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生活站

位置:首頁 > 綜合知識 > 

廣東飲茶禮儀

廣東飲茶禮儀

廣東人重視飲茶禮儀,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飲茶禮儀:

1. 招待茶客:茶客進門後,主人應趕快燒水泡茶,待自己沏好的第一壺茶泡好之後,主人應先斟一杯給茶客品嚐。這種做法表示主人熱情好客,並重視茶客。

2. 茶壺的使用:當主人給茶客倒茶時,要用左手手掌將茶壺托住,同時右手手指撥動蓋子,將茶壺上的茶葉壓住,防止茶水渾濁。

3. 茶杯的使用:在用茶杯品嚐茶水時,要用右手手指輕輕把茶杯底部提起,用左手手指托住杯把,喝茶時要把茶杯提到脣邊,細細品味,嚐到每一味茶香。

4. 進餐與喝茶的先後順序:在進餐之前,主人應先開茶,讓茶客先品嚐一杯茶,然後再開始進餐。在進餐時,不要和茶水同時飲用,應先將嘴裏的食物吞下去,然後再用茶水漱口。

5. 茶道一些細節:無論是主人還是茶客,都要注意不要把茶杯放得太過靠近邊緣,以免意外滑倒。在喝茶時,如果感覺茶杯已經不太潔淨,可以用毛巾擦拭一下,或者用開水清洗一下,等乾透後再次使用。

總之,飲茶禮儀是一種傳統文化,它可以彰顯個人修養和家庭教養,是廣東人引以爲傲的文化傳統之一。

小編還爲您整理了以下內容,可能對您也有幫助:

廣東人的禮儀

1、喝茶禮儀:一般來說,中老年人喜歡喝雲南的普洱茶,此茶暖胃、潤滑。年青人多半是喜歡喝福建的烏龍茶,此茶提神、消滯。飲茶是廣東人生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在廣東,飲茶有“禮節”。服務員倒茶時,客人一般以食指和中指輕釦桌面表示謝意。在茶樓裏,當客人需要續水時,只要把壺蓋打開,服務員便會意而來。

2、餐桌上的禮儀:離臺三尺爲斯文,先敬土地後敬人。起筷前晚輩一定要先請長輩食飯,必須由最小的開始續個叫,年紀由最大到小的“食飯”,長輩說“起筷”,然後大家才能動筷。 食飯時筷子不得挾到對面去,抓筷子不可手指指,放筷子不可打橫放,坐下吃飯不能搖腿。

3、喝酒的禮儀:敬酒首先要考慮年齡、職位、賓主身份等因素。年長的、職位比你高的、宴會的主人都要先敬酒,長輩給你倒酒,一定要站起來,雙手舉杯。在任何宴會上,自己的酒杯是不能空着的,杯裏必須要有酒,不必要是滿的,這樣是對主人的尊敬。

廣東喝茶禮儀幾根手指

廣東喝茶手指禮儀有:

1、長輩對晚輩,一根食指敲一下,表示點頭示意,敲三下,表示讚許;

2、平輩之間,食指和中指兩根手指併攏,代表雙手抱拳作揖,敲三下相當於三作揖;

3、晚輩對長輩,五指併攏,代表五體投地,敲三下行膜拜禮。遇到特別尊敬的人敲九下寓意三拜九叩。

廣東人飲茶的叩指禮,傳說來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乾隆皇帝是微服私訪,大臣如果行三跪九叩大禮,就會暴露皇帝身份,所以就用三根手指彎曲代表三跪,在桌子上輕敲九次代表九叩。漢語中“手”與“首”的發音相同,所以在桌面上“叩手”也相當於在地面上“叩首”。後來幾經流傳,叩手就演變成廣東人的飲茶禮儀。當然了,叩指禮也不僅僅用於喝茶,喝粥,喝酒,喝湯等場合,都可以用。

【廣東人飲茶文化的介紹】 廣東的飲茶文化

廣東人能吃、敢吃是全國聞名的,而廣東的喝茶文化;在全國那麼多個省份裏卻是獨一無二的。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廣東人飲茶文化的介紹,一起來看看。

廣東人飲茶文化的介紹

  飲茶是廣東人生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在這裏,緊張的人們開始鬆弛下來,清閒地談着人生,談着故人,講着故事;在這裏,人們揮灑自如地在淡淡的茶香中,把心情晾得清清淡淡。人們在茶樓裏沏上一壺好茶,點上幾道美味點心,有的自斟自飲,有的與朋友海闊天空地大侃一陣,豈不悠哉!

  茶樓也是人們謀生的重要場所。各種各樣的人們在茶樓裏談論着股票、樓市,談論着日本的電器、美國的汽車。在這裏,人們交流着各種經濟、商品信息。沒有“泡”茶樓的本事,發財的機會也少很多。在生意場上,不進茶樓,是不會融入廣東的商業社會的。清閒、舒適的茶樓,變成了商業談判的地點,使得茶樓不再只是人們閒談,打發時光的悠靜場所。舊時廣州的“妙奇香”茶樓有一幅對聯: 爲名忙,爲利忙,忙裏偷閒,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這正是人在茶樓飲茶的心理寫照。  當然茶樓並不僅僅是爲早茶纔開的。茶客從早到夜總是不斷,茶樓多是早上5點多鐘開門迎客,直到午夜才收市,“三茶兩飯直落”。 在廣東,飲茶有“禮節”。服務員倒茶時,客人一般以食指和中指輕釦桌面表示謝意。傳說這一風俗源出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一次扮作僕從的皇帝給扮作主子的隨從斟茶,隨從感恩戴德、驚恐萬狀,本應下跪叩拜,但又怕暴露了皇室身份,於是靈機一動,遂以兩指微屈,輕釦桌面代之叩禮,並一直傳襲至今。 在茶樓裏,當客人需要續水時,只要把壺蓋打開,服務員便會意而來。關於這一禮儀的由來,相傳是過去有一富商到茶樓飲茶,叫堂倌給他加水,堂倌剛把壺蓋打開,他“呵嗬”大叫一聲,賴稱壺中有隻價值千金的畫眉給堂倌放飛了,定要茶樓賠償。老闆無奈之下,從此規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開壺蓋,以防有詐。時至今日,這習慣動作已成爲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號,無須叫喚服務員了。

  廣東涼茶,是廣東特有的一種茶,具有清涼散熱、解暑去溼的功效,起到保健止渴作用。 廣東地屬嶺南,多雨潮溼,冬暖夏熱,先民們爲了除溼去熱,便將一些清熱解毒、消暑去溼的草藥配製成各式各樣的涼茶,製售涼茶的藥店、攤檔、作坊,也隨着社會的需要,不斷得到發展。每到夏天,涼茶是廣東人必不可少的飲料。

  賣涼茶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藥店,出售製造涼茶的大小包或幹品,顧客買回後煎服,或用開水沖服。第二類是涼茶店,除了銷售幹品的大茶包以外,爲了方便羣衆,他們還在通衢大道設肆販售已經煲好的現成涼茶,供應過客和街坊飲用。第三類是涼茶檔,多爲個體攤檔,一般多是向藥店購回涼茶包,也有自購草藥來配製的,經過加工煎制,以瓷碗或水杯出售。 廣東涼茶,主要成份是夏枯草、冬桑葉、野菊花、綿因陳、崩大碗、崗梅、車前草、地膽頭、水翁花、金銀花、紫蘇、薄荷、布渣葉、半邊蓮等等。也有標榜“十八味涼茶”或“廿四味涼茶”的,五花八門,但是實際上多屬大同小異。

  廣東的另一特色飲茶方式是潮汕功夫茶,這種飲法源於清代。 飲功夫茶,要配有一套相應的茶具,俗稱“烹茶四寶”。功夫茶的沖泡別具一格,先取水洗滌茶具,放入茶盤,待水開時,將茶具一一燙過。再在罐中放入茶葉,衝入滾沸的開水。講究一點的,還將頭道水迅即倒掉,以作洗茶。當水衝滿至罐口,人們用罐蓋撥去表層白沫,當即加蓋,以保全香氣。略等片刻便轉圈輪番注入幾個小茶盅中,以保證每隻茶盅的茶水濃度一致。這種轉着淋分開法俗稱“關公巡城”。淋到最後,還要輪流着一滴一滴平均地往4個小茶盅裏滴,又稱“韓信點兵”。 茶雖入盅,但別急着捧杯喝茶。按這功夫茶的規矩,應先舉杯置於鼻端,品聞一下撲鼻的清香,接着才呷茶入口。這樣邊飲邊衝,可以連飲三五杯,最多的喝到第五道,便將茶根倒掉,換上新茶葉如此周而復始。飲功夫茶,重在品鑑,堪稱藝術品茶。功夫茶往往挺費功夫,沒有功夫就很難品味功夫茶。、

  廣東的飲茶習俗

  廣東人和福建人一樣都喜歡飲茶,早餐飲茶,下午飲茶,晚上也要飲茶,不同的時間點喝不同的茶,同時搭配的茶點也不相同,廣東人對飲茶有着自己獨有的風格,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廣東人的飲茶習俗。

  飲早茶就是廣東人的飲茶習俗。清晨起牀以後,在開始一天的工作、生意之前,名茶美點,一盅兩件,既解決了早餐,也是一種絕妙享受。

  茶點,即是茶水與點心。茶有紅茶、烏龍茶等種類,點心的種類就更多了。

  飲茶是廣東人生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內容。在這裏,緊張的人們開始鬆弛下來,清閒地談着人生,談着故人,講着故事;在這裏,人們揮灑自如地在淡淡的茶香中,把心情晾得清清淡淡。人們在茶樓裏沏上一壺好茶,點上幾道美味點心,有的自斟自飲,有的與朋友海闊天空地大侃一陣,豈不悠哉。

  茶樓也是人們謀生的重要場所。各種各樣的人們在茶樓裏談論着股票、樓市,談論着日本的電器、美國的汽車。在這裏,人們交流着各種經濟、商品信息。沒有“泡”茶樓的本事,發財的機會也少很多。在生意場上,不進茶樓,是不會融入廣東的商業社會的。清閒、舒適的茶樓,變成了商業談判的地點,使得茶樓不再只是人們閒談,打發時光的悠靜場所。舊時廣州的“妙奇香”茶樓有一幅對聯: 爲名忙,爲利忙,忙裏偷閒,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這正是人在茶樓飲茶的心理寫照。

  當然茶樓並不僅僅是爲早茶纔開的。茶客從早到夜總是不斷,茶樓多是早上5點多鐘開門迎客,直到午夜才收市,“三茶兩飯直落”。

  廣東人的飲茶習俗與其他地方不同還在於他們飲茶有是有“禮節”。服務員倒茶時,客人一般以食指和中指輕釦桌面表示謝意。傳說這一風俗源出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一次扮作僕從的皇帝給扮作主子的隨從斟茶,隨從感恩戴德、驚恐萬狀,本應下跪叩拜,但又怕暴露了皇室身份,於是靈機一動,遂以兩指微屈,輕釦桌面代之叩禮,並一直傳襲至今。

  在茶樓裏,當客人需要續水時,只要把壺蓋打開,服務員便會意而來。關於這一禮儀的由來,相傳是過去有一富商到茶樓飲茶,叫堂倌給他加水,堂倌剛把壺蓋打開,他“呵嗬”大叫一聲,賴稱壺中有隻價值千金的畫眉給堂倌放飛了,定要茶樓賠償。老闆無奈之下,從此規定,茶客凡要加水者,自己打開壺蓋,以防有詐。時至今日,這習慣動作已成爲茶客要加水的示意信號,無須叫喚服務員了。

廣州人飲茶中表示感謝的動作是

扣手指禮。

廣州人喝茶,別人給他斟茶時,常會食指和中指彎曲輕叩桌面以示感謝,這種叩手謝茶禮儀如今已在各地流行。叩手謝茶禮儀非在廣州始創,但卻是禮儀傳承得比較好的所在。扣手指禮相傳是從叩頭禮演化而來的。最早的叩手指禮是比較講究的,必須屈手握空拳,叩手指關節。現在的叩手指禮,也表示一種尊敬,方便又實用,所以很爲人們所喜用。不過現在不屈手握空拳,只用中指和食指併攏輕叩指尖了。這可以說是最“標準”的叩手指禮了。

潮汕工夫茶茶道的禮儀

  潮汕茶道,是中國古老的漢族茶 文化 中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在潮汕當地更是把茶做爲了待客的最佳禮儀並加以完善,這不僅是因爲茶在許多方面有着養生的作用更因爲自古以來茶就有“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下面是我爲大家整理的潮汕工夫茶茶道的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潮汕工夫茶茶道的禮儀

  酒滿敬人,茶滿欺客

  因爲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先尊後卑,先老後少

  到人家跟前說聲“請食茶”,對方回以“免客氣”、“謝謝”。如果是較多人的場合,杯不便收回,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斟茶時,要先尊老後卑幼,第二遍時就可按序斟上去。對方在接受斟茶時,要有回敬反應,喝茶是長輩的,用中指在桌上輕彈兩下,表示感謝;小輩平輩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輕彈二次表示感謝。“先客後主,司爐最末”。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排輩,按步就方之外,還得先敬客人來賓然後自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煮茶沖茶者)纔可以飲喝,否則就對客人不敬,叫“蠻主欺客”、“待人不恭”。

  強賓壓主,響杯檫盤

  客人喝茶提盅時不能任意把盅腳在茶盤沿上檫,茶喝完放盅要輕手,不能讓盅發出聲響,否則是“強賓壓主”或“有意挑釁”。

  喝茶皺眉,表示棄嫌

  客人喝茶時不能皺眉,這是對主人示警動作,主人發現客人皺眉,就會認爲人家嫌棄自己茶不好,不合口味。

  頭衝腳惜,二沖茶葉

  主人沖茶時,頭衝必須衝後倒掉不可喝。因爲裏面有雜質不宜喝飲,本地有“頭衝腳惜(臭腳味),二沖茶葉”之稱,要是讓客人喝頭沖茶就是欺侮人家。

  新客換茶

  賓主喝茶時,中間有新客到來,主人要表示歡迎,立即換茶,否則被認爲“慢客”,“待之不恭”。換茶葉之後的二沖茶要新客先飲,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卻之不恭”。

  暗下逐客令

  潮汕人熱情好客,每以濃茶待人,但有時因自己工作關係 飲茶 時間長會誤工作或是客人的話不投機,客人夜訪影響睡眠,主人故意不換茶葉,客人就要察覺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抽身告辭,否則會惹主人沒趣。

  無茶色

  主人待茶,茶水從濃到淡,數衝之後便要更換茶葉,如不更換茶葉會被人認爲“無茶色”。“無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無色還在衝,是對客人冷淡,不盡地主之誼;二是由於上一點引申對人不恭,辦事不認真,效果不顯著,欲有“某人無茶色”。

  茶三酒四提桃二

  潮汕人習慣於在茶盤上放三個杯,是由於俗語“茶三酒四提桃二”而來,總認爲茶必三人同喝,酒必須四人爲伍,便於猜拳行酒令;可是外出看風景遊玩就以二人爲宜,二人便於統一意見,滿足遊興。

  關於功夫茶具介紹

  功夫茶具是什麼?

  其實,功夫茶具並不是一個茶具的品牌。功夫茶具流傳至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最早的功夫茶具流行與廣東等地,隨着後來慢慢傳播到各地區。功夫茶具是最講究的一種泡茶茶具,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爲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爲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爲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

  功夫茶具介紹——功夫茶具組成部分及使用 方法

  一、茶道六君子

  1.茶筒:盛放茶藝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稱“茶扒”形狀像湯匙所以稱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過的茶壺內的茶葉,茶葉沖泡過後,往往會緊緊塞滿茶壺,一般茶壺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衛生,故皆使用茶匙。

  3.茶漏:茶漏則於置茶時放在壺口上,以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掉落壺外。

  4.茶則:茶則(茶勺)茶則爲盛茶入壺之用具,一般爲竹製。

  5.茶夾:又稱茶筷,茶夾功用與茶匙相同,可將茶渣從壺中挾出,也常有人拿它來挾着茶杯洗杯,防燙又衛生。

  6.茶針(茶通):茶針的功用是疏通茶壺的內網(蜂巢),以保持水流暢通當壺嘴被茶葉堵住時用來疏浚,或放入茶葉後把茶葉撥勻,碎茶在底,整茶在上。

  二、其他配件

  1、茶巾:茶巾又稱爲茶布,茶巾的主要功用是幹壺,於酌茶之前將茶壺或茶海底部銜留的雜水擦乾,亦可擦拭滴落桌面之茶水。不能用來清理泡茶桌上的污漬,果皮物。

  2、茶盤:用以承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以盛接泡茶過程中流出或倒掉之茶水。也可以用作擺放茶杯的盤子,茶盤有塑料製品、不鏽鋼製品,形狀有圓形、長方形等多種。

  3、茶船:用來放置茶壺的容器,茶壺裏塞入茶葉,衝入沸開水,倒入茶船後,再由茶壺上方淋沸水以溫壺。淋澆的沸水也可以用來洗茶杯。又稱茶池或壺壺承,其常用的功能大致爲:盛熱水燙杯、盛接壺中溢出的茶水、保溫。

  4、煮水器:泡茶的煮水器在古代用風爐,較常見者爲酒精燈及電壺,此外尚有用瓦斯爐及電子開水機,自動電爐。古人煮茶要用火爐(即炭爐),唐以來煮茶的爐通稱“茶竈”。

  5、茶罐:儲存茶葉的罐子,必須無雜味、能密封且不透光,其材料有馬口鐵、不鏽鋼、錫合金及陶瓷。

  6、茶荷:茶荷的功用與茶則、茶漏類似,皆爲置茶的用具,但茶荷更兼具賞茶功能。主要用途是將茶葉由茶罐移至茶壺。主要有竹製品,既實用又可當藝術品,一舉兩得。沒有茶荷時可用質地較硬的厚紙板折成茶荷形狀使用之。

  7、茶托:用於將功夫茶杯託舉到客人面前,可防止茶杯燙手,以及其他人手指污染茶杯。

潮州功夫茶之禮儀

據《中國文化百科》記載:“功夫茶,中國茶俗之一。福建汀州、漳州、泉州和廣東潮州地區最爲流行。是清代以來繼唐宋茶俗而新興起的一種茶道。” 如今,功夫茶依然是廣東潮汕人每日必不可少的事情,飯後、待客、聚會都少不了功夫茶的身影。

所謂功夫茶,那定是需要內功的。好的泡茶者能將每一杯茶的濃度、顏色、口感都控制到一樣,並能平衡每一泡茶的口感。這些都是需要泡茶者深厚的內功的,顯然這並不是馬上就能做到的,用當今流行的“匠人”一次來形容倒是貼切。

在潮州功夫茶中鳳凰單樅茶尤爲有名。相傳宋帝路過鳳凰山時乾渴難耐無處尋水,恰巧隨行太監認識茶葉,太監將茶葉的嫩尖採摘下來,宋帝放入嘴裏嚼了嚼,頓覺口齒甘甜、生津止渴。宋帝喜出望外,大加讚賞!居住在山上的人從此開始了學習研究及種植採摘的茶葉之道。明朝嘉靖年間的《廣東通志初稿》記載:"茶,潮之出桑浦者佳",此時潮安已成爲廣東產茶區之一。至清代時期,鳳凰茶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欣賞,並列入全國名茶。

"潮汕屋脊"——鳳凰山東南坡瀕臨東海,雨水充沛,氣候溫暖,空氣溼潤,晝夜溫差大,日照等特點使得鳳凰單樅茶主要產於鳳凰山的東南坡。按海拔分爲高山單樅、中山單樅及矮山單樅三類,其中高山單樅所產茶葉的品質最佳,中山次之,矮山再次之。有言云:高山鳳凰單樅所產茶葉,山韻悠遠,飲後回味無窮;中山鳳凰單樅所產茶葉,滋味尚可,茶鬼不屑飲之;低山鳳凰單樅所產茶葉,茶氣飄揚,大衆日常之物。單樅茶的名字源於每棵茶樹所產茶葉的味道都不一樣,即使是相鄰兩棵樹的茶葉泡出來的茶味道也不盡相同。

關於茶具的選擇,傳統的功夫茶所用的工具基本上都是陶瓷。一蓋碗、一衝罐,三茶杯、一茶盤、一茶池、一壺、一鍋、一爐。《潮嘉風月記》中曾記載: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諸陸羽《茶經》。而器具更爲精緻,爐形如截筒,高約一尺二三寸,以細白泥爲之。壺出宜興窯者最佳,圓體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許。杯盤則花瓷居多,內外寫山水人物極工緻,類非近代物,然無款識,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爐及壺盤各一。唯杯之數,則視客之多寡,杯小而盤如滿月。此外尚有瓦鐺、棕墊、紙扇、竹夾,制皆樸雅。壺盤與杯,舊而佳者,貴如拱璧。尋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將泉水貯鐺,用細炭煎至初沸,投閩茶於壺內,衝之。蓋定復遍澆其上,然後斟而細呷之。氣味芳烈,較嚼梅花更爲清絕,非拇戰轟飲者得領其風味。

古時飲功夫茶以三人爲佳,潮州功夫茶通常只准備三隻茶杯,擺成“品”字形,凸顯潮人重品德。多人則以輪流使用茶杯的形式喝茶。茶杯的擺放也是極爲講究。在晚輩與長輩同飲茶時,通常將中間的茶杯稍向前,對向威望最高的長輩,由其先順手取第一杯茶以示愛老敬賢(此時長輩一般不取正中間的杯,而是順手取左邊或右邊的茶杯,以示愛幼、謙卑與禮讓。),待威望最高的長輩取走第一杯茶再由排名第二的長者順手取第二杯,再是排名第三者取最後一杯。若飲茶人數超過三人,排名較後的晚輩則需等待前輩們飲完第一泡,再開始第二輪飲第二泡茶。當然,最重要的是第一次的取茶順序,講究“敬”長者,而長者也體現了“讓”的傳統美德,當所有人都按排位飲完第一杯茶,第二杯茶及以後的順序就相對較隨意了。茶杯擺放如圖1所示 (圖片來源於網絡) :

同輩之間飲茶三隻茶杯成正“品”字形沏湯。主人篩完茶之後,第一杯茶先給左手邊第一位客人(仍然是順手先拿旁邊的一杯茶,最後的人再拿中間一杯),再按該順序直到所有人端杯後主人方能端杯。同輩間飲茶茶杯擺放如圖2所示 (圖片來源於網絡) :

無論是同輩還是高低輩之間飲茶,泡茶者在第一泡時是不飲茶的(兩人對飲情況除外),泡茶者即爲主人的身份。

潮汕人把茶稱做“茶米”,由此可見茶在潮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就如同南方人心目中的大米一樣不可或缺。功夫茶不僅是潮州人以茶會友,談笑風生的必備,更是潮州人待客的最高禮遇。

在廣東,必須懂這些「 ”江湖規矩”

在廣東 如果你到外面的飯館吃飯 可能會見到這樣的一幕: 一方幫忙倒茶時 對方會用手指敲敲桌面迴應 有時是一下,有時是兩下,有時是三下 很多外地的朋友莫名其妙 以爲是間諜在進行暗號對接 這是啥意思? 這裏面有什麼講究? 對於廣東人來說 「 ”敲桌子”這個動作 跟「 ”飯前用茶水洗碗筷”一樣重要 你是否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廣仔就來給大家解解謎 什麼是叩指禮? 可能很多廣東人都問過父母 爲什麼要在桌子上敲幾下? 然後父輩就會跟我們講一個故事 相傳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 他帶了幾個大臣微服在茶館歇腳 乾隆在茶館內爲下屬斟茶 下屬本想三跪九叩謝恩 又恐暴露了皇帝的身份 不便以宮廷之禮相回 便想出一計, 用「 ”叩手”代替「 ”叩首” 三個彎曲的指頭表示「 ”三跪”輕叩九下 就是「 ”九叩首”叩指禮的三種方式 後來幾經流傳 就演變成了愛喝茶的 廣東人的飲茶禮儀 也就是廣東人餐桌上的叩指禮 叩指禮的講究 雖然知道了「 ”敲桌子”典故 總算不是什麼奇怪的咒術 但如果你還是「 ”半桶水”, 那還是別亂敲 因爲叩指禮不是隨便叩兩下桌子 怎麼敲,敲幾下可是相當有講究! / 長輩向晚輩 / 在廣東,晚輩會自覺地給長輩們斟茶 出於禮貌, 長輩們會用食指或中指 敲擊一下桌面,相當於「 ”點頭”示意 遇到欣賞的後輩, 則會敲三下 / 平輩之間 / 朋友之間小聚飲茶 自然也不能失了禮儀 食指和中指併攏, 同時敲擊桌面 相當於雙手抱拳作揖 敲三下相當於三作揖 你平時有敲錯嗎? / 晚輩向長輩 / 那麼,如果長輩爲你倒茶 你除了受寵若驚 又該如何回禮呢? 五指並拳,拳心向下 一路敲擊桌面,叩手指關節 意爲五體投地,行「 ”膜拜禮” 敲桌面一般敲三下 需要補充的是 叩指禮在現在不只侷限於喝茶 別人給你倒茶、舀湯、倒酒 你都可以敲一敲 下次跟家人朋友出去吃飯飲茶 就不要敲錯桌子啦,當然除了這些 廣東還有很多飯桌禮儀需要注意 在廣東,這些是規矩! / 不能用筷子指人 / 在廣東 用筷子指人有罵人的意思 所以平時吃飯說話的時候 要注意不要隨便用筷子指人 / 筷子不能直接插在飯碗裏 / 在廣東 如果你吃飯的時候 把筷子插在飯上面 一定會被家長訓斥 因爲筷子插碗跟祭祀上香一樣 所以很不吉利 / 茶不能倒太滿 / 廣東人喜歡以茶待客 但從小時候爸媽就教我們 給客人倒茶不能倒太滿 因爲茶斟滿就有逐客的意思 / 吃魚忌翻魚 / 廣東人吃飯也講究吉利 因爲地處沿海地區 很多家庭都保留漁民習俗 而漁民一般比較忌諱翻船 相傳,吃魚翻魚會引來翻船之災 後來引伸爲所有不好兆頭的開端 除了這些餐桌禮儀 廣東人還有一些「 ”奇葩”的習慣 剛來廣東的朋友不知道可能會鬧笑話 廣東人的「 ”奇葩”飲食習慣 / 飯前long碗 / 廣東人吃飯前 有一項儀式感超強的全動 飯前一定要用開水「 ”long碗” 不管是在大排檔還是星級酒店 甚至開在外省的廣東酒樓 都有這樣的傳統! 不用開水燙下碗 廣東人會覺得這飯就沒法吃 只有當手感受到餐具的溫度的時 才能定下心來吃飯 所以以後在廣東吃飯 看到桌面擺一個小玻璃盆 千萬不要以爲是用來洗手的 那是用來收集洗碗水的! / 碟子是裝骨頭用的 / 在北方,碟子是用來盛菜吃的 可在廣東,碟子是用來裝骨頭的... 不僅如此 廣東菜館的碗碟特別多 兩個碗、兩個碟、一杯子、一勺子 說到底 我們大廣東就是兩個字 講!!究!! / 吃飯必須有青菜 / 曾經有網友 還因爲吐槽南方人愛吃青菜 上了微博熱搜 還引起了衆多網友的瘋狂跟帖 ▼ 廣東人要想生活過得去 飯桌上必須帶點綠 廣東人點菜到最後很可能會說 「 ”最後再加個青菜吧?” 非常真實了 吃個湯粉也必須附帶一條青菜 不然這樣的餐廳不會去第二次! 居然一條青菜都不給! / 飯前必定喝湯 / 廣東媳婦最怕的是什麼? 當然是「 ”最怕日日要煲靚湯!” 哈哈哈哈哈…… 腦補了幾十集的《外來媳婦本地郎》 在廣東飯前不喝一碗湯 吃飯就沒了儀式感! 就算在外面下館子也得點個湯! 在飯前喝口湯可以增強你的「 ”飽腹感” 放慢吃飯的速度,更好地消化吸收 / 涼茶當飲料 / 廣東人一有 什麼頭疼腦熱、感冒咳嗽 媽媽都會跟你說:「 ”飲翻杯涼茶” 如果你不舒服的時候 會自己去找涼茶喝 那說明你真正長大了 雖然一些老廣的規矩 因爲陳舊過時而被拋棄 但正所謂:「 ”禮多人不怪” 小時候,長輩們教育我們的禮數和規矩 時至今日還是需要謹記於心~ 來源:廣東精彩生活圈、廣東最生活、番禺着數、中國廣州發佈等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石鈺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在廣東,給別人倒茶爲什麼要敲三下桌子?

1、廣東人禮儀多

廣東人在飲茶的時候非常注重禮儀,比如他在給客人倒茶的時候就會敲三下桌子,這也就表明了對客人的尊敬和感謝,說明對客人的到來感到榮幸,這種禮儀在廣東喝茶的時候都能見到,這種禮儀已經流傳很久了,在古代的時候就有了相傳是在乾隆年間開始流行的。

2、倒茶敲桌子

廣東人倒茶時敲三下桌子,他還有另外的含義,通過敲桌子時,手指的形態來判定具體的含義,基本上可以分爲三種叩首禮,第1種是晚輩給長輩行禮,也就是說在晚輩給長輩倒茶的時候,需要把5個手指合成一個全行,全被朝上,用5隻手指同時敲三下桌子,寓意五體投地。

3、平輩間互相尊重的禮儀

如果是平輩之間,相對來說就非常的簡單,只需要把食指和中指合併在一起,在茶杯旁邊輕輕的敲擊三下桌面就可以了,表示被對平輩之間的尊重。

4、晚輩行禮

最後一種就是長輩對於晚輩的行禮,由於長輩受人尊敬,如果再給晚輩倒茶的時候,只需要用一隻手指在茶杯邊緣輕輕的敲一下就可以了,說明對晚輩的厚愛以及教導。

廣東在飲茶時的禮儀相對於其他地方來說有很大的不同,都是說明對於別人的尊敬,有機會大家可以到廣東親自體驗一下這種禮儀。其實不論是什麼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只要能夠掌握習俗去什麼地方也是受人愛戴。

早茶文化的禮儀

  廣州人嗜好飲茶。早上見面打招呼就是問“飲左茶未”(你喝茶了嗎)?以此作爲問候早安的代名詞,可見對飲茶的喜愛。下面是我精心爲你整理的早茶文化的禮儀,一起來看看。

  早茶文化的禮儀

  廣州人飲茶並無太多禮儀上的講究。唯獨在主人給客人斟茶時,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輕叩桌面,以致謝意。據說這一習俗,來源於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傳乾隆皇帝到江南視察時,曾微服私訪,有一次來到一家茶館,興之所至,竟給隨行的僕從斟起茶來。按皇宮規矩,僕從是要跪受的。但爲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僕從靈機一動,將食指和中指彎曲,做成屈膝的姿勢,輕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後來,這個消息傳開,便逐漸演化成了飲茶時的一種禮儀。這種風俗至今在嶺南及東南亞依然十分流行。

  早茶文化的種類

  (1)、茶市

  廣州的茶市分爲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時開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時收市,有的通宵營業。一般地說,早茶市最興隆,從清晨至上午11時,往往座無虛席。特別是節假日,不少茶樓要排隊候位。飲晚茶也漸有興盛之勢,尤其在夏天,茶樓成爲人們消夏的首選去處。

  (2)、功夫茶

  在閒暇時,廣州人以在家裏飲“功夫茶”爲樂事。“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麼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爲最佳。放茶葉要把壺裏塞滿,並用手指壓實,據說壓得越實茶越醇。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剛燒沸的水馬上灌進壺裏,開頭一兩次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斟茶時不能滿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是用舌頭着慢慢地品,一邊品着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3)、涼茶

  此外,飲涼茶也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所謂飲涼茶就是把藥性寒涼、能清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作飲料喝,以清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廣州的涼茶歷史悠久,如王老吉涼茶就形成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由於它清熱解毒、消炎去暑的藥用功效明顯,歷來爲廣州人所推崇。另外,還有如石岐涼茶、健康涼茶、金銀花茶、龜苓膏、生魚葛菜湯等也都是廣州人喜愛的傳統老牌涼茶。

  80年代以來,爲方便飲用,各種涼茶沖劑及軟包裝涼茶應運而生,如神農涼茶、夏桑菊等,已成爲許多家庭夏季的必備飲品。

  早茶文化的起源

  蘇式早茶

  揚泰地區的早茶可以追溯到清前中期。“奪魁品罷雨前茶,樓開綠雨試新茶。”這是清道光年間泰州詩人 朱餘庭的詩句。正如詩人描述的那樣,在清中期之前,泰州的茶館只是單一經營清茶,這期間誕生了“雨軒”、“綠雨樓”、“廣勝居”、“品香”等知名茶館。到了晚清之際,陸續有外地商戶和本邑人開設茶館,同行間相互競爭激烈。爲招攬生意,一些茶館除清茶外,又售賣起乾絲、麪點等小吃,這種創新的經營思路逐漸影響了泰州飲食行業。

  清末民初時,“富春”、“海陵春”、“怡園”、“者者居”、“大東酒樓”等茶館應運而生。“者者居”是泰州茶館中一家知名的老字號店鋪,其店址原在孫家橋附近,清民期間,由於這家的早茶味道很好,當時泰州人都趕到“者者居”品嚐早茶,以致這家茶館生意火爆,去晚了很難落座,但還有食客在店中等待位置,這在泰州地方民間也就留下了歇後語,就是:“你這個人怎麼這麼‘者者居’呢?”意思說此人固執,不靈活。

  “大東酒樓”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期創辦的一家茶館,它由一位吳姓東臺籍老闆開設,吳老闆頗通經營之道,他開店後,一改泰州早茶品種單調的格局,他在早茶質量、種類上下了一番工夫,推出了 魚湯麪、 大煮乾絲、 小籠湯包等早茶新品種,儘管價格比別的茶館要貴一些,但仍吸引着很多食客前來嚐鮮,就連當時駐泰軍隊司令李長江也時有光顧。隨着歲月的變遷,老字號茶館大多已不存在,但泰州大街小巷仍然遍佈着許多經營早茶的大小店鋪。這其中又以富春酒店、飯店、 皮包水茶樓和者者居等10多家酒店早茶最爲聞名。除富春外,其他幾家酒店現移建恢復於泰州老街。

  粵式早茶

  說起 廣東早茶的來源,要追溯到咸豐同治年間。當時廣州有一種名爲“一釐館”的館子,門口掛着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供應茶水糕點,設施簡陋,僅以幾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腳談話。後來出現了茶居,規模漸大,變成茶樓,此後廣東人上茶樓喝早茶蔚然成風。直到今天,廣東早茶中茶水已經成爲配角, 茶點卻愈發精緻多樣,這種傳統文化隨着廣東經濟的迅速發展不但沒有消失的跡象,反而越來越成爲廣東人休閒生活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還有一種叫“二釐館”也供同樣的點心,區別在於價格和設備,茶樓的茶資要三分六釐,而二釐館的茶資只需要二釐,相差甚遠,足足十六倍。老式茶樓有些分等級,樓上比樓下的貴,因樓上有空調(或電風扇)而且地方較寬敞之故。既名爲“早茶”,茶水便自然是 廣東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茶的茶水以紅茶爲主,取其暖胃去膩,利於消化。常見的有發酵茶(安化黑茶、普洱茶等)、烏龍茶(鐵觀音、 大紅袍等),有的人也喜歡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涼祛火。紅茶色深紅,湯濃稠,味苦澀,雖在視覺和味覺上都不如綠茶,卻與廣東早茶中味道濃郁的 茶點恰是絕佳配搭。

茶香濃郁的廣東飲茶文化,你知多少?

廣東茶文化是中國四大茶文化系列之一。漢族社交飲食習俗。廣東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鑑賞、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那麼,廣東中的 飲茶文化 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喝茶”在粵方言裏稱作“飲茶”,茶文化既是民俗文化,又是飲食文化。廣州人愛“飲茶”,早上見面打招呼就是問“飲佐茶未”,以此作爲問候早安的代名詞,可見對飲茶的喜愛。飲茶是廣州人的一個生活習慣,也是“食在廣州”的一大特色。

  據說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到廣州時,就曾與貼身侍衛上過茶樓飲早茶。廣東人喜喝茶,如同北方人愛喝酒,拼的是一種文化。在北方,作客時,朋友必會以珍藏之美酒招待;而在廣東,如有客到,第一件事便是

  奉上一杯“靚茶”,第一句話是“請飲茶”,以此表示主人的熱情、友好和禮貌。由於嶺南自古具有“重商”的價值取向,“飲茶”也從家庭走向市場,使廣東的茶文化集觀賞價值、體驗價值、服務價值和商品價值於一身。飲茶在一定意義上已經

  超越了單純“茶”的範疇,已經成爲社會交際方式的一種。飲茶構成了廣東文化別於其他文化的一個顯著特質。我國是茶葉的故鄉,也是飲茶最早、茶文化歷史最悠久的地方。廣州是茶葉之路的起點,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茶葉就連同黃金、玉帛等商品經由廣州出口到印度等亞洲地區。作爲嶺南文化的代表地,我國最早的通商口岸,經濟最前沿的開放城市,廣州有着歷史悠久的茶文化,兼古今,集中外,底蘊深厚。

  廣州人所說的飲茶,實際上指的是上茶樓飲茶,不僅飲茶,還要吃點心,被視作一種交際的方式。廣州的茶樓與茶館的概念也不盡相同。它不但既供應茶水又供應點心,而且建築規模宏大,富麗堂皇,是茶館所不能比擬的。因此,廣州人聚朋會友,洛談生意,業餘消遣,都樂於上茶樓。

  一壺濃茶几件美點,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邊吃邊談,既填飽了肚子、聯絡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談成了一樁生意,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正因爲如此,廣州人把飲茶,又稱“嘆茶”。“嘆”是廣州的俗語,爲享受之意。這也正是廣州茶樓業歷百年而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廣州的老字號飲食店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當年的茶樓。

  廣州人飲茶並無什麼禮儀上的講究。唯獨在主人給客人斟茶時,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輕叩桌面,以致謝意。據說這一習俗,來源於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傳乾隆皇帝到江南視察時,曾微服私訪,有一次來到一家茶館,興之所至,竟給隨行的僕從斟起茶來。

  按皇宮規矩,僕從是要跪受的。但爲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僕從靈機一動,將食指和中指彎曲,做成屈膝的姿勢,輕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後來,這個消息傳開,便逐漸演化成了飲茶時的一種禮儀。這種風俗至今在嶺南及東南亞的華僑中依然十分流行。

  廣州的茶市分爲早茶、午茶和晚茶。早茶通常清晨4時開市,晚茶要到次日凌晨1~2時收市,有的通宵營業。一般地說,早茶市最興隆,從清晨至上午11時,往往座無虛席。特別是節假日,不少茶樓要排隊候位。飲晚茶也漸有興盛之勢,尤其在夏天,茶樓成爲人們消夏的首選去處。不過,廣州人在閒暇時也以在家裏飲“功夫茶”爲樂事。

  “功夫茶”對茶具、茶葉、水質、沏茶、斟茶、飲茶都十分講究。功夫茶壺很小,只有拳頭那麼大,薄胎瓷,半透明,隱約能見壺內茶葉。杯子則只有半個乒乓球大小。茶葉選用色香味俱全的烏龍茶,以半發酵的爲最佳。放茶葉要把壺裏塞滿,並手指壓實,據說壓得越實茶越醇。

  水最好是要經過沉澱的,沏茶時將剛燒沸的水馬上灌進壺裏,開頭一兩次要倒掉,這主要是出於衛生的考慮。斟茶時不能滿了上杯斟下杯,而要不停地來回斟,以免出現前濃後淡的情況。飲時是用舌頭着慢慢地品,一邊品着茶一邊談天說地,這叫功夫。功夫茶茶汁濃,鹼性大,剛飲幾杯時,會微感苦澀,但飲到後來,會愈飲愈覺苦香甜潤,使人神清氣爽,特別是大宴後下油最好。

標籤:禮儀 廣東 飲茶