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茶道中的術語關公巡城

茶道中的術語關公巡城

“關公巡城”是茶道中的一個術語,主要用於描述茶道表演中的一種動態營造氣氛的技巧。

在日式茶道中,茶道師會在客人們到來前,通過一系列的儀式來烘托氣氛。其中一項技巧就是“關公巡城”,這個“關公”指的是中國三國時期的名將關羽。在茶道表演中,茶道師會拿着一個小巡城器,然後不斷地轉動和晃動這個器具,以模擬關公巡城的場景。

這個動作雖然簡單,但可以營造出熱鬧、喧鬧、充滿戰鬥力的氛圍,使觀衆們更容易沉浸在茶道表演中的情境中。同時,“關公巡城”也象徵着茶道師的勇氣和決心,表達了對茶道儀式的敬重和熱愛。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泡茶四句話是什麼?

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鑑嘗湯色,品啜甘霖。

關公巡城

在喝茶儀式中指的是依次來回向各客人杯中斟茶,茶壺便似巡城之關羽——常常會先將各個小茶杯呈“一”字或“品”字、“田”字排開,採用來回提壺斟茶。

目的是爲了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以免厚此薄彼,且低斟可以使香氣不至於過多散失。細細品來,用“關公巡城”形容此過程可謂十分形象了。

韓信點兵

喝茶時,數番“關公巡城”後茶湯將盡,要從壺嘴一滴一滴地向外滴,這時的剩餘茶湯醇厚濃香,是茶湯中的精華,需要轉着均勻地斟到每一盞中。這種手法被稱爲“韓信點兵”,既可以顯示茶中公道,也表現了主人對客人的尊重。

孟臣淋霖

孟臣,全名惠孟臣,明清時期的制壺好手,《中國藝術家徵略》有記載其善摹古器,書法亦工,尤善制宜興砂壺,款署真書“文杏館孟臣制”六字,筆法亦不俗。

孟臣所製作的紫砂壺令歷代茶人歎爲觀止,視若至寶,因此後人也把名貴的紫砂壺稱爲孟臣罐。所謂“孟臣淋霖”顧名思義便是用沸水澆淋茶壺壺身,意在溫壺。待茶葉放進去以後,香氣馥郁,用沸水沖泡,高揚芬芳。這一基礎儀式,充分體現了主人的專業與細心。

功夫茶文化

白鶴沐浴(洗 杯),烏龍入宮(落 茶),懸壺高衝(衝 茶),春風拂面(刮 沫),關公巡城(倒 茶),韓信點兵(點 茶),鑑嘗湯色(看 茶),品啜甘霖(喝 茶)。

關公巡城的成語意思?

關公巡城 不是成語。

關公巡城是閩南地區和潮汕地區流行的功夫茶的泡茶技術的茶藝用語。

關公巡城:循環斟茶,茶壺似巡城之關羽。此番目的是爲使杯中茶湯濃淡一致,且低斟是爲不使香氣過多散失。在沖泡功夫茶的時候,把四個茶杯緊靠在一起,用茶壺沿著四個小杯打轉地注入茶水,這個動作是巡迴的運動,目的是要把茶水的份量和香味均勻地分配給四隻杯子,以免厚此薄彼。這動作就像關公巡城,處處具到一樣。因此,把關公巡城移用到泡茶的程序上來,是很形象的。

關於功夫茶文化,有這樣幾句話,其中兩句是:“關公巡城,韓信點兵”是不是還有一句,是什麼?

八個順序分別是:

1 白鶴沐浴 (洗 杯)

2 烏龍入宮 (落 茶)

3 懸壺高衝 (衝 茶)

4 春風拂面 (刮 沫)

5 關公巡城 (倒 茶)

6 韓信點兵 (點 茶)

7 鑑嘗湯色 (看 茶)

8 品啜甘霖 (喝 茶)

不是功夫茶茶道的術語?A子龍救主B韓信點兵C關公巡城

不是功夫茶茶道的術語?答案是:A子龍救主

這是十八道功夫茶道里的工序,其中就有韓信點兵與關公巡城,具體如下面的介紹十八道工序詳解:

1• 焚香靜氣:焚品檀香,造就幽靜、平和氣氛;

2• 葉嘉酬賓:出示所泡茶葉讓客人觀賞;

3•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爲上,用火煮沸;

4• 孟臣淋漓:即湯洗茶壺,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家,後人把名茶壺喻爲孟臣;

5• 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6• 懸壺高衝:又稱高山流水,把盛開水的壺提高沖水,充分激盪茶葉,使茶葉翻動,清潔茶葉;

7• 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葉更清潔(不喝);

8• 重洗仙顏:用開水淋洗茶壺,即洗淨茶壺外表又提高壺溫;

9• 若琛出韻:即湯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長製茶杯而出名,後人把茶杯喻爲若琛甌;

10• 玉液回壺: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個茶壺使茶湯更爲均勻;

11• 遊山玩水:依次來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12• 關公巡城: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13• 韓信點兵:壺中茶水少許時,則住各杯點斟茶水(又稱蜻蜓點水或觀音滴水);

14• 三龍護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比喻三龍,此時另一手可做護杯姿勢;

15• 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

16• 鑑賞三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17• 初品奇茗:觀看、聞香後開始品茶湯味道(三口爲一品);

18盡杯謝茶: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農栽種,製作佳茗,恩典感謝茶藝小姐盡心熱情敬獻茶藝、茶禮。

關公巡城的茶道

安溪鐵觀音的泡飲方法

鐵觀音茶的泡飲方法別具一格,自成一家。首先,必須嚴把用水,茶具,沖泡三道關。“水以石泉爲佳,爐以炭火爲妙,茶具以小爲上”。

沖泡按其程序可分爲八道:

白鶴沐浴 (洗 杯):用開水洗淨茶具;

觀音入宮 (落 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因個人口感而定可以爲7克/8克/10克等,約佔茶具容量的五分;

懸壺高衝 (衝 茶):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春風拂面 (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 清新潔淨;

關公巡城(倒 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裏;

韓信點兵 (點 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茶杯裏;

鑑嘗湯色 (看 茶):觀嘗杯中茶水的顏色

品啜甘霖 (喝 茶):乘熱細綴,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別有情趣。

如何將一壺茶湯,能均勻地灑人各杯之中,這是泡茶的功力所在。在這方面,最講究的要數閩南和廣東潮汕地區了。這些地方沖泡功夫茶,每克茶的開水用量僅爲20毫升左右,與沖泡其他茶相比.用茶量增加兩倍左右。這樣高的用茶量會使每壺茶湯的濃度,前後之間很難達到一致,以致濃淡不一。爲此,當地總結出了一套方法,“關公巡城”、“韓信點兵”, 就是其中之一。其做法是,一旦用茶壺沖泡好功夫茶後,在分茶湯時,爲使各個小茶杯中的茶湯濃度均勻一致,使每杯茶湯的色澤、滋味、香氣盡量接近,做到平等待客,一視同仁,爲此,先將各個小茶杯,或“一”字,或“品”字,或“田”字排開,採用來回提壺灑茶。如此,提着紅色的紫砂壺,在熱氣騰騰的城池(小茶杯)上來回巡邏,稱之爲“關公巡城”,既形象,又生動,還道出了這一動作的連貫性。又因爲留在茶壺中的最後幾滴茶,往往是最濃的,是茶湯的最精華醇厚部分,所以要分配均勻,以免各杯茶湯濃淡不一,最後還要將茶壺中留下的幾滴茶湯,分別一滴一杯,滴入到每個茶杯中,人稱“韓信點兵”。

“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目的是使一壺茶湯,如何通過分茶,使各杯茶湯能達到均勻一致,這種動作是泡茶技巧和藝美的表現,更是飲茶文化中的一種美學展示。

功夫茶茶道的術語?

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而是一種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由於這種泡茶的形態極爲講究。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一起來看看。

  嗅茶:主人取來上好的茶葉,告知該品種的特點。風味,依次傳遞賞識嗅品一番。

  溫壺:未放置茶葉之前,先將開水衝入空壺,謂之“溫壺”,溫壺之水倒進茶船——即茶盤,一種紫砂淺盆。

  裝茶:應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目之多令人咂舌。

潤茶:沸水衝入壺中,至滿,使竹筷颳去壺麪茶沫,立即傾於茶船或茶海——一種較大的茶杯。

  沖泡:再衝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澆壺: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溫杯:等候茶水泡好確當兒,用剛纔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外一個拳頭大小***。

  運壺: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緣執行數週,俗稱“遊山玩水”,爲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倒茶: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往返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時一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輕易犯的錯誤。

  敬茶: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世代相傳的精神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爲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品茶:功夫茶全套方法中最講究的一環,從賞識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云:“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芬芳。”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個中之味,餘味無限。特別看見那些個精於此道,鬚髮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脣之間,或嗅或啜爲所欲爲。且雙目微閉,如癡如醉,彷彿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奇名茗的神奇功效。

  功夫茶的泡茶程式

  焚香靜氣:焚品檀香,造就幽靜、平和氣氛

  葉嘉酬賓:出示所泡茶葉讓客人觀賞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爲上,用火煮沸

  孟臣淋漓:即湯洗茶壺,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家,後人把名茶壺喻爲孟臣

  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懸壺高衝:又稱高山流水,把盛開水的壺提高沖水,充分激盪茶葉,使茶葉翻動,清潔茶葉

  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葉更清潔***不喝***

  重洗仙顏:用開水淋洗茶壺,即洗淨茶壺外表又提高壺溫

  若琛出韻:即湯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長製茶杯而出名,後人把茶杯喻爲若琛甌

  玉液回壺: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個茶壺使茶湯更爲均勻

  遊山玩水:沿着杯壁斟茶一圈

  關公巡城:依次來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韓信點兵:壺中茶水少許時,則住各杯點斟茶水***又稱蜻蜓點水或觀音滴水***

  三龍護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穩當又雅觀,三根手指比喻三龍,此時另一手可做護杯姿勢

  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

  鑑賞三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初品奇茗:觀看、聞香後開始品茶湯味道***三口爲一品***

  盡杯謝茶: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農栽種,製作佳茗,恩典感謝茶藝小姐盡心熱情敬獻茶藝、茶禮。

茶道中的姿勢、禮儀及說法

泡茶技法(一):傳統泡法

一.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衆飲用。

二.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爲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爲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爲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爲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一. 泡茶茶具

茶藝泡茶的工具種類繁多。置茶器包括茶則、茶匙、茶漏、茶荷;理茶器包括茶夾、茶匙、茶針、茶槳;分茶器包括茶海、茶盅、公道杯;品茶器包括茶杯、聞香杯、杯碟;滌潔器包括茶盤、茶船、渣方、水方、滌方、茶巾、容則;其它還包括煮水器、香爐、奉茶盤等。

以上介紹了林林總總的茶具,但喝茶的用具絕非一定繁瑣複雜,而應由簡入繁,重在培養自己對茶葉的基本認識。

二、泡茶的注意事項

功夫茶一般一泡只衝四次:一爲皮;二三爲肉,四爲極。四衝之後,茶湯基本轉薄。四泡茶浸泡時間應依次增加。

出茶四字決:低、快、均、盡。出茶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不敬;快,使香味不容易散失,且可保持茶湯熱度;勻,表示對客人一視同仁;盡,茶水瀝盡,茶葉不浸泡過久,茶湯不會苦澀。

任何茶葉都不宜浸泡過久,茶湯應與茶葉分離,即泡即飲。過濃的茶湯對身體不利,浸泡過久的茶湯會破壞茶葉特有的香氣和滋味。

三、泡茶用水

泡茶最好用山泉水,用江水最好用中間,用上茶濃,用下茶淡。

在古箏樂曲的伴奏下,主泡人薰香、淨手,先引茶入茶,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壺。

燙杯溫壺: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以茶奉客。

聞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最後主泡人向客人答謝品茶,鞠躬退場。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盛行於廣東的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茶道形式。

功夫茶器具精緻,泡工獨特,飲用程式亦相當講究。這不但是他們工餘飯後的一種消遣,享受,也是他們交際往來的一種工具,更是迎賓敬客的重要手段。功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瓏,非常考究。一套茶具,一般爲一壺三杯,也有兩杯和四杯的。泡茶用的水,以泉水、井水爲最佳。泡製工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泡製時先將水燒開後沖茶。衝時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領,即:“高衝”、“低灑”、“括沫”、“淋蓋”、“燒杯熱罐”、“澄清”等。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鬚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衝,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並將茶葉放入衝罐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待水開即衝入衝罐中之後蓋沫。第一衝杯,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裏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衝入蝦鬚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發,可以斟茶了。

斟茶時,四個茶杯並圍一起,以衝罐巡迴穿梭於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爲“關公巡城在”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第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我現在知道茶道的一些知識,謝謝了!

1、備具候用:將所用的茶具準備就緒,按正確順序擺放好,主要有:紫砂水平壺、公道

杯、品茗杯、聞香杯等。

2、恭請上坐:請客人依次坐下。

3、焚香靜氣:焚點檀香,營造肅穆詳和氣氛

4、活煮甘泉:泡茶以山水爲上,用活火煮至初沸。

5、孔雀開屏:介紹沖泡的茶具。

6、葉嘉酬賓:葉嘉是茶葉的代稱,這是請客人觀賞茶葉,並向客人介紹此茶葉的外形、色

澤、香氣特點。

7、孟臣沐淋:用沸水衝淋水平壺,提高壺溫。

8、高山流水:即溫杯潔具,用紫砂壺裏的水燙洗品茗杯,動作舒緩起伏,保持水流不斷。

9、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撥入紫砂壺內。

10、百丈飛瀑:用高長而細的水流使茶葉翻滾,達到溫潤和清洗茶葉的目的。

11、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颳去壺口的泡沫。

12、玉液移壺:把紫砂壺中的初泡茶湯倒入公道杯中,提高溫度。

13、分盛甘露:再把公道杯中的茶湯均勻分到聞香杯中。

14、鳳凰三點頭:採用三起三落的手法向紫砂壺注水至滿。

15、重洗仙顏:用開水澆淋壺體,洗淨壺表,同時達到內外加溫的目的。

16、內外養身:將聞香杯中的茶湯淋在紫砂壺表,養壺作用的同時可保持壺表的溫度。

17、遊山玩水:將紫砂壺在茶船邊沿抹去壺底的水分,移至茶巾上吸乾壺底。

18、自有公道:把泡好的茶倒入公道杯中均勻。

19、關公巡城:將公道杯中的茶湯快速巡迴均勻地分到聞香杯中至七分滿。

20、韓信點兵:將最後的茶湯用點斟的手式均勻地分到聞香杯中。

21、若琛聽泉:把品茗杯中的水倒入茶船。

22、乾坤倒轉:將品茗杯倒扣到聞香杯上。

23、翻江倒海:將品茗杯及聞香杯倒置,使聞香杯中的茶湯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

24、敬奉香茗:雙手拿起茶托,齊眉奉給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禮。然後重複若琛聽泉至敬奉

香茗程序,最後一杯留給自己。

25、空谷幽蘭:示意用左手旋轉拿出聞香杯熱聞茶香,雙手搓聞杯底香。

26、三龍護鼎:示意用拇指和食指扶杯,中指托杯底拿品茗杯。

27、鑑賞湯色:觀賞茶湯的顏色及光澤。

28、初品奇茗:在觀湯色、聞湯麪香後,開始品茶味。

29、二探蘭芷:即沖泡第二道茶。

30、再品甘露:細品茶湯滋味。

31、三斟石乳:即沖泡第三道茶。

32、領略茶韻:通過介紹體會烏龍茶的真韻。

33、自斟漫飲:可讓客人自己添茶續水,體會沖泡茶的樂趣。

34、敬奉茶點:根據客人需要奉上茶點,增添茶趣。

35、游龍戲水:即鑑賞葉底,把泡開的茶葉放入白瓷碗中,讓客人觀賞烏龍茶“綠葉紅鑲

邊”的品質特徵。

36、盡杯謝茶:賓主起立,共乾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別。

茶道禮儀小知識(茶道的基本禮儀)

1.茶道的基本禮儀

茶道禮儀:第一、茶具一定要潔淨,包括茶杯、茶壺、托盤及裝茶葉的罐、盒。

第二、取茶葉要用專用的器皿----竹製或木製的茶勺,也可用不鏽鋼或陶製的勺代替,不要用手抓 第三、要用雙手敬茶,杯把在客人的右邊。敬茶時要用茶托盤,如果沒有,也要用小茶碟,一手託着小茶碟底部,一手扶着茶杯,雙手捧上。

手指不能觸及杯沿。 第四、第一杯茶要敬給來賓中的年長者,如果是同輩人,應當先請女士用茶。

第五、淺茶滿酒。說的是給客人斟酒要倒滿,敬茶只需七八分滿。

茶文化: 茶作爲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在英國,茶被視爲美容、養顏的飲料,形成了喝早茶、午後茶的時尚習俗,稱茶爲:“健康之液,靈魂之飲。”

在法國人眼裏,茶是“最溫柔、最浪漫、最富有詩意的飲品。”在日本,茶不僅被視爲是“萬病之藥”,而且在日本人在長期的飲茶實踐中,使飲茶脫離了日常物質生活需要的範圍,發展昇華爲一種優雅的文化藝能——茶道。

在我國,茶被譽爲“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使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

茶被人們視爲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徵。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

茶道包括兩個內容: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二是思想內涵。即通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爲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在唐人陸羽 《茶經》中都明顯得到體現。

古代衆多的茶道專著,儘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飲技藝上卻有一個共同點,即一切外部表現形式都是爲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鮮香甘醇”,絕非爲表演而表演。因此中國茶道要求:(一)茶具必須清洗潔淨;(二)主張用輕清之水煎茶,有條件時用泉水、江水,甚至用鬆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三)講求水沸適度。

(四)要求使用名貴優質茶具,並規定首先要將茶碗燙熱或烤熱,以便於茶湯香氣充分升揚。茶道 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

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

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爲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爲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承唐宋遺風。

茶道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爲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

宋代爲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爲新茶、甘泉、潔器爲一,天氣好爲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爲一;反之,是爲“三不點”。明代爲十三宜與七禁忌。

“十三宜”爲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鑑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爲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餚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2.有關茶道的知識及日常禮節

茶道(拼音:chá dào 英語:tea ceremony)烹茶飲茶的藝術。是一種以茶爲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爲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 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爲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宋代爲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爲新茶、甘泉、潔器爲一,天氣好爲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爲一;反之,是爲“三不點”。明代爲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爲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鑑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爲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餚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3.中國的茶道禮儀,茶藝的基本禮儀有哪些

以茶待客的六大禮儀

1、茶具清潔

泡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

2、取茶之法

如果家裏或辦公場所是用大袋子裝的一包散茶,取茶時千萬不要用手去抓茶,要用茶則或茶匙將袋中的茶取出倒入泡茶器中。

其次,茶葉要適量,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衝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衝好。

3、端茶之法

右手持杯,左手托杯底,雙手奉出才爲敬;持杯時不能抓杯口;以防唾沫濺入杯中,不要邊奉茶邊說話。

4、奉茶之法

注意先後順序,先長後幼、先客後主,應依身份的高低順序奉茶;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人趕快離開;從客人的右方奉上茶,在奉有柄茶杯時,一定要注意茶杯柄要朝向客人的順手面比如右面,這樣有利於客人手拿茶杯的柄,並禮貌地請客人喝茶;如果房間裏在開會或很安靜,奉茶時不要出聲,放下瓷杯子的同時要用小指墊在杯底以防瓷杯發出響聲。

5、添茶之法

如果客人的杯子裏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客人添茶,後再給自己添茶。

6、收茶之法

必須要等客人走後才能收茶,把茶具清洗乾淨收好,以備下次待客之用。

現代倒茶禮儀

1.先說出預備好的茶品種,然後問喝啥茶。

2.茶一定要放在盤子上拿到客人面前。

3.擺桌的時分先把盤子放在桌子上,用兩手拿茶杯墊放在客人面前。

4.擺茶杯的時分茶杯的把手到客人的右側。

5.茶勺的憑據到客人的右側放在客人面前。

6.客人喝完茶後及時把杯子拿走。

7.不給客人看到自個的背部。

奉茶時應留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爲宜。水溫不宜太燙,避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壞。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並要左手捧着茶盤底部,右手扶着茶盤的邊際,如有茶點心,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並面帶微笑,雙眼凝視對方。

4.茶道禮儀有什麼講究

泡茶技法(一):傳統泡法 一.特色:道具簡單,泡法自由十分適合大衆飲用。

二.沖泡步驟: 燙壺:將沸水衝入壺中至溢滿爲止. 倒水:將壺內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這是比較講究的置茶方式,將一茶漏斗放在壺口處,然後用茶匙撥茶入壺。

注水:將燒的水注入壺中,至泡沫溢出壺口。 倒茶: 1.先提壺沿茶船沿逆行轉圈,用意在於颳去壺底的水滴,俗稱“關公巡城”(是因爲一般壺都是紅色,剛從茶池中提出時熱氣騰騰,有如關公威風凜凜,帶兵巡城),注意磨壺時的方向,右手執壺的歡迎喝茶時要逆時針方向磨,送客時則往順時針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壺,則反之。

2.將壺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湯均勻。 3.另一種均勻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壺輪流給幾杯同時倒茶,當將要倒完時,把剩下的茶湯分別點入各杯中,俗稱“韓信點兵”。

注意倒茶時不能一次倒滿一杯,至七分滿處爲好。 分茶:將茶中的茶湯到入茶杯中,以七分滿爲宜。

奉茶:自由取飲,或由專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將壺中茶渣清出。

以備後用:客人離去後,洗杯,洗壺以備下次用。 一. 泡茶茶具 茶藝泡茶的工具種類繁多。

置茶器包括茶則、茶匙、茶漏、茶荷;理茶器包括茶夾、茶匙、茶針、茶槳;分茶器包括茶海、茶盅、公道杯;品茶器包括茶杯、聞香杯、杯碟;滌潔器包括茶盤、茶船、渣方、水方、滌方、茶巾、容則;其它還包括煮水器、香爐、奉茶盤等。 以上介紹了林林總總的茶具,但喝茶的用具絕非一定繁瑣複雜,而應由簡入繁,重在培養自己對茶葉的基本認識。

二、泡茶的注意事項 功夫茶一般一泡只衝四次:一爲皮;二三爲肉,四爲極。四衝之後,茶湯基本轉薄。

四泡茶浸泡時間應依次增加。 出茶四字決:低、快、均、盡。

出茶不可高,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不敬;快,使香味不容易散失,且可保持茶湯熱度;勻,表示對客人一視同仁;盡,茶水瀝盡,茶葉不浸泡過久,茶湯不會苦澀。 任何茶葉都不宜浸泡過久,茶湯應與茶葉分離,即泡即飲。

過濃的茶湯對身體不利,浸泡過久的茶湯會破壞茶葉特有的香氣和滋味。 三、泡茶用水 泡茶最好用山泉水,用江水最好用中間,用上茶濃,用下茶淡。

在古箏樂曲的伴奏下,主泡人薰香、淨手,先引茶入茶,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壺。

燙杯溫壺: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 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以茶奉客。

聞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

最後主泡人向客人答謝品茶,鞠躬退場。 功夫茶起源於宋代,盛行於廣東的今潮汕地區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帶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茶道形式。

功夫茶器具精緻,泡工獨特,飲用程式亦相當講究。這不但是他們工餘飯後的一種消遣,享受,也是他們交際往來的一種工具,更是迎賓敬客的重要手段。

功夫茶的茶具小巧玲瓏,非常考究。一套茶具,一般爲一壺三杯,也有兩杯和四杯的。

泡茶用的水,以泉水、井水爲最佳。泡製工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

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泡製時先將水燒開後沖茶。

衝時要掌握以下幾個要領,即:“高衝”、“低灑”、“括沫”、“淋蓋”、“燒杯熱罐”、“澄清”等。功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鬚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衝,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

首先點火煮水,並將茶葉放入衝罐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待水開即衝入衝罐中之後蓋沫。

第一衝杯,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裏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衝入蝦鬚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發,可以斟茶了。

斟茶時,四個茶杯並圍一起,以衝罐巡迴穿梭於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

潮汕人稱此過程爲“關公巡城在”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

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第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5.茶道有哪些禮儀需要注意

茶道禮節 注意事項 1、二小時的茶會喝茶常喝到三更半夜是常有的事,一個茶會以兩小時爲度,比較剛好。

因爲現今人的時間安排,都以兩小時爲一單元,若拖過二小時以上,易耽誤別人的事情。 2、茶食與茶巾及零食一般是喝茶中段以後才安排,在情緒低落時可以拿出茶食;並奉上茶巾以清潔手及口。

吃油膩食物再喝茶,會有油味,茶湯上浮有一層油會破壞茶湯。用餐完,也是一樣,要先喝一杯水清潔一下口腔, 擦手拭嘴後再喝茶。

【奉茶次序】 長幼的原則,先遇到先奉的原則。 【【奉茶法】 從客人右側倒茶時,用右手。

從客人左側倒茶時,用左手。正面倒茶時;左右手皆可。

【【客人禮節】 主人倒茶時,用手扶杯或扥以表謝意,不要自顧聊天。

6.關於茶的知識及相關禮儀

茶道的禮儀有很多講究,最早由記述的就是中國茶道,說道茶,就要說到茶的禮儀,禮儀是茶道的一部分也是其基本要求之一,即使是剛剛接觸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認爲茶道的做法簡易,也有的認爲茶道的禮儀做法十分困難。同樣的茶道禮儀,因爲理解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效果,那麼下面就同我一塊瞭解下茶道的基本禮儀。

我國曆來就有“客來敬茶”一民俗。古代的齊世祖、陸納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劉貞亮讚美“茶有十德”,認爲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時期,衆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劉禹錫、皮日休、韋應物、溫庭筠、陸游、歐陽修、蘇東坡等,他們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頌和描寫過茶葉。

在茶道的禮儀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時,應當要將茶筅清洗乾淨,而在客人面前,將茶筅洗淨,然後輕敲三下舉起兩下後,便完成了清洗的動作,而在結束的時候,則是先用熱水將茶碗中的餘茶洗淨,然後在用熱水洗淨茶筅,最後輕敲兩下後舉起,如此便完成了結束時的清洗動作。即使同樣是茶筅,但是開始和結束時的意義卻有不同,請不要加以混淆。

除此之外,在品嚐茶的時候,在手中茶碗要往哪個方向轉動呢?這也是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在喝茶的時候轉動茶碗,是爲了要避免從正面飲用的意思,將茶碗轉動一圈半,並離開茶碗的正面後,便可以開始飲用,而飲用完後再加以清潔嘴角所碰觸之處,然而將茶碗轉回正面,如此重複。契踱啦茶泡好了,你就準備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麗的顏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圍環境。在你自己創造的輕盈和秀麗中呼吸。其中蘊含的道理是:當你使周圍的世界平安美麗時,你的心和頭腦就有了相同的心境。奧登啡以上是茶道的一些基本禮儀的介紹,茶道的禮儀細節很多,喜歡茶道茶藝的人可以學習和借鑑一下,其實最基本的奉茶之道,就是客戶來訪馬上奉茶。奉茶前應先請教客人的喜好,如有點心招待,應先將點心端出,再奉茶。

7.茶禮儀有哪些

1)奉茶者的禮儀

茶不要裝得太滿,以八分滿爲宜。水溫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

同時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端出的茶色要均勻,並要配合茶盤端出。左手捧着茶盤底部,右手扶着茶盤的夕卜線。如有點心則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

上茶時應向在座的人說聲:“對不起!”再以右手端茶,從客人右方奉—上,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並說:“這是您的茶,請慢用!”奉茶時,應依職位的高低順序先端給不同的客人,再依職位高低端給自己公司的接待同仁。

以咖啡或紅茶待客時,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邊。此外要替每位客人準備一包砂糖和奶精,將其放在杯子旁(碟子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2)飲茶者的禮儀

注視奉茶者,並誠懇地說聲:“謝謝。”

在商務活動中,當別人奉茶時不要以手去接,以免增加奉茶者的困擾。但若是領導或長輩親自給你奉茶,則要起身雙手恭敬地迎接。受人招待奉茶時,如無法說感謝,要以和藹的眼神予以奉茶者回應,絕不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這是非常失禮的行爲。如需調和糖與奶精,應在調好之後茶匙橫放在碟子上,再以右手端起杯子(除非你慣用左手)。

喝茶時,不需將杯墊一起端起,以單手端起茶杯,另一手輕扶杯墊,預防杯墊掉落即可。但若坐在矮茶几旁,則必須連同杯墊一起端起,以免不慎打翻。喝茶時不可出聲,尤其是喝功夫茶時,不要因怕將茶葉喝人口中而用嘴濾茶,女口果發出聲音是十分不雅的,女士喝茶先用化妝紙將口紅輕輕擦掉些,以免口紅印留在杯子上。

8.茶道的基本禮儀是怎樣的

在茶道的禮儀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時,應當要將茶筅清洗乾淨,而在客人面前,將茶筅洗淨,然後輕敲三下舉起兩下後,便完成了清洗的動作,而在結束的時候,則是先用熱水將茶碗中的餘茶洗淨,然後在用熱水洗淨茶筅,最後輕敲兩下後舉起,如此便完成了結束時的清洗動作。

即使同樣是茶筅,但是開始和結束時的意義卻有不同,請不要加以混淆。 除此之外,在品嚐茶的時候,在手中茶碗要往哪個方向轉動呢?這也是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

在喝茶的時候轉動茶碗,是爲了要避免從正面飲用的意思,將茶碗轉動一圈半,並離開茶碗的正面後,便可以開始飲用,而飲用完後再加以清潔嘴角所碰觸之處,然而將茶碗轉回正面,如此重複。 茶泡好了,你就準備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麗的顏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圍環境。

在你自己創造的輕盈和秀麗中呼吸。其中蘊含的道理是:當你使周圍的世界平安美麗時,你的心和頭腦就有了相同的心境。

然而,諸如此類的茶道禮儀作法,事實上是有相當的意義的。

- 誰知道鐵觀音功夫茶茶藝二十八式的解說詞嚒?

第一道:焚香除妄念 俗話說:“泡茶可修身養性,品茶如品味人生。”古今品茶都講究要平心靜氣。“焚香除妄念”就是通過點燃這支香,來營造一個祥和肅穆的氣氛。  

第二道:冰心去凡塵 茶,致清致潔,是天涵地育的靈物,泡茶要求所用的器皿也必須至清至潔。“冰心去凡塵”就是用開水再燙一遍本來就乾淨的玻璃杯,做到茶杯冰清玉潔,一塵不染。

第三道:玉壺養太和 鐵觀音茶屬於芽茶類,因爲茶葉細嫩,若用滾燙的開水直接沖泡,會破壞茶芽中的維生素並造成熟湯失味。只宜用80攝氏度的開水。“玉壺養太和”是把開水壺中的水預先倒入瓷壺中養一會兒,使水溫降至80度左右。  第四道:清宮迎佳人 蘇東坡有詩云:“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清宮迎佳人”就是用茶匙把茶葉投放到冰清玉潔的玻璃杯中。  第五道:甘露潤蓮心 好的鐵觀音茶外觀如蓮心,乾隆皇帝把茶葉稱爲“潤心蓮”。“甘露潤蓮心”就是再開泡前先向杯中注入少許水,起到潤茶的作用。  

第六道:鳳凰三點頭 衝破鐵觀音茶時也講究高沖水,在沖水時水壺有節奏地三起三落,好比是鳳凰向客人點頭致意。  

第七道:碧玉沉清江 衝入熱水後,茶先是浮在水面上,而後慢慢沉入杯底,我們稱之爲“碧玉沉清江”。

第八道:觀音捧玉瓶 佛教故事是中傳說觀音菩薩場捧着一個白玉淨瓶,淨瓶中的甘露可消災祛病,救苦救難。茶藝小姐把泡好的茶敬奉給客人,我們稱之爲“觀音捧玉品”,意在祝福好人們一生平

安。  

第九道:春波展旗 這道程序是鐵觀音茶茶藝的特色程序。杯中的熱水如春波盪漾,在熱水的浸泡下,茶芽慢慢地舒展開來,尖尖的葉芽如,展開的葉片如旗。一芽一葉的稱爲旗,一芽兩葉的稱爲“雀舌”。在品鐵觀音茶之前先觀賞在清碧澄淨的茶水中,千姿百態的茶

芽在玻璃杯中隨波晃動,好像生命的綠精靈在舞蹈十分生動有趣。  

第十道:慧心悟茶香 品鐵觀音茶要一看、二聞、三品味,在欣賞“春波展旗”之後,要聞一聞茶香。鐵觀音茶與花茶、烏龍茶不同,它的茶香更加清幽淡雅,必須用心靈去感悟,才能夠聞到那春天的氣息,以及清醇悠遠、難以言傳的生命之香。  

第十一道:淡中品致味 鐵觀音茶的茶湯清純甘鮮,淡而有味,它雖然不像紅茶那樣濃豔醇厚,也不像烏龍茶那樣巖韻醉人,但是隻要你用心去品,就一定能從淡淡的鐵觀音茶香中品出天地間至清、至醇、至真、至美的韻味來。

第十二道:自斟樂無窮 瓶茶有三樂,一曰:獨品得神,一個人面對青山綠水或高雅的茶室,通過品茗,心馳宏宇,神交自然,物我兩忘,此一樂也;二曰:對品得趣。兩個知心朋友相對品茗,或無須言即心有靈犀一點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腸,此亦一樂也;三曰:衆

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師”衆人相聚品茶,互相溝通,相互啓迪,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道德知識,這同樣是一大樂事。在品了頭道茶後,請嘉賓自己泡茶,以便通過實踐,從茶事活動中去感受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無窮樂趣。 

小編:新康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