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方案論證怎麼寫

1. 怎樣寫設計方案論證

(一)選題 1.課題來自哪裏? 2.選題的一般原則 科學性:要有理論基礎和事實依據,必須符合科學原理;預期結果要合理;研究方法要正確嚴謹。

方案論證怎麼寫

可行性 創新性 3.選題的一般過程 (1)明確方向——發現問題 (2)濃縮範圍——經驗分析 (3)提示焦點——形成課題 4.選題的注意事項 (1)選題宜小不宜大 (2)選題應結合實際。選題要有新意。

(3)選題要考慮研究者的優勢,與自身工作相結合,與研究者的能力相適應。 (二)申報課題 申報課題,也就是設計研究方案,是如何進行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是開始進行課題研究的工作框架,是如何進行研究的基本思路。

是保證研究順利進行的必要措施;使研究具體化的中心環節;是研究成果質量的重要保證;有利於檢查和自我檢查;有利於協作研究。一般上級部門開展的課題研究都附有課題申報表。

1.課題申報表(課題研究方案)組成: (1)課題的表述與界定:課題的名稱或題目必須明確表述所要研究的問題,要體現研究對象、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如“初一政治自學輔導教學的實驗研究”。

(2)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 研究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啓發而研究。 研究目的意義:即爲什麼要研究、研究的價值是什麼、解決什麼問題,包括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外在目標(目的)、內在目標目的——學生髮展)。

研究綜述:本課題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問題新、方法新、角度新、效果新。

(3)研究範圍:對研究對象的總體範圍的界定;對研究對象的模糊概念進行界定;對關鍵概念的界定。 (4)研究內容:很重要的部分,如果提不出具體的研究內容,就無法研究。

(5)研究方法: ①注意事項:注意多種方法的使用;方法要寫詳細些;不能濫用方法 ②主要方法: 行動研究: 實驗研究: 個案研究: 調查研究: 文獻研究: (6)研究對象: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研究結果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7)研究程序(步驟):研究的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收集資料、開題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8)預期成果的形式:①論文、研究報告、著作等;②學生變化 (9)研究成員(及負責人、分工) (10)經費預算及其他所需條件 2.填課題申報表(立項論證) 3.填寫課題申報表的注意事項 (1)認識填寫申報表的重要性。

是成功的一半,不能應付。 (2)一式幾份,要自己留一份,最好在電腦中保留一份。

(3)核心是目的意義、研究步驟、研究內容方法。 4.我的課題申報表 (三)開題論證 1.開題論證的含義、意義 2.開題報告的撰寫方法 3.與立項論證(申報課題)區別 4.召開開題論證會 (四)實施研究 1.重視理論學習和理論的指導作用 2.重視選擇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的特徵: ⒈ 爲行動而研究 爲行動研究指出了行動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目的不是構建系統的學術理論,而是解決實踐工作者所處的情境遇到的問題。研究目的具有實用性。

問題的解決具有即時性。 ⒉ 在行動中研究 在行動中研究指出了研究的情境和研究的方式。

行動研究的環境就是實際工作者所在的工作情境,並非是經過特別安排的或控制的場景。行動研究的研究過程,即是實際工作者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一種行動的表現,也是實際工作者學會反省、問題探究與問題解決能力的過程。

⒊ 由行動者研究 由行動者研究指出了行動研究的主體是實際工作者,而不是外來的專家學者。專家學者參與研究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意見與諮詢。

是協作者,而不是研究的主體。 3.重視資料的積累 (1)收集和學習與課題相關的背景資料: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後測的統計資料要收集;與課題相關的理論、概念的界定和相關研究動態的資料要收集;自身學習和研究的過程資料要記錄和收集;對材料進行分類歸檔;進行跨學科的學習和收集資料。

(2)經常撰寫研究過程中的體會與論文 (3)收集與整理課題研究中的典型案例:一定數量的典型教例;學生髮展變化的典型材料。 (4)及時收集研究過程中取得的成效憑證:學生變化發展的材料;教師教學水平變化材料。

(5)要有一本研究過程的大事記。 4.重視利用電腦和網絡工具; 5.我的研究過程 (五)總結和推廣階段 1.整理相關資料;撰寫報告或論文; 怎樣撰寫結題報告 ①題目:清楚、準確地呈現研究的主要問題;有時可加副標題。

②前言(有時用“問題的提出”):表明研究的目的;說明選題的依據、課題價值與意義;目前國內外研究成果、現狀、問題、趨勢;研究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及理論框架。字數不宜多、表述要具體、清楚。

③方法:對方法進行說明,主要考慮:對課題進行界定;研究目標;研究程序、步驟;所使用的方法及其說明(實驗法還需要解釋假說)。 ④具體操作: ⑤結果 說明:學生日記、作業、自己觀察記錄、體會感受、家長教師學生反饋等來說明和獲得結果。

呈現方式:用文字或圖表、數據、案例來分析;用邏輯或統計的方式來呈現結果。 注意事項:結果一定是自身或成員獲取的;要定量與定性結合;資料翔實、文字簡明。

⑥討論: 結果是否與目標一致?爲什麼一致或不一致? 對結果進行理論上的分析和論證; 找出優劣、得失,進行討論; 提出有。

2. 方案論證怎麼寫

技術經濟論證(techno-economic verification)

技術經濟論證是指對各種技術實踐活動進行分析、比較與評價,選擇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最優方案或滿意方案。

技術經濟論證多用於蘇聯、羅馬尼亞等實行計劃經濟的國家。中國於20世紀50年代引進,70年代末期又吸收了西方可行性研究中的一些方法,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於戰略規劃、長遠計劃以及工程項目前期工作中。社會主義國家的技術經濟論證與西方國家的可行性研究都是工程項目計劃工作的重要步驟。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着重於宏觀經濟效益分析論證,後者則偏重於微觀財務效益的分析論證。

3. 【論點論據寫完後有一個論證,論證怎麼寫啊

轉給你一片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相對於2003年的“考試大綱”的寫作部分,2004年的大綱坐了比較大的改動.如何解讀大綱變動的這些部分,是我們正確理解和把握“論證有效性分析”這種寫作的關鍵. 下面我們就來看究竟有哪些變動,這些變動暗示了我們些什麼. 一.文體名稱的更改 相對於2003年的寫作大綱,2004年的寫作大綱最引人矚目的變動就是文體名稱的改變. 2003年的考試大綱把可能考試的寫作“文體”分爲三種類型:文章摘要、立論型作文以及評論型作文.2004年的考試大綱依然把可能考試的寫作文體分爲三種類型.相對於2003年的文體名稱,2004年的文體名稱依次變更爲:文字材料綜述、論說文以及論證有效性分析.2003和2004年前面兩種文體,究竟有什麼聯繫和變動,我們在這裏暫且不去研究.我們現在關心的只是2003年的“評論型作文”和2004年的“論有效性分析”之間的關係. 2003年的“評論型作文”,顧名思義,首先它是一種材料作文,也就是說試題一開始就會給我們提供一份材料,在佔有和分析這份材料的基礎上再進行我們的寫作.其次,所謂“評論型作文”,寫作的重點就是要對試題所提供的材料進行“評論”.但是,評論的方式、切入點有各種各樣.也正因爲如此,評論性的文體我們也可以繼續再分,比如我們就可以把“評論”分爲文學評論、新聞評論、雜文以及書評等.按照內容和形式的劃分方法,我們可以對試題所提供的材料的觀點(論點)感興趣,並依次爲切入點,主要對原材料成問題的論點進行評論,這就成了傳統的“駁論文”;我們也可以對其得出論點的論證過程感興趣,主要對原材料的邏輯性進行分析,這就是2004年考試大綱中所謂的“論證有效性分析”.所以,很顯然,“評論型作文”這個概念是比較寬泛的,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多種理解.另外,由於我們中國人過去很少從材料邏輯性和形式性的角度寫過“論證有效性分析”,經常看到的、讀到的“評論”主要是觀點和內容性的評論,也就是主要是思想性的評論,比如新聞評論.所以,只要一提到“評論型作文”,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認爲,這是要求我們對原材料的觀點和思想進行評論.而這種思想性的評論,恰恰不是我們的MBA“評論型作文”所要考試的文體.對於國人的可能的、普遍的誤解,2003年的大綱編寫者大概對此是有所預知的.所以,2003年考試大綱在解釋這種“評論型作文”的文體的時候,進行了如下的闡述:“試題陳述一個論證,要求考生對這一論證作出評論”.如何對試題所提供的論證進行“評論”?考試大綱爲了防止考生的誤解,進一步補充說,考生主要應該從以下一些方面來對原材料進行評論.這些評論的方面主要包括:“論證在概念界定上是否清楚;論證方法是否正確;論據是否成立;論據是否足以支持結論;有無支持結論的更爲有力的論據;推理有無錯誤或漏洞;論證的成立是否需要另外的條件;有無另外的解釋反對或削弱該論證,做何種修改可以使論證更爲有力等.”唯恐考生誤解了這種文體,2003年的考試大綱在給出“評論型作文”樣題的時候,又不厭其煩地提醒考生這種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對上述論證進行評論.分析上述論證在概念、論證方法、論據及結論等方面的有效性.”——這實際上已經清楚地告訴了我們,MBA寫作考試的“評論型作文”實際上就是對原材料進行“論證有效性分析”.不僅如此,在2003年1月份的全國入學考試中,出題者在給出了“評論型作文”的材料之後,再次鄭重“提示”如下:“評論型作文思考的一般要點是: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準確並前後一致,有無各種明顯的邏輯錯誤,該論證的論據是否支持結論,論據成立的條件是否充分等.”——可惜,很多考生並沒有真正領會出題者的這番苦心和好心,依然把自己的文章寫成了傳統的“駁論文”,關心的依然只是原材料的觀點和思想,而對原材料的論證的有效性卻未加任何的分析.自然,這樣文不對題的作文不可能得到什麼好的分數的. 爲了杜絕這種現象的再次發生,2004年的考試大綱決定不再使用具有歧義性的“評論型作文”這個概念,而是直接使用“論證有效性分析”這個名稱.應該說,2004年的更名可以說是必要而及時的.“論證有效性分析”這種題目名稱很清楚,就是要從邏輯的角度來分析材料的論證的有效性.重點在邏輯性“分析”,而不在思想性“評論”. 二.文體排序的更改 相對於2003年的寫作大綱,2004年的寫作大綱其次值得關注的變動就是文體排序的更改. 2003年“考試大綱”中說,“寫作試題分爲三種類型”,它們依次分別是:文章摘要、立論型作文和評論型作文.並且還規定了,“文章摘要爲必考題,立論型作文和評論性作文考其中一種”.立論型作文和評論性作文,“二者考其一”,這就增加了不確定性:究竟考哪一種文體?但是,在2003年1月份實際的考試之中,最後考試的卻是“評論型作文”.這很值得我們深思:評論型作文是不是我們將來MBA寫作的一種重要方向?甚至是每年必考題之一?而傳統的立論型作文是不是正在被MBA寫作所淘汰? 當然,我們不能簡單地就得出結論說,2004年的MBA寫作就必然像2003年一樣只考。

4. 什麼是方案論證

爲對已編制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審查。

建築施工企業應當組織不少於5人的專家組,對已編制的安全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論證審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專家組必須提出書面論證審查報告,施工企業應根據論證審查報告進行完善,施工企業技術負責人、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後,方可實施。

專家組書面論證審查報告應作爲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附件,在實施過程中,施工企業應嚴格按照安全專項方案組織施工。擴展資料:專家論證審查的相關要求:1、法制工委應當每年在市政府和區、縣級市人大常委會報送備案的規範性文件中,按照本辦法第四條規定的標準選擇主動審查的項目,徵求本會其他工作機構和辦事機構的意見後,形成主動審查計劃草案,報常委會祕書長和分管領導審定。

2、法制工委應當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參加論證會的專家在常委會立法顧問、立法諮詢專家和其他專家中選定。3、法制工委組織召開審查會議和其他各種會議、開展調研時,應當邀請常委會相關工作機構的負責人蔘加,可以根據情況通知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和市政府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到會說明情況、回答詢問。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危險性較大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編制及專家論證審查辦法。

5. 交通擁擠特性的開題報告的方案論證怎麼寫

怎麼寫開題報告呢?

首先要把在準備工作當中蒐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準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爲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爲“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爲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裏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爲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爲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瞭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採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採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準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裏應該着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準備分幾步來完成。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準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採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範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爲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複勞動。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彙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啓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蒐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6. 交通擁擠特性的開題報告的方案論證怎麼寫

怎麼寫開題報告呢? 首先要把在準備工作當中蒐集的資料整理出來,包括課題名稱、課題內容、課題的理論依據、參加人員、組織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時間、經費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標題的擬定。課題在準備工作中已經確立了,所以開題報告的標題是不成問題的,把你研究的課題直接寫上就行了。

比如我曾指導過一組同學對倫教的文化諸如“倫教糕”、倫教木工機械、倫教文物等進行研究,擬定的標題就是“倫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內容的撰寫。

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所謂課題背景,主要指的是爲什麼要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所以有的課題乾脆把這一部分稱爲“問題的提出”,意思就是說爲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或者說提出這個課題。

比如我曾指導的一個課題“倫教文化研究”,背景說明部分裏就是說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倫教作爲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她的文化發展怎麼樣,有哪些成就,對居民有什麼影響,有哪些還要改進的。當然背景所敘述的內容還有很多,既可以是社會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

關鍵在於我們所確定的課題是什麼。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課題研究的內容,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課題要研究的是什麼。比如我校黃姝老師的指導的課題“佛山新八景”,課題研究的內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爲重點,考察佛山歷史文化沉澱的昨天、今天、明天,結合佛山經濟發展的趨勢,擬定開發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氣象的文化旅遊的可行性報告及開發方案。”

三、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課題研究的目的,應該敘述自己在這次研究中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結果。

比如我校葉少珍老師指導的“重走長征路”研究課題,在其研究目標一欄中就是這樣敘述的: 1、通過再現長征歷程,追憶紅軍戰士的豐功偉績,對長征概況、長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什麼是長征精神,有更深刻的瞭解和感悟。 2、通過小組同學間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說,培養合作參與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使同學的信息技術得到提高,進一步提高信息素養。 四、課題研究的方法。

在“課題研究的方法”這一部分,應該提出本課題組關於解決本課題問題的門路或者說程序等。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方法有:實地調查考察法(通過組織學生到所研究的處所實地調查,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問卷調查法(根據本課題的情況和自己要了解的內容設置一些問題,以問卷的形式向相關人員調查的方法)、人物採訪法(直接向有關人員採訪,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獻法(通過查閱各類資料、圖表等,分析、比較得出結論)等等。

在課題研究中,應該根據自己課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的課題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實用就行。 五、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當然就是說本課題準備通過哪幾步程序來達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這一部分裏應該着重思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課題大概準備分幾步來完成。

一般來說課題研究的基本步驟不外乎是以下幾個方面:準備階段、查閱資料階段、實地考察階段、問卷調查階段、採訪階段、資料的分析整理階段、對本課題的總結與反思階段等。 六、課題參與人員及組織分工。

這屬於對本課題研究的管理範疇,但也不可忽視。因爲管理不到位,學生不能明確自己的職責,有時就會偷懶或者互相推諉,有時就會做重複勞動。

因此課題參與人員的組織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參與研究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通過民主選舉的方式推選出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本小組的任務分派和落實。

然後根據本課題的情況,把相關的研究任務分割成幾大部分,一個小組負責一個部分。最後由小組長組織人員彙總和整理。

七、課題的經費估算。 一個課題要開展,必然需要一些經費來啓動,所以最後還應該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課題所需要 的資金是多少,比如蒐集資料需要多少錢,實地調查的外出經費,問卷調查的印刷和分發的費用,課題組所要佔用的場地費,有些課題還需要購買一些相關的材料,結題報告等資料的印刷費等等。

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作後盾,課題研究勢必舉步維艱,捉襟見肘,甚至於半途而廢。因此,課題的經費也必須在開題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綢繆,才能真正把本課題的研究做到最好。

標籤:方案 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