅稱

古人對萬物的雅稱美到極致

《古代服飾》

「古代服飾」的別稱

【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頭,代指平民,具體而言指本業爲農業與小手工業,末業爲小商賈等各種不事生產的人。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稱呼平民百姓。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往來無白丁。”中的“白丁”可引申爲沒有學識的人。

【白袍】:舊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爲入試士子的代稱。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錦繡,多穿布衣。【袍澤】:古代士兵穿的衣服,故代指將士、戰友。

【青衿】:亦作“青襟",古代讀書人常穿的服裝,泛指有學識的人。【黃裳】:表示尊貴,穿黃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黃裳成了將做君主的太子的別稱。

【簪纓】:簪和纓,古時達官貴人的冠飾。舊時把它作爲做官者之稱。【青衫】:黑色的單衣,唐代官職低的服色爲青黑色。後人也常用

“司馬青衫”形容悲傷悽切,在《琵琶行》中又用來指代白居易。

【珠履】:綴有明珠的鞋子。是豪門賓客的代稱。

【紈綺】:是古代一種用細絹做成的褲子。古代富貴人家的子弟都穿細絹做的褲子,人們常用紈綺來形容富家子弟。

【巾帽】:本是古代婦頭上的頭巾或裝飾物,藉以代表女性,源三國時的一齣戲:諸葛亮出斜谷向司馬懿挑戰,但後者避而不出,諸葛亮便用激將法,派人給司馬懿送去了“巾帽婦女之飾“,以示羞辱。自古以來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爲”巾幗英雄”,故代指女性。

【裙釵】:古代婦女的服飾,因用爲婦女代稱,紅樓夢第一回“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

【韋帶】:熟牛皮製的腰帶。普通平民系韋帶,故代指平民。

【縉(jin) 紳】:古代士大夫大帶子下垂的部分叫紳, 勿(hu) 插在皮帶與帶子之間叫縉(也作措),所以縉紳代稱。

【褐夫】:褐是麻毛織品,質地較次,是窮苦人穿的衣服。褐夫代指貧民【左社(ren) 】:古代衣襟又稱爲衽, 襟要向右掩。左指襟向左掩,用左社代指不服朝廷的遠方敵人。

【金貂】:漢以後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飾,故代指侍從貴臣

古代的衣服叫什麼?

問題一:古代的衣服叫什麼 深衣、胡服、襦裙、唐裝、旗袍、馬褂

問題二:古代穿的衣服叫什麼? 古時內常稱中衣,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史料見於漢朝。其中女性內衣在不同的時期又稱爲抱腹、心衣、兩襠、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慣束羅裙半露胸”的普遍裝束在歷史上只不過短短一瞬,從古到今,內衣都一直蘊藏着女性的隱祕,是絕對不爲外人所知的。古書中提及內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歡場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孫二孃一般,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諱的。

漢代以前,女人 *** 無衣,到了漢朝才穿上開襠褲。《漢書・上官皇后傳》說:“雖宮人使令皆爲窮褲,多其帶。”所謂“窮褲”,便是開襠褲。穿開襠褲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則 *** *** ,也順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續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裝製成和服,似乎女子着和服也 *** *** 。 也有人說和服是“吳服”的改造,來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 *** *** ,保留了古代中國人“衣”的基本特點。“日本人唯一的發明,就是男人的那塊兜襠布,至今還留在相撲力士碩大無比的臀縫裏。”

褻衣 主腰 抹胸 肚兜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係扣的意思,通常爲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繡裝飾。是一種 “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爲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爲常見,有素色與刺繡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繫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問題三:這種古代的衣服叫做什麼啊? 齊胸襦裙。

襦裙出現在戰國時期,興起於魏晉南北朝。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稱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上衣叫做“襦”,長度較短,一般長不過膝,下身則叫“裙”。可見,“襦裙”其實是兩種衣物的合稱。

以裙腰之高低,將襦裙分爲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以領子的式樣之分,將襦裙分爲交領襦裙和直領襦裙。按是否夾裏的區別,將襦裙分爲單襦和複襦,單襦近於衫,複襦則近於襖。

襦裙興盛於唐代,其多變的風格與絢麗的紋樣令人驚歎。到了元明時代,襦裙逐漸不再流行了。

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滿意的話望採納!

問題四:古代人在衣服外面披的外套叫什麼 男子的有大氅,褙子,女子的有褙子披風,比甲,你問哪種

問題五:古代人新娘的衣服叫什麼? 鳳冠霞帔,這是中國古代貴婦的官服,從皇后到有誥命的貴婦都有相應等級的鳳冠霞帔,用於正式的場合。也被用於新娘的服裝,實際上新娘如果不是貴婦的話是沒有資格用鳳冠霞帔的,但是古代人認爲結婚那天新人最大,可以超於禮制,所以新娘們一般都會穿鳳冠霞帔作爲結婚的禮服。 鳳冠,就是指新娘頭上的那個裝飾物,按照貴婦的誥命等級不同也有許多不同的樣式規格。霞帔是指新娘身上穿的類似披風和飄帶的那種服飾,一般鳳冠霞帔是一整套穿着的

問題六:古代妃子穿的衣服叫什麼 10分 西漢:曲裾深衣、襦裙

東漢:直裾深衣

唐代:襦裙(分爲高腰襦裙,交領襦裙,對襟襦裙)

問題七:古代女子穿的衣服叫什麼 你問哪個朝代的?漢朝還是唐朝?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稱呼~~~

你可以去:z./question/62216478?si=2

應該比較詳細~~~~

西漢:曲裾深衣、襦裙

東漢:直裾深衣

唐代:襦裙(分爲高腰襦裙,交領襦裙,對襟襦裙)

明代:襦裙

清代:旗裝

我知道的就這麼多了,其實除了清代,統稱漢服也可以!

問題八:古代讀書人穿的衣服叫什麼? “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個稱呼叫元服,夏朝時的冠稱爲“弁”,又指緇布冠,商朝時稱爲“邸保而周朝則叫做“冕”。“簪”指插在髮髻或頭冠上的長針,“簪纓”是結冠的帶子。 上身的服裝是“衣”,下身的服裝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後幅稱“裾”;“縫掖”指寬袖單衣。破爛的衣服叫“襤褸”,華麗的服飾稱“華裾”。 “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揹負小兒的揹帶和布兜;“弁髦”是保護嬰兒前額的一種頭髮的裝飾。 “左衽”指小襟在左邊的衣服,東夷和北狄人的服飾就是這個樣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長後短的,“短後”便成爲武夫衣服的名稱了。

問題九:古代男子的衣服叫什麼 南北朝服式有袍和衫,裘在此時極爲珍貴,以貂裘爲最。 是少年喜愛的衣物,浮薄少年更喜愛有色之 、襦、帔、鶴氅,這些都是此時普及的衣裝。

南朝的朝服是玄衣。

漢衣款式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爲曲裾禪衣一爲直裾禪衣。曲裾,即爲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到東漢,男子穿深衣的已經不多了,一般爲直裾衣。

勞動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犢鼻褲,並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士人都一樣。

隋唐時期的男子的服飾中,還有襖裙、褲褶、弁服等。一般文人雅士或紳士老者,仍以大袖寬身的單衣,長裙爲最常穿用的服。

宋代男子一般的服飾主要有:衣、裳、袍、衫、襦襖、襉衫、直掇、道衣(袍)、鶴氅、背子、貉袖、蓑衣、腹圍等。

宋代除了官服中的冕服和朝服用上衣下裳外,一般很少穿用。

宋代的袍長到腳,又叫長襦,後有錢人用錦做袍,叫錦袍了一般人穿白袍或粗布袍,衲袍就是一種材料粗且較短的袍子,唐有缺胯袍、缺胯衫,宋代缺胯衫叫“四袱衫”缺胯袍叫“”四袱袍。

短褐,是粗布或麻布做成的粗糙的衣服也叫筒袖襦。褐衣,一般是文人隱土好穿的,也是道家用的衣服之一。

衫在宋代品種、衣式很多,如有涼衫,紫衫,白衫襉衫、毛衫、葛衫等。涼衫披在外面,因爲是淺白色的,所以又叫白衫,紫衫本來是戒裝,因爲是紫色的,所以紫衫,前後開衩以便於騎馬,且窄短,襉衫,衫下加一條橫襉,是一般文士常穿的,因接近子官服形制,所以也有很多人穿的;

襦襖都是平民日常穿的服飾,這兩者的差別並不很大,後來就“通稱了。直掇、道衣、鶴氅都是宋代文人日常披在外面的比較寬大的服飾,也有一些僧人穿直掇,道衣是道家的法服,不是專指道土穿的服飾,一般的文人都可以穿,又叫道袍,穿道服時,有時用絲絛繫住腰。鶴氅本是用鶴羽等鳥的羽毛捻成絨織的貴重裘衣,在晉和南朝的時候就有了。式樣是穿袖、大身,後來把這種寬大的衣着叫鶴氅。

宋代有一種叫貉袖的衣服,這種衣服的特點是便於騎馬,袖在肘間而長短與到腰間,是一種比較短小緊身的服式。

問題十:古代人女孩子的衣服都叫什麼名, 多着了,還有具體的單件的名稱。

裳,裙,羅衫,馬面裙...

古代的衣服稱做什麼

第一種是“上衣下裳”相連在一起的“深衣”制。因爲它上下相連,“被體深遂”,稱之爲深衣。深衣按衣襟繞襟與否分爲直裾、曲裾。包括直裾深衣、曲裾深衣、袍、直裰、褙子、長衫等。

第二種是“上衣下裳”分開的“深衣”制,包括冕服、玄端等,是君主百官參加祭祀等隆重儀式的正式禮服。

第三種爲“襦裙”制,襦,即短上衣,按款式分類,有對襟(亦稱直領)、交領(亦稱斜襟)、坦領(亦稱U領)等;裙,即下裙,通常爲一片式合圍裙,按製作方式分類,分爲褶裙、片裙等。實際上也屬於上衣下裳制,但是這種方式沒有很多的禮儀規定,一般是用於常服的。

擴展資料

漢服主要有以下幾部分組成:

領/衿(jīn):衣領;

衽(rèn):衣襟,根據掩襟方向而定(特指外襟);

襟(jīn):與衽同意。但使用時特指衣服的交疊重合處,以內外(或前後)襟區分;

緣(yuán):衣服上的鑲邊,有領緣、袖緣、衣緣等;

裾(jū):衣服的下襬,又特指衣服的前襟處。可分直裾、曲裾;

袂(mèi):衣袖;

祛(qù):袖口。

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裋、深衣。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爲袼,袖口稱爲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漢服-形制類型

古代怎麼說衣服的總稱?

衣服的總稱叫衣裳。

在古代語中“衣”和“裳”不是連在一起使用的,是相互分開的。“衣”產生的較早《詩經》中,這裏所說的“衣”和今天“衣裳”的意思相近,都是指的上衣一般是平民所穿,而“袍”也叫“深衣”。

比一般的上衣要長,和今天的大衣差不多。這種“袍”一般人是不能穿的,只有士以上的貴族才能穿着,與“衣”相對的就是“裳”。

古代服裝的稱呼

1、“冠”指帽子,古代帽子的另一個稱呼叫元服,夏朝時的冠稱爲“弁”,又指緇布冠,商朝時稱爲“冔”,而周朝則叫做“冕”。“簪”指插在髮髻或頭冠上的長針,“簪纓”是結冠的帶子。 

2、上身的服裝是“衣”,下身的服裝叫“裳”;衣服的前面叫“襟”,後幅稱“裾”;“縫掖”指寬袖單衣。破爛的衣服叫“襤褸”,華麗的服飾稱“華裾”。 

3、“襁褓”指小孩穿的衣服,是揹負小兒的揹帶和布兜;“弁髦”是保護嬰兒前額的一種頭髮的裝飾。 

4、“左衽”指小襟在左邊的衣服,東夷和北狄人的服飾就是這個樣子;武夫的服式是前長後短的,“短後”便成爲武夫衣服的名稱了。 

5、“布衣”指還沒獲取功名的讀書人所穿的衣服,後又泛指百姓;“青衿”指青色的衣服,古時也是對讀書人的一種稱呼。縉紳和簪纓都是對仕宦人家的稱呼,章甫和縫掖是對儒生的稱呼。 

6、在古代,的衣服是貴人的服裝,綠色的衣服是下等人穿的,如果用綠色的面料做衣,而裏子卻是的,則被人們認爲是顛倒了貴賤的倫序了。 

7、中國古代流行時間最長的婦女服裝款式是襦裙,其特徵爲上衣下裳,就是短小的上衣配長裙。歷代襦裙的基本款式不變,主要是下身裙長有變化。 

襦裙作爲中國古代常服,非常普及,貴族和平民都穿着,主要的區別在製作襦裙的面料和工藝。從戰國時期開始就有襦裙,到唐代最爲流行,一直到明末才逐漸消失,前後近 2,000年。儘管襦裙長短寬窄有變化,但歷代始終保持最初的款式。 

擴展資料:

漢代着衣有七個特點:

1.穿外衣時,由於領大而且彎曲,穿衣時必需暴露中衣的領型;

2.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裏;

3.袖寬爲一尺二寸;

4.衫無袖;

5.穿皮毛服裝時裘毛朝外;

6.腰帶極爲考究,所用帶鉤以金製成各種獸形,如螳螂形或琵琶形。形象十分生動有趣。一般長度在帶鉤從形、色和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較比西周和戰國時期,在設計和製作方面都要精美得多。因此頗受男人們的喜愛,佩戴者很多;

7.男子保持佩刀習俗,但所佩之刀有形無刃,因此失去了實際價值,主要是顯示儀容。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中國古代服裝

古代穿的衣服叫什麼?

不同朝代,不同時期有着不同的稱呼。

商代服飾不論尊卑和男女都是採用上下兩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後世稱服裝爲“衣裳”,便是源自於此。

西周最大的貢獻以及對於後世的影響就是禮服制度(也叫冠服制度)的完善。

秦漢時期,稱褒衣大裙、抱腹和心衣。

南北朝服式還有"袍"和"衫",衫在晉時已是必着衣的一種。"裘"在此時極爲珍貴,以貂裘爲最。

在南北朝胡、漢服裝相互影響而又各成系統的基礎上產生的唐代服制,出現了“法服” 與“常服”並行的局面,唐裝還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

宋代品官制度基本上沿襲前代,因此宮中的官服也與前代相仿,分爲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時代,服裝服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特點。肩背掛大珠的"質孫服"制,漢人稱"一色衣"或"質孫服"。

清朝是以滿族統治者爲主的政權機構,滿族旗人的風俗習慣影響着中原地區,出現了滿族旗裝,例如旗袍。

如今流行的古代服裝有“漢服”、“唐裝”、旗袍等。

擴展資料

旗袍,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  ,被譽爲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  。雖然其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於上個世紀20年代,有部分學者認爲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20年代之後成爲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於1929年確定爲國家禮服之一。

50年代後,旗袍在漸漸被冷落,尤其中被視爲“封建糟粕”、“資產階級情調”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後隨着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中國古代服裝

古代的衣服的名稱是什麼

你好! 古代的衣服的名稱叫衣裳。

裳 cháng 【名】 (形聲。從衣,尚聲。本義:下衣) 古人穿的遮蔽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種,不是褲。裳下飾也。《左傳·昭公十二年》 黃裳元吉。《易·坤》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詩·邶風·綠衣》 制芰荷以爲衣兮,集芙蓉以爲裳。《楚辭·離》 整頓衣裳起斂容。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又如:裳衣(裳與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泛指衣服,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樂府詩集·木蘭詩》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另見shang 裳 shang 用於“衣裳”。

中國各個朝代盛行的服裝

①夏朝

夏朝是佔木德成天下,尚青色,故服飾用青色夏代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其服飾帶有鮮明的宗教信仰色彩,確立的上衣下裳的形制上衣代表天,因爲天在未明時爲玄色,故上衣用玄色,下裳象徵地,因爲土地爲,故下裳用。夏朝建立了一套以帝王的祭服——冕服爲中心的服飾制度,它的形式、色彩、紋樣均源於對天地的尊崇和對乾坤秩序的追求。

②商朝

商朝是中國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

根據衆多的考古發現,這一時期的漢服基本樣式已經完全成型。這一時期的服裝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較窄,沒有釦子,在腰部束着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蔽膝”,用來遮蔽膝蓋。

這個時期的織物顏色,以暖色爲多,尤其以黃紅爲主,間有棕色和褐色,但並不等於不存在籃、綠等冷色。只是以硃砂和石黃製成的紅黃二色,比其他顏色更鮮豔,滲透力也較強,所以經久不變並一直保存至今。經現代科技分析,商周時期的染織方法往往染繪並用,尤其是紅、黃等正色,常在織物織好之後,再用畫筆添繪。

商代的服裝形式,採用的上衣下裳制,一般以小袖爲多,衣服的長度大多在膝蓋上下。西周以前, 上衣下裳制, 一律做成上下兩截:一截穿在上身,稱衣,襦是短上衣,短衣有兩種,一種齊腰,一種至膝蓋,襦爲一般人平時所穿;一截穿在下身,稱裳.衣後的褲褶,襦裙等都是這種服裝的遺制.民間女子着裝大體上與男裝相同,唯於腰下系一圍裙,長不過膝, 稱爲襜。

③周朝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國,以嚴密的階級制度來鞏固帝國,制定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規範社會,安定天下。服裝是每個人階級的標誌,因此服裝制度是立政的基礎之一,規定是非常嚴格的。

周代服飾大致沿襲商代服制而略有變化。樣式比商代略爲寬鬆。衣袖有大小兩種樣式,領子通用交領右衽。不使用鈕釦,一般腰間繫帶。

④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一種重要的漢服---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長衫,把衣、裳連在一起包住身子,分開裁但是上下縫合,因爲“被體深邃”,因而得名。深衣延續了漢服交領右衽的特點,在社會上影響很大,不論貴賤男女、文武職別,都可以穿着。裙分爲曲裾和直裾兩種樣式,外觀區別在於下身是否有圍繞的線條。這一時期紡織和染色技術已經非常發達,漢服上已經出現很多繁複華麗的圖案。

⑤秦朝

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秦漢時期的服飾日益講究,着裝也漸趨華麗。女裝方面有作爲禮服的深衣和日常之用的襦裙。深衣一改戰國時期的肥大,轉而形成瘦且窄的特點。裙裾長可及地,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走時不會露出腳裸。

衣袖有寬窄兩種形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左右交叉,領口很低,可露出裏衣。勞動女子總是上穿短襦,下着長裙,腰帶長垂。

主要承前朝影響,仍以袍爲典型服裝樣式,分爲曲裾和直裾兩種,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繫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秦漢以黑色爲尊貴之色,衣飾也以黑色爲時尚顏色。

⑥漢朝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也是女服中最爲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露出裏衣。 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用綢帶系束,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男女均可穿着。在西漢時就出現,不能作爲正式的禮服。隨着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形式得到改進。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替代深衣。

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漢代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明朝,前後二千多年,儘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着最初的樣式。漢代的染織工藝有着飛躍的發展,染織工藝的進步是漢代服裝質量得以提高的基礎。

⑦魏晉南北朝

風流名士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誕而風流自賞。這一時期男子都以寬衫大袖,褒衣博帶爲尚。衫和袍在樣式上有明顯的區別,照漢習俗,稱爲袍的袖端當收斂,並有祛口,袖口寬敞。

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並吸收少數民族服飾特色有所改進,特點爲:對襟,束腰,衣袖寬大,並在袖口、衣襟、下襬綴有不同色的緣飾,下着條紋間色裙,腰間用一塊帛帶系扎。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爲多折襉裙,裙長曳地,下襬寬鬆。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雜裾服 :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在衣服的下襬部位,加一些飾物,通常以絲織物製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相疊。另外,由於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比較長,走起路來,如燕飛舞。到南北朝時,這種服飾又有了變化,去掉了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爲一體。

褲褶的基本款式爲上身穿齊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褲。這種服裝的面料,常用較粗厚的毛布來製作。穿褲和短上襦,合稱襦褲,但封建貴族必須在襦褲外加穿袍裳,只有騎馬者、廝徒等從事勞動的人爲了行動方便,才直接把褲露在外面。封建貴族是不得穿短衣和褲外出的。到了晉代這種習慣纔有所改變。南北朝的褲有大口褲和小口褲,以大口褲爲時髦,穿大口褲行動不便,故用錦帶將褲管縛住,又稱縛褲。

⑧隋唐

隋唐服裝都表現其開放的思想、開拓的精神,反映鮮明的時代性和強烈的民族性,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唐初,婦女的短襦小袖,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以絲帶系扎。披帛,又稱“畫帛”,通常輕薄的紗羅製成,印畫圖紋,二米以上,用時將它披搭在肩上,並盤繞於兩臂之間。唐代婦女,以體態豐腴爲美。裙子的寬度比隋末唐初時要肥大的多。

圓領式樣很早便出現,到隋唐才盛行爲官式常服。延續了唐,五代,宋,明,並對日本,高麗等國產生很大的影響。唐代男子以襆頭袍衫爲尚。襆頭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後,人們在襆頭裏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爲“巾子”。其形狀各個時期不同。除巾子,襆頭的兩腳有許多變化,晚唐五代,已由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

即便是在其最盛行的唐朝,也多侷限於以長安爲中心的地區,以及,皇室成員之中,而在如吳越地區以及普通百姓之間,則以大襟右衽交領這種漢服爲主。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圓領漢服和交領漢服一樣,是漢民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盛唐以後,胡服的影響減弱,女服的樣式日趨寬大。中晚唐時期一般婦女袖寬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貴族禮服,一般多在重要場合穿着。穿着這種禮服,發上簪有金翠花鈿,又稱“鈿釵禮衣”。大袖衫裙樣式爲大袖、對襟,佩以長裙、披帛。以紗羅作女服的衣料,是唐代服飾中的一個特點,這和當時的思想開放有密切關係。

⑨宋朝

宋代服飾總體來說可分官服與民服兩大類。官服又分朝服和公服。朝服用於朝會及祭祀等重要場合,皆朱衣朱裳,佩帶和襯以不同顏色和質地的衣飾,還有相應的冠冕。公服是的常服,式樣是圓領大袖,腰間束以革帶,頭戴襆頭,腳穿革履或絲麻織造的鞋子。庶民百姓只許穿白色衣服,後又允許流外官、舉人、庶人可穿黑色衣服。但實際生活中,民間服色五彩斑斕,根本不受約束。

宋代一般婦女所穿服飾有襖、襦、衫、背子、半臂、裙子、褲等。婦女以裙裝穿着爲主,但也有長褲。婦女的穿着與漢代相似,都是瘦長、窄袖、交領,下穿各式的長裙,顏色淡雅。襦和襖形式比較短小,下身配裙子。顏色常以紅、紫爲主,黃次之。宋代的襦裙樣式和唐代的襦裙大體相同。身上的裝飾並不複雜,除披帛,只在腰間正中部位佩的飄帶上增加一個玉製圓環飾物,主要是爲了壓住裙幅,使其在走路或活動時不至會隨風飄舞而影響美觀,史書所稱的“玉環綬”,就是這種裝飾。

宋朝流行褙子,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腋下的雙帶本來可以把前後兩片衣襟繫住,宋代是垂掛着作裝飾用。穿褙子時,在腰間用勒帛繫住。領型有直領對襟式、斜領交襟式、盤領交襟式三種,以直領式爲多。斜領和盤領二式只在男子穿在公服裏面,婦女都穿直領對襟式。宋代女子所穿褙子,初期短小,後加長,發展爲袖大於衫、長與裙齊。

⑩元朝

以長袍爲主。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爲窄袖長袍。大宴活動中,天子百官穿統一顏色的服裝,稱「質孫服」。

元代婦女服裝分貴族和平民兩種衣。貴族多爲蒙古人,以皮衣皮帽爲民族裝,材料多爲貂鼠皮和羊皮。多爲寬大的袍式,衣袖形似燈籠,袖口窄小,袖身寬肥。這種袍式肩部裝飾十分華美。面料質地十分考究,採用雲錦、茸類及毛氈織物,顏色多爲紅色。

十一、明朝

明代服飾儀態端莊,氣度宏美,是華夏近古服飾藝術的典範,當今中國戲曲服裝的款式紋彩,多采自明服飾。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豪奢,織繡技藝邁向頂峯,文化內涵更豐富。棉花爲服裝的主要原料。明代女裝上衣拉長,露裙縮短,以圓領爲主。裙邊有繡邊,裝飾作用。女子冠服制度更完備。有一種特殊式樣的帔子,其形美如彩霞,名“霞帔”。與“鳳冠”一起成爲最具代表性的貴婦禮服,一般的平民女子,在出嫁時穿戴鳳冠霞帔。

明代上襦下裙的服裝在年輕婦女中間,加一條短小的腰裙便活動。上襦爲交領、長袖短衣。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裙幅初爲六幅,後八幅,腰間有很多細褶,行動輒如水紋。明末,腰間的褶襉變密,每褶有一種顏色,微風吹來,色如月華,故稱“月華裙”。 腰帶上掛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後下垂至地以壓裙幅,作用與宋代的玉環綬相似。

戴烏紗帽、襆頭,身穿盤領窄袖大袍。“盤領”即一種加有圓形沿口的高領。這種袍服是明代男子的主要服式,不僅官宦可用,士庶也可穿着,只是顏色有所區別。明朝建國二十五年以後,凡文武,不論級別,都必須在袍服的胸前和後背綴一方補子,以示區別。這是明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裝束

明代穿公服其製爲盤領右衽,袖寬三尺。袍服所用的紋樣及顏色,因級別而異。以上服飾,與展腳襆頭搭配,多用於重大朝會。

十二、清朝

清朝入關後,衣袖短窄,素樸肅穆的滿族旗裝在服飾中取得了統治地位。特點爲用料節省、製作簡便、穿着便利。,清朝旗袍多爲圓領,衣釦均在右側,一般爲五粒。衣袖、衣身平直,在襟邊、領邊和袖邊都飾有寬邊花紋,整體看來較爲保守。不同時期的旗袍個性特徵的。

清代男子服裝主要有袍服、褂、襖、衫、褲等。有一種爲“馬甲”或稱“坎肩”,男女皆着。一般穿在裏面, 樣式較窄小。一種多鈕釦的馬甲,四周鑲邊,正胸釘一橫排鈕釦,共十三粒,俗稱“一字襟”馬甲,或稱“十三太保”。

清代禮服一般無領,穿時需在袍服上另加一硬領。春秋用淺湖色緞,冬用絨或皮,稱“領衣”,形似牛舌,俗稱“牛舌頭”。質料用布或綢緞,前爲對襟,用鈕釦系之,束在腰間。還有一種形似菱角,上面繡以紋樣,多用於朝服。

漢族婦女服飾,初期仍如明末。不斷的演變後形成一代特色。凡后妃命婦, 用鳳冠、霞帔。普通婦女除婚嫁及入殮時“借穿”一下這種服飾外,其它場合以披風、襖裙作爲禮服。袍衫(旗袍)也深受漢族婦女的喜愛,不過滿族的女裝沒有漢族的寬大。滿族女裝一般爲窄而瘦長,多在外面加坎肩。

十三、時期

初年的男子服飾,主要採用馬褂、長衫。用作禮服的馬褂、長衫,在款式、質料、色彩及具體尺寸上都有一定的格式。在初春或深秋之季,常在長衫上加着一件無袖馬甲,以代馬褂。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喜歡穿一種簡便的西服,被稱爲“學生裝”。穿着這種服裝,能給人以莊重、儒雅之感。孫中山先生當年十分喜歡穿着這種服裝,稍作改制,後流傳開來,被尊稱爲“中山裝”。

婦女服飾的最大特點是普遍穿着旗袍。從20年代起,旗袍開始在上海普及並逐漸傳到各地。但旗袍在款式上還沒有從清末旗裝中脫胎出來,至20年代末,受歐美服裝影響,旗袍的式樣明顯變化。發展到30年代,旗袍款式在傳統的基礎上廣泛吸取西服特點,不斷創新,不斷變化。旗袍變化先是流行高領,轉而又流行低領,袖子的變化也是如此,時而流行長袖;時而又流行短袖。至於旗袍的長度,更有許多變化,曾經流行長式;後來又改爲短式。

總的說來,各朝代的服飾是不斷髮展的,它們的特點鮮明各異,體現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特點以及人們的審美觀念,也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的智慧。由於民族和地域的關係,每一個朝代的服飾都融入不同的特色,所以才使得中國文化如此絢麗多姿、豐富多彩,爭奇鬥豔。徜徉在這些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中國古代服飾中,我們更加體會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底韻和內涵,博大與精深。真可謂是“此衣只應天上有”。

標籤: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