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特色美食 > 

白粥煮到什麼樣可以吃

白粥煮到什麼樣可以吃

白粥煮到什麼樣可以吃:答案是粘稠。

1、白粥煮到粘稠可以吃。白粥是指沒有放佐料的,只用米加水煮成的粥,一般白粥沒有味道,可以搭配一些小菜或者是油條包子等一起食用。

2、白粥分爲幾類,粵式的白粥接近於糊狀;北方粥有小米粥,玉米糊等;潮汕的粥叫作靡,外觀類似於一種奶白色的膠狀物,入口即化。

1、白粥煮到粘稠可以吃。白粥是指沒有放佐料的,只用米加水煮成的粥,一般白粥沒有味道,可以搭配一些小菜或者是油條包子等一起食用。

2、白粥分爲幾類,粵式的白粥接近於糊狀;北方粥有小米粥,玉米糊等;潮汕的粥叫作靡,外觀類似於一種奶白色的膠狀物,入口即化。

1、白粥煮到粘稠可以吃。白粥是指沒有放佐料的,只用米加水煮成的粥,一般白粥沒有味道,可以搭配一些小菜或者是油條包子等一起食用。

2、白粥分爲幾類,粵式的白粥接近於糊狀;北方粥有小米粥,玉米糊等;潮汕的粥叫作靡,外觀類似於一種奶白色的膠狀物,入口即化。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1、白粥煮到粘稠可以吃。白粥是指沒有放佐料的,只用米加水煮成的粥,一般白粥沒有味道,可以搭配一些小菜或者是油條包子等一起食用。

2、白粥分爲幾類,粵式的白粥接近於糊狀;北方粥有小米粥,玉米糊等;潮汕的粥叫作靡,外觀類似於一種奶白色的膠狀物,入口即化。

粥怎麼樣纔算熟?

米軟軟的就熟了。

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中,粥的蹤影伴隨始終。關於粥的文字,最早見於周書:黃帝始烹谷爲粥。

中國的粥在四千年前主要爲食用,2500年前始作藥用,《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載有西漢名醫淳于意(倉公)用“火齊粥”治齊王病;漢代醫聖張仲景《傷寒論》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便是有力例證。

宋代蘇東坡有書帖曰:夜飢甚,吳子野勸食白粥,雲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南宋著名詩人陸游也極力推薦食粥養生,認爲能延年益壽,曾作《粥食》詩一首:“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從而將世人對粥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

可見,粥與中國人的關係,正像粥本身一樣,稠粘綿密,相濡以沫;粥作爲一種傳統食品,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

煮大米粥,如何算煮好了?

第一招:

浸泡:

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1:熬起粥來節省時間;2、攪動時會順着一個方向轉;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第二招:

開水下鍋:

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裏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爲什麼?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第三招:

火候:

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第四招:

攪拌:

原來我們煮粥之所間或攪拌,是爲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爲什麼還要攪呢?爲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出鍋爲止。

第五招:

點油:

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後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沙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最後一招:

底、料分煮:

大多數人煮粥時習慣將所有的東西一股腦全倒進鍋裏,百年老粥店可不這樣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頭煮的煮、焯的焯,最後再擱一塊熬煮片刻,且絕不超過 10分鐘。這樣熬出的粥品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串味。特別是輔料爲肉類及海鮮時,更應粥底和輔料分開。

煮粥小竅門

煮粥雖然簡單,但仍有竅門可循。關鍵在於原料的準備和熬製的火候。下面經驗也許可以助你事半功倍。

1、關於原料:

可選擇範圍極大,此季節新鮮的小米、棒渣剛上市,栗子、白薯、紅棗、菱角、山藥、藕也正是時,還可加入的有:各種米類、紅豆、雲豆、銀耳、生花生、瓜子、蜜棗、葡萄乾、蓮子、百合、杏仁、桂元肉、核桃仁、松仁·要注意下鍋的先後順序,不易煮爛的先放,如豆類、含澱粉類原料;蓮子要先去掉苦的芯子;生的杏仁、核桃仁最好先水泡剝皮去苦味後再下鍋;生花生、藕、百合等快熟時最後放入,以保持鮮脆的感覺;薏米仁(又稱西米)下鍋之前要先泡至發亮,因爲好熟,所以不需太大火候,起鍋前幾分鐘放入即可。

2、上火煮前最好一次性把水放足,掌握好水、米的比例,不要中途添水,否則粥會瀉和稀,在粘稠度和濃郁香味上大打折扣。

3、煮豆粥時,豆子一定不能提前用水泡,否則就不可能煮爛;放米之前待豆子開鍋兌入幾次涼水,豆子“激”幾次容易開花。之後再放米進入。

4、煮菜粥時,應該在米粥徹底熟後,放鹽、味精、雞精等調味品,最後再放生的青菜(不要焯水),這樣青菜的顏色不會有變化,營養也不會流失。

補充

1、浸泡:煮粥前先將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膨脹開。這樣做的好處1:熬起粥來節省時間;2、攪動時會順着一個方向轉;3、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開水下鍋:大家的普遍共識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裏手卻是用開水煮粥,爲什麼?你肯定有過冷水煮粥糊底的經驗吧?開水下鍋就不會有此現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時間。

3、火候: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即小火熬煮約30分鐘。別小看火的大小轉換,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攪拌:原來我們煮粥之所間或攪拌,是爲了怕粥糊底,現在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擔憂,爲什麼還要攪呢?爲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攪拌的技巧是: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文火熬20分鐘時,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持續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出鍋爲止。

5、點油:煮粥還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後約10分鐘時點入少許色拉油,你會發現不光成品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別樣鮮滑。

家庭煮粥小常識ZT

1、米要先泡水:淘淨米後再浸泡30分鐘,米粒吸收水分,纔會熬出又軟又稠的粥。

2、熬一鍋高湯:爲什麼外面的粥總比自己做的多一點鮮味?最大的祕訣就是先熬一鍋高湯。高湯的做法:豬骨1千克,放入冷水鍋中煮沸,除血水撈出洗淨。另起鍋放入30杯清水煮沸,再放入豬骨,轉小火燜煮1小時關火。

3、水要加得適量:大米與水的比例分別爲:全粥=大米1杯+水8杯 稠粥=大米1杯+水10杯 稀粥=大米1杯+水13杯

4、冷水下米煮粥好:使米充分吸收水分,粥纔會比較香軟

5、煮一碗好吃的粥底:煮粥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碗晶瑩飽滿稠稀適度的粥底,才能襯托入粥食材的美味。粥底做法:大米2杯洗淨,加入6杯清水浸泡30分鐘,撈出瀝淨水分放入鍋中,加入16杯高湯煮沸,小火熬煮約1小時至米粒軟料粘稠即可。

6、掌握煮粥的火候:要先用旺火煮沸後,要趕緊轉爲小火,注意不要讓粥汁溢出,再慢慢蓋上蓋留縫,用小火煮。

7、不斷攪拌才粘稠:旺火煮的時候要不斷的攪動,小火煮的時候減少翻攪。

8、哪些材料可以熬粥底:豬骨熬出的高湯,很適合搭配肉類入粥。雞湯可以適合作海鮮粥,用柴魚、海帶及蘿蔔等根莖類熬成的高湯適合作栗子粥等日式風味的粥。

9、如何加料煮粥:要注意加入材料的順序,慢熟的先放。如米和藥材要先放,蔬菜水果最後放。海鮮類一定要先氽湯,肉類則拌澱粉後再入粥煮,就可以讓粥看起來清不混濁。

10、白飯煮粥:1碗米加4碗水,不可攪拌過度。胃寒的人建議用白飯放入沸水中煮粥,對健康有益。

11、善用沙鍋保溫特性:用沙鍋前要先用小火熱鍋,等沙鍋全熱後再轉中火逐漸加溫,烹飪中加水也只能加溫水。

12、電飯鍋煮粥:米:水=1:6

五分鐘教你煮大米粥

先把大米或小米或高粱米等這類比較軟的米放在電飯鍋裏,家只有二人,所以一般是米鋪滿鍋底就行了.然後,放水,幾乎是1:4的比例。也就是水會放好多了,這是祕訣之一。等飯鍋的水開。當水開時,就關電源,而且不開鍋蓋。這是祕訣之二。

然後,就是該幹嗎就幹嗎了。

第二天早晨時,可以一邊洗臉,一邊再按“煮飯”其實也就是稍溫一小會。

然後,開鍋蓋,最上面有一層有點發淡的“米油”可別怕哦,這是這鍋大米粥的精華。紅樓夢的那個什麼寶玉的,在身體不舒服時,就吃這個東東。其實不難做。

最後,真正粘乎乎、熱騰騰的米粥,搭點麪包啥的就可以開早餐了。

美好的一天也就開始咯:)

總結:鍋裏水開後就關電源,悶一夜,粥就好了。呵呵。

大米粥,不是平常的做法哦!

此粥粘稠,味鹹香,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鋅及維生A、D、E、B1、B2和尼克酸等。可以在米粥中加煉乳、鮮奶油、調味菜末、肉末、蛋黃、紅糖等,以便產生各種滋味的

白米粥怎麼煮好吃?

1、用一個小鍋,直徑大約14釐米左右的小鍋,盛9成滿的清水;

2、然後,把白米飯放在鍋中。因爲鍋比較小,把火調到最小火。

3、蓋上鍋蓋等水煮開,當鍋裏的水開後,把蓋子拿走。

4、拿走小鍋蓋子後,用筷子攪動鍋裏面的米飯。即使這時水已滾開,但米飯還是有些會粘成一團。

5、攪動後,不要把蓋子蓋上,每隔3、4分鐘左右,用筷子在鍋裏攪動米飯。

6、每次攪動幾十下,這樣做的作用是把米飯攪爛。白粥裏的飯夠爛,粥喝起來才滑。

7、過了20分鐘左右,鍋裏的粥水泡泡滾上鍋面,要溢出鍋面時。馬上拿住鍋柄,把小鍋移開煤氣竈。

8、等泡泡落下去時,再把小鍋放回煤氣竈。再用筷子不停的攪動粥。現在粥已減少水分,已粘稠,這樣做是防止粘鍋。

9、現在粥水已粘稠,米飯也爛得很細小。煲到這個時間,粥是可以的了

10、放少許鹽調下味。再放幾滴花生油,油不用多放。放花生油使到白粥更香。

白粥怎麼煮最好吃

1、準備用料。大米、水、鹽。

2、選取新大米,清水衝去雜質,不要使勁揉搓。

3、將洗好的米加水裝碗裏,放冰箱冷凍室。

4、燒一鍋開水,一次性加好水,中途不要加水。

5、將冰箱裏冷凍的大米取出來,放在水裏,讓米鬆動。

6、放米進開水中,等飯鍋開了,在粥里加點鹽,防止粥溢出鍋外,中火繼續。

7、繼續煮,白粥稠粘即可出鍋。

粥煮到什麼程度最好

皮蛋瘦肉粥:

用料: 一小杯米, 兩個皮蛋, 大約半磅裏脊, 小蔥, 姜, 鹽

步驟:

1, 冷水下米煮粥, 同時把裏脊切碎, 越碎越好, 加料酒、薑片和鹽渭上。

2, 皮蛋剝皮, 不切。 粥鍋水開下整皮蛋跟着一塊煮。

3, 水再開時小夥燉粥, 加鹽。

4, 燉差不多2、3十分鐘米就開口了, 挺好燉的, 把皮蛋撈出晾涼。 然後另拿一鍋, 放油, 油熱後下肉末, 翻炒至肉剛變白盛出, 把薑片撿出扔掉。 把皮蛋切成碎丁, 這時皮蛋經煮過很好切, 很成型。 然後把皮蛋丁和肉末下進粥鍋, 再燉10幾20幾分鐘。 起鍋前放蔥末, 盛到碗裏可以切幾段油條放粥上。

花生雞粥

材 料

白 米 半 杯

糙 米 半 杯

雞 1 / 2 只

花 生 3 湯 匙

調 味 份 量

鹽 1 茶 匙

做法

1. 雞 洗 淨 切 大 塊 , 用 少 許 鹽 醃 三 十 分 鍾 。

2. 米 洗 淨 , 預 先 泡 浸 一 小 時 。

3. 鍋 注 入 適 量 的 水 , 水 滾 加 入 米 及 花 生 , 轉 慢 水 煮 至 粥 黏 稠 。

4. 加 入 雞 塊 同 煮 , 煮 至 雞 熟 , 加 鹽 調 味 即 可 。

栗子粥

原料:栗子--5個,海帶清湯--1/2杯

製法(1) 將栗子煮熟之後去皮,搗碎。

(2) 海帶清湯煮沸後加栗子同煮。

大醬粥

原料:米粥--1小碗,大醬--1/2小匙,胡蘿蔔、洋蔥、菠菜--若干

製法(1) 將胡蘿蔔、洋蔥、菠菜切成碎塊。

(2) 蔬菜加清湯煮制,隨後放入米粥同煮。

(3) 煮好之後放大醬調味。

脊肉粥

原料: 豬脊肉100克粳米100克食鹽香油川椒粉各少許

製作:先將豬脊肉洗淨切成小塊  放鍋內用香油炒一下然後加入粳米煮粥待粥

將爛熟時加入鹽胡椒粉調味再煮沸即成

蓮藕粥

材料:鮮藕200克,白米100克,白糖少許。

先將蓮藕洗淨切片,與白米同煮爲粥,待粥熟時,再調入些許白糖,即可進食。

香蕉葡萄粥

材料:香蕉1根、葡萄乾20克、熟花生適量、圓糯米1杯。

調料:冰糖適量。

做法:1、將香蕉剝皮,切成小丁;葡萄乾洗淨;熟花生去皮後用刀剁;圓糯米洗淨後用水浸泡1小時。

2、將鍋置火上,放入清水和圓糯米,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熬煮1小時左右。

3、將葡萄乾、冰糖放放粥中,熬煮20分鐘後加入香蕉丁、花生碎即可。

貼心小提示:1、香蕉切得細碎一點,夾在粥的米粒中,口感會非常好。

2、熟花生不要用五香的,以免影響粥的甜香味道。

排骨皮蛋粥

主料:粳米、豬排骨

輔料:皮蛋、花生仁

調料:蔥花、鹽、雞精、料酒、白糖、薑末

做法:

1、將排骨洗淨,放入器皿中加入料酒、鹽、薑末、白糖醃製30分鐘,皮蛋去殼切成小丁,粳米淘洗乾淨;

2、坐蒸鍋點火倒入清水,放入醃製好的排骨,開鍋後撇去浮沫煮10分鐘,再放入粳米、花生仁待大火開鍋改文火熬至粥好時,加入皮蛋丁、鹽、蔥花熬稠即可食用。

百合綠豆粥

主料:大米

輔料:百合、綠豆

調料:冰糖

烹製方法:

1、將綠豆泡好後放入鍋中幹炒5-6分鐘,坐鍋點火倒入水,放入綠豆和百合,煮15分鐘,再放入大米煮開後轉小火,熬至粥粘稠合適後即可;

2、出鍋後倒入碗中,加入冰糖即可,可搭配炸饅頭片食用。

雞蛋粥

原料:雞蛋--1/2個,胡蘿蔔--1/5個,菠菜--1棵,米飯--1/4碗,肉湯--1/2杯,鹽--

製法(1) 將胡蘿蔔和菠菜燉熟切碎。

(2) 將米飯、肉湯和切碎的胡蘿蔔、菠菜倒入鍋中同煮。

(3) 煮開之後放入搗好的蛋糊並攪開,加鹽調味。

蔬菜魚肉粥

原料:魚白肉--30克,胡蘿蔔--1/5個,海帶清湯--1/2杯,蘿蔔--20克,醬油--若干,

飯--1/4碗

製法(1) 將魚骨剔淨,魚肉燉熟並搗碎。

(2) 將蘿蔔、胡蘿蔔用擦菜板擦好。

(3) 將米飯、海帶清湯及魚肉、蔬菜等倒入鍋內同煮。

(4) 煮至粘稠時放入醬油調味。

胡桃粥

原料:糯米--1/3杯,胡桃--5個,紅棗--1個,鹽--若干

製法(1) 將胡桃夾開把瓤取出,泡在水裏,將其薄皮剝去並搗碎。

(2) 將紅棗去核並用水浸泡後搗碎。

(3) 將胡桃、紅棗、糯米加適量水放在小鍋裏煮。

(4) 煮好後用鹽調味。

蘋果麥片粥

原料:燕麥片--3大匙,牛奶--1/4杯,蘋果--1/6個,胡蘿蔔--1/3個

製法(1) 將蘋果和胡蘿蔔洗淨並用擦菜板擦好。

(2) 將燕麥片及擦好的1大匙胡蘿蔔放入鍋中,倒入牛奶及1/4杯水用文火煮。(3)

開後再放入2大匙擦好的蘋果直至煮爛。

魚肉牛奶粥

原料:魚白肉--1/6塊,牛奶--1大匙,鹽--若干

製法(1) 將魚肉擡掇乾淨,燉熟並搗碎。

(2) 將魚肉放在小鍋里加牛奶煮,之後加鹽調味。

芋頭粥

原料:芋頭--1/2個,肉湯--1大匙,醬油--若干

製法(1) 將芋頭皮剝掉切成小塊,用鹽醃一下再洗淨。

(2) 將芋頭燉爛後搗碎並過濾。

(3) 將肉湯及芋頭放在小鍋裏煮,並不時地攪一下。

(4) 煮至粘稠後加醬油調味。

土豆粥

原料:土豆--1/3個,牛奶--2大匙,熟蛋黃--1/4個,鹽--若干

製法(1) 將土豆去皮,燉爛,搗碎並過濾。

(2) 將土豆加牛奶用文火煮,並輕輕攪拌,粘稠後加鹽。

(3) 將蛋黃搗碎放在土豆泥裏。

乾酪麪包粥

原料:主食麪包--1片,牛奶--2/3杯,乾酪粉--1/2匙

製法(1) 將主食麪包的邊沿剪掉之後撕成碎片。

(2) 把撕碎的麪包加牛奶用文火煮,煮成糊狀後撒上乾酪粉。

也可以用蛋糕來代替麪包做成蛋糕粥。

胡蘿蔔酸奶粥

原料:胡蘿蔔--1/10個,麪粉--1小匙,捲心菜--10克,酸奶--1大匙,肉湯--3大匙,

油--若干

製法(1) 將捲心菜和胡蘿蔔要成細絲燉爛。

(2) 用黃油將麪粉略炒一下,加入肉湯、蔬菜煮,並輕攪。

(3) 將燉好的材料冷卻後與酸奶拌好

番茄粥

原料:番茄--1/8個,米飯--1/4碗,海帶清湯--1/2杯,鹽--若干

製法(1) 將番茄泡在開水裏,隨即取出去皮去瓤,切碎。

(2) 將米飯和海帶清湯倒入小鍋是煮。

(3) 煮好後加入番茄,加鹽調味。

雞肉粥

原料:雞胸脯肉--10克,米飯--1/4碗,海帶清湯--1/2杯,菠菜--10克,醬油、白糖--若干

製法(1) 將雞胸脯肉去筋,切成小塊,用醬油和白糖醃一下。

(2) 將菠菜燉熟並切碎。

(3) 米飯用海帶清湯煮一下,再放入菠菜雞肉同煮。

海蔘粥:

做法:海蔘30克,粳米100克。將初加工好的海蔘切碎,加水煮爛。粳米淘洗乾淨,與海蔘一併放在砂鍋內。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熬20-30分鐘,以米熟爛爲度。

牛肉粥

[原料]粳米400g,牛肉200g

[調味料]味精、五香粉各3g,黃酒8g,蔥段、精鹽各10g,姜塊5g

做法]

1. 洗淨牛肉,剁成肉末。

2. 將粳米淘洗乾淨。

3. 將鍋置火上,倒入開水燒沸,放入蔥段、姜塊(拍鬆)、牛肉末、黃酒、五香粉煮沸,撈出蔥、姜,倒入粳米,煮成粥,用精鹽、味精調成鹹鮮味即成。

香芋鹹粥

所需材料:

米150克 芋頭100克 豬肉50克 蒜頭20克 低鈉鹽1/2茶匙 胡椒少許

作法步驟:

1.芋頭、豬肉切丁,豬肉用鹽醃五分鐘。蒜頭拍碎爆香。

2.米加水750cc,以中火煮到五分熟時加入芋頭,待九分熟時再加入豬肉,爆蒜。

3.煮熟後灑上鹽、胡椒即可。

什錦粥

所需材料:

米100克 雞胸肉50克 新鮮蝦仁50克 青豌豆(或毛豆)50克

新鮮香菇50克 芹菜少許 低鈉鹽少許 胡椒少許

作法步驟:

1.雞胸肉、蝦仁、香菇切丁,雞胸肉、蝦仁用鹽醃五分鐘。

2.米用中火煮至九分熟時,將1入鍋煮熟。

3.加入青豌豆、芹菜,灑上鹽、胡椒即可。

白粥怎樣煮纔是最好吃的?:

白粥的做法

放大米和水一起煲就行。

水要加得適量:大米與水的比例分別爲:全粥=大米1杯+水8杯

稠粥=大米1杯+水10杯

稀粥=大米1杯+水13杯

白飯煮粥:1碗米加4碗水,不可攪拌過度。胃寒的人建議用白飯放入沸水中煮粥,對健康有益。

電飯鍋煮粥:米:水=1:6

沒有放佐料的粥煲成的粥統稱爲白粥。白粥基本可分爲三種。

粵式的粥,水和米幾乎融爲一體,接近於糊;

北方的粥,好象稱爲“稀飯”吧,水是水,米是米,乍看是一碗粥,細看清水米粒遊離;

還有一種就是潮汕白粥,潮汕人把它叫作“糜”:水和米相濡以沫,最後水變成粥油——奶白色的膠狀物;粥米顆顆分明、飽滿初綻,可是入口即化,與粥油相得益彰。

注意問題

1、掌握煮粥的火候:要先用旺火煮沸後,要趕緊轉爲小火,注意不要讓粥汁溢出,再慢慢蓋上蓋留縫,用小火煮。

2、不斷攪拌才粘稠:旺火煮的時候要不斷的攪動,小火煮的時候減少翻攪。

3、冷水下米煮粥好:使米充分吸收水分,粥纔會比較香軟

如何煮白粥纔好吃

如果想喝全粥(其實類似煮比較軟爛的米飯),那米和水的比例(體積比)就是1:8,如果想喝稠粥那麼就是1:10,稀粥的話就是1:13。一般來說,我喜歡介於稠粥和稀粥之間的狀態,因此使用的是1:11這樣的比例。

首先把米淘洗乾淨,淘米的時候不要使勁揉搓大米,這樣會使得營養流失喲~淘洗乾淨之後放適量清水浸泡半小時,讓米粒充分吸收水分。

把泡好的大米瀝去水,接着放一小勺油拌勻(可以是任何的油,橄欖油花生油都可以的)。放油可以使米粒在下鍋的時候充分吸收周圍的熱水,更容易使米粒煮開花,同時白粥也會更棉滑。

鍋中燒水,沸騰後,加入拌好油的米粒。

繼續保持中大火的狀態,用勺子不斷的朝同一個方向攪拌。一開始攪拌的時候,米粒還是在中間部分打轉的。

攪拌到周圍的水已經變成米漿的顏色,同時米粒基本在整個鍋子中打轉的時候(大概要5-8分鐘),就差不多了。這個時候觀察米粒的狀態,比下鍋的時候要大一圈啦。

然後轉小火,加蓋。大概悶45分鐘就非常軟爛了。這樣一份噴香噴香的白粥就煮好了。

怎樣煮好吃的白粥?

可能是受家裏人飲食的影響,媽媽非常喜歡吃白粥,我也非常的喜歡吃白粥,白粥綿軟清香可口,是很好的養胃食品,也可以作爲我們的早晚餐食用,那麼白粥怎麼煮纔好吃呢?接下來我們就瞭解一下白粥怎麼做最好吃。


首先大米洗乾淨,然後裝入容器裏,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冷凍,至大米結冰,這樣熬粥的好處是熬起粥來比較節省時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粥熬好,而且熬出來的粥口感好,非常的鬆軟。

然後鍋裏放入清水,大火煮開後把冷凍大米倒入鍋裏,用大火重新煮沸騰,轉中火煮十分鐘熄火,蓋上蓋子再燜十分鐘即可,如果時間不夠不用燜也可以食用。時間充足的話,熄火後蓋上蓋子再燜十分鐘,白粥綿滑的程度會更好。

也許很多人認爲用冷水煮粥纔好,但是真正的煮粥高手卻是用開水煮粥,因爲冷水煮粥很容易糊底,開水下鍋就不會有這種現象發生,而且它比冷水煮粥更節省時間,因爲我們已經提前冷凍,所以做出來的飯也會很好吃。

用這種方法十分鐘就可以煮出綿滑的白粥,其實一開始我也不信,可是自己試過以後不得不相信,這種方法真的很神奇,一般我們煮粥至少也要45分鐘,纔可以煮出水米融合的白粥,可是用這個方法確實只要十分鐘。

因爲經過冷凍的米粒組織受到破壞,它的結構就會產生一個個蜂窩狀的小孔,吸水力同時增強,遇到熱水後米粒變得鬆散,米粒裏的澱粉開始變成糊狀,那麼就可以在短時間裏煮出又綿又滑的白粥。


白粥具有滋補元氣,清理胃腸,平肝散火的效果,如果我們平時胃熱吃點白粥在配合一點生菜,效果就非常的好,白粥還有美容的效果,是我們好多人非常喜歡的一道美食。

白粥的正確煮法是怎麼樣的?

步驟如下:

1、先將煮熟的幹米飯盛到鍋裏。

2、再往鍋裏添水,水的多少可以自己控制,喜歡吃稀粥就可以放的多些,喜歡吃稠粥就可以放的少些;加入一小匙的面鹼(是面鹼不是水鹼)。

3、將鍋放在竈臺上,用湯勺將不規則的剩飯拍勻;蓋上鍋蓋,開大火開始煮。

4、煮大概2到3分鐘(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飯量),煮到水開;把火開到小火,煮3~4分鐘,清淡美味的白粥就可以出鍋了。

拓展資料

關於南北粥文化的差異:

1、飲食習慣的差異是由文化內涵決定的,而文化內涵的特色歸根結底卻是人本性情的不同造成。如同南北方的粥。粥的歷史源遠流長,品種也豐富多彩,或者因爲時節而異,或者因爲地理位置風味不同。

2、南方的粥綿軟細膩,花色繁多,凡是能作菜的物品都可以入粥。小火漫漫熬製得翻滾沸騰,香氣四溢,用青花小瓷碗盛了,配以清淡的小菜,再一點點細啜下去,是一種婉約到了極致的風情。在廣州潮州福州等沿海地區,粥甚至堪爲主食;尤其在廣東,一直以來,粥都是南粵極具特色的傳統美食,因着海鮮之利,其豐富和鮮美是別處難以比擬的。  

3、北方的粥則略顯粗放,多用五穀雜糧,熬煮的過程也稍嫌簡單。盛粥的常是厚重結實的海碗,而粥本身多有清湯,原是就着饅頭大餅的。但在昏暗的油燈下,一家人在炕上大口大口地喝粥吃餅,卻最能見到北方人情。

4、這裏有南北方米的不同,有地方習俗的不同,又何嘗不是南人與北人的差別?粥如其人,總是讓我們想到南方女子的溫婉細緻,軟語吳儂,想到北方漢子的豪放大氣,簡潔明快。

(參考資料:人民網-粥,淡薄之中滋味長)

寶寶煮白粥可以煮什麼菜吃

煮白粥吃,對於小寶寶來說,軟糯可口,即可以補充孩子的能量攝入,也可以調節腸胃。

一般太小的孩子,建議放雞蛋黃和碾碎的乾果,例如:開心果,腰果,花生,芝麻都可以的,長期吃,孩子的頭髮會越來越好。

大一點兒的孩子,建議在白粥中,放蔬菜丁或者碎的蔬菜葉,如果寶貝挑食,可以試試先炒一下再放進去,寶寶會更愛吃。

我們平時吃,可以放一些榨菜丁和香腸丁,有助於調節胃口。

希望可以幫到您。

標籤: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