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大的七星鰻爲什麼沒有小的好吃

大的七星鰻爲什麼沒有小的好吃

大的七星鰻沒有小的好吃的原因是鰻魚大了肉口感不好,鰻魚一般越小的反而越貴,鰻魚的價格根據規格而有所不同。鰻魚生長的越大,肉越老,魚刺越多。星鰻,中國沿海均有分佈,以東海爲多。星鰻肉質潔白,形似河鰻,體重一般500克左右,有的大型星鰻可達2000克上下。星鰻是東海海岸垂釣的主要魚種之一,近岸底層經濟魚類。除了我國,它也分佈在朝鮮半島、琉球羣島和日本列島,爲廣溫、廣鹽性種類。可先蒸過,去除脂肪之後再食用。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小高眼魚和七星鰻哪個好吃

七星鰻。

1、營養價值高,七鰓鰻肌肉中可測出15種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的總量較高,且碳鏈較短,容易被吸收,仍具有重要的營養價值。

2、七星鰻食用口感好,吃起來很嫩,刺少,更適合老人和孩子使用。

大陳島的地理環境

大陳島爲台州列島106個島礁中的主島,分上、下大陳,二島僅相隔2.5公里水道,總面積11.89平方公里。上大陳島,又名上臺,面積 6.6平方千米,丘巒起伏,主要種植甘薯、豆類,西南部有避風港灣。大陳鎮駐地下大陳島,距海門港52公里,又名下臺,面積 5.2平方千米,以丘陵地形爲主,漁業發達,多漁船停泊,避風港灣設有台州漁業指揮部。峯鳳尾山坐落島西部,海拔228.6米。島上崗巒起伏,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獨特,適宜度假、休閒觀光和尋訪史蹟旅遊。

大陳島是國家一級漁港、省級森林公園和省海釣基地,島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二漁場,魚汛期,島四周千帆雲集,桅檣如林,入夜,漁火萬千,蔚爲大觀。素有“東海明珠”之美稱。

大陳島氣候宜人,景觀奇絕、海產豐盈、自然條件優越,尤適遊客“遊海島、觀海景、釣海魚、吃海鮮、玩海水”,是人們觀光、休閒、娛樂、垂釣的好去處。夏秋季爲登島旅遊的黃金季節。從1991年起,已多次舉辦“海釣節”。

島上森林覆蓋率達56%,年平均氣溫16.7°,具有典型的冬暖夏涼的帶氣候環境。由於潮汐、洋流、風流和海洋生物的長期作用,形成了號稱“東海第一大盆景”的甲午巖、碧水細沙的帽羽沙、烏沙頭海濱浴場和風景如畫的屏風山、浪通門、高梨、下嶼龍洞等衆多海上奇觀。

大陳島歷史神奇。大陳島碉堡、水牢、戰壕、坑道等戰爭遺址是一江山戰役戰場的歷史見證,大陳島青年墾荒隊傳奇及總親臨考察使該島揚名中外。

大陳島島礁四周棲息着衆多的石斑魚、黑鯛、梭子蟹、七星鰻、虎頭魚等享譽海內外的魚類生物種羣,是我省第二大漁場。其浪通門養殖基地是浙江省目前以大黃魚、鱸魚、真鯛等海珍品養殖爲主的最大的深水網箱養殖基地。

大陳島和一江山島上還有豐富厚重的人文景觀。有1955年一江山島戰役時留下的大量戰爭遺址,有青年志願墾荒隊員留下的墾荒史蹟和紀念碑、紀念館、宋美齡留下的美齡亭以及風力發電機羣等。還有古文化遺址和海神宗教寺觀,如天后宮、漁師廟等。

大陳島旅遊設施完善,島上有數家賓館,食宿稱便。菜餚以小海鮮爲特色,著名的有石斑和大陳黃魚,嘗一嘗漁民醃製的魚生、辣螺醬、蟹板等也相當入味。石斑魚系活動於島礁海域的定棲性魚類,稱海中珍品。

大黃魚原爲東海聲名赫赫的大宗經濟魚類,漁汛旺發持續千年,因酷漁濫捕,80年代後幾近絕跡。90年代發展網箱養殖,大陳海域生態環境優良,養殖的大黃魚品質十分接近野生風味,經鑑定爲名牌海產。旅遊者如參觀海洋養殖場,親手抓一抓久違的大黃魚,也是大陳遊的一件愜意事。

你覺得看後讓人覺得很噁心的小說是個什麼樣?

到異界無敵後,一個貴族無意調戲他的幾十個女人中的其中一個,結果這個貴族,被滅全家(人,食,色,性也。。。好色不是錯,不就是無意調戲了一下嗎?而且連手指都沒碰到,你非要滅人全家,此類作者肯定是現實中最不受女人歡迎的,同時也是整天受別人氣的傢伙,心胸狹窄到這個程度,令人髮指!)

誰知道大陸島在哪裏啊?知道的請介紹一下,謝謝.

是大鹿島

大鹿島位於玉環縣東南嶼披山洋海面上,由大鹿、小鹿兩島組成,互以淺灘相接,合稱大鹿島。總面積爲1.7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5.45千米。傳說天庭有一隻六瑤花神鹿,爲盜綠色種子撒播人間,遭霹靂擊頂,墜入海中。島因傳說而得名,也因山形似花鹿昂首於海面而命名。

大鹿山主峯229.2米, 島上森林覆蓋率已達87.5%,林木蓄積量達3300多立方米,有銀杏、香樟、黑松、木麻黃、紅杉、柳杉、北美鵝掌楸等204科534屬近1000種植物,基本形成以木麻黃爲主並與其他常綠闊葉、落葉混交的層林,構成良好的植被。環島道路掩映於高大茂密的林間,曲徑通幽。漫步島上,有挺拔的美國紅杉、日本扁柏迎風而立,枝杈相交;有杜鵑花、梔子花遍佈遠野;有白玉蘭、美人蕉點綴綠蔭叢中。良好的生態環境,也爲鳥類和昆蟲提供了棲息和繁衍的場所。島上有10多種數千羽的鳥類,70多種昆蟲;斑鳩、黃鶯、雀鷹等成羣出現。放養的山黃關,也常出沒於林間或昂立於巖崖。1992年11月,林業部批覆建立1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大鹿島是唯一的海島森林公園。

大鹿島山體屬雁蕩山餘脈坍陷入海中、部分又露出水面後形成,屬下沉的殘片。主要是晚侏羅紀的火山基岩,經億萬年的海浪衝涮和剝蝕風化,形成奇異的岩石、洞穴和礁灘,景觀各具形態。1985年,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術學院)教授洪世清致力於“大地藝術”,根據海浪撞擊和海水腐蝕的岩礁塊石的各種自然形態,以摩崖、浮雕、圓雕等手法,雕琢出秦漢繪畫構圖風格的海生動物巖雕近百座。這些藝術作品結構簡煉,手法凝重,形意深刻。香港《美術家》雜誌評論說:“這個觸目都是石雕藝術的美術島,不但在中國,即使在全世界範圍來說,也是一個令人驚異的創舉。”

鹿島的森林,四周浩瀚的大海和沿岸的礁灘巖雕,組成了獨具風韻的山海形勝。目前已形成20處名勝景觀,77個景點。其中龍遊洞、索橋風月、八仙過海、五百羅漢、壽星巖、漁翁老洞、亂石穿空、千佛龕爲島上八大景觀。島上還有劉海粟、沙孟海、陸儼少、朱屺贍、錢君 等名家巨匠所書的摩崖題刻。

大鹿島四周海天遼闊,煙波浩淼,岩礁上生長着衆多的海螺、藤壺、牡蠣、觀音手等海生貝類,可供觀光者拾取,烹煮品嚐,別具情趣。

星鰻和沙鰻的區別

七星鰻,又稱星鰻、海鱔、沙鰻,呈長圓筒形,七鰓鰻樣子很像一般的鰻魚,身體細長,呈鰻形,表皮裸露無鱗,背上有一條長長的背鰭。

鰻魚是指屬於鰻鱺目分類下的物種總稱,又稱鱔,是一種外觀類似長條蛇形的魚類,具有魚的基本特徵,此外鰻魚與鮭魚類似具有洄游特性,鰻魚屬魚類,似蛇,但無鱗,一般產於鹹淡水交界海域。

營養價值

鰻魚含有豐富的脂肪,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E,鈣,磷等營養物質。

鰻魚有以下功效,虛補養血,祛溼,抗癆,對虛弱,貧血,肺結核等病人有輔助治療作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健腦益智,保護神經細胞,大量的鈣質可以預防骨質疏鬆,增加血鈣值,鰻魚的皮肉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美容養顏,延緩衰老,被稱爲可吃的化妝品。

七星鰻魚怎麼做好吃

將鰻魚清理乾淨,在魚身兩側每隔三公分左右劃上一刀,再抹上少許食鹽,醃製十五分鐘。將鰻魚身上的食鹽洗淨,把魚盤在盤子中,可以用牙籤把魚固定住;在魚身上放上蔥段和薑片。蒸鍋內燒水,水開後將魚盤放入,蒸十分鐘即可關火,再悶上五分鐘後,將魚端出,挑去蔥、姜和固定魚用的牙籤,再淋上蒸魚豉油,鮮香可口的清蒸七星鰻魚就做好了。

七星鰻的簡介

星鰻屬於海底石縫洞穴寄居性魚類,一般不做長途洄游。但在北方寒潮侵入,海岸浪滔翻滾,原寄居地受衝擊的情況下,星鰻則做自北而南洄游,尋找新的石縫洞穴寄居。因中國黃海海域海底地貌一般爲沙地,星鰻無法找到棲息之處,因此每年10月以後,反覆侵入的寒潮,使寄居在日本列島、南韓東部沿海的星鰻大批地做東北向西南季節性長途洄游,直達中國長江口以南的舟山羣島。舟山羣島露出海面的島嶼有1339個,半露或不露的島礁更是不計其數,石縫洞穴多,是星鰻的理想棲息地,初冬常有較豐富的釣獲量。

大陳島一日遊的船票是多少,來回的

一、大陳島主要景點

大陳島位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的東部地區,是台州諸島中的主島,有上、下大陳之分。上大陳島與下大陳島的距離只有2.5公里,兩島總面積可達11.89平方公里。這裏山巒起伏,風光秀美,夜晚更是有漁歌唱晚的美景,擁有寶貴的自然與人文景觀。你可以來此度假放鬆心情,也可以來這感受大自然的饋贈,當然也可以追尋歷史的足跡,例如碉堡、水牢、戰壕、坑道等,來豐富知識。上大陳島上主要種植了甘薯、豆類等糧食,西南部有著名的避風港灣。下大陳島爲丘陵地形,漁業發達,玩水垂釣受到熱烈歡迎。有一228.6米高的峯鳳尾山坐落在島上,供人觀賞。大陳島自然條件優越,海景秀美,海產豐富,島上綠樹林立,四周棲息着衆多魚類,是國家一級漁港、省級森林公園和省海釣基地,絕對是你親近自然的最佳選擇。這裏有號稱“東海第一大盆景”的甲午巖、帽羽沙、烏沙頭海濱浴場、屏風山、浪通門、高梨、下嶼龍洞等諸多特色不一的海上景觀;還有石斑魚、黑鯛、梭子蟹、七星鰻、虎頭魚等馳名中外的魚羣;你可以品嚐著名的石斑和大陳黃魚及魚生、辣螺醬、蟹板等的醃製品;還可以參觀天后宮、漁師廟、紀念室等。

1、 上大陳:主要景點有帽雨砂,這裏的鵝軟石灘是大陳島比較理想的海濱浴場。此外有宗南山莊。

2、下大陳:主要景點有甲午巖景區、墾荒紀念景區、浪通門景區、魚師廟景區、青少年宮景區。

二、交通

大陳島的班船目前只有一條航線,上船在椒江區江濱公園7號碼頭以東200米的大陳榮遠客運碼頭,公交車901路在椒江大酒店下,步行5-6分鐘即可,或5元叫一輛三輪車。

客船有“慶達1號” 、“慶達2”號 、“慶達1號”輪是大船300人左右,航程2小時,可上甲板,不太容易暈船。“慶達2”號輪快艇100人左右,航程1.5小時,全封閉比較顛簸。班船星期一-------星期四一天1-2班早上8點一班,下午13:00一班,週五---週日一天3-5班08:00 / 09:50/14:00

慶達1號船票臥鋪120,包廂110元,普通座位70元(單程 ) 慶達2號快艇100元 單程

三、餐飲:海島上主要以海鮮爲主,價格30—150不等看你吃什麼了,野生黃魚,石斑魚是比較貴的,其他的都在30-70不等,一般每個人一餐的消費在50-70就差不多了。蔬菜基本在15-20元左右。

七星鰻的捕食

星鰻的索餌可歸納爲貪婪、肉食性,夜間比白天活躍三大特點。星鰻喜食葷腥,小魚小蝦咬住不放。且星鰻口似蛇形口。有一定擴張性,比它口稍大一點的魚也能吞食。垂釣星鰻,可以餌多鉤大。見了餌料,星鰻不吃完它是不甘心的。有時第一次脫鉤,或鉤掛在嘴上,第二次下鉤照吃不誤,星鰻喜暗,白天居穴爲多,晚上或海水渾濁時活躍,因此夜間釣獲效果優於白天,海水渾濁鉤獲優於海水清澈。

七鰓鰻(無頜動物亞門圓口綱的一種動物)詳細資料大全

七鰓鰻(學名:Lampetra japonicum),又名八目鰻、七星子,是圓口綱、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動物,也是無脊椎動物進化成魚類的一箇中間點,它算是魚形動物中最爲原始的一類。它的特點是嘴呈圓筒形,沒有上下齶,口內有鋒利的牙齒。

一般所說的七鰓鰻指的是七鰓鰻目,下僅有七鰓鰻科,包括日本七鰓鰻、東北七鰓鰻、雷氏七鰓鰻等。

基本介紹

中文學名 :七鰓鰻 拉丁學名 :Lampetra japonica 別稱 :八目鰻、七星子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無頜動物亞門 綱 :圓口綱 亞綱 :七鰓鰻亞綱 目 :七鰓鰻目 科 :七鰓鰻科 屬 :七鰓鰻屬 種 :七鰓鰻 分佈區域 :白令海、朝鮮沿海、日本沿海的北太平洋 命名 :von Martens, 1868 總綱前 :無頷總綱 生存時期 :距今約3.6億年前至今 食性 :肉食性 生存方式 :寄生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佈範圍,繁殖方式,海中繁殖,河川繁殖,物種分化,主要價值,藥用價值,營養價值,科學研究,考古發現,研究進展,主要危害,重現蹤跡,電影角色,

形態特徵

七鰓鰻樣子很像一般的鰻魚,身體細長,呈鰻形,表皮 *** 無鱗,背上有一條長長的背鰭,向後一直延伸到尾端並環繞尾部形成尾鰭,除此之外它的身上再也沒有其它的鰭存在。背鰭2個,口漏斗發達,無口須。七鰓鰻只有一個鼻孔,位於頭頂兩眼之間。眼發達,具松果眼,具感光作用。它的眼睛後面身體兩側各有7個鰓孔,這就是它叫做“七鰓鰻”的原因。內耳有兩個半規管。鼻垂體囊的末端是盲囊。雌雄異體,發育要經過較長的幼體期,經爲成體。成體行半寄生生活,有害於漁業。 外鼻孔單個,位於兩眼間頭頂部;嗅囊不通口咽腔。無須。眼發達,側位(背眼七鰓鰻屬Mordacia除外)。鰓囊和鰓孔均7對,有人誤以爲眼,故有八目鰻之稱;鼻孔單個,位於頭背面兩眼的中間,後方有一白色皮斑。頭前腹面有呈漏斗狀吸盤,張開時呈圓形,周緣皺皮上有許多細軟的乳狀突起。口在漏斗底部,口兩側有許多角質齒,口內有肉質呈舌形的活塞,其上亦有角質齒。 *** 位於軀幹與尾部交界處, *** 前有一泌尿生殖突。皮膚柔軟而光滑,無鱗,側線不發達。無偶鰭。背鰭兩個,基長約相等,後面的背鰭與尾鰭相聯,鰭條軟而細密。生活時背呈青色帶綠,腹部灰白色 舌成爲舐刮器,具舌齒。有唾液腺1對。內鰓孔開口於特殊的呼吸管,無咽皮管。骨骼爲軟骨,無硬骨,鰓弓成複雜的鰓籠軟骨。脊索上附髓弓小軟骨片。脊神經的背、腹根不相連。內耳有2個半規管。腎臟爲中腎。左側居維爾氏管退化。背鰭1~2個。 七鰓鰻是一種圓口綱的生物。沒有頜,裏面長滿了鋒利的牙齒,這是古代魚祖先所具有的特徵之一。鰓在裏面呈袋形的原始狀態,腮穴左右各七個,排列在眼睛後面。口呈漏斗狀,內分佈著一圈一圈的牙齒,爲圓形的吸盤,能吸住大魚。七鰓鰻的習性一直沒有多大改變,只是在泥盆紀七鰓鰻多以古代鯊魚及盾皮魚爲寄主,到了現代它們喜歡寄生在鮭魚和鱈魚身上,有時也會去攻擊梭魚、弓鰭魚等兇猛的食肉魚類。 七鰓鰻體長可達60釐米以上,海七鰓鰻體長70釐米;溪七鰓鰻體長15~19釐米。

生活習性

有的終身棲身於淡水;有的爲洄游型,早年棲息於海中,成長後遊至淡水河流中產卵。 七鰓鰻幼體稱爲沙棲鰻或沙隱蟲,生活於淡水中,在水底挖穴而居;無牙,眼部發達,以微生物爲食。 白天鑽入沙內或石礫中,夜晚出來覓食。幼體經3~4年發育完全,其是養殖魚類的敵害,它用吸盤狀的口吸附在其它魚體上,用吸盤內口兩側的角質齒和舌上的角質齒銼破魚體,吸食其血和肉,大部分時候對寄主構成不了太大的傷害,但有時被吸食的魚最後只剩下一副骨架。 七鰓鰻生活在寒冷和溫和的水域。有些專門生活在淡水中,其它的生活在海洋中,但是會遷移到淡水域產卵。有些七鰓鰻是寄生的,這些種類生活在淡水或海洋中。非寄生的七鰓鰻生活在淡水域。

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東北、歐洲、亞洲北部、朝鮮、日本和北美。

繁殖方式

雌雄異體。卵小,數量多,卵發生爲全裂式;發育有期。

海中繁殖

雄性見有雌性經過,一下吸住其鰓穴,並勒緊雌體。雌性則吸住旁邊的岩石。產卵後,雌性和雄性都會死去。其幼體被稱爲“沙隱蟲”,生活方式和身體結構與文昌魚高度相似。 七鰓鰻爲典型的洄游性生物,部分時期在海中生活。秋季由海進入江河,在江河下游越冬,翌年5~6月,當水溫達15℃左右時溯至上游繁殖。七鰓鰻選擇水淺、流快、砂礫底的水域進行挖坑築巢產卵,雄性個體以吸盤吸著雌性個體頭部,同時排卵、授精。卵極小,每次產卵8~10萬粒,卵粘在巢中砂礫上。產卵後親本全部死亡。卵孵化後不久即成爲仔鰻。仔鰻營泥砂中生活,白天埋藏在泥砂下邊,夜晚出來攝食。此階段的幼體與成體很不相象,口吸盤不發達,呈三角形,稱爲沙隱幼魚,過自由生活。七鰓鰻的壽命約爲7年,幼體在江河裏生活4年後,第5年下海,在海水中生活2年後又溯江進行產卵洄游。 七鰓鰻 由於過度捕撈,歐洲的七目鰻數量一直在減少。 在秋天裏,與鮭魚一起從海洋溯上河川的還有一種七鰓鰻魚,它因兩隻眼睛後面各排列著七個鰓穴而得名。雄性七鰓鰻挑選1米以下且石子多的地方停下來,誘引雌性。

河川繁殖

七鰓鰻只在河川繁殖。已知的七鰓鰻有30多種,分別在初夏到秋天產卵,水溫約25攝氏度,12天左右孵化。這時的幼體沒有眼睛也沒有吸盤,平時都潛進河底泥土中,順流伸出口,以吃浮游生物或泥土中的有機物爲生。這即所謂沙腔鰻的幼生時期。3~5年後長出眼睛和吸盤。到海洋中生活的即所謂降海型七鰓鰻以吸刮鮭、鯖、鱈等的血肉爲生,過數年後再回到河川上來,產卵後生命即告結束。至於一生都在河川生活的陸地型,在後的次年春天產卵後也會死亡。

物種分化

美洲溪流七鰓鰻(American brook lamprey) 非寄生七鰓鰻,它主要生活在美國東北部的溪流中。它用口盤搬開河牀中的石頭,爲它的卵建造一個巢穴。成年七鰓鰻大約存活一個月,而且不進食。 海八目鰻(sea lamprey) 又名雷氏七鰓鰻,寄生,產自於大西洋(Atlantic Ocean)。除了用口盤造巢外,海八目鰻還吸附在更大的魚類身上。然後用舌頭在其它魚身上挖洞,並吸它的血。海八目鰻會一直寄生在這條魚上生活大約兩年,隨後它遷移到溪流中完成產卵。 日本七鰓鰻 別名:八目鰻,太平洋七鰓鰻,北極七鰓鰻,七星鰻。 形態:無外側齒,兩背鰭基底相連,成體全長可達400~500mm,最後篩孔至臀鰭起點間肌節68-76 洄游型。上脣板兩端各具一齒,內側齒三對,均具二齒頭。下脣板齒六板,具齒舌。 分佈:黑龍江,圖們江,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 營養價值:日本七鰓鰻肌肉中含水分51.70% ,粗蛋白13.96% ,粗脂肪32.75%,灰分0.04% 。與海鰻、鰻鱺比,其肌肉中水分含量相對較低,而脂肪含量則較高。與常見水產品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日本七鰓鰻肌肉中可測出1 5種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的總量較高,且碳鏈較短,容易被吸收,仍具有重要的營養價值。在測得的15種胺基酸中,穀氨酸的含量最高,其次是天冬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和賴氨酸。 繁殖:日本七鰓鰻雌雄個體的體長、體重、淨體重和肥滿度等指標在繁殖前沒有顯著差異,而性腺重和成熟係數兩性差異顯著。 東北七鰓鰻 別名:森式八目鰻,七星子,七量鱔 形態:具外側齒,兩背鰭間有明顯距離。上脣枚齒兩枚,下脣板齒6~9枚,鋸齒狀,弧形排列。內側齒三對,齒端有兩尖;外側齒齒尖向內彎曲,前舌齒15~19枚。 分佈:鴨綠江,遼河東部山區支流的太子河、渾河、遼東半島碧流河,吉林南部通化、白山,松花江佳木斯段,朝鮮北區,俄羅斯遠東地區。 北極七鰓鰻 北極七鰓鰻長約30公分,生活在淡水中。它的長相特色點是嘴呈圓筒形,沒有上下顎,口腔很像人眼的眼睛,卻佈滿鋒利牙齒,以吸食其他魚類的血液而活,它的長相啓發了許多電影裏的怪物造型,堪稱是魔鬼的本尊。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名:七鰓鰻 來源:爲脊索動物藥圓口綱七鰓鰻科動物七鰓鰻的全體。 相關藥材:七鰓鰻肉 功效:1.平肝明目,2.滋補強壯。 主治:治夜盲症、角膜乾燥,口眼歪斜。 性味歸經:甘,平。入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外用:搗敷。內服:煮食。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我國東北之黑龍江、烏蘇里江、圖們江、松花江等河流中。 考證:始載於《吉林中草藥》。 《吉林中草藥》:"滋補強壯。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魚搗爛塗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營養價值

七鰓鰻亦是一種美食,歐洲的上流社會從中世紀開始就視其爲珍饈。文獻記載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愛吃七鰓鰻,結果有一次在諾曼第吃了太多的七鰓鰻後死去。直到今天,在南歐的一些國家(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包括東亞的韓國等,七鰓鰻仍然是一道昂貴的名菜。 肉中維生素A的含量較一般魚類爲高,每克約含99~980國際單位(平均300國際單位)。其次,在肝、腎、生殖腺及大腸中亦含有之,特別在與小腸中的含量更高。在魚皮中維生素B1與維生素B12的含量遠較其他魚類爲高,腹皮中的含量比背皮高。可治夜盲症、角膜乾燥。

科學研究

考古發現

七鰓鰻是至今少數僅存的無頜類脊椎魚形動物之一。被發現的七鰓鰻化石,有3.6億年曆史,在恐龍出現之前。所以七鰓鰻被稱爲“活化石”,對於研究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七鰓鰻和盲鰻是目前世上僅存的無頜類脊椎動物,研究七鰓鰻,對於瞭解包括人類在內的有頜類脊椎動物演化過程具有重要意義。此外,七鰓鰻還是個體發育史中存在現象的少數脊椎動物之一。 根據出自內蒙古地區的早白堊世地層的孟氏中生鰻材料,研究人員發現,該化石七鰓鰻的形態特徵和生活習性與其現代後裔幾乎沒有差別。這意味着現代七鰓鰻的三期生命史早在距今1.25億年前即已成型並保持至今。 此外,研究七鰓鰻化石還有助於人們瞭解距今1.25億年前的水生動物羣生存狀況。

研究進展

七鰓鰻科是無顎脊椎動物,也是已知最原始的脊椎動物。它們是如此地原始,以至於連頜都沒有。關於這種生物發育情況的研究工作,會顯示關於脊椎動物起源的大量信息,但這樣的研究工作一直因極難獲得能存活的胚胎而受挫。 他們從實驗室養魚池中的七鰓鰻科Epatretus burgeri身上獲得了6個胚胎,在固定之前從卵殼上將這些胚胎切了下來,從而避免了Dean一個世紀以前所碰到的組織變形問題。他們所獲得的組織顯示了指示神經冠發育的遺傳標記。神經冠是基準動物的一個關鍵特點,八目鰻神經冠的發育過程與七鰓鰻科相關事件的過程相似。 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爲七鰓鰻科類魚這種可怕的進食方式會因爲本身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動物屍體中所積存的水質變酸,這就可以解釋魚類何以能夠應付含有7%二氧化碳(是正常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350倍)的環境條件了。Dan Baker在實驗生物學協會的年會上發表了他的最新研究結果。 Baker 表示研究結果是激動人心的,因爲它表明七鰓鰻科類魚不僅可以調節它們本身的酸鹼平衡,而且它比至今爲止所研究的任何海洋魚類和淡水魚類都具有更強的快速補充pH值的能力。就像冷血動物同外界環境都具有相同的體溫一樣,七鰓鰻科類魚血液中的鹽分濃度也同周圍的海水鹽分一致。 人們對於無顎的、類似盲鰻的七鰓鰻科類魚的演化或早期生命歷史的瞭解甚微,認爲是最原始的有頭蓋的動物和最退化的脊椎動物。其與現生和古代魚類的關係仍然是令人困惑的。牙形剌是前寒武紀晚期至三疊紀晚期齒狀磷灰質微體化石,被認爲是由無脊椎動物演化而來。不過,部分軟體化石的發現已經確定了牙形動物與脊索動物的親緣關係。 七鰓鰻是與八目鰻有關的無顎脊椎動物。 第一個關於七鰓鰻的胚胎學研究是由Bashford Dean完成的,發表於1899年,從那時起科學家很少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來自日本神戶“RIKEN發育生物學研究中心”的一個小組終於發表了一項關於七鰓鰻胚胎學的里程碑意義的研究工作。 神經冠是基準動物的一個關鍵特點,八目鰻神經冠的發育過程與七鰓鰻相關事件的過程相似。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爲七鰓鰻類魚這種可怕的進食方式會因爲本身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動物屍體中所積存的水質變酸。 Baker 表示研究結果是激動人心的,因爲它表明七鰓鰻類魚不僅可以調節它們本身的酸鹼平衡,七鰓鰻類魚血液中的鹽分濃度也同周圍的海水鹽分一致。 人們對於無顎的、類似盲鰻的七鰓鰻類魚的演化或早期生命歷史的瞭解甚微。不過,部分軟體化石的發現已經確定了牙形動物索動物的親緣關係。

主要危害

在19世紀,海八目鰻進入北美五大湖區(Great Lakes)。到來20世紀50年代,它們已經幾乎摧毀了北美五大湖區的白鮭魚(whitefish)和湖鱒魚(lake trout)漁場。自1962年起人們開始用化學品TFM消滅七鰓鰻的幼體,從而減少了七鰓鰻的數量。但七鰓鰻仍然是當地的一個大問題,人們用了一些其它的方法。其中一種就是在某些溪流中建造水壩,讓七鰓鰻找不到產卵的水域。 數年後變爲成體,遊入海中,開始寄生生活,藉助其口吸附於魚體,吮食宿主血液及組織。到生殖期復返淡水,築巢,產卵而死亡。並非所有七鰓鰻都需要到海中生活,有些陸封種類終生留於淡水。著名的例子是海七鰓鰻陸封型(Petromyzon marinus dorsatus)。此型進入北美洲五大湖,營寄生生活,在沒有辦法控制之前,給湖鱒及其他經濟魚類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普氏七鰓鰻(Lampetra planeri)亦終生棲於淡水,然而不營寄生生活,達到成年後即不進食,隨即繁殖而後死亡。

重現蹤跡

2015年9月,有“殭屍魚”之稱的七鰓鰻(lamprey),已在英國絕跡200年之久,沒想到卻被發現再次出現在英國當地的河道內,讓許多人感到相當不可思議,環保團體表示,當年因爲英國工業發展蓬勃,加上興建水壩,導致河道污染問題嚴重,才導致其絕跡。

電影角色

在著名電影【金剛】裏,主人公一行被打進山谷裏後,吃掉整個人的幾隻黑色大蟲子原型便是海七鰓鰻。

標籤:好吃 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