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七碗茶歌最膾炙人口的一段

七碗茶歌最膾炙人口的一段

七碗茶歌最膾炙人口的一段是:

一半琥珀一半碧綠,香氣襲人飄四方。

七碗茶,七番味,肝膽欲碎淚汪汪。

紅袖添香輕拂面,淚眼含笑輕嘆息。

待到情深難自禁,翻手爲雲覆手爲雨。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唐朝詩人盧仝《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

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這首詩是來自他的《玉川子詩集》的“走筆謝孟諫義寄新茶”,因爲太過精彩,所以把這幾句單 列,單獨成篇,被後人屢屢提及。

盧仝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爲“茶仙”。

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爲傳頌,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

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聖”陸羽相提並論。

關於茶葉最好的一首詩

關於茶葉最好的一首詩如下: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唐,盧仝,節選,《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七碗茶歌)》

賞析:

關於茶詩,不得不提的便是盧仝的這篇《七碗茶歌》,一首詩歌便被封神!以一篇茶詩而被後人封神,估計也就盧仝一人而已。中國自古是詩的國度,有很多詠茶的詩詞佳作,白居易有茶詩六十多首,卻沒有一首能夠像盧仝這樣的酣暢淋漓。

這是“茶仙”盧仝在喝完朋友寄來的陽羨貢茶之後所寫的作品,一連七碗,而且將每一碗的感受都這樣形象的寫了下來,筆走龍蛇,一氣呵成,讀來猶如啜飲了一壺好茶,茶仙的稱號,果然當之無愧。

作者簡介:

盧仝(約775年-835年),自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逐州市)人。“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中國唐朝中期詩人,人稱“盧仝體”。盧仝少有才名,未滿20歲便隱居嵩山少室山,不願仕進。

盧仝年輕時隱居少室山,家境貧困,刻苦讀書,頗有拯世濟民之志,但終生未能仕進。甘露之變時,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害。盧仝的詩對當時的朝政與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風格奇特,近於散文,有《玉川子詩集》。

盧仝爲人清正耿直,朝廷曾兩度禮遇要起用他爲諫議大夫,均不就。盧仝曾經被惡少恐嚇,向韓愈訴說,韓愈要爲他評理,盧仝考慮到不法之人會恨韓愈,不想再追究此事,韓愈因此更加佩服他的度量。曾作《月蝕詩》諷刺當時宦官專權,受到韓愈稱讚。

有誰知道盧同的那首膾炙人口的“七碗茶歌”的全部內容?(《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盧仝,自號玉川子。這首詩就是同陸羽《茶經》齊名的玉川茶歌。

全詩可分爲四段,第三段是作者着力之處,也是全詩重點及詩情洋溢之處。第四段忽然轉入爲蒼生請命,轉得乾淨利落,卻仍然保持了第三段以來的飽滿酣暢的氣勢。

頭兩句:送茶軍將的扣門聲,驚醒了他日高三丈時的濃睡。軍將是受孟諫議派遣來送信和新茶的,他帶來了一包白絹密封並加了三道泥印的新茶。讀過信,親手打開包封,並且點視了三百片圓圓的茶餅。密封、加印以見孟諫議之重視與誠摯;開緘、手閱以見作者之珍惜與喜愛。字裏行間流溢兩人的互相尊重與真摯友誼。

第二段寫茶的採摘與焙制,以烘托所贈之茶是珍品。

頭兩句說採茶人的辛苦。三、四句天子要嘗新茶,百花因之不敢先茶樹而開花。接着說帝王的“仁德”之風,使茶樹先萌珠芽,搶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以上四句,着重渲染珍品的“珍”。以下四句,說象這樣精工焙制、嚴密封裹的珍品,本應是天子王公們享受的,現在竟到這山野人家來了。在最後那個感嘆句裏,既有微諷,也有自嘲。

以上兩段,全用樸素的鋪敘,給人以親切之感。詩中雖然出現了天子、仁風、至尊、王公等字樣,但並無諂媚之容,而在“何事”一句中,卻把自己和他們區別開來,把自己劃入野人羣中。作爲一個安於山林、地位卑微的詩人,他有一種坦直淡泊的胸襟。盧仝一生愛茶成癖。茶對他來說,不只是一種口腹之慾,茶似乎給他創造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似乎只有在這片天地中,他那顆對人世冷暖的關注之心,才能略有寄託。第三段的七碗茶,就是展現他內心風雲的不平文字。

反關柴門,家無俗客,這是一種極爲單純樸素的精神生活所要求的必要環境。只有在這種環境中,才能擺脫可厭的世俗,過他心靈的生活。紗帽,這裏指一般人用的紗巾之類。紗帽籠頭,自煎茶吃,這種平易淡泊的外觀,並不說明他內心平靜。讀完全詩,纔會見到他內心熾熱的一面。

碧雲,指茶的色澤;風,謂煎茶時的滾沸聲。白花,煎茶時浮起的泡沫。在茶癖的眼裏,煎茶自是一種極美好的享受,這裏也不單純是爲了修飾字面。以下全力以赴寫飲茶,而所飲之茶就象一陣春雨,使他內心世界一片蔥翠。在這裏,他集中了奇特的詩情,並打破了句式的工穩。在文字上作到了“深入淺出”,或說“險入平出”。七碗相連,如珠走阪,氣韻流暢,愈進愈美。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看似淺直,實則沉摯。第三碗進入素食者的枯腸,已不易忍受了,而茶水在腸中搜索的結果,卻只有無用的文字五千卷!似已想入非非了,卻又使人平添無限感慨。

第四碗也是七碗中的要緊處。看他寫來輕易,筆力卻很厚重。心中鬱積,發爲深山狂嘯,使人有在奇癢處着力一搔的快感。

飲茶的快感以致到“吃不得也”的程度,可以說是匪夷所思了。這,雖也容或有之,但也應該說這是對孟諫議這位飲茶知音所送珍品的最高讚譽。同時,從結構上說,作者也要用這第七碗茶所造成的飄飄欲仙的感覺,轉入下文爲蒼生請命的更明確的思想。這是詩中“針線”,看他把轉折處連縫得多麼熨貼。

蓬萊山是海上仙山。盧仝自擬爲暫被謫落人間的仙人,現在想借七碗茶所引起的想象中的清風,返回蓬萊。因爲那些高高在上的羣仙,哪知下界億萬蒼生的死活,所以想回蓬萊山,替孟諫議這位朝廷的言官去問一下下界蒼生的事,問一問他們究竟何時才能夠得到蘇息的機會!

這首詩寫得揮灑自如,宛然毫不費力,從構思、語言、描繪到誇飾,都恰到好處,能於酣暢中求嚴緊,有節制,盧仝那種特有的別緻的風格,獲得完美的表現。

盧仝的“七碗茶詩”

大約在公元813年(唐憲宗元和八年),當時隱居在少室山唐代詩人盧仝,收到時任常州刺史的友人孟諫議(孟簡)寄送的新茶,品飲之後詩興大發,留下了傳送千載的詩篇《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因爲詩人在詩中所描述的品茶從一碗到七碗時的傳神感受,這首詩同時也被稱作“七碗茶詩”。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1]

盧仝

日高丈五睡正濃, 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 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 手閱月團三百片。[2]

聞道新年入山裏, 蟄蟲驚動春風起。[3]

天子須嘗陽羨茶, 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 先春抽出黃金芽。[4]

摘鮮焙芳旋封裹, 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 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 紗帽籠頭自煎吃。[5]

碧雲引風吹不斷, 白花浮光凝碗麪。[6]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 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羣仙司下土, 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 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 到頭還得蘇息否。

【作者】

盧仝(775?-835),唐代,自號玉川子,范陽(今河北涿州市)人,“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年輕時隱居河南少室山,家境窮困,刻苦讀書,不願仕進。甘露之變時,由於留宿宰相王涯家,同王涯爲宦官所害。其詩對當時之朝政及民生疾苦均有所反映,風格奇特,近於散文。盧仝著有《茶譜》、《玉川子詩集》,被尊稱爲”茶仙“。

【評析】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唐代詩人盧仝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作品。其中《七碗茶歌》最廣爲人知和傳頌,甚至在日本也極受推崇,並演變爲“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

詩歌可分三個部分,不妨簡言之爲“得茶、飲茶、悟茶”。

1.得茶

開頭寫孟簡送來的新茶,至精至好,這本該是天子、王公、貴人才有的享受,如何竟到了山野人家,似有受寵若驚之感。其中“陽羨”爲今江蘇宜興的古稱,“陽羨茶”則在唐朝達到了空前的鼎盛,經過陸羽等人的舉薦,“陽羨茶”爲首選的貢茶,皇帝滿足後會賜給近臣。宋代文豪蘇軾曾留下了“雪芽我爲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泉”的詠茶名句,這還讓人聯想到蘇軾與王安石間“王安石驗水”的故事,可見當時陽羨茶、與巫溪水之精妙。

盧仝一生愛茶成癖,作爲社會地位較低的白衣,獲贈好茶三十片,確實是件樂事。“至精至好”“開緘””手閱”等誇張的修飾把嗜茶之人得到好茶喜悅之情演繹的淋漓盡致。而在“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之句中,可見對愛茶之人把煮水煎茶的過程也視爲一種樂趣的情景。

2.飲茶

中間敘述煮茶和飲茶的感受,這段《七碗茶歌》也最廣爲傳誦。其大意是由於茶味好,所以一連吃了七碗,吃到第七碗時,覺得兩腋生清風,飄飄俗仙,寫得十分浪漫。這七碗茶的不同感受,語言通俗,雖十分誇張,但在我們飲茶時多多少少也會有其中類似的感受。“發輕汗”“毛孔散”想是愛茶人都會有的飲茶的一種快意與歡欣。這也許正是此段廣爲傳誦的原因。

但也有文人雅士的不同看法,如清代詩人袁枚認爲茶應該細品,曾在《試茶》中批評盧仝“嘆息人間至味存,但教魯莽便失真。盧仝七碗籠頭吃,不是茶中解事人。”其實這是因爲個人遭遇不同,感受自然不同。盧仝飲茶的一種快意,也不失爲百姓一種茶的幸福。

3.悟茶

最後,忽然筆鋒一轉,轉入爲蒼生請命,希望養尊處優的居上位者,在享受這至精好的茶葉時,知道它是多少茶農冒着生命危險,攀懸在山崖峭壁之上採摘來的。茶似乎給盧仝創造了一片廣闊的天地,似乎只有在這片天地中,他那顆對人世冷暖的關注之心,才能略有寄託。這倒是具有現實的意義,常言“高山雲霧出好茶”,一杯好茶從採摘、到加工,經歷了勞作的茶農的辛勤,值得我們去珍惜。

【註解】

[1]走筆:謂揮毫疾書。

[2]月團:指茶餅。茶餅爲圓狀,故稱。

[3] “聞道”二句,指茶農春天採茶之艱辛。

[4]”仁風”二句:意謂天子的”仁德”之風,使茶樹先萌珠芽,搶在春天之前就抽出了金色的嫩蕊。琲瓃,珠玉,喻茶之嫩芽。

[5]紗帽籠頭:紗帽於隋唐以前爲貴胄官吏所用,隋唐時則爲一般士大夫的普通服飾。有時亦指普通人的紗巾之類。

[6]碧雲:指茶的色澤。風,指煎茶時的滾沸聲。白花:指煎茶時浮起的泡沫。

國學經典《七碗茶歌》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欣賞並分析(詩文等),通過鑑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唐詩人盧仝(公元—835),自號玉川子,范陽(今北京大興)人。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爲茶中亞聖,他寫的《七碗茶詩》(全名爲《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他在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七言古詩,被世人稱爲茶之千古絕唱。詩中反映封建帝王爲了個人奢欲,當春驚蟄節時,驅使茶農入山採摘至精至好的陽羨名茶的情景;另一方面反映了詩人緊閉柴門,獨自品茶的無限情趣。歷代詩人的詠茶詩很多,但盧仝這首詩堪稱是詠茶詩中最著名的一首,盧仝也因此詩而傳名於世。

  第一部分: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中,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這一部分,寫的是軍將送來孟諫議的書信與新茶,信中提到:最新的`陽羨茶(陽羨即江蘇宜興,古稱陽羨縣。陽羨茶即陽羨紫筍茶,此茶經陸羽的發現和推薦,自唐肅宗時便正式列爲貢品),每年都要趕在清明節之前送到皇宮,以備宮中“清明宴”之用(“月團”喻指茶餅。用最好、最新、最嫩的茶葉制好封存之後,立即送往皇宮,剩餘的纔是王公貴族享用,作者感慨道:好茶、新茶什麼時候才能到達這些種茶的山人家呢?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第二部分: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輕,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

  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這是第二部分,是這首詩最精彩的部分,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二碗破孤悶;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第四碗,平生不平之事都能拋到九宵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一杯清茶,讓詩人潤喉、除煩、潑墨揮毫,並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寫出了茶之美妙。其中從“一碗喉吻潤”到“七碗吃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這一部分,又常被提取吟詠,並被單獨命名爲《七碗茶歌》。

讀《七碗茶歌》

          閒暇讀到盧仝的七碗茶歌,不覺得就兩腋生風飄飄欲仙了,小小尖葉一入杯中那色香味就滿溢上來讓人慾罷不能了,如正遇上知己紅顏,一曲紅塵也亦被唱了去。

      茶總能與雅相依相存,而雅士亦舉腕一投足間也清風拂面了許多,而美人掬茶那就更別有風味了。對此本人羨慕甚多,北方粗山大水無小溪潺潺,無細葉尖尖,從小亦無雅間小杯小盞之所薰陶,所以一舉杯就豪飲而下,而主人往往又一一添滿,而再一飲而盡,似舉起酒盅一干而再幹,數次過後,主與客都面似朁色,而我亦只能落荒而逃已,看來想博以雅士之名卻是再也不能夠了,但對茶亦心之愛之也。

以下附上七碗歌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茶中亞聖盧仝與他的七碗茶歌(茶仙盧仝七碗茶歌賞析)

盧仝簡介

盧仝(約795-835),唐代詩人,漢族,初唐四傑盧照鄰嫡系子孫。

出生地河南濟源市武山鎮思禮村,祖籍范陽,河北省涿州市。早年隱少室山,後遷居洛陽。

自號玉川子,破屋數間,圖書滿架,終日苦哦,鄰僧贈米;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願仕進,被尊稱爲“茶仙”。

性格“高古介僻,所見不凡近”,狷介類孟郊;雄豪之氣近韓愈。韓孟詩派重要人物。835年十一月,死於甘露之變。


盧仝生平經歷

盧仝少有才名,未滿20歲便隱居嵩山少室山,不願仕進。家中貧困,只有圖書堆積滿室。後卜居洛陽,只有破屋數間,一奴長鬚,不裹頭,一婢赤腳,老而無齒,家中僅靠鄰僧送米度日。

盧仝爲人清正耿直,朝廷曾兩度禮遇要起用他爲諫議大夫,均不就。盧全曾經被惡少恐嚇,向韓愈訴說,韓愈要爲他評理,盧仝考慮到不法之人會恨韓愈,不想再追究此事,韓愈更加佩服他的度量。曾作《月蝕詩》諷刺當時宦官專權,受到韓愈稱讚,但其他很多人都很不滿。

等到甘露之變時,盧仝恰巧與宰相王涯的幾位幕僚在相府的書館中吃飯,於是留宿在此,吏卒祕密行捕,盧仝說:“我是盧山人,和大家沒有結怨,有什麼罪?”官吏說:“既然是山人,來宰相的宅院,難道不是有罪嗎?”

倉促忙亂中自己也不能辯解清楚,竟然一同遭受了甘露之禍,被牽連誅殺。

盧仝年老沒有頭髮,太監就在他的腦後訂個釘子。先前盧仝生個兒子取名“添丁”,人們認爲是中了預示吉凶的讖語。

據清乾隆年間蕭應植等所撰《濟源縣誌》載:在縣西北十二里武山頭有“盧仝墓”,山上還有盧仝當年汲水烹茶的“玉川泉”。好友賈島有《哭盧仝》詩:“平生四十年,惟着白布衣。”


盧仝的“七碗茶歌”

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


清心泡壺中國茶

1.唐 陸羽。《茶經》

2.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3.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屋,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人月圓。山中書事》

(作者:元*張可久)

"四明四面兮俱神宮,就中翠謁兮尤清空。大闌峨峨兮稱絕險,蜀岡旁峙兮分半峯。其間剡湖則西兮,藍溪則東峯。回溪轉兮非人世,釀爲嫩雪兮茸茸。百七日兮寒食過,廿四番兮花信終。二百八十峯兮土膏動,一萬八千丈兮雲氣濃。時則小草兮珠圓,長條兮玉潔,雙韭兮挺生,三箐兮秀出,青櫺兮吐丹,白附兮結實,插瓏鬆兮篁竿,纏纓珞兮蘿闕。彼避世之畸人,各分曹以登眺。蓋飽饜而有餘,薄煙火以不道,乃有茶仙經營茶竈。愛茲茶山,煙嵐窈窕。八精籃兮偃息,登古墓兮踟躊。訪舊文兮斷碣,吊高僧兮遺書。彼人代兮已遠,賬宿莽兮成墟。獨新牙兮正茁,幾彌望兮山居。於是擷之掇之。吹之噓之,蒸之焙之,祈之攄之,都籃之具於以儲之。彼近山之瀑泉,推化安爲絕勝。雖然竇之飛湍,拜下風於錦鏡。致陸羽之傳化,喜孫因之可證。來制良材,以慰幽興。……。自元初兮經始,歷明代兮來馳。怪近世之希逢,致消渴其何恃?既塵鞅之可除,竊山棲以有志。《茶經》一卷,茶寮數事,比鄰可睦,那須黃羊活眼,盈甌司命。是嘗媚之不辱,煬之無妨。倘稍存夫本色,爲我和以老薑。

(作者:清·全望祖)

《七碗茶歌》的問題

《七碗茶歌》又稱《七碗茶詩》,是唐代詩人盧仝的作品,也是《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

它寫出了品飲新茶給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潤;第三碗便能讓詩人文字五千卷,揚揚灑灑,神思敏捷;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拋到九霄雲外,表達了茶人超凡脫俗的寬懷;喝到第七碗時,已兩腋生風,欲乘清風歸去,到人間仙境蓬萊山上。

擴展資料:

七碗茶歌創作背景節選:

在以後的日子裏,韓、盧二人常邀張籍、孟郊、賈島等朋友多次來桃花泉煮飲,歌賦詞呤,留下了很多佳話和詩篇。

唐元和六年,盧仝收到好友諫議大夫孟簡寄送來的茶葉,又邀韓愈,賈島等人在桃花泉煮飲時,著名的“七碗茶歌”就此產生。盧仝的茶歌所表達的飲茶感受,不僅僅是口腹之慾,而是將“竹串子茶”的藥理、藥效溶入其中,醒神益體,淨化靈魂,激發文思,凝聚萬象,製造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境界。

盧仝《七碗茶歌》是什麼

中國曆代詠茶詩歌絢麗多彩。詩人們以茶遣興,以茶抒情,以茶交友,以茶聯誼,留下了數以千計膾炙人口的佳作名句。在洋洋大觀的茶詩中,知名度最高的首推唐代詩人盧仝的詠茶名篇——《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又名《七碗茶歌》。 盧仝(795—835),祖籍范陽(今河北涿縣),生於河南濟源市武山鎮(今思村)。自號玉川仙子。家境貧寒,少時隱居少室山,刻苦讀書,博覽經史,工詩精文,不願仕進。他曾作《月蝕詩》諷刺當朝宦官專權,因此招來宦官怨恨。唐文宗“甘露之變”時,宦官仇士良誅殺文武百官,株連者達千人以上,當時盧仝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難。遺有《玉川子詩集》傳世。 盧仝好飲茶,有“茶癡”之號。邑有盧仝煮茶泉。《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是他品嚐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全詩共262字(不含標點),詩人直抒胸臆,一氣呵成,盡情抒發了對茶的熱愛與讚美: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裏,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龍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麪。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中羣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爲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詩人以優美生動的文字,寫了三方面的內容。開頭寫孟諫議寄來的新茶至精至好,如同獻給天子王公的貢茶一般珍貴。中間部分是全詩的重點,寫得瀟灑浪漫,不同凡響。詩人以排比句法,從一碗到七碗,寫下了詩人獨特的靈感,直至兩腋生風,飄然若仙。最後四句對“墮在顛崖”受苦的勞動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希望統治者慈悲爲懷,讓他們得以休養生息。 是好友贈送的新茶引發了詩人的詩興,欣賞《七碗茶歌》,我們還要讚美諫議大夫孟簡與處士盧仝的真摯友誼——沒有他的贈茶,中國茶文化也許就不會有這首《七碗茶歌》。 優美空靈稱絕唱 在唐代燦若羣星的詩人中,盧仝的詩名極爲普通,但這首《七碗茶歌》獨領,堪稱絕唱。它優美空靈,給讀者以無窮想象,廣爲傳誦,歷久不衰,已被譯成多種文字走向世界。可以這樣說:哪裏流行茶飲,哪裏就有《七碗茶歌》的傳播。 《七碗茶歌》對後世的茶文化產生過較大的影響。“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的詩句和“七碗茶”詩意,曾被歷代文人雅士廣爲引用、化用。“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的多篇茶詩,都曾化用《飲茶歌》的詩意,可見他對盧仝茶詩的仰慕與推崇。 當代很多茶人文友撰文解讀“七碗茶”時,認爲盧仝是從一碗到七碗連飲七碗,筆者在1992年出版的《名人茶事》盧仝一章中,也寫他連飲七碗。筆者後來認識到,這樣就碗論碗實際是對詩意的誤解。空靈與想象是文學藝術的生命,“七碗茶”極言飲茶之後的愉悅與美感,如果意猶未盡,他還會寫上八碗、九碗。因此不能就碗論碗認爲他一氣飲下七碗。大碗小盞,古代的碗一般都比較大,即使是盧仝這樣的茶癡,一般也很難一口氣喝下七碗。誇張是詩人、作家常用的手法,如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白髮三千丈”等等,都是典型的誇張與浪漫主義,如果拘泥於文字,就會曲解了文學藝術的美好創意,也阻斷了讀者的想象空間。 “七碗茶”可謂把飲茶的愉悅與美感推到了極致,酒或其他飲料都無法與之相比,當代雖然能使人飄飄欲仙,但那是慢性自殺,毀滅自我。這是“七碗茶”的成功之處與藝術魅力。 “亞聖”遺德救鄉親 因爲嗜茶,更因爲這首膾炙人口的茶歌,盧仝在茶界的大名僅次於陸羽,被尊爲“亞聖”。與中國茶文化一脈相承的日本,對這位“亞聖”也非常尊敬。抗日期間,他的家鄉還因此避免了一次被日寇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之災。 據舒順義先生在2005年第四期《農業考古·中華茶文化》上介紹,在1941年前後,兇殘的日寇在敵後根據地大掃蕩,一次掃蕩到了盧仝故里,鄉親們眼看就要大禍臨頭。但令他們驚訝的是,當日寇在村口一塊石碑前駐足觀刻後,便調頭返回了。事後,鄉親們才知道,是盧仝的遺德使他們免遭一劫。原來這塊石碑正面刻着“盧仝故里”,背面刻着《七碗茶歌》。據說盧仝在日本被奉爲煎茶道祖師爺,在祖師爺故里,這些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還算有點良心發現,動了惻隱之心,使盧仝的鄉親僥倖逃過一劫。從此,故鄉人民對這位“亞聖”更加崇敬。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