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潮汕功夫茶二十四口訣

1. 茶葉要選用好的茶葉。

潮汕功夫茶二十四口訣

2. 開水要用沸點的水。

3. 茶杯要用透明杯子。

4. 茶具要選用適合的茶具。

5. 茶具要保持清潔。

6. 茶道要細緻入微。

7. 水溫要看茶葉的品種。

8. 每杯茶要分開泡。

9. 每杯茶要注意時間。

10. 茶葉要用幹茶。

11. 泡茶要姿勢端正。

12. 茶葉要喝到最後一口。

13. 茶葉要保持其清香。

14. 水要儘可能清潔。

15. 喝茶要以舒適爲主。

16. 每杯茶要保持溫度。

17. 茶葉要保持其原味。

18. 喝茶要坐姿端正。

19. 喝茶前要有洗手的習慣。

20. 茶具要選用透明的茶具。

21. 喝茶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圍。

22. 喝茶要慢慢品嚐。

23. 喝茶要看清水的顏色。

24. 茶葉要選用符合自己口味的茶葉。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潮汕人功夫茶怎樣漱杯算正確?

有兩種

一種是在杯子里加水,另外一個杯在上面滾動,就是洗

另外一種比較常用,比較乾淨,就是把水倒在杯子上面,加到水溢出杯口,這樣水流到外面,口水之類就不會沾在杯子上

下面是傳統潮汕功夫茶的沖泡口訣及泡茶技巧與方法

1、白鶴沐浴(洗杯):用開水洗淨茶杯並提高茶具溫度。

2、觀音入宮(落茶):把鐵觀音茶放入茶具,放茶量約佔茶具容量

的五分。

3、懸壺高衝(沖茶):把滾開的水提高衝入茶壺或蓋甌,使茶葉轉動。

4、春風拂面(刮泡沫):用壺蓋或甌蓋輕輕颳去漂浮的白泡沫,使其

清新潔淨。

5、關公巡城(倒茶):把泡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

的茶杯裏。

6、韓信點兵(點茶):茶水倒到少許時要一點一點均勻地滴到各杯

中,使其濃淡均勻。

7、鑑嘗湯色(看 茶):觀賞杯中茶水的顏色,聞茶之香氣。

8、品啜甘霖(喝茶):乘熱細綴,先嗅其香,後嘗其味,邊啜邊嗅

淺斟細飲。飲量雖不多,但能齒頰留香,喉底回甘,心曠神怡,

別有情趣。

普洱茶和鐵觀音的沖泡方法大致相同,但有一個差別就是懸壺高衝不宜採用在沖泡普洱上,必須低衝,高衝會抑制茶香。另外強調的是潮汕功夫茶是必洗茶的,或叫作溫茶(潮汕功夫茶指鳳凰單叢茶),即是先用沸水洗二次茶葉至散開並去掉澀味及雜質,有一種很堅硬的鐵餅普洱還得洗三次以上。此後從可飲算起叫作“泡”,熟茶以第三“泡” 至第5泡爲最好,生茶第二泡就顯好。

茶壺裏的茶泡的時間須掌握好,絕不可過長或過短,倒至公道杯後分之或者立即分裝至茶杯中,通常時間是在30 秒之內,若太久色香味均不同。茶,是必須熱飲的,溫(洗)後的茶是必須馬上衝泡飲用的,若洗過的茶葉涼了再泡沸水,那是花下曬褲衩大煞風景矣。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在喝茶的時候,我們中國的禮儀是非常多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喝茶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素養。下面一起來看一看我爲大家精心整理的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吧。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1

一泡泡水,二泡泡茶,三泡四泡泡精華。

“一泡水”就是:洗滌茶葉,因爲茶葉在製作工藝中或多或少留下一下灰塵之類的東西,需要用高溫開水淘洗,去掉灰塵雜質。然後把第一次泡的茶水倒掉。

所謂“二泡茶”就是:二泡茶是端起茶杯的沉醉,聞着茶香,讓人陶醉在茶的香味中,一醉方休,不醉不歸。

所謂“三泡四泡是精華”就是:當茶葉泡到第三次和第四次之後,茶葉的精華就基本泡入茶水中了,就可端起茶杯品嚐了,再泡也就無意義了。

擴展資料:

茶文化意爲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茶文化起源地爲中國。功夫茶文化則起源於中國廣東省潮汕地區。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中華同胞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

中國各地對茶的配製是多種多樣的:有潮州鳳凰單叢茶、有太湖的薰豆茶、蘇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鹽茶、成都的蓋碗茶、臺灣的凍頂茶、杭州的龍井茶、福建的烏龍茶等。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普及於明清之時。

中國茶文化糅合佛、儒、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國茶區遼闊,茶區劃分採取3個級別,即一級茶區(以西南、江南地區爲表),二級茶區(以西北、江北),茶區(以華南地區爲代表)。

同時,茶也已成爲全世界最大衆化、最受歡迎、最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綠色飲料。茶融天地人於一體,提倡“天下茶人是一家”。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2

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

稍懂茶道的人都知道,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五泡六泡也不錯,七泡有餘香

想想,人這一生與之何其相似!

年輕的時候,好比一泡水,這第一道工序是在洗滌茶葉,洗滌的茶湯是要被倒掉的。別急,這猶如初戀往往是學費。要不,怎麼就說青春必得失去,愛必得憂傷呢。

一泡爲水,路正長着呢。

再說說這二泡茶,值得玩味。不懂茶的人是不會玩味出其中獨到的滋味的。大概吃過開河魚、下蛋雞的人,也都睡過回籠覺,但是未必非得納個二房妻。道理是相通的,同理可證就是。想喝牛奶不一定非得養奶牛哇。說一千道一萬,這二泡茶是端起茶杯的沉醉。一醉方休,不醉不歸。

正因爲二泡茶可以醉人,所以許多人一生多滯留於此,象個缺乏規劃與自律的旅人,因過分沉迷與貪戀沿途的風景而誤了趕路。人性的弱點,叫男人身上多了很多豬八戒的成分,往往惦記高老莊那未了的塵緣,忽略了那實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更多時候,之於豬八戒,西天取經的吸引力,遠遠敵不過高翠娥。於是,有許多男人壯志未酬身先死,也就不足爲怪了。

能夠抵達三泡四泡是精華境界的男人,確爲男人裏的精華。經過一路跋涉,接近金字塔塔尖的位置自然就歸屬這些鍥而不捨的精華人士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裏提到的最高層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峯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於最激盪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癡、銷魂的感覺。

怎麼樣?高峯體驗很吧?自我價值實現很享受吧?那往下的就無庸贅述了吧。希望我們在滿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之後,可以滿足尊重的需求,抵達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

如果高層次的`需求暫時滿足不了,刻意不來,那麼就慢慢品茶好了,捨去一泡水,品味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華,三泡四泡是精華......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口訣:一溫壺、二投茶、三浸泡、四醒茶、五悶泡、六奉茶、七品茶,泡茶是一門技藝,需要掌握正確的沖泡方法,而投茶、出湯時間、水溫、投茶量均爲關鍵步驟,需要合理把控。

泡茶口訣一泡二泡三泡清3

正確的泡茶七個步驟口訣:

一、溫壺:

以熱水淋茶壺,提高茶壺溫度,纔不至於在泡茶的時候水溫被茶壺搶走,影響茶湯的風味。

二、置茶:

等待茶壺溫熱的時間裏,將要泡的茶葉從茶倉中取出,放入茶則。這時可以請賓客賞茶,也藉這個機會與客人交流,介紹他們認識此茶的特色,香氣?顏色?外觀?賞完茶後再放回原處。

三、溫潤泡:

將熱水均勻地淋在茶葉上,使茶葉受熱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後立刻倒出來。

目的在使某些比較緊結的茶(像阿里山石棹一帶的珠露茶)舒張,這樣茶湯纔會均勻好喝,也有些人覺得這樣比較清潔,但並不是每一種茶都適合溫潤泡這道手續。

四、醒茶:

將溫潤泡用的水完全倒到茶海當中,靜待一段時間讓茶葉舒緩。等待醒茶的時間可用茶海中的熱水溫聞香杯。

五、沖泡:

注水量以所泡的杯數決定,放入的茶種、與茶葉量多寡會影響沖泡所需的時間,至少需要四十五秒到一分鐘,有些需要一分半鐘,這段時間用可以用來溫飲杯。

六、奉茶:

將茶壺內所泡的茶完全倒於茶海中使茶色、茶味均衡並沉澱雜質。將茶倒入聞香杯中約七分滿,或用扣杯的方式,正面圖樣對正面圖像,倒過來奉茶增添品茶的樂趣(基於衛生考量,扣杯的方式只適用於第一泡)。

七、品茶:

將聞香杯中的茶倒入飲杯中,此時可品聞茶香。

喝茶的時候不要手拿杯緣,如果以右手喝茶,應把中指放在杯腹十二點鐘方位、拇指放六點鐘方位,並以八點鐘方位喝茶。並分成三次喝,感受熱茶、溫茶、與冷茶的滋味。

泡完三泡茶後,將茶壺中的茶葉以茶匙舀至渣方,此時可請客人賞茶底。洗壺分兩次,先注水後清一下湖蓋,再把壺中的水倒掉。再來做第二次洗壺,水量要比較多,將茶海與茶杯一起用熱水燙過清洗。

潮洲工夫茶的八步法是指什麼

一、鑑賞香茗:用茶則從茶藏中取出一壺量的茶葉,置於賞茶盤中,鑑賞。

二、孟臣淋霖:沸水澆壺身,目的在於爲壺體加溫,即所謂“溫壺”。

三、烏龍入宮:將茶葉用茶匙撥入茶壺,裝差的順序是先細再粗後梗。

四、懸壺高衝: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滿壺口爲止。

五、春風拂面:用壺蓋颳去壺口的泡沫。

六、薰洗仙顏:迅速例出壺中之水,是爲洗茶,目的洗去茶葉表面的浮塵。

七、若琛出浴:擁第一泡茶水燙杯,又謂溫杯,轉動杯身,如同飛輪旋轉,又似飛花觀舞。

八、玉液回壺:用高衝法再次向壺裏注滿沸水。

擴展資料:

潮汕功夫茶歷史悠久,中國茶文化盛行於唐朝,而潮汕功夫茶則盛行於宋朝,貴族茶就是源於潮汕功夫茶,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品茶早已成爲潮汕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會有功夫茶的影子!潮汕人愛飲工夫茶,可以說是達到“嗜茶成性”的程度古人說的天光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潮汕某些“老茶客”,卻把古人列爲末位的茶,破格地晉升爲第一位,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泡飲工夫茶。他們不怕俗話說的“早晨空腹茶,劫賊入人家”,而持之以恆,處之泰然。

另外,潮汕人把茶葉叫”茶米”, 一種解釋就是:潮州人嗜茶若命,茶與米不可分.茶這猶米,故曰"茶米"。這個說法雖然有點勉強,可是卻描出"嗜茶若命"者的形象,也頗爲有趣。由此可見潮汕人對茶的情有獨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潮洲工夫茶

潮汕人喝茶的講究

潮汕功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後火,蝦鬚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衝,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主人親自操作。首先點火煮水,並將茶葉放入衝罐中,多少以佔其容積之七分爲宜。待水開即衝入衝罐中之後蓋沫。第一衝杯,以初沏之茶澆衝杯子,目的在於造成茶的精神,氣韻徹裏徹外的氣氛。洗過茶後,再衝入蝦鬚水,此時,茶葉已經泡開,性味俱發,可以斟茶了。斟茶時,四個茶杯並圍一起,以衝罐巡迴穿梭於四杯之間,直至每杯均達七分滿。此時罐中之茶水亦應合好斟完,剩下之餘津還需一點一擡頭地依次點入四杯之中。潮汕人稱此過程爲“關公巡城”和“韓信點兵”。四個杯中茶的量,色須均勻相同,方爲上等功夫。最後,主人將斟畢的茶,雙手依長幼次策奉於客前,先敬首席,然後左右佳賓,自己最末。

潮汕功夫茶八步法

潮汕功夫茶八步法如下:

第一步、備器,準備紅泥小火爐、茶盤、茶壺、茶洗、茶杯等茶具;

第二步、備茶,將需要衝泡的茶葉準備好;

第三步、候水,將水燒開至100℃;

第四步、洗茶,將茶葉洗茶一次;

第五步、刮沫,從壺口輕輕颳去茶沫;

第六步,淋壺,將廢水澆灌壺身;

第七步,燙杯;第八步;灑茶。

泡功夫茶都有哪些講究?

工夫茶有一套講究茶具、茶葉、用水、衝法、品味的茶經。“工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

工夫茶最講究的第一是茶具。它之所以和其它喝茶方法有別也在於茶具。潮州工夫茶講究茶具器皿配備之精良和烹製之功夫。茶壺、茶杯、茶盤、茶墊、水瓶、泥爐、砂銚、欖核碳等是必備的茶具。而嚴格的烹製又需按泡器、納茶、侯湯、衝點、刮沫、淋罐、灑茶等程序進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

擴展資料

工夫茶以濃度高著稱,初喝似嫌其苦,習慣後則嫌其他茶不夠滋味了。工夫茶採用的是烏龍茶葉,如鐵觀音、水仙和鳳凰茶。烏龍茶介乎紅、綠茶之間,爲半發酵茶,只有這類茶才能衝出工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

飲工夫茶一般以3人爲宜,比較考究的是選用宜興產的小陶壺和白瓷上釉茶杯,這種茶杯口徑只有銀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壺(罐)裏裝入烏龍茶和水,放在小炭爐或小酒精爐上煮。茶煮好後拿起茶壺在擺成品字形的3個瓷杯上面作圓周運動(當地俗稱爲“關公巡城”)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嘗。

飲茶時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因此工夫茶除了泡製要功夫外,飲茶也需要費工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潮州工夫茶

工夫茶的沖茶要訣

工夫茶分福建、潮汕、臺灣三個派系,福建喝鐵觀音比較多,潮汕喝單樅茶比較多,臺灣則喝凍頂烏龍比較多。但是從沖泡方法上來說,三者是共通共融的。

水分三等

品工夫茶既是一件風雅之事,當然也有不少講究。潮州功夫茶從水質、器皿到沖泡方法都有特定的要求。沖茶自然離不開水,那麼我們首先從水開始吧。陸羽在《茶經》中寫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茶藝師介紹說,水分爲天水、地水、泉水三等。天水當然就是最上乘的,指的是雪水、露水等。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曾寫到用五年前在梅花上收的雪水沖茶喝,可謂是把飲茶的水寫到極致了,這樣喝茶不僅關乎格調,還是極度奢華的。

以前有錢人家會在早上第一道光線出來之前用竹筒等器皿去一滴滴地收集,據說太陽出來前的水屬陰性,沖茶更清香。真是考功夫啊!現代有研究說自然界中的水只有雨水、雪水爲純軟水,而用軟水泡茶確實能令湯色清明,味道清香。

地水指的是山泉水,按照土質的不同還分爲土質、沙質、泥質等。茶藝師說沙質是最好的,沙子有過濾的作用,想來也有幾分道理。現在在酒店、茶樓喝茶當然不可能對水這樣要求了,只要水質要求清澈、味道甘洌就可以了。

高衝低斟

“高衝低斟”說的是沖茶和斟茶的方法。

沖茶,要沿茶壺口內緣衝入沸水,水柱不能從壺心直衝而入,因爲那樣會“衝破茶膽”,破壞茶的味道。沖茶要像書法,不急不緩、一氣呵成,水壺和茶壺的距離要比較大,這樣衝下來就叫“高衝”。據說“高衝”能使熱力直透罐底,使茶沫上揚,不僅美觀,也能讓茶味更香。

斟茶,茶壺要儘量靠近茶杯,這樣才能防止熱氣四散,水可能不夠燙,使茶香過早揮發。同時,低斟還不會激起泡沫,也不會發出滴答的聲響。

斟茶要把茶湯依次輪轉灑入茶杯,如此反覆二、三次把各個茶杯漸漸斟滿,就叫做“關公巡城”,這樣能使各杯裏的茶湯湯色均勻。

茶藝師介紹說,潮州功夫茶,第一泡是最重要的。第一泡如果泡得不好,之後的茶味都會有影響。第一泡是洗茶的,衝出來要輕輕抹開茶沫,斟出茶水,沖洗茶具。這道工序還可以起到預熱茶具的作用。

品茶禮儀  

傳統的潮汕功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無論其年齡大小,也無分性別。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後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個用。這種習俗據說是人們爲了表示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品茶,要先聞香味,然後看茶湯的顏色,最後纔是品味道,一杯茶要剛好分爲三口品完。香味從舌尖逐漸向喉嚨擴散,最後一飲而盡,可謂暢快淋漓。這就是功夫茶的三個境界———“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嚨,神明凌霄漢”。據說專業的品茶師可以憑一杯茶品出茶藝師當時的心情。說得很玄,不過功夫茶不就是一種平和心境、修身養性的方法嗎?

粵菜常用二十四式烹調法

粵  菜

真正一部奇珍異味錄!

非常特色:廣東省內物產豐富,多奇珍異獸,食料與中原地區迥異。粵菜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組成,注重清鮮、爽滑、脆嫩的風味特點,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膩。

絕活給你瞧:粵菜烹調技藝多樣善變,如煲、泡、烤、炙等;用料奇異廣博,如蠔油、沙茶、咖喱、魚露等,這爲粵菜的獨特風味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閃亮登場:龍虎鬥,東江鹽雞,竹仔雞煲翅,五蛇羹 。

其一 脆皮雞

原料:

雞1只(約80O克),麥芽糖4克,生粉50克,白醋100克,白滷水2500克,炸蝦片25克,花生油200克。

製法:

(1)將雞去掉眼球,然後放入煮沸的白滷水中浸煮至熟,取出揩乾;

(2)將飴糖、生粉、白醋放在碗裏,調成漿狀,均勻地塗在雞的外皮,掛在風涼處晾乾;

(3)將花生油放入鍋中,旺火燒至七成熱,然後用笊將雞託着放入熱油中,用勺舀油不斷澆灌入雞腔內,至變色,繼續澆全身,直澆至大紅色時爲熟;

(4)將熟雞取出,斬成塊,拼砌在盤上成雞形;用炸蝦片圍在雞的四周;食時以醬油淮鹽爲佐料。

特點:皮色大紅,肉質鮮美。

潮州功夫茶有哪些禮儀?

潮汕人鍾愛飲茶,乃至於把茶葉稱爲“茶米”,而在日常交際來往中喝茶也是必須的,因此潮汕功夫茶就有了許多的禮儀和禁忌。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因爲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先尊後卑,先老後少”:到人家跟前說聲“請喝茶”,對方回以“莫拘禮”、“莫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喝茶是長輩的,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

“先客後主,司爐最末”: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部就班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後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煮茶沖茶者)纔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潮汕功夫茶?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地區獨特的飲茶習慣。“工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麼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爲最佳。放茶葉要把壺裏塞滿,並用手指壓實,據說壓得越實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剛燒沸的水馬上灌進壺裏,開頭一兩次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斟茶時,幾個茶杯放在一起,不能斟滿了這杯再斟那杯,而要輪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是用舌頭着慢慢地品,一邊品着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茶池形狀如鼓,瓷制,由一個作爲“鼓面”的盤子和一個類似“鼓身”的圓罐組成。盤子上有小眼四個,爲漏水所用。而圓罐則用於容納由盤子漏下的廢茶水。工夫茶所用的衝罐(茶壺),並非買來就用,而要先以茶水“養壺”。一把小壺,須先以“洗茶”(即泡茶時的第一道茶)之水頻頻倒入其中,養上三月有餘,方可正式使用。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禮儀、沏泡技藝巡茶藝術、評品質量爲一體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潮汕工夫茶是潮汕飲食民俗最具特色的一種。張華雲先生曾作《潮汕功夫茶歌》一首雲: 閩粵地相接,姻亞不斷絕。五娘適陳三,荔枝爲作伐。閩茶顯粵東,溪茗鐵觀音,嫩芽化齏粉,條索窈窕褐。一斤四十泡,三杯無餘缺。潮人無貴賤,嗜茶輒成癖。和、愛、精、潔、思,茶道無與敵。水、火、器、烹、飲,茶氣極精闢。薄鍋沸清泉,泥爐熾欖核。罐推孟臣小, 杯取若深潔。西湖泉,桑浦龍泉液。四指動飛輪,滌器淨且熱。柔條圍細末, 首衝去浮沫。關羽巡城流,韓信點兵滴。罐幹茶雲熟,飲盡不見屑。一衝號爲皮,流香四座溢。二三衝爲肉,芬芳留齒頰。四衝已雲極,清風生兩腋。腦海騁奇思,胃腸清宿食。匪獨療乾渴,夏興冬不息。不可一日無,百邪俱辟易。潮人多遠遊,四海留蹤跡。偶逢故鄉人,同作他鄉客。共品三兩杯,互通鄉消息。鄉思起芒鱸,鄉情如膠漆。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昔人開其端,歷代有增益。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