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劉松年鬥茶圖

劉松年鬥茶圖

劉松年是唐代著名畫家、著名茶人。他生於唐代開元年間,卒年不詳。他是玄宗、肅宗兩朝的宮廷畫家,以山水、花鳥、人物畫出名,並善於上百人的巨幅作品。劉松年的《鬥茶圖》,是中國藝術史上最著名的茶藝題材之一。

《鬥茶圖》是一幅長卷,畫面上是唐代宮廷裏的鬥茶場景。畫家運用流暢、精細的筆墨,真實地描繪了這個場景,描繪了鬥茶壺、鬥茶辭、茶杯、茶器等細節,讓人感受到那個時代的生活氛圍。

畫面上,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和特徵,他們的表情姿態各異,非常傳神。畫中茶壺噴霧的神韻,茶葉散發出的清新氣味,使人步入了唐代的茶香時代。這幅畫言簡意賅、別緻精美,是中國茶文化和美學的傑出代表。它始終是茶文化和書畫史上的珍貴文物,蘊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誰的《鬥茶圖》?

        很多講茶文化的文章會說到一幅叫《鬥茶圖》的古畫。然而,讓人懵圈的是,有的說是趙孟頫的,有的說是劉松年的,有的說是閻立本的,各幅畫也相似而不相同。

        於是,認真的我就想要理個清楚。

        首先,這一幅來路比較明確,是明代顧炳在其《顧氏畫譜》中所摹繪的,註明是閻立本的作品。然而,閻立本是不可能有這個作品的!因爲畫中表現的是宋代“點茶”的情境,唐代是不可能出現的。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中認爲,這畫的原作者是宋元之際的錢選。但沈先生有說明她的依據是什麼,也沒說這原作還在不在世。我在網絡中也查不到相關信息。

        其次,見得最多的是這幅,跟顧炳那幅很像,但實際不一樣,這幅的兩組人物是連在一起的。顧炳那幅由這幅而來也不是不可能。大部分文章都說這幅是《鬥茶圖》,但不同文章說的作者卻不同,也都沒說這圖存在哪裏。我在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繪畫全集》第6卷中找到了這幅畫,《全集》稱之爲“賣漿圖”,絹本設色,無款,34.1cm×40cm,年代定爲南宋,藏於黑龍江省博物館。

        這一幅流傳的也比較廣,一般都說作者是元代的趙孟頫,但我還沒查到這幅畫藏於何處、大小如何、有沒落款、有沒專家鑑定。

        這幾幅畫何其相似!原來天下一大抄的不止是文章!

        這幅也是抄,但加了背景。它在中國嘉德2004年秋拍中出現過,57.8cm×35.5cm,被稱爲“松溪鬥茶圖”,題識爲“仇英實父制”。仇英是明代畫家,明代喝茶方式與宋代已大不相同,但畫前代的事情是可能的。

        這一幅纔是最重要的!前面幾幅的鬥茶情境,一般認爲“抄”自這一幅。

        這幅被稱爲《茗園賭市圖》,我所查到的資料說這畫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館,作者定爲南宋畫家劉松年(約1155-1218)。可惜還沒找到關於這畫的更具體更詳細的信息。

        這樣,基本是理出個頭緒來了。

劉松年鬥茶圖爲何只有三人拿雨傘

隨帶物品。劉松年鬥茶圖爲有三人拿雨傘是由於在當時的時候說明人們出行時,傘是隨帶物品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雖然宋代百姓幾乎人人用傘,但其仍有嚴格的使用規定。宋劉松年鬥茶圖是宋代劉松年的繪畫作品,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古代書畫家的不解茶緣

自有茶以來,書畫家就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元代大畫家趙孟的《鬥茶圖》,就是古代書畫家結緣茶的一個極好例證。

  鬥茶是古人比較茶葉好壞優劣的一種方法,它是以遊戲的形式,來鑑別茶葉優劣的。在趙孟的《鬥茶圖》裏,共畫有4個人,左前一人穿草鞋,一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袒胸露臂,似在誇耀自己的茶是多麼好。他的旁邊有兩人,皆雙目凝視,似在傾聽持茶者介紹茶湯的特色,準備推出自己的茶葉介紹來。他的身後還有一人,雙袖捲起,一手持杯,一手提壺,正將茶湯注入杯中,不用說,他也是準備來鬥茶的。這4人看裝束,看氣質,皆不似文人,倒像走街串巷的茶販。這說明當時的.鬥茶活動,已在民間極盛了。

  清代畫家薜懷的《山窗清供圖》,畫有大小茶壺及茶盞各一套,畫面清遠秀逸,別具一格。它最大的特點是畫上題詩:“洛下備羅案上,鬆陵兼列經中。總待新泉活火,相從徐徐清風。”另外,像南宋劉松年的《鬥茶畫卷》、丁雲鵬的《玉川煮茶圖》等,都是古代書畫家抒發茶緣的稀世珍品。

<鬥茶圖>是閻立本作的嗎?

鬥茶圖(元)

http://www.cctv.com/health/special/tea/20040324/images/102210_19.jpg

作者趙孟頫(1254—1322年),元代畫家。

該畫是茶畫中的傳神之作,畫面上四茶販在樹蔭下作“茗戰”(鬥茶)。人人身邊備有茶爐、茶壺、茶碗和茶盞等飲茶用具,輕便的挑擔有圓有方,隨時隨地可烹茶比試。左前一人手持茶杯、一手提茶桶,意態自若,其身後一人手持一杯,一手提壺。作將壺中茶水傾入杯中之態,另兩人站立在一旁註視。鬥茶者把自制的茶葉拿出來比試。

品茶讀畫:《鬥茶圖》 作者:白春

宋代對中國茶文化的一大貢獻,就是發明了一整套品評鑑別茶之優劣的方法,這就是“鬥茶”。鬥茶之風的興起,緣於一個前提條件,即飲茶的方式在宋代有了重大發展,變唐代的煮茶爲點茶。唐代人飲茶是將茶餅碾碎直接入茶釜烹煮;而宋代則要把茶葉碾得更細,如粉如沫,再精製成所謂“龍團鳳餅”。飲茶時,不再以釜煮茶,而是把精細的茶末用不老不嫩的開水衝點,同時用茶筅用力攪拌(古稱“擊拂”)以使茶與水完全溶爲一體,然後乘熱飲用。這就是所謂的“點茶”。好的茶湯要有一層極爲細小的白色泡沫浮於盞面,稱爲“乳聚面”;不好的茶湯點過不久,茶就與水分離開來,稱爲“雲腳散”。爲了不使雲腳散,茶人必須掌握高超的點茶技巧,使茶與水交融似乳,最好還能“咬盞”,即品酒時常講的“掛杯”。宋人評茶以白爲上,蔡襄<<茶錄>>的第一句就是“茶色貴白”。爲了襯托茶液之白,宋代才崇尚以青、墨色的磁器爲評茶的上品,後人往往只知道宋代以建盞、天目碗爲貴,殊不知它們還與茶文化有着內在的聯繫。

對鬥茶之興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還有皇家的提倡。宋代的皇帝大都好飲茶,因而貢茶在宋代成爲左右全國茶葉生產的主導因素。宋代的貢茶基地在福建建安,有名的“北苑官焙”即生產大小龍團等“名牌產品”的官辦茶場就在這裏,同時,這裏還有大量的“私焙”,也就是民辦茶場,總數多達1336家。每年到了新茶上市時節,茶農們競相比試各自的新茶,評優論劣,爭新鬥奇。於是,鬥茶之風油然興起。宋代名詩人范仲淹曾有<<鬥茶歌>>一首,其中寫道:“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鬥美。”“鬥茶味兮輕醍醐,鬥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形象地描繪了當年民間鬥茶的激烈情形。

如果說范仲淹是以詩歌表現了鬥茶的實況,那麼,歷代畫家則是以繪畫來爲鬥茶“寫真”。最早表現鬥茶的畫家,當數上文提到的劉松年以及他的<<茗園賭市圖>>。而最著名的則是趙孟頫的<<鬥茶圖>>。趙孟頫這幅作品所描繪的是一個“正在進行時”的鬥茶場景:畫面上有四個人物,其中前面的兩人顯然是主角,右面一人手中拿着空碗,口中似有評說;左面一人則一手提茶壺,一手擎茶杯,正欲品飲剛剛點好的茶湯;而後面一人正在注水入杯,似乎正欲參加進來;畫中的唯一女子則站在右面那個男人的身後,面前擺着茶爐、水壺等用具,看來象是那男人的“內助”。整個畫面結構緊湊,動感鮮明,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畫中的人物並不是顯貴,而是民間茶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宋代鬥茶之風的普及程度。

趙孟頫本是宋朝的宗室,他在宋亡之後入仕元朝,雖身居高位,但故國之思時時不能忘懷。他的一些畫作,描摹的是宋代興盛一時的事物,爲的是曲折地抒發自己對那些一去不復返的人事景物的感懷。有人將這幅<<鬥茶圖>>也歸於此類,我以爲是不無道理的。

說到以“鬥茶”爲題的繪畫作品,有一幅頗爲獨特的作品是不能避而不談的,那就是明代畫家顧炳摹繪的<<鬥茶圖>>。

顧炳字黯然,浙江錢塘人,是明代知名的花鳥畫家。他的這幅<<鬥茶圖>>之所以獨特,是因爲它僅見於顧炳所刻繪的一部<<顧氏畫譜>>中,而書中又特意註明是從唐代大畫家閻立本的同名畫作上臨摹下來的。然而,無論閻的原作還是顧的臨本卻都湮淪無傳。這就爲畫史留下了一些耐人尋味的謎團:作爲唐代初年的畫家,閻立本有沒有可能繪製這樣一幅<<鬥茶圖>>?“鬥茶”這種民間習俗,是否在唐代就已產生並且開始普及?鑑於歷代畫家都有以自己的或後人的畫作假託前代名家的習俗(應稱爲陋習),那麼,這幅<<鬥茶圖>>會不會也是後人的託名之作呢?

具體說到這幅畫作,也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畫面前排的兩個人物,與我們前文說過的趙孟頫的同名畫作驚人地相似,無論動作、神態,還是手中提的茶壺、端的茶碗,都如出一轍,而左邊男人身後的那個正在斟水的人物,也與趙作形貌略似。這種情況,使人有理由作出一個大膽的推斷:顧炳此畫,很有可能是從趙孟頫的<<鬥茶圖>>衍化而來的;而趙作又顯然是借鑑了宋代劉松年<<茗園賭市圖>>的某些造形特點。至於在他們之前是否還有更早的<<鬥茶圖>>,那就只能留待發現新的證據了

茶具的發展

“美食不如美器”歷來是中國人的器用之道,從粗放式羹飲發展到細啜慢品式飲用,人類的飲茶經歷了一定的歷史階段。不同的品飲方式,自然產生了相應的茶具,茶具是茶文化歷史發展長河中最重要的載體,爲我們解讀古人的飲茶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茶樹發源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雲南、四川、貴州一帶,漢代四川一帶的經濟已相當繁榮,飲茶在當時的士人生活日益凸現。王褒《僮約》中記載“烹荼盡具,酺已蓋藏”,明確提到烹茶用的茶具。三國張揖的《廣雅》記載:“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姜蔥芼之……”,說明當時的飲茶方式是先把茶餅炙烤一下,搗成茶末後放入瓷碗中,然後衝入開水,喝時還要加些蔥、姜等調料。

唐·團餅茶·煎茶·南青北白

唐代中期,茶葉種植面積進一步擴大,從中國的西南一帶漸漸向長江、淮河流域北移,產茶區域的擴大,加上茶葉加工技術的改進,大大促進唐代茶業經濟的繁榮。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陸羽《茶經》問世。這是第一部系統介紹茶文化的專著,詳細介紹了茶的產地、生態、採摘、製造、加工、煮飲等,是茶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唐代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峯。白瓷出現於北齊,唐代的白瓷可與南方的青瓷相媲美,出現了“北白南青”共繁榮的局面。當然,飲茶的興盛也進一步推動了唐代陶瓷業的發展。陸羽特別推崇越窯青瓷,越窯青瓷在有唐一代達到了頂峯,出現了青瓷史上登峯造極的作品——“祕色瓷”。陸羽認爲茶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嶽州上,壽州、洪州次。”並認爲“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茶作白紅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瓷黃,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當然,這只是陸羽個人的觀點和看法。當代窯址考古發掘材料證明,除越州窯、鼎州窯、婺州窯、嶽州窯、壽州窯、洪州窯之外,北方的邢窯、曲陽窯、鞏縣窯,南方的景德鎮窯、長沙窯、邛崍窯在當時也大量生產茶具。

唐白釉煮茶器:茶碾、風爐、茶釜、帶託盞唐白釉花口帶託盞

宋·團餅茶·點茶·黑瓷

宋代是茶文化發展的第二個高峯,茶葉種植區域進一步向北推進,茶葉產量也進一步提高,並出現了大量的茶文化著述,如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蔡襄的《茶錄》、黃儒的《品茶要錄》、熊蕃的《北苑貢茶錄》等等。飲茶在宋代變得更加普遍,“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即形成於宋代。

宋代的飲茶主要以點茶爲主,煎茶爲輔,在點茶基礎上升華爲鬥茶、分茶和茶百戲。

盞是宋人對茶碗的稱呼,由於宋人崇尚白色的湯色,因此宋代的黑釉盞特別盛行。黑釉盞以福建建窯產的兔毫、油滴、鷓鴣紋最爲有名,建窯生產的黑釉盞底部刻有“供御”、“進琖”字樣的,是進貢給宋皇室的御用茶具。

在建窯黑釉盞的影響下,江西吉州窯、四川廣元窯也大量生產民用黑釉盞。不僅在南方流行,北方的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一些窯場也生產黑釉盞,定窯、磁州窯生產的黑釉茶具量也很大。

湯瓶是點茶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其作用是燒水注湯。湯瓶的製作很講究,“瓶要小者,易候湯,又點茶注湯有準,黃金爲上,人間或以銀、鐵、瓷、石爲之。”黃金製作的湯瓶是皇室以及達官貴族才能使用的茶具,對於普通階層人士而言,瓷質湯瓶纔是首選。從出土的宋代茶具來看,南、北方瓷窯都有生產此類瓷湯瓶,尤其是南方的越窯、龍泉窯以及景德鎮窯,湯瓶的數量更大。湯瓶的造型爲侈口,修長腹,壺流較長,因爲宋代注湯點茶對湯瓶長流要求極高。南宋著名畫家劉松年《鬥茶圖》中清楚地描繪了湯瓶的形制,呈喇叭口,高頸,溜肩,腹下漸收,肩部安裝很長的曲流,應是宋代湯瓶的真實寫照。

宋代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除享譽盛名的五大名窯官、哥、汝、定、鈞外,浙江的越窯、龍泉窯青瓷,福建的建窯、同安窯,江西吉州窯,北方的磁州窯均生產陶瓷,這些窯口大量生產不同類型的茶具,千年之後,我們藉助這些陶瓷茶具可以領略當時飲茶之盛況。

除了陶瓷茶具,宋代的金銀器和漆器製作也很發達,考古發掘爲我們提供了不少銀製茶具以及漆盞託等茶具。

窮奢極侈的宋代飲茶發展到元代已開始走下坡路,因團餅茶的加工成本太高,其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大榨小榨”把茶汁榨盡,也違背了茶葉的自然屬性,所以到了元代,團餅茶開始式微,唐宋時即已出現的散茶開始大行其道。宋龍泉窯青釉暗刻花湯瓶

明·散茶·撮泡·瓷器和紫砂

散茶的真正流行是明代洪武二十四(1391)以後的事,據《野獲編補遺》記載:“至洪武二十四年九日,上以重勞民力,罷造龍團,惟採芽茶以進。”由此“開千古茗飲之宗”,散茶於是轟轟烈烈地登上了歷史舞臺。

明代的散茶種類繁多,虎丘、羅岕、天池、松蘿、龍井、雁蕩、武夷、大盤、日鑄等都是當時很有影響的茶類,這些散茶不再需要碾羅後衝飲,其烹試之法“亦與前人異,然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陳師道記載了當時蘇、吳一帶的烹茶法:“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數沸蟹眼爲節,如淡金,香味清馥,過此而色赤不佳矣!”即壺泡法;而當時杭州一帶的烹茶法與蘇吳略有不同,“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爲撮泡。”其實無論是壺泡還是撮泡,較之前代更加簡便,而且還原了茶葉的自然天性。

由於茶葉不再碾末沖泡,前代流行的碾、磨、羅、筅、湯瓶之類的茶具皆廢棄不用,宋代崇尚的黑釉盞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代之而起的是景德鎮的白瓷。屠隆《考般木餘事》中曾說“宣廟時有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爲要用。蔡君謨取建盞,其色紺黑,似不宜用。”張源在《茶錄》中也說“盞以雪白者爲上,藍白者不損茶色,次之”,因爲明代的茶以“青翠爲勝,濤以藍白爲佳,黃黑純昏,但不入茶”,用雪白的茶盞來襯托青翠的茶葉,可謂盡茶之天趣也。

飲茶方式的一大轉變帶來了茶具的大變革,從此壺、盞搭配的茶具組合一直延續到現代。

茶壺在明代得到很大的發展,在此之前有流、帶把的容器皆稱之爲湯瓶,亦謂偏提,到了明代真正用來泡茶的茶壺纔開始出現,壺的使用彌補了盞茶易涼和落塵的不足,也大大簡化了飲茶的程序,受到世人的極力推崇。

雖然有流有柄,但明代用於泡茶的壺與宋代用來點茶的湯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明代的茶壺,流與壺口基本齊平,使茶水可以保持與壺體的高度而不致外溢,壺流也製成S形,不再如宋代強調的“峻而深”。明代茶壺尚小,以小爲貴,因爲“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擱,況茶中真味,不先不後,只有一時,太早則未足,太遲則已過,似見得恰好一瀉而盡,化而裁之,存乎其人,施於他茶,亦無不可。”

明代的茶具從材質上來講,以瓷器和紫砂爲主。明代景德鎮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全國的制瓷中心轉移到景德鎮,燒製的青花、釉裏紅、青花五彩等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的改進,而明代仿宋代定窯、汝窯、官窯、哥窯的瓷器也很成功,特別是永樂朝燒製的白瓷,胎白而緻密,釉面光潤,具有“薄如紙,白如玉,聲如韾,明如鏡”的特點,時人稱之爲“填白”,以“填白”釉燒製的茶盞,造型穩重,比例勻停。

明代散茶的沖泡又直接推動了紫砂壺藝的發展。宜興位於江蘇省境內,早在東漢就已生產青瓷,到了明代中晚期,因當地人發現了特殊的紫泥原料(當地人稱之爲“富貴土”)紫砂器製作由此發展起來。相傳紫砂最早是由金沙寺僧發現的,他因經常與製作陶缸甕的陶工相處,突發靈感而創作了紫砂壺。據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載,紫砂器製作的真正開創者應是供春,供春是明正德年間的學仕吳頤山的家僮,吳頤山在宜興金沙寺讀書時,供春在一旁侍讀,聰慧的他向金沙寺僧學習了紫砂製作技法,製成了早期的紫砂壺,供春遺留下來的紫砂作品廖廖,但他卻是宜興紫砂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人。

明代的紫砂名家有董翰、趙良、袁錫、時鵬,其後時大彬成爲一代名手,其制壺“不務研媚而樸雅堅慄,妙不可思。”,因時壺“大爲時人寶惜”,當時就有人仿製時壺。時大彬後還出了不少名家,如李仲芳、徐友泉、陳用卿、陳仲美、沈君用等等,紫砂在明代得到極大的發展。

因紫砂土質細膩,含鐵量高,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吸水性,用紫砂壺來沖泡散茶,能把茶葉的真香發揮出來,無怪乎文震亨在《長物志》中提到:“茶壺以砂者爲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因此紫砂壺一直是明代及以後茶壺的主流。

到了清代,傳統的六大茶類如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已全部形成,茶葉的內銷及外銷都達到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各地茶館林立,民間喝茶更加普遍,茶真正走向世俗化,由此社會對茶具的需求量也大大提高。明陳用卿款紫砂壺

清代·散茶·撮泡·青花粉彩與紫砂

清代飲茶習俗與明代無異,因此茶具基本上是明代的延續和發展。清代景德鎮瓷窯在明代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和創新,除了生產傳統的青花、素三彩、釉裏紅、鬥彩等瓷器外,還新創了粉彩、琺琅彩等新品種。特別是乾隆一朝,新創了集各種工藝於一體的陶瓷,並能生產仿木紋釉、仿石紋、仿青銅彩、仿綠松石釉的瓷器,把中國陶瓷工藝推向歷史的新高峯。康、雍、乾三朝皇帝都喜飲茶,曾在宮中多次舉行茶宴,宴請文武百官,場面宏大,景德鎮瓷窯生產大量茶具來滿足宮廷飲茶的需要。

宮廷飲茶講究排場,而民間飲茶則率性隨意,茶具也多了幾分野逸之氣。清代民用陶瓷茶具的造型更加活潑,紋飾則更加生動。各地由於飲茶習俗不一,而形成了頗有地方特色的茶具。蒙古族、藏族地區喜歡奶茶酥油茶,其地流行癭木奶茶碗、鎏金銀質茶具。而閩、粵潮汕一帶則善烹功夫茶,喝功夫茶則有專門的茶具,稱之爲“潮汕四寶”——風爐、玉書煨、孟臣罐、若琛甌。

紫砂茶具仍是清代茶具的重要分支,經過明代的初步繁榮,清代紫砂茶具又一次迎來了新的創作高峯。如果說明代紫砂壺尚嫌粗樸的話,清代紫砂製作工藝則大大提高,其泥料細膩,製作規整,出現了像陳鳴遠這樣的大名家。嘉、道以後,文人雅士相繼加入制壺工藝,使紫砂茶具的人文內涵大大提高。“西冷八家”之一的陳鴻壽與一代名手楊彭年合作的曼生壺成爲文人壺的典範。此外,郭頻迦、朱堅、瞿應紹、梅調鼎等文人也紛紛加入紫砂茗壺創作行列,他們以紫砂爲載體,發揮其詩、書、畫、印之才情,爲後人留下了不少精美絕倫的紫砂藝術品。

除陶、瓷、金屬茶具外,竹、木、牙、角等各種材質在茶具上的運用也是清代茶具異彩紛呈的特點之一。椰殼雕工藝在我國很早就運用了,但大量用作茶具則是清代以後的事,清代的茶碗、茶杯、茶壺由椰殼鑲拼而成,並且在椰殼上雕刻紋飾,製作工藝十分精美。

木胎貼簧工藝製作的提盒可用來放置茶點,便於外出郊遊時攜帶。此外象牙製作的茶則、翻簧的茶壺桶、黃花梨茶壺桶、銀胎鏨琺琅茶盞、銅胎畫琺琅提樑壺等等,把清代茶具演繹得更加多姿多彩。

從茶具形制上講,除茶壺和茶杯以外,蓋碗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蓋碗一般由蓋、碗及託三部分組成,象徵着“天地人”三才,反映了中國人器用之道的哲學觀。蓋碗的作用之一是防止灰塵落入碗內,起了有效的防塵作用;其二是防燙手,碗下的託可承盞,喝茶時可手託茶盞,避免手被燙傷。

清代茶具的多樣化還體現在茶托形狀的變化上,茶托最早出現在兩晉南北朝時,從出土的青瓷盞託可見南朝時越窯就已生產茶托了。清代的茶托品種豐富,花樣繁多,有的因製成船形,稱之爲茶船,還有十字形、花瓣形、如意形等等。

清粉彩折枝牡丹紋茶壺

清青花詩文茶壺

煮茶茶具的改進

古人飲茶之前,先要將茶葉放在火爐上煎煮。在唐代以前的飲茶方法,是先將茶葉碾成細末,加上油膏、米粉等,製成茶團或茶餅,飲時搗碎,放上調料煎煮。煎煮茶葉起於何時,唐代以來諸家就有過爭論。如宋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說:“於茶之見前史,蓋自魏晉以來有之。”後人看到魏時的《收勘書圖》中有“煎茶者”。所以認爲煎茶始於魏晉。據《南窗記談》“飲茶始於樑天監(公元502年)中事。”而據王褒《憧約》有“烹茶盡具”之語,說明煎煮茶葉需要一套器具。可見西漢已有烹茶茶具。時至唐代,隨着飲茶文化的蓬勃發展,蒸焙、煎煮等技術更是成熟起來。據《畫謾錄》記載:“貞元(公元785)中,常袞爲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謂研膏茶,其後稍爲餅樣,故謂之一串。”茶餅、茶串必須要用煮茶茶具煎煮後才能飲用。這樣無疑促進茶具的改革,而進入一個新型茶具的時代。

從中世紀後期來看,宋、元、明三代,煮茶器具是使用一種銅製的“茶罏”。據《長物志》記載:宋元以來,煮茶器具叫“茶罏”,亦稱“風罏”。陸游《過憎庵詩》日:“茶罏煙起知高興,棋子聲疏識苦心。”依此說,宋陸游年間就有“茶罏”一名,元代著名的茶罏有“姜鑄茶罏”,《遵生八箋》說:“元時,杭城有姜娘子和平江的王吉二家鑄法,名擅當時。”這二家鑄法主要精幹罏面的拔蠟,使之光滑美觀,又在茶罏上有細巧如錦的花紋。“製法仿古,式樣可觀,”還說“鍊銅亦淨……或作。”實指鍍金。由此可見,元代茶罏非常精製,時至明朝,社會也普通使用“銅茶罏”,而特點是在做工上講究雕刻技藝。其中有一種饕餮銅罏在明代最爲華貴。“饕餮”是古代一種惡獸名,一般在古代鐘鼎彝器上多見到這種琢刻的獸形。是一種講究的琢刻裝飾。由此見到,明代茶罏多重在仿古,雕刻技藝十分突出。

中國中世紀後期,除了煮茶用茶罏,還有專門煮水用的“湯瓶”。當時俗稱“茶吹”,或“銚子”,又有“鐐子”之名。最早中國古人多用鼎和鑊煮水。《淮南子·說山訓》載:“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高誘注:“有足日鼎,無足日鑊”。(明清時期,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把“鑊”叫鍋。)從史料記載來看,到中世紀後期,用鼎、鑊煮水的古老方法才逐漸被“湯瓶”取而代之。

過去一些作家認爲,中國約在元代出現“泡茶”(即“點茶”)方法,因此元代煮水器具爲之一變(指改制用湯瓶)。但據筆者所收集的史料來看,煮水用瓶在南宋就存在了。這裏順便摘引兩條史料爲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有記載說:“茶經以魚目、涌泉、連珠爲煮水之節,然近世(指南宋)淪茶,鮮以鼎鑊,用瓶煮水,難以候視,則當以聲辨一沸、二沸、三沸”。依羅大經之意,過去(南宋以前)用上口開放的鼎、鑊煮水,便於觀察水沸的程度,而改用瓶煮水,因瓶口小,難以觀察到瓶中水沸的情況,只好靠聽水聲來判斷水沸程度,《鶴林玉露》又說:“陸氏(陸羽)之法,以末(指碾碎的茶末)就茶,故以第二沸爲合量下末。”陸羽是唐朝人,是《茶經》的作者,被認爲是中國唐代茶文化興起的奠基人。這樣一個茶家煮水都使用“鑊”,足可說明唐代還未曾使用“湯瓶”。又據宋代文學家蘇軾在《煎茶歌》中談到煮水說“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蘇軾的這段詩詞可以作爲宋以來煮水用“湯瓶”的又一很好的例證。

明朝,淪茶煮水使用“湯瓶”更是普遍之事,而且湯瓶的樣式品種也多起來。從金屬種類分,有錫瓶、鉛瓶、銅瓶等。當時茶瓶的形狀多是竹筒形。《長物志》的作者文震亨說,這種竹筒狀湯瓶好處在於“既不漏火,又便於點注(泡茶)”。可見湯瓶既煮水又可用於泡茶兩種功用。明代同時也開始用瓷茶瓶,可是因爲“瓷瓶煮水,雖不奪湯氣,然不適用,亦不雅觀。”所以實際上,明代日常生活中是不用瓷茶瓶的。明朝“茶瓶”中還有奇形怪狀的作品。見《頌古聯珠通集》“一口吸盡江南水,龐老不曾明自己,爛碎如泥瞻似天,鞏縣茶瓶三隻嘴。”明朝竟有三隻嘴的茶瓶,稀奇到了脫離生活實際的地步。無疑,這種怪異茶瓶只能作爲收藏裝飾物,僅此而已。

茶葉的歷史文化?

一、茶的起源史: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曆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爲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茶區(以華南地區爲代表)。同時,茶也已成爲全世界最大衆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閤中國漢文化而論之。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謂,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禮在中國古代用於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爲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漢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和中國的一些生活中的習慣與形式相融合,形成了各類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中國不僅是茶葉的原產地之一,而且,在中國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區,至今仍有着豐富多樣的飲茶習慣和風俗。

二、茶文化與文人:

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僅是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文人的參與和文化的內涵。唐代陸羽所著《茶經》系統的總結了唐代以及唐以前茶葉生產,飲用的經驗,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陸羽和皎然等一批文化人非常重視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規範,講究飲茶用具、飲茶用水和煮茶藝術,並與儒、道、佛哲學思想交融,而逐漸使人們進入他們的精神領域。在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的飲茶過程中,還創作了很多茶詩,僅在《全唐詩》中,流傳至今的就有百餘位詩人的四百餘首,從而奠定漢族茶文化的基礎。

三、茶爲何物。

茶爲一種植物,可食用、解百毒、長品易健康、長壽,茶品順爲最佳、還可作藥用,所以就有一句茶乃天地之精華,順乃人生之根本。因此道家裏有茶順爲茗品。

漢族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漢族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爲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爲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爲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爲“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爲言之,謂:“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爲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爲僞書,盡人皆知,不足爲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爲周公時作品,謬以爲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爲飲茶起始之證。

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出土的樹根,經初步判斷是茶樹類植物,中國最早種茶的歷史可能被改寫;茶字的讀音源於巴南人,巴渝是茶文化發祥地.

四。飲茶習俗起源。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爲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爲如此,神農才成爲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仍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4)宋元時期:茶區繼續擴大,種茶、製茶、點茶技藝精進。宋代茶文化發達,出現一批茶學著作,如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特別是宋徽宗趙佶親著《大觀茶論》等。宋元之際,劉松年《盧仝烹茶圖》、趙孟頫的《鬥茶圖》等更是漢族茶文化的藝術珍品。[3]

五、從“茶”字的演變看茶的歷史。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爲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爲“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爲“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爲: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衆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彩紛呈,對同一事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爲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六、茶的海外傳播。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茶文化歷史起源

  茶文化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那麼茶文化的歷史起源是什麼?下面是我爲你整理的茶文化歷史起源,希望對您有用。

  茶文化歷史起源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餚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中國人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爲貢品。原始公社後期,茶葉成爲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又如在漢朝 ,茶葉已成爲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朝,茶業昌盛,茶葉成爲“人家不可一日 無”,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等等。

  中國何時開始飲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體上可謂開始於漢,而盛行於唐。唐以前飲茶,陸羽《茶經》卷下《六茶之飲》概爲言之,謂:“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齊有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之徒,皆飲焉。”但多非史實。縱是史實,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經》雲:神農《食經》“茶茗久服,有力悅志”(劉源長《茶史》卷一)。陸羽《茶經》以爲飲茶起於神農氏,然《食經》爲僞書,盡人皆知,不足爲據。《爾雅》有“苦荼”之句,世以《爾雅》爲周公時作品,謬以爲飲茶自周公始,不知《爾雅》非作於周公。不足爲飲茶起始之證。

  浙江餘姚田螺山遺址出土的樹根,經初步判斷是茶樹類植物,中國最早種茶的歷史可能被改寫;茶字的讀音源於巴南人,巴渝是茶文化發祥地.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飲茶的習慣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所以,很多人認爲飲茶就是中國人首創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飲茶習慣、種植茶葉的習慣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

  (1)神農時期:唐·陸羽《茶經》:“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歸到這裏以後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爲如此,神農才成爲農之神。

  (2)西周時期: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皆納貢之。”這一記載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紂時,巴國就已經以茶與其他珍貴產品納貢與周武王了。《華陽國志》中還記載,那時已經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園。

  (3)秦漢時期:西漢。王褒《僮約》:“烹荼盡具”,“武陽買荼”,經考該荼即今茶。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發現陪葬清冊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簡文和木刻文,經查證"?"即"檟"的異體字,說明當時湖南飲茶頗廣。 我們仍飲用着與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飲料,確實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夠給我們很多的遐想。

  (4)宋元時期:茶區繼續擴大,種茶、製茶、點茶技藝精進。宋代茶文化發達,出現一批茶學著作,如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特別是宋徽宗趙佶親著《大觀茶論》等。宋元之際,劉松年《盧仝烹茶圖》、趙孟頫的《鬥茶圖》等更是中國茶文化的藝術珍品。[4]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寫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義的性質,表示茶葉,是其中一項。由於茶葉生產的發展,飲茶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因此,民間的書寫者,爲了將茶的意義表達的更加清楚、直觀,於是,就把“荼”字減去一劃,成了我們看到的“茶”字。

  “茶”字從“荼”中簡化出來的萌芽,始發於漢代,古漢印中,有些“荼”字已減去一筆,成爲“茶”字之形了。不僅字形,“茶”的讀音在西漢已經確立。如湖南省的茶陵,西漢時曾是劉欣的領地,俗稱“荼”王城,是當時長沙國13個屬縣之一,稱爲“荼”陵縣。在《漢書·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顏師古注爲: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這個反切注音,就是現在“茶”字的讀音。從這個現象看,“茶”字讀音的確立,要早於“茶”字字形的確立。

  中國地大物博,民族衆多,因而在語言和文字上也是異彩紛呈,對同一事物有多種稱呼,對同一稱呼又有多種寫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關茶的名稱很多,到了中唐時,茶的音、形、義已趨於統一,後來,又因陸羽《茶經》的廣爲流傳,“茶”的字形進一步得到確立,直至今天。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很早便有關於食茶的記載,而且隨產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稱。中國的茶早在西漢時便傳到國外,漢武帝時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島,所帶的物品中除黃金、錦帛外,還有茶葉。南北朝時齊武帝永明年間,中國茶葉隨出口的絲綢、瓷器傳到了土耳其。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最澄禪師回國,將中國的茶籽帶回日本。爾後,茶葉從中國不斷傳往世界各地,使許多國家開始種茶,並且有了飲茶的習慣。

  但是也有人能夠找到證據指出,飲茶的習慣不僅僅是中國人發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飲茶的發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野生的大茶樹,從而有人開始認定茶的發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國當然也有野生大茶樹的記載,都集中在西南地區,記載中也包含了甘肅、湖南的個別地區。茶樹是一種很古老的雙子葉植物,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國內,也有關於茶樹的最早原產地的爭論,有好幾種說法。不少人認爲在雲南,有一學者在認真研究考證以後斷言,雲南的西雙版納是茶樹的原產地。人工栽培茶樹的最早文字記載始於西漢的蒙山茶。這在《四川通志》中有記載。

  春秋說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謂“晏子相齊,衣十升之布,食脫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爲飲茶(即茗)始於春秋時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齊晏嬰所作,根本難以成立。且萬蔚亭輯《困學紀聞集證》卷八下雲:“(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覽》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載入茗事中……”雖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飲之茗。故茗飲之事不見於經。世又以詩之“誰爲茶苦”,爲飲茶之證,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張冠李戴。似此春秋戰國恐無飲茶之風,故《周禮·天官·家宰第一》言漿人供王之六飲,一曰水,二曰漿,三曰醴,四曰涼,五曰醫,六曰酉。尚未見飲茶。

  自漢以後,飲茶之記載,時有所聞,三國時吳孫皓每飲羣臣酒,率以七升爲限,韋曜不過兩升,或爲裁減,或賜茶茗以當酒(《三國志·吳志·韋曜傳》),以時茶茗,恐已爲招待賓客之用,不然,宴會中,何以有茶? 晉張華嘗謂“飲真茶,令人少眠”(張華《博物志》),是晉亦有飲茶之風,所以茶茗之起,由來已久,宋裴漢《茶述》謂:“茶起於東晉,盛於今朝(宋朝)。”固誤。《洛陽伽藍記》謂飲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監年間,尤誤。所謂飲茶之風,開始於漢魏則可,盛行於漢魏則不可,因南北朝時,此風尚未普遍,何論於漢魏,關此《茶史雜錄》引逸事兩則如下:

  齊王蕭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漿,常飯鮮魚羹,渴飲茗汁,京師士子,見蕭一飲一斗,號爲漏卮,後與高祖會食羊肉酪粥,高祖怪問之,對日,羊是陸畜之宗,魚是水族之長,所好不同,並各稱珍。唯茗不中,與酪作奴,高祖大笑,因號茗飲爲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獻謂蕭曰:“卿明日顧我爲卿設荼莒之餐(即魚)亦有酪奴。”

  黃現璠《古書解讀初探》謂:“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爲怪異,號爲漏卮;由後之說,尤養特欲爲蕭正德備茶,則一爲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衆,故只能謂爲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衆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爲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

  蕭正德歸降時,元義欲爲設茗,先問卿於水厄多少,正德不曉其意,答日:下官生於水鄉,立身以來,未遭陽侯之難,坐客大笑。

  由前之說,北朝後魏京師士子,見齊王蕭飲茶,引爲怪異,號爲漏卮;由後之說,尤養特欲爲蕭正德備茶,則一爲少見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證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鮮卑族用物,此時飲茶,恐限於某地,行於某階級,實非普及民衆,故只能謂爲飲茶之開始時期。而飲茶風氣之興,始於唐代。唐代民衆喝茶成癖。東坡詩云:“周詩記苦荼,茗飲出這世。”乃以今之茶爲荼。自唐以來,茶以清頭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飲數碗,確成風矣。

  茶詩

  《詠茶葉》 王心鑑

  千挑萬選白雲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聃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

  《茶朵芬》 蔡常志

  黑白紅綠青黃普,誰摘茶葉凌空舞,雨後復斜陽,茶山陣陣蒼,清明採茶急,茶香滿山飄,裝點此商城,今朝更好看。

  神農說

  唐.陸羽《茶經》:“茶之爲飲,發乎神農氏。”,在中國的文化發展史上,

  往往是把一切與農業、與植物相關的事物起源最終都歸結於神農氏。而中國飲茶起源於神農的說法也因民間傳說而衍生出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爲茶是神農在野外以釜鍋煮水時,剛好有幾片葉子飄進鍋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黃,喝入口中甘甜止渴、提神醒腦,以神農過去嘗百草的經驗,判斷它是一種藥而發現的,這是有關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法。

  另有說法則是從語音上加以附會,說神農有個水晶肚子,由外觀可得見食物在胃腸中蠕動的情形,當他嘗茶時,發現茶在肚內到處流動,茶來茶去,把腸胃洗滌得乾乾淨淨,因此神農稱這種植物爲“查”,再轉成“茶”字,而成爲茶的起源。

  文化創新

  2002年,當代著名民間發明家季漢生爲了深入瞭解明代至今的名家制壺藝術,他在宜興丁蜀鎮住了十四個月,決定採用兩岸同胞十分青睞的宜興紫砂,創作一款反映中華民族歷史、突破宜興制壺傳統藝術的特殊作品。他投入了近十年的精力,終於創作出了“中華龍壺”,豐富了世界茶文化的內涵。

  “中華龍壺”內部採用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專利結構,象徵“一國兩制”。整個茶壺向人們傳遞着“世界和平,祖國統一”、“一國兩制,社會和諧”的理念,是明代至今壺藝史上的一大藝術傑作。“中華龍壺”的問世不僅刷新了世界茶文化歷史,更對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推動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被全球華僑華人推動中國和平統一系列活動組委會、歐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定爲饋贈國家和地區領導人的“和平信物”,並有王光英題字“心繫中華”,連戰題“宏揚國粹”,陳大章題“中華龍壺,藝術瑰寶”,鮑志強題“紫砂龍壺,藝術傑作”。此款國寶級茶壺已被贈予多位國家元首和地區領導人,更被稱爲“現代國寶”。

  茶文化的特性

  歷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歷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紂,茶葉已作爲貢品。原始公社後期, 茶葉成爲貨物交換的物品。戰國,茶葉已有一定規模。先秦《詩經》總集有茶的記載。

  漢朝 ,茶葉成爲佛教“坐禪”的專用滋補品。魏晉南北朝,已有飲茶之風 。隋朝,全民普遍飲茶。 唐代,茶業昌盛,茶葉成爲“人家不可一日無茶”,出現茶館、茶宴、茶會,提倡客來敬茶。宋朝、流行鬥茶,貢茶和賜茶。

  清朝,曲藝進入茶館,茶葉對外貿易發展。茶文化是伴隨 商品經濟的出現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誕生的。歷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識形態,以雅爲主,着重於表現詩詞書畫、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發展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釋家的哲學色澤,並演變爲各民族的禮俗,成爲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和獨具特色的一種文化模式。

  時代性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給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內涵和活力,在這一新時期,茶 文化內涵及表現形式正在不斷擴大、延伸、創新和發展。新時期茶文化溶進現代科學技術、現代新聞媒體和市場經濟精髓,使茶文化價值功能更加顯著、對現代化社會 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茶的價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識進一步確立,國際交往日益頻繁。新時期茶文化傳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現代化、社 會化和國際化趨勢。其內涵迅速膨脹,影響擴大,爲世人矚目。

  民族性

  各民族酷愛飲茶,茶與民族文化生活相結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禮、茶藝、飲茶習俗及喜慶婚禮,以民族茶飲方式爲基礎,經藝術加工和錘鍊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藝,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 ,表現出飲茶的多樣性和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納西族、哈薩克族、錫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 德昂族、基諾族、撒拉族、白族、普米族和裕固族等茶與喜慶婚禮, 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區性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勝、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區茶文化。中國地區廣闊,茶類花色繁多,飲茶習俗各異,加之各地 歷史、文化、生活及經濟差異,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經濟 、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獨特的自身優勢和豐富的內涵,也形成獨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連續舉辦四屆國際茶文化 節,顯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點與魅力。

  國際性

  古老的中國傳統茶文化同各國的歷史、文化、經濟及人文相結合,演變

  成英國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韓國茶文化、俄羅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國,飲茶成爲生活一部分,是英國人表現紳士風度的一種禮儀,也是英國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會活動中必需的儀程。日本茶道源於日本本土但有受中國的影響。日本茶道具有濃郁的日本民族風情,並形成獨特的茶道體系、流派和禮儀。韓國人認爲茶文化是韓國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爲全國茶日。茶人不分國界、種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聯合起來,切磋茶藝,學術交流和經貿洽談。(這正是北京國際茶城的成立宗旨)

  茶文化的功能

  茶文化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發揚茶德、傳播茶道、文化藝術 、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促進民族團結、表現社會進步和發展經濟貿易等。茶德是經過幾千年積澱下來的被歷代人們所推崇的茶內在具備的美好品性。

  茶文化具有的傳統主要有熱愛祖國 、無私奉獻、堅韌不拔、謙虛禮貌、勤奮節儉和相敬互讓等。吳覺農先生和湖南劉先和,爲茶葉事業鞠躬盡瘁,既是愛國主義者,又是當代茶人傑出代表。

  陸羽《茶經》,是古代茶人勤奮讀書、刻苦學習、 潛心求索、百折不撓精神的結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華民族珍惜勞動成果、勤奮節儉的真實反映。以茶字當頭排列茶文化的社會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會友、以茶聯誼、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詩、以茶入藝、以茶入畫、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興文、以茶作禮、以茶興農、以茶促貿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國的驕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飲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約瑟博士,將中國茶葉作爲中國四大發明(火藥、 造紙、指南針和印刷術)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重大貢獻。

  唐代陸羽 《茶經》是世界第一部茶書。中國茶文化對世界影響功能顯著。以茶會友是茶文化最廣泛的社會功能之一。今天所處的市場經濟 ,競爭激烈,優勝劣汰,講利益、講效益。但人情較爲冷漠,人際關 系趨於淡漠。通過茶樓、茶藝館品茗或茶藝,朋友聚在一起,互通信息,交流感情,增進了解,溝通友誼。朋友相聚在舊式茶館裏,隨意 說笑,回憶人生,重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古代就有“寒夜客來茶當酒”之說,以茶代酒體現傳統美德,符合今天倡導的厲行節約制止奢侈浪費行爲的規定要求。以茶育人是新時期茶文化孕育出來的新的社會功能。上海少兒茶藝通過自己動手,學習茶科學,弘揚傳統優秀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在敬茶中,展現出對長輩的尊敬,對父母的孝敬,對同學的敬意。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願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衆文化,民衆廣爲參與。茶文化覆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

古代沒有冰箱,夏天的冰塊是如何製作和保存的?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國就已經用上"冰箱"了,這已經不是最稀奇的了。大家更加好奇的是,古人冰箱裏的冰塊從哪裏來的?古人在夏天用的冰塊有兩種來源。第一種來源是藏冰,就是所謂的冬藏夏用,而另一種來源就是人工。

先說藏冰。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就把藏冰作爲頭等大事來抓。當時還設有專門管理冰塊的機構,而且這個部門的編制裏,竟足足高達80人之多。工人們在每年的十二月份,都會挑選好的水域進行挖冰,然後把這些冰塊藏到地窖裏、等到夏天再把冰塊拿出來使用。可如何保證冰塊長時間不融化?原來當時的地窖底部鋪有一層厚厚的柴草,四周立有粗大的木樁。工人們將鑿來的冰塊一層一層壘好之後,再用厚厚的柴草和大量泥土把地窖封頂。這樣地窖就形成一個密封的環境,保證嚴實的一絲風都透不進去。可即便如此,三分之二的藏冰會在夏天到來前就融化掉。所以,古人常常將藏冰量提高到所需量的三倍以上。

再說到人工。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學會了使用硝石法制作冰塊。硝石化學名爲鉀。古人發現當把硝石放入水中,會使水降溫,甚至結冰。於是古人從易積聚尿的茅廁牆土處、豬舍、老牆角邊刮取硝石。取來硝石後準備一大一小兩罐子,小罐子裝水後放到同樣裝有水的大罐子裏,往大罐子里加硝石,讓小罐子裏的水溫度迅速下降直至結冰將其取出。最後將大罐子中已經融入水的硝石蒸發結晶後提取出來重複使用。這製成的冰古人會拿去售賣。宋代劉松年的《鬥茶圖》中就描繪了古人喝冷飲的畫面。

下雨天古人如何避雨?

下雨天古人如何避雨

作者:額爾瑾

北京晚報

古代,人們起初用野草裹住身子遮雨,久而久之形成了蓑衣。《詩經?小雅?無羊》:“爾牧來思,何蓑何笠。”記錄了當時人們穿蓑衣、戴斗笠的情況。蓑衣由蓑草製成,蓑草的表皮較光滑,雨水不易滲透,又輕易可得,所以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人們常在雨天穿蓑衣。歷代詩文對此有不少描寫。最令人熟知的便是唐代柳宗元的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隨着時代的變遷,製作雨衣的材料有所發展:用絲絹一類紡織品塗上油後做成的雨衣被稱作“油衣”、“油帔”。

古代雨衣還有用粗麻、棕絲等材料製成的。棕絲是棕櫚樹皮上的一種纖維,經加工整理,也可編織成雨衣,稱“棕衣”。唐代韋應物《寄廬山棕衣居士》詩有云:“兀兀山行無處歸,山中猛虎識棕衣。”與棕絲類似的材料還有油葵葉,也非常適宜製作雨衣。

明代後,雨衣的製作日益考究,所用材料也有多種。明代宦官劉若愚《酌中志》就記載了宮廷內臣所穿雨衣:“有鬥鉢式者,有道袍式加褂者??有紅雨衣、彩畫蟒龍方補爲貼裏式者。”

當時富貴人家所用的雨衣,則用一種柔軟而不滲水的高級玉草編織而成,名爲“玉針蓑”。《紅樓夢》第45回中,貴公子賈寶玉就穿着這種雨衣。

我國古代另一種常用的雨具就是傘。先秦時,就已經發明瞭雨傘,又稱爲“簦”。《通俗文》中說的“張帛避雨”,即是打開用布帛製作的雨傘來擋雨。

1980年發現的秦始皇陵彩繪銅車馬上帶有一柄傘。拉動這個傘柄的機關,就可以不同角度遮蔽陽光。拉動機關還可旋轉傘柄或取下傘柄用作一把利矛,而傘也就成了一個巨大的盾。

北魏時的傘是“便於步行騎馬”的油紙傘。漢代發明了紙,這種比絲帛造價更低的原料爲油紙傘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們在紙上塗以油脂或桐油,使之經久耐用。由於物美價廉、經濟實用,油紙傘得以廣泛地流傳和使用。隋唐五代時期,傘的使用就比較普遍了,除了防雨還用來遮陽。當時已經有人以制傘、售傘爲生。宋初陶轂《清異錄》卷下就記載道:“江南周則,少賤,以造雨傘爲業。”

宋代,傘成爲了百姓日常生活必備品。除外,平民百姓也可使用。那時人們出門,傘是必不可少的行李。行人帶傘,或防雨,或遮陽。宋代傘的種類很多,根據吳自牧《夢粱錄》一書中的記載,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儼然已是全國的制傘業中心,可生產大小黃羅傘、青涼傘、紅綠小傘、方傘、大傘等諸多品種可供顧客挑選。劉松年《鬥茶圖》四人中有三人隨身攜帶着傘,說明人們出行時,傘是隨帶物品中必不可少的。

雖然宋代百姓幾乎人人用傘,但其仍有嚴格的使用規定。葉夢得《石林燕語》記載京城中的士人都是通行使用青絹涼傘。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九月,朝廷規定青絹涼傘惟許親王、宗室使用,其餘階層的人士禁止使用青絹涼傘。

明清時期傘的品種很多,同時對傘的使用亦有嚴格的。不同的等級使用不同的傘,清代則規定,庶民不得用羅絹涼傘。

除了遮雨器物外,雨天在外行走還要顧及地下的潮溼泥濘,於是就有了雨鞋。先秦時有一種雙層底的鞋,稱“舄(xì)”,底層上蠟。當時建築多是泥地,貴族行禮久立,恐溼氣侵下,“故復其下使幹臘也”(《釋名?釋衣服》)。一般勞動人民則是用草編的鞋當作雨鞋。

先秦時還有一種形似今天日本人所穿的木屐的鞋,底下有雙齒,稱“屐”。據說是用以“踐泥”的,後來也成爲雨鞋。它的穿着很方便,只需在布鞋外一套,便可出行。考究一點的,還要匕蠟,稱“蠟屐”。如今,一個人有十幾雙乃至幾十雙鞋都很正常,但古人不一樣,他們對鞋非常珍惜,一到下雨天就把鞋放在家裏不穿了。出行幾乎都是光着腳,這樣可以防雨,但是走在路上又有可能紮腳。於是人們就發明了木屐,防雨的同時還防紮腳。

原始的木屐有兩個齒,相傳這種鞋是謝靈運發明的登山用鞋,所以它有一個名字叫“謝公屐”。在登山的時候,把前齒卸去,這樣登山就變得非常容易;下山時候則裝上前齒,把後跟卸去。這種木屐在史籍上有很多記載。比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就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的說法。

明清時,還有一種釘鞋,鞋底施釘,鞋統、鞋面塗敷桐油,雨天套於常鞋之外穿着,用於避雨。

在古代冰如何儲藏?

在古代確實是有儲存冰的冰窖。按照標準,大概地下4-5米的深度,可以實現溫度保持到0度左右。冰塊足夠大的話,是不容易化的。雖然冰窖保鮮度遠不及我們現在用的冰箱,但在當時已經算是很先進了。

冰窖內藏冰多是冬天儲藏,北方冬天氣溫低,利用大自然,然後儲藏到冰窖,供夏天使用。南方就要麻煩得多,在南方冬天不易結冰的地方,想要得到一塊冰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和財力。當年唐玄宗一騎紅塵妃子笑,他爲楊貴妃尋來的荔枝就是用冰塊保存的。

清代宮廷裏用冰鑑來放冰塊,是用銅做的四方形的盒子,內用鉛或錫隔熱。將冰塊放入冰鑑內,食物放在冰塊中間,既能防暑降溫,又能保存酒肉。當然,因爲沒有電,所以在這種冰鑑裏面,冰還是會化的,只是化得比較慢。

戰國時代青銅冰鑑(hàn)是我國發現最早的“原始冰箱”,青銅冰鑑由銅鑑、銅缶組合而成,缶套置於鑑內。依靠裝在鑑內的缶四周的冰塊青銅冰鑑,使缶中的酒降溫的。

發展到清朝普遍使用以天然冰製冷的木質冰箱,這種器具當時被稱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鑑"演變而來的。它們一般爲木胎,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製成。

擴展資料

古代人的冰製品

冰棍的起源是中國,因爲老祖宗們一直有吃冰的習慣,《周禮》中記述:有冰人,掌斬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於此。”所謂“凌陰”就是貯冰的地方,可以把冬天取的冰保存到夏天。周朝的貴族常常用冰來招待賓客。

當然了,早期的冷飲製品非常簡單,《楚辭·招魂》中有“挫糟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讚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可見飲品中加冰塊也不是什麼現代人的聰明才智了。

到了唐宋時期,冰製品的花樣漸漸多了起來。唐代開始出現“冰商”,也就是商業性的藏冰戶,冬天藏冰,入夏拿出來賣。宋代出現了冷飲專賣店。南宋詩人楊萬里詩云:“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

北宋汴京的冰店裏就有“冰糖冰雪冰元子”出售,南宋臨安街上賣的有“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宋劉松年的《鬥茶圖》和,還將出售冷飲場面繪入畫中。

而雄踞北方的蒙古人則把果汁、奶、藥菊、冰塊等混合調製成冰凍的飲品,名曰“冰酪”,大約與今天的刨冰相近,有詩讚曰“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消。”

而且,這不僅僅是冰棍的起源,也是後來冰激凌的源頭。700多年前,元朝皇宮裏冰酪就是最早的冰激凌,後來,馬可·波羅從元朝得到了祕方,傳到了意大利王室,纔有了今天的冰激凌。

標籤:劉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