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採茶戲的歷史

採茶戲的歷史

採茶戲是一種流傳於湖南、江西、安徽等地的傳統民間戲曲。它起源於明清時期,主要流傳於南方的茶園和農村地區。最初是在春季茶葉採摘季節中演出,爲茶農們提供一種娛樂方式,同時也展示了他們的生活和工作。

採茶戲通常以唱詞、音樂、舞蹈和雜耍爲主要表現形式,它的表演內容主要以農民勞動、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爲主要素材,充滿了鄉土氣息和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

隨着時間的推移,採茶戲的表演形式逐漸演化和發展,出現了不同的流派和變種,如安徽的泥濘採茶戲、江西的紅旗採茶戲等。在現代社會,採茶戲已經成爲了一個具有文化歷史價值和藝術魅力的戲曲形式,並逐漸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喜愛。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採茶戲歷史

所謂採茶戲,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一種戲曲類別。

在各省,每每還以流行的地區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來加以區別。

如廣東的“粵北採茶戲”,湖北的“陽新採茶戲”、“黃梅採茶戲”、“蘄春採茶戲”等等。

這種戲,尤以江西較爲普遍,劇種也多。

如江西採茶戲的劇種,即有“贛南採茶戲”、“撫州採茶戲”、“南昌採茶戲”、“武寧採茶戲”、“贛東採茶戲”、“吉安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和“寧都採茶戲”等。

這些劇種雖然名目繁多,但它們形成的時間,大致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這一階段。

起源

江西採茶戲,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採茶戲與盛產茶葉有關。

明朝,贛南、贛東、贛北茶區每逢穀雨季節,勞動婦女上山,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以鼓舞勞動熱情,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被人稱爲"採茶歌"。

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爲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醜,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

江西採茶戲總的特點是:表演歡快,詼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羣衆喜愛。

從唱採茶歌發展爲採荼戲有幾個階段。

採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僅有四句唱詞,如"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

"這種小曲生動活潑,委婉動聽。

採茶歌再經發展,便由來茶小曲組成了"採茶歌聯唱",名曰"十二月採茶歌"。

如"正月採茶是新年,姐妹雙雙進茶園,佃了茶園十二畝。

當面寫書兩交錢。

二月採茶......。

"後來,"十二月採茶歌"又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燈綵行列,成爲"採茶燈","採茶燈"的主要唱調是[茶黃調]、[摘茶歌]、[看茶調]、[報茶名]等。

它由姣童扮成採茶女,每隊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長者二人爲隊首,手持花籃,邊唱邊舞,歌唱"十二月採茶"。

這種"採茶燈"形式簡單,純屬集體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採茶戲邁了一步。

明朝,盛產名茶的贛南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茶農爲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採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採茶爲內容的節目。

即從"採茶燈"中八個(或十二個)採茶女中分出二人,爲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個隊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醜的"三角班"。

姐妹二人表演上山採茶,手持茶籃,邊唱邊舞,唱着"十二月採茶歌"(每人輪唱六個月);扮丑角的手持紙扇在中間穿插打趣。

這就是原始節目《姐妹摘茶》。

再後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哥賣茶、盤茶等細節,丑角扮成乾哥賣茶,便更名爲《送哥賣茶》。

這種採茶燈(又名"茶籃燈")的演出已是採荼戲的雛型了。

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又涌現了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 由二旦一醜或一旦一醜扮演的小戲,如《秧麥》、《挖筍》、《補皮鞋》、《撿田螺》、《賣花線》、《磨豆腐》等等,因用採茶調演唱,一唱衆和,尚無管絃伴奏,便統名爲"採茶戲"。

採茶戲因是從民間歌舞、燈綵發展形成的地方戲曲,演出劇目又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其音樂唱腔又多民歌風味,故深受人民羣衆喜愛。

贛南採茶戲最早出現於

  贛南採茶戲最早出現於江西省贛州市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贛南採茶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並且是贛州市地方傳統戲劇,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贛南採茶戲是在多元化的客家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唱腔屬於連曲體。

  贛南採茶戲最早出現於

  贛南採茶戲是江西省贛州市的地方傳統戲劇,它最早出現於江西贛南市安遠縣九龍山一帶,距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贛南採茶戲是以九龍茶燈爲基礎,並吸收贛南地方民間藝術而形成的,主要流行於贛南、粵北和閩西地區。

  贛南採茶戲從孕育到成型主要經歷了採茶歌、茶籃燈、採茶戲等三個階段,採茶歌起源於明代,並隨着茶葉交易在江南地區廣爲傳唱,明末時出現了“開茶市”,就有了茶籃燈表演,後來在茶籃燈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以“三角班”爲基礎的採茶戲形式。

   贛南採茶戲的特點

  贛南採茶戲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並且是贛州市地方傳統戲劇,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贛南採茶戲是在多元化的客家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客家燈茶歌舞、山歌、小調市採茶戲的音樂核心,唱腔屬於連曲體。

欽州採茶劇的歷史及演變

欽州各縣(區)的“採茶戲”與其他民間藝術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一說與民間木魚說唱的關係十分密切。一八六七年,欽縣(現在的欽南區、欽北區)“新半月茶會”的帶班師傅何全龍是最早將木魚說的唱本改編爲“茶花”唱本的人,並吸收“南言”作爲演唱“採茶”(小戲)的基本唱腔。

到光緒三十二年(一九○六年),欽縣“石頭塘採茶班”的班主易演升大膽嘗試將木魚說唱本改編爲大戲。易演升的改革大獲成功,其改編的劇目如《董永賣身》、《陳三磨鏡》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據老藝人陸德升講,到了二十八年(一九三九年),承傳下來的34出傳統採茶戲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木魚說唱之本。此外,“採茶戲”還與江西的茶籃燈、廣西的採調以及廣東的粵劇有着密切關係。

清道光廿六年(一八四六年),江西有位客商來到廣西經商,曾把江西茶籃燈傳到靈山的六秀村,使之逐漸形成今天的採茶戲。

到了初年,“採茶戲”在靈山已經很盛行。最早的“採茶戲班”是伯勞的“六秀採茶班”,繼“六秀採茶班”之後,其相鄰的武利安金村、伯勞鄧陽村、那龍中靈村,都相繼成立了採茶班。

據調查考證,這樣的採茶班在靈山縣有幾十個之多,排演了很多流傳在民間的以故事爲藍本編成的採茶戲。

到了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欽縣採茶老藝人陸德升和郭德升也開始吸收廣西彩調情調,主要吸收唱腔、行當劃分和增加音樂伴奏,使採茶更有了一種清新風格。解放後,沙埠採茶隊花旦錢秀鳳,拜著名粵劇演員朱劍秋爲師,從而吸收了粵曲的一些吹奏曲牌,使採茶戲更臻完美。

早期的“採茶燈”、“採茶舞”、“採茶歌”,其題材主要以勞動與愛情爲主,當演變成有故事、有情節、有人物的“採茶戲”後,戲劇的題材更廣泛了。有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和鬥爭的,有表現普通羣衆的愛情的。

但不管表現哪方面的內容,都離不開表現人的命運。生離死別和悲歡離合,一直都是舊採茶戲的主題。

這方面的劇目很多,如《陳三磨鏡》、《朱買臣》、《屎坑墳》、《殺狗獻米》、《高文舉》、《張飛審瓜》、《王五打鳥》、《劉二姐鬧嫁》、《馬京與嗎涼》、《倫文全敘》、《隔河看親》等等。

解放後,各地“採茶戲班”和文化部門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方針的指引下,堅持移植和排演了歌頌黨的領導,表現人民羣衆翻身得解放,努力生產建設家園的劇目。

如《打銅鑼》、《賣瓦》、《山村醫療站》、《鳳眼》、《一分錢》、《無意姻緣》、《買肥記》、《一見親人》、《戲家公》、《定女婿》、《荔枝熟了》等劇,因題材現代,內容貼近生活,深受羣衆的歡迎。

《無意姻緣》在欽州大戲院連演16場,場場爆滿;下鄉巡迴演出200多場,場場獲得觀衆的鼓掌喝彩。

《戲家公》參加一九九一年廣西第三屆戲劇展獲“桂花”二等獎;《定女婿》在參加2000年欽州市民族民間文藝調演獲二等獎後,被廣西戲劇家協會選送參加當年中國劇協舉辦的“鄭成功”百優小品小戲的比賽。

擴展資料

欽州採茶戲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起源於江西省,約在1778年傳入欽州,經過200多年的變革,今已成爲具有欽州特色的地方採茶戲。

戲種

欽州採茶戲屬於戲曲範疇的民間歌舞劇體系。表演方面,歌舞性強,詼諧風趣;音樂方面,屬聯曲體。表演特點是歡樂、活躍、開朗。演唱時男女同腔同調。旦角過去用假嗓(男扮女裝),到了二十一世紀用真嗓翻高八度;語言方面,用本地方言-—白話演唱,通俗易懂。

其中最有自己特色的,是它的基本唱腔《南音》和小生、小丑的基本舞步《七點梅》。《南音》是從本地民間說唱《木魚曲》演變過來的,它不但善於敘事,而且在演唱時通過節奏、感情等方面的不同處理,能表現各種人物性格及不同情緒,因而藝人把它作爲“萬能唱腔”使用。

《七點梅》是在矮步的基礎上發展成的。它與《南音》唱腔配合在一起,邊舞邊唱,既顯得歡快、活躍,又帶點詼諧、風趣。在一出採茶戲中,小丑、小生的戲最多,而他們每唱《南音》時都要踩踏舞步《七點梅》。這就把欽州採茶戲的地方特色,更加突出地顯露出來了。

欽州採茶戲的傳統劇目,可分爲採茶歌舞、小戲、大戲三大部分。據不完全統計,採茶歌舞有《正茶》等10多個;小戲有《吊蛤》等50多出;大戲有《舜兒》等60多出。

現狀

欽州採茶戲是羣衆所喜聞樂見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較廣。至1989年底,全市有營業性的業餘採茶戲隊22隊418人:專業性的欽城、兆雅兩個採茶劇團共35人。這些採茶戲隊活躍和豐富了城鄉文化生活。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欽州採茶戲

採茶戲(桂南採茶戲)是怎麼樣的?

桂南採茶戲於清代中葉從江西贛南經粵北傳入桂南,距今約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根據其襯詞的特點,採茶戲也被稱爲“籲嘟呀”。桂南採茶戲廣泛流傳於廣西東南部的玉林各縣以及欽州、梧州和南寧等市的部分縣區。?桂南採茶戲屬“三小戲”,以小生、小旦、小丑爲主演,也叫“三角班”。它最初是以“十二月採茶”爲主要內容的歌舞演唱,後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開荒、點茶、探茶、採茶、炒茶、賣茶等情節,形成一整套反映茶農勞動和愛情生活的歌舞。表演時通常由一人扮作茶公,兩人扮作茶娘,在歌舞中穿插一些有情節的生活小戲。桂南採茶戲中演唱歷史故事或民間傳說的被稱作“採茶串古”,多爲喜劇、鬧劇。另外還有一些受彩調影響而出現的劇目,如《賣紅線》、《賣水粉》、《賣雜貨》、《斬柴得妻》、《剃頭二借妻》、《虔誠娶妻》等。後因受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避難廣西的粵班影響,桂南採茶戲中後來出現了《倒亂鴛鴦》、《高文舉》、《陳三磨鏡》等大戲,總體風格發生較大改變,已不再是早年的採茶小戲。桂南採茶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爲鑼、鼓、鈸、木魚、嗩吶、笛子、二胡,道具有綵帶、錢鞭、花扇和手絹等。其演唱曲牌,一是茶腔,即原套採茶曲調;二是茶插,即以“南昌小曲”、“四季蓮花”爲基礎,吸取各地民間小曲而成。唱腔語言以客家話爲主,地老話爲輔,唸白多爲韻白。?桂南採茶戲載歌載舞,活潑熱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它與當地羣衆的文化生活、審美情趣密不可分,其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得到舉世一致的認可。2006年採茶戲(桂南採茶戲)已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桂南採茶戲的歷史淵源

桂南採茶戲於明末(公元1628年前後)從江西贛南傳入博白,由唱竹馬發展爲載歌載舞的唱採茶,根據襯詞的特點,又叫“籲嘟呀”,清代已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到了逐步發展成熟,成爲戲曲中的劇種。解放後,在廣東粵西欽州一帶流傳的採茶戲被稱爲“合浦採茶”,在廣西玉林五屬流行的叫“玉林採茶”,後因欽州劃歸廣西,纔將兩者合併,正式定名爲“桂南採茶”,與桂北彩調齊名,稱爲姐妹藝術。桂南採茶戲在“雙百”方針指引下蓬勃發展,博白縣採茶戲普及面廣,先後成立了300多個劇團(隊)。1978年成立了專門從事採茶戲研究機構——採茶戲曲藝術研究組。1982年經自治區文化廳批准,將原縣專業表演團體文工團改名爲——博白縣採茶劇團。

萍鄉採茶戲是怎樣誕生的?

那是明代的時候,江西茶葉名揚海內。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紛紛來到江西採購茶葉。

到了清代乾隆年間,一支來自湖南的茶葉商隊穿越了江西與湖南的交接,進入到江西萍鄉地區。

這支商隊進入萍鄉之後,受到了當地民衆的歡迎,當地的茶農熱情地帶領他們參觀了茶園,並且組織當地能歌善舞的藝人,在吃飯的時候,爲來自湖南的商人表演了極具特色的採茶燈戲。

在茶園的茶樹下,湖南商人與茶農席地而坐,一邊品茶一邊欣賞表演。

一陣音樂聲響起,16名嬌小的童伶扮成採茶女,每隊8人手持花籃魚貫而入,來到他們的面前邊唱邊舞,手中做着採摘茶葉的姿勢,口中唱道:

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

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

歌聲清脆婉轉,歡快明亮,讓人聽了之後就覺得心情愉悅。

在湖南商隊之中,有一個商人帶着的兩個僕人有一手絕活,那就是湖南花鼓。

這兩個僕人看到童伶們的表演,一時間也感覺技癢難耐,於是向主人請示了一下,拿着花鼓來到了童伶中間,加入了表演隊伍。

花鼓聲咚咚響起,僕人一邊敲打花鼓,一邊踩着鼓點載歌載舞。

童伶與僕人一同表演,雙方誰也不甘心被對方壓制,於是紛紛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夠打敗對方。

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兩個表演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童伶與僕人配合的十分順暢,就彷彿彼此之間排練過很長時間一樣。

商人與茶農同時發現了這種情況,他們發現加入了湖南花鼓成分的萍鄉採茶燈戲更加活潑歡快,比之前的採茶燈戲要增色不少。

於是茶農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讓表演採茶燈戲的童伶與商人帶來的會湖南花鼓的僕人互相學習,一起豐富採茶燈戲。

茶農的想法得到了湖南商人的贊成,畢竟湖南人相比一時新鮮的採茶燈戲更喜愛來自家鄉的花鼓戲多一些。如果能讓採茶燈戲與花鼓戲結合在一起,那麼就算來到了萍鄉,也能欣賞到家鄉的戲曲,那也是一種享受。

最後,商人帶着茶葉滿載而歸,他的僕人留在了萍鄉地區,與茶農的表演隊互相學習。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萍鄉採茶燈戲中漸漸加入了湖南花鼓的味道,形成了具有湘贛特色的採茶戲。

萍鄉採茶戲,是產生、流行於江西萍鄉與江西、湖南交界地區的一種載歌載舞、鄉土風味濃郁的地方戲曲。曾被譽爲“江西的評彈”、“一朵絢麗多姿的山茶花”。

1895年,安源煤礦開採,湖南花鼓戲傳到萍鄉,給萍鄉採茶戲的影響很大。《吳燕花》、《武功山英雄傳》、《萍瀏醴大起義》等劇目或取材於民間傳說,或取材於近代歷史。曲調分花鼓調、燈綵詞調、歌腔、民歌小調兩種。

採茶戲內容貼近廣大勞動羣衆生活,它人物少,佈景簡單,與其他戲曲程式相比,更具生命力,尤其便於山區流行。

所以,自採茶戲在江西誕生後,很快傳遍與之相鄰的閩、粵、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區,競相傳演,蔚然成風,成爲客家人最喜愛的戲曲形式之一。

萍鄉採茶戲在明代是自演自娛的,屬於“自樂班”時代,是受到社會上的尊敬的。因爲當時演出《九龍山摘茶》這類燈戲,內容大都是歡慶昇平的,如戲中的擺字燈,就有“天下太平”的擺字表演。

到了演雜套戲的三角班時代,由於劇目的內容,大都是以男女愛情爲題材,而表達愛情的觀點與方式。如《反情》、《睄同年》。

有的還以喜劇的方式,從反面對社會的現實生活進行諷刺、揭露、批判,如《大勸夫》、《滿妹賀喜》等。

萍鄉採茶戲歌唱細膩見長,吳儂軟語娓娓動聽;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橫生。尤其客家鄉音演唱,抑揚頓挫,輕清柔緩,弦琶琮錚,十分悅耳。經過歷代藝人的創造發展,曲調流派紛呈,風格各異。被後人稱爲“江西的評彈”。

粵北採茶戲的歷史沿革

採茶戲是全國唯一以茶文化發展而成的劇種。

關於粵北採茶戲的來源,民間至今有幾種說法:有的認爲來自江西贛南的採茶戲,有的認爲來自湖南道州的採茶戲,還有的則認爲是由粵北本地的“花燈”“紙馬”等民間歌舞發展形成的。戲曲專家認爲,粵北採茶戲是在粵北山歌、山調和民間燈綵歌舞的基礎上,吸取贛南和湖南益州民間藝術精華,創造而成的地方戲種。

據史料記載,採茶戲最早形成於明末江西贛南的安遠縣,從元宵、春節時的“九龍茶燈”發展成贛南採茶戲後,分別經大餘、粵北南雄梅嶺古驛道及“三南”(贛南地區的全南、龍南、定南三縣)傳入粵北和粵中東江、韓江流域,再與當地山歌結合,最後逐漸發展成爲如今的粵北、粵東採茶戲。

粵北採茶戲已有200年左右的歷史,舊稱唱花燈、唱花鼓、採茶戲、大茶或三腳班,以韶關市爲中心,主要流行在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區、仁化、樂昌、翁源、乳源、新豐、連平、和平、龍川、河源、梅縣區、五華、興寧、大埔、佛岡、清遠、英德、連縣、連南、連山等區縣,是廣東六大劇種之一。

五華採茶戲亦稱粵東採茶戲。作爲流傳在民間的傳統戲劇,它最初主要分佈在五華縣的安流鎮、龍村鎮、橫陂鎮、水寨鎮、華城鎮、岐嶺鎮、長布鎮、潭下鎮等。其多表現民間題材,具有濃郁的田野泥土氣息和勞動象徵。表演時載歌載舞,對答酬唱,抒情逗趣,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粵東採茶戲,人稱南國百花園中的奇葩。

據《五華縣誌》記載,五華採茶戲大約在清代乾、嘉年間由江西贛南移民傳過來,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據《嶺山筆記》載:“粵俗歲之正月,飾兒童爲綵女,爲隊12人,手持花籃,籃中燃一寶燈,絮如絳紗,以組爲大圈緣之,踏歌,歌十月採茶,俗稱‘茶籃燈’、‘燈子戲’。”可見採茶戲很早就在粵東客家地區流行。

粵北採茶戲是怎樣形成的?

關於粵北採茶戲的來源,民間一直有幾種說法。有的認爲粵北採茶戲來自江西贛南的採茶戲,有的認爲來自湖南道州的採茶戲,還有的則認爲是由粵北本地的“花燈”、“紙馬”等民間歌舞發展形成的。

其實,粵北採茶戲是在粵北山歌、山調和民間燈綵歌舞的基礎上,吸取贛南和湖南益州民間藝術精華,創造而成的地方戲種。

據史料記載,採茶戲最早形成於明代末期江西贛南的安遠縣,從元宵、春節時的“九龍茶燈”發展成贛南採茶戲後,分別經大餘、粵北南雄梅嶺古驛道及“三南”也就是贛南地區的全南、龍南、定南三縣傳入粵北和粵中東江、韓江流域,再與當地山歌結合,最後逐漸發展成爲如今的粵北、粵東採茶戲。

粵北採茶戲已有200年多的歷史,以韶關市爲中心,主要流行在粵北的南雄、始興、曲江、仁化、樂昌、乳源、新豐、連平、和平、龍川、河源、梅縣、五華、興寧、大埔、佛岡、清遠、英德、連縣、連南、連山等縣,是廣東六大劇種之一。

粵北採茶戲的種類包括原有的“南雄燈子”、“韶南大茶”和“連陽調子”三種派別,都用粵北客家方言演唱。

在清代,連縣有何家子弟堂調子班,南雄縣有裏溪燈班,曲江縣有老樂羣英、樂羣英大茶班。

在20世紀初,粵北地區的採茶戲,逐漸由農村走向省內省外的市鎮演出,廣東省其他地區和外省的一些劇種也常來這些山區縣演出。

通過與江西、湖南一些劇種的交流,採茶戲的音樂和表演得到豐富,在原來的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陸續編演了《壺瓶記》、《九蓮寶燈》、《八寶山》等人物情節比較複雜的古裝戲,還有少量的神話戲和公案戲。

南昌採茶戲的緣起

南昌採茶戲是具有代表性的江西採茶戲之一,而江西採茶戲是中國採茶戲的始祖,主要發源於贛南信豐、安遠一帶。“贛南茶事興盛,歷史悠久。”據說,宋、明、清三代,贛南均有名茶列爲貢品,當地漢族勞動人民都爲繁榮的茶事而載歌載舞。衆所周知,在茶葉生產中,首要工序就是採茶。在翠綠山野與明媚的春光中,人們一邊勞動,一邊唱着山歌,既消除了疲勞,也抒發了感情,“採茶歌”由此而來。而採茶歌與民間舞蹈相結合,則是在許多年以後的新春之際,隨民間各種燈綵在鄉村表演,即形成採茶燈戲的演出,這便是採茶戲的最早雛形。採茶燈戲中所演唱的採茶歌爲“十二月採茶歌”,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順採茶”,從正月唱到十二月;二是“倒採茶”,從十二月唱到正月;三是“四季茶”,則唱一年的春夏秋冬。演唱時,舞者口唱“茶歌”,手提“茶籃”作道具,載歌載舞,從而形成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採茶燈戲,俗稱“茶籃燈歌”。

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成幾路向外發展,除遠至閩、粵、湘、桂諸省區所形成的支系之外,在江西省境內即形成了贛東、贛西、贛南、贛北、贛中五大流派。南昌採茶戲屬於贛北流派,至今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發脈於載歌載舞的採茶燈戲,扮唱《十二月採茶歌》及各種民間小調,以南昌、新建兩縣爲中心起步、發展起來的。

據史料記載,清朝道光末年,採茶戲由燈綵演變成戲曲。清朝光緒年間,南昌採茶戲在南昌禾埠起班。當時的劇目多爲“二小”(小丑、小旦)扮演,如《攀筍》、《賣棉紗》等。之後,隨着劇情的需要,“二小”逐漸發展爲“三小”(小丑、小旦、小生),如《下南京》、《賣花線》等,因此民間俗稱採茶燈爲“三角班”。後來,這種表演已不侷限於表現茶事了,而是出現了大量表現日常生活內容的小戲,到了這時,“半班”也就因此宣告誕生了。“半班”則已基本形成爲採茶戲班的規模,有十幾二十人,有服裝、道具和樂隊,已能夠上演差不多完整的各種劇目,所以很受鄉間民衆的歡迎。

高安的採茶戲文化

高安採茶戲

古稱“江右上縣”的高安,有着深厚的文化積澱,而高安採茶戲則是這塊古老土地上勤勞智慧的人民孕育出的一罈老酒,噴發着醉人的醇香。高安的農民或在蠶桑耕種之中,或在收穫喜慶之際,有感而發,信口引吭,一人呼,衆者和,管絃助興,鐃鈸取鬧,儺面雉首,相聚而樂,於是,一個古老的劇種便在農民們不經意的嬉鬧中誕生了。

縱覽高安採茶戲形成發展的畫卷,最引人注目讓人激動的還是建國以來的那部分,經過百年的演繹發展,高安採茶戲形成了語言通俗質樸、唱腔淳婉清越、表演風格亦莊亦諧的藝術特色。曾被斥爲“有乖禮俗”的野樂已登上藝術大雅之堂,成爲在全國頗有影響的江西四大地方劇種之一。至今,贛中、贛西等地多個縣市劇團演出劇種均爲高安採茶戲。

高安採茶劇團貫徹“二爲”方向和“雙百”方針,以強盛的生命力創造了一個個輝煌。劇團曾於1959年在廬山黨的八屆八中全會上爲、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獻演《四九看妹》。當年10月經宜春地委決定,一次從高安地方劇團調去15名演員,成立宜春專區地方劇團。進入60年代中期,高安採茶戲再度進京,地採、高採在中南海懷仁堂爲領導聯袂演出《小保管上任》,引起轟動。隨即此劇在全國贏得一片喝彩,由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拍攝成舞臺藝術片公映。高安採茶戲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既注重弘揚時代主旋律,又保留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底蘊,充分展現了贛中文化的濃郁風情。地採、高採致力於對戲劇內涵的開掘和表現手法的創新,編、導、演、音、舞美等各方面均進入成熟階段。1979年地採《孫成打酒》劇組進京參加建國三十週年獻禮演出,榮獲一等獎。爾後,《郎當索》、《樟樹坳風情》、《只要你過得比我好》、《斷雞》等劇目在歷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均奪得一等獎;《一家人》、《鄉潮》、《寒儒求監》也獲得較好成績。《寒儒求監》、《斷雞》還獲得華東“田漢戲劇獎”二、三等獎。1991年,高安採茶劇團又奉調進京參加首屆“中國民族文化博覽會”,榮獲“稀有劇種演出特別獎”。不久,由高安採茶劇團與江西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孫成打酒》榮獲第八屆全國戲曲電視劇評比二等獎、全國第十四屆“飛天獎”短篇戲曲電視劇二等獎(一等獎空缺)。電視臺、江西電視臺緊接着又將高安採茶劇團的《南瓜記》、《斷雞》、《四九看妹》、《遊湖》搬上熒屏,拍成舞臺藝術片與專題片向全國播放。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宜春地區採茶劇團創作演出的大型高安採茶戲《木鄉長》一舉奪得第四屆江西省玉茗花戲劇節劇目一等獎及編、導、演一等獎,緊接着又榮獲“全國戲曲現代戲交流演出”優秀演出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和編、導、演單項“文華獎”,劇本獲“曹禺戲劇文學獎”,並參加四川成都第五屆中國藝術節演出。

高安採茶戲好戲連臺,人才輩出。50年來,這塊紅土地不但集結和造就了諶國泰、黎花英、羅運憨、吳其多、彭金花、劉如南、黃銀泉、彭金城等幾代表演藝術家,也培養了黃凱、馬正太、漆薪傳、胡桔根、趙日祥、劉敏濤等著名編導作曲家,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和創作功力一直爲贛中老表津津樂道。

高安採茶戲聲腔藝術之淺見

作者:生花妙筆

戲曲的聲腔藝術主要分兩大類:一是“板腔變化”型,二是“曲牌連綴”型。高安採茶戲則屬於後一種類型。

由於歷史的原因,這種地方戲小劇種;在唱腔旋律上,曲式結構簡單,聲調樸實無華。一般是上、下兩句爲一個曲調,反覆吟唱;節奏變化較少,行腔也不多。大多演繹鄉土氣息濃郁,富有草根平民階層生活情趣的故事或情節。如“王婆婆罵雞”、“四九看妹”、“補背褡”、“姑嫂觀燈”等,表演載歌載舞,語言詼諧活潑,像東北“二人轉”,爲贛西地區人民羣衆所喜聞樂見。

地方戲小劇種,調多腔少。既是其特色,也有一定侷限。所以,要表現歷史的、現代的重大題材,演繹較爲複雜的劇情,刻劃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詮釋跌宕起伏、矛盾衝突激烈的大戲;在音樂唱腔上難免力不從心。因此,就需要吸收板腔變化型劇種所具有的吐字行腔講究韻律,唱和極富藝術表現力的特點。

高安採茶戲的基本主曲,稱“老本調”。通過戲曲音樂工作者和演員們的共同努力,經過充分吸收京劇及其它劇種的板式變化等有益因素,在保留原曲調基本旋律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與創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許多唱腔的設計,非常成功。當它們一問世,就得到廣大羣衆的認同,膾炙人口的經典唱腔,久唱不衰,成爲贛西老表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

戲劇音樂的創作,是作曲者根據戲曲故事情節的敘述要求,在音樂主題旋律的篩選,人物性格的刻畫,戲劇矛盾衝突的處理,劇種曲牌音樂特色的靈活運用上,來進行通盤構思的。除此以外,還需要通過在演唱方面有一定表現能力的演員去完成。因爲,戲曲樂譜,從某種意義上講,還只停留在紙面上的平鋪直敘。要把它唱好,唱出有該劇種的特色、韻味,唱出人物的性格特徵,並與觀衆產生共鳴,給人以美的享受,則完全依靠演員的演唱技巧和功力。人們常說,演員的唱腔是戲曲音樂的二次創作就是這個道理。

老北京人常把看戲說成是聽戲;您如果說去看戲,人家就會講您是外行了。戲迷們對劇目的情節、演員的裝扮、表演等都非常瞭解和熟悉。百聽不厭的是演員的唱腔,往往是遇到有大段唱腔的時候,乾脆閉目聆聽,以掌擊拍;當聽到絕妙之處,會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叫好。這與現如今講的“互動”,如出一轍。

有成就的演員唱腔非常有特色,因爲同一段唱腔,不同的人來唱,風格、韻味就截然不同,甚至有天壤之別。所以在京劇界同是旦角行當,會出現梅、程、尚、荀“四大名旦”。以至不同流派,爭奇鬥豔,異彩紛呈。

由“老本調”衍生的諸多“花旦本調”、“服藥調”、“逃調”、“鋤棉花草調”、“小花調”、“本調悲腔”等,經戲曲音樂創作者及演員的共同努力,繼承傳統,推陳出新。將“曲牌連綴體”與“板腔變化體”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到採茶戲唱腔的拖腔、花腔、曲牌的轉換中去。着重在聲腔、情感、吐字、韻味上下功夫,這種創造性的藝術再加工,極大地豐富了高安採茶戲的藝術表現力。正如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所倡導的“移步不變形”。特色還在,韻味猶存,爲演繹大戲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實踐證明,這樣的發展思路是正確的,確有可圈可點之處,新瓶老酒,使之更加醇香綿長,回味無窮。

著名高安採茶戲表演藝術家黎花英,幼時師從京劇老藝人,受到過嚴格的師承傳授,唱腔、唸白、做工等基本功紮實。五十年代初改演高安採茶戲,一改由男性扮演旦角的陳規,以扮相俏麗多姿,嗓音圓潤甜美,表演舒展大方的花旦形象閃亮登臺。給高安採茶戲表演添上一抹亮麗的色彩。

黎花英同志飾演的高安採茶戲《杜十娘》中的杜十娘,是其演藝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大段的唱腔,隨着劇情的深入,時而似涓涓流水,平緩悠然,令人陶醉;時而如急風驟雨,摧枯拉朽,叫人悚然。特別是悲情哭腔,“冤家呀……”;拖腔裏揉和有花腔,花腔中摻入了咽腔。聲聲是淚,字字是血;泣訴相疊,悲憤交加。撕肝裂肺的哀怨,動天地,泣鬼神。把一個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受盡封建壓迫,力圖衝破樊籠的桎梏,追求美好幸福;卻又被無情拋棄的青樓女子悲憤苦楚的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每至此,現場觀衆無不爲之動容,臺上臺下唏噓一片。藝術感染力十分強烈。此情此景,至今讓大家難以忘懷。試想,如果沒有作曲家的吸收與改革,沒有演員的第二次創作,是很難達到這種藝術效果的。

高安採茶戲聲腔藝術取得的豐碩成果,經歷了幾代人艱苦地不懈努力。在“讓地方小劇種向新歌劇發展”的激烈爭論中,以及十年內亂的磨難中,一步一步地走向成熟的。使之成爲江西採茶戲“四朵金花”裏的一支奇葩。

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戲曲音樂創作者有劉敏濤、黃國強、鍾斯冰、陸有勤、伍經緯等,他們所作出的突出貢獻,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旦角行表演中的佼佼者有彭金花、鮮于文英、黃銀泉、饒華等。她們在繼承老一輩藝人聲腔藝術的基礎上,更注重結合自身的條件,踩着時代前進的鼓點,發揚光大,形成了各自獨特的藝術風格,得到社會各界的首肯,都曾受到黨和國家授予的榮譽和褒獎,可以預見高安採茶戲這支山茶花在衆人的澆灌下,將開得更加豔麗多彩,芬芳四溢。

謹以此文,獻給爲高安採茶戲的繁榮和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藝術工作者們。

傳承文化 寓教於樂

——漫談高安採茶戲的諧趣藝術

作者:小牛

上世紀初,贛中地區民間流行花燈、彩調;並先後演變爲兩種採茶戲:一是鑼鼓班,亦稱“瑞河戲”,受瑞河大班的影響較大,其高腔唱調和鑼經頗具特色,以袍帶戲爲主,現已近失傳。另一種是“絲絃戲”,因伴奏只用“絲絃”(絃樂器)而得名;後經吸收京劇的鑼鼓經,並與花鼓戲、民間秧歌、採茶小調相融匯,使之更具表現力與欣賞性,形成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風格。絲絃戲起初也是從“獨角戲”、“對子戲”、“三小戲”(小旦、小生、小丑),逐漸發展而來的。主要活躍在農村及邊遠集鎮。因瑞州府治所在地(高安)特別盛行,且從藝人員較多,故五十年代始冠名爲“高安採茶戲”。與江西其它地區的採茶戲以示區別。

生於斯,長於斯的高安採茶戲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主要以表現農民羣衆的是非觀念,愛憎情緒,善惡報應的農村題材見長。唱腔以民間小調爲主,保持基本腔格,依腔格填詞,反覆唱和。故事情節亦比較簡單,多是一事一議。舞臺調度不大,基本以8字型穿行往復。表演上載歌載舞,歡快活潑。道白是藝術化的方言土語,詼諧幽默;“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魯迅語),爲贛中老表們所喜愛。

高安採茶戲中以“對子戲”(小旦、小丑)的表演最有特色。旦角略施粉黛,頭飾簪花,手持一方彩帕,身着長褶裙,足穿腳尖綴一紅線球的繡花鞋。以碎步爲基本步法,扮相俏麗,做功細膩。歌聲悅耳,舞蹈活潑,予人以美的享受。

丑角(俗稱小花臉),則頭戴禮帽,着燈籠褲,腰間繫一短裙,手持一柄摺扇,足蹬平底皁靴,鼻樑處塗一豆腐塊大小的白粉。以走矮子樁爲基本步法。表演亦莊亦諧,插科打諢,趣味橫生。由他來演繹整臺戲矛盾衝突的起承轉合,是整臺戲的“魂”,所以,梨園行裏常有“無醜不成戲”、“醜是戲中膽”一說。

《四九看妹》是出頗具特色的高安採茶戲經典劇目之一。1959年7月曾奉調上廬山爲出席全會的領導同志彙報演出,受到首長的普遍好評。劇情是:一日,四九要外出經商,來與好友銀心辭行;並拿出鑰匙,託她代看家門。銀心要四九幫她帶絲線頭飾。四九有意逗耍銀心,假意推脫,謊稱無錢難買。故而引起一場小風波。最後冰釋誤會,銀心接下鑰匙,二人重歸於好,高興話別。整臺戲節奏歡快活潑,氣氛熱鬧喜慶,旋律悠揚流暢,語言亦莊亦諧,情節絲絲入扣,生活氣息濃郁,喜劇風格鮮明。處處洋溢着青年男女開朗、豁達、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一代名醜,已故著名高安採茶戲表演藝術家諶國泰先生,早年飾演的四九,唱、念、做功極具個性特色,至今無人能及,堪稱絕唱。他的矮樁功步法嫺熟,輕鬆靈巧,高低錯落,花樣不斷翻新,令人賞心悅目,酣暢快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帽子功十分了得,表演中,頭上禮帽,毋需用手幫扶,只憑頭部肌肉的運動,禮帽時而移至後腦,時而滑向眉心,時而左傾,時而右斜,不停地在頭上打轉轉。滑稽有趣,諧而不俗。把一個活潑調皮,風趣幽默,聰明睿智的青年後生刻畫得準確生動,惟妙惟肖。這一絕活,傾倒無數觀衆,無不爲之嘖嘖稱奇,交口讚譽。

戲曲表演中的高難度技巧,是經過演員長期刻苦訓練才能掌握的,它對演員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心活動,烘托劇情氣氛,提高藝術欣賞性是非常重要的。遺憾的是,現在的許多演員已經很少進行這種高難度的技巧訓練了,失傳久矣,令人扼腕嘆惜。

銀心的扮演者彭金花同志,也是一位藝術造詣頗深的著名高安採茶戲表演藝術家。她生於梨園世家,科班出身,後又拜著名旦角演員黎花英爲師,藝術上日臻成熟。筆者以爲,縱觀其長期的藝術實踐,彭金花同志突出的藝術成就是對高安採茶戲聲腔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她能夠結合自身特長、博採羣藝、融會貫通、弘揚光大。可以說已自成流派,應儘快進行系統總結、提高。

彭金花的嗓音甜美圓潤,音域高亢寬廣,韻味醇厚純正,行腔委婉多姿,酣暢中見俏麗,細膩中顯灑脫。跌宕起伏,節奏感極強。在處理較長拖腔中,巧妙地運用裝飾滑音進行曲牌的轉換與銜接,醇冽延綿,峯迴百轉,一氣呵成,似乎難以覺察一絲換氣之隙。餘音繞樑,令人歎爲觀止。

早年在《四九看妹》中飾演銀心,扮相清新,俏麗可人。碎步輕盈,歡快活潑,絹功嫺熟,旋拋自如。以目傳情,媚而不俗,天真爛漫,嬌態可掬。把一個熱情好客、愛情專一、純潔無瑕,待字閨中的青春少女刻畫得極其生動、傳神。

地方劇種的特色主要表現在唱腔與唸白的兩個方面。高安採茶戲的舞臺語言以高安方言爲依據,那就需要演員不但在念白上是藝術化的方言土語,更重要的是將方言有機地結合到採茶戲的唱腔中去,使之更具有地方特色和戲曲的韻味。在這方面,現在有的青年演員還是做得尚有欠缺。除唸白操半生不熟的高安方言以外,唱腔的吐字基本上都是普通話,唱起來象歌劇,與觀衆的欣賞期望相去甚遠。

據專家研究成果,高安方言聲調的特點,是“變音”較多,在戲曲唱腔中“變調”行腔,不僅音域更寬,而且更具有濃厚的高安地方特色,何樂而不爲呢?

藝術化的方言土語,通俗易懂,情趣盎然。《四九看妹》中銀心倒茶給四九喝,一聲“茶(ca)來咯”,四九故意聽成“蛇(sa)來咯”。韻同音近,視聽混淆,一陣忙亂“逗哏”包袱一抖,引起觀衆一陣歡笑聲。又如,四九一邊喝茶,一邊又要回應銀心關懷叮囑,“慢點吃(qia)”,四九耍笑說,“吃茶莫哇事,哇事就會打布布。茶往下,氣往上,兩下哩會相撞,會梗死乾哥哥”。押韻合轍,朗朗上口,就象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樣,與觀衆極易產生共鳴。又比如,四九逗耍銀心,說無錢買東西,就割自己身上的肉去賣,給有錢人當下酒菜。銀心氣極,追打四九,傷心地掩面而泣。四九意識到玩笑開大了,說:“打了乾哥還不夠,還要榨桶麻油湊。”將流眼淚比喻成榨麻油,這是高安農村開玩笑的常用語。形象生動,比喻貼切。老表們一聽就懂。

進入21世紀,我們非常遺憾地感覺高安採茶戲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與尷尬。許多劇團英才匱乏,後繼無人。戲劇院場門可羅雀,冷冷清清,往日的風光不再。這癥結到底出在哪?除了如今娛樂媒體呈多元化的趨勢以外,傳統戲曲的改革等深層次的問題是否也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筆者以爲,高安採茶戲應以編排短小精悍,貼近生活的城鄉小劇爲主。小戲主題突出,人物不多,佈景簡潔,道具較少。語言、肢體動作可以精雕細刻。音樂鑼鼓多些喜慶熱鬧。聲腔道白地方色彩濃些,再濃些。不必拘泥不合時宜的程序化的東西。提倡迴歸自然,迴歸原生態。但也要防止低俗、、宿命、反動的沉渣泛起。大力培養身懷絕技的藝術領軍人物。高歌時代主旋律,爲民衆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東北二人轉”,之所以紅遍東三省,唱響全中國,除了與趙本山等表演藝術家大力推崇以外,其喜慶歡快、幽默風趣、風格鮮明的地方藝術特色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一家之言,自感非常膚淺,也相當幼稚,在現實中可能並沒有這麼簡單,但目的是拋磚引玉,引起業內人士的關注。筆者願爲繁榮高安採茶戲,極盡綿薄之力。

參考資料:http://ke.baidu.com/view/1035298.htm

標籤:歷史 採茶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