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拔劍泉的來歷

拔劍泉的來歷

拔劍泉位於漢文化之鄉徐州,漢王鎮丁唐山下。形成於西漢高祖二年,這裏山脈連綿,河流縱橫,素有“山水一色,民事物阜之稱”。是徐州著名的花果、玫瑰之鄉。相傳劉邦和項羽征戰於漢王鎮丁塘山下,漢兵非常乾渴,劉邦拔劍插地,泉水涌出。流淌四里多,又伏流於地下,雨季不溢流,旱季不幹枯,鄉人稱之爲龍湫,遇到大旱季節,禱告之後泉水旺盛。風景優美奇特,故稱丁塘異泉。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拔劍泉的人文歷史

據《史記》上記載,劉邦被封爲漢王后,於公元前205年春,乘虛佔領西楚國都彭城,霸王項羽聞訊,親率3萬精兵奪回彭城,劉邦率隊退到漢王丁塘山下,人困馬乏,數日不得滴水,軍士飢渴難忍,劉邦在走投無路百感交集之時,猛地將寶劍往地上一搠,對天長嘆道:天亡我也!”沒想到當他從石縫中拔出劍時,隨劍間涌出泉水。同時,他的焦躁不安的戰馬也用蹄子趴出泉水,從此,後人爲紀念劉邦把這兩眼泉名之爲:“拔劍泉”和“馬扒泉”。拔劍泉爲一菱形泉眼,猶如寶劍插地時遺留的痕跡。徐州知府蘇東坡曾爲拔劍泉開闢水道,使泉水向北流入石狗湖(今雲龍湖)形成現在的玉帶河。

“策馬來尋拔劍泉,漢王遺蹟尚森然,一泓暗泄碧峯外,百丈晴拖綠樹邊,溜響消殘龍戰氣,芒寒微動灞陵煙,鴻溝寂寞烏江冷,不信清流此地偏”。這首題爲《拔劍泉》的古詩是清乾隆33年間,一位名叫邵大業的徐州知府寫下的。

順着湖邊緩步,可見一泓碧水與亭臺小橋,四周綠樹環繞,湖內微波盪漾,水面羣鴨浮游,風景宜人。在湖水東部近岸的地方,有一石碑凸在水面上,上面刻着試劍石三個紅字,具說宋代蘇轍曾經同蘇軾觀看試劍石,並且寫了一篇《試劍石銘》。 《彭城漢祖廟試劍石銘〈並敘〉》 蘇轍

漢高皇帝廟有石,高三尺六寸,中裂如破竹,不盡者寸。父老曰:“此帝之試劍石也。”熙寧十年,蜀人蘇軾爲彭城守,弟轍實従入廟,觀石而爲之銘曰:維漢之興,三代無有。提劍一呼,豪傑奔走。厥初自試,山石爲剖。夜斷長蛇,旦泣神母。指麾東西,秦、項授首。斂然三尺,一夫之偶。大人將之,山嶽頹僕。用巨物靈,不復凡手。武庫焚蕩,帝命下取。巋然斯石,不尚有舊。

【拔劍泉】· 邵大業(清代徐州知府)

策馬來尋拔劍泉,漢王遺蹟尚森然,一泓暗泄碧峯外,百丈晴拖綠樹邊,溜響消殘龍戰氣,芒寒微動灞陵煙,鴻溝寂寞烏江冷,不信清流此地偏。

【漢王拔劍泉】·徐書信(著名詩人)

劍泉桃李鬧春風,百媚千姿各不同。  爾雅歸來劉項去,青山何羨碧流東。

【漢王廟府對聯】· 楊節仲(明代徐州知府)

門迎曲水龍蛇動,戶對環山虎豹藏。 漢劉邦與拔劍泉

關於拔劍泉的傳說,現在流傳下來四種版本,其中三個版本的背景是一樣的,即:公元前205年劉邦奪取彭城後,貪戀酒色,疏於防禦,五六十萬大軍被項羽三萬精兵打得落花流水。劉邦率殘部逃跑,來到丁塘山下,乾渴難忍,非常狼狽,於是纔有了拔劍泉的故事。

還有一種傳說的背景是,劉邦斬蛇起義後,藏於安徽一處山谷(現爲皇藏峪),後被秦兵追趕,逃到驢耳山和黑山之間,也是人飢馬渴,寸步難行了。但在這四種傳說中,劉邦拔劍的細節均不同:

第一個版本是:劉邦逃至丁塘山下,令士兵四處打水。他也跳下坐騎,將劍入地,用以拴馬,然後隨大家一起去找水源。劉邦離開之後,他的馬便用前蹄拼命扒地,結果扒出了泉水。士卒立即報告劉邦。劉邦自然高興,拔腿往回跑來。不料被一塊青石絆住,起來一看,那塊被絆翻的石頭下,涌出了泉水。劉邦更加高興,來到跟前,猛地拔出劍來,不料泉隨劍涌,噴出數尺高。這三個泉眼,分別被後人命名爲:馬扒泉、絆倒井、拔劍泉。

第二個版本是:劉邦逃至丁塘山下,人乏馬困,絕望地拔出劍來,往地下刺去,並仰天長嘆:天亡我也。不料,抽劍時,泉水隨之涌出。他乘坐的烏龍駒也以蹄扒地,扒出水來。於是分別取名拔劍泉、馬扒泉。

第三個版本是:劉邦在丁塘山下下了馬,把寶劍嗖地一聲插進地裏,一坐下,仰天長嘆道:難道我劉邦會真地敗在項羽手下嗎?那匹棗紅馬聽了他的嘆息,咴咴直叫,兩隻前蹄不停地扒地,竟扒出水來。劉邦一高興,把寶劍拔出來,竟也冒出水來。拔劍泉與馬扒泉的名字便由此而來。

上面三個傳說版本,均發生於丁塘山下。

發生在丁塘山以外的一種傳說是:劉邦被秦兵追至黑山口(也在漢王鎮),舉劍對天,長嘆道:天啊,如容劉邦在,水從石中來。說罷,把寶劍往地下一戳,入石三尺,拔劍時,水從石縫中涌出來,故名拔劍泉。他的坐騎也在劉邦身後不住地用蹄刨石,也刨出許多泉眼,因泉眼如篩,這個馬扒泉又名篩底泉。

上述傳說,版本不一,很可理解。因爲是傳說,傳來傳去,難免變化多端。傳說,是一種民間文學,每傳一人,便增加了一人的創造性和想象力。故傳說沒有對錯之分,信不信由你。

安陽八大景的八大景的起源

安陽八大景 的說法最早可上溯到明朝。當時,朱氏皇族裏有一位趙王,他的封地就在安陽。這位趙王名叫朱厚煜,通詩文,喜美景。他在一些詩文裏就寫到了安陽八大景。趙王筆下的八大景分別是魯山晴嵐、拔劍靈泉、萬金惠渠、漳河晚月、古廟夕陽、西陵遺冢、三臺遺址、龍潭瑞澤。每一處景緻趙王都要賦詩一首,這些詩歌在清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編撰的《彰德府志》中均有翔實記述。趙王這些詠景的詩歌應該是安陽八大景的起始。

今年68歲的許作民對安陽八大景頗有研究,他手裏就保存着一套完整的清乾隆五十二年出版的《彰德府志》。據考證,魯山晴嵐位於安陽縣銅冶鎮東南方向。當地有一座魯仙山,因山上建有魯班廟而得名。晴空萬里,此處亦山霧縹緲,是爲一景。

拔劍靈泉即安陽縣水冶鎮的珍珠泉。說起這拔劍泉的來歷還有一段傳說。宋仁宗慶曆年間,韓琦曾以文臣的身份,與另一位北宋著名文人范仲淹一起,率領大軍挺進西北地區,與西夏展開了戰爭。宋軍在凱旋迴師途中,兵馬路過水冶,時值盛夏酷暑,將士口渴難耐。韓琦派人四處找水,但都沒找到。韓琦焦急萬分,下馬四處觀看,情急之中抽出寶劍,猛刺於地。拔劍後,突見泉水咕嚕咕嚕上涌,似珍珠翻滾,人馬歡騰雀躍,取水解渴,故名“拔劍泉”。

古廟夕陽從詩文推測應指小南海一帶黃昏時的落日餘暉。位於安豐鄉的曹操墓又名西陵,即是西陵遺冢一景。萬金惠渠就是今天的萬金渠一帶的風光。只是數百年後,早是景色不在,空留後人遐想。三臺遺址就是東漢末年曹操修建的位於臨漳縣的銅雀臺、金鳳台、冰井臺。但現在臨漳已劃歸河北省,此景也與安陽無緣了。至於龍潭瑞澤,已很難考證出所指何處了。

明朝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河南總志》有關彰德府的文字對八大景的記載卻是另一版本。當時的彰德府管轄着安陽縣、湯陰縣、林縣、臨漳、磁州、涉縣、武安共七縣。彰德府有自己的八大景,每個縣也都有自己的八大景。

史載彰德八景爲太行疊翠、洹水流清、釜山石鼓、洪谷金燈、商王舊都、魏公故宅、豹起遺渠、喬固荒冢。排在彰德八景之後的便是安陽八景:曾輔佐過宋代三朝皇帝的宰相韓琦修建的晝錦祠堂,位於水冶的韓琦父親的墓碑梅花古碑,安陽縣邵家屯村的斷樑古寺,洪河屯鄉彪澗村的猛虎彪澗,珍珠泉的泉涌如珠,還有尚未考證出所指的柏樹無霜、見龍回石、漢王射井。

從史料看,《河南總志》上所提到的安陽八景僅指當時安陽縣的八大景。隨着時間的推移,安陽的八大景也在不停地演變。到了清朝時期,已基本形成比較固定的八大風景名勝。清乾隆五十二年編撰的《彰德府志》中記載,安陽八景分別爲鹿苑春暉、鯨背觀瀾、柏門珠沼、漫水長虹、韓陵秋霽、漳河晚渡、善應松濤、龍山積雪。安陽師範學院歷史系教授王迎喜編著的《安陽通史》提到,明清時期安陽縣已形成了著名的八大景,與《彰德府志》記載基本相同,只是韓陵秋霽變成了韓陵片石。現在安陽人所津津樂道的八大景,指的就是乾隆年間流傳下來的說法。

安陽在古代居“天下之中”,西靠太行,東臨平原,境內河渠縱橫,道路如網,歷來爲南北交通要道。自然的恩澤和經濟的繁榮,使安陽自古就有絢麗的風光和精美的建築。史料上各成一家的八景記載,有的今世尚存,有的依稀可見,有的就僅剩傳說了。但從萬年之遙走過來的安陽曾經擁有的美麗卻不禁讓人心嚮往之。

河南安陽有個鎮叫水冶還是叫水治,誰能告訴我名稱的來歷?打賭急用,採納有獎。

我是安陽的 來幫你回答下 河南安陽縣西部一個鎮 水冶鎮 也是安陽縣經濟的強鎮,緊靠太行山腳下。

來歷的話 水冶 出名的就是珍珠泉 我想應該跟有關

水冶鎮是晉、冀、魯、豫四省重要交通樞紐,素有“銀水冶”之美稱。當年我隊曾與日軍在這裏展開激戰。據《水冶志》記載,水冶鎮的發軔與得名,源於南北朝。公元552年,北魏尚書僕射高隆之在水冶建爐鍊鐵,製造兵器和農具,初名“牽口冶”,後以引水鼓爐,冶鐵造器,故改名“水冶”。金代曾改水冶鎮爲輔巖縣城,明代恢復水冶鎮舊名,清代因看重珍珠泉的風景,一度改名爲珠溪鎮,後恢復水冶鎮舊名至今。清咸豐時在水冶鎮原土城基礎上改築十七米高的青石石頭城。古城踞險臨溪,古樸典雅,有城門五座,土建敵樓,可惜於建國後拆除。 水冶有珍珠泉,泉在該鎮西門外,錯落迤邐大小四五處,湖面計約十餘畝。清澈泉底,大小緩急不等的千百水柱,間歇地涌出水面,然後四下散開咕嚕有聲,似串串珍珠,如朵朵銀花。泉邊有數十參天松柏,尤以湖心亭畔柏門最奇。東西兩株古柏離地數尺後,合二爲一直插雲天,形成門狀,故叫“柏門”。“柏門”倒影與湖沼之“珍珠”爭奇鬥豔,景名曰“柏門珠沼”。元代詩人許有壬《水冶道中》寫到“人煙仍古邑,村落帶清泉。修竹雲千畝,垂楊翠天淵......”對珍珠泉及珠溪景色備極讚許。傳說宋朝初年,大將韓琦進軍太行路過水冶,士卒乾渴難耐,步履維艱。韓琦命人找水,怎奈四處盡是荒山禿嶺,難覓滴水。韓琦憤而拔劍插入地下,仰天長嘆。就在他拔出寶劍的瞬間,只聽一聲悶響,平地涌泉,浪花飛卷,狀似串串珍珠,“珍珠泉”從此誕生。當地人喜得一潭好水,飲用漿洗之餘,鼓爐鍊鐵,由此也有了水冶的美名

水冶珍珠泉簡介

早在1600多年前,珍珠泉這處天下名泉就被載入了史籍。傳說自宋代開始,珍珠泉就有了號稱“安陽八大景”之一的“柏門珠沼”奇觀。千百年來,珍珠泉這處母親泉默默流淌着乳汁,養育了一代代子民,也成就了水冶鎮這一千年古鎮獨特的冶金文化,奠定了水冶鎮的文化、商業中心地位。

珍珠泉五泉之一的馬蹄泉,水冶鎮13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主要由這處擁有800平方米水面的泉供應着。它所屬的珍珠泉水系在水冶遭遇了兩處斷層巖,形成了天然蓄水層。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古鎮水源充足,爲冶金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

“水冶之所以得名,與珍珠泉和冶金業的發展不無關係。”北魏時期,水冶被稱爲相州牽口冶,到後魏時期,當地才改名爲水冶。據史載,後魏時期,“由僕射高隆之監造,引水鼓爐,名水冶。”直到今天,水冶鎮還有“鐵爐溝”、“煤渣坡”等地名。後來,水冶鎮逐漸成爲歷代重要的工業中心和商業中心。

珍珠泉還與歷代名人有着不解之緣。珍珠泉由少白泉、馬蹄泉、拔劍泉、狗刨泉(臥龍泉)、心字泉組成。其中,拔劍泉等3泉的名字來源和宋代名相韓琦有關。韓琦的老家就在現在的水冶鎮向陽居委會。據民間傳說,韓琦征伐西夏期間,途經水冶,他將劍從土裏拔出後地上涌出泉水,該泉命名爲拔劍泉,其寶馬踏出馬蹄泉。這一傳說雖不足信,卻使這一千年古泉變得富有文化韻味,令一代代遊人玩味不已。珍珠泉還留下了許多古碑刻和詩句,如明代詩人曹應秋就詠道:“爲饒名勝跡,偶爾到仙遊。出地聲如沸……”17年,馮玉祥將軍出資5000大洋用於珍珠泉的維修和建設,並把珍珠泉命名爲“平民公園”。後人爲紀念他,修建了馮公亭。該亭因戰亂被毀,而今只剩下一個基座。

千年滄桑珍珠泉,如今該泉還發揮着重要作用。1971年,珍珠泉被公佈爲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珍珠泉公園內種植着4棵上千年的古柏。其中兩棵古柏樹身合二爲一,形成了著名的“柏門”。由於珍珠泉繫上升泉羣,泉內水珠如沸,在清澈見底的泉水中急劇上升,形成了“珠沼”的奇觀。柏門和珠沼合稱“柏門珠沼”。王用文告訴記者,“安陽八大景”中,現在只有“柏門珠沼”和“善應松濤”還存在,其他的都被歷史的煙塵湮沒了。

“柏門珠沼”的奇觀曾經面臨着消失的危險。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珍珠泉曾經3次斷流。經歷過千年滄桑的珍珠泉像個慈祥的母親,再也無力承受兒女們無盡的索取了。

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珍珠泉有史以來第一次斷流,珠沼景觀消失。1999年12月,珍珠泉冬季竟然斷流。7個月後,一場大雨才使母親泉起死回生。2003年,珍珠泉再次乾涸。

上游有300多眼機井,還有許多礦山和選煤廠,珍珠泉怎麼能不幹?由於珍珠泉水系區域內工農業的發展,珍珠泉的水位在下降。珍珠泉碑林一塊清代道光年間的石碑上面的碑文記載了兩個人在珍珠泉附近開礦受到處理的情況:“如有不法棍徒膽敢故違禁令,一經訪獲告發,定行拘案。”

水冶景區旅遊景點圖片介紹 安陽水冶附近的旅遊景點

水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泉位於安陽市區正西水冶鎮,主要由馬蹄泉、拔劍泉、臥龍泉等8泉組成,水面1300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出水量每秒2.2立方米,珍珠泉景區已闢爲珠泉公園,園內林木蔽日、古柏參天。清澈的池水掩映於綠陰之中,泉水噴涌,汩汩有聲;水泡簇簇,狀如串珠。泉邊聳立10餘株古柏,其中有兩株根部相鄰,樹身在離地1米多處合爲一株。奇柏神泉,被譽爲安陽八大景之冠——柏門珠沼。羣泉之中有一小島,島上有一亭。此外尚有沿泉長廊、觀泉亭、遊樂亭等。數泉之間,有精工石橋相連接,人稱“十字流水橋磊橋”,橋欄柱頭,雕有臥獅蹲猴,神態各異,栩栩如生。珍珠泉以其規模、景觀和歷史在全國多處珍珠泉中應數首位。它位於距安陽城西20公里的水冶鎮西,由8個泉眼組成珍珠泉羣。珍珠泉羣涌水量平均每晝夜爲16.337萬噸。涌的泉水匯聚成湖,最終向東流入安陽河。

珍珠泉美景水面1.3萬多平方米,平均水深2米。

珍珠泉羣的來歷,說法較多。相傳宋仁宗時,朝廷名將韓琦西征西夏途經此地返朝,時值盛暑,兵士乾渴難忍。韓琦急中將劍插於蟻穴祈水,拔劍後泉水噴涌而出,遂名此泉爲拔劍泉,又名寶劍泉。又傳韓琦的戰馬咆哮嘶鳴,一蹄踏陷,清泉涌出,泉形狀如馬蹄,即名馬蹄泉,另有一泉形若臥龍,周圍多地龍(蚯蚓),又稱臥龍泉。這些泉被統稱爲珍珠泉。泉水匯成的湖,其四周建有石欄,可憑欄觀魚。湖中伸進一個小半島,島上有小亭,亭旁有千年古柏,其中一樹有兩根樹幹距地面約五尺,在相距四尺處環合,猶如一座門洞,遊人可低頭通過,傳說過此門者能延年益壽。此柏樹洞門與珍珠泉羣合稱柏門珠沼,居安陽八景之首。

珍珠泉美景清光緒八年(1882)對珍珠泉進行了修整,拓寬了泉池水面,用青石築砌了泉岸。17年,愛國將領馮玉祥,撥款5000現洋,修建了泉池石欄,構建了馬蹄泉池,並在泉區修建了石拱小橋和馮公亭等建築,將珍珠泉風景區改名爲"平民公園"。新中國成立後,當地於1954年、1958年、1960年先後開挖出五四泉、五八泉、六零泉,從而形成了羣泉爭涌的珍珠泉羣,還頒佈了保護珍珠泉水資源的《通知》。1971年,安陽縣把珍珠泉風景區列爲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營造珍珠泉大型園林。在幽雅秀美的珍珠泉景區,喝上一杯用珍珠泉水烹煮的清茗,異香滿口。近代詩人王文坤秋遊安陽珍珠泉後,留下了一首情景交融的詩篇:萬壑林紅秋雁低,一泓澄澈鄴城西。泉光平吐霜丸冷,泡影同聲玉粒齊。

水冶鎮在什麼地方了?距今有多少年曆史了?值得一去嗎?

現在的人們生活條件變好了,越來越多的人,都愛上了旅遊,遊客認爲,這樣才能欣賞到較多美麗景色,但是旅遊本身得有充足時間纔可以,因此爲了達到遊玩的目的,大部分人都喜歡出門窮遊,在河南就有一處被遊客遺忘的小鎮,這裏風景優美,景色不輸烏鎮,關鍵是不收門票,但是卻鮮有人知。

此地就是位於河南省的水冶鎮,距今已有1400年曆史了,水冶鎮擁有數量較多的小衆景點,只要來到此地,還能看到不計其數的老住宅,知道這一旅遊景點的大部分都是當地人,雖然遊客數量不多,但是這裏的景色的確很美。

在之前還大拍攝影視劇《孔雀》時,就把這裏當成了取景地,按說這裏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但是當地並沒有爲此而感到驕傲,硬是把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給錯失了。

因此自《孔雀》參與拍攝讓當地也變得小有名氣了,但是之後就無人問津了,直到現在仍被冷落。值得一提的是,在水冶鎮景緻最美的地方就是珍珠泉了,此泉由大小不一的8個泉共同組成,泉水佔地規模多達1300平方米,而且還能遊覽到風景超美的珍珠泉公園,公園裏面古木參天,水質清澈,位於泉水旁邊,還有幾棵古柏。或許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因此使得這兩棵古柏在距離地面一米多的位置處,緊密相連,彷彿是一對孿生姐妹似的,在一起緊緊相擁,讓人感覺特別震撼。

在美麗的珍珠泉裏,喝一杯由珍珠泉水煮開的茶水,會讓你脣齒留香,味道特別濃郁。這裏的景緻跟其它古鎮相比,一點商業化氣息也看不到,完全是原生態的東西,一景一物,都是那樣令人心動難以忘懷。正是由於這裏沒有任何開發過的痕跡,所以鎮子裏保持了古樸氣息,古韻味十足。

遊客們所到美景之處,都可以拿來當作背景牆,在這裏過足拍照癮。關鍵是不用支付任何門票,像水冶鎮這樣很有年代感的古鎮,在中國爲數不多,而且是那種沒有任何商業化氣息的古鎮,更是稀少。想要遊覽古代濃郁氣息,一定要到水冶鎮一遊,或許真能讓你尋找到,與衆不同的美麗景緻。或許在第一年來過以後,還會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到時就可以多來幾次,或是跟三三兩兩好友,或是陪伴自己的家人前往,感覺都是很不錯的。

最主要的是,這裏無需門票,因此遊客們來到水冶鎮以後,可以盡情遊玩,尋找那一抹真正屬於自己的亮麗景緻,到時心情也會變得更加快活。

水冶的什麼地方好玩?

一是保存完好的水冶古城,目前還沒有開發,原汁原味的30年代的城區。

二是珍珠泉,但是生人進去是收門票的每位20元,不過可以講價,我每次都能講到1元錢進去。

三是位於水冶北邊蔣村的馬氏莊園,現在開發了。比喬家大院還大。但是門票有點貴。要40元。你自己合計合計吧!

四是南行到九龍山,山上有廟和少量的佛堂建築,不去後悔去了更後悔。沒什麼看的。

五是繼續南行到善應鎮的南海泉域。善應鎮有條南海河還是很值的看的,四處噴涌的泉水,小橋流水人家,白花花的鴨羣無不昭示着當地生活的愜意。再往上就到南海水庫了,說實話水庫沒什麼看的,全世界都一樣,這兒也沒什麼特色。

祝你玩的愉快。

標籤:來歷 拔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