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茶道的禁忌

茶道的禁忌

1. 不要在茶道室外佩戴靴子,應該換上室內的室內拖鞋或襪子。

2. 不要帶着手錶等明顯的裝飾品進入茶道室,因爲這樣會分散注意力,影響茶道體驗。

3. 在茶道室內不要喧譁大聲,保持安靜和尊重的心態。

4. 不要吹噓自己的財富或社會地位。

5. 在吃甜點和抿茶時,要把杯子和盤子拿在手邊,不要讓其在桌子上發出聲響。

6. 不要在茶道室內拍照或錄像,以免干擾他人和影響氣氛。

7. 不要把手伸進水桶或採取其他不當操作。

8. 不要在茶會場合中提及與死亡有關的話題,如疾病、悲傷、殉死等。

9. 不要在茶席上談論政治和爭論宗教信仰。

10. 不要獨佔茶道器具,要與他人分享使用。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茶道禮儀五大忌諱

茶道禮儀五大忌諱

茶道禮儀五大忌諱,我們在泡茶品茶的時候都會有相對應的禮儀要求,茶道是有很多講究的,喜愛飲茶的人一定要謹記一些茶道中的忌諱,這樣才能更好的'品鑑。下面我就帶大家看看茶道禮儀五大忌諱。

茶道禮儀五大忌諱1

1、忌諱茶具不清潔

賓客來訪,先請坐後備茶。泡茶前,忌諱茶具不清潔,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然後再用開水衝燙一遍茶具。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茶道禮儀,大家一定要謹記好。

2、忌諱茶水濃度不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或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詢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來進行沖泡。

3、忌諱茶水過滿

俗語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茶杯還是小茶杯,都禁忌倒得太滿。茶水量應以七分滿爲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茶傳統的道禮儀。

4、忌諱端茶不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俗是隻要兩手健全,端茶給賓客都必須用雙手給。此外,雙手端茶也有一定的講究。如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忌諱添茶不及時

待客過程中,要時刻關注賓客的茶杯,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在茶道禮儀中,忌諱添茶不及時,有不尊重賓客之意。

茶道禮儀五大忌諱2

泡茶的三大注意點

1.選茶葉

從習慣來講,有些人愛喝綠茶,有些人愛喝紅茶,還有一些人愛喝花茶、烏龍茶等。而且還有明顯的地域性,可能和當地的氣候條件、人文條件有關,沒法說誰好誰壞,可以選自己愛喝的茶葉。

從營養健身角度來講,紅茶比較適合於身體較虛弱的人,如果在其中加些糖,效果會更好;青年人以綠茶爲好;花茶有疏肝解鬱、理氣調經的功效;紅茶、沱茶、烏龍茶有助於減肥;綠茶的解毒效果更佳,對體內毒素較多的人有好處。

2.選茶具

茶具首推紫砂茶壺加瓷器茶杯,日常喝茶用的最多的可能是玻璃杯了,還有一些不鏽鋼的、搪瓷的、紙質的等。由於日常工作較忙,所以往往一杯茶要分幾次喝,中間往往會蓋上蓋子防灰塵,這樣回頭來再喝茶就不是味了。可以考慮用紫砂壺或者紫砂杯,由於透氣性好,所以茶不容易變味。

3. 選水

《茶經》中說山泉水最好,江河湖水次之,井水要差一些;現在還有自來水、純淨水和礦泉水等。用上等山泉水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對於普通大衆來說,用自來水最常見,不過用自來水沏茶,最好用無污染的容器,先貯存一天,待氯氣散發後再煮沸沏茶爲好。

一般說來,泡茶水溫與茶葉中有效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關,水溫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湯就愈濃;反之,水溫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湯就愈淡,一般60℃溫水的浸出量只相當於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喝茶要注意的禁忌有哪些?喝茶時要注意哪些禁忌?

在我們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相信很多的朋友們都是喝茶的,因爲喝茶不僅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而且經常喝茶還有益身體健康,能夠幫助我們預防癌症,女性朋友們喝茶能夠排毒養顏,男性朋友們喝茶可以延年益壽,總之喝茶的好處是非常多的,不過小編要提醒大家,在喝茶的時候要注意一些禁忌事項才能更健康的喝茶喲。那麼喝茶要注意的禁忌有哪些?喝茶時要注意哪些禁忌?

1、過夜茶不飲

一般過夜的茶當中會滋生非常多的細菌,因爲茶葉當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是不易溶解的,經過一夜之後就殘留在茶葉上的蛋白質就會腐爛,從而繁殖大量的細菌,如果再次加熱飲用的話對我們的腸胃健康是有影響的,因此過夜茶不宜喝。

2、濃茶不飲

濃茶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物質和茶鹼,有比較強的刺激性,一旦飲用濃茶就會對我們的腸胃造成刺激,嚴重還會引起失眠頭痛、嘔吐等症狀,所以濃茶不宜喝。

3、燙茶不飲

我們都知道經常吃太燙的食物會對我們的腸胃造成傷害,而喝燙茶會刺激到我們的咽喉和食道以及胃部,長期的飲用燙茶還會引起這些器官病變,而飲茶的溫度應該在56℃一下才合適,因此燙茶不宜飲用。

4、頭道茶

相信經常喝茶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在茶道中,第一次泡的茶水是不能喝的,因爲第一次泡的茶水當中可能含有一些細菌和雜質,還有茶葉殘留下的灰塵等,所以在喝茶的時候,第一道茶水是不能飲用的。

茶道流程與注意事項

茶道流程與注意事項

  茶道流程與注意事項,茶道是喝茶時候的感悟,茶道的程序是指喝茶的一個過程,茶道流程與注意事項是有很多的呢,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茶道流程與注意事項的相關資料。

  茶道流程與注意事項1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

  唐代要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

  古人品茶講究六境: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者修養,一招一式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宋代品茶有一條法則,叫做“三點”:新茶、甘泉、潔器爲一;天氣景

  色宜人爲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爲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爲嚴格細緻,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即:

  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吟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賞鑑,十三文僮。

  “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點不得法;二惡具,茶具不清潔;三主

  客不韻,主人,客人舉止粗俗;四冠裳苛禮,過於拘束禮儀;五葷餚雜陳,茶貴清,一案葷腥,不能辨味;六忙,沒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間案頭多惡趣,環境佈置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說法。

   【茶道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②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麪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爲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麪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確實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纔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後來在安徽祁門地區也有盛行。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以及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爲講究。

   【泡茶禮儀】

  室內基本陳設:茶師位置一般在室內北面,對面隨意擺放幾張繡墩作爲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隨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圍(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於室內的左右兩邊,皆嚴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關鍵,品茶時將杯子傳遞每人只品一口,有點類似先秦時朝會的感覺,氛圍莊嚴肅穆)茶師用一長條方桌,背後設一屏風,中間一坐墩,桌左邊設茶洗、水,桌右邊擺設一插花花瓶。茶師坐着事茶,侍女捧案於旁邊。

  準備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帶格爲漏水裝置);一茶煲(盛開水用);一茶爐(煮茶用,旁最好帶有小擋風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葉罐(裝茶葉用);一茶罐(搗茶葉用)、茶勺(盛茶葉用)、茶漏(盛茶湯用)、茶搗(搗碎茶葉用)、茶竹(夾茶杯用的夾子)放於一瓶裏;一小香爐,茶座上擺放一套聞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壺。

  對主客要求:做到安靜,有禮有序,正裝出席,不說話私語,主人禮讓客人。

  對茶師要求:動作有序不緊不慢,莊重,行動優雅(注重)有禮。人員一般爲一茶師,兩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風左右斜向捧案而立,無案時應合手而立(合手,手搭於腹前掩於袖中)茶師與侍者行禮時都應合手而鞠躬。

   儀式:

  待客賞境(茶境)——茶藝前,主客聚齊,主人與客人依次行禮問安,一般是客人行禮,主人答禮。主人招待客人,陪其談話,順便請客人蔘觀茶室,主人向客人展示自己的佈置,並請客人點評,作爲話題。

  品初禮茶——茶藝開始前,主客落座,這時都不再講話,茶師率其侍女進,到桌前,橫列一排鞠躬致敬,主客起身答禮,然後皆落座。茶會便正式開始。

  淨手焚香——侍女先捧水盆進,茶師淨手(象徵性)然後依次走到客人跟前,先客後主,主客也需淨手。古代人認爲茶事是心誠莊重的,同時亦要保持清潔,淨手無疑已等於淨心)然後茶師點燃香爐,一放於自己桌上,一讓侍女放於客人坐中間的矮案上。靜氣之香在茶文化中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增添意境外,還利於調節氣氛,增添平和的氣息,更利於在座人們心靈之間的聯繫交流。

  展示茶具——然後茶師將茶具放於案上,侍女捧案將茶具(主要是茶杯)分發給客人供其觀賞點評。

   洗茶

  巖泉初沸——第一步先煮水,泡茶道直接用開水沖泡茶葉末即可。(唐宋時期的煎茶法則是將茶餅直接煮成茶湯,因此第一步需要“搗茶-煮茶-調茶”,用茶勺取茶葉放入茶罐中,用茶搗將茶葉搗碎,搗時要慢,細,雅;再將茶葉放入茶爐中,注入開水煮茶;煮好後,用茶拌輕調茶湯,盛起復放回,調法很有技藝)。

  洗茶 孟臣三沐——水開(茶湯煮好)後,用茶漏盛開水輕輕淋洗於茶壺上(謂之溫壺);再打開茶爐,用茶漏盛茶湯注入茶壺中,儘量注過多量的水,然後用壺蓋輕輕一掃,茶湯順流淋滿壺身(沖泡);然後蓋上壺蓋,再盛茶湯淋壺身(使茶壺裏外皆有茗香)。(在沒興用茶壺泡茶之前,直接用茶漏將煮好得茶湯淋於茶杯上,也爲三淋,第一步用開水輕淋杯身,第二步注入茶湯,第三步複用茶湯整個淋之,淋法有技藝,或衝或滴,或緊或慢)後來有了茶壺,不同茶器質料泡茶時能更加有利於保存味道,例如紫砂,還有一種茶壺,頂蓋處有孔,這樣是使茗香能散發出來,同時又利於蒸發味佳,明茶藝愛用露孔散氣,稱之爲“茗香壺”。

  洗杯-溫杯-薰杯——與料理茶壺是一樣的,茶杯也需要溫-洗-薰,這邊用精緻的茶壺還須泡上一些時間,先取出手帕(最好爲綢巾)放於桌上疊成小方,逐個擦拭茶杯,再用茶夾夾杯依次放入茶洗中過水清洗,再夾茶杯於茗氣前滾熱溫燙,最後將茶杯放於香爐前薰香靜氣。

  盛湯倒茶——茶泡好後,依次往茶杯裏注水,玉液回壺,如果茶壺是“茗香壺”的話,還可將茶杯裏的水重新澆回茶壺中。 茶香合壁、遞手傳香——回壺後,再次注入茶水,這回將聞香杯蓋於其上,左手托起,右手覆於杯上,端至胸前,左右晃三次,是爲茶茗之香與茶氣之香交合在一起,然後取下聞香杯,雙手端於鼻前,捻轉而嗅,然後侍女再將聞香杯奉與客人,客人依次如狀品嗅。

  奉茶——將所有茶杯註上茶水後,取聞香杯覆於其上,再取絲帕覆茗香上反覆靜氣,然後將絲帕放於左手,用右手摺疊,將茶杯放於絲帕上,然後雙手放茶杯於案上(用絲帕墊茶杯主要是怕燙手,而且一些好質的絲料隔熱,至於動作,則是爲了好看,同時亦要講究奉茶時的幽雅禮儀),然後侍女捧案依次奉於客人,先客後主。侍女奉茶時,應舉案至眉一下,以示尊敬,客人原座躬身答禮,方可接過案。

  品茶——品茶時,先合香;茶師示意,衆人左手托杯,右手覆於杯上,一起端於胸前晃動三次,謂之茗氣合香。再聞香;右手取下聞香杯,左手託於鼻前,捻轉而嗅,然後纔是品茗;左手端起茶杯(連帶絲帕),端至嘴前,右手將茶杯於絲帕上轉三圈,謂之觀湯色,然後遮注杯前部而飲(其實不只茶道時這樣,古人無論喝酒還是品茶,都要將手遮於杯前部,防禦品飲時的不雅觀)然後放下。(對於品茶時動作最爲注意,也算是整個茶藝中唯一要求行儀,規矩得體的地方吧,先前都不是注意動作的,最多是“弄茶”一做一觀而已,因此,品茶時左手右手等動作,是爲注意的)品飲一共舉三次。

  因品茶至多三口,亦不能大口喝,只能細細抿之,一品苦澀,二品甜膩,三細細回味。

  品道——品完三口茶後,將茶杯放於自己桌上,衆人靜肅一段時間,不僅回味剛纔喝過的茶,也默默感受這一切。

  禮盡謝茶——最後賓主起立,茶師及侍女橫列一排行禮,主客回禮,一同謝茶。茶師走後,主客留下來細細賞香品茶,或聽琴悅耳,或高談闊論,或安靜思考,靜靜感悟這茶境,感受這寧靜致遠的氛圍,客散後,主人相送至門外,也算是品茶會成功的舉行了吧。

  茶道流程與注意事項2

  第一道淨手和欣賞器具:也就是洗手,喝茶衛生很重要,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爲上,這個都是爲了喝茶前有個放鬆心情的準備。

  第二道燙杯溫壺: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目的也是爲了衛生清潔,同時給茶具預熱,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

  第三道馬龍入宮:把茶葉放到器具裏,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裏,名字叫的好聽,程序簡單,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韻。

  第四道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然後又迅速倒出。目的是爲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

  第五道沖泡: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別一次把壺倒滿,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只有這步纔是平時大家常用的,表演上有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第五道春風拂面:完全是表現技巧美觀需求,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爲的是隻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

  第六道封壺:蓋上壺蓋,保存茶壺裏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

  第七道分杯: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方便加茶。

  第八道玉液回壺: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

  第九道分壺:然後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表示對客人的尊敬。

  第十道奉茶: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

  第十一道聞香: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最好能有陶醉狀,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讚歎。

  第十二道品茗:現在終於可以喝茶了,呵呵,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然後放下,可以在談話交流期間繼續如此,顯示茶在交流中的地位和必不可少身份。

  茶道流程與注意事項3

   【飲茶禮節】

   鞠躬禮

  鞠躬禮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茶道禮儀,根據彎腰的不同,分爲真禮、行禮、草禮三種。真禮用於主客之間,行禮用於客人之間,草禮用於說話前後。

   站式鞠躬

  真禮以站姿爲準備,將相搭的兩隻手逐漸分開,貼着大腿根往下滑,手指尖部觸及膝蓋的上沿爲止。上半身由腰部開始傾斜,頭、背、腿呈現出90℃的姿勢,慢慢直起身子,鞠躬要與呼吸配合,彎腰下傾的時候吐氣,直起上身的時候吸氣。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雙手滑於大腿中部,頭、背與腿部呈現出120℃的夾角。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頭、背與腿部呈現出150℃的夾角。

   坐式鞠躬

  真禮以坐姿爲準備,雙手搭於膝蓋上,腰部前傾,頭、頸、背都呈現出弧形的狀態。

  行禮以坐姿爲準備,與真禮差不多,但是位置稍低。

  草禮即雙手平放在大腿上,稍微欠身即可。

   跪式鞠躬

  真禮的跪式鞠躬,以跪姿爲準備。背部保持平直,上半身向前傾倒,雙手從膝蓋上逐漸下滑,雙手着地,雙手手指相對。行禮的時候要配合呼吸,彎腰向前,擡身時需要吐氣。前傾的時候,身體與膝蓋之間的距離只容一個拳頭。

  行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爲55℃。

  草禮的基本姿勢與真禮相同,身體傾斜程度爲65℃。

   伸掌禮

  這是茶道中使用最多的禮儀,多用於主人向客人請茶的時候使用,表示“請”或者“謝謝”的含義。兩人對坐時,伸出左手,四指併攏,虎口分開,側斜於敬奉的物品旁側。對坐時候,左側坐伸出左掌,右側坐伸出右掌。在飲茶的時候,男性應該多照顧女性。

   寓意禮

  鳳凰三點頭:每次泡茶沖水的時候,需要高提水壺向茶壺內注水,上下提拉水壺,反覆三次,表示一種敬禮。

  放置茶壺的時候,茶壺嘴不能對着客人,這樣表示請客人離開。

  如果使用的茶杯有柄,就應該便於客人取用,放置於右側。對坐的時候,左利手的客人可以自行調換。

  提壺倒水的方向也是一種語言。右手提茶壺需要逆時針轉來表示歡迎,左手需要順時針表示歡迎。如果方向相反,就意味着送客(送客也在三泡之後,中途送客很不禮貌)。

   【茶道注意事項】

   1、茶具要清潔

  家裏賓客來訪,先讓坐,後備茶。沖泡茶前,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清洗乾淨後最好再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是禮誠待客最基本的禮儀規矩。

   2、茶水濃度要恰當

  泡茶,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問問賓客的飲茶習慣,再根據客人的口味濃淡習慣沖泡。

   3、七分茶三分情

  俗語有說:七分茶三分情,茶滿欺客。倒茶給賓客,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以倒七分滿爲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禮法。

   4、端茶要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慣是隻要兩手健全,都必須用雙手給客人端茶。此外,雙手端茶也要有講究,有杯耳的茶杯,一般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

   5、添茶要及時

  要時刻關注客人的杯子,需要添茶時,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

喝茶時有哪些禮節和禁忌呢?

茶文化是一種中國的傳統,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它有着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中國人民獨特的理念和習慣。我們在喝茶的時候也要學會正確的泡茶方法 。


正確泡茶的七個步驟:

一、燙壺

在泡茶之前需用開水燙壺,一是可以去除茶壺中的異味;二是燙壺有助揮發茶香。

二、置茶

也叫做“投茶”。即將稱好的一定數量的幹茶葉置入茶杯或茶壺,以備沖泡。用蓋杯的時候可以直接用茶則置茶,投茶量也要看所沖泡的茶葉種類類以及個人的口味。

三、高衝

沖泡茶葉需高提水壺,水自高處注入茶壺,使茶葉在壺內翻滾,散開,以更充分泡出茶味,俗稱“高衝”。一般一衝需要倒掉(洗茶)。

四、低泡

泡好的茶就可以倒入茶盅,茶壺壺嘴與茶盅之距離,以低爲佳,以免茶內的香氣過度散發,俗稱"低泡"。一般一泡茶湯與二泡茶湯在茶盅內混合,效果更佳;三泡茶湯與四泡茶湯混合。

五、分茶

茶盅中的茶分別倒入客人的杯子中,一般杯中的茶以七分滿爲宜。

六、奉茶

將茶杯連同杯託一併放置客人面前,是爲奉茶,也叫敬茶。

七、聞香品茶

品茶之前,可以先觀察茶的顏色,聞茶的香味,最後才品嚐。品嚐有個禮儀、“品”字三個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嚐,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視泡茶師一至兩秒,稍帶微笑以示感謝。


茶道里的五大禁忌:

一、忌諱茶具不清潔

賓客來訪,先請坐後備茶。泡茶前,忌諱茶具不清潔,一定要把茶具清洗乾淨。然後再用開水衝燙一遍茶具。這是最基本的茶道禮儀。

二、忌諱茶水濃度不恰當

茶葉用量要適當,不宜過多或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泡出的茶沒有味道。泡茶前不妨先詢問賓客的飲茶習慣,然後根據客人的喝茶口味、濃淡習慣來進行沖泡。

三、忌諱茶水過滿

倒茶給賓客,不管是大茶杯還是小茶杯,都忌茶水倒得太滿。茶水量應以七分滿爲宜,留下三分人情給客人,是茶道的傳統禮儀。

四、忌諱端茶不得法

中國的傳統習俗是隻要兩手健全,端茶給賓客都必須是用雙手奉上。對有杯耳的茶杯,最有禮節的做法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送給客人。

五、忌諱添茶不及時

待客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到賓客的茶杯,需要添茶時,一定要義不容辭及時去添茶。添茶時,要分先後,必須先給客人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在茶道禮儀中,忌諱添茶不及時,是不尊重賓客的表現。

茶道禮儀小知識

茶道禮儀小知識

茶道禮儀小知識,作爲茶文化大國的子民,喝茶時也要講究茶禮,端起茶杯大口喝,這與喝水又有什麼區別呢。因此,在喝茶過程中,都是大有講究。下面分享茶道禮儀小知識。

茶道禮儀小知識1

1、小口品嚐

飲茶最忌諱大口吞嚥,或者像一個抽水機,發出咕咚咕咚這種不禮貌的聲音。知茶懂茶的人在喝茶時,一定會小口的喝,慢慢品嚐,仔細品味茶的色香味。品字三個口,意思是喝茶要分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直至充分體驗到茶香,口中的茶方能落肚。

2、瞭解口胃

茶葉放多了,茶味會太濃。茶葉放少了,茶味則沒有味道。因此,與他人一同飲茶時,在投茶之前詢問清楚客人對濃茶或淡茶的偏好,這個很有必要,應當按照客人的口味來泡茶,而不是自己的飲茶習慣。

3、茶水適量

俗話說“茶七酒八”,無論用大杯或小杯喝茶,茶注七分滿,七分裝茶湯,三分裝情誼。古有“茶滿欺客”之說,你若爲我盛滿茶湯,則是欺人太甚;你若爲己盛滿茶湯,則是自欺欺人!再者,茶水斟滿後容易溢出,打溼茶盤、地板,甚至燙傷自己或客人。但也不能倒太少了,否則客人會認爲你在裝模作樣,毫無誠意。

4、雙手端茶

一些年青人喝茶時不懂得這個禮儀,習慣性地會用一隻手遞茶。但是按照我國傳統茶道,只要兩手不殘廢,就應該用雙手給客人端茶。對於沒有杯耳的茶杯,最好使用茶船承茶杯。端至客人面前後,應當略躬身。對於有杯耳的茶杯,通常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這樣把茶端給客人。

5、再三請茶

用茶招待客人時,應當伸手示意,同時說“請用茶”。但當客人推脫時,注意一而再、再而三地勸對方喝茶,因爲這種再三請茶的行爲,在茶道禮儀裏面代表着提醒客人快些告辭的意思,俗話說就是在下逐客令。

6、清洗茶具

先潔具,後投茶,尤其許久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不少灰塵,在投茶之前用開水沖洗一遍,會給客人留下你既講究衛生,又彬彬有禮的印象。不管是什麼樣的情境下喝茶,都應該堅持泡茶前清洗茶具的習慣。只有在平時做好了這一方面,等到真正需要用上場時纔會得心應手。

茶道禮儀小知識2

茶道禮儀的四規

茶道講究遵循“四規”,“七則”。四規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和、敬”是指主人與客人之間應具備的精神、態度和辭儀。“清、寂”則是要求茶室和飲茶庭園應保持清靜典雅的環境和氣氛。

茶道禮儀七則

七則指的是:提前備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應冬暖夏涼,室內插花保持自然美,遵守時間,備好雨具,時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

茶道禮儀的四規七則

茶道,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典雅緻的文化修養,也是日本人接待賓客的一種特殊禮儀。日本人飲茶的風俗最早是由中國傳入的,後來廣泛流行於民間。如今日本的茶道人口約達1000萬,將近全國總人口的1/10。

茶道不同於一般的喝茶,品茗,而是具有一整套的嚴格程序和規則。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正規茶室多起有“XX庵”的雅號。茶室面積大小不等,以“四疊半”(約合九平方米)大的茶室居多,小於四疊半的稱“小間”,大於四疊半的稱“廣間”。

茶室的構造與陳設,基本上都是中間設有陶製炭爐和茶釜,爐前擺放着茶碗和各種用具,周圍設主、賓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牀等。

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然後依次獻給賓客。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

茶道品茶分“輪飲”和“單飲”兩種形式。輪飲是客人輪流品嚐一碗茶,單飲是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最後,客人向主人致謝告別,主人則熱情相送。

茶道禮儀小知識3

茶道的泡茶禮儀

室內基本陳設:茶師位置一般在室內北面,對面隨意擺放幾張繡墩作爲主人和客人的座位。中式茶道中的坐次很隨便,不拘一格,主要是感受自然的氛圍(日本茶道中客人皆列排坐於室內的左右兩邊,皆嚴襟正坐,座次的排位很關鍵,品茶時將杯子傳遞每人只品一口,有點類似先秦時朝會的感覺,氛圍莊嚴肅穆)茶師用一長條方桌,背後設一屏風,中間一坐墩,桌左邊設茶洗、水,桌右邊擺設一插花花瓶。茶師坐着事茶,侍女捧案於旁邊。

準備器具:一茶座(最好表面帶格爲漏水裝置);一茶煲(盛開水用);一茶爐(煮茶用,旁最好帶有小擋風屏);一茶洗(洗茶杯用);一茶葉罐(裝茶葉用);一茶罐(搗茶葉用)、茶勺(盛茶葉用)、茶漏(盛茶湯用)、茶搗(搗碎茶葉用)、茶竹(夾茶杯用的夾子)放於一瓶裏;一小香爐,茶座上擺放一套聞香杯、一套品茗杯,外加茶壺。

對主客要求:做到安靜,有禮有序,正裝出席,不說話私語,主人禮讓客人。

對茶師要求:動作有序不緊不慢,莊重,行動優雅(注重)有禮。人員一般爲一茶師,兩陪侍侍者,侍者站屏風左右斜向捧案而立,無案時應合手而立(合手,手搭於腹前掩於袖中)茶師與侍者行禮時都應合手而鞠躬。

茶道禮儀的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爲克服九難,即 造、別、器、 火、水、炙、末、煮、飲。

古人品茶講究六境: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飲者的修養,其一招一式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宋代品茶有一條法則,叫做“三點”:新茶、甘泉、潔器爲一;天氣景色宜人爲一; 風流儒雅、 氣味相投的佳客爲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爲嚴格細緻,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即: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吟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 九清供,十精含,十一會心,十二賞鑑,十三文僮。“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點不得法;二惡具,茶具不清潔;三主客不韻,主人,客人舉止粗俗;四冠裳苛禮,過於拘束禮儀;五葷餚雜陳,茶貴清,一案葷腥,不能辨味;六忙見,沒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間案頭多惡趣,環境佈置 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的說法.

茶桌上的禮儀和禁忌

茶桌上的禮儀和禁忌

茶桌上的禮儀和禁忌,重視禮儀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而且喝茶禮儀是最早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因此生活中喝茶在茶桌上有非常多的講究,以下分享茶桌上的禮儀和禁忌

茶桌上的禮儀和禁忌1

1、清潔茶席

提供一個簡潔雅靜的品茶環境,能夠讓客人感覺自己受到了極大的歡迎與尊敬。茶客到來之前,主人應該準備好相應人數的桌椅和茶具,(正式場合下)並根據每個人的身份安排好座次。同時,將茶室衛生打掃乾淨,茶桌、桌椅以及茶桌上的茶具也需全部擦拭一遍,努力做到一塵不染。有條件的話,可以在茶桌上擺放一些應景的綠植以作裝飾,給茶室增添更多的生氣。

2、清洗茶具

確保泡茶用具的乾淨無異味,也是起碼的泡茶待客之道。按照功夫茶的泡法,茶壺、蓋碗、公道杯、品茗杯等主泡茶具需一應俱全,而茶濾、茶夾、茶巾等小工具也儘量準備妥當。正式泡茶前,主人需要將這些茶具進行徹底的清洗,不能允許出現茶具有缺口,或者上面留有茶漬或茶垢的情況。茶杯殘缺,在一些人看來,這是破財的預兆。

3、協調口味

自己一個人泡茶時,隨自己的喜好就行。但如果是泡茶待客,提前詢問清楚每一位客人的喝茶口味,準備客人偏愛的茶葉,則是基本的禮數。況且不同體質的人適合喝的茶也有所不同,事先徵詢客人意見是不可或缺的禮節。同時,主人還應該瞭解客人是否處於空腹狀態。

空腹飲茶是不好的,必要時主人也需準備一些清淡的茶點供客人食用。注意不要選擇口味重的茶點,以免干擾茶葉的滋味。特別需要備些奶糖,遇到客人“茶醉”時會用得上。

4、溫杯燙壺

茶具是否乾淨衛生,直接影響着客人品茶時的心情。就好像人們在餐館就餐時,需要先用熱水燙一遍碗筷才能安心食用,喝茶也是如此。正式泡茶前進行燙壺溫杯的動作,不僅僅是爲了用熱水來消毒殺菌,去除茶具附帶的雜質與異味,從而打消客人對茶具衛生方面的顧慮;也是因爲燙壺溫杯過後,保留有一定熱量的茶具在泡茶時可以更好地激發茶香。

5、環壁注水

以茶待客時,並不適合用高衝注水的方式來沖泡茶葉。試想一下,將茶壺高高提起,使水流從較高位置衝入茶杯,很容易就會造成水花四濺,打溼茶桌,顯得一點都不雅觀;甚至會濺溼客人的衣服,造成尷尬的局面。因此,環壁注水是泡茶待客時更爲適宜的注水方式。提起水壺往下注水時,應儘量讓壺嘴接近、對準茶杯,均勻的將熱水送入茶杯中,快速浸潤茶葉。

6、分湯均勻

公道杯是“公道公平”的象徵之物,給客人分茶之前,需將泡好的茶湯倒入公道杯,然後用公道杯逐次分茶。斟給客人的茶湯分量,一定要儘量勻稱。如果茶湯分配不均,客人就會認爲你有些厚此薄彼、待人不公了。另外,在斟茶時,主人應該先給客人倒茶,最後再倒自己的茶。

7、有序分湯

斟茶時不光需要先客後主,也應當依次分茶,或按長幼順序,或按身份地位高低。越過中間的客人,直接給下一位客人斟茶,這是非常失禮的。無論是什麼場合,主人斟茶時一定不要出現越位的情況。同時,當客人杯中的茶湯被徹底喝完後,最好及時續杯,別讓客人面前的茶杯空太久。

空杯遲遲不倒茶,這在茶桌上有“趕客”之意。但要是發現有的客人不怎麼喝新斟的茶湯,表示其已經不想喝了,這時主人就不需要再斟茶了。

8、茶斟七分

從古至今,茶桌上都講究“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主人在給客人斟茶時,以倒七分爲敬,不宜過滿。按部分地方的禮節,斟茶過滿,有主人將客人當成了“渴死鬼”之意。還有一種說法認爲,“茶滿欺人”,因爲沸水沏出來的'茶湯,溫度很高,這時斟得太滿,客人舉起茶杯時會非常燙手。

而且,滿杯斟茶也與雅緻喝茶不相符,客人品茶時,茶水太滿的話,看湯色、聞茶香、、、品鑑起來也不方便。正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杯淺茶,在輕抿慢啜中方能悠悠地品出一番情誼來。

9、杯託奉茶

用手直接觸碰客人的茶杯,在客人看來十分不衛生。如果客人發現你的指紋等污漬留在了杯口上,其喝茶的興致可能就瞬間沒有了。故而,主人需要給客人奉茶時,最好上杯託,即茶杯的墊子,用雙手奉上杯託,將茶湯遞到客人面前,避免手指直接去碰飲茶人的茶杯。

10、勿用紙杯

其實泡茶待客時,茶桌上的禮儀還有很多,不是簡單的十點就能概括的,比如:不要用一次性塑料杯或紙杯泡茶,這樣非但會影響茶湯的口味,杯中的有害化學成分還會危害客人的健康;

當客人的茶水冷了,主人不能直接添加熱茶,而是應該倒掉冷茶後再添熱茶;在下午五點之後用茶葉招待客人時,主人一定要詢問客人,此時喝茶是否會影響其睡眠。喝茶,也是學習茶道,品味人生的過程。

茶桌上的禮儀和禁忌2

喝茶的基本禮儀:敬茶禮儀

敬茶應雙手奉上,一般首杯茶要敬給桌上德高望重者。當賓主邊談邊飲時,要及時添加茶水,體現對賓客的尊重。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能作;牛飲姿態。

客人用拇指、食指捏起茶盅,觀色嗅味,放於鼻脣之間細體味,入定出神,微合雙眼,仰首深吸氣,放神品論。

喝茶的基本禮儀:讓茶禮儀

在以茶待客的過程中,爲了表現對客人的尊重,主人要爲客人不時的斟茶,續水,這種做法也是有寓意的,表示了慢慢喝,慢慢敘。

而我國古代講究以茶待客不過三杯,第一杯叫敬客茶,第二杯叫續水茶,第三杯叫送客茶,所以不論是喝蓋碗茶還是功夫茶,讓茶應該儘量的隨便自然。如果過一而再再而三的勸飲,就有暗示;應該要走了之意。

客人回禮

1、第一道禮儀:

所謂的第一道禮儀是在泡功夫茶中,主人沖泡了第一泡茶品,請客人品嚐時,客人要表示對對方的尊重,以示回禮。

比較正式的回禮應該是起身,男性抱拳女性合十,一躬,坐下,雙手接過(或者雙手捧起茶杯)先聞香,後慢慢綴茶一口,放下茶杯,口中稱讚主人。

2、伸掌禮儀

伸掌禮儀是品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禮節,是主客雙方都要使用的禮儀。伸掌是表示;請與謝謝!

兩人對坐時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並坐時,右側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方伸左掌行禮。伸掌姿勢是將手斜伸在茶杯旁邊,四指自然併攏,虎口稍分開,手掌略向內凹,手腕要含蓄用力,不至顯得隨便。

3、續茶禮儀

往高杯中續茶水時,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高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下茶杯,腳一前一後,側身把茶水倒入客人杯中,以體現舉止的文雅。

茶桌上的禮儀和禁忌3

喝茶的禮儀有哪些注意事項

1、茶具要清潔

客人進屋後,先讓座,後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乾淨,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

如果不管茶具乾淨不乾淨,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人家一看到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污跡就反胃,怎麼還願意喝你的茶呢?現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託,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

2、茶水要適量

放置的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衝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衝好。

倒茶時,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溼。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爲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3、端茶要得法

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矩,用一隻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隻手抓住杯耳,另一隻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沒有杯耳的茶杯倒滿茶之後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

有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生。請試想,讓客人的嘴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嗎?

4、添茶要及時

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裏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給他們添茶。你可以示意服務生來添茶。讓服務生把茶壺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親自來添則更好——這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的時候最好的掩飾辦法。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茶,最後再給自己添,這樣也體現出自己對上司和客戶的尊重。

茶道不可做哪些舉動?

01

主人不介紹茶

出於對客人的尊重,主人最好事前詢問客人喜歡喝什麼茶,有什麼茶忌口或不太喜歡喝的。

當選擇確定好茶之後,也不能什麼也不說直接沖泡。在沖泡之前,首先介紹茶葉的名稱和特點,讓客人對準備喝的茶有個基本的瞭解,同時將茶葉的外形、色澤等各方面展現給各人看。也對整個飲茶活動的氛圍做一個預熱。

02

沖泡前不溫杯

雖然茶具都是事先清潔過,但再在客人面前清潔一次,是尊重的體現。而且用開水溫杯燙壺,可除去茶具異味,提高茶具溫度,對於茶湯的表現也會更好,給客人更好的品飲體驗。

正確做法是在泡茶之前用開水把茶具都燙洗一遍。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

03

徒手抓茶葉

用手抓茶葉,手上的污漬容易讓茶葉受潮。而且手上的一些氣味也容易沾染到茶葉上,不僅會影響到茶的品質,也給人不講衛生的感覺。

正確做法是用茶匙取適量茶葉,若沒有茶匙,可將茶筒(或茶葉袋)傾斜對準壺或杯輕輕抖動,將茶葉倒出。

04

壺嘴對向他人

壺嘴對向他人,表示請人快速離開,是非常不禮貌的。

其實不僅是壺嘴,一切尖銳、危險的物品都是不能對着他人的。燒水壺如果對着人,噴出的蒸汽容易燙傷,壺嘴、茶針之類尖銳的東西對着人,讓人感覺很不舒服。

就像我們在遞剪刀的時候,都會把尖的一邊對着自己,也是禮貌和素質的體現。

05

遞茶時觸碰杯沿

這個也是衛生的問題。有的人給客人遞茶杯時,沒有留意拿杯子的手勢,直接就隨手拿起,手往往容易觸碰杯沿,讓客人看了心裏不舒服,但又不方便說出來。

因此,請客喝茶一定要備杯墊或者托盤。如果沒有,往往會拿杯子下面的位置,但茶湯溫度高而燙手,這時候是很尷尬的。所以在選取杯子時,太矮太淺的杯子就不太適合,有一定高度的茶杯比較方便拿取。

06

一口悶

喝茶忌十分忌諱“一口悶”或者“亮杯底”。畢竟喝茶和喝酒還是有區別的。按照禮節,至少要分三口再喝完。

喝茶可以發出聲音,讓茶湯與口腔融合更好,聲音也是對茶的一種讚賞。

不過和喝酒一樣,主人給客人倒的茶最好也要喝完,不能浪費了好茶,辜負了主人的一片好意。如果實在喝不下了,就留下半杯茶湯在杯裏,主人就知道你的意思了。

07

隨意抽菸

喝茶的環境是需要很乾淨的,煙味會影響品茶的體驗,何況有些不吸菸的人,被動吸二手菸也會很氣惱。

茶文化中,有哪些禁忌不能觸碰?

一般來說有6個禁忌。分別是飲茶時空腹,飲過燙或過涼的茶,沖茶水時第1次倒的茶不能喝,茶水過濃,茶沖泡的時間過久和反覆沖泡。

我們喝茶的時候是萬萬不可以空腹去喝茶的,因爲如果我們空腹喝茶,胃裏沒有食物,而茶水會使脾胃受涼。引起我們的胃部消化不良,而且胃中的胃酸會相應減少。第2點就是喝茶的時候不能喝太燙或者太冷的茶。太燙的茶,顯然會對人體的粘膜系統造成損傷。並且也容易引起脾胃的一些疾病。而過冷的茶則會引寒氣入身。對人體的作用弊大於利。

第3點沖泡的茶水,第1道是不能喝的,這一點喝茶的人基本都知道。因爲茶葉是種植出來的,難免會沾帶有一些化肥殘留。而沖泡的茶水中的第1道就是將這些殘留的化肥農藥洗淨出去。所以第1道茶水是不能喝的。第4點是茶的濃度不宜過高。因爲茶本身含有茶多酚,咖啡因等對人體刺激較大的物質。如果喝太濃的茶則會引起人身體的不適,如晚上飲濃茶會難以入眠。第5點是,沖茶時不宜時間太久。因爲如果茶葉浸泡在水中,時間過長,茶葉中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如茶多酚,或是維生素,氨基酸,會因爲化學氧化作用而喪失。而且茶葉中的細菌也會有一定的滋生,這對人體是不好的。最後一點是不要衝泡茶葉的次數過多。因爲一般沖泡茶水之後,茶葉中的物質就會被消耗逐漸減少,而且有害物質會逐漸增多。所以沖茶時不應該沖泡次數過多。

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上就是喝茶時的一些禁忌。你還了解哪些有關喝茶時的禁忌呢?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

茶道的基本禮儀

  下面是由整理的茶道的基本禮儀,歡迎閱讀。

【茶道禮儀】

  中國人習慣以茶待客,並形成了相應的飲茶禮儀。比如,請客人喝茶,要將茶杯放在托盤上端出,並用雙手奉上。茶杯應放在客人右手的前方。在邊談邊飲時,要及時給客人添水。客人則需善"品",小口啜飲,滿口生香,而不是作牛飲。

【基本內容】

  說茶道,就要說到茶的禮儀,即使是剛剛接觸茶道的人之中,有的認爲茶道的做法簡易,也有的認爲茶道的禮儀做法十分困難。其實這樣的想法是有一些錯誤的,學習茶道禮儀作法時,應該要自己用心去學習細部的動作,如有不瞭解時應當請教老師,以獲得充分的理解,於是開始累積經驗,最後正確的禮儀作法就如你身體的一部份一樣,永生都不會忘記。

  在茶道的禮儀作法中,有清洗茶筅的部分,初次清洗茶筅時,應當要將茶筅清洗乾淨,而在客人面前,將茶筅洗淨,然後輕敲三下舉起兩下後,便完成了清洗的動作,而在結束的時候,則是先用熱水將茶碗中的餘茶洗淨,然後在用熱水洗淨茶筅,最後輕敲兩下後舉起,如此便完成了結束時的清洗動作。即使同樣是茶筅,但是開始和結束時的意義卻有不同,請不要加以混淆。

  第一、茶具一定要潔淨,包括茶杯、茶壺、托盤及裝茶葉的罐、盒。

  第二、取茶葉要用專用的器皿----竹製或木製的茶勺,也可用不鏽鋼或陶製的勺代替,不要用手抓

  第三、要用雙手敬茶,杯把在客人的右邊。敬茶時要用茶托盤,如果沒有,也要用小茶碟,一手託着小茶碟底部,一手扶着茶杯,雙手捧上。手指不能觸及杯沿。

  第四、第一杯差要敬給來賓中的年長者,如果是同輩人,應當先請女士用茶。

  第五、淺茶滿酒。說的是給客人斟酒要倒滿,敬茶只需七八分滿。

  除此之外,在品嚐茶的時候,在手中茶碗要往哪個方向轉動呢?這也是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在喝茶的時候轉動茶碗,是爲了要避免從正面飲用的意思,將茶碗轉動一圈半,並離開茶碗的正面後,便可以開始飲用,而飲用完後再加以清潔嘴角所碰觸之處,然而將茶碗轉回正面,如此重複。

  茶泡好了,你就準備好享受它完全的滋味,美麗的顏色、茶的芳香和口味,以及周圍環境。在你自己創造的輕盈和秀麗中呼吸。其中蘊含的道理是:當你使周圍的世界平安美麗時,你的心和頭腦就有了相同的心境。

  然而,諸如此類的茶道禮儀作法,事實上是有相當的意義的。

【演示茶藝 烹茶飲茶的藝術】

  茶道是一種以茶爲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爲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

  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飲茶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爲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爲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

  茶分六種:紅茶、綠茶、黑茶、黃茶、清茶(烏龍茶)和白茶。

【法則】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爲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水、炙、末、煮、飲。

  古人品茶講究六境:擇茶、選水、侯火、配具、環境和品飲者的修養,其一招一式有極嚴格的要求和相應的規範。

  宋代品茶有一條法則,叫做“三點”:新茶、甘泉、潔器爲一;天氣景色宜人爲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爲一。

  明代品茶要求更爲嚴格細緻,有“十三宜”和“七禁忌”。“十三宜”即: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吟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含,十一會心,十二賞鑑,十三文僮。“七禁忌”即:一不如法,烹點不得法;二惡具,茶具不清潔;三主客不韻,主人,客人舉止粗俗;四冠裳苛禮,過於拘束禮儀;五葷餚雜陳,茶貴清,一案葷腥,不能辨味;六忙見,沒有品茶的工夫;七壁間案頭多惡趣,環境佈置俗不可耐。

  因此,品茶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的說法.

【表現形式】

  中國茶道禮儀技巧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三種:

  ①煎茶。 把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②鬥茶。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麪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爲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麪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纔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③工夫茶。清代至今某些地區流行的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的潮州。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

【歷史】

  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辭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爲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在唐朝寺院僧衆唸經坐禪,皆以茶爲飲,清心養神。當時社會上茶宴已很流行,賓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動中,品茗賞景,各抒胸襟。唐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爲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爲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閒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首次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纔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爲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臺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爲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中國的茶道早於日本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以至於使不少人誤以爲茶道來源於他邦。中國的茶道可以說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爲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說是較爲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說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關於茶道的知識和講究

茶道是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爲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被譽爲是道家的化身,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和朝鮮,元朝以後在中國開始衰落。到現代,茶道已在日本流行併發揚光大,成爲世界茶道文化的典型代表

程序

洗茶:將沸水倒入壺中,又迅速倒出。

沖泡: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 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以茶奉客。

聞香: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品茗: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在古箏的伴奏下,主泡火薰香。淨手,先引茶人荷,請來賓賞茶,然後是賞具: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壺。燙杯溫壺是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潔具提溫。“烏龍入宮”: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爲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 水、炙、末、煮、飲。宋代爲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爲新茶、甘泉、潔器爲一,天氣好爲一,風流儒雅、 氣味相投的佳客爲一;反之,是爲“三不點”。明代爲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爲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 九清供、十精舍、十一 會心、十二鑑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爲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餚雜味、六 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標籤:茶道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