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甜茶樹有幾種

甜茶樹有幾種

甜茶樹(Camellia sinensis)只有一種,但是因爲生長環境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爲不同品種和類型。根據習慣區域和口感的不同,主要分爲茶樹大葉種(大葉紅茶),小葉種(綠茶、白茶、黑茶、黃茶、烏龍茶等),以及一些特殊的品種如紫茶、金花茶等。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這種樹,我本地叫甜茶樹。它的葉子是甜的。我不知道它的學名叫什麼,請高手指教!

學名就叫甜茶,甜茶是南方地區特有的茶樹品種,內涵甜茶素,是一種天然甜味劑,因此具有甜味。

羅浮山甜茶的常見移植品種

產於鐵觀音故里安溪,一年一採,屬天然甜植物。成茶滋味甘甜,

茶水橙黃,口感良好,回味無窮。它味微甜,但不含糖份,是一種高檔飲品。性平

味甘,清熱利溼,藥食同功,具有“三抗”(抗氧化、抗癌變、抗過敏)和“三降”

(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同時可以防暑解熱、利尿消炎、擴張血管、

提神益思,清除疲勞,延緩衰老,還可以防治心血管疾病、預防中風、預防牙齒疾

病,醒酒護肝益腎,對風溼性關節炎、對氣管炎、肺炎有較好的抑止治療作用,對

糖尿病有輔助性療效。該茶儲存時間越長,味道越佳。 學名:Rubus Suatrssimus S.Lee

英文名Sweet tea of guangxi

廣西野生甜茶爲多年生純天然、原生態、無污染常綠木本植物。其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味微甜。內含有的茶多酚、甜茶素、硒、鍺等物質。除具備普通綠茶的功效外同時還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預防中風、防癌作用、預防牙齒疾病等藥效,與羅漢果、合浦珍珠、廣西香料等齊名爲廣西四大名品。 廣西甜茶的甜度很高,每公斤幹茶葉的甜度相當於15公斤蔗糖的甜度,每公斤甜茶素相當於300公斤的蔗糖甜度。同時甜茶素是一種二萜葡萄糖低熱量甜料,是能替代糖的高甜度而低熱能且無毒的天然甜料植物。甜茶因其極高的藥用價值,所以採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甜茶樹又不易種植,而甜茶越來越稀少。不少地方出現人工種植的甜茶,其主要用於綠化觀賞,沒有藥用功效。

甜茶是哪科?什麼屬?還有,在哪能郵購到茶的種子(不論什麼茶都行)!很急!!各位大俠幫忙啊

一、資源獨特,梁平縣爲甜茶最適生長區

梁平甜茶爲殼鬥科石柯屬多穗石柯[Lith Carpus Potytatyus(Wall.)Rena]。民間用葉泡水當茶飲,有清甜味,故稱“甜茶”。

多穗石柯爲常綠小喬木,高約5~8米,生長於400~800米的暖溼山林中,常與竹子、松樹爲伴混生,耐蔭、喜酸性土、短日照。

梁平縣野生甜茶於1981年全國農業區劃調查時發現。分佈在全縣的十六個鎮鄉,三十個村,分散在8萬畝的松林、竹林中,相對集中在明月山脈的竹山、龍勝、袁驛、新盛、屏錦、禮讓等鎮鄉,另在東山山脈的蟠龍、合興、鐵門等鎮鄉也有分佈。由於野生甜茶大規模發現於梁平,故可認梁平縣爲野生甜茶的原產地。即梁平縣是野生甜茶的最適生長區,梁平縣產的甜茶才“地道”。梁平縣發展野生甜茶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全國可以稱爲甜茶的植物有8個科9個種11個亞種,但可以作爲產業開發的只有梁平甜茶和廣西甜茶,廣西甜茶爲薔薇科懸鉤子屬的滕本植物。

-4-

研究發現梁平甜茶其功效遠高於廣西甜茶。

二、功效獨特,具有“藥、糖、茶”三重功效,獲得美國FDA認證。

1、藥效

據《中華中藥志》、《四川中草藥志》、《萬縣地區中草藥志》記載,甜茶(多穗石柯)葉、根、果均可入藥,有養陰補腎、降壓抗過敏、清熱解毒、治瘡毒、痢疾之功效,是天然的中草藥植物。湖南省懷化三人民醫院用於治糖尿病效果明顯,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與河北醫科大學的合作研究表明,降血壓有效率達90.5%,顯效率80.6%,其開發的甜茶產品已獲得衛生部頒發的“保健食品”證書。

研究表明,甜茶含有4.1%的生物類黃酮,黃酮是世界醫藥界公認的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防癌冶癌的佳品;同時甜茶中含有的多酚類是目前最理想的純天然抗氧化劑,具有防疲勞,抗衰老的功效。

日本三重大學藥學部研究表明,除認可上述功效外,還有防治花粉過敏的作用,爲此解除了日本最大節日——櫻花節中花粉過敏者的痛苦,日本民衆花粉過敏由打針吃藥改爲喝甜茶。這是梁平甜茶在日本暢銷的主要原因。

2、糖效

許多科學家對甜茶(多穗石柯)內含甜味成分進行了研究,並已深入到分子水平。1989年四川省中藥研究所和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合作,從甜茶中分離出了三個具強甜味的化合物,並通過化學反應、紫外、紅外、氫譜、碳譜、質譜鑑定分別爲根皮甙,三葉甙和3-羥基皮甙。1992年中科院華南植物研究所和日本凡善化成株式會社合作,對經多次化學提純獲得的2種天然甜素結晶進行分子結構鑑定,結果是兩種結晶均含有同一甙元根皮素——二氫查耳酮。報告還首次報導了二氫查耳酮含量爲12.6%。1999年西南農業大學對實驗中分離出的甜味結晶進行核磁共振光譜測定進一步證實了該強甜味物爲二氫查耳酮。二氫查耳酮的甜度爲蔗糖的300倍,熱量僅爲蔗糖的三百分之一,且無苦味,無毒性。因此甜茶是目前各國尋求的天然甜味劑的理想資源。

3、茶效

-5-

由於甜茶還含有的茶多酚、硒、鍺等物質,同時具備普通綠茶的功效。它是具有防癌、治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花粉過敏等功效的保健茶。

三、生產技術成熟

八十年代初,梁平縣對甜茶就開始了科學研究,對其生物學特性進行了觀察,對甜茶加工利用進行了探索,對內含生化成分委託四川省中藥研究所和四川農業大學進行了檢測,並初步掌握了甜茶生長規律、甜茶對生長環境的要求、甜茶初加工方法及對人體的保健作用等等。研究成果曾獲1982年度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獎。爲進一步開發利用甜茶作好了技術儲備。

經過多年試驗,梁平林業部門已掌握了野生甜茶扦插繁殖方法,人工移栽技術,2003年重慶蟠龍茶業有限公司又掌握了甜茶組織培養育苗技術,爲大面積人工種植奠定了基礎。

四、市場前景廣闊

原梁平縣外貿公司從1985年開始進行甜茶產品加工試驗,已成功開發出禮品甜茶和袋泡甜茶。禮品甜茶成爲梁平縣“四絕”禮品之一(梁平柚子、梁平竹簾、梁平豆乾、梁平甜茶)而名聲遠揚。1995年袋泡甜茶批量上市,被日本客商包銷。1996年在全國農業綜合開發十年成果展和1997年北京國際茶葉展上獲得客戶和專家好評。梁平外貿公司年生產甜茶約5噸,實現產值100萬元,創匯10萬美元。多年來梁平甜茶100%外銷,主要銷往日本、美國、西歐等,長期供不應求,市場缺口很大。

梁平甜茶的開發儘管已有成效,但從現代經濟學看,產品還處於初級階段,附加值不高,規模不大,稀有的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2003年重慶蟠龍茶業有限公司在國有梁平縣外貿公司解體的基礎上利用其原來開發的基礎,挖掘甜茶可能拓展的領域,定位於高附加值的綜合利用。目前已按公司計劃建成示範甜茶基地1000畝(最終建萬畝甜茶基地);已完成苗木組織培養;計劃徵地30畝建加工廠;聘請重慶市茶葉研究所專家作技術指導。公司通過更爲靈活的民營企業經營機制,將市場與企業緊密相連,儘快實現以公司爲龍頭的“農、工、貿”一體化格局,將梁平甜茶的產業做“大”,牌子做“響”,成爲西部的“唯一”,爭取五年內實現綜合經濟效益1.34億元的目標。

參考資料:http://www.tiancha.cn/tcjj.asp

大瑤山甜茶的常見甜茶品種

學名:Rubus Suatrssimus S.Lee

英文名Sweet tea

廣西野生甜茶爲多年生純天然、原生態、無污染常綠木本植物。其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味微甜。內含有的茶多酚、甜茶素、硒、鍺等物質。除具備普通綠茶的功效外同時還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預防中風、防癌作用、預防牙齒疾病等藥效,與羅漢果、合浦珍珠、廣西香料等齊名爲廣西四大名品。  廣西甜茶的甜度很高,每公斤幹茶葉的甜度相當於15公斤蔗糖的甜度,每公斤甜茶素相當於300公斤的蔗糖甜度。同時甜茶素是一種二萜葡萄糖低熱量甜料,是能替代糖的高甜度而低熱能且無毒的天然甜料植物。甜茶因其極高的藥用價值,所以採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甜茶樹又不易種植,目前甜茶越來越稀少。不少地方出現人工種植的甜茶,其主要用於綠化觀賞,沒有藥用功效。

廣西甜茶和雲南甜茶的區別

甜茶樹類似茶樹,山茶科山茶屬,爲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甜茶樹喜蔭,生長在高山陡壁雜樹叢中,高度一般爲1-2米,直徑2釐米以下。真武山上曾經有棵千年古甜茶樹於1982年枯死。甜茶樹不易種植,以野生自然生長爲主。多數生長在錢塘江上游真武山區一帶。甜茶樹的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味微甜。由於甜茶純天然、原生態、無污染、營養豐富又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預防中風、防癌作用、預防牙齒疾病等功效,所以採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甜茶樹又不易種植,目前甜茶樹已很稀少。

你所說的廣西甜茶和雲南甜茶實際上都是人工種植的甜茶,主要用於綠化觀賞,沒有多大藥用功效。

甜茶爲什麼叫甜茶?

野生甜茶樹,長出來的茶葉帶着一種特有的清甜,後來人們便給它取名爲甜茶。

正宗的野生甜茶樹類似茶樹,山茶科山茶屬,爲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甜茶樹喜蔭,生長在高山陡壁雜樹叢中,高度一般爲1-2米,直徑2釐米以下。甜茶樹不易種植,以野生自然生長爲主。

甜茶樹的葉子呈橢圓形,邊緣無鋸齒,味甜,但不含糖分,屬天然甜植物,無毒。

繁殖方法

可用種子育苗,也可用扦插或組織培育繁殖。由於種子繁殖發芽緩慢、出苗不整齊,且需隨採隨播,而組織培養成本高,故生產上主要採用分芽繁殖和分株繁殖進行甜茶育苗。

扦插

扦插繁殖宜在早春葉尚未萌發前進行。插穗選用半年生或1年生嫩枝。將枝條截成長15釐米的段,每段插穗具3-5個芽眼。剪好插穗後,下端用50毫克/升ABT2號生根粉溶液浸泡1小時。經處理後,插入營養杯內,營養土用黃心士,扦插前3天先對土壤消毒,插前1天澆透水,毎杯插1根,深約8釐米,壓實土壤。

插後要淋水,使插穗切口與士壎緊密接觸。搭梱稀疏遮陽,經常保持土壤溼潤,約30天可生根,成活率可達85%以上。當苗高20釐米左右時可出圃定植老枝扦插成活率較低。組培繁殖容易,繁殖係數高,可大批量生產。

果實像銅錢,人稱“搖錢樹”,用來泡茶好處多,對三高人羣有好處

導語:果實像銅錢,人稱“搖錢樹”,用來泡茶好處多,對三高人羣有好處

現代 社會 ,喜歡喝茶的人越來越多。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飲品,經常喝茶對身體有很多的好處。

但是,喝茶也是很有講究的,不能什麼茶都可以喝,尤其是 養生 茶要根據自身體質的因素,以喝茶的方式達到 養生 保健的目的。

今天筆者與大家分享一種天然的 養生 茶,它是一種樹上的嫩葉,而這種樹在民間被稱爲“搖錢樹”,這是因爲它的果實像一串串的銅錢掛在樹上,像極了傳說中的搖錢樹,所以大家就把它稱爲“搖錢樹”。

其實,它的學名叫做青錢柳。它是冰川四季倖存下來的樹種,也是我國僅有的珍稀樹種,被譽爲植物界的大熊貓。

青錢樹外形看起來與核桃樹相似,但是它們的味道卻差別很大,青錢樹的葉子剛嚼的時候味道是微苦的,但嚼過之後卻苦中回甜,有一股清甜爽口的味道。如果這時候喝一口白開水,就連水都是甜的。

青錢柳又名青錢李、甜茶樹、山麻柳、山化樹、麻柳等別名,爲胡桃科青錢柳屬喬木植物,主要生長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北方地區非常罕見。

青錢柳曾經也是默默無聞的,但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一次農業調研,從而改變了它的命運。因爲這次被調研人員發現,當地人喜歡用青錢柳的葉子泡茶喝,而且喜歡喝這種茶的人都普遍身體好壽命長。

於是引來了大量的專家學者對青錢柳展開了藥用價值的研究,並且研究後還被稱爲醫學界上的第三棵樹,從此,它便真的成了當地人的搖錢樹。

青錢柳爲什麼被稱爲醫學界的第三棵樹呢?很多人都知道,第一棵樹是柳樹,因爲它產生了阿司匹林,第二棵樹是紅豆杉,它叢中提煉了紫杉醇,第三棵樹就是青錢柳,因其特殊的生物活性,被稱爲天然的胰島素。

青錢柳的葉子可是好東西,它可以製作成青錢柳 養生 茶,用來泡茶喝好處多。青錢柳茶它含有豐富的皁苷、黃酮、多糖等有機營養成分,能夠有效平衡人體糖代謝,從而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同時還含有大量的鐵、鋅、鈣、硒、鎂等微量元素,還與糖代謝和胰島素密切相關的元素含量較高,能夠協助胰島素髮揮降血糖的作用,並能改善糖耐量。因此被稱爲醫學界的第三棵樹,對高血糖有好處。

青錢柳茶具有的營養成分不僅能降低體內的血糖含量,還可以降低體內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酸脂,並具有降低血壓和血脂的目的。

正因爲青錢柳茶有這麼多的作用,非常適合三高人羣食用,現在市場上有很多人出售青錢柳茶,而且價格也不便宜,但是很多人喜歡喝,因爲以茶 養生 益處多。

迴歸自然是人的本性,而青錢柳茶則是對這份天性最好的滿足。可惜現在野生的青錢柳是少之又少,非常罕見了,是一種非常珍稀的樹種。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這種青錢柳樹嗎?它的果實像銅錢,人稱“搖錢樹”,用來泡茶好處多,對三高人羣有好處。若你在家鄉有幸遇見,就是賺到,真的是非常珍貴。

壯族茶文化的來源

  茶在壯族中是個十分重要的存在,下面我爲大家介紹關於雲南壯族茶文化的來源,歡迎大家閱讀。

  壯族茶文化的來源

  在桂西北大王山區棗壯族人聚居的山區,很久以前就發現一種野生的灌木,其葉煮水喝,甜滋滋的且十分清香。長期以來,民間就把其樹葉加工當茶飲用,故名“甜茶”。

  甜茶宜生長在帶氣候區、海拔500-1000米的丘陵山地,甜茶葉含有價值極高的黃酮、茶多酚和甜味素三種成份。它的甜度相當於蔗糖的300倍、50公斤鮮甜茶葉曬後可獲幹茶葉15-17公斤,每50公斤幹甜茶葉的`甜度相當於750公斤白砂糖的甜度。

  廣西野生甜茶爲多年生純天然、原生態、無污染常綠木本植物。其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鋸齒,味微甜。內含有的茶多酚、甜茶素、硒、鍺等物質。除具備普通綠茶的功效外同時還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預防中風、防癌作用、預防牙齒疾病等藥效,與羅漢果、合浦珍珠、廣西香料等齊名爲廣西四大名品。

  同時甜茶素是一種二萜葡萄糖低熱量甜料,是能替代糖的高甜度而低熱能且無毒的天然甜料植物。甜茶因其極高的藥用價值,所以採摘的人越來越多,但是甜茶樹又不易種植,目前甜茶越來越稀少。不少地方出現人工種植的甜茶,其主要用於綠化觀賞,沒有藥用功效。

  據《廣西中藥標準》記載,野生甜茶有“清熱降火、潤肺、祛痰、止咳的功效”。被譽爲“神茶”,其藥用性和食用性已爲地方醫藥和民間所證實,它還含有黃酮、甜茶茶多酚,甜茶素。

  甜茶茶多酚有明顯抗氧化、抗突變、防癌、降低膽固醇、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糖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食物過敏、改善腸胃微生物環境、消臭的作用吲,是目前發現最理想的純天然抗氧化劑,用途十分廣泛。

  甜茶提取物對濃氨水實驗性咳嗽有抑制作用,能明顯增加呼吸道酚紅排出量,顯示止咳祛痰效果,並具有較好的鎮痛,抗炎,鎮靜作用。在日本,甜茶已用作抗敏藥。甜茶提取物具有較強的抗過敏作用甜茶中所含的黃銅物質可分解黑色素、抑制黑斑和黃褐斑的形成。

  野生甜茶是一種無毒、高甜度、低熱能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甜味植物,是一種理想的糖類替代品,對避免因長期過量的吃糖、致使人體發胖和誘發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病、腎臟等疾病的人們具有良好輔助療效,是一種極具開發價值的天然植物。

  而對於壯族人民來說,“甜茶”是他們的傳統飲料,同時也伴隨着許多飲茶禮儀。茶不僅是招待客人的佳品,談情說愛,討親嫁女也離不開茶。如居住在雲南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小夥子第一次到女方家相親時,姑娘必須敬他一杯茶。如果茶中有糖,表示姑娘同意這門親事,小夥子自然喜出望外;否則,這門親事就算告吹。這種表達的方式,既特別又含蓄。

寫茶的文章

茶,又稱“茗”,是山茶科常綠灌木,有二十三個屬,三百八十多種。我國遠在四千多年前就知道茶葉了, 作爲一種作物是在公元350年間,發源中心在雲南地區,《神農本草經》曾記載:“茶葉生益州川穀山陵道 旁”。現四川省敘永縣天堂鄉發現三棵甜茶樹,茶葉內含甜味素是白糖的三百倍。《晏子春秋》有記載: “把茶作爲一種珍貴的祭品”。公元778年陸羽所著《茶經》成爲世界第一部茶葉生產的著作。據考,我國 南方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栽培歷史,黃山產茶始於唐天寶年間,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曆史。茶葉原產我 國,是由我國向世界傳播的。早在1515年前,葡萄牙海員從中國帶回去一些茶葉,開始被看着是一種神奇的 東西,直到1664年被葡萄牙公主卡塔裏娜.布拉甘斯卡亞看中,她很喜歡喝這種飲料。在這前後,沙皇、 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都愛上了茶葉,據說,華盛頓爲了喝奶茶,自己在府邸飼養了一頭奶牛。由此 而陸續傳播到歐洲各國。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亞洲許多國家開始引種茶葉,而第一個試種的是印度,時間是 1834年。直到十九世紀末期,已在亞洲、南美洲一些國家種植,現在已在五大洲三十多個國家落了戶,而英 國人是世界上最喜歡飲茶的民族之一,但他們不種茶 葉,由於茶葉的祖先在中國,我國也是產茶最多的國家,故稱:“中國爲世界茶葉的故鄉”。

-------------------------

暢遊杭州 巧得龍井茶葉由來的典故

( 2003年08月06日 新浪網友yang_hp0232投稿 )

杭州馳名天下的是絲綢,古時候就已是欽定的供品。受營業員的熱情推薦,我買了幾套睡衣,幾條沙巾,準備回去後作爲紀念品送給朋友們。總共花了不到貳佰塊錢。天知道我買的是不是贗品?

杭州是古城,出名的東西數不勝數,我最感興趣的是作爲指定的供品-西湖龍井茶。其實,我並不怎麼喜歡喝茶,大概是我沒有入茶道吧。我父親喜歡喝茶,卻不甚講究。讀書的時候,學經濟地理,我始知杭州盛產茶葉,以西湖龍井爲最,暗暗立下誓言:工作以後,一定到杭州買些龍井茶來孝敬父親。現在這個誓言終於可以實現了,我卻苦惱自己不會買茶葉,花錢多無所謂,只擔心買到假茶葉。

因爲茶葉的名字叫龍井,又都是產在西湖邊上,所以,杭州的茶葉對外稱都是西湖龍井。然茶葉對產地的要求十分挑剔,即使同是西湖周圍的山頭,不同的山頭產的茶的質量也有區別,最好的是產自‘獅峯山’的龍井;此外,按行政區來劃分,有錢唐區龍井茶,西湖區龍井茶以及臨安區的龍井等,口感大不一樣。所有的龍井有三個共同特徵:一是龍井茶剛衝入沸水的時候,茶葉在杯中呈倒立裝,根在上,葉面在下;二是龍井茶的香味好象炒熟的黃豆味一般清香爽口;三是泡開的龍井茶會全部沉到杯底,而不會漂浮於水面。

關於龍井的來歷也很有意思:傳說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下江南,遊歷到杭州郊區的山上,陪感口渴,就向一山村老婦討杯水喝。老婦十分熱情,當即請乾隆皇帝在自家門前的水井打水洗塵,自己去沖茶。水井有名,曰:老井。乾隆洗完後,迫不及待地端起茶水就喝,直覺清香撲鼻,沁脾爽喂。詢問老婦,水中何物?老婦答:不過是門前山上的野茶。乾隆讚歎不已,回京後,當即命杭州知府採摘附近山頭的野茶作爲一年一度的宮廷供品。兩年後,乾隆故地重遊,來到當年洗塵的老井旁邊,想起自己曾用老井水洗去一身疲憊,便對老井予以冊封,揮筆在‘老井’中間題了一個‘龍’字,從此,這口井的名字就是‘老龍井’,井附近的山頭就是現在的獅峯山,所產的茶就被稱爲龍井茶。這口井被保存至今,井外壁‘老龍井’三字清晰可見,切中間的‘龍’字由於是後來乾隆所題,因此稍顯大些,字體也不同於‘老井’二字。

杭州的茶在二月份後就開始採摘,第一道茶味道最好,通常被定爲特級茶;到清明前後,茶葉大面積採摘的時候,就是杭州當地人說的‘女兒茶’了,(女兒出嫁用來待客的好茶)相對特級茶稍微差了一些,只是平常人卻不易品味出其中的差別。

我來到專賣店裏,營業員給我介紹他們店的茶葉有幾道防僞,越講我越怕:如果不是假貨氾濫,何必要加這麼多的防僞標誌?直到最後一家專賣店的營業員詳細給我介紹了西湖龍井的產地、級別、特點、價位以後,我才確信買到的是好茶葉。

-------------

北京茶文化

北京茶文化:北京人自古喜愛喝茶,茶葉主要有紅茶、綠茶兩大類。紅茶多爲烏龍、紅梅;綠茶以雨前、龍井等爲主。茶葉有的泡茶壺或蓋碗裏,售茶水多在茶館、茶攤或以大碗茶等形式進行銷售。

清代時,北京人喝茶場所多種多樣,有專爲喝茶而設的清茶館、書茶館或茶棚、茶攤等。

北京歷史悠久,集各文化傳統之大成,可談到北京的茶文化卻是貶多褒少。因爲北京既非產茶之地,北京人又少儒雅之風,飲茶不講究。

...湖北茶文化

湖北省茶文化:茶對於湖北既有文化學上的意義,更具有經濟學上的意義。無論是就茶的數量還是質量,湖北都算得上是一個產茶大省,但卻不是一個產茶強省和富省,湖北茶的影響力遠不能同江浙名茶相提並論。品牌多、名氣小的癥結是文化含量低。

八大名茶湖北一個沒有,杭州茶市場均價每公斤140元,而湖北茶的市場均價每公斤僅賣14元,爲杭州的1/10。究其原因,我看關鍵的一點兒就是,我們一直把茶葉當作一般商品來經營,就茶葉而發展茶葉,在茶文化上做文章功夫不夠,茶品牌底蘊不足,茶精神疏淺流俗,人們大多隻是爲解渴、提神而種茶、製茶、購茶、

福建省茶文化: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一千年的茶文化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比《茶經》早300餘年,著名的蓮花峯及其蓮花茶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線。建茶、鬥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風。

明清時期,茶葉創新增多,開創烏龍製茶工藝,茶葉貿易漸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點綴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韻。

現代福建茶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進一步發揚光大,種茶、製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佔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製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構成獨特的福建區域人文特徵。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

...

湖南茶文化

湖南省茶文化:湖南位於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的南面,故稱湖南,屬帶氣候,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在16.7攝氏度至17.9攝氏度之間,南北溫差極小,降雨量豐富適宜茶樹生長,是中國重點產茶省之一,產茶量居全國第二位,素有“茶鄉”之稱。全省有九十多個縣(市)種植茶樹年產茶八萬多噸。

湖南農耕文化有着悠久的歷史。已發掘出的新石器時代遺蹟證實:8000 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此生息繁衍,過着原始農業的定居生活,常德市澧縣城頭山原始古城的發現、古水稻田的發掘,把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近兩千年,表明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同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和發祥地,是農耕文化形成的基地之一。

...浙江茶文化

浙江省地處帶中部,東臨東海,南靠武夷山,西鄰皖贛,北接蘇滬,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省地形複雜,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多丘陵緩坡,土壤爲酸性紅黃壤。氣候屬於帶季風型,冬季乾燥少雨,夏季高溫多雨,光照強烈,年平均溫度爲15~18攝氏度,日照1800~2100小時,平均降雨爲1100~1900mm,適宜茶樹種植成長。

浙江地區名茶迭出,許多名茶有着優美的傳說、典故和趣談,如龍井茶、鳩坑毛鋒、九曲紅梅等都有着優美傳說,寄託了人們對親情、愛情等美好情感的嚮往,而與茶有關的泉、井也紛紛被抹上了神祕色彩,如龍井和老虎刨出的“虎跑泉”等等,與乾隆皇帝有着密切關係的“十八棵御茶”和“胡公廟”等現在都已成爲遊覽觀光的好去處。“杭州雙絕”之 “龍井茶葉虎跑水”,現已成爲杭州一句著名民諺。

江西茶文化

江西省茶文化:“茶使世界更美好,茶使人類更健康”。這是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觀念。據記者瞭解,目前世界上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億人酷愛飲茶。茶已經成了通行全世界的最實惠、最大衆化的飲料!南昌乃至江西的愛好者們當然也不在少數。但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江西的茶文化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頗有名氣的。

“茶道”一詞最早見於唐代皎然的茶詩中,皎然是最早將“茶事”和“道”連在一起的人。在唐代,我國就已大興“茶道”。

-----------------

父親的茶

父親的故事是講不完的。每當我想敘說的時候,總是淚眼婆娑,脆弱的心似乎經受不住感情潮水的激盪。

父親一生坎坷,經歷過許多傷心的事情。不幸養成了他豁達的性格。當爹當孃的體會,又使他遇事常爲別人着想。鄰居待客借碗他連鍋都給,對兒孫們的體恤,更是無微不至,傾其所有。而他自己卻極其節儉,捨不得吃穿,更不動菸酒,惟一愛好就是喝幾口茶水。

我們小的時候,家境不好,父親買不起好的茶葉,喝的是一些茶葉末兒,每斤一塊錢左右。而一斤茶葉,父親最少要喝半年,每次喝茶,總是先泡後熬,能把茶葉煮熟,茶雖淡而無味,父親喝起來卻很香甜。我想,這哪叫品茶,這叫給水染色。

大學畢業後,我分配到陝南安康,而陝青的產地就在紫陽。每年新茶下來,我都要買些分送外地的朋友。當然,首先想到的是父親。可每次送茶回家,看的卻是父親的臉色。他講:“毛尖茶味淡沒勁,我不愛喝。”挺生氣的樣子。他只要喝三五元錢買的大葉茶。後來,我才明白,父親是怕我花錢,因爲每次留下的茶葉,父親自己捨不得喝,只有家裏來了尊貴的客人,或者他的老朋友來了,他才泡上一杯,請人家品嚐。結果新茶變成了陳茶。有的甚至發了黴,他自己還是捨不得喝。多少年過去了,家境好轉,父親有了許多茶葉:有江蘇的碧螺春、湖南的湘尖、雲南的沱茶和銀川的三泡臺,甚至還有孫子出國給爺爺帶回的日本茶葉,這些卻都成了他的展品,用來在鄰里面前炫耀兒孫們的孝敬。我想,許多茶他一生恐怕都不知味道,他只喝他的大葉茶。

父親活了85歲。到了晚年,他患上了老年病症,眼前的事情轉眼就忘,過去的事情卻記得清清楚楚。神志不清的時候,總是用包背起兒孫們孝敬的茶葉說是要給別人開茶話會,誰也攔不住的。一段時間竟成了笑話,讓鄉鄰們傳說。

春節前夕,父親講縣上要開茶話會,請他參加。其實根本沒有的事情。家裏人稍不留神,父親就走失了。一家人急得都要瘋了。兄嫂和叔伯鄰里找遍了縣城周圍的村村鎮鎮、溝溝坎坎,我和妻子走遍了大街小巷,總算找到他了。見到父親,我非常心酸,老人一臉灰土,滿身泥濘,不知受了多大的罪,嘴脣都幹得發裂。也許是見到了我們,父親非常高興。吃過飯休息了一陣,他就要領孫女上街。走了一段路,女兒見父親的嘴在不停的嚅動,就好奇地問:“爺爺你在吃什麼?”父親沒有回答,只是輕輕地笑了笑。又走了一陣,父親畢竟年邁體弱,體力不支,說他要休息。在路旁剛一坐下,父親又從口袋裏掏出什麼喂進了嘴裏。這時,女兒一直盯着爺爺,等他再要掏的時候,女兒抓住父親的胳膊,掰開父親的手掌一看,吃驚地喊道:“爺爺你怎麼在吃茶葉?剛纔媽媽倒的茶水你都不喝,爲啥你要幹吃茶葉?”父親摸着孫女的頭深情地說:“爺爺老了,水喝多了,要上廁所,省城太大,又不好找,耽誤時間怕你玩不開心,我嚼點茶葉也能提精神。”聽着父親的話,妻子的眼圈紅了,女兒哭了,我的淚水也奪眶而出。我在心裏呼喊:“父親,我們情願受你的拖累……”

清明節前,新茶快要下來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安葬老人的時候,女兒一定要給爺爺帶去許多的茶葉,侄女也給爺爺帶去了上好的茶具。父親入葬的時候,天下起了小雨,遍地的油菜花開得正黃。

-----------------

參考資料:網絡

茶葉的歷史發展和趨勢!?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茶葉、咖啡和可可)之一,並將成爲21世紀的飲料大王,飲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餘個國家種茶,尋根溯源,世界各國最初所飲的茶葉,引種的茶種,以及飲茶方法、栽培技術、加工工藝、茶事禮俗等,都是直接或間接地由中國傳播去的。中國是茶的發祥地,被譽爲“茶的祖國”。茶,乃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茶樹原產我國西南地區,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我國茶史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一、野生藥用階段。茶的利用始作藥料,在《神農本草經》一書中曾經指出:“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注:茶原名荼),說是遠在公元前2737-2697年茶被神農所發現,並用爲藥料,自此後,茶逐漸推廣爲藥用。但何時開始作爲飲料,史料極缺,只有公元前59年的王褒《僮約》一文,曾提到“武陽買茶”“烹茶盡具”等工作內容,這是茶用來飲用的最早記載。

二、少量種植供寺僧、貴族飲用階段。飲茶的習慣,最早應當起源於川蜀之地,後逐漸向各地傳播,至西漢未年,茶已成爲寺僧、皇室和貴族的高級飲料,到三國之時,宮廷飲茶更爲經常。

三、大量發展階段。從晉到隋,飲茶逐漸普及開來,成爲民間飲品。不過,一直到南北朝前期,飲茶風氣在地域上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南方飲茶較北方爲盛,但隨着南北文化的逐漸融合,飲茶風氣也漸漸由南向北推廣開來,但茶風的大盛卻是在大唐帝國建立以後。唐代飲茶興盛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唐朝建立以後,社會安定,經濟發達,交通便利,使茶的生產、貿易和消費大大發展;2、飲茶的興盛還與唐朝頒佈的禁酒令有關。由於人口的增長以及戰亂所造成的農民大量的、土地的喪失,使得唐中期以後的糧食十分匱乏,而造酒卻需要消耗大量糧食,爲了緩解這一矛盾,唐肅宗於乾元元年頒佈禁酒令,開始在長安禁酒,這便使許多嗜酒而不得飲的人轉向飲茶,以茶代酒,促進了飲茶風氣的傳播。3、唐代飲茶的興盛與貢茶的興起、詩風的大盛以及科舉制度、佛教的傳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唐以前的飲茶是粗放式的。唐代隨着飲茶的蔚然成風,飲茶方式也發生了顯著變化,出現了細煎慢品式的飲茶方式,這一變化在飲茶史上是一件大事,其功勞應歸於茶聖陸羽。

宋人飲茶繼承了唐人飲茶方式,但比唐人更爲講究,製作也更爲精細,而尤爲精細的是宮廷團茶(餅茶)的製作。宋代飲茶雖以餅茶爲主,但同時也有一些有名的散茶,如日鑄茶、雙井茶和徑山茶,散茶尤爲文人所喜愛。在飲用上,改唐代的煮茶法爲點茶法,即不再把茶末投入水中煎煮,而是放在茶盞用開水衝注,再充分攪拌,使茶與水充分溶和,待到呈現乳狀,滿碗出現細密的白色泡沫時,便可慢慢品飲了。

明清時代的飲茶,無論在茶葉類型上,還是在飲用方法上,都與前代差異顯著。明代在唐宋散茶的基礎上加以發展擴大,使之成爲盛行明、清兩代並且流傳至今的主要茶類。明代炒青法所制的散茶大都是綠茶,兼有部分花茶。清代除了名目繁多的綠茶、花茶之外,又出現了烏龍茶、紅茶、黑茶和白茶等類茶,從而奠定了我國茶葉結構的基本種類。

四、衰落階段。儘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茶葉有不少的寶貴經驗,併爲世界各國發展茶葉生產作出貢獻,但由於解放前的統治,茶葉科學技術和經驗得不到總結、發揚和利用,茶葉生產在帝國主義排擠和操縱下,日趨衰敗

五、解放後我國茶葉生產大發展階段。解放後,我國茶葉生產獲得了恢復和發展,開闢了集中成片的高標準新茶園,使茶園面積不斷擴大;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了大批低產茶園;同是注重建設茶場和茶廠,實行科學種茶,培訓茶葉科技人員,推動了茶葉生產的大發展。這一階段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50-1970年,這20年基本上以墾複、發展、努力擴大種植面積爲主,這期間茶園面積平均年增加7.3%,而茶葉產量平均年增加5.9%.

第二階段是1970後,這一階段的重點轉向改善茶園結構,提高茶園單產,完善製茶工藝。進入90年代後,名優茶生產異軍突起,種類繁多,不但恢復生產了許多歷史上的名茶,還創制了種類繁多新名茶。

茶,二十一世紀的飲料大王,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將得到更大的發展。

標籤: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